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站接地工程整改方案

合集下载

110kv变电站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110kv变电站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110Kv XX变电站改造工程分四个阶段进行施工,本方案为第一阶段施工方案,主要工作是对#2主变中性点设备、#2主变二次设备、10kVⅡ段开关柜保护面板改造及110k VⅠ段母线11PT二次回路改造、11PT避雷器改造,保护和测控方式实现微机综合自动化。

(一)工程时间:开工时间:2005年8月15日,2005年9月15日竣工投产。

(二)改造内容:1.#2主变中性点改造和1021刀闸和1020刀闸辅助接点开关更换。

1020刀闸辅助开关接点可先调试,1021刀闸因110K VⅠ段母线带电须在送电操作时进行调试(不影响操作,若调试未成功,等到第四阶段停电在进行调试)。

2.#2主变变高CT端子箱更换(站内所要更换的4个CT和1个PT 端子箱先立好,重新敷设电缆,将环网电源完善,在所有改造工程完成后再拆除旧端子箱)。

3.#2主变保护柜旧电缆拆除,敷设电缆到新#2主变保护屏。

4.10kVⅡ段14面柜面板改造,更换7面馈线柜、1面分段隔离柜和1面站用变柜共9组CT。

5.更换#2站用变压器。

敷设临时站用电源至老控制室新配电屏。

6.更换110kV 11PT避雷器和新上11PT端子箱;完善11PT与12PT 的并列二次回路。

(三)施工条件:#2主变及10kVⅡ段母线转为检修状态(在1021刀闸开关侧接临时地线一组,在10k VⅠ、Ⅱ段分段隔离5001刀闸靠500开关侧接临时地线一组)。

10kVⅠ、Ⅱ母线分段隔离开关1112始终保持在合闸状态,#1、#3站用变分别供电老、新电气综合楼。

(四)施工时间安排:(一)#2主变中性点设备、刀闸辅助接点改造一、简述本站目前运行方式为#2主变热备用,10kVⅡ段母线上所有设备处于备用,其他设备处于运行状态。

本次改造更换中性点的隔离刀、避雷器、放电间隙及零序CT,其中中性点隔离刀采用电动操作机构;1021刀闸和1020刀闸辅助开关更换。

二、施工时间及条件时间:2005年8月16日~8月19日条件:#2主变转为检修状态(切开102、502开关,拉开1021、1020、5022刀闸,在1021、5022刀闸靠#2主变侧各挂临时接地线一组)。

最新110kV变电站地网接地电阻超标及改造措施

最新110kV变电站地网接地电阻超标及改造措施

精品资料110k V变电站地网接地电阻超标及改造措施........................................110kV变电站地网接地电阻超标及改造措施摘要:变电站是城乡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接地问题对于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某变电站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变电站地网接地电阻超标的原因,着重针对地网改造方案进行探讨。

关键词:变电站;接地网;接地电阻;改造方案1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政府加大了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特别是电力系统的建设,这也使得城乡变电站数量逐渐增加。

变电站是城乡电力系统的重要部分,在确保工农业及居民日常用电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地网接地是变电站常见的问题,接地电阻的大小是检验接地网性能的重要指标,对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非常大影响。

目前,许多变电站所处地区的土壤电阻率较高,导致接地电阻值比较大,这不仅会造成地网局部电压异常升高,致使变电站二次身边的绝缘受到破坏,甚至会造成监测或控制设备出现误动和拒动等现象,威胁到运行人员的人身安全。

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变电站地网的接地电阻和确保接地电阻达标就成为了电站管理人员面临的难题。

2变电站情况介绍某变电站是在山体推平的基础上建设规划的,所以土壤以山岩以及残积砾质粘性土为主,土壤电阻率比较高。

在变电站旁边的空地上进行了分层电阻率测试,测试的结果为:在40m、30m、20m、10m处的土壤电阻率分别为432Ω·m、923Ω·m、837Ω·m、640Ω·m,算术平均值为708Ω·m。

在变电站的周边四个方向又进行了土壤电阻率的测试,结果土壤电阻率在700Ω·m之间,属于土壤电阻率偏高的地区。

由测试结果可知,纵向分布随地层加深,其值先上升后下降,这与变电站所处位置的地形地貌有关。

站内接地网长度为83.5m,宽度为69.4m,在施工后测试发现,接地电阻R达到4.528Ω,严重超过设计值,不符合设计要求,因而必须进行降阻设计。

110kV xx变电站改造工程施工方案1

110kV xx变电站改造工程施工方案1

110kV xx变电站改造工程第一阶段施工方案批准:审核:编写:广东省XXX局送变电工程公司编制说明110Kv XX变电站改造工程分四个阶段进行施工,本方案为第一阶段施工方案,主要工作是对#2主变中性点设备、#2主变二次设备、10kVⅡ段开关柜保护面板改造及110k VⅠ段母线11PT二次回路改造、11PT避雷器改造,保护和测控方式实现微机综合自动化。

(一)工程时间:开工时间:2005年8月15日,2005年9月15日竣工投产。

(二)改造内容:1.#2主变中性点改造和1021刀闸和1020刀闸辅助接点开关更换。

1020刀闸辅助开关接点可先调试,1021刀闸因110K VⅠ段母线带电须在送电操作时进行调试(不影响操作,若调试未成功,等到第四阶段停电在进行调试)。

2.#2主变变高CT端子箱更换(站内所要更换的4个CT和1个PT 端子箱先立好,重新敷设电缆,将环网电源完善,在所有改造工程完成后再拆除旧端子箱)。

3.#2主变保护柜旧电缆拆除,敷设电缆到新#2主变保护屏。

4.10kVⅡ段14面柜面板改造,更换7面馈线柜、1面分段隔离柜和1面站用变柜共9组CT。

5.更换#2站用变压器。

敷设临时站用电源至老控制室新配电屏。

6.更换110kV 11PT避雷器和新上11PT端子箱;完善11PT与12PT 的并列二次回路。

(三)施工条件:#2主变及10kVⅡ段母线转为检修状态(在1021刀闸开关侧接临时地线一组,在10k VⅠ、Ⅱ段分段隔离5001刀闸靠500开关侧接临时地线一组)。

10kVⅠ、Ⅱ母线分段隔离开关1112始终保持在合闸状态,#1、#3站用变分别供电老、新电气综合楼。

(四)施工时间安排:(二)#2主变110kV CT端子箱更换一、简述本站目前运行方式为#2主变热备用;10kVⅡ段母线上所有设备处于备用。

其他设备处于运行状态。

本次更换#2主变110kV 变高CT端子箱。

其中,旧CT端子箱本阶段暂不拆除,该箱仍然带电投入运行,到第四阶段才进行拆除旧端子箱。

110kv线路接地改造施工组织方案

110kv线路接地改造施工组织方案

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度110KV顺航线、羊航线接地装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方案四川省送变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5月10日批准:审核:校核:编制:目录一、工程概况二、施工组织措施三、接地施工技术措施要求四、接地安装质量及工艺要求五、安全组织措施一、工程概况(一)编制依据1、《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

2、《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

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94。

5、设计(接地)施工图纸相关要求。

6、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二)整体改造方案根据110KV顺航线、羊航线线路接地现状,制定2015年度110KV顺航线、羊航线接地装置改造方案,10KV顺航线、羊航线运行多年接地腐蚀严重,本次改造将全部(逐基拆除)接地段拆除用手摇接地电阻仪进行精确测量,对超标电阻值杆塔进行增加接地极方式进行改造,对合格杆塔极地端子进行打磨防腐,接地端子与杆塔连接涂抹导电膏重新连接。

二、施工组织措施根据本工程特点,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及建设单位的工期要求,我公司将该安排施工业绩优秀且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及施工技术人员完成该改建工程,组织机构按如下项目负责人:陈春红施工负责人:王兵技术负责人:王强安全负责人:李红军工程施工员:牟飞工程质检员:朱逢博工程物资供应:曾祥奎工程前期协调:龙森三、接地施工技术措施要求(一)一般接地施工技术措施要求1、接地装置埋深一般取0.6米,耕地应埋在耕作深度以下,岩石地区不得小于0.3米。

2、验收时,应以实测电阻值乘以土壤季节系数且不大于允许工频电阻方为合格(丙型接地最大工频电阻为10Ω、丁型接地最大工频电阻为15Ω)。

当测量时,土壤比较干燥的季节系数取1.3,比较潮湿的季节系数取1.6。

3、实测电阻不合格时,可在已敷设好的接地装置上增加敷设圆钢,直到合格为止,如敷设后的接地圆钢总长达到一级接地装置总长度时,可接后一级接地电阻要求验收。

110kV变电站接地网改造方案探讨

110kV变电站接地网改造方案探讨

110kV变电站接地网改造方案探讨摘要:变电站发生系统故障时,短路等故障电流将通过接地网排入大地,接地电阻值偏大的话,将产生很大的电位差,甚至局部电位会超过安全值,对人身及设备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变电站的设计中对接地网的电阻值有着严格的要求。

本文即结合具体工程案例详细阐述了110kV变电站接地网改造方案。

关键词:110kV变电站;接地网;降阻;改造;深井一、变电站概况某110kV 变电站是在山坡推倒后大约二分之一回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但是在该变电站投产前经过测量得到的接地阻抗严重超标,变电站接地电阻设计初始值为0.5Ω,但现场实测接地电阻值为1.2Ω,土壤电阻率达1000Ω•m,远远超出了设计值的要求,为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

接地阻抗超标严重影响了该变电站的投产计划和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人身安全,因此有必要对其地网进行改造。

二、接地电阻的要求及接地网数据分析(一)接地电阻的要求为使变电站安全运行,接地网接地电阻需低于规定值,DJ8-79 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指出,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当 I > 4 kA 时,可采用R ≤0.5 Ω,同时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一般情况下,接地电阻应符合R≤ 2 000/I,此时可通过技术及经济的比较来增大接地电阻值,但需不高于5 Ω,同时应对转移点位、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等进行控制。

这样即放宽了电阻值的要求,但由于现阶段没有充足的理论依据来对转移电位、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等的控制提出具体措施,因此在设计中更青睐于采用R≤0.5 Ω的要求。

(二)接地网数据分析在变电站接地网的设计中,接地网面积约为 86m×72 m,以镀锌扁钢作为水平接地体,接地网做成5m×5m的网格,水平接地体交叉点插入镀锌钢管作为垂直接地体,通过热稳定校验确定扁钢规格。

该站的110 kV侧最大短路电流为33.78 kA,根据接地线截面积校验,使用50m×50 m规格镀锌扁钢可满足要求,垂直接地体则采用准50 m、δ3.5 mm、长2.5m的镀锌钢管。

110kV变电站接地网的优化设计方案探讨

110kV变电站接地网的优化设计方案探讨

110kV变电站接地网的优化设计方案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对电力系统的依赖越来越大,没有了电力,很多企业工厂都无法正常运行。

随着电力系统的持续发展,现如今,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更能得到大家的关注。

然而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枢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变电站接地网的设计和运行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作用极其关键。

关键词:110kV;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方案前言变电站接地网设计需要满足不同安全规范的要求,建立一个具有低阻抗对地通道的接地系统,良好的接地网是整个变电站中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三者的统一。

优化变电站的接地网,使其不仅能满足防雷、保护及工作的要求,而且满足一、二次系统电磁兼容的要求,有效提高变电站弱电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阜阳滑集110kV变电站接地网设计,在接地系统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接地网设计来提高110kV变电站的地网技术水平,以保证变电站内的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和微机自控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1 变电站接地网设计原则由于变电站各级电压母线接地故障电流越来越大,在接地设计中要满足R≤2000/I是非常困难的。

现行标准与原接地规程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是对接地电阻值不再规定要达到0.5Ω,而是允许放宽到5Ω,但这不是说一般情况下,接地电阻都可以采用5Ω,接地电阻放宽是有附加条件的,即:防止转移电位引起的危害,应采取各种隔离措施;考虑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的影响,当接地网电位升高时,3~10kV避雷器不应动作或动作后不应损坏,应采取均压措施,并验算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是否满足要求,施工后还应进行测量和绘制电位分布曲线。

变电站接地网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尽量采用建筑物地基的钢筋和自然金属接地物统一连接地作为接地网。

②尽量以自然接地物为基础,辅以人工接地体补充,外形尽可能采用闭合环形。

③应采用统一接地网,用一点接地的方式接地。

2 110kV变电站接地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2.1 变电站接地电线的问题一是接地引下线与水平地线截面配合不是很当,如接地引下线截面22mm圆钢时,其接地引下线与地网干线相连的地线截面却往往是12mm圆钢的现象。

110kV变电站防雷接地施工设计方案

110kV变电站防雷接地施工设计方案

目录1适用范围 (1)2、编写依据 (1)3、项目概况 (1)4、施工方案 (1)5、组织措施 (8)6、技术措施 (15)7、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16)8、安全文明及环保措施 (17)9、施工注意事项 (21)附件:万达广场110kV输变电工程三级进度横道图(电气)1适用范围本施工施工方案适用于万达广场110kV变电站全站水平接地主网及与铜接地主网相连接的室内环网(镀锌扁钢)的热熔焊接施工。

2、编写依据2.1设计图纸《万达广场11OkV变电站防雷接地图》;2.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2.3《DB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2.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0-2011 ;2.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6《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2.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L5009 • 3—2013);2.8《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9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2.10《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优质工程评定管理办法》2.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2013)2.14送变电质量、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管理办法。

3、项目概况万达广场110kV变电站工程接地系统包含配电装置室、主变室、开关室、电容器室和室外等接地网。

接地装置安装采用垂直接地体及镀锌扁钢,设备接地由主系统接地网引接。

围墙以内敷设水平接地网为主,垂直接地体为辅。

主接地网的水平接地选用直径为10mm的圆铜,焊接成5米x5米方孔网格状,垂直接地体采用?12长度为2.5米的铜棒,主建筑物下接地体采用200mm 2的铜绞线,室内环网采用镀锌扁钢,与室外主地网连接采用-40x5的铜带接入,接地主网之间焊接、主网与室内环网之间的焊接、主网与设备接地(即支路)之间的焊接、接地主网与垂直之间的焊接均采用热熔焊接。

岑巩新兴变接地网改造方案

岑巩新兴变接地网改造方案

110kV新兴变电站接地网整改方案批准:审查:校核:编写:贵州泰铭电力实业有限公司2011年10月110kV新兴变电站接地网整改方案概况:110kV新兴变电站,地处岑巩县城北面1公里处,跟青溪集控中心12公里,总占地面积5100平方米。

投运于1989年11月2日。

二期工程于2001年竣工投运,并于同年全站进行了自动化改造。

110kV新兴变电站有110kV、35kV、10kV三种电压等级,现主变容量为1×50000kV A+1×31500kV A,两台均为有载调压变压器。

110kV采用外桥接线,最终出线2回,现有出线2回,分别与220kV 青溪变电站、220kV岑巩变电站相连接;35kV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最终出线6回,现有出线5回;10kV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最终出线12回,现有出线10回;10kV无功装置补偿容量2×3900Kvar;10kV站用变2台。

110kV新兴变电站是35kV龙田变电站、35kV桑坪变电站、35kV 天马变电站、35kV凯本变电站、35kV天星变电站及宇龙钢绳厂、金源冶炼厂、巨华冶炼厂、顺发冶炼厂的主供电源,是小花滩水电站上网的桥梁,是岑巩县城20万人民生活用电的生要保证。

我公司受凯里供电局委托,对110kV新兴变电站接地网整改进行设计,期间对110kV新兴变电站进行了勘察,并查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由于该站建设时间超过二十年,无隐蔽施工原始资料,经过勘察,该站可供敷设地网面积约为51002m,该站基土在表层面下(表层为水泥地),土层约厚1-5m,土质相对较好,但在基土下,有沙砾和石块,土壤电阻率较高,所以理论计算时水平土壤电阻率估算600Ω.m,垂直土壤电阻率估算1500Ω.m(经过勘察,该站土壤较浅,表层6米以下为白云质灰岩,地下水层较深,可供选择的接地方式不多),考虑到施工不破坏该站正常的生产运行,不破坏原有接地设备和整体环境,拟定在该站的地网改造中,根据设备安装位置不同,采用不等间距敷设水平接地网格,以满足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的安全需要,同时由于接地面积限制,采用安装垂直接地装置(ALG离子接地极),以满足整改后接地电阻不大于0.5Ω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KV变电站接地工程设计方案目录一、公司简介 (3)二、设计依据 (4)三、建设方接地现状 (5)四、建设方接地现状分析 (6)五、接地实施措施 (13)六、工程实施计划 (16)七、工程人员组织 (17)八、工程质量控制 (18)九、服务承诺 (19)十、部分客户名单 (20)十一、产品介绍 (21)十二、工程造价十三、附图一、公司简介某安全防护技术有限公司坐落于某光谷·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公司致力于建筑智能化、防雷、消防、安防、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等工程设计、施工业务。

某安全防护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了中国气象局颁发的《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质证》和《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质证》双项资质,是湖北省气象学会的会员;是湖北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会员,具有安全防范资质。

公司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设计、施工队伍,具备承接全国各地通信、气象、铁路、金融、广播电视、电力、航天航空、军事、石化等大型防雷工程、安防工程、消防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能力。

某安全防护技术有限公司崇尚科学的管理理念,致力于打造出一流的公司品牌。

在安全防护领域,某公司是开拓者,也是技术前沿的先行者,我们拥有一批工作多年的资深专家,也有一批年富力强的新一代高科技人才。

我们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和精益求精,开拓进取的敬业精神为发展的原动力。

我们对每一个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严格管理。

一流的检测队伍,全面的检测手段,加上先进的施工设施和工艺流程使我们每做一个工程都具有卓越的品质保证。

我公司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根本,按照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质量控制,全面贯彻“科技为本质量第一诚信服务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热忱欢迎广大客户、同仁到本公司合作和指导工作。

“诚信为本、与时俱进、合作共赢”是我们永恒的理念二、设计依据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2、建筑物防雷—防雷装置保护、级别的选择IEC61024-1-1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4、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2000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6、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IECI3127、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YDJ26E98、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三、建设方接地现状本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到贵单位的工程项目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得到贵单位相关领导的热情接待. 经过了解,某县110KV红岩变电站位于湖北省恩施州某县红岩寺镇建官公路东南边,供电最大容量为2万KV A,主要供给周边工业及民用用电。

变电站主地网呈长方形,其长80米,宽70米,背靠山坡,为石灰石岩层地质,表层覆盖粘土,地质十分干燥,土壤电阻率较高,周边为居民居住及种植地,土壤电阻率稍低。

地网水平接地线采用60×6镀锌扁钢,共2240米,垂直接地极采用L60×60×6镀锌角钢,埋深2米,主体地网施工结束后测量其接地阻值为10欧姆以上,根据变电站接地要求,阻值不符合,因此在主网周边增设三个辅助地网,面积分别为20×7米;30×15米;40×25米,制作完毕后测得接地电阻仍然5欧姆以上,仍不符合规范要求。

因此,根据实际情况,从实际可行出发,要求再次增设辅助接地网,以达到变电站接地要求不大于0.5欧姆。

四、建设方接地现状分析1. 土壤电阻率测试土壤电阻率是单位长度土壤电阻的平均值,单位是欧姆·米。

土壤电阻率是接地工程计算中一个常用的参数,直接影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大小、地网地面电位分布、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土壤电阻率是决定接地体电阻的重要因素,为了合理设计接地装置,必须对土壤电阻率进行实测,以便用实测电阻率做接地电阻的计算参数。

我们采用比较常用的且误差相对较小的四点测量法,用四个接地地桩,间隔5m成直线垂直插入地下,将接地测试仪的四个电极按顺序接到四个地桩上,使得四个电极分布在一条直线上,电极的插入深度h应小于极间距离a的1/20,根据摇表指针的指示,读出所得的数据b,即可算出土壤电阻率ρ=2πab(公式一)其中ρ为计算土壤电阻率,单位Ω*mb为摇表读数,单位Ωa为极间距离,单位m经过实地考察,根据施工设计具体路线,我们选取了五个比较典型的地点土壤对其进行土壤电阻率测试,具体数据见表一:表一测试点1具体位置在主地网北边,距主网位置大约100,处于该地段最低洼位置。

测试点2位置多为岩石土壤,位于已做地网AB 之间。

测试点3位于东边地段,多为耕地土壤。

其他详见附图。

根据上表数据结合实际测量点的地势高低得出,地势越高,土壤电阻率越大,因此我们的地网设计制作宜在地势低洼的地段进行。

由表一数据根据公式一:ρ=2πab 得出五组土壤电阻率数值,如下表二由表二可以看出,不同地段的土壤电阻率变化很大,出于综合性的考虑,结合实际地段土质条件,我们在设计中取土壤电阻率平均值为计算数据,即ρ=426Ω*m2. 对现有地网的分析为了了解红岩110KV 变电站现有地网接地情况,及时提出科学合理的整改措施,可根据地网的大小、接地极材料以及地网所处地区的土壤电阻率等基本情况,对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进行估算。

接地网的接地电阻按下式(公式2)计算:L---接地网的全长(水平接地极总和)。

S---接地网的面积h---接地极埋设开挖深度42106.1ln 2404⨯+⨯=hd L L S R W πρπd---0.84b,b为等边角钢宽度根据提供的设计图纸以及现场施工记录资料发现,主地网其长为80m,宽为70m,总地网面积为5600㎡,辅助地网分别为20×7米;30×15米;40×25米。

地网水平接地线采用L60*6镀锌扁钢,共敷设2576m,埋深0.8m,孔内间隙用细软土(不含砂)回填压实,要求深埋接地极与水平接地网圆钢可靠焊接。

综合现有地网的实际土质情况,与我们所测得的最高土壤电阻率的实际土质情况相似,因此我们在计算此接地电阻的时候取最高土壤电阻率数值来计算。

则:ρ=664.1Ω*m。

由公式2,代入主体地网和增设地网数据,可以计算出接地电阻即 R W=3.54Ω但是,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所得数据为5.3Ω。

现有地网接地电阻值与仪表测试结果相差较远,说明两点:一是测得数据有误差,二是土壤电阻率取值上的误差。

但根据实际情况,主网下面为岩层,仅有表面的薄薄一层运来的泥土,且面积较大,所敷设的水平接地体离底层较浅,故主网的土壤电阻率肯定比较大,这是其实际测量数据远远大于理论值的主要原因,而辅助地网的设计敷设长度可能未按设计数量进行。

按照以上提供的辅助地网的尺寸,要埋下150块模块,那么按照5m×5m的网格制作,其制作面积远远大于现有辅助地网所描述的尺寸。

也就是说,按照辅助地网的面积以及网格的设计尺寸,是不需要那么多垂直接地体的。

尺寸上的实际与理论的差距,也是导致电阻测量值大的原因之一。

其次,上次验证计算,我们取土壤电阻率为426Ω.m,而实际中,原有地网特别是主地网,原来是岩石层上削切出来的平地,基本上是属于岩层构造,因此,该地段土壤电阻率要高得多,综合各种因素,我们进一步用数据论证了增加辅助地网还没有达到要求的原因。

3.2 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由公式(2)中可知,地网接地电阻的大小与土壤电阻率、地网的面积以及接地体长度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若要降低其接地电阻就必须对土壤电阻率进行改良,或者是增大地网的面积。

具体降低其接地电阻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换土降低土壤电阻率。

由式(2)中可知,土壤电阻率与接地电阻值成正比,土壤电阻率越大接地面积就越大,反之,土壤电阻率越小接地电阻就越小。

用电阻率较低的土壤(如粘土、黑土等)替换砂砾土,使其与接地极接触的土壤电阻率降低,此处一般采用土壤电阻率为100Ω.m ~130Ω.m的土壤即有可能将主地网接地电阻降至设计要求值。

取130Ω.m代入公式2得:换土后的接地电阻估算后为0.702Ω已经小于现有测量值很多,但应经过仪表测试后为准。

而且仍大于变电站接地要求阻值,要达到规范接地阻值,必须采用电阻率小于100的土壤,那么,要将现有地网面积为7190平方米的土壤全部换掉。

由垂直接地极打入的深度2m加上挖坑的深度0.8m,那么要换土的体积为V=7190×(2+0.8)=20132立方米,显然,从实际出发的角度,是行不通的,再者,现在现有地网已经做成,变电站主体地网是混凝土浇灌定型,要采取换土,基本上是等于将整个地网重新再建一次,其实施的可能性基本上行不通。

因此,只有采取新建地网的措施了。

2)、利用化学长效降阻剂降低土壤电阻率。

长效降阻剂是由几种物质配制而成的化学降阻剂,具有导电性能良好的强电解质和水分。

这些强电解质和水分被网状胶体所包围,网状胶体的空格又被部分水解的胶体所填充,使它不至于随地下水和雨水而流失,因而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导电状态。

近年来国内生产的电解地极在改善土壤电阻率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该产品为φ55mm的铜管组成(每节0.5~1m),有多个呼吸排泄孔,铜管内填无毒化合物晶体,铜管埋于地下后,呼吸孔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使化学晶体变为电解溶液,又从该孔中排泄出,这些溶液在特殊回填土的吸取作用下,均匀流入土壤,在土壤中形成了成片导电率良好的电解离子土壤,特别是在石山上土壤少的地区,电解液可向石山的纵深方向渗透,使原来导电率极差的高山地质结构,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电解质导电通道。

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接地极与周围土壤之间的泄流电阻。

加之高效降阻剂的使用,使得土壤的电阻率大大的降低了,我们使用的高效降阻剂能充分的与周边的泥土融合,从而达到降低土壤电阻率的效果。

从上面1)中的计算可以看出,必须将土壤电阻率降到100Ω.m以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仅仅使用降阻剂和接地极,要达到如此低的土壤电阻率,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仅仅采取改良土壤的方式,还是不能达到我们所要的效果。

3)、加打接地极增大接地网面积。

根据公式(2)中可知,在原有地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加打接地极对地网接地电阻影响不大,而改变接地网面积大小即可以改变地网接地电阻值的大小。

接地电阻值与地网的面积平方根成反比,也就是说地网面积越大接地阻值就越小,反之,地网面积越小接地电阻就越大。

由公式2,在现有土壤电阻率不变的情况下(取平均值),小于等于0.5欧姆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制作的地网(按我们可以得出:当Rw照现有地网的制作方法:5m×5m的网格计算)面积是146099平方米,水平敷设的长度为59280m。

那么,可以从看出,仅仅从扩大面积上来降低接地电阻值,我们所要扩大的面积是现有面积的的将近20.5倍,所用水平接地体的长度是现有地网所用接地体长度的5.5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