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基础知识-戏曲篇(三).doc
艺术理论基础知识之戏曲

艺术理论基础知识之戏曲1 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品种之一,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古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中国戏曲是其中生命力最为旺盛的一种,如今,其他两者都已退出历史舞台,唯有中国戏曲仍然活跃在广大城乡。
中国戏曲的源头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歌舞,其孕育期非常漫长,直到宋代才成为一种独立生存与发展的戏剧形态。
2 戏曲的含义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特别称谓直到近代,学者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考》等著作中,才将“戏曲”一词作为班汉宋金杂居、宋元南戏、元明杂居、明清传奇以至清代以来各种地方戏在内的中国传统戏剧的通称。
今天,戏曲一词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演剧体系的专称。
3 戏曲的基本特征A 综合性包括时间艺术(音乐)和空间艺术(美术)。
戏曲是以唱、做、念、打得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艺术。
涵盖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工艺、武术、杂技等各种门类的艺术因素,各种艺术因素都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成为帮助和加强表演、刻画人物形象的有机手段,从而使中国戏曲具有独特的魅力。
B 虚拟性传统舞台常常空无一物,有时只摆放意义不固定的“一桌二椅”。
主要是靠表演将表演场所转换为剧情发生的地点。
戏曲艺术充分相信人们的智慧和想象力,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当场指点,再加上观众的想象力,可以叫舞台上出现任何事物。
这种虚拟的手法解放了戏曲舞台,给戏曲作家和物体啊艺术家带来了艺术表现的自由,大大地开拓了表现生活的领域。
C 程式性戏曲艺术从表演身段,到剧本结构、音乐设计、服装穿扮等,都要求遵守一定的程式。
程式是一种规范。
它来源于生活,表演程式是生活动作的规范化,是一种可以使人们理解的相对固定的格式。
表演程式又是生活动作的节奏化和美化。
并非一成不变。
D 节奏性(音乐舞蹈来表演故事的需求)E 技术性(中国戏曲包含舞蹈、杂技、哑剧、武术等技术要求很高的艺术因素)4 戏曲的活动方式庙会演出宴会演出剧场演出广大民众自娱自乐(曲社票房围鼓堂等)5 戏曲的演出队伍江湖班(宋元“路歧人” 勾栏艺人)家班(特殊的艺术性奴仆)业余班社(曲友票友串客)“票友下海”指有的票友参加了专业的戏曲班社,成为职业演员。
戏曲知识常识

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四种基本类型。
每个行当又有苦干分支,各有其 基本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色。 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统称; “生”、“净”、两行是男角色; “丑”行中除有时兼扮丑旦和老旦 外,大都是男角色。
(一)生行 一 生行 生行是京剧中重要的一行,包括须生、红生、 小生、武生等。
二)旦行 旦行 旦行亦叫占行,分青衣、花衫、武旦、刀马 旦、老旦等。
绿脸 象徵刚勇、 强横、猛烈、暴躁 等性格 ,如青面 虎张青、太史慈、 马强、程咬金、公 孙胜、柳仙等 。
作为国粹的京剧,今后应该如何发展?
保留传统的元素,并汲取新鲜 的现代元素的营养。
京剧乐器三大件
京剧的乐队分为文场三大件与武场三 大件,又称文三场,武三场,统称六场, 故尔称好的乐手为六场通透。 文场三大件系京胡、月琴、弦子, 武场三大件为单皮鼓、大锣、小锣。
同
光
十
三
绝
脸 谱
的
色
彩
脸谱是中华民族戏剧特有的面部化妆造 型艺术,它是图案化的,也是性格化的,它 以夸张的色彩变幻无穷的线条为人物增添了 强烈的审美效果。 脸谱色彩的表现十分丰富,可谓赤橙黄绿 青蓝紫,一切性格特点尽情流露于色彩中。
红色 作为主色 , 表示忠勇义烈,比 较典型的如关羽、 姜维;用作副色, 暗示人物命运 , 如蒋忠、马谡、华 雄、高登等 。
◎ 大 鑼
10 )
多 場 用 和 配 合 各 種 表 演 或 上 的 小 人 動 作 的 上 。 下 , 朗 清 物 音 。 發 諧 詼 公 分 性 、 女 約 人 徑 文 直 於 , 起 突
稍 打 擊 樂 器 。 餘 銅 製 , 圓 形 , 中 部
◎ 小 鑼
20
是 京 剧 伴 奏 中 主 要 辅 助 乐 器 之 一 。 , 亮 明 脆 清 音 发 , 器 乐 弦 拨
艺术学基础知识-戏曲篇(一).doc

艺术学基础知识-戏曲篇(一)(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3,分数:100.00)1.戏曲艺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歌舞。
它的孕育期很漫长,直到______才成为一种独立生存与发展的戏剧形态。
(分数:2.50)A.唐代B.明代C.宋代D.元代2.学者______在其《宋元戏曲考》等著作中,才把“戏曲”一词作为包含宋金杂剧、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至清代以来的各种地方戏在内的中国传统戏剧的通称。
(分数:2.50)A.王国维B.郭沫若C.曹禺D.洪深3.______不是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
(分数:2.50)A.综合性B.生活性C.虚拟性D.程式性4.瓦舍勾栏出现在______。
(分数:2.50)A.唐代B.金代C.明代D.宋代5.秦汉时代的民间“百戏”中产生了______这样戏剧性很强的节目。
(分数:2.50)A.《大面》B.《钵头》C.《踏摇娘》D.《东海黄公》6.唐代的宫廷里出现了以滑稽表演为特色的______。
(分数:2.50)A.百戏B.杂剧C.参军戏D.梨园7.汉代百戏节目______被认为是中国戏曲的雏形。
(分数:2.50)A.《踏摇娘》B.《钵头》C.《东海黄公》D.《大面》8.以下戏剧中,______不是唐代歌舞戏。
(分数:2.50)A.《踏摇娘》B.《东海黄公》C.《大面》D.《钵头》9.唐代歌舞戏“大面”又叫______。
(分数:2.50)A.“兰陵王”B.“拨头”C.“拔头”D.优孟10.______时,产生了专门训练乐工的机构“梨园”。
(分数:2.50)A.唐玄宗B.唐太宗C.唐德宗D.唐宪宗11.宋金时期戏曲艺术称呼并不统一,宋人称之为“杂剧”,金人称之为______。
(分数:2.50)A.“院本”B.“脚本”C.“善本”D.“剧本”12.官本杂剧是______流行的戏曲。
(分数:2.50)A.唐代B.明代C.清代D.宋代13.南戏是由______戏曲艺人首创的扮演大规模故事的戏曲样式。
中国戏曲知识大全

[标签:标题]篇一:中国戏曲知识大全中国戏曲知识大全一、中国戏曲1、始于离者,终于和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
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
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
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
2、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中国戏曲之特点,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学者王国维语)。
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
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
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
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中国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需要面对一个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矛盾。
戏曲并没有象话剧那样用“三一律”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
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
所以,戏曲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旷的舞台上驭马行舟。
二、中国戏曲史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
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
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
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
戏曲知识点梳理总结图表

戏曲知识点梳理总结图表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
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包括了音乐、舞蹈、戏剧、舞台表演等多种元素。
在中国戏曲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地区和民族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戏曲剧种,如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
这些不同剧种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音乐形式、服饰特色等。
戏曲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
一、戏曲的起源与发展1. 戏曲的起源戏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活动和宗教仪式,这些活动中常常伴有音乐、舞蹈等表演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表演形式逐渐演变为戏曲。
据史书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乐府”之称的音乐戏曲作品。
2. 戏曲的发展历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戏曲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色。
在唐宋时期,戏曲逐渐成为宫廷和寺庙的重要表演形式,融合了当时的音乐、舞蹈、舞台表演等元素。
明清时期,戏曲艺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戏曲剧种和流派。
3. 戏曲的地区特色在中国不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戏曲剧种,如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
每种戏曲剧种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音乐形式、服饰特色等。
二、戏曲的表演形式1. 音乐戏曲以音乐为基础,音乐是戏曲表演的灵魂。
戏曲音乐包括了唱腔、乐器伴奏、音律节奏等多种元素,通过音乐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剧情的发展。
不同戏曲剧种的音乐风格各异,如京剧的快板、黄梅戏的小曲等。
2. 舞蹈舞蹈在戏曲表演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舞蹈来展示角色的形象和精神境界。
不同戏曲剧种的舞蹈形式各异,如京剧的武打动作、越剧的轻盈舞姿等。
3. 戏剧戏剧是戏曲的核心,通过戏剧来展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以及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戏剧包括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形式,通过戏曲表演技巧来演绎剧情。
4. 舞台表演舞台表演包括了布景、道具、服饰等元素,通过舞台表演来营造出不同的场景和氛围,增强观众的观赏效果。
(完整版)戏剧戏曲艺术基础知识

1.世界上民族戏剧的源流归结主要有三大源流它们是: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1. 希腊的三大悲剧家分别是埃斯库罗、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它们的代表作分别是《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美狄亚》。
2. 印度戏剧家首陀罗迦的代表作是《小泥车》,迦梨陀娑的代表作是《沙恭达罗》,跋娑的代表作是《惊梦记》。
3. 戏曲是对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京剧、各种地方戏的总称。
4. 中国戏曲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歌舞性。
5. 中国戏曲的起源发生有多种观点,如王国维的古巫古优说,此外还有印度梵剧说、影戏傀儡戏说、原始歌舞说、宗教仪式说等观点。
6. 西汉角抵戏的代表作是《东海黄公》。
7. 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里记载了著名的“优孟衣冠”的故事。
8.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歌舞戏主要有《代面》(兰陵王)、《踏摇娘》和《拨头》。
9. 唐代参军戏的两个主要角色是参军和苍鹘。
10. 北宋时期,“变文”被“鼓子词”所继承,用以说唱长篇故事。
11. 说唱艺术完全成熟的代表作是金代出现的董解元的说唱诸宫调《西厢记》。
12. 构成戏曲的主要来源是古代歌舞、说唱艺术、滑稽戏。
13. 瓦舍是一个集多种技艺、供艺人卖艺、观众观看的场所。
14. 宋杂剧是在唐代参军戏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歌舞、多种表演技艺,并将其进一步综合形成的。
15. 金院本是金朝在燕山(今北京)建都时逐渐形成的北方派杂剧。
16. 金院本与宋杂剧的不同点在于金院本中用大曲歌唱的节目很少;在属于艳段的节目形式上更加丰富;还存在着一类称为“院幺”的特有节目。
17. 南戏,又称南曲戏文、南曲、戏文。
最初产生于浙江温州(又名永嘉)地区,故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18. 宋元南戏是指北宋末叶至明初时期在中国南方流行的戏曲艺术。
19. 现存南戏中,基本保持戏文的原有面貌或经后人修改过的主要作品有《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琵琶记》、《杀狗记》、《白兔记》、《荆钗记》、《拜月亭记》等十几种剧。
(完整版)戏曲的基本知识

(完整版)戏曲的基本知识
1. 前言
本文将介绍戏曲的基本知识,包括戏曲的定义、发展历史及常见剧种等内容。
2. 戏曲的定义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演员的表演、音乐、舞蹈、道具等形式,通过剧目的演绎来表达情感和故事情节。
3. 发展历史
戏曲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剧种和演出形式。
戏曲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常见剧种
戏曲有许多不同的剧种,每种剧种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表演特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戏曲剧种:
4.1 京剧
京剧是中国最知名的戏曲剧种之一,以其独特的唱腔、动作和
化妆艺术而闻名。
京剧的表演要求演员具备高超的演技和技巧。
4.2 评剧
评剧是以说唱为主要表演形式的戏曲剧种,以北方方言为基础。
评剧剧目丰富,多以历史题材为主。
4.3 黄梅戏
黄梅戏是湖北地区的地方传统戏曲剧种,以其悠扬的唱腔和扑
面而来的情感表达而受到广泛喜爱。
4.4 粤剧
粤剧是广东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以其独特的音乐和表演风格
而闻名。
粤剧通常以粤语演唱。
5. 结语
以上是关于戏曲的基本知识的简要介绍。
戏曲作为中国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历史和传统,是一门值得深入了解和欣
赏的艺术形式。
——
> 注:以上内容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进一步了解和研究。
艺术学(戏曲)基础知识

四,清代地方戏作品
《梵王宫》:清代乱弹戏剧目。作者不详。
《反五关》:清代乱弹戏剧目。
《红鬃烈马》:清代秦腔剧目。又名《王宝钗》,作者不详。
《龙虎斗》:清代乱弹剧目。又名《下河东》。作者不详。
《四郎探母》:清代京剧剧目。作者不详。
《玉堂春》:清代乱弹剧目。
《庆顶珠》:清代乱弹剧目。又名《打渔杀家》。
《连环记》:明传奇。王济撰。
《千金记》:明传奇。沈采撰。
《绣襦记》:明传奇。徐霖撰。
《宝剑记》:明传奇。李开先撰。
梁辰鱼:明代戏曲作家,音乐家,是昆山腔的改革家和歌唱家,作有传奇《浣纱记》。
《浣纱记》:明传奇。
沈璟:明代戏曲理论家,戏曲作家。
《义侠记》:明传奇。沈璟撰。
汤显祖:明代文学家,戏曲作家。《牡丹亭》为他传奇的代表作。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戏曲改革的方针。
三并举:戏曲创作的方针。
第三戏曲声腔剧种
第一节戏曲声腔概述
戈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梆子腔,皮黄腔,昆曲。
第二节戏曲剧种举要
昆剧,京剧,秦腔,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川剧。
第四章戏曲文学
第一节什么是戏曲文学
戏曲文学泛指中国戏曲的剧本创作。
第二节戏曲作家与作品
易俗社:1912年成立于西安的秦腔改良团体。
三庆会:1912年成立于成都的川剧改良社团。
上海新舞台:中国第一座有先进设备的近代化剧场。
奎德社:中国近代以改良戏曲为宗旨的女子演出团体,一名奎德坤剧社。
警世戏社:评剧初创时期唐山的表演团体。
李文茂:清道光年间广东本地班演员。
刘艺舟:戏曲活动家,编剧,演员。
二,元杂剧作家与作品
(一)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学基础知识-戏曲篇(三)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3,分数:100.00)
1.明传奇《目连救母劝善记》是______写的。
(分数:
2.50)
A.周朝俊
B.高濂
C.许自昌
D.郑自珍
2.“一人永占”是______撰写的四种传奇。
(分数:2.50)
A.周朝俊
B.高濂
C.许自昌
D.李玉
3.李玉撰的明传奇______是戏曲史上不多见的反映当朝现实生活的剧作。
(分数:2.50)
A.《清忠谱》
B.《十五贯》
C.《目连救母劝善记》
D.《人兽关》
4.《十五贯》又叫______。
(分数:2.50)
A.《清忠谱》
B.《双熊梦》
C.《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D.《奈何天》
5.______生平著述甚丰,有诗文集《笠翁一家言全集》,剧作《怜香伴》、《风筝误》等十种,合称《笠翁十种曲》。
(分数:2.50)
A.李渔
B.李玉
C.周朝俊
D.许自昌
6.侯方域和李香君是______中的主人公。
(分数:2.50)
A.《长生殿》
B.《风筝误》
C.《怜香伴》
D.《桃花扇》
7.清代乱弹剧目《龙虎斗》又名______。
(分数:2.50)
A.《反五关》
B.《红鬃烈马》
C.《梵王宫》
D.《下河东》
8.铁镜公主是清代京剧剧目______中的人物。
(分数:2.50)
A.《四郎探母》
B.《反五关》
C.《红鬃烈马》
D.《玉堂春》
9.苏三是清代乱弹剧目______中的人物。
(分数:2.50)
A.《玉堂春》
B.《庆顶珠》
D.《张古董借妻》
10.《打渔杀家》又叫______。
(分数:2.50)
A.《玉堂春》
B.《庆顶珠》
C.《长生殿》
D.《四进士》
11.______的代表作有《三尽忠》、《闹齐庭》、《柴市节》等。
(分数:2.50)
A.范紫东
B.黄吉安
C.樊粹庭
D.罗瘿公
12.______是近代川剧作家。
(分数:2.50)
A.范紫东
B.樊粹庭
C.黄吉安
D.罗瘿公
13.秦腔作家范紫东的代表作是______。
(分数:2.50)
A.《三滴血》
B.《三尽忠》
C.《游西湖》
D.《王佐断臂》
14.《血泪仇》是______的代表作。
(分数:2.50)
A.樊粹庭
B.黄吉安
C.田汉
D.马健翎
15.《王佐断臂》的作者是豫剧作家______。
(分数:2.50)
A.樊粹庭
B.黄吉安
C.马健翎
D.田汉
16.______与程砚秋交情甚笃,为程砚秋创作和改编的剧本有《红拂传》、《鸳鸯冢》、《青霜剑》、《金锁记》等。
(分数:2.50)
A.马健翎
B.樊粹庭
C.黄吉安
D.罗瘿公
17.______的主角是陈琳、寇珠,是著名的连台本戏。
(分数:2.50)
A.《狸猫换太子》
B.《红拂传》
C.《王佐断臂》
D.《青霜剑》
18.______是根据鲁迅《祝福》改编的。
(分数:2.50)
A.《祥林嫂》
B.《野猪林》
C.《软玉屏》
D.《青霜剑》
19.新凤霞的代表作是______。
(分数:2.50)
B.《软玉屏》
C.《刘巧儿》
D.《梁山伯祝英台》
20.郭暧是晋剧剧目______的主角。
(分数:2.50)
A.《祥林嫂》
B.《软玉屏》
C.《打金枝》
D.《刘巧儿》
21.马金凤的代表作是豫剧剧目______。
(分数:2.50)
A.《打金枝》
B.《天仙配》
C.《沙家浜》
D.《穆桂英挂帅》
22.______是著名的现代戏,京剧改编移植,改名《沙家浜》。
(分数:2.50)
A.《芦荡火种》
B.《朝阳沟》
C.《春草闯堂》
D.《李二嫂改嫁》
23.______是剧中某一角色的唱词和科白的抄本,是演员个人使用的脚本。
(分数:2.50)
A.总讲
B.关目
C.当行
D.单头
24.______是北宋时兴起的一种说唱技艺。
洋州(今山西晋城)人孔三传首创,因用若干套不同宫调的曲子轮递歌唱而得名。
(分数:2.50)
A.南北曲
B.当行
C.诸宫调
D.总讲
25.戏曲乐队中丝竹管弦乐部分,称“文场”;打击乐部分,称______。
(分数:2.50)
A.过门
B.度曲
C.武场
D.总讲
26.______是戏曲舞台上表现策马疾行的表演身段。
(分数:2.50)
A.搭架子
B.档子
C.趟马
D.打出手
27.______是戏曲舞台上表现轻装潜行的表演身段。
(分数:2.50)
A.搭架子
B.走边
C.趟马
D.打出手
28.______俗称花脸,以面部化妆勾勒脸谱为特征。
(分数:2.50)
A..生
B..旦
C..杂
29.______是喜剧角色。
(分数:2.50)
A..丑
B..生
C..杂
D..净
30.______是戏曲表演行当之一,扮演群众角色。
(分数:2.50)
A..净
B..生
C..丑
D..杂
31.翎子功______运用得最多。
(分数:2.50)
A.老生
B.武生
C.小生
D.娃娃生
32.______是戏曲表演的特殊技巧。
(分数:2.50)
A.变脸
B.翎子功
C.摘花
D.顶灯
33.______是清代昆曲净角,擅演《千金记》之楚霸王。
(分数:2.00)
A.珠帘秀
B.陈明智
C.魏长生
D.高朗亭
34.______是与余三胜、张二奎并称“老生三杰”、“三鼎甲”,是京剧初创时期的代表性演员。
(分数:
2.00)
A.程长庚
B.魏长生
C.高朗亭
D.陈明智
35.______与谭鑫培、汪桂芬并称“老生新三杰”,代表剧目有《三娘教子》、《四进士》等。
(分数:2.00)
A.魏长生
B.程长庚
C.高朗亭
D.孙菊仙
36.______打破旦角行当限制,兼取青衣、刀马闺门、花旦和昆旦之所长,创“花衫”一行。
(分数:2.00)
A.孙菊仙
B.俞振飞
C.王瑶卿
D.高朗亭
37.______的艺名是“麒麟童”,20世纪20年代已有名,最擅长做功,称“做派老生”。
(分数:2.00)
A.俞振飞
B.王瑶卿
C.梅兰芳
D.周信芳
38.京剧演员______工武生,有“武生宗师”之盛誉。
(分数:2.00)
A.周信芳
C.杨小楼
D.王瑶卿
39.《群英会》、《借东风》、《甘露寺》、《十老安刘》是______的代表作。
(分数:2.00)
A.马连良
B.杨小楼
C.余叔岩
D.俞振飞
40.______长期在上海、杭州等地演出,有“江南活武松”之盛誉。
(分数:2.00)
A.余叔岩
B.马连良
C.杨小楼
D.盖叫天
41.《温州的书会组织叫______。
(分数:2.00)
A.古杭书会
B.九山书会
C.玉京书会
D.敬先书会
42.大都的书会组织叫______。
(分数:1.00)
A.古杭书会
B.九山书会
C.玉京书会
D.敬先书会
43.明清以来演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作品叫______。
(分数:1.00)
A.杂剧
B.说唱
C.弹词
D.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