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安装、维护、使用说明书

合集下载

电缆使用说明书

电缆使用说明书

电缆使用说明书一、产品概述电缆是一种用于传输电能或信号的导线,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系统和控制系统等领域。

本使用说明书将介绍电缆的基本信息、安装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方法,以确保电缆的安全可靠运行。

二、产品特点1. 导电性能优越:电缆采用优质导体材料制成,具有低电阻、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有效地传输电能或信号。

2. 耐热耐寒:电缆采用耐高温、耐低温材料制作,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正常运行,温度范围广。

3. 耐磨损:电缆外部采用耐磨材料包覆,增加其耐用性,减少外力对电缆的损伤。

4. 绝缘性能良好:电缆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能够有效地避免电能泄露和信号干扰现象。

5. 防火性能高:电缆外部覆盖阻燃材料,能够有效抵御火灾蔓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安装注意事项1. 安装前需检查电缆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2. 安装过程中要注意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得超过电缆的规定值,以避免损坏电缆。

3. 安装过程中应避免与尖锐物体接触,以防刮伤电缆的外皮。

4. 不得将电缆暴露在阳光下或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以防止其老化和损坏。

5. 安装时应注意电缆的接头处,确保接头牢固可靠,防止电气连接不良。

四、维护保养方法1. 定期检查电缆的外观,如发现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 查看电缆的接头处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应及时拧紧,确保电气连接良好。

3. 清理电缆表面的灰尘和污垢,保持电缆的干净整洁。

4. 定期进行电缆的绝缘电阻测试,确保绝缘性能良好。

5. 注意电缆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避免过多的电流或过高的温度对电缆造成损害。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使用电缆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

2. 禁止将电缆暴露在高温或火源附近,以免引发火灾。

3. 若发现电缆有异常情况或故障,应及时停止使用,并请电缆专业人士进行检修或更换。

六、售后服务如有任何关于电缆的问题或需求,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

以上即为电缆使用说明书的内容,希望能对您使用电缆提供一些帮助。

电力电缆安装

电力电缆安装

建筑物基础(边线)
排水沟
平行 0.10 0.25 — 0.50 2.00 1.00 1.00 0.50 3.00 3.00 10.0 1.50 1.00 1.00 0.60 1.00
交叉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1.00 1.00 1.00 1.00 0.70 — — 0.50
2)按规定尺寸在钢甲上扎绑线(一般用铜扎 线,绑3圈),要邦牢,再用钢锯锯除钢甲 ,其深度不超过钢甲厚度的2/3,以免锯伤 内护套,用螺丝刀或平头钳剥除钢铠。
3)剥除内护套及填料:在钢铠切口处起保留
二、电缆附件安装工艺 4)焊接地线
➢ 金属屏蔽层的接地线应用不小于25mm2的铜 编织带,端部分为三股,在每相的屏蔽层分别 用φ1.0mm镀锡铜线绕上几圈,用焊锡焊牢。
16)管材收缩后表面应光滑,无褶皱,无气
三、工程交接验收
1、在验收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 电缆终端、电缆接头安装牢固; ➢ 电缆终端的相色应正确,电缆支架等的金属
部件防腐层应完好。 2、隐蔽工程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中间验收,
并作好签证。 3、在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技术文件: ➢ 设计资料图纸、电缆清册、变更设计的证明
电力电缆安装
2020年5月26日星期二
第六章电力电缆安装
第一节电缆敷设 第二节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安装
第一节电缆敷设
一、施工准备 二、电缆敷设方式和施工方法 三、电缆施工质量标准 四、工程交接验收
一、施工准备
(一)施工前期准备 1、确认电缆线路路经 2、土建设施具备敷设施工条件 3、编制工程施工大纲 4、施工机械、工器具、材料准备
可采用混凝土盖板或砖 块。软

电缆使用说明书

电缆使用说明书

电缆使用说明书一、引言电缆是现代电力系统、通信系统、网络系统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使用电缆,延长其寿命,确保安全可靠的电力传输和数据通信,本使用说明书将为您详细介绍电缆的选择、安装、维护及故障排除等内容。

二、电缆选择1. 电缆类型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电缆有不同的类型可供选择。

常见的电缆类型包括电力电缆、通信电缆、控制电缆、光纤电缆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电缆类型非常重要。

2. 电缆规格电缆的规格包括导体截面积、绝缘材料、外径等参数。

根据具体的电流负荷、传输距离等因素,选择适当规格的电缆能够提高电力传输效率,并避免过载和电缆损坏的情况。

3. 电缆材质电缆材质直接关系到电缆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常用的电缆材质包括铜导体、铝导体、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电缆材质,可以保证电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电缆安装1. 安全注意事项在安装电缆之前,必须确保工作场所安全,避免因疏忽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此外,还需要了解电缆敷设的相关规定和标准,遵守操作规程。

2. 敷设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电缆可以通过地下敷设、架空敷设、穿管敷设等方式进行安装。

不同的敷设方法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敷设方式。

3. 电缆接头处理在电缆接头处,应该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以确保电缆连接牢固、绝缘可靠。

在接头处应注意防水、防尘、防腐蚀等措施,以延长电缆使用寿命。

四、电缆维护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电缆的外观、绝缘状态、接地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避免故障扩大和安全隐患。

2. 清洁和保护保持电缆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污染和水分侵入,以防止电缆绝缘老化和损坏。

3. 耐压试验和绝缘电阻测量定期进行耐压试验和绝缘电阻测量,以确保电缆绝缘性能良好,达到安全可靠的要求。

五、故障排除1.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包括接地故障、短路故障、断线故障等。

针对不同的故障类型,有相应的处理方法。

依爱消防安装调试维护说明书

依爱消防安装调试维护说明书

火灾报警系统能否长期稳定地运行,取决于产品可靠的质量、规范的安装、全面的调试、定期的测试以及适时的维护,缺一不可!在实际工程中,常因布线不规范、部件安装不正确或其它原因造成系统运行不正常,甚至不能顺利通过验收,给工程安装公司和使用单位造成一定的损失,也对设备供应单位的声誉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提高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排查解决故障的能力,我们专门组织具有多年工程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调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整理,汇编成册,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能对大家的安装、调试、维护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手册内容主要包括消防系统的布线、部件安装、调试、常见故障排查、工程案例及附录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本手册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得到了技术部门和工程服务部门的全力配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手册内容虽经反复推敲、认真校对,但仍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修正。

第一章布线及常用部件接线简图第一章布线为保证系统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必须选择合适的导线并正确安装,使用的导线要符合电气要求和安全要求,接线应牢固可靠,接头应镀锡或使用冷压端子。

一、线型选择:请参考以下要求进行购买1.两总线(信号线)(1)可使用导线类型:阻燃铜芯绝缘双绞型软导线(ZR-RVS)(2)线芯截面积≥ 1 mm2(3)最远传输距离:2000米由于双绞线比平行导线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能,为了保障系统的可靠运行,两总线必须使用双绞线。

在高压、强磁场等恶劣环境下,应选用屏蔽线;在潮湿的环境,应选用护套线。

2.联动控制线(直接输出联动线)(1)可使用导线类型:多股铜芯绝缘阻燃双绞型软导线ZR-RVS2(3)最远传输距离:2000米3.24V电源线(1)可使用导线类型:铜芯绝缘双绞型软导线(RVS)或铜芯绝缘软导线(RVB、BVR)(2)线芯截面积≥1.5 mm2(3)最远传输距离:1500米(4)对于具体工程,还应根据具体负载电流、导线长度及被控设备最低工作电压的要求来选取导线线径。

光缆终端盒使用安装说明书

光缆终端盒使用安装说明书

光缆终端盒使用安装说明书光缆终端盒系列产品是光纤传输通信网络中终端配线的辅助设备,适用于室内光缆的直接和分歧接续,并对光纤接头起保护作用。

光缆终端盒主要用于光缆终端的固定,光缆与尾纤的熔接及余纤的收容和保护。

光缆终端盒主要用于光缆终端的固定,光缆与尾纤的熔接及余纤的收容和保护。

光缆终端盒又叫光纤终端盒,很多工程商也叫光缆盘纤盒,是在光缆敷设的终端保护光缆和尾纤熔接的盒子,主要用于室内光缆的直通力接和分支接续及光缆终端的固定,起到尾纤盘储和保护接头的作用。

光缆终端盒系列产品是光纤传输通信网络中终端配线的辅助设备,适用于室内光缆的直接和分歧接续,并对光纤接头起保护作用。

1.环境要求a. 光缆终端盒不适合于在露天使用,如要使用,应采取保护措施。

b. 工作温度:室内型:-5℃~+40℃,室外型:-20℃~+60℃。

c. 储存温度:一25℃~+55℃相对湿度:不大于85%(30℃时)d. 气压:70~106kPa2.使用寿命:20年3.主要功能3.1.具有光缆引入、配线尾纤引出并固定和保护光缆、配线尾纤及其中光纤性能不受损伤的功能。

3.2.具有使光缆终端免受环境影响的功能。

3.3.具有使光缆金属构件与光缆终端盒壳体绝缘并能方便地引出接地的功能。

3.4.提供光缆终端的安放和余留光纤存储的空间,并使安装操作方便。

3.5.盒体能有足够抗冲击强度地固定,并具有不同使用场合的相应安装功能。

3.6.必要时,应具有光缆分歧接续功能,功能要求。

4.结构光缆终端盒由外壳、内部构件、光纤接头保护件3部分组成。

4.1.外壳4.1.1 外壳应方便开启,便于安装。

具有不同使用场合的安装功能。

4.1.2当需要时,应有将光缆金属构件高压防护接地引出的装置。

4.1.3 当需要时,应具有标识和记录功能。

4.1.4 应具有安装在墙壁或铁塔的固定(卡具)装置。

4.2 内部构件。

内部构件应包括以下部分:4.2.1 光缆和尾纤的固定装置:用于光缆护套、光缆加强构件和尾纤的固定,并使其性能不受影响。

电缆接入器安装说明书

电缆接入器安装说明书

2. Strip back 1-1/4”of outer sheathing,cut off any excess wires,shield and ground. Strip off 1/4”insulation from remaining four wires.It is not necessary or recommended to tin the wires.1. Insert cable through Pressing Screw, Compression Ring,Seal Grommet, and Sleeve as shown below.3 conductor, stranded, 18-24 3. Orient Connector end so that center pin connecting screw ishorizontal facing right (see detail).4. Refer to pin detail.4A - Wiring for full (immersed) indication:Wire PWR+ to top right terminal (Pin 1)and PWR- wire to bottom left (Pin 3). Wire output to bottom right (Pin 4).4B - Wiring for empty (not immersed) indication:Wire PWR- to top right terminal (Pin1) and PWR+ to bottom left (Pin 3). Wire output to bottom right (Pin 4).5. Screw on the Sleeve. Hand-tighten only.6. Press the Seal Grommet into the Sleeve and hand-tighten the Pressing Screw against the compression ring.7. Use a wrench to tighten the Pressing Screw another3/4 turn. Do not over-tighten!Connector EndSection 1 - Field Wireable ConnectorLS Capacitive Point Level Quick Start Installation Guide01138 / 3.2 / 2015-05-08 / PW / NA Page 1 of 2Technical BulletinAnderson Instrument Co., Inc.156Auriesville RoadFultonville, NY 12072Phone: 518-922-5315 or 800-833-0081Fax: 518-922-8997 or 800-726-6733To install connector, simply line up key, press into receptacle, and the retaining ring.hand-tighten *Receptacle pins should be coated with USDA approved dielectric grease to Minimize possibility of corrosion.P/N: 5662400000Grommet -2 included choose one to accommodate cable ODPin 3Section 2 - InstallationWHEN IMMERSEDHIGH ACTIVE FULL INDICATIONWHEN NOT IMMERSEDLOW ACTIVE EMPTY INDICATIONPNP - Sourcing18-36VDC(1W)NPN - Sinking18-36VDC(1W)** Polarity determined by desired switch action.See switch action below.Field Wireable Connector (assembled)PWR (red) wire - Pin 1**PWR (green) wire - Pin 3**P/N: 42119B0000 (without cable)Switched Output (blue) wire - Pin 4Select Switch Action:- Switch action is determined by power supply polarity. If field wireable connector is used see instruction 4 in section 1 for wiring instructions. If assembly cable ispurchased connect Red conductor to PWR+ (18-36V) and Green conductor to PWR-for full (immersed) indication. Reverse these for empty (not immersed) indication.Test &Threshold Adjustment:1. For installation testing sensor may be set for continuous output:Position 0 - output off Position 1 - output on2. Positions 2-9 act as a sensitivity adjustment, position selects a minimum dielectric recognized. Reducing dielectric threshold can help eliminate false readings.Position 2 -Dielectric 20 Position 6 -Dielectric 40≥≥Position 3 -Dielectric 25 Position 7 -Dielectric 50≥≥Position 4 -Dielectric 30 Position 8 -Dielectric 60≥≥Position 5 -Dielectric 35 Position 9 -Dielectric 70≥≥Output Circuit:Standard unit is PNP output see detail for connection Optional unit is NPN output see detail for connectionMisc:- Media must have water content or a dielectric constant 20>25%>- Coatings are generally ignored. Coatings of highly conductive media 30ms/cm may cause errors.≥- Foam is generally ignoredRotory Switch Output Dielectric ThresholdMolded Cord Set42117H0100Switched Output (brown) wire PWR (red) wire - Pin 1**Note: White and Grey not used- Pin 4Section 3 - SpecificationOperation/Environmental SpecificationsAmbient Temperature Limits:14 - 140°F (-10 - 60°C)Pressure Rating:150 PSI (10 BAR) max Process Temperature Limits:32 - 212°F (0 - 100°C)CIP Cleaning:302°F (150°C) max 60minutesFunction:Full/empty signaldetermined by wiringResponse Time:0.1sMinimum DielectricThreshold:Selectable from 20-70Enclosure Protection:Designed and factory tested to NEMA 4x, IP69K; Suitable for use in wet environments at up to 100% relative humidity.Electrical Specifications Voltage Required:24 (18 to 36 Vdc (≤20mA))Power Consumption:0.6 W Typ. (i.e. 25mA at 24 Vdc)Signal Output:PNP - Sourcing (active 50mA)Optional NPN-Sinking (max 50mA)Signal Transmission Power:≤1mw Connection:One 3 pin M12 Micro-minielectrical connector (QDR)Mechanical SpecificationsWetted Materials:316L Stainless Steel, PEEK Wetted Finish:Better than Ra=32Housing Material:300 series Stainless Steelhousing, lid and threadedconnection (non contact surfaces)Agency Approval:CE compliant;3-A compliant,Third party ver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standard 74-03ETL ListedConforms to UL Std 61010-1 3rd Ed (with Display Window option "0" only)Certified to CSA Std C22.2 61010-13rd Ed (with Display Window option "0" only)Visual Indication Status LED:Red - Probe ImmersedGreen - Probe Dry Warranty:2 yearsATTENTION: CONNECTOR WIRINGPin1 - 18-36 VDC VDC ComPin3 - VDC Com 18-36 VDC Pin4 - Switch Output MAX 50 mARefer to technical bulletin for Anderson cable color codingFull Ind Empty IndSENSOR ENDPIN 3PIN 1PIN 401138 / 3.2 / 2015-05-08 / PW / NA Page 2 of 2。

电缆使用说明书

电缆使用说明书

电缆使用说明书一、电缆型号、规格用户应根据国家现行颁布的电缆设计规范、规程,按照实际工程敷设环境条件,系统电压等级,负荷性质和负荷情况,并充分考虑工程发展裕度,来正确选择电缆的型号与规格。

二、产品交付验收产品到达目的地后,用户应即使进行验收,并办理签字等手续。

验收项目应包括:1、合格证(每盘、每件一份)2、质量保证书。

3、电缆的外包装物是否完好,有无破损。

4、电缆端头是否封帽,有无破损或密封不良等现象。

5、电缆盘是否明显变形、扭曲。

6、检查电缆外表是否完好,有无擦伤、擦破等现象。

7、电缆型号、规格、长度是否与货单一致。

三、电缆的装卸、运输、保管、现场放置等注意事项:1、装有电缆的电缆盘应竖直放置,严禁平方或叠放。

2、装卸电缆应逐盘叼装,严禁同时几盘吊装。

注意起重工具受力位置,不能在电缆盘边沿、侧面、加强筋位置直接受力,吊钩起吊应钩牢电缆盘中心孔;用叉车铲运时,要注意两叉臂与电缆盘两边同时受力,落地平稳。

3、装卸时使用的其重工具、钢丝绳、吊钩等,承载能力要大于电缆及包装物的总重量。

4、在车辆等运输工具上装运电缆时,电缆盘必须放稳,并用合适方法固定,防止互碰或翻倒。

5、严禁从高处推下装有电缆的电缆盘。

6、搁放电缆盘安放在平稳地方,保证电缆盘稳固,防止滚动碰撞损坏电缆和其他以外事故发生7、电缆短距离搬运,允许将电缆盘滚动,但滚动方向必须与箭头指示方向一致,否则易损坏电缆;另应采取措施,防止电缆盘滚动路径中地面上的凸起硬物挤伤电缆。

8、电缆储存,应躲开有侵蚀性的气味、高温、易燃易爆等场所;电缆储存时应检查其端头密封,对分段后的电缆盘上的剩余电缆,应及时采纳可靠的密封措施,防止电缆端头进水;电缆不宜长期露天存放。

四、电缆的敷设、安装电缆的敷设、安装应严格遵守GB-92《电气装置安装工场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并应由取得资格证书的、有实际事情经历的人员担任。

1、电缆敷设应采取符合要求的专用设备工具(如放线架、导轮)。

110kV电缆产品说明书

110kV电缆产品说明书

110kV 交联电缆产品介绍一 执行标准本产品执行GB/T11017-2002《额定电压110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及IEC60840-2004《额定电压30kV(Um= 36kV)以上至150kV(Um= 170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试验方法和要求》等标准。

三 电缆额定电压的表示方法电缆的额定电压用U 0/U(U m )表示,均为有效值,单位为kV 。

即U 0/U(U m )=64/110(126)。

U 0—电缆设计用的导体与屏蔽或金属套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 U —电缆设计用的导体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U m —设备最高电压(使用设备的系统最高电压的最大值)。

五产品规格六使用特性1最高额定温度电缆导体长期允许最高工作温度为90℃,短时过负载最高工作温度为105℃,短路时(短路时间为5S)最高工作温度为250℃。

2安装要求电缆敷设时不受落差限制,敷设时环境温度不低于0℃,如环境温度低于0℃,应对电缆预热。

2.1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安装时:20D0 ;运行时:15D注:D0为电缆外径实测值。

2.2电缆安装时的轴向最大允许牵引力T(不考虑转弯处的径向侧压力)导体: T=K×导体截面(kg)式中系数K值为,铜导体K=7kg/mm2,铝导体K=4kg/mm2。

2.3电缆弯曲时的允许最大侧压力PP=T/R≤500(kg/m),式中T为轴向牵引力,R为弯曲半径。

七主要技术性能十电缆持续载流量1.持续载流量依据IEC60287计算2.安装条件:1)电缆导体工作温度90℃2)环境温度:空气中为40℃, 土壤中为25℃3)土壤热阻系数1.0℃.W4)敷设深度为1000mm5)电缆的轴间距:平行敷设时S=250mm品字型敷设S=D (D为电缆外径)6)频率:50Hz7)负荷率:100%十一载流量修正系数十二电缆电性能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缆安装、维护、使用说明书
1、电缆型号、规格选择
用户应根据国家现行颁布的电缆设计规范、规程,按照实际工程敷设环境条件,系统电压等级,负荷性质和负荷情况,并充分考虑工程发展裕度,来正确选择电缆的型号与规格。

2、产品交付验收
产品到达目的地后,用户应及时进行验收,并办理签字等手续。

验收项目应包括:
2.1合格证(每盘、每件一份)。

2.2质量保证书。

2.3产品使用说明书。

2.4电缆的外包装物是否完好,有无破损。

2.5电缆端头是否封帽,有无破损或密封不良等现象。

2.6电缆盘是否明显变形、扭曲。

2.7检查电缆外表是否完好,有无擦伤、擦破等现象。

2.8电缆型号、规格、长度是否与货单一致。

3、电缆的装卸、运输、保管、现场放置等注意事项:
3.1装有电缆的电缆盘应竖直放置,严禁平放或叠放。

3.2装卸电缆应逐盘吊装,严禁同时几盘吊装。

注意起重工具受力位置,不能在电缆盘边沿、侧面、加强筋位置直接受力,吊钩起吊应勾牢电缆盘中心孔;用叉车铲运时,要注意两叉臂与电缆盘两边同时受力,落地平稳。

3.3装卸时使用的起重工具、钢丝绳、吊钩等,承载能力要大于电缆及包装物的总重量。

3.4在车辆等运输工具上装运电缆时,电缆盘必须放稳,并用合适方法固定,防止互碰或翻倒。

3.5严禁从高处推下装有电缆的电缆盘。

3.6搁放电缆盘安放在平稳地方,保证电缆盘稳固,防止滚动碰撞损坏电缆和其它意外事故发生。

3.7电缆短距离搬运,允许将电缆盘滚动,但滚动方向必须与箭头指示方向一致,
否则易损坏电缆;另应采取措施,防止电缆盘滚动路径中地面上的凸起硬物挤伤电缆。

3.8电缆储存,应避开有腐蚀性气味、高温、易燃易爆等场所;电缆储存时应检查其端头密封,对分段后的电缆盘上的剩余电缆,应及时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防止电缆端头进水;电缆不宜长期露天存放。

4、电缆的敷设、安装
电缆的敷设、安装应严格遵守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并应由取得资格证书的、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

4.1电缆敷设应采取符合要求的专用设备工具(如放线架、导轮)。

可采用端头牵引,机械输送,人工辅助引导的同步敷设方式。

4.2敷设时及敷设后的电缆,其最大侧压力、最大牵引力、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不得超过产品允许的规定值。

4.2.1侧压力:一般不大于300kg
4.2. 2最大牵引力:按有关规定,铜芯电缆的最大牵引拉力为7kg/mm2;铝芯电缆的允许最大牵引拉力按4kg/mm2计。

4.2.3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25倍。

电缆的敷设温度应不低于0o C,若敷设现场环境温度低于0o C,则应将电缆预热。

经过加热的电缆应尽快敷设,当电缆冷却至低于0o C时不得再加弯曲。

4.3敷设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发生电缆在地面、沟壁、管口、机具上的擦伤。

一经发现,必须立即停敷。

查出原因后加以排除,方可再新行敷设。

4.4敷设时,不允许扭曲,以免损伤电缆,如果造成扭曲应顺着扭曲方向解除,不能用任何工具、物件敲击电缆,以防损伤电缆。

为消除扭曲应力,电缆牵引头应加防捻器。

成圈电缆,未用盘装的短段电缆,敷设时应顺着圆圈方向转动,不能强行拖放,防止电缆发生扭曲。

4.5电缆采用直埋敷设时,埋深不得小于700mm(电缆表面上端距地面),沟底(必须有良好土层)平整,无硬质杂物,铺100mm厚的细土或黄沙,电缆敷设好后,上面应加盖100mm厚的细土或黄沙,再盖混凝土或砖等,保护盖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

复土后,地面上还应装设路径标志。

(2)电缆应埋设于冻土层以下。

当无法深埋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电缆受到损坏。

(3)直
埋电缆间、与各种设施平行或交叉的净距应符合有关规程规定。

4.6其它敷设方式参照规程有关规定。

非铠装电缆不得直埋敷设。

有腐蚀性的土壤未经处理不得直埋敷设,直埋电缆过道路时应加符合要求的保护管。

4.7安装电缆附件接头时,应严格按照电缆附件安装说明书来作业,特别应注意外屏蔽与绝缘的剥离尺寸、清洁要求,以确保电缆与附件配合的完好性。

5、缆敷设安装竣工后,应按标准做交接预防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运。

6、电缆产品的使用特性:
6.1敷设环境温度不低于0o C。

6.2电缆的额定电压应大于或等于系统的额定工作电压,最高电压不得超过电缆额定电压的1.15倍。

6.3交联聚乙烯电缆导体的允许长期最高工作温度为90℃,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250℃。

6.4电缆运行中,严禁长时间过负荷运行。

6.5电缆敷设一般不受落差影响。

6.6除钢丝铠装电缆可以承受规定的拉力外,其它电缆不能长期承受拉力。

6.7三相四线制系统中,不应采用三芯电缆另加单芯电缆或导线作零线;严禁利用电缆铠装层做零线。

6.8单芯电缆一般不允许敷设在磁性管道中。

6.9除防水电缆外,电缆不应长期放在水中。

6.10沟、管、隧道电缆数量较多时,电缆敷设应注意通风散热,直埋电缆敷设时,应采取防止土壤水份迁移的措施。

7、敷设场所的环境保护
在敷设及安装过程中废弃物应收集处置,不得随意抛弃,影响周围的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