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练习册下册答案人教版2020
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3)

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一、力的知识1. 力的概念•力是什么?力是使物体发生位移或形状改变的原因。
•力的测量单位是什么?力的测量单位是牛顿(N)。
•举几个力的例子。
推物体、拉物体、挤压物体等都是力的例子。
2. 力的合成与分解•什么是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是指两个或多个力合并成一个力的过程。
•什么是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指一个力被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分力的过程。
•如何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可以根据力的大小和方向,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进行计算。
3. 力的平衡与力的图示•什么是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指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的状态。
•如何判断力是否平衡?通过力的图示可以判断力是否平衡。
平衡时,力的图示应该构成一个封闭图形。
4.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力可以使物体发生位移、改变物体的形状以及改变物体的速度。
二、一维力的作用效果1. 牛顿第一定律•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直到有外力使其发生变化。
•举例说明牛顿第一定律。
如果一辆车在平坦的路上等速行驶,突然急刹车,乘客会向前倾斜是因为惯性使其保持原有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什么是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指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于物体上的力成正比。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什么?F = ma,其中F 是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m 是物体的质量,a 是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什么是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指出:任何一个物体施加力于另一个物体时,另一个物体总会以同样大小、方向相反的力作用于第一个物体。
•举例说明牛顿第三定律。
站在滑雪板上向前滑动就是一个例子。
当你向后推动地面时,地面也会给你提供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你向前滑动。
三、重力与弹力1. 什么是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也称为地球引力。
2.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第一章:光的传播1.1 光的直线传播1.见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1.2 光的反射1.见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1.3 光的折射1.见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1.4 光的颜色1.见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声的传播2.1 声的传播1.见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2.2 声的频率和响度1.见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2.3 回声1.见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2.4 声音的利用1.见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机械运动3.1 直线运动1.见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3.2 曲线运动1.见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力和压力4.1 力的作用1.见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4.2 压力1.见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4.3 浮力1.见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4.4 静止平衡和动态平衡1.见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简单机械5.1 杠杆1.见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5.2 轮轴和滑轮1.见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5.3 齿轮1.见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热的传播6.1 热的传播1.见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6.2 热传导1.见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6.3 热辐射1.见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6.4 热对流1.见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电的传播7.1 电流和电路1.见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7.2 串联和并联1.见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7.3 简单电路1.见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7.4 电阻和电功率1.见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电能的利用8.1 感应现象1.见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8.2 发电1.见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8.3 电的用途1.见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第九章: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测验题本章节为测验题,由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掌握情况提供。
以上为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的答案,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对于某些知识点还有疑问,建议同学们与老师或同学一起讨论,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
祝大家学习进步!。
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新人教版

【基础知识】 ?1、力,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2、惯性。
3、惯性。
4、鸡蛋具有惯性。
5、D6、C【能力提升】 ?7、A 8、A 9、B 10、D 11、C【探索研究】 ?12、(1)车厢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2)车厢做减速运动(刹车)(3)车厢做加速运动。
13、(1)表格略(2)远,小,做匀速直线运动。
14、(1)小车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2)惯性。
【基础知识】1、同一,相等,相反,同一条,平衡2、等于3、等于4、 9?5、D6、C7、C【能力提升】8、104 104 1049、D10、A11、D12、A13、B14、C【探索研究】 ?15、图略。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16、平衡,飞机静止,相等,相反,同一直线上。
【基础知识】1、阻碍相对运动,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增大摩擦,减小摩擦,增大摩擦。
3、增大压力,变滑动为滚动,4、小,增大压力5、C6、D7、C【能力提升】 ?8、A9、A10、B11、B【探索研究】 ?12、(1)B,压力,在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
(2)无,滑动摩擦力与拉力二力平衡。
一、填空题 ?1、增大,粗糙。
2、保持不变,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3、做匀速直线运动,0。
4、重力,支持力,地球,桌面。
5、3×N。
6、bd ,e,ac。
7、2N,左,0,。
8、惯性,阻力。
二、选择题910111213141516B D D D B B A C1718192021222324C CD D C C A C三、实验题25、最远,(1)匀速直线(2)速度减小得越快(或运动的距离越小)。
26、(1)水平匀速拉动木块(2)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4)利用甲图实验,将木块分别平方、侧放时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加以比较得出结论。
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第一单元:运动与力1.1 运动与参照系问题1:小明在车厢中向前行走,速度为5 m/s,而在车厢外静止的小刚看到小明的速度是多少?解答:小明在车厢中向前行走,速度为5 m/s。
小刚在车厢外静止,所以小刚看到小明的速度也是5 m/s。
1.2 力的作用问题2:小刚在雪橇上用力向前拉,雪橇向前加速,这是因为什么原因?解答:小刚在雪橇上用力向前拉,雪橇向前加速是因为小刚施加了一个向前的力,这个力使雪橇产生了加速度。
1.3 力的合成问题3: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一个向左的力是10 N,一个向右的力是15 N,求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答: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一个向左的力是10 N,一个向右的力是15 N。
合成力的大小是15N - 10N = 5N,方向是向右。
第二单元:光的传播特性2.1 光的直线传播问题4:光在直线传播时是怎样的?解答:光在直线传播时会沿着直线路径传播,不会发生弯曲或偏离原路线。
2.2 光的反射问题5:光的反射定律是什么?解答:光的反射定律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光线入射到物体表面上的角度等于光线被反射出去的角度。
2.3 成像原理问题6:凹镜和凸镜分别有什么特点?解答:凹镜是中间凹进去的镜片,凸镜是中间凸起的镜片。
凹镜使平行光线反射后会聚在焦点上,可以放大顔色,适用于照明和放大器。
凸镜使平行光线反射后发散出去,可以缩小物体,适用于倒车镜和化妆镜。
第三单元:声的传播特性3.1 声的产生问题7: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解答:声音通常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当物体振动时,会传递给周围的空气分子,使空气分子也发生振动,进而传播出去形成声波。
3.2 声的传播问题8:声音是如何传播的?解答: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例如空气、水和固体等。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中的分子以波动的形式进行传递。
当一个分子振动时,它会传递振动给它周围的分子,从而形成声波并传播出去。
3.3 声的反射问题9:声音的反射与光的反射有何区别?解答:声音的反射与光的反射有以下几点区别:声音的反射比光的反射更容易发生,因为声波的波长长,波动性强,容易发生反射。
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参考2020

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参考2020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参考2020 l 11、B、2.452、28.2 25.13、2.54、人、河岸5、运动6、地面、地面、椅背、车7、A8、c9、C 10、C 11、A 12、D、13、B 14、Bl 21、长、短2、每秒行驶5米3、6.25 22.54、250 5/35、路程、时间、V=s/t6、0.4 便于测量时间7、100min8、路程、时间、速度9、6.25m/s 交接棒所用时间少 10、80 22.22 0.45 11、 8 6 大于12、(1)v=s/t=300m/5h = 60 km/h (2) v=s/t=300m/2.5h=120 km/h(3)t =t1—t2 =5h—2.5h =2.5hl 31、振动、空气、山间铃响马帮来2、不能、能3、快4、不相同、空气、耳朵5、小于、波的、泡沫塑料屑在飞舞、在振动6、C7、C8、C9、音调、音色、音调、响度 10、频率、快慢、频率、高 11、次数 HZ 20---20000HZ12、强弱、振幅、振幅、大、远近 13、分贝、90dB 14、慢、低、大、大15、音色、响度 16、信息、能量 17、C 18、B 19、C 20、Al 41、A2、C3、A4、A5、A6、C7、空气柱、空气柱、频率、空气8、(1)能量 (2)音色、9、(1)无法正常交流 (2)无法听音色 (3)感受不到声音带来的信息10、(1)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 (2)更好的接收声音 (3)听诊器l 51、36.4、=、体温计有缩口,水银不会回流2、A:没有水平放置 B:正 C:接触了容器底 D:没有接触液体3、甲、38.5 38.54、(1)10 (2)是、有固定的凝固点5、放、低6、B7、B8、D9、C 10、C11、d a c b e 12、(1)温度保持不变、(2) 温度继续上升、(3) 图略l 探究性学习1、真空中不能传声2、B3、D4、50 5*100005、D6、折射、虚、火车、地面7、A 8、11.268 9、吸、熔化、力、熔点 10、惯性、力11、同意,水滴就像一个凸透镜,把阳光会聚,使树林燃烧,从而引起火灾。
2020届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2功率测试含答案

《功率》同步练习1.汽车以速度v0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在t=0时刻将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调大为另一个恒定值,设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不变.从t=0时刻开始汽车运动的v﹣t图象是()A.B.C.D.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0,牵引力为F0.t1时刻开始,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保持恒定功率P行驶,到t2时刻,汽车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已知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f恒定不变,汽车牵引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v=2v0B.F0=2fC.t1至t2时间内,汽车做加速运动D.t2时刻之后,汽车将保持功率行驶3.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选择题A.Fl>F2、P1>P2 B.Fl=F2、P1>P2 C.F1=F2、P1=P2 D.F1<F2、Pl<P2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B.在一定时间内做功越多,功率越大C.功率越大,做功时间越短D.做功所用的时间越少,功率越大5.用拖拉机耕地时,一般都行进得较慢,这是为了()A.减少机器损耗 B.减小阻力C.节省燃油 D.获得较大的牵引力6.甲、乙两台机器,甲的功率比乙的大,则()A.甲做的功比乙做的功多 B.甲做功比乙做功快C.甲做功所用的时间比乙的少 D.以上说法都不对7.已知雨滴在空中竖直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的二次方成正比,且不同质量的雨滴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的二次方的比值相同.现有两滴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雨滴从空中竖直下落,在落到地面之前都已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在两滴雨滴落地之前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其重力的功率之比为()A.m1:m2 B .:C .:D .:◆填空题8.学过功率以后,引起了同学们对功率的兴趣,李明和王华想测一测跳绳时所做功的功率大约为多少,于是他们带上相应的器材来到学校的操场,打算让王华跳绳,测算其功率:(1)他们需要的测量器材有:;(2)下面是他们测量的一些物理量:a.测出了王华跳绳时起跳的高度h;b.测出了王华跳一次的时间T,再记下跳的次数N;c.测出了王华跳n次的总时间t; d.测出王华的质量m.以上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写序号)(3)请用第(2)题中的相关物理量,表示王华跳绳的功率p= (用字母表达);(4)若第二次王华快速跳,则他的功率将(变大/变小/不变).9.中国某型号的水陆两用坦克(如图所示),它的总质量22t,配备发动机的额定功率420kW.水上最大速度14km/h,陆地最大速度54km/h.该水陆两用坦克在陆地上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54km(发动机正常工作),行驶过程中受到牵引力为 N.(g取10N/kg)10.甲乙两辆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它们的功率相同,行驶速度之比v甲:v乙=2:1,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牵引力做功之比为,牵引力之比为.11.功率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一台机器的功率为200瓦,表示的意思是这台机器做功200焦,若该机器做功1.2×104焦,需用时秒.若甲、乙两台机器功率之比为2:5,相同的时间内所做的功之比为.12.“绿色环保,低碳出行.”我市纯电动公交车开始投入试运行.假定一辆纯电动公交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20kW,速度为36km/h,共行驶10min,公交车的牵引力为N.13.某班级组织了一次物理课外实践活动,试比较全班同学中从一楼爬上三楼过程中谁的爬楼功率最大.为了简便获得比赛结果,则活动中至少测量的物理量是:人体的体重和.实验结束后,有位质量为50kg同学进行爬杆训练,当他沿竖直杆匀速上爬时,人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g=10N/kg).14.节能环保,绿色出行,混动汽车成为发展方向.王老师家买了一辆油电混合动力轿车,额定输出功率是80kW.当王老师驾驶该车仅凭汽油动力在平直公路上以v1=90km/h匀速行驶时,看到前方50m处有超速违章拍照装置(限速70km/h),在保持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立即启动充电装置给电池充电,达到使轿车减速的目的,轿车行驶3s后,速度减为v2=70km/h,在这一段时间内,轿车的平均速度为v=72km/h,发动机输出功率的80%用于充电,充电效率为50%.轿车在上述过程中所受阻力保持不变.(1)求轿车所受阻力的大小;(2)用过计算判断轿车是否会因为超速而被拍照;(3)若将上述过程充电所获电能全部用来维持90km/h匀速行驶,求轿车行驶距离.15.2013年12月29日上午,在济南长清区海棠路和芙蓉路交叉路口,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敏宣布:“济南市轨道交通R线建设启动!”这意味着济南正式进入轨道交通时间,而仪式现场今后将成为轨道交通1号线的前大彦站.本次启动的R1线长26.4km,设车站9座,投资约120亿元.计划采用的地铁机车,最高时速为80km/h,机车的牵引功率为200kW.试求:(若除不尽,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即可.)(1)该地铁以最高时速沿R1线运行,单程直达耗时多少?(2)假设这段时间内牵引机车一直是满功率工作,则牵引机车做功多少J?(3)牵引机车的牵引力是多少N?答案与解析1.汽车以速度v0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在t=0时刻将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调大为另一个恒定值,设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不变.从t=0时刻开始汽车运动的v﹣t图象是()◆计算题◆选择题A.B.C.D.【解答】解:汽车匀速运动时,牵引力等于阻力,此时P=Fv0=fv0,若在t=0时刻将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调为另一个恒定值,且这个定值比P大,根据P=Fv可知瞬间牵引力增大,随着速度增大,牵引力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则加速度减小,故汽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A正确.故选:A.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0,牵引力为F0.t1时刻开始,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保持恒定功率P行驶,到t2时刻,汽车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已知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f恒定不变,汽车牵引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v=2v0B.F0=2fC.t1至t2时间内,汽车做加速运动D.t2时刻之后,汽车将保持功率行驶【解答】解:由题知,在t1时刻以前,汽车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0,牵引力为F0,且有P0=F0v0 ①;在t1时刻,司机减小了油门,汽车的功率突然减小为P,在该瞬间汽车的速度不变(仍为v0),牵引力由F0突然减小为,所以有P=•v0②,由①②可知P=(即汽车的功率突然减小为原来的一半).AD.由题可知,t1时刻后汽车的功率保持恒定;由前面分析知,汽车的功率将保持不变,故D正确;到t2时刻,汽车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由图可知,汽车再次做匀速运动时的牵引力与最初做匀速运动的牵引力大小相等,均为F0;根据P=Fv可得第二次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v====v0 ;故A错误;B.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牵引力与阻力平衡,所以F0=f,故B错误;C.由图可知,t1至t2时间内,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增大,功率不变,由P=Fv可得,汽车行驶的速度减小,所以汽车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故选D.3.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 l>F2、P1>P2 B.F l=F2、P1>P2C.F1=F2、P1=P2D.F1<F2、P l<P2【解答】解:由图乙可知,木块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因为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桌面上,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两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相等,故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相等,即F1=F2;从图乙中可以判断出,第1次木块的运动速度大于第2次木块的运动速度,即v1>v2,根据公式P=Fv可知,当拉力相等时,速度越大,拉力的功率越大,即:P1>P2.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B.在一定时间内做功越多,功率越大C.功率越大,做功时间越短D.做功所用的时间越少,功率越大【解答】解:A、机械做功的多少与功率和时间有关,做功越多,功率不一定越大,故A 错误;B、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所以,在一定时间内做功越多,功率越大,故B正确;C、只有在做功的多少一定时,功率大的所用时间才少,故C错误;D、只有在做功的多少一定时,做功所用的时间越少,功率越大.故D错误.故选B.5.用拖拉机耕地时,一般都行进得较慢,这是为了()A.减少机器损耗 B.减小阻力C.节省燃油 D.获得较大的牵引力【解答】解:∵拖拉机的最大功率P一定,而P=Fv,∴减慢车速v,可以增大拖拉机的牵引力F.故选B.6.甲、乙两台机器,甲的功率比乙的大,则()A.甲做的功比乙做的功多 B.甲做功比乙做功快C.甲做功所用的时间比乙的少 D.以上说法都不对【解答】解:功率同时跟做功多少和做功时间有关,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要大,说明甲做功比乙做功要快,相同的时间内甲做的功多,做相同的功时甲用的时间少,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7.已知雨滴在空中竖直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的二次方成正比,且不同质量的雨滴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的二次方的比值相同.现有两滴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雨滴从空中竖直下落,在落到地面之前都已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在两滴雨滴落地之前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其重力的功率之比为()A.m1:m2B .:C .:D .:【解答】解:因为雨滴落到地面前均已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雨滴受的是平衡力,雨滴受到的阻力为f=mg=kv2,所以雨滴的速度为v=;又因为P===Fv所以两雨滴功率之比为=====.故选D.◆填空题8.学过功率以后,引起了同学们对功率的兴趣,李明和王华想测一测跳绳时所做功的功率大约为多少,于是他们带上相应的器材来到学校的操场,打算让王华跳绳,测算其功率:(1)他们需要的测量器材有:秒表、体重计、刻度尺;(2)下面是他们测量的一些物理量:a.测出了王华跳绳时起跳的高度h;b.测出了王华跳一次的时间T,再记下跳的次数N;c.测出了王华跳n次的总时间t; d.测出王华的质量m.以上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acd ;(写序号)(3)请用第(2)题中的相关物理量,表示王华跳绳的功率p= (用字母表达);(4)若第二次王华快速跳,则他的功率将变大(变大/变小/不变).【解答】解:(1)实验中,需要用体重计测出自己的体重m、用刻度尺测出跳起的高度h、用秒表记录跳一定次数时所用的时间t;(2)根据P==知需要测出了王华跳绳时起跳的高度h;测出了王华跳n次的总时间t;测出王华的质量m,故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acd;(3)①根据重力公式,自己所受的重力G=mg;②每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W=Gh=mgh;③则平均功率P=.(3)若第二次王华快速跳,跳相同的次数,用的时间少,功率将变大.故答案为:(1)秒表、体重计、刻度尺;(2)acd;(3);(4)变大.9.中国某型号的水陆两用坦克(如图所示),它的总质量22t,配备发动机的额定功率420kW.水上最大速度14km/h,陆地最大速度54km/h.该水陆两用坦克在陆地上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54km(发动机正常工作),行驶过程中受到牵引力为 2.8×104 N.(g取10N/kg)【解答】解:功率P=420kW=4.2×105W,陆地速度v=54km/h=15m/s;由P=Fv得牵引力:F===2.8×104N;故答案为:2.8×104.10.甲乙两辆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它们的功率相同,行驶速度之比v甲:v乙=2:1,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牵引力做功之比为1:1 ,牵引力之比为1:2 .【解答】解:∵W=Pt,P甲=P乙,t甲=t乙,∴==;∵P===Fv,且v甲:v乙=2:1,∴===.故答案为:1:1;1:2.1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台机器的功率为200瓦,表示的意思是这台机器每秒做功200焦,若该机器做功1.2×104焦,需用时60 秒.若甲、乙两台机器功率之比为2:5,相同的时间内所做的功之比为2:5 .【解答】解:(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台机器的功率为200W,表示这台机器每秒做功200J;由P=得需要的时间:t===60s;(2)两台机器的功率P1:P2=2:5,时间t1:t2=1:1,由P=得做功之比:W1:W2===2:5.故答案为:做功快慢;每秒;60;2:5.12.“绿色环保,低碳出行.”我市纯电动公交车开始投入试运行.假定一辆纯电动公交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20kW,速度为36km/h,共行驶10min,公交车的牵引力为 1.2×104 N.【解答】解: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120kW=1.2×105W,公交车的行驶速度v=36km/h=10m/s,由P==Fv可得,公交车的牵引力:F==1.2×104N.故答案为:1.2×104.13.某班级组织了一次物理课外实践活动,试比较全班同学中从一楼爬上三楼过程中谁的爬楼功率最大.为了简便获得比赛结果,则活动中至少测量的物理量是:人体的体重和爬到三楼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束后,有位质量为50kg同学进行爬杆训练,当他沿竖直杆匀速上爬时,人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00 N(g=10N/kg).【解答】解:上楼是克服自身重力做功,功等于自身重力和楼高的乘积,功率等于功和时间的比值;要比较全班同学谁的爬楼功率最大时,由于都是从一楼爬上三楼,所以上升的高度相同,由P==可知,需要测量人体的重力和爬到三楼所需的时间.质量为50kg同学匀速爬杆训练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作用,并且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摩擦力大小和他的重力相等,方向和重力的方向相反,即f=G=mg=50kg×10N/kg=500N,方向竖直向下.故答案为:爬到三楼所需的时间;500.14.节能环保,绿色出行,混动汽车成为发展方向.王老师家买了一辆油电混合动力轿车,额定输出功率是80kW.当王老师驾驶该车仅凭汽油动力在平直公路上以v1=90km/h匀速行驶时,看到前方50m处有超速违章拍照装置(限速70km/h),在保持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立即启动充电装置给电池充电,达到使轿车减速的目的,轿车行驶3s后,速度减为v2=70km/h,在这一段时间内,轿车的平均速度为v=72km/h,发动机输出功率的80%用于充电,充电效率为50%.轿车在上述过程中所受阻力保持不变.(1)求轿车所受阻力的大小;(2)用过计算判断轿车是否会因为超速而被拍照;(3)若将上述过程充电所获电能全部用来维持90km/h匀速行驶,求轿车行驶距离.【解答】解:(1)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为:v1=90km/h=25m/s;由P=Fv可得阻力:f=F===3200N;(2)在这一段时间内,轿车的平均速度为v=72km/h=20m/s,由v=可得,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距离为:s=vt=20m/s×3s=60m>50m,故会被拍照;(3)上述过程充电所获得的电能:W电=Pt×80%×50%=8×104W×3s×80%×50%=96000J;获得的电能全部用来维持90km/h匀速行驶,则牵引力所做的功:W=W电=96000J,由W=Fs可得,汽车行驶距离:s====30m.答:(1)轿车所受阻力的大小为3200N;(2)会被拍照;(3)轿车行驶距离为30m.15.2013年12月29日上午,在济南长清区海棠路和芙蓉路交叉路口,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敏宣布:“济南市轨道交通R线建设启动!”这意味着济南正式进入轨道交通时间,而仪式现场今后将成为轨道交通1号线的前大彦站.本次启动的R1线长26.4km,设车站9座,投资约120亿元.计划采用的地铁机车,最高时速为80km/h,机车的牵引功率为200kW.试求:(若除不尽,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即可.)(1)该地铁以最高时速沿R1线运行,单程直达耗时多少?(2)假设这段时间内牵引机车一直是满功率工作,则牵引机车做功多少J?(3)牵引机车的牵引力是多少N?【解答】解:(1)已知v=80km/h,s=26.4km;由v=可得,地铁运行时间:t===0.33h;(2)已知P=200kW,由P=可知,牵引机车做的功:W=Pt=200×103W×0.33×3600s=2.376×108J;(3)由P=Fv可得,牵引机车的牵引力:F===9000N.答:(1)单程直达耗时0.33h;(2)牵引机车做功2.376×108J;(3)牵引机车的牵引力是9000N.。
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参考2020

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参考2020 l 11、B、2.452、28.2 25.13、2.54、人、河岸5、运动6、地面、地面、椅背、车7、A8、c9、C 10、C 11、A 12、D、13、B 14、Bl 21、长、短2、每秒行驶5米3、6.25 22.54、250 5/35、路程、时间、V=s/t6、0.4 便于测量时间7、100min8、路程、时间、速度9、6.25m/s 交接棒所用时间少 10、80 22.22 0.45 11、 8 6 大于12、(1)v=s/t=300m/5h = 60 km/h (2) v=s/t=300m/2.5h=120km/h(3)t =t1—t2 =5h—2.5h =2.5hl 31、振动、空气、山间铃响马帮来2、不能、能3、快4、不相同、空气、耳朵5、小于、波的、泡沫塑料屑在飞舞、在振动6、C7、C8、C9、音调、音色、音调、响度 10、频率、快慢、频率、高 11、次数 HZ 20---20000HZ12、强弱、振幅、振幅、大、远近 13、分贝、90dB 14、慢、低、大、大15、音色、响度 16、信息、能量 17、C 18、B 19、C 20、Al 41、A2、C3、A4、A5、A6、C7、空气柱、空气柱、频率、空气8、(1)能量 (2)音色、9、(1)无法正常交流 (2)无法听音色 (3)感受不到声音带来的信息10、(1)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 (2)更好的接收声音 (3)听诊器l 51、36.4、=、体温计有缩口,水银不会回流2、A:没有水平放置 B:正 C:接触了容器底 D:没有接触液体3、甲、38.5 38.54、(1)10 (2)是、有固定的凝固点5、放、低6、B7、B8、D9、C 10、C11、d a c b e 12、(1)温度保持不变、(2) 温度继续上升、(3) 图略l 探究性学习1、真空中不能传声2、B3、D4、50 5*100005、D6、折射、虚、火车、地面7、A 8、11.268 9、吸、熔化、力、熔点 10、惯性、力11、同意,水滴就像一个凸透镜,把阳光会聚,使树林燃烧,从而引起火灾。
物理人教版八下练习册答案

物理人教版八下练习册答案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练习册答案【第一章力和运动】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
2.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4. 摩擦力是两个接触面之间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5. 平衡力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第二章压力和压强】1. 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其大小等于力的大小,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2.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其计算公式为:\[ P =\frac{F}{A} \]3. 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 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第三章浮力】1. 浮力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力。
2.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量。
3. 物体的浮沉条件:当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悬浮;当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下沉。
【第四章简单机械】1.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2. 滑轮的分类: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 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但需要移动更长的距离。
【第五章机械能】1.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2.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结束语】本练习册答案仅供参考,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鼓励大家在实践中探索物理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练习册下册答案人教版2020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基础知识 1米。
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纳米。
2、1mm。
0.68。
3测量值。
真实值。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
读书粗心。
4A。
5B。
6D。
7D。
8D。
9C。
10D。
11B。
水平提升12偏小。
13A。
14B。
15A。
探索研究 16测出课本中厚度相同的100张纸的厚度为d,d/100就是一张纸的厚度。
17第一步,用细铜丝在铁钉上紧密缠绕n圈;第二步,将缠绕的细铜丝拉直,测
量它的长度L;第三步,根据公式D=L/nπ计算出铁钉的直径。
第二
节运动的描述基础知识1运动。
静止。
2江岸。
竹排。
3船。
江岸。
4位置。
参照物。
5A。
6B。
7B。
8是相对于跑步机的跑道跑了2千米。
水平提升 9地球。
24。
10、静止、向北运动或向南运动(速度小于列
车的速度)。
11C.探索研究12C。
13(1)汽车在公路上奔驰;以迅速
移动的背景作参照物。
(2)能。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基础知识1、运动快慢。
v=s/t。
m/s。
km/h。
3.6。
2B。
3A。
4C。
5C。
6D。
7、4m/s 水
平提升 8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
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时间
的长短。
9、3。
15。
10(1)从标志牌处到西大桥的流程为8km。
(2)该路段车辆可行驶的速度为40km/h。
12。
11C。
探索研究12(1)大(2)匀速。
13、(44*25m)/50s =22m/s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基础
知识 1、v=s/t。
路程。
时间。
卷尺。
停表2略。
3(1)匀速。
6。
(2)1.2。
(3)小于。
水平提升4(1)5min(2)72km/h。
5、
80km/h。
200km 。
探索研究6(1)测出一盘蚊香的长度L; 测出长为
L1的蚊香燃烧时间t1;算出蚊香燃烧所用时间t 。
(2)t = Lt1/L1 第一章综合练习一、1、dm。
cm。
min。
s。
2、20。
18。
3、1.2米每秒。
每秒通过1.2米的路程。
4岸边。
静止。
5静止。
后。
后。
6、1250。
7、闪电。
传播时间。
停表。
S=vt。
8、白烟。
提升。
12、29。
二、9D。
10C。
11B。
12B。
13C。
14C。
15D。
16A。
17A。
18B。
19A。
三、20、1mm。
3.15。
21、(1)0.6000。
(2)20。
(3)
s/t。
0.9。
22、以茶盘为参照物,茶杯是静止的;以房间为参照物,
茶杯是运动的。
23、用钢卷尺测出车轮周长,在轮上系一个醒目的红
布条,骑车从家到学校,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用圈数乘周长,就得
到从家到学校的大概距离。
骑车时,注意交通安全,尽量走直线。
四、24、53m。
25、39s。
第二章声现象
第一节基础知识 1、振动。
2空气。
电子通讯设备(无线电)。
3、介质。
不能。
4、时间。
种类。
温度。
340。
5、回声。
区分开。
响亮。
6C。
7B。
水平提升 8、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空气能够传声。
不会。
9B。
10C。
探索研究 11(1)乙。
丙(2)甲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2、1836m。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基础知识 1、音调。
响度。
音色。
2、频率。
赫兹。
Hz。
3、超声波。
次声波。
4、高低。
频率。
强弱。
振幅。
远近。
5、音色。
6B。
7B。
8C。
水平提升 9、响度。
音调。
10、(1)(2)(4)(7)。
11C。
12B。
13A。
14C。
15C。
探索研究 16(1)慢。
低。
(2)大。
强。
17(1)能。
(2)几乎听不到(或听不到)手机铃声。
(3)真空不能传声。
第三节声的利用基础知识 1、超声。
超
声导盲仪。
倒车雷达。
声呐。
2、B超。
3、能量。
能量。
4D。
5B。
6C。
水平提升 7A。
8A。
9、B超;声呐;超声波碎石;超声波洗牙。
探索研究 10、利用
超声波传递能量的原理。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基础知识 1、无规则振动。
干扰。
2、90.。
70.。
50.。
3、声源。
传播过程中。
人耳。
4B。
5D 水平提升 6、
噪声。
7、声源。
产生。
8D。
9A。
10D。
探索研究 11、隔音盘能够反
射和吸收部分声音。
第二章综合练习一、1、振动。
音调。
空气。
2、振动。
音色。
3、响度。
音色。
4、响
度大。
音调高。
5、音调。
音色。
6、信息,能量。
7、振动。
响度。
340.。
8、向一方测摆。
能量。
9、次声波。
10、甲。
乙。
二、11B。
12A。
13D。
14B。
15C。
16C。
17B。
18B。
19B。
三、20、空气柱。
音调。
21、介质。
22(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液体能够传声。
23、下面。
24、甲音调高,乙响度大。
25、(1)D。
E(2)③②①④(3)控
制变量法。
26、丙。
乙。
甲。
丁。
27(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
在桌面上放一些小泡沫球或米粒或轻小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