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基础知识2戏剧篇
编导文艺常识 戏剧与戏曲基础

戏剧本身具有双重性----文学性和剧场性。
戏剧的分类
戏剧的分类
戏剧主要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构成,]下面着重从舞台呈现样式这个角度来把握。戏剧可分为: 1、话剧——表演艺术与语言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各种戏剧样式中文学性最强的一种。自从产生了话剧,中国戏剧的“戏曲一 元化”格局就被打破了,从而形成了全新的“戏曲一话剧”二元格局,这是中国戏剧现代化进程中的所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 案例:话剧《恋爱的犀牛》选段 话剧《哈姆雷特》选段 2、歌剧一一表演艺术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以技巧性的美声为主要表演手段,音乐具有决定性的地位。 注意:音乐剧一一歌剧的现代变种,与舞蹈结合,具有通俗性,场面性,大众性。 案例:帕瓦罗蒂歌剧《弄臣》选段《女人善变》 中国歌剧《白毛女》选段 音乐剧《冰雪奇缘》选段 3、舞剧一一表演艺术与舞蹈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 案例:舞剧《天鹅湖》两个片段(西班牙版和俄罗斯版)
戏剧的基本知识点

戏剧的基本知识点
戏剧是一门古老而丰富的艺术形式,通过表演者的演绎和观众
的观赏,以文字、动作和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
形象。
下面是戏剧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 戏剧的起源和发展
戏剧起源于古代人类的宗教仪式和娱乐活动,经过漫长的发展
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戏剧有各
自独特的特点和形式。
2. 戏剧的元素
戏剧由多个元素组成,包括剧本、角色、舞台、服装和布景等。
这些元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戏剧的艺术效果。
3. 剧本的结构
剧本是戏剧的基础,通常分为三个部分:引子、主体和结局。
引子用于引入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主体展开故事情节,结局解决
冲突和给出结论。
4. 角色的表演
戏剧中的角色是由演员扮演的。
演员通过表情、动作和语言等
手段,塑造角色的个性和情感,体现人物的特点和命运。
5. 舞台的设计
舞台是戏剧的表演空间,通过舞台布景、灯光和音效等来创造
逼真的环境和氛围,增强戏剧的艺术感染力。
6. 戏剧的流派和风格
戏剧有多种流派和风格,如古代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戏剧、现
代现实主义剧等。
不同的戏剧流派和风格体现了不同的审美观念和
表现手法。
7. 戏剧的社会意义
戏剧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具有丰富的社会意义。
戏剧可以
反映社会现实、探索人类内心世界,并促进人们的思考和交流。
以上是关于戏剧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通过深入了解戏剧的起源、元素和表现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优秀的艺术形式。
戏剧基础常识

戏剧基础常识1.戏剧的定义戏剧是一种用言语、动作和舞台形式来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艺术形式。
它包括剧本的创作和表演的过程,可以用来探索人类生活和传达思想。
2.戏剧的历史戏剧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时期。
在古希腊,戏剧被认为是一种宗教仪式,并由一群表演者来演出。
在后来的历史中,戏剧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受到不同文化和时期的影响。
3.戏剧的要素戏剧有以下几个重要的要素:剧本:戏剧的基础是剧本,它包含了故事情节、对白和舞台指示等内容。
角色:戏剧中的角色是故事的驱动力,他们通过对话和动作来展示情感和思想。
舞台:戏剧的表演需要一个舞台,包括舞台布景、灯光和音效等元素,用来营造氛围和场景。
表演:戏剧需要演员的表演来将剧本中的角色和故事情节呈现给观众。
4.戏剧的分类戏剧可以根据不同的形式和风格进行分类。
常见的戏剧类型包括:悲剧:悲剧是一种以悲剧性结局为特征的戏剧形式,通常涉及对权力、爱情和人性的深入探索。
喜剧:喜剧是一种以幽默和笑料为特点的戏剧形式,旨在引发观众的笑声和愉悦感。
歌剧:歌剧是一种以音乐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形式,结合了音乐、舞蹈和戏剧要素。
话剧:话剧是一种以对话为主要形式的戏剧,通常不包含唱歌和舞蹈。
5.戏剧的重要性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社会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娱乐:戏剧给观众带来娱乐和放松,提供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
教育:戏剧可以启发观众的思考和创造力,传达各种主题和价值观。
表达:戏剧是一种良好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角色和情节来展示社会问题和个人经历。
文化传承:戏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戏剧对于保护文化多样性至关重要。
6.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戏剧不仅在舞台上有应用,还在现实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社交活动:戏剧常用于社交活动和娱乐场合,为人们提供交流和互动的平台。
教育培训:戏剧常用于教育和培训领域,通过戏剧表演来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
企业演讲:戏剧技巧可以应用于企业内部培训和演讲中,帮助传达信息和吸引注意力。
艺术基础学知识-2戏剧编

启蒙主义戏剧开始于17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
(二)博马舍
他创作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礼》被称为政治喜剧或严肃戏剧。
(三)哥尔多尼
意大利喜剧家哥尔多尼最著名的是歌颂普通人追求幸福自由,讽刺封建贵族腐朽没落的喜剧《女店主》和《一仆二主》。
一,戏剧性与戏剧技巧
二,技巧应为内容服务
第四节 综合性
一,时空——视听综合
二,审美手段与表现元素的综合
三,直观与想象的综合
第五节 作为综合艺术中心的表演艺术
一,鲜明的综合艺术特点
二,作为综合艺术中心的演员艺术
第四章 戏剧的体裁与戏剧创作的基本技巧
第一节 戏剧体裁的演变
七,现实主义戏剧
(一)概况
(二)易卜生
他的《玩偶之家》被认为是最经典的现实主义作品。
八,现代派戏剧
(一)概况
现代派戏剧主要包括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超现实主义戏剧,存在主义戏剧和荒诞派戏剧等。
(二)象征主义戏剧
1.概况
5.安德烈耶夫
代表作:《人之一生》
(三)表现主义戏剧
1.概况
表现主义戏剧兴起于20世纪初。
2.经典作家作品
斯特林堡《去大马士革》三部曲,《鬼魂奏鸣曲》;凯撒《从清晨到午夜》;托勒《群众与人》;卡佩克《万能机器人》
(三)索福克勒斯
他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表现了主人公残酷命运面前的坚强性格。
(四)欧里庇得斯
其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美狄亚》和《希波吕托斯》。
(五)阿里斯托芬
他的喜剧代表作:《鸟》,《阿卡奈人》。
二,中世纪宗教戏剧
二,心理时空的无限性
戏剧知识点基础总结

戏剧知识点基础总结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人类对生活、情感、社会现象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表达。
戏剧涉及到演员表演、舞台设计、文学创作、导演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因此,要想深入理解戏剧艺术,必须掌握一定的戏剧知识。
一、戏剧的起源与发展戏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的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
最早的戏剧形式是由古代人类为了迎合自然、神灵或祖先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通过模仿、扮演和歌唱等方式来向神明表示敬意或祈求祝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戏剧开始脱离宗教仪式,成为一种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表演形式,并逐渐演变为专门的艺术门类。
古希腊戏剧是世界戏剧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以特有的戏剧形式和结构,成为了后世戏剧的源头和典范。
在古希腊,戏剧表演分为悲剧和喜剧两大类,悲剧以宏大的场面、深刻的思想和辞藻华丽的语言著称,而喜剧则以幽默的情节、丰富的想象和善于讽刺的手法而著称。
古希腊戏剧家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艾斯库罗斯以及喜剧作家亚里士多芬等人的作品,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各地的戏剧创作和表演。
除了古希腊,中国古代戏剧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两大类,其中戏曲是中国古代传统戏剧的代表,它融合了音乐、舞蹈和表演等元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京剧、杂剧、越剧、黄梅戏等都是中国戏曲的代表作品,它们以传统的剧种、剧目和剧本形式,展现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价值。
戏剧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欧洲各国掀起了一股戏剧热潮。
莎士比亚、克里斯托弗·马洛、莫里哀等戏剧家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至今仍然为后人所推崇。
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形式和创作理念对后世的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后世戏剧发展的重要基石。
二、戏剧的基本要素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包含了多个基本要素。
其主要包括剧本、表演、导演、舞台设计和音效等方面。
1. 剧本:剧本是戏剧的基本载体,它是戏剧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学(戏曲)基础知识

四,清代地方戏作品
《梵王宫》:清代乱弹戏剧目。作者不详。
《反五关》:清代乱弹戏剧目。
《红鬃烈马》:清代秦腔剧目。又名《王宝钗》,作者不详。
《龙虎斗》:清代乱弹剧目。又名《下河东》。作者不详。
《四郎探母》:清代京剧剧目。作者不详。
《玉堂春》:清代乱弹剧目。
《庆顶珠》:清代乱弹剧目。又名《打渔杀家》。
《连环记》:明传奇。王济撰。
《千金记》:明传奇。沈采撰。
《绣襦记》:明传奇。徐霖撰。
《宝剑记》:明传奇。李开先撰。
梁辰鱼:明代戏曲作家,音乐家,是昆山腔的改革家和歌唱家,作有传奇《浣纱记》。
《浣纱记》:明传奇。
沈璟:明代戏曲理论家,戏曲作家。
《义侠记》:明传奇。沈璟撰。
汤显祖:明代文学家,戏曲作家。《牡丹亭》为他传奇的代表作。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戏曲改革的方针。
三并举:戏曲创作的方针。
第三戏曲声腔剧种
第一节戏曲声腔概述
戈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梆子腔,皮黄腔,昆曲。
第二节戏曲剧种举要
昆剧,京剧,秦腔,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川剧。
第四章戏曲文学
第一节什么是戏曲文学
戏曲文学泛指中国戏曲的剧本创作。
第二节戏曲作家与作品
易俗社:1912年成立于西安的秦腔改良团体。
三庆会:1912年成立于成都的川剧改良社团。
上海新舞台:中国第一座有先进设备的近代化剧场。
奎德社:中国近代以改良戏曲为宗旨的女子演出团体,一名奎德坤剧社。
警世戏社:评剧初创时期唐山的表演团体。
李文茂:清道光年间广东本地班演员。
刘艺舟:戏曲活动家,编剧,演员。
二,元杂剧作家与作品
(一)概述
(完整版)戏剧戏曲艺术基础知识

1.世界上民族戏剧的源流归纳主要有三大源流它们是: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1.希腊的三大惨剧家分别是埃斯库罗、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它们的代表作分别是《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美狄亚》。
2.印度戏剧家首陀罗迦的代表作是《小泥车》,迦梨陀娑的代表作是《沙恭达罗》,跋娑的代表作是《惊梦记》。
3.戏曲是对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京剧、各样地方戏的总称。
4.中国戏曲的特点能够归纳为综合性、程式性、虚构性、歌舞性。
5.中国戏曲的发源发生有多种看法,如王国维的古巫古优说,别的还有印度梵剧说、影戏傀儡戏说、原始歌舞说、宗教仪式说等看法。
6.西汉角抵戏的代表作是《东海黄公》。
7.汉代司马迁的《史记风趣传记》里记录了有名的“优孟衣冠”的故事。
8.魏晋南北朝期间的歌舞戏主要有《代面》(兰陵王)、《踏摇娘》和《拨头》。
9.唐朝从军戏的两个主要角色是从军和苍鹘。
10.北宋期间,“变文”被“鼓子词”所继承,用以说唱长篇故事。
11.说唱艺术完好成熟的代表作是金代出现的董解元的说唱诸宫调《西厢记》。
12.构成戏曲的主要根源是古代歌舞、说唱艺术、风趣戏。
13.瓦舍是一个集多种技艺、供艺人卖艺、观众观看的场所。
14.宋杂剧是在唐朝从军戏的基础上,宽泛汲取歌舞、多种表演技艺,并将其进一步综合形成的。
15.金院本是金朝在燕山(今北京)建都时渐渐形成的北方派杂剧。
16.金院本与宋杂剧的不一样点在于金院本顶用大曲歌唱的节目极少;在属于艳段的节目形式上更为丰富;还存在着一类称为“院幺”的特有节目。
17.南戏,又称南曲戏文、南曲、戏文。
最先产生于浙江温州(别名永嘉)地域,故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18.宋元南戏是指北宋末叶至明早期间在中国南方流行的戏曲艺术。
19. 现存南戏中,基本保持戏文的原有容颜或经后代修悔过的主要作品有《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琵琶记》、《杀狗记》、《白兔记》、《荆钗记》、《拜月亭记》等十几种剧。
艺术学基础知识2戏剧篇

戏剧编第一章、概述1戏剧的定义:这里所说的戏剧,专指有古希腊人创造和西方形成悠久传统,并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由演员按照逼真的审美观念,在舞台上以说话和扮演人物故事表现人类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2戏剧的本质:演员扮演人物故事。
3话剧的由来:在20世纪20年代末,这类艺术形式被当时从美国学习西方戏剧,并毕生致力于将其在中国发扬光大的戏剧家洪深定名为“话剧”,以示与依靠唱、念、做、打手段注重对生活进行程式化表现的中国戏曲相区别。
4戏剧的功能:(1)、审美功能。
(2)、娱乐功能。
(3)、教育功能。
(4)、交流功能。
第二章、戏剧的特性1戏剧的本质:是动作。
2动作的分类:台词、表演、内心动作与外部形体动作。
甚至是停顿。
3戏剧冲突:戏剧是对生活的提炼,戏剧作为一门艺术走向成熟,正是与它发现冲突,是表现人类命运的重要手段分不开的。
4戏剧的冲突:是一系列戏剧矛盾酝酿发展而导致不可避免的摊牌的结果。
5戏剧的情境:是对戏剧中矛盾人物关系及其作用的一种概括性描述。
6黑格尔在《美学》中对情境的界定:指若干人在一起因为性格、目的、利益的矛盾而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与冲突,并由此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第三章、戏剧的审美特征1戏剧的审美把握现实的重要原则:(1)、剧场性(2)、戏剧性(3)、假定性(4)、综合性。
2剧场性:它是指由舞台和观众席共同构成的观演空间,它构成了戏剧赖以存在的观演交流关系。
3戏剧性:就是能够使观众在观剧时产生诸如紧张、同情、担心、兴奋、愤怒、害怕、恐怖的各种情感反映的戏剧技巧。
4假定性和戏剧性的区别:假定性解决的是使戏剧即能克服其时空局限,又能营造舞台真实感的问题,而戏剧性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戏剧更好看,更吸引观众。
5戏剧的技巧应为内容服务。
6综合性:(1)时空—视听综合:戏剧是一种时空—视听综合艺术。
7综合性包括:(1)时空—视听综合(2)审美手段与表现元素的综合(3)直观与想象的综合。
8戏剧以:戏剧动作、情节和故事的方式对人的命运发展直至结局的模仿,需要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综合运行过程中才能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剧编第一章、概述1戏剧的定义:这里所说的戏剧,专指有古希腊人创造和西方形成悠久传统,并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由演员按照逼真的审美观念,在舞台上以说话和扮演人物故事表现人类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2戏剧的本质:演员扮演人物故事。
3话剧的由来:在20世纪20年代末,这类艺术形式被当时从美国学习西方戏剧,并毕生致力于将其在中国发扬光大的戏剧家洪深定名为“话剧”,以示与依靠唱、念、做、打手段注重对生活进行程式化表现的中国戏曲相区别。
4戏剧的功能:(1)、审美功能。
(2)、娱乐功能。
(3)、教育功能。
(4)、交流功能。
第二章、戏剧的特性1戏剧的本质:是动作。
2动作的分类:台词、表演、内心动作与外部形体动作。
甚至是停顿。
3戏剧冲突:戏剧是对生活的提炼,戏剧作为一门艺术走向成熟,正是与它发现冲突,是表现人类命运的重要手段分不开的。
4戏剧的冲突:是一系列戏剧矛盾酝酿发展而导致不可避免的摊牌的结果。
5戏剧的情境:是对戏剧中矛盾人物关系及其作用的一种概括性描述。
6黑格尔在《美学》中对情境的界定:指若干人在一起因为性格、目的、利益的矛盾而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与冲突,并由此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第三章、戏剧的审美特征1戏剧的审美把握现实的重要原则:(1)、剧场性(2)、戏剧性(3)、假定性(4)、综合性。
2剧场性:它是指由舞台和观众席共同构成的观演空间,它构成了戏剧赖以存在的观演交流关系。
3戏剧性:就是能够使观众在观剧时产生诸如紧张、同情、担心、兴奋、愤怒、害怕、恐怖的各种情感反映的戏剧技巧。
4假定性和戏剧性的区别:假定性解决的是使戏剧即能克服其时空局限,又能营造舞台真实感的问题,而戏剧性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戏剧更好看,更吸引观众。
5戏剧的技巧应为内容服务。
6综合性:(1)时空—视听综合:戏剧是一种时空—视听综合艺术。
7综合性包括:(1)时空—视听综合(2)审美手段与表现元素的综合(3)直观与想象的综合。
8戏剧以:戏剧动作、情节和故事的方式对人的命运发展直至结局的模仿,需要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综合运行过程中才能进行。
9古希腊戏剧的审美因素构成:包含文学、表演、化妆、服装、布景、建筑、音乐等多种审美元素。
第四章、戏剧的体裁与戏剧创作的基本技巧1悲剧:起源:由古希腊人创立,源于古希腊的宗教庆典。
悲剧的体裁类型学特征是:深刻的戏剧冲突;主人公进行斗争,历尽磨难,最后牺牲毁灭。
2悲剧:是以艺术方式描绘现实悲剧的古老而又具有永恒生命力的体裁形式之一。
3悲剧人物:古典悲剧描写的是高尚的人物。
4悲剧的审美特点:悲剧的效果旨在引起观众的怜悯和同情,并唤起人们高尚的情感。
5喜剧的起源:喜剧稍晚于悲剧,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前5世纪左右的希腊,一般主要认为它主要起源于古希腊农民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是表演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
6戏剧人物:喜剧通常描写比普通人更低的人物。
7笑与戏剧:喜剧的审美机理是源于笑。
如阿里斯托芬的政治讽刺戏剧《鸟》,莫里哀《伪君子》、《吝啬人》。
8正剧的由来:“正剧”名称的出现,比悲剧和喜剧都要晚的多。
正剧也曾被称为悲喜剧。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率先提出了“介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第三种戏剧体裁。
他称为“严肃的戏剧”有时又称为“严肃喜剧”。
9正剧的三个特点:一、它更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二、正剧可以表现更为复杂丰富的性格与情感。
三、根据狄德罗的看法,正剧应该具有道德的目的。
曹禺的《北京人》被研究者称为中国最伟大的悲喜剧。
第五章、戏剧发展的历史线索1戏剧史上第一部戏剧理论经典: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2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西班牙的洛卜·德·维迦和英国的威廉·莎士比亚。
3古典主义戏剧的思想基础:笛卡尔的唯理论哲学。
古典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高乃依《熙德》、《贺拉斯》、拉辛《安德洛马克》、《费德尔》、莫里哀《伪君子》、《悭吝人》。
4十八世纪下半叶欧洲思想启蒙运动:启蒙主义戏剧始于17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到十八世纪下半叶有了轰轰烈烈的发展,这时期戏剧的代表人物:法国博马舍《塞维利亚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
意大利的哥尔多尼《女店主》、和《一仆二主》,德国的莱辛《艾米莉·迦绿蒂》、席勒《强盗》、《阴谋与爱情》等。
5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戏剧:代表作:雨果的浪漫主义戏剧《欧那尼》,标志着这个新时代的开始。
6十九世纪现代戏剧:以现代非理性思想为基础,代表人物:易卜生、肖伯纳、契可夫、布莱希特。
7美国戏剧:代表人物:(1)尤金·奥尼尔。
代表作《毛猿》、《榆树下的欲望》、《安娜·克里斯蒂》、《走过黑夜的漫长旅程》。
(2)阿瑟·米勒,代表作:《推销员之死》。
8古希腊戏剧:(1)戏剧起源于古代的宗教仪式、模拟战争的舞蹈以及劳动。
亚里士多德认为行动是戏剧的本质,情节是戏剧的目的。
代表作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瑞斯忒亚》、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安提伐涅》、欧里庇德斯《美狄亚》、《安德洛玛刻》、《俄勒克德拉》以及阿里斯托芬《鸟》、《阿卡奈人》。
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是民主政治成长时期的悲剧诗人。
索福克勒斯是民主政治繁荣时期的悲剧诗人。
欧里庇德斯是民主政治发生危机时期的诗人。
9埃斯库罗斯:是真正希腊悲剧的创始人。
被称为“悲剧之父”。
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10阿里斯托芬代表作《鸟》: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描绘乌托邦理想社会的作品。
11中世纪宗教戏剧:相继出现过:奇迹剧、道德剧、神秘剧、笑剧。
12奇迹剧代表作:博德尔《圣尼古拉剧》和罗特波夫的《德奥菲勒的奇迹》。
13神秘剧:15世纪神秘剧在西欧戏剧界占统治地位,以法国的神秘剧最为著名。
代表作《奥尔良之围》。
14道德剧:特征:是将各种抽象道德观念拟人化和寓意化。
代表作:《忍耐的堡垒》。
15笑剧:最完善的代表作《巴特林的笑剧》。
16文艺复兴戏剧:代表人物:西班牙的洛卜·德·维迦《羊泉村》、《狗占马槽》和英国的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17德·维迦:西班牙人文主义戏剧最完善的代表,据说曾创作过1800部喜剧和400部名叫“奥托”的形式的戏剧作品。
代表作:一部是他用新爱的“斗篷与剑”的戏剧形式创作的《沟占马槽》和充满现实主义和民主思想的人文主义杰作《羊泉村》。
重要的戏剧理论著作《今日新的编剧艺术》。
18威廉·莎士比亚:有37部戏剧作品早期作品主要是历史剧和喜剧,中期作品主要是悲剧,晚期作品主要是传奇剧。
他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
19古典主义戏剧:法国博马舍《塞维利亚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被称为政治喜剧和严肃戏剧。
意大利的哥尔多尼《女店主》、和《一仆二主》歌颂普通人追求幸福自由,讽刺封建贵族腐朽没落的喜剧。
德国的莱辛《艾米莉·迦绿蒂》、席勒《强盗》、《阴谋与爱情》等。
20莱辛:作为德国启蒙戏剧的重要代表,他的戏剧评论集《汉堡评剧》在探讨戏剧艺术的规律方面充满了真知灼见。
21雨果的《欧那尼》:雨果创作的浪漫主义戏剧《欧那尼》上演的事件,是标志浪漫主义战胜古典主义的标志性事件。
22现实主义戏剧:代表: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玩偶之家》、《人民公敌》和《社会支柱》,英国的肖伯纳的《华伦夫人的职业》、《芭芭拉少校》;俄国的果戈里《钦差大臣》;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无辜的罪人》、契珂夫《樱桃园》、《三姐妹》、《万尼亚舅舅》等。
23最经典的现实主义作品: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24恩格斯认为现实主义的特点:其一,鲜明的政治倾向。
其二,真实与逼真的再现现实的手法。
其三,除了细节之外,一定要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5现代派戏剧主要包括: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超现实主义戏剧、存在主义戏剧和荒诞派戏剧。
(1)象征主义代表:比利时的梅特林克《青鸟》、《群盲》,德国的霍普特曼《沉钟》,爱尔兰的约翰·沁孤《骑马下海的人》和俄罗斯的安德烈耶夫《人之一生》。
象征主义戏剧的特点:神秘的内容,象征和艺术感受性的扩充。
(2)表现主义戏剧:兴起于20世纪初,第一部表现主义剧作是1904年,瑞典戏剧家斯特林堡创作的戏剧作品《去大马士革》三部曲。
代表还有:斯特林堡的《鬼魂奏鸣曲》,德国的凯撒《从清晨到午夜》,托勒的《群众与人》,捷克的卡佩克的《万能机器人》。
(3)超现实主义戏剧:得名于法国作家阿波利奈尔把自己的剧本《蒂蕾西亚的乳房》称为“超现实主义”的举动。
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主将是法国作家布勒东,代表作《超现实主义宣言》。
超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蒂塞尼的《刀子的眼泪》、《黄莺》。
鲁塞勒的《非洲的印象》;科克托的《奥尔菲》。
(4)存在主义戏剧:一般是指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和阿尔贝·加谬文艺创作中的戏剧部分。
存在主义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绝对非理性主义的哲学。
存在主义的特点:剧作内容的哲理性是存在主义戏剧的重要特点。
代表作:萨特的《苍蝇》、《可尊敬的妓女》,卡谬《正义者》。
(5)荒诞派戏剧:于20世纪50年代崛起于法国剧坛,代表: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等待戈多》,直到1960年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写的书《荒诞派戏剧》,才正式将这个戏剧流派称为“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代表作:法国的贝克特《等待戈多》、《快乐的日子》;尤金·尤奈斯库秃头歌女》、《椅子》;热奈《女仆》;美国的爱德华·阿尔比《动物园的故事》,英国的品特《生日晚会》。
荒诞剧最大的特点:剧作内容的荒诞性。
荒诞派戏剧的人物往往是非理性化、非现实化和非性格化的。
26美国戏剧:代表人物:尤金·奥尼尔和阿瑟·密勒。
奥尼尔被称为现代美国戏剧之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戏剧家,评论家们称他为美国民族戏剧创始人或美国戏剧之父。
27美国戏剧代表:奥尼尔《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琼斯皇帝》、《榆树下的欲望》。
其中,《天边外》标志着奥尼尔戏剧的成熟。
阿瑟·密勒是继奥尼尔之后最重要的美国戏剧家,代表作《全是我的儿子》、《推销员之死》、《考验》、《桥头眺望》。
28现代西方演剧学派: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二、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创立的“叙事体戏剧”理论。
29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代表作《我的艺术生活》、《演员自我修养》。
体系的本体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论演员在‘体验’过程中的‘自我修养’;第二部分论演员在舞台‘体现’过程中的‘自我修养’;第三部分论演员创造角色;第四部分论导演对演出的处理;第五部分论伦理学。
30“叙事体戏剧”理论:代表作《三毛钱歌剧》,他的创作分为大众剧、寓意剧和史诗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