高中物理:3.4《力的合成》预习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3.4力的合成 学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3.4力的合成 学案

[合作探讨]
用硬纸板剪成五个宽度相同的长条,其中四个两两长
度分别相等,第五个较长些,然后用螺丝钉铆住(AE 与
BC、CD 不要铆住),如图 3-4-2 所示.其中 AB 表示一
个分力,AD 表示另一个分力,AC 表示合力.
(1)改变∠BAD 的大小,观察两分力间的夹角变化
时合力如何变化?
图 3-4-2
归纳和总结
关于合力、分力的两个注意事项
(1)在力的合成中分力是实际存在的,每一个分力都有对应的施力物体,而合力没有与之对应的施力物体.
(2)合力为各分力的矢量和,合力不一定比分力大.它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还有可能和分力大小相等.
C 专题
知识模块 2、力的合成及合成法则
1.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 2.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 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再判断] 1.只有共点力才能求合力. (√) 2.两个力的合力不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力的大小.(√) 3.两个力的合力的方向可能与两个分力的方向都不同.(√) [后思考] 1.假如两个学生用大小相同的作用力拎起一桶重 200 N 的水,每个学生对桶的作用力一定是 100 N 吗?
A.2F
2 B. 2 F
C. 2F
D.F
【答案】当夹角为 90°时,F= F21+F22,所以 F1=F2= 22F.当夹角为 120°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合力与分力相 等,所以 F 合=F1= 22F.故 B 正确,A、C、D 错误.
5.水平横梁一端 A 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 B.一轻绳的一端 C 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 一质量为 m=10 kg 的重物,∠CBA=30°,如图 3-4-3 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大小为(g 取 10 m/s2)( )

高中物理 3.4力的合成(1)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物理 3.4力的合成(1)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物理 3.4力的合成(1)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4力的合成(第1课时)学习目标:1、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2、进一步理解矢量和标量的概念,知道它们有不同的运算规则。

3、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

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合力。

4、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5、初步了解物理学研究方法之一“等效法”。

自主学习1、如果一个力和几个力相同,那么叫合力,叫分力。

2、叫力的合成。

3、探究力的合成的法则,完成62页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探究过程:①在长木板上用图钉固定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用图钉固定一条橡皮筋;②在橡皮筋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记下结点的位置O,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细绳套的方向,即两分力F1、F2的大小和方向;③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拉到结点位置O,记下此时的力F的大小和方向;④选定标度,作出力F1、F2、F的图示;⑤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并作出对角线,如图所示。

实验结论:F和对角线F′在误差范围内重合,说明两个力合成时,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则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所代表的力与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相同的。

注意事项:①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要使测力计的弹簧与细绳套在同一直线上,弹簧与木板面平行,避免弹簧与测力计壳有摩擦;②作力的图示时,标度要统一。

4、归纳出力的合成遵循定则,也就是。

5、同一直线上的力合成时可以转化为代数运算,具体的做法是:(1)方向相同时 (2)方向相反时6、当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合成时在角度不确定的情况下,它们合力的取值范围是,当两力的夹角为时取最大值,当两力的夹角为时取最小值。

7、合力的大小(填“一定”或“不一定”)大于分力的大小。

8、共点力:。

反思纠错合作探究:合力的确定方法(1)图解法如图所示,有大小不变的两个力 F1=40 N和 F2=30 N,当它们之间的夹角分别为60、90、120时,用作图法求这两个力的合力。

物理必修一学案(3.4力的合成 ).pptx

物理必修一学案(3.4力的合成 ).pptx

这几个力的合力叫做

教材 62 页演示实验:观察合力与分力之间满足什么关系?
,就把这个力 F ;求 F1、F2……
2. 力的合成遵循力的 作平行四边形,其
。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 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 求两个力的合力:(若两个力的大小已经确定) (1)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下列几种情况下两个力的合力。
的过程中,合力 F 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 A.从最小逐渐增加到最大
B.从最大逐渐减小到零
C.从最大逐渐减小到最小
D.先增大后减小
4.(福建泉州市 2010 年高一模块水平测试)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为了
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且尽量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或做法能够达到上述目的的是

学海无涯
3.4 《力的合成》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的概念。 2. 掌握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的方法,知道多个力求合力的步骤
【重点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求合力的方法
【学法指导】 认真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展示的信息,体会合力和分力的效果,认真观察体会演示实验,学习
力的合成遵守的法则。
线交于 ,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2. 平衡状态:一个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如果保持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3. 平衡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

或者它们的作用 运动,则该
【训练测试】 1.(成都航天中学 09-10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用两根绳子吊起一重物,使重物保持静止,逐
渐增大两绳之间的夹角,则在增大夹角的过程中,两绳对重物拉力的合力将( )
图所示,表示合力 F 的大小与两分力夹角 θ 的关系图线,则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力的合成预习导学提纲教学设计

力的合成预习导学提纲教学设计

力的合成预习导学提纲教学设计The teaching design of preview guidance outli ne力的合成预习导学提纲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

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本教案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什么是合力?什么是分力?学习方法:仔细研读教材22页2、合力与分力有什么的关系?学习方法:a、做一个简单的实验,(1)把一袋牛奶上挂两个测力计,用两只手分别拿着一个测力计保持测力计竖直,读出两个测力计的示数。

填入下表牛奶代数测力计1测力计二两个测力计的和1f1=f2=(2)改用一个测力计,把牛奶挂在测力计上,读出一个测力计时的示数填入下表。

牛奶代数测力计示数1f=分析比较两次实验数据,把结论写作下面。

结论:同方向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b、两个相反方向的力合成后怎样呢:请阅读下面一个案例分析:水平路面上的一台车,前面一个人用1000牛顿的力向前拉,后面一个人用200牛顿的力向后拉,车实际受到的水平拉力多大呢?假设没有前面的人拉车,只有后面的人拉车。

那么车只受到向后的拉力200牛顿,现在前面的人用1000牛顿的力来拉车,首先他要拿出200牛顿的力来抵消后面人的拉力,所以他实际用来拉车的力就只有800牛顿了,也就是向前的拉力减去向后的拉力(1000n-200n)=800n, 方向向前。

如果向前拉车的人用200牛顿的力,而向后拉车的人用500牛顿的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3.4力的合成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3.4力的合成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物理3.4 力的合成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从力的等效性角度理解合力、分力与力的合成概念。

2.掌握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3.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共点力的合力。

4.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二、学习重点:1.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法和计算法求合力的方法。

2.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1.理解力的等效性。

2.用作图法求合力。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61—63页,完成以下导读问题:1.合力与分力: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时,如果一个力的________跟这几个力的共同_____相同,这一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____,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______。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

3.两个孩子可以一起提起一桶水,一个成年人也可以独自提起一桶水,这说明成年人提水桶的力等效的替代了两个孩子的力。

则这个成年人提水桶的力是两个孩子提水桶的-_____力,这两个孩子的提力叫成年人提力的_____力。

4.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______的过程。

5.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做____________,这两个邻边之间的_________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助你理解合作探究探究一:合力与分力夹角的关系1. 力F1与F2的大小均为定值10N,且合力为F,试讨论:合力F的大小是否与两分力的夹角有关?小结:(多选)下列关于分力和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力与合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B.分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时产生的效果与合力单独作用在物体上时产生的效果相同C.合力总是大于分力D.合力F的大小随分力F1、F2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合力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任一分力探究二:求合力的方法2.如图所示,两个人共同用力将一个牌匾拉上墙头。

其中一人用了450N的拉力,另一人用了600N的拉力,如果这两人所用拉力的夹角是90°,求他们的合力。

物理34力的合成预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物理34力的合成预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3. 4 力的合成(学案)必修一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说出合力、分力的概念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合成、 2知道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二、预习内容1、合力、分力:当一个物体___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生的_____跟原来几个力的_______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

2、力的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3、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提出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合成、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合力。

(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提高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及合作、交流、互助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1、等效替代思想2、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三、学习过程自主学习210物体给提起,两个力大小、FN的两个力能把重为我们发现:两个小孩分别用F21102N45,与竖起方向夹角均为度。

3.4力的合成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1

3.4力的合成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1

课题:力的合成知识点一:力的合成1.合力与分力:如果力F的作用效果与力F1和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我们就称F为F1和F2的合力,F1和F2为F的分力.2.力的合成(1)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2)实质:力的合成是一种等效替代的方法,即用一个力去替代几个共同作用的力,替代后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原来相同.3.共点力: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或者力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的几个力.要点诠释1.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性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分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它们在效果上可以相互替代.2.合力与分力的同体性用于求合力的各个分力必须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是不能求合力的,求得的合力也作用在分力作用的物体上.3.合力与分力的瞬时性各个分力与合力具有瞬时对应关系,某个分力变化了,合力也同时发生变化.典例强化例1.关于几个力与其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那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B.合力与原来那几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C.合力的作用可以替代原来那几个力的作用D.求几个力的合力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识点二: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1.实验目的: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2.实验原理利用等效替代法,将橡皮条筋一端固定,另一端用两个力F1、F2拉,使其伸长一定长度,再用一个力F 作用于橡皮筋的同一点,使其沿同一方向伸长同样的长度,那么F与F1、F2的作用效果相同;若记下F1、F2的大小和方向,画出各个力的图示,就可以研究F与F1、F2的关系了.3.实验器材白纸、木板、橡皮筋、细绳、刻度尺、弹簧测力计、铅笔、滑轮(若干)、图钉(若干).4.实验步骤图 1图2 (1)在水平放置的图板上固定一张白纸,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图板上的K 点处,橡皮筋的自然长度为KE ,如图1(a )所示.(2)让橡皮筋在互成120°的两个弹簧测力计的共同作用下沿KE 方向由E 点伸长至O 点,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 1和F 2,做出F 1和F 2的图示,如图(b )所示.撤去F 1和F 2,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直接拉着橡皮筋沿KE 伸长到O 点,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如图(c )所示,在同一张纸上作出F 的图示.(3)改变F 1和F 2的大小和方向,重复上述的实验和作图。

3.4 力的合成 学案(定稿)

3.4 力的合成 学案(定稿)

3.4 力的合成学案(人教版必修1)1.合力与分力一个力如果它产生的________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________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____________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3.力的合成(1)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________.(2)运算法则:①________________定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________的大小和方向,如图(a)所示.②三角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把表示F1、F2的线段首尾相接地画出,把F 1、F2的另外两端连接起来,则此连线就表示________的大小和方向,如图(b)所示.显然,三角形定则是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简化,本质相同.思考:引体向上是体育课上常做的一种体育运动,人的双手抓住单杠使身体在空中做上、下运动,可以有效锻炼人的上肢及胸部多处肌肉,很多同学都喜欢这一运动.如图所示,在做引体向上运动时,双臂平行时用力大还是双臂张开较大角度时用力大?一、合力与分力[问题情境]如图所示,一个大人用力能够提起一桶水,两个小孩用力也可以提起这桶水,一个大人和两个孩子的作用效果相同,那么大人所施加的力与两个小孩所施加的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要点提炼]1.一个力与几个力产生了同样的效果,可以用这一个力代替那几个力,这一个力是那几个力的________,那几个力是这一个力的________.2.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二、力的合成[问题情境]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运用了什么物理思想和方法?[要点提炼]1.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__________________.2.遵守的法则:________________定则.图43.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的应用方法:(1)图解法①两个共点力的合成:从力的作用点作两个共点力的图示,然后以F1、F2为边作平行四边形,________________即为合力的大小,______________即为合力的方向.用直尺量出对角线的长度,依据力的标度折算出合力的大小,用量角器量出合力与其中一个力之间的夹角θ,如图所示.图中F1=50 N,F2=40 N,合力F=80 N.②两个以上力的合成: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2)计算法先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然后依据数学公式(如余弦定理)算出对角线所表示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当两个力互相垂直时,如图所示有:F=F21+F22tan θ=F2/F1.4.合力大小的范围(如图所示)(1)合力F随θ的增大而________.(2)当θ=0°时,F有最大值F max=________;当θ=180°时,F有最小值F min=________.(3)合力F既可以大于,也可以等于或小于原来的任意一个分力.一般地____≤F≤______.例1两个共点力F1和F2,其合力为F,则()A.合力一定大于任一分力B.合力有可能小于某一分力C.分力F1增大,而F2不变,且它们的夹角不变时,合力F一定增大D.当两分力大小不变时,增大两分力的夹角,则合力一定减小变式训练1有大小分别为4 N、9 N、11 N的三个共点力,它们彼此之间的夹角可以变化,它们的合力的最大值是多少?最小值是多少?例2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的大小为20 N,则当它们之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A.40 N B.10 2 NC.20 2 N D.10 3 N变式训练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F,如果它们之间的夹角θ固定不变,只使其中一个力增大,则() A.合力F一定增大B.合力F的大小可能不变C.合力F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D.当0°<θ<90°时,合力F一定减小例3用轻绳把一个小球悬挂在O点,用力拉小球使其悬绳偏离竖直方向30°,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力F 与竖直方向成角θ,如图所示,若要使拉力F取最小值,则角θ应为()A.30°B.60°C.90°D.45°【效果评估】1.下列关于合力和分力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一定比分力大B.合力可以同时垂直于每个分力C.合力的方向可以与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反D.两个力的夹角越大,它们的合力也越大2.平面内作用于同一点的四个力若以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有F1=5 N,方向沿x轴的正方向;F2=6 N,沿y轴正方向;F3=4 N,沿x轴负方向;F4=8 N,沿y轴负方向,以上四个力的合力方向指向()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5个共点力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F1=F2=F3=F4=F,且这四个力恰好为一个正方形,F5是其对角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和F5的合力,与F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能合成大小为2F、相互垂直的两个力C.除F5以外的4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2FD.这5个力的合力恰好为2F,方向与F1和F3的合力方向相同4.如图所示,硬杆BC一端固定在墙上的B点,另一端装有滑轮C,重物D用绳拴住通过滑轮固定于墙上的A点,若杆、滑轮及绳的重力和摩擦均不计,将绳的固定端从A点稍向下移,则在移动过程中()A.绳的拉力、滑轮对绳的作用力增大B.绳的拉力减小,滑轮对绳的作用力增大C.绳的拉力不变,滑轮对绳的作用力增大D.绳的拉力、滑轮对绳的作用力都不变参考答案课前自主学习1.效果 效果2.作用线3.(1)合成 (2)①平行四边形 合力F ②合力F思考 双臂平行时省力,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力一定时(等于人的重力),两臂分力的大小随双臂间夹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双臂平行时,夹角最小,两臂用力最小.核心知识探究一、[问题情境]作用效果相同.[要点提炼]1.合力 分力二、[问题情境]等效替代.[要点提炼]1.合成2.平行四边形3.(1)①对角线的长度 对角线的方向4.(1)减小 (2)F 1+F 2 |F 1-F 2| (3)|F 1-F 2| F 1+F 2解题方法探究例1 BD [本题可采用特殊值法分析:若F 1=2 N ,F 2=3 N ,则其合力的大小范围是1 N ≤F ≤5 N ,故选项A 错误,B 正确.当F 1与F 2反向时,F =F 2-F 1=1 N ,若增大F 1至F 1′=3 N ,则F =F 2-F 1′=0,合力反而减小,故选项C 错误.当F 1与F 2间夹角为0°时,合力最大,为5 N ;当F 1、F 2间的夹角增大为180°时,合力最小为1 N ,说明随着F 1与F 2间的夹角的增大,其合力减小,故D 正确.]变式训练1 24 N 0解析 当三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取最大值4 N +9 N +11 N =24 N .F 1=4 N 和F 2=9 N 这两个力的合力F最大值为13 N ,最小值为5 N ,另外一个力F 3=11 N ,且5 N<11 N<13 N .因此取F 1和F 2的夹角适当时,可使其合力F 的大小为11 N ,再取F 3的方向与F 的方向相反,则F 1、F 2、F 3合力为零,此即为最小值.如图所示.例2 B [设F 1=F 2=F ,当它们之间的夹角α=90°时,如图甲所示,由画出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得合力为F 合=F 21+F 22=F 2+F 2=2F .甲乙所以F =12F 合=12×20 N =10 2 N. 当两分力F 1和F 2间夹角变为β=120°时,同理画出平行四边形(如图乙所示).由于平行四边形的一半为一等边三角形,因此其合力F′=F1=F2=10 2 N.]变式训练2BC[设两共点力F a、F b之间的夹角θ为钝角,由右图所示的平行四边形可知,当F a逐渐增大为F a1、F a2、F a3时,其合力由原来的F1变为F2、F3、F4,它们可能小于F1、可能等于F1,也可能大于F1,所以A项错,B、C两项正确.同理知,当0°<θ<90°时,则随着其中的一个力增大,合力一定也增大,D项错.]例3B[选取小球为研究对象,小球受三个共点力作用:重力G、拉力F和轻绳拉力F T.由于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小球所受的合力为零,则F T与F的合力与重力G等值反向.因为绳子方向不变,作图后不难发现,只有当F的方向与F T的方向垂直时,表示力F的有向线段最短,即当F的方向与轻绳方向垂直时,F有最小值.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效果评估1.C 2.D 3.AD 4.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4 力的合成(学案)必修一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说出合力、分力的概念
2、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合成
3、知道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预习内容
1、合力、分力:当一个物体___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生的_____跟原来几个力的_______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

2、力的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3、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提出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合成、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合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提高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实验,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及合作、交流、互助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1、等效替代思想
2、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
三、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0N物体给提起,两个力大小均是我们发现:两个小孩分别用F1、F2的两个力能把重为2
10N竖直向上也能把物体提起。

那我10N,与竖起方向夹角均为45度。

同样一个大人用力F=2
们可以讲F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与F1、F2的两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效果是相同的(都能使物体被提起至静止)。

即它们是等效的。

既然它们是等效的,就应该可以等效替换。

结论:只要我们关注的效果相同,物体的受力就可以等效替换。

概念:合力、分力:当一个物体___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生的_____跟原来几个力的_______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

力的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合作探究
仔细研究教材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①为什么两次要拉到同一点O呢?
②为什么要做力的图示而不是力的示意图?
③为了尽量减小实验中的误差,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④实验中若选取弹簧秤来测力,如何选取弹簧秤,也就是说如何判断两个弹簧秤读是否准
确?
⑤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和吗?
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内容是什么?
精讲点拨
教材例题P63例
思考:
1、力的合成是等效替换,比如F1、F2的合力是F,那用F替换F1、F2后F1、F2还存在吗?
2、两个大小确定、方向未定的力F1、F2,当它们之间的夹角由0逐渐增大到180°的过程中,合
力如何变化?
3、什么叫共点力?
当堂检测
1.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有关它们的合力和分力关系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小的分力、小于大的分力.
B.合力的大小随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分力.
D.合力的大小可能大于大的分力,也可能小于小的分力.
2.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均等于f,如果它们的合力大小也等于f,则这两个
共点力之间的夹角为()
A.30° B.60°
C.90° D.120°
3.在电线杆的两侧常用钢丝绳把它固定在地上.如果钢丝绳与地面的夹角∠A=∠B=60°,每条钢丝绳的拉力都是300N,求两根钢丝绳作用在电线杆上的合力.
4.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则当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多少?
参考☆答案☆:1、D 2、D 3、519.6N 方向竖直向下 4、14.14N
课后练习与提高
1、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F1、F2与其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的大小随F1、F2的夹角增大而增大
B、F的大小一定大于F1、F2中的最大者
C、F的大小随F1、F2之间夹角增大而减小
D、F的大小不能小于F1、F2中的最小者
2、求合力范围。

(1)1N,5N
(2) 1N,5N,10N
(3)1N,10N,10N
3、已知三个共点力合力为零,则这三个力大小可能是()
A.15N,5N,6N
B.3N ,6N ,4N
C.1N ,2N ,10N
D.1N ,6N ,3N
4、物体受到n 个共点力的作用,这些力的合力为零,现在撤去其中一个方向向西、大小为5N 的力,其余的力不变,
则剩下的力的合力为 。

5、三个共点力大小均为10N ,已知三个力的夹角均为120,求合力
6、如图为F 随两分力的夹角θ变化的图像,求这两个分
力的大小。

5、【☆答案☆】0
6、【☆答案☆】2N 、3N
【解析】夹角0度表示同向,最大有N F F 521=+ 180度表示反向,最小有121=-F F
1 5 F/N 0
180o 360o
可得两力大小为2N 、 3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