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现代学生观

合集下载

结合实际,论述并分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结合实际,论述并分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结合实际,论述并分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1.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

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教导下能够进步,能够知错就改,说明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去发掘和引导。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正在成长的人。

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容错教育,对学生耐心教育使其改正自己的错误。

【案例】余飞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

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余飞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书橱里的语文试卷。

他想,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正当他打开书橱的门时,教导处凌主任突然走了进来。

凌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余飞,什么都明白了。

凌主任严肃地对余飞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余飞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

凌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余飞的处分决定。

【参考答案】在上述案例中,凌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

凌主任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的学生观,主要有两方面的错误。

一是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

余飞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他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帮助和教育。

作为教导主任不能以案例中的这种简单的方法进行教育,应该与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帮助他,同时指出他在学习上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能改正错误。

2.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因势利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请你谈谈对当代学生观的理解

,请你谈谈对当代学生观的理解

当代学生观是一个复杂而又多面的话题,它涉及到教育、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因素。

在当代社会,学生观已经越来越多元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是更加注重个性发展、多元能力培养和自我认知。

在我看来,当代学生观的理解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当代学生观受到了教育体制的影响。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相对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当代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当代学生观的理解不仅仅是成绩的追求,更重要的是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价值观的塑造。

家庭教育对当代学生观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家庭结构的多样化,家庭教育的方式和取向也在发生着改变。

一味的严厉管教已经不再是当代家长的首选,他们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更加自信、有责任感和愿意尝试新事物。

与此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也对当代学生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代社会对于成功和成就的定义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历和职业,更多的是注重个体的内在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当代学生在接受社会信息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更加注重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的培养。

从整体来看,当代学生观的理解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话题。

对此,我个人的理解是:当代学生应当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培养自主思考和创造能力,在追求个人成就的也要不忘社会责任和情感情商的培养。

这样的学生观是更加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也是更有价值的。

希望未来教育能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多元发展,让每个学生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代学生观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话题,它紧密关联着教育、家庭和社会的多个层面。

在当代社会,学生观已经日益多元化,远非传统意义上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是更加注重个性发展、多元能力培养和自我认知。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理解和引导当代学生观,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现代学生观的内容

现代学生观的内容

现代学生观的内容现代学生观:培养综合能力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学生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过去,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而现代学生观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是因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还需要具备解决问题、创新、沟通与合作等能力。

因此,培养综合能力已成为现代学生教育的重要目标。

培养综合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多样,需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综合能力可以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更能够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培养综合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在现代社会中,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培养综合能力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发现问题,从而提出新的观点和创新的解决方案。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适应和应对各种变化和挑战。

培养综合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团队合作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综合能力可以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协调,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和团队项目,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培养综合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培养综合能力可以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现代学生观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要求。

培养综合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培养综合能力的机会和环境,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生观内容

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生观内容

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生观内容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

坚持以人为本,最坚实的落脚点在于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的生命主体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教育的主体作用。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很好地体现和遵从了学生的本质属性,将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人,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并切实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置在发展的主体位置。

二、现代学生观(一)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这部分内容在教育知识与能力中也是重点,这里只要知道在实际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进行教学即可。

2.学生具有巨大发展潜能。

要求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形成性评价,做到对每个学生不抛弃、不放弃。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因此要求老师要正视学生身上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不断促进学生成长。

学生具有发展潜能和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4. 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1. 学生是完整的人。

2.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学生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他们的经历、情感和体验都是完整的。

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应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另外,学生的年龄、成长经历、思维水平、认知水平等都与成人之间还存在着巨大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学生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因此老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想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因势利导。

2.学生的学习的主体。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这一点主要是从法律层面强调学生是责任、权利的主体。

当代学生观

当代学生观

当代学生观
当代学生观是指对当代学生的理解和看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当代学生观也在不断地演变。

以下是一些关于当代学生观的观点:
1. 独立自主:当代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全面发展:当代学生追求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术成绩,还注重自身的兴趣爱好、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教育环境和课程设置,帮助学生发掘潜能,培养综合素质。

3. 信息素养:当代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能够有效地获取、筛选、评估和使用信息。

教育者应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会他们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

4. 创新精神:当代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教育者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尝试新事物。

5. 社会责任感:当代学生应该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教育者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6. 国际视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当代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国际视野,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和发展状况。

教育者应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供国际化的教育资源和交流机会。

总之,当代学生观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适应社会的需求。

现代学生观的范畴

现代学生观的范畴

现代学生观的范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学生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现代学生观广义上指的是对学生群体的认知和看法,狭义上指的是对学生角色和身份的认同和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现代学生观的特点和变化。

一、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定位现代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

以前的学生普遍被视为知识的接收者和传递者,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接受老师的教导和灌输。

而现代学生更加强调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被动地接收知识,而是更加注重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现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现代学生更加注重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他们善于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学习,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思考和自主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

他们更加重视实践和应用,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目标现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目标也有所不同。

过去的学生主要是为了取得好成绩和升学而学习,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外部的奖惩机制。

而现代学生更加注重自我实现和自我提升,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四、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现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过去的学生普遍有功利心理,他们注重功利性的学习和应试技巧的掌握。

而现代学生更加注重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他们追求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注重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关注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五、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现代学生对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关注也越来越重视。

过去的学生普遍忽视身心健康,他们为了追求好成绩和升学而牺牲了休息和娱乐的时间。

而现代学生更加注重身心健康的平衡,他们注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健康,重视身心锻炼和社交活动,追求全面发展和个人幸福。

《现代学生观》课件

《现代学生观》课件

01
现代学生观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现代学生观是一种教育观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 发展和终身发展。
特点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发展性和多样性,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 究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现代学生观的形成背景
社会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研究的支持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现代学生观的核心内容
以学生为中心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兴 趣和需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 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还 要注重学生的品德、情感、实践能力 和社交技能的培养。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现代学生观》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现代学生观概述 • 现代学生观的核心内容 • 现代学生观的实践与应用 • 现代学生观的挑战与对策 • 现代学生观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观的更新
教师专业成长
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和创新能力。
学生观更新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 差异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全面发展。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简述现代学生观的基本内容

简述现代学生观的基本内容

现代学生观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他们处于发展过程中,具有全
面发展的潜力。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2.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具有个体的独特性。

他们
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兴趣,也具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具有独立意识,他们是学习的主体,而非被动的接
受者。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4.学生是权责的主体: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权利和责任的主体。

他们
应该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同时也有权利享受教育带来的利益。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现代学生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独特性、发展性和权利性,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同时,现代学生观也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的未来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座的主要内容:
一、从我们的故事谈起——案例分析 二、学生观转变原因的探究 三、现代学生观的诠释 (一)人本主义学生观 (二)建构主义学生观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观
审视当前教育改革中的关键词
探究;发现;尊重;对话;合作; 个性化;情感化;人本;自主; 多元;教师是学习的参与者、伙
伴;······
2004年,根据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医 院与上海教科院普教所在全市8个区、超过 2500名中小学生中的最新调查显示,有 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而自杀未遂 者则达到了1.71%。但绝大多数的父母和老 师却对此一无所知。
——资料来源:赵洪涛:《谁是素质教育的绊脚石》
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教授Milton Erman等人进行脑科学研 究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晚上至少睡10小时才是科学的。 学生应在9:30上课最合适。
——资料来源 《适于脑的教学》 Eric Jensen
学生9点上学,你认为这样好吗 ?
重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吴小翎表示,目前学生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呈年轻化趋势,在校中小学生的近视人 数日益增多,肥胖儿童比例越来越高,建议将中小学生早 上到校时间推迟到9点,减少学生在校时间,给学生更多 的运动时间。
学生观与班主任工作实效解析
主讲:甄 丽 娜 单位:陕西教育学院教育系
邮箱: superzhenzhen108@
课前思考:
“一个好的班主任,也是一个 好教师;一个不好的班主任, 可能就成为不了一个好教 师。”
为什么?
做好班主任的前提是什么? ——爱学生
什么是爱学生? ——智慧的爱 ——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时代发展的表征:
——终身学习的时代 ——个性化的时代 ——积极互赖的时代 ——信息激增的时代
时代发展对教师及班主任的新要求 ——要对时代的变化更加敏感
——要善于、乐于接受新思想
教师要以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用学生的头脑 去思考,
以学生的情感去体验。
2、我国教育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我国目前学生生活状态 我国教育体系的局限性
思考:这些行为背后的理论?
一、案例分析
案例1:一样的开学,两种迎新
启示:教育要以人为本
案例2:
学生迟到现象严重怎么办?
启示:教师要引导学生变
做”
—— “要我做”为“我要
案例3: 中美老师教学生画苹果的不同教学方法
分析: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好的方法不是灌 输而是学生自我建构。
案例4: “老师,这个问题不是我这类学生能 回答的了的。”
教育部去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青少 年体质在过去20年内持续下降。学生肥胖 率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 男生是“胖墩”。北京市的情况更为严重, 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一半,高中生超 过了60%。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 0%,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52%,其中 初三生接近70%。
结论
各种不同的教学片段和教学事 件背后的学生观不同。
总体而言:在我们的教育教学 中,学生观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思考:学生观为什么要转变?
二、学生观转变原因的探究
1、时代的发展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 2、我国教育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3、知识观转变对学生观的影响 4、学生观对教学成效的重大影响
1、时代的发展及对社会成员提出新要求
在2007年“两会”期间,重庆市政协委员段昌柱就以提 案的方式,呼吁小学生上课时间实行朝九晚五。段昌柱委 员表示,将小学生的作息时间改为朝九晚五,可以让孩子 们多点休息时间,最大限度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而且孩 子和家长作息时间同步,也有利于保证家长的休息时间, 提高家长的工作效率。
目前,在浙江杭州和四川的一些小学已经开始试行“朝九 晚五”的作息时间。英国、美国的小学也是实行朝九晚五 的作息时间。
——应试教育局限 ——课程结构局限 ——教学过程局限
一份学生作息时间表
(资料来源:赵洪涛:《谁是素质教育的绊脚石》,《教育参考》
2006年4月)
学校
起床时间
要求到校时间
晚上睡觉时间
山东WD一中
4:30
6:00
23:00
山东TC一中 青海HZ一中
4:10(夏) 5:10(冬)
4:00
5:00(夏) 5:40(冬)
《教育导向偏差是导致青少年体质 下降的主因——访钟南山教授》, 《中国教育新闻网》
我国中小学生因学习压力导致的自杀率升高:
2000年3月,开学仅10天江苏金坛市便有3名中学生自杀; 2000年3月成都一初中生上吊自杀; 2000年7月东莞一女初中生自杀; 2001年9月武汉一小学生自杀; 2001年11月呼和浩特一学生自缢身亡; 2002年9月银川一女中学生自杀; 2003年5月重庆一女中学生跳楼身亡; 2003年11月安徽一中学生喝农药自杀; 2003年11月云南两小学生自杀; 2003年甘肃双城镇6名中小学生先后自杀; 2004年3月11日,重庆两名女高中生跳楼身亡; 2004年6月湖北一小学生自杀; 2004年9月,南京一小学生自杀; 2004年7月银川两小学生自杀; 2004年11月湖南一女初中生自杀;
6:00
23:00 23:30
吉林YS实验 中学
河南NL一中
5:00 5:20
5:30 6:00
23:00 23:00
吉林PS一中
4:30
6: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3:00
据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曾振宇教授对 1100份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
大约3%的学生睡眠时间达到8小时 77.5%的学生睡眠时间只有6-7小时 19.5%的学生睡眠时间只有4-5小时
分析: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主体性, 鼓励学生自主发展
案例6: ——“都给我自觉点!”;“不要给我惹是 生非的!”; ——“我相信大家会做到的,我们一起努 力······”
分析:教育应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
案例7: 香港小学生期末考试可以自选不同 难度的题型
案例8: 在美国大学中的有趣的汉语课
分析:教育要赋予学生自由,学生获得自由的学习 可以防止因他人常常替自己选择所造成的自我能力 和自信心的削弱,避免自我经验中的内在快乐、冲 动、情感产生混乱。学生们只有得到自由才能学会 负责任。教师越俎代庖,或贪图管理的方便而弱化 学生的选择,在本质上是剥夺学生的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