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知识梳理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第一篇 考点梳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2.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P67) (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 展。 (2)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 进不足。 (3)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 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3.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P68~69) (1)彼此尊重,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情境链接: 不给老师起绰号;不打听老师的隐私;不私下议论老师)。 (2)学会正确处理师生交往中发生的矛盾。 (3)平等相待、相互促进,和老师成为朋友。 (4)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贵阳近几年暂未考查 贵州其他地市题组
1.★(2022 毕节 6)如图表明( A ) ①要用日常行动来表达孝敬之心 ②优良家风应代代相传不会改变 ③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孝亲敬长不是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2 黔东南州 21(1)]“双减”政策实施后,贵州省出台了“双减” 实施方案。围绕减负增效提质的话题,小敏和同学们展开探讨,在学校 网站论坛分享了以下帖子。请你就以下问题跟帖参与讨论。
4.为什么要尊重老师?(P68) (1)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2)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 德修养。
第七课 亲情之爱 考点3:家的意味 1.什么是家庭?(P71)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 组织。
※2.家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爱家?)(P72~74) (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2)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3)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 风港。
考点5:让家更美好 ※.如何构建和谐家庭?(P85~86) (1)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体谅和包容,增进理解,化解矛盾与冲 突。(2)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3)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 强家庭责任意识。(4)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生的变化。
人教部编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1.老师不同风格产生的原因。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2.作为学生,我们应如何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1)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3)我们要承认老师的差别;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主动与老师交往。
3.古人云:“教学相长。
”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
(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4.作为学生,我们应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指导、批评和表扬等教育行为?(促进教学相长的方法)并说说这样做的理由。
(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2)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5.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良好的师生关系,亦师亦友的含义)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这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6.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亦师亦友的途径)(1)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2)主动关心、理解老师。
7.家庭关系确立的主要途径(主要情形)有哪些?结婚成家、生育成家、收养成家、再婚成家。
8.对每个人来说,家有什么重要意义?(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主要内容总结新人教版

第3单元师长情谊
一、思维导图
二、主要观点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风格,我们要学会承认、接纳、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正确对待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应自觉履行的法定义务;每个家庭的亲情都有自己不同的表现;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第1页共1页。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走近老师一、教师的作用是什么?1.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2.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3.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二、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教师应具有的职业道德?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的优秀品质?)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三、如何认识教师在风格上的差异?(对待,看待)1.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2.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一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3.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师生交往一、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是什么样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二、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对我们的要求?(新型的师生关系怎么做?)1.主动参与、勤学好问,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2.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三、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的学习和发展;2.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3.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四、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表现?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这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五、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怎么做?亦师亦友)1.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2.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一、家的意义?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2.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3.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知识点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6-1 走近老师1、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什么?P61(1)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之一。
(2)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为一种专门职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教师的职责?P61教师的职责——教育教学。
3、教师的使命?P61教师的使命——教书育人。
4、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P62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5、老师为什么呈现不同的风格?P63由于年龄、知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6、如何正确对待风格不同的老师?P63-64(1)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它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7、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做?P64①承认老师的差别;②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特点;③了解教育行为的目的;④主动交往。
6-2 师生交往1、教学相长的基本内涵(实质)?P66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2、“教”与“学”表现在哪两个方面?P66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3、我们应该如何构建“教学相长”的关系?P66-67(1)与老师交往的途径?其意义?P66途径: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意义: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2)与老师交往的方法?P67——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A.老师的表扬的意义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B老师的批评的意义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品课件 第3单元 师长情谊 单元知识总结3

• 12.与父母正确交往是青春期的一个重要主题。为了探 究亲子交往,促进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红旗中学703班在道 德与法治课老师的带领下召开了主题班会。下面是班会的一 些环节,请你参与其中的探究。
• 【活动准备】 • (1)班会之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 搜集资料;布置会场;准备器材;准备发言提纲等。
中考真题精讲
• 例1 (福建中考)《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
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下列行为能体现“寸
草心”的是
()
• ①参加工作后,女儿首次领到工资,悄悄为妈妈安排了一次健康体检
②五一出游,儿子背着年迈的父亲登上长城,实现了父亲多年的心愿 ③面
试前,妈妈叮嘱女儿要相信自己,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尽力就好 ④上学路
• ①进入初中后,我们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希望父母像 对待成人一样尊重自己,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甚至挑 战父母的权威和经验。②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 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 然存在差异,亲子冲突有时难免。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和其他职业一样都要拥有扎实、渊博的知 识,B排除;D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C。
• 例3 (昆明中考)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有重要的
精神内涵。下列对孝亲敬长认识正确的是
()
• A.对父母和长辈要言听计从
• B.尽孝在当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 C.减少沟通,避免亲子矛盾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单元知识总结
思维导图
师 长 情 谊师 生 之 间走 近 老 师风 了 教 职格 解 师 业不 教 有 教 现同师 仁 师 代的要 爱 是 社老努 之 一 会师力 心 个 ,成 的 每 接 古 教为 好 位 纳 老 师有 教 老 每 的 已理 师 师 位 职 发想 解 老 业 展信 决 师 , 为念 问 的 是 一、 题 不 人 种有 的 同 类 专道 方 文 门德 法 明 职情 和 的 业操 表 主 ,、 达 要 承有 方 传 担扎 式 承 教实 不 者 书学 同 之 育识 一 人、 的使命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复习课件

知识梳理
怎样正确处理与老师发生的矛盾 (1)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4)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知识梳理
内涵: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 亲属生活组织。意义或 作用:(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 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2)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 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3)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 温暖、轻松的避风港。(“家”在中华文化中的内涵)
知识梳理
做法 (1)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 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2)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理性地与他们沟通。 (3)倾听。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双亲 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 (4)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认真学习,不辜负他们 的期待,体谅他们的辛劳,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知识梳理
如何正确理解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 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 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知识梳理
如何正确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1)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2)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 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 (3)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4)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重难点一本过新人教版.doc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重点列表:重点详解:重点仁师生交往【要点解读】1. 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1)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2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2. 真诚与老师交流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3. 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的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4. 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
尊重老师i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他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5. 师生亦师亦友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考向1】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例题】当我们和父母、老师发生矛盾时,下列做法正确是A. 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B. 对他们不理不睬,冷淡相对C. 冷静分析,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D. 用极端的办法处理矛盾【答案】C【解析】试題分析:本題考查如何正确处理与老师和父母的矛曆。
当与父母、老师发生矛厢时,我们要冷静分析, 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C符合题意;ABD的做法不利于矛盾的解决。
故选C 考点: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考向2]教学相长【例题】西汉学者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知识点
6.1 走进老师
1、我们为什么要尊重教师?
答:(1)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3)教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
3、教师工作的特点:
答:(1)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3)教师的工作的理念和工作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3、时代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答: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4、为什么老师有不同的风格?
答: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5、为什么要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答: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
尽相同。
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6、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1)学会接纳和尊重老师,承认老师的差别。
(2)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
(3)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
(4)主动交往。
6.2 师生交往
1、如何理解教学相长(的内涵、教学相长的表现)?
答: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2、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答:(1)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2)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3)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3、教学相长有什么要求?
答:(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2)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4、怎样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答:(1)主动参与,勤学好问
(2)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3)彼此尊重,原谅老师的错误
(4)主动关心,理解老师
5、如何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答:(1)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4)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7.1家的意味
1、什么是家庭(含义)?
答: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的作用(功能)有哪些?
答:(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2)经济功能、生育功能、抚养和赡养功能、情感交流功能、消费功能、教育功能、休息娱乐功能
(3)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
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3、家庭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4、在中华文化中家有怎样的丰富内涵?
答:(1)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2)“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3)尽孝在当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5、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答:(1)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的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2)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我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子女若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6、如何孝亲敬长?
答:(1)尽孝在当下。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2)尊敬。
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3)倾听。
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
(4)感恩。
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7.2 爱在家人间
1、为什么有亲情之爱(原因)?
答: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为我们生活操劳、分享喜悦、分担忧伤、重要影响者、陪伴者、见证者。
2、亲情之爱有什么表现?
答:(1)爱的表达有不同的方式,如温馨和睦、磕磕绊绊、内敛深沉、自然随和。
(2)家庭结构在变化,亲情仍在。
3、亲子之间为什么会发生“爱的冲突”?
答:(1)中学生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①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
②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我们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2)亲子矛盾难以回避。
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
(3)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能力不同。
4、“爱的冲突”有什么危害以及如何化解(方法、措施)?
答:(1)危害:亲子冲突会伤害双方感情,影响家庭和睦。
(2)方法:父母做出榜样,我们自己做出努力。
5、如何与父母沟通?
答:(1)用沟通呵护爱。
主动沟通的技巧、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2)接纳和理解父母。
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3)和父母沟通的技巧:关注事实、把握时机、留意态度、选择(合适的)方式、考虑环境。
7.3 让家更美好
1、现代家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现代家庭有什么特点)
答:(1)家庭结构在变化。
表现:家庭变得越来越小,家庭关系越来越简单。
(2)家庭的交流、沟通方式在变化。
表现:沟通手段越来越丰富。
原因: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
(3)家庭生活内容在变化,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2、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答: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
3、为构建和谐家庭,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1)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
家庭成
员之间要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2)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3)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
4、我们怎么调解家庭的矛盾和冲突?(我怎么当家庭的“粘合剂”?)(1)帮助成员舒缓情绪
(2)明确自己是中立者
(3)引导看到对方优点
(4)帮助走出面子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