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伯牙绝弦2-有答案

合集下载

第25课伯牙绝弦(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伯牙绝弦(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伯牙绝弦(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快乐回忆1.趣味故事:关于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的诗文如:“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宋代王安石《伯牙》诗:“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

故交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

”再如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诗:“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交,中宵劳妄图。

”这些诗差不多上写琴曲的高妙,听琴的乐趣,或者比喻高妙的作品或知音、知己等。

(1)翻译下面的诗句。

①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再写出两句写知音难觅的古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答案】(1)①本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观赏。

②交上一个朋友专门容易,然而若要找到一个知音却专门难|!(2)①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②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解析】翻译与赏析古诗是一门学问,把握到了其中的精髓,那么在阅读古诗时就更能与作者产生共鸣。

①翻译需要把握一定文学功底和历史考证能力,并明白得查阅工具书。

这是翻译古诗最起码要把握的能力。

日常的积存十分重要,不然书到用时方恨少。

什么缘故说还得把握一定历史考证能力呢?因为有时候一些诗人喜爱文辞欺人。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共8题;共36分)1.(2分)下列字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汤汤(tāng)乎锺zhōng子期少(shǎo)选B.戴嵩(gāo)画牛搐.(chù)入奴婢...(núbì)C.谬矣(miào)处(chǔ)士曝.(bào)书画D.拊.掌(fǔ)谬.矣(miùyǐ)好(hào)书画2.(16分)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

(1)(2分)善.哉乎鼓琴()A.擅长。

B.好。

C.容易。

(2)(2分)巍巍乎若.太山()A.倘若,假如。

B.你。

C.好像。

(3)(2分)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A.心志,情志。

B.记,记在心里。

C.记号。

(4)(2分)伯牙破琴绝.弦()A.断B.尽,穷尽C.极,极端的D.一定的,肯定的(5)(2分)所宝.以百数()A.宝贝。

B.珍藏。

C.帝王的印信。

(6)(2分)尾搐.入两股间()A.束缚,绑。

B.退缩.C.抽缩,抽搐。

(7)(2分)今乃掉.尾而斗()A.摆动,摇。

B.丢掉.C.调转。

(8)(2分)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A.能达到一定的重量或长度标准B.脚C.值得3.(2分)下列句子停顿划分不怡当的一项是()A.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B.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C.今/乃掉尾而斗D.耕当/问奴,织当/问婢4.(2分)一个小小的牧童竟然能够指出大画家画上的错误,说明()。

A.牧童有长时间细致的观察,比大画家更了解牛的情况。

B.牧童比画家聪明。

C.牧童的知识比大画家丰富。

D.大画家的画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5.(2分)伯牙“终身不复鼓琴'”()A.因为他已经把琴摔了,无琴可弹。

B.因为他觉得世界_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

C.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已经没有配得上听他的琴的D.因为他太悲伤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自己。

(精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伯牙绝弦2-有答案

(精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伯牙绝弦2-有答案

六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伯牙绝弦2(人教新课标)1.看拼音,写词语。

gǔqínzhīyīnjuéxián2.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上画“√”。

伯.牙(bó bái) 钟.子期(zhōng zōng)善哉.(zāi zǎi) 峨峨兮.(fēn xī)3.辨字组词。

峨( ) 弦( ) 谓( )娥( ) 眩( ) 渭( )蛾( ) 舷( ) 猬( )泰( )秦( )奏(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善:①擅长,长于;②善良,慈善;③容易,易于;④办好,弄好;⑤熟悉。

(1)伯牙善鼓琴。

( )(2)这个叔叔很面善。

( )(3)心怀不善。

( )(4)他这个人狡猾善变。

( )(5)要想办法做好善后工作。

( )5.将字或词语与其正确的解释用线连起来。

绝弹峨峨认为鼓擅长洋洋好像日断绝若高善说谓广大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伯牙很会______,钟子期能______他的琴意。

钟子期死后,伯牙非常______,所以______。

(2)伯牙终身不复鼓表明他与钟子期之间______。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______,用______比喻______难觅或乐曲高妙。

7.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课内阅读。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伯牙善鼓琴 __________②峨峨兮若泰山 __________③洋洋兮若江河 __________④乃破琴绝弦 __________(2)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对于钟子期的死,伯牙__________。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 21文言文二则之伯牙鼓琴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 21文言文二则之伯牙鼓琴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

第21课《伯牙鼓琴》同步练习基础百花园一、语音标注(给下列汉字注音)。

弦( ) 兮( ) 哉( ) 巍(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峨()弦()巍()娥()眩()魏()蛾()舷()愧()三、各就各位(选择字义,填序号)。

A.打击乐器B.膨胀C.发动D.弹1.锣鼓.队的队员们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表演。

()2.好政策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

()3.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4.老师鼓.励我们坚持练字。

()提升训练营四、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巍巍乎若太山。

2.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五、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俞伯牙把锺子期看作知音,仅仅是因为锺子期能听出他弹奏高山和流水的曲子吗?2.锺子期死后,俞伯牙为什么把琴摔坏,终身不想再弹琴呢?思维大练兵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友谊泥泞中一只扶持的手岔道口一个引导的箭头挫折时一句温暖的话迷惑时一个肯定的回答干渴时一杯清凉的水倦怠时一声惊蛰的春雷纯洁的友谊高山上的白雪生命的蜜和盐森林中的松柏1.这首诗采用比喻的手法来写友谊。

在第一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成 ______、_____ ,这是写当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碰到困难时,友谊会给我们______ 、______。

在第二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为______ 、 ______ ,这是写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友谊能______。

在第三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为______、 ______ 这是写当我们处于烦躁消沉时,友谊能______。

在第四节中,“高山上的白雪”,是写友谊的______ ,“生命的蜜和盐”,写的是友谊的______ ,“森林中的松柏”,写的是友谊的____。

2.你认为真正的友谊是什么?仿照第一节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1课《伯牙绝弦》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一、标注(给下列汉字注音)。

xián xīzāi wēi二、辨字组词。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的上册第八组第25课《伯牙绝弦》同步练习(II)卷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的上册第八组第25课《伯牙绝弦》同步练习(II)卷
(2)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22.(2分)《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誉了________。
A .朋友间互相理解和赏识的诚好友谊。
B .伯牙精深的琴技和钟子期高明的音乐鉴赏能力。
C .伯牙和钟子期志趣高远,情操崇高。
二、 阅读题(共2题;共22分)
23.(15分)课文《伯牙绝弦》阅读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峰,钟子期曰:”善哉,_____!”志在_____,钟子期
娥________泰________谓________眩________喜________
5.(15分)区分文言文的节奏。(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2)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6.(1分)读课文《伯牙绝弦》,按要求补全句子。
第1页共9页
伯牙碰到子期就像________。(增补比喻句)
2-1、
3-1、
4-1、
5-1、
5-2、
5-3、
6-1、
第6页共9页
7-1、
8-1、
9-1、
9-2、
9-3、
10-1、
10-2、
11-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2、
第7页共9页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7-2、
17-3、
18-1、
18-2、
18-3、
19-1、
20-1、
21-1、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第25课《伯牙绝弦》同步练习(II)卷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就,一同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必定是最棒的!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同步练习1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善哉.(zhāi zāi)峨峨兮.(xī kuī)绝弦.(xuán xián)破.琴(pè pò)二、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伯牙善鼓.琴鼓:2.洋洋..兮若.江河洋洋:若: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谓:知音:4.乃.破琴绝弦乃:三、说一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1.伯牙绝弦:2.知音: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志:A.志向。

B.记。

C.记号。

(1)志.在高山 ( )(2)永志.不忘 ( )2.复:A.重复。

B.转过去或转回来。

C.再、重新。

(1)终身不复.鼓 ( )(2)翻来复.去 ( )3.绝:A.断绝。

B.完了,穷尽。

C.极,非常。

(1)伯牙绝.琴 ( )(2)聪明绝.顶 ( )五、读课文,按要求做题。

伯牙善,钟子期。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伯牙所念,。

子期死,伯牙谓,乃,终身不复鼓。

1.按原文填空。

2.解释下列句子意思。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 ( )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

B.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力。

C.伯牙和钟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

4.伯牙善鼓琴,他的琴声除了表示峨峨高山,洋洋江河,还会表现什么动人场景呢?仿写句子。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志在,钟子期曰:“善哉,!”参考答案一、zāi xī xián pò二、1.弹 2.广大像 3.认为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4.于是三、1.绝:断绝。

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

比喻知已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

2.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四、1.A B 2.C B 3.A C五、1.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课后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课后习题含答案

第25课《伯牙绝弦》课后习题含答案一、语音标注(给下列汉字注音)弦()兮()哉()谓()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峨()弦()谓()泰()娥()眩()渭()秦()蛾()舷()猬()奏()三、各就各位(选择字义,填序号)。

善:①擅长,长于②好,表示赞同③言行、品质好④容易,易于⑤办好,弄好⑥熟悉1.伯牙善鼓琴。

()2.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3.这个叔叔很面善。

()4.心怀不善。

()5.他这个人狡猾善变。

()6.要想办法做好善后工作。

()四、字词解释(解释加点的词)。

1.洋洋兮若江河。

()2.峨峨兮若泰山。

()3.伯牙所念。

()4.乃破琴绝弦。

()5.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6.志在高山。

()五、一一对应(古字与今义连线)。

曰好像绝再,重新鼓于是,就复断若弹乃说,道六、古句今译。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择优录取(选出停顿正确的项,打“√”)。

1.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3.峨峨兮∕若泰山!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八、佳句赏析。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从上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伯牙琴技__________,钟子期欣赏水平__________。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第十一册同步训练 伯牙绝弦试题及答案(2)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第十一册同步训练 伯牙绝弦试题及答案(2)

第八单元25 伯牙绝弦基础训练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善哉.(zhāi zāi) 峨峨兮.(xī kuī)绝弦.(xuán xián) 破.琴(pè pò)答案:zāi xī xián pà二、连一连。

若断绝洋洋高绝好像峨峨广大复弹善哉把琴摔碎鼓再,重新破琴太好了答案:三、说一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1.伯牙绝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知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答案:绝:断绝。

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

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

2.答案: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综合训练一、用“/”标出下面句子中需要停顿的地方。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答案: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二、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善哉,峨峨兮若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太好了,高大巍峨,像泰山一样!2.不管伯牙的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提高训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伯牙学琴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

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伯牙绝弦2(人教新课标)
1.看拼音,写词语。

gǔqínzhīyīn
juéxián
2.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上画“√”。

伯.牙(bó bái) 钟.子期(hōng ōng)
善哉.(āi ǎi) 峨峨兮.(fēn ī)
3.辨字组词。

峨( ) 弦( ) 谓( )
娥( ) 眩( ) 渭( )
蛾( ) 舷( ) 猬( )
泰( )
秦( )
奏( )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善:①擅长,长于;②善良,慈善;③容易,易于;④办好,弄好;⑤熟悉。

(1)伯牙善鼓琴。

( )
(2)这个叔叔很面善。

( )
(3)心怀不善。

( )
(4)他这个人狡猾善变。

( )
(5)要想办法做好善后工作。

( )
5.将字或词语与其正确的解释用线连起来。

绝弹峨峨认为
鼓擅长洋洋好像
日断绝若高
善说谓广大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伯牙很会______,钟子期能______他的琴意。

钟子期死后,伯牙非常______,所以______。

(2)伯牙终身不复鼓表明他与钟子期之间______。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______,用______比喻______难觅或乐曲高妙。

7.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伯牙善鼓琴 __________
②峨峨兮若泰山 __________
③洋洋兮若江河 __________
④乃破琴绝弦 __________
(2)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对于钟子期的死,伯牙__________。

(3)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歌女韩娥
春秋时期,韩国有一个民间女歌手,人们都称她韩娥。

韩娥不但人长得漂亮、嗓音优美,而且她在歌声中倾注着全部感情,因此她的歌声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她唱起欢快的歌,人们跟她一起高兴;她唱起悲伤的歌,人们跟她一起落泪。

一次,韩娥从韩国来到齐国,在经过齐国都城临淄时,她带的干粮吃完了,就在都城的雍门卖唱求食。

她那动听的歌声吸引来了一大批听众,人们把她围得水泄不通,一个个听得出了神。

韩娥唱罢,人们纷纷解囊。

韩娥用卖唱的钱买了吃的,填饱了肚子便离开了。

但听过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她那动听的歌声还在梁间回绕,一连好几天都没消失。

当天,韩娥住进附近一家旅馆,旅馆中有人欺侮她。

她便拖着长声哀哀地哭,哭声似泣似诉,附近不管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都一片悲苦,相对流泪,吃不下饭。

他们发现韩娥已经走了,急忙把她追回来,一起谴责了那个欺负她的人,并要她再为大家唱几支歌。

韩娥推却不过雍门居民们的盛情,就为大家引吭高歌。

男女老少听了,都情不自禁地拍着手跳起舞来,把先前的悲哀忘得一干二净。

韩娥唱完歌,雍门的居民们凑了不少路费,送韩娥上路。

后来,雍门的人就经常唱韩娥唱的那几支歌,天长日久,雍门的人就越来越喜欢唱歌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水泄不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情不自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个成语概括选文第2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_____自然段具体表现了韩娥歌声强烈的感染力。

(4)从写法上看,选文主要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

10.古今有关交友的名句有很多,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

除了这些,你还能再写出几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鼓琴知音绝弦
2.bó hōng āi ī
3.略
4.(1)① (2)⑤ (3)② (4)③ (5)④
5.略
6.(1)鼓琴听懂伤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友谊深厚知音高山流水知音
7.(1)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2)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弦扯断,不再弹琴。

8.(1)①擅长。

②山高峻的样子。

③广大。

④于是。

断绝。

(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伤心难过,悲痛欲绝
9.(1)略 (2)余音绕梁 (3)3 (4)夸张
10.“君子之交淡如水”“士为知己者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酒逢知已千杯少”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