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 66页PPT文档

延 长 的 持 续 性 (>20 分 )休 息性胸痛
与缺血相关的肺水肿; 新出现或者恶化的二尖 瓣返流性杂音; S 3 或 者 新 出 现 /恶 化 的 水 泡音; 低血压、心动过缓、心 动过速; 年 龄 大 于 75 岁 休 息 胸 痛 时 暂 时 的 ST 段 变 化 > 0 .0 5 m V ; 新出现或者考虑为新出 现的束支阻滞; 持续性室速 cTnT、 cTnI 明 显 升 高
60岁以上男性平均预期寿命
年数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健康者
-7.4 年
-9.2 年
-12年
有心血管疾病史有急性心梗史 有中风史
1.Peeters et al. Eur Heart J 2019; 23: 458–466 Analysis of data from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其它情况
– 其他疾病伴心电图ST-T变化 – 颈椎病 – 背痛和臂痛
有胸痛去医院
ST段抬高
–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ST段不抬高
– 减少ACS的误诊和漏诊
其他心肺疾病
– 如气胸、主动脉夹层、肺栓塞
非器质性心脏病
– 神经官能症
不稳定性心绞痛
初发的严重心绞痛 恶化性心绞痛 休息胸痛
管所致 心绞痛发作时并发心功能不全(新出现的S3、
肺部罗音)、二尖瓣返流(新出现的收缩期杂音) 或血压下降 心脏TnT(TnI)升高
UA的高危病人
其它影响危险 分层的因素
高龄(>75岁)
糖尿病
CRP等炎性标志物
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是 三支病变或者左主干 病变
与缺血相关的肺水肿; 新出现或者恶化的二尖 瓣返流性杂音; S 3 或 者 新 出 现 /恶 化 的 水 泡音; 低血压、心动过缓、心 动过速; 年 龄 大 于 75 岁 休 息 胸 痛 时 暂 时 的 ST 段 变 化 > 0 .0 5 m V ; 新出现或者考虑为新出 现的束支阻滞; 持续性室速 cTnT、 cTnI 明 显 升 高
60岁以上男性平均预期寿命
年数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健康者
-7.4 年
-9.2 年
-12年
有心血管疾病史有急性心梗史 有中风史
1.Peeters et al. Eur Heart J 2019; 23: 458–466 Analysis of data from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其它情况
– 其他疾病伴心电图ST-T变化 – 颈椎病 – 背痛和臂痛
有胸痛去医院
ST段抬高
–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ST段不抬高
– 减少ACS的误诊和漏诊
其他心肺疾病
– 如气胸、主动脉夹层、肺栓塞
非器质性心脏病
– 神经官能症
不稳定性心绞痛
初发的严重心绞痛 恶化性心绞痛 休息胸痛
管所致 心绞痛发作时并发心功能不全(新出现的S3、
肺部罗音)、二尖瓣返流(新出现的收缩期杂音) 或血压下降 心脏TnT(TnI)升高
UA的高危病人
其它影响危险 分层的因素
高龄(>75岁)
糖尿病
CRP等炎性标志物
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是 三支病变或者左主干 病变
冠心病的诊断及药物治疗ppt课件

(4)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 等。
(5) 肥胖者要逐步减轻体重。
(6) 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与冠心病有关的疾病。
(7) 不吸烟,不酗酒。
(8) 常备缓解心绞痛的药物,如硝酸甘油片,以便应急服用。若持续
疼痛或服药不能缓解,应立即送医. 院急诊。
36
.
5
病因 血脂异常
高血压
糖尿病
其他因素
饮酒 性别
冠心病
பைடு நூலகம்年龄
.
吸烟
遗传因素
体力活动 减少
6
冠心病的分型
1、无症状型冠心病 (隐匿型冠心病) 2、心绞痛型冠心病 3、心肌梗死型冠心病 4、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冠心病 5、猝死型冠心病
(本节主要讲述:无症状型冠心病 (隐匿型 冠心病)及心绞痛型冠心病的相关用药。)
.
33
常用成药:麝香保心丸、心宝丸、参 松养心胶囊、稳心颗粒、丹参滴丸、 丹参片、脑心通胶囊等均有其不同的 临床意义。
.
34
便秘
保持大便通畅。指导病人多食富含纤维素的 蔬菜和水果,每日清晨给与蜂蜜20ml加适量温 开水饮服,遵医嘱用缓泻剂如番泻叶、果导等。 每日循肠蠕动方向按摩腹部数次,增加肠蠕动, 促进排便。便秘时给与开塞露,嘱病人切勿用力 屏气,以免发生意外,必要时在排便前预防性给 予硝酸异山梨酯舌下含服。
.
25
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
★ACC/AHA对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的建议 ★抗血小板药物 ★抗凝药物
.
26
抗血小板药物
血小板内环氧化酶-1抑制剂——阿司匹林 ADP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
.
27
临床应用的抗血栓治疗
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心脏扩大,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 猝死:心肌缺血→电生理紊乱→猝死
上述五种类型可合并存在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非ST段抬高型ACS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ST段抬高型ACS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1.溶栓治疗 (thrombolysis therapy) 2.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溶栓治疗
对STEMI的患者,只要无溶栓禁忌证, 应尽早接受溶栓治疗,并同时进行抗栓 治疗和抗心肌缺血治疗。
溶栓治疗时间窗口
➢起病时间<12小时,最佳时间<6小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演变与临床类型
正常
正常
脂肪条纹
脂肪条纹
稳定粥样斑块
粥样硬化斑块
斑块破裂
临床无症状
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仅占8.9%
冠心病分型
•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无症状,但有心肌缺血的 客观证据
• 心绞痛:呈典型的心绞痛发作特征 • 心肌梗塞:冠脉闭塞所致心肌坏死 • 缺血性心肌病:反复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
1) 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 2) ST-T动态改变 3) 典型胸痛症状 4) 心脏冠脉介入治疗后
心肌梗死鉴别诊断
心绞痛 急性心包炎 急性肺动脉栓塞 急腹症 急性主动脉夹层
心肌梗死治疗原则
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 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 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和
各种并发症
1)抗缺血治疗
• ①硝酸酯类药物 • ②β受体阻滞剂
ST段抬高 单相曲线病理性Q波 亚急性期 数日~2周左右
上述五种类型可合并存在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非ST段抬高型ACS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ST段抬高型ACS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1.溶栓治疗 (thrombolysis therapy) 2.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溶栓治疗
对STEMI的患者,只要无溶栓禁忌证, 应尽早接受溶栓治疗,并同时进行抗栓 治疗和抗心肌缺血治疗。
溶栓治疗时间窗口
➢起病时间<12小时,最佳时间<6小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演变与临床类型
正常
正常
脂肪条纹
脂肪条纹
稳定粥样斑块
粥样硬化斑块
斑块破裂
临床无症状
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仅占8.9%
冠心病分型
•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无症状,但有心肌缺血的 客观证据
• 心绞痛:呈典型的心绞痛发作特征 • 心肌梗塞:冠脉闭塞所致心肌坏死 • 缺血性心肌病:反复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
1) 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 2) ST-T动态改变 3) 典型胸痛症状 4) 心脏冠脉介入治疗后
心肌梗死鉴别诊断
心绞痛 急性心包炎 急性肺动脉栓塞 急腹症 急性主动脉夹层
心肌梗死治疗原则
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 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 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和
各种并发症
1)抗缺血治疗
• ①硝酸酯类药物 • ②β受体阻滞剂
ST段抬高 单相曲线病理性Q波 亚急性期 数日~2周左右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I类推荐:(1)有收缩期杂音。
(2)评价左室功能并进行危险分层。 (3) 评估心肌缺血范围。
IIb类推荐:有喀喇音或杂音疑为二尖瓣脱垂的。 III类(不推荐):
心电图正常、无心肌梗死病史,无症状或体征提示 有心力衰竭等。
现在是18页\一共有56页\编辑于星期三
放射性核素检查
现在是19页\一共有56页\编辑于星期三
III 级 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在正常情况下以一般速度 平地步行100-2OOm或登一层楼梯时可发作心绞痛
IV级 轻微活动或休息时即可以出现心绞痛症状
现在是8页\一共有56页\编辑于星期三
病史及体格检查
病史---部位, 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缓解方式。 体格检查---稳定性心绞痛体格检查常无明显异常
冠脉CT造影对狭窄病变及程度的判断有一定限度, 特别当钙化存在时会显著影响狭窄程度的判断。
现在是21页\一共有56页\编辑于星期三
英年早逝震惊中国
河南17岁高中生两周前
突然出现心脏猝死,
现在是22页\一共有56页\编辑于星期三
没有任何迹象 没有胸部疼痛 发生在健康的人群中 在慢跑或长跑时 心脏病发作与突发性猝死
7.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 8.尚有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
现在是10页\一共有56页\编辑于星期三
基本实验室检查
1.冠心病危险因素:空腹血糖、血脂检查,包括TC、HDL-C、LDL-C 及TG。必要时查糖耐量试验。
2.有无贫血。 3.甲状腺:必要时检查甲状腺功能。
冠心病特征
• 心绞痛是由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特征的 临床综合征,是冠心病的常见表现。
• 见于冠状动脉至少一支主要分支管腔狭窄在50%,当
(2)评价左室功能并进行危险分层。 (3) 评估心肌缺血范围。
IIb类推荐:有喀喇音或杂音疑为二尖瓣脱垂的。 III类(不推荐):
心电图正常、无心肌梗死病史,无症状或体征提示 有心力衰竭等。
现在是18页\一共有56页\编辑于星期三
放射性核素检查
现在是19页\一共有56页\编辑于星期三
III 级 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在正常情况下以一般速度 平地步行100-2OOm或登一层楼梯时可发作心绞痛
IV级 轻微活动或休息时即可以出现心绞痛症状
现在是8页\一共有56页\编辑于星期三
病史及体格检查
病史---部位, 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缓解方式。 体格检查---稳定性心绞痛体格检查常无明显异常
冠脉CT造影对狭窄病变及程度的判断有一定限度, 特别当钙化存在时会显著影响狭窄程度的判断。
现在是21页\一共有56页\编辑于星期三
英年早逝震惊中国
河南17岁高中生两周前
突然出现心脏猝死,
现在是22页\一共有56页\编辑于星期三
没有任何迹象 没有胸部疼痛 发生在健康的人群中 在慢跑或长跑时 心脏病发作与突发性猝死
7.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 8.尚有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
现在是10页\一共有56页\编辑于星期三
基本实验室检查
1.冠心病危险因素:空腹血糖、血脂检查,包括TC、HDL-C、LDL-C 及TG。必要时查糖耐量试验。
2.有无贫血。 3.甲状腺:必要时检查甲状腺功能。
冠心病特征
• 心绞痛是由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特征的 临床综合征,是冠心病的常见表现。
• 见于冠状动脉至少一支主要分支管腔狭窄在50%,当
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但女性绝经后发病率逐 渐上升。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胸痛(心绞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还可表现为胸闷、心悸、呼吸困难 等。严重者可出现心肌梗死、心力 衰竭等并发症。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点,冠 心病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 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类型。
02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心电监测
对于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应进行 持续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
异常情况。
心力衰竭的预防与处理
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减轻心脏负担。
改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改善心功能。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用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 以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
炎症指标
包括血常规、血脂、血糖等,评估患 者的基础健康状况。
如C反应蛋白等,反映机体的炎症状 态,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心肌损伤标志物
检测心肌酶谱(如肌酸激酶、肌酸激 酶同工酶等)和心肌蛋白(如肌钙蛋 白)等,用于评估心肌损伤程度。
影像学检查
心电图
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心肌缺血、心 肌梗死等异常表现。
调脂药物
使用他汀类、贝特类等调脂药物, 降低血脂水平,稳定斑块,延缓冠 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非药物治疗方法
1 2 3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通过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手段,开通狭窄或闭 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血流灌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对于多支血管病变或介入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 虑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即搭桥手术,以改善 心肌供血。
既往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脂等冠心病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胸痛(心绞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还可表现为胸闷、心悸、呼吸困难 等。严重者可出现心肌梗死、心力 衰竭等并发症。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点,冠 心病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 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类型。
02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心电监测
对于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应进行 持续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
异常情况。
心力衰竭的预防与处理
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减轻心脏负担。
改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改善心功能。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用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 以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
炎症指标
包括血常规、血脂、血糖等,评估患 者的基础健康状况。
如C反应蛋白等,反映机体的炎症状 态,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心肌损伤标志物
检测心肌酶谱(如肌酸激酶、肌酸激 酶同工酶等)和心肌蛋白(如肌钙蛋 白)等,用于评估心肌损伤程度。
影像学检查
心电图
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心肌缺血、心 肌梗死等异常表现。
调脂药物
使用他汀类、贝特类等调脂药物, 降低血脂水平,稳定斑块,延缓冠 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非药物治疗方法
1 2 3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通过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手段,开通狭窄或闭 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血流灌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对于多支血管病变或介入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 虑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即搭桥手术,以改善 心肌供血。
既往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脂等冠心病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控制血脂
通过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降低 血脂水平,必要时使用降脂药 物。
抗血小板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抗血小板 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康复锻炼与心理支持
康复锻炼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逐 步提高心肺功能和运动耐量。
心理支持
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应寻求专业的 心理支持和治疗。
一定的辅助作用。
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可以发现心肌 肥厚、心腔扩大等异常表现,有
助于冠心病的早期发现。
心脏超声检查无创、无痛、无辐 射,安全性较高,但检查结果受
操作者技术水平的影响较大。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包括血液生化检查、核素心肌显像、冠状动脉CT等,这些 检查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和评估。
件风险。
降脂药物
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水平, 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β受体拮抗剂
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降低 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症状
。
ACE抑制剂
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改善 心肌重构,减少心衰发生。
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01
通过球囊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恢复血流。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症状、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综合诊断。
02
冠心病诊断技术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的基本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可以发现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等异常表现。
心电图检查简单易行,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对于胸痛等疑似冠心病症状的患者,心 电图检查是首选。
但心电图检查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方法指南解读ppt(实用资料)

证据水平C:专家共识和(或)小型试验结果。 戒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对于诊疗措施的价值或意义,指南应用国际通用的方式表达:
l5min内不超过1. 表5 常用硝酸酯类药物剂量 但钙化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却并不相关,因此,不推荐将钙化积分常规用于心绞痛患者的诊断评价。 在正常情况下以一般速度平地步行2OOm以上或登一层以上的楼梯受限 所有胸痛患者均应行静息心电图检查。
IV级 轻微活动或休息时即可以出现心绞痛症状
基本实验室检查
1.了解冠心病危险因素:空腹血糖、血脂检查,包 括TC、HDL-C、LDL-C及TG。必要时查糖耐量试 验。
2.了解有无贫血(可能诱发心绞痛):血红蛋白。 3.甲状腺:必要时检查甲状腺功能。 4.行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肝炎相关抗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查及梅毒血清试验,需 在冠状动脉造影前进行。 5.胸痛较明显患者,需查血心肌肌钙蛋白(CTnT或 CTnI)、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以与急 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鉴别。
心电图检查
1.所有胸痛患者均应行静息心电图检查。
2. 静息心电图正常不能除外冠心病心绞痛, 但如果有ST-T改变符合心肌缺血时,特别 是在疼痛发作时检出,则支持心绞痛的诊 断。心电图显示陈旧性心肌梗死时,则心 绞痛可能性增加。静息心电图有ST段压低 或T波倒置但胸痛发作时呈"假性正常化", 也有利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静息心电 图ST-T改变要注意相关鉴别诊断。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 每天用药时应注意给予足够的无药间期,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表3 临床常用他汀类药物
吸烟还与血栓形成、斑块不稳定及心律失常相关。
多项非随机试验。 病史、体检、相关的无创及有创检查结果是诊断及分层危险评价的依据。
对于诊疗措施的价值或意义,指南应用国际通用的方式表达:
l5min内不超过1. 表5 常用硝酸酯类药物剂量 但钙化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却并不相关,因此,不推荐将钙化积分常规用于心绞痛患者的诊断评价。 在正常情况下以一般速度平地步行2OOm以上或登一层以上的楼梯受限 所有胸痛患者均应行静息心电图检查。
IV级 轻微活动或休息时即可以出现心绞痛症状
基本实验室检查
1.了解冠心病危险因素:空腹血糖、血脂检查,包 括TC、HDL-C、LDL-C及TG。必要时查糖耐量试 验。
2.了解有无贫血(可能诱发心绞痛):血红蛋白。 3.甲状腺:必要时检查甲状腺功能。 4.行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肝炎相关抗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查及梅毒血清试验,需 在冠状动脉造影前进行。 5.胸痛较明显患者,需查血心肌肌钙蛋白(CTnT或 CTnI)、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以与急 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鉴别。
心电图检查
1.所有胸痛患者均应行静息心电图检查。
2. 静息心电图正常不能除外冠心病心绞痛, 但如果有ST-T改变符合心肌缺血时,特别 是在疼痛发作时检出,则支持心绞痛的诊 断。心电图显示陈旧性心肌梗死时,则心 绞痛可能性增加。静息心电图有ST段压低 或T波倒置但胸痛发作时呈"假性正常化", 也有利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静息心电 图ST-T改变要注意相关鉴别诊断。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 每天用药时应注意给予足够的无药间期,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表3 临床常用他汀类药物
吸烟还与血栓形成、斑块不稳定及心律失常相关。
多项非随机试验。 病史、体检、相关的无创及有创检查结果是诊断及分层危险评价的依据。
冠心病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04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及时调整预防和 治疗策略。
03
冠心病诊断技术
Chapter
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
静息心电图
记录心脏电活动,检测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异常表现。
动态心电图
长时间连续记录心电图,捕捉短暂或阵发性心律失常,评估 日常活动中心肌缺血情况。
超声心动图检查
二维超声心动图
显示心脏结构、室壁运动及瓣膜功能,评估心肌功能及室壁瘤等并发症。
发病机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 或闭塞,进而引发心肌供血、供 氧不足。同时,冠脉痉挛或血栓 形成也可导致急性心肌缺血。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与死亡率
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 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
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 胖、缺乏运动、家族遗传等都是冠心 病的危险因素。
血压控制
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于高血 压患者应进行降压治疗。
血脂管理
根据患者血脂水平,制定个性化的降 脂方案,将血脂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血糖控制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水 平,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抗血小板治疗
对于高危患者或已经发生心血管事件 的患者,应进行抗血小板治疗,降低 血栓形成的风险。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冠心病患者可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等表现。其中,心绞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 肢。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变化,冠心病可分为稳定 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 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类型。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