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常用穿刺技术介绍
《内科五大穿刺技术》知识讲解

3、放液不宜过快、过多, 首次不超过1000~20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 3000~4000ml,以免膈下移,影响呼吸和循环;
腹膜腔穿刺术
▪ 注意事项
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一般不超过3000ml,过多放 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并要输入白 蛋白以缓解。
视频欣赏讲解
物理检查
常规消毒
局部麻醉
胸穿进针
和助手配合抽液
和助手配合抽液
抽液完毕
局部麻醉
和助手配合抽液
和助手配合抽液
胸腔穿刺视频链接
▪
1 2 3456
胸腔穿刺术记录书写
▪ 时间:2006年5月6日 10时30分 ▪ 地点:内科操作室或8病床旁 ▪ 操作者:某某某实习医师 某某某主治医师
▪ 患者取反骑坐位,充分暴露背部皮肤,选择左侧肩 胛下角线与第8、9肋间隙交叉处(B超已定位)作 为穿刺点,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 以2%利多卡因5ml沿穿刺点皮肤快速进针(针尖斜 面向上)作一皮丘后,将局麻针垂直于胸壁缓慢进 针(边进针,边回抽,无回血)逐层麻醉至胸膜腔, 回抽见草黄色胸水后停止进针,拔出局麻针,局部 按压片刻。
▪ (二)病人准备:
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对于精 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地西泮10mg 或苯巴比妥30mg或可待因0.03g等以镇静 止痛。剧烈咳嗽者可给予止咳剂如氨酚待因。
具体操作
▪ 1、按上述方法摆好体位,确定穿刺点。 ▪ 2、操作者先戴口罩、帽子,穿刺点周围常规皮
肤消毒(范围至少15cm),戴无菌手套,覆盖 消毒洞巾。 ▪ 3、用2%利多卡因在穿刺点肋间下一肋上缘进 针自皮肤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以免损 伤肋间血管和神经; ▪ 麻醉过程中,边进针边回抽,拔针前可试探性刺入 胸腔抽吸少许积液或积气,作为胸腔穿刺深度的 参考。
内科四大穿刺

适应症 1.外伤性血气胸。
2.诊断性穿刺。
3.气胸、胸腔积液。
禁忌症(相对) 1.病情垂危者。
2.有严重出血倾血,大咯血。 3.严重肺结核及肺气肿者。
第 一部分 操作步骤
方法步骤
1、患者反向坐于靠背椅上,双手臂平置于椅背上缘,头伏于前臂。重症患 者可在病床上取斜坡卧位。 2、气胸穿刺部位一般取病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胸腔积液穿刺部位宜取胸部 叩诊实音处,一般在肩胛下角线第7~9肋间,或腋中线第5~6肋间穿刺。包 裹性积液,宜根据超声检查所见决定穿刺部位。 3、术者戴口罩和无菌手套,助手协助打开胸穿包,穿刺部位依常规消毒、 铺巾,局部麻醉应逐层浸润达壁层胸膜。 4、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如无阻塞将针尾乳胶管用止血钳夹紧。左手示指 与中指固定穿刺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沿下位肋骨之上缘垂直缓慢刺入,当 穿过壁层胸膜时,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然后接注射器,放开钳子即可抽液 (气)。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并随时夹闭乳胶管,以防空气进入 胸腔。 5、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盖以无菌纱布,胶布固定,嘱患者卧床休息。
第 一部分 禁忌症
禁忌症: 1、广泛腹膜粘连者。 2、有肝性脑病先兆。 3、大量腹水伴有严重电解质紊乱者禁忌大量放腹水。 4、精神异常或不能配合者。 5、肠梗阻。 6、非腹腔积液者。 7、凝血机制障碍。 8、穿刺部位皮肤软组织感染。 9、妊娠。
第 一部分 操作步骤
1、 部位选择 (1)脐与耻骨联合上缘间连线的中点上方1cm、偏左或右1~ 2cm,此处无重要器官,穿刺较安全。此处无重要脏器且容易愈 合 (2)左下腹部穿刺点 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1/3与外1/3交界 处,此处可避免损伤腹壁下动脉,肠管较游离不易损伤。 (3)侧卧位穿刺点 脐平面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处。此处穿刺 多适于腹膜腔内少量积液的诊断性穿刺。 2、 体位参考 根据病情和需要可取坐位、半卧位、平卧位,并尽量使病人舒服, 以便能够耐受较长的操作时间。对疑为腹腔内出血或腹水量少者 行实验性穿刺,取侧卧位为宜。
穿刺有几种技术操作方法

穿刺有几种技术操作方法
穿刺是一种医疗操作方法,用于获取体液、组织或细胞样本,或进行治疗。
根据具体的操作部位、目的和器械,穿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技术操作方法:
1. 皮下穿刺(Subcutaneous Aspiration):通过皮肤和皮下组织进行穿刺,用于抽取局部积液或注射药物。
2. 关节穿刺(Joint Aspiration):用于获取关节腔内积液样本,或注入药物到关节内。
3. 空心针穿刺(Needle Biopsy):使用空心针穿刺目标组织或器官,抽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4. 空心针抽吸治疗(Aspiration Therapy):使用空心针抽出体内异常积液,缓解相关症状。
5. 骨髓穿刺(Bone Marrow Aspiration):用针穿刺骨髓腔,抽取骨髓液或骨髓组织,用于疾病诊断。
6. 细胞学穿刺(Cytology Aspiration):用于抽取细胞样本,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辅助疾病诊断。
7. 空气穿刺(Air Aspiration):通过空气注入和抽出,测试各种体腔内的空气有无。
请注意,这仅是一些常见的穿刺技术操作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会根据不同情况和医疗需要进行选择和应用。
在进行穿刺操作时,应由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进行,并遵守相关的消毒、无菌操作和安全规范。
临床常用诊疗穿刺

临床常用诊疗穿刺在临床医学中,诊疗穿刺是常见的一种医疗操作,用于获取体液、组织等样本以辅助诊断和治疗过程。
本文将介绍临床常用的诊疗穿刺技术及其在不同病症中的应用。
一、腹部穿刺技术腹部穿刺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获取腹水、胸水等体液进行分析。
其中,腹水穿刺是常见的一种技术,常用于明确腹腔内炎症或肿瘤等病变的诊断。
在进行腹水穿刺时,医生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位,并通过无菌操作插入穿刺针,从而获取腹水样本进行化验。
二、胸腔穿刺技术胸腔穿刺技术是用于获取胸腔内液体或气体样本的常用方法。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胸腔积液、气胸等胸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进行胸腔穿刺时,医生通常会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位,并通过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操作,以减少穿刺风险并提高准确性。
三、关节穿刺技术关节穿刺技术常用于临床骨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通过关节穿刺可以获得关节腔内液体样本,通过化验和细菌培养等方法进行诊断分析。
关节穿刺一般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位,并进行局部麻醉后进行操作。
四、胃肠穿刺技术胃肠穿刺技术主要应用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胃肠穿刺可以获取胃肠液、血液等样本,辅助医生进行病因分析和治疗方案的确定。
胃肠穿刺的操作需要患者处于空腹状态,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五、脑脊液穿刺技术脑脊液穿刺技术是用于诊断脑脊液相关疾病的重要方法,如脑膜炎等。
医生常通过脊椎间隙穿刺获取脑脊液样本,用于进行脑脊液压力、化验和细菌培养等检查。
在进行脑脊液穿刺时,医生需要严格掌握穿刺技巧,并确保无菌操作,以减少感染风险。
总结:诊疗穿刺技术在临床医学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辅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不同的穿刺技术适用于不同的病症,医生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操作要点,并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并发症的风险。
通过诊疗穿刺技术,医生能够获得准确的病情信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内科五大穿刺技术》课件

脑室穿刺术需要精细操作和准确判断,以 避免患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3 操作步骤
1. 确定穿刺点和穿刺角度 2. 确保无菌操作和脑室压力的稳定 3. 抽取脑室内液体样本
4 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并发症包括感染、神经损伤和颅内出血。 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骨髓穿刺术
定义及适用范围
骨髓穿刺术是一种通过将针头插入骨髓腔内来 抽取骨髓样本的技术。
操作步骤
1. 确定穿刺点 2. 使用无菌技术准备和施行胸腔穿刺 3. 抽取液体样本或进行治疗
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并发症包括感染、气胸和出血。应定期观察患 者的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节穿刺术
1
定义及适用范围
关节穿刺术是通过将针头插入关节腔
注意事项
2
内来抽取关节内的液体样本或进行治 疗的技术。
在进行关节穿刺术之前,需要确定穿
内科五大穿刺技术
在内科医生的日常工作中,掌握五大穿刺技术非常重要。本课件将介绍腹腔 穿刺术、胸腔穿刺术、关节穿刺术、脑室穿刺术和骨髓穿刺术的操作要点和 注意事项。
腹腔穿刺术
定义及适用范围
腹腔穿刺术是一种在腹腔腔内插入针头以收 集液体或进行治疗的技术。
操作步骤
1. 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 2. 针头定位准确 3. 抽取样本或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
在进行腹腔穿刺术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消 毒,并且要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
并发症及应对措施常见的并发症括感染和出血。摄入足够的 液体可以帮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胸腔穿刺术
定义及适用范围
胸腔穿刺术是一种通过胸壁插入针头以获得胸 腔内的液体样本的方法。
注意事项
在进行胸腔穿刺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 评估,并进行合适的身体检查。
内科常用临床技能操作规范5种

内科常用临床技能操作规范5种内三科常用临床技能操作规范目录一、胸膜腔穿刺术二、腹腔穿刺术三、骨髓穿刺术四、腰椎穿刺术五、导尿术1一、胸膜腔穿刺术胸膜腔穿刺术(thoracentesis),简称胸穿,是指对有胸腔积液(或气胸)的患者,为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需要而通过胸腔穿刺抽取积液或气体的一种技术。
1主要作用①取胸腔积液进行一般性状检测、化学检测、显微镜监测和细菌学检测,明确积液的性质,寻找引起积液的病因;②抽出胸膜腔的积液和积气,减轻液体和气体对肺组织的压迫,使肺组织复张,缓解病人的呼吸困难等症状;③抽吸胸膜腔的脓液,进行胸腔冲洗,治疗脓胸;④胸膜腔给药,可胸腔注人抗生素或者抗癌药物。
2适应症状1、诊断性: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可作诊断性穿刺,作胸水涂片、培养、细胞学和生化学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可检查肺部情况。
22、治疗性:通过抽液、抽气或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胸腔大量积液、积气产生的压迫、呼吸困难等症状;向胸腔内注射药物(抗肿瘤药或促进胸膜粘连药物等)。
3忌讳症状1﹒体质虚弱、病情危重难以耐受穿刺术者。
2.对麻醉药过敏。
3﹒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出血倾向,患者在未纠正前不宜穿刺。
4﹒有精神疾病或分歧作者。
5﹒疑为胸腔包虫病患者,穿刺可引起感染散布,不宜穿刺。
6﹒穿刺部位或附近有感染。
4术前准备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
2.与病人家属谈话,交代检查目的、大致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并签字。
3.器械准备:胸腔穿刺包、无菌胸腔引流管及引流瓶、皮肤消毒剂、麻醉药、无菌棉球、手套、洞巾、注射器、纱布及胶布。
35操作步骤体位患者取座位面向背椅,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
不能起床患者可取半座位,患者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挑选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胸液较多时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为穿刺点。
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或超声检查确定,穿刺点用蘸甲紫(龙胆紫)的棉签或其他标记笔在皮肤上标记。
四大穿刺技术

位
穿 刺 部
位
选叩诊为实音及 听诊呼吸音明显 减低处,一般常 选腋后线与肩胛 下角线之间第7~ 9肋间,也可在腋 中线、腋后线第 6~8肋间、腋前 线第5~6肋间穿 刺。 现术前多作超声 检查确定穿刺点 及进针深度,并 注意参照X线检查 结果及查体情况。 包裹性积液及少 量积液者,则必 须于X线检查及超 声检查标记定位 后穿刺或超声引 导下穿刺。
人冲洗胸腔用)等。
病 人 准 备
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 顾虑;对于精神紧张者,可于 术前半小时给地西泮(安定) 10mg或苯巴比妥(鲁米那钠) 100mg等肌注以镇静。剧烈咳 嗽者可给予止咳剂(如可待因、 氨酚待因等,同时具有镇痛作 用)。
体
1. 患者多取坐位。面向椅背,两手 交叉抱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 使肋间隙增宽; 2.不能坐起者,可采取半卧位,举起 患侧上臂。
腹 腔 穿 刺
腹腔穿刺:用穿刺针经腹壁刺入 腹膜腔的穿刺技术。 诊断性腹腔穿刺,1880年Mikulicz 首次应用于临床。本方法简便经 济,痛苦甚小,罕有并发症,诊 断价值较大。 一般腹腔积液(血)200ml,腹腔穿 刺即可得到阳性诊断结果。是临 床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
适 应 症
内科: 1.明确腹腔积液的性质,找出病原, 协助诊断。 2.大量腹水导致呼吸困难,适量的 抽出腹水,以减轻病人腹腔内的压 力,缓解腹胀、胸闷、气急,呼吸 困难等症状,减少静脉回流阻力, 改善血液循环。 3.经腹腔穿刺向腹腔内注入诊断或 治疗性药物,如抗生素、抗肿瘤药、 利尿药等。 4.注入定量的空气(人工气腹)以增加 腹压,使膈肌上升,间接压迫两肺, 减小肺活动度,促进肺空洞的愈合, 在肺结核空洞大出血时,人工气腹 可作为一项止血措施。 重症胰腺炎时行腹穿后予腹腔灌洗 引流以减少有害物质的吸收,为重 症胰腺炎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穿刺的名词解释

穿刺的名词解释穿刺,是一种医学领域常用的检查或治疗手段。
它通过用细长的器械插入人体组织,达到获取样本、观察情况、放置引流管等目的。
穿刺是医生根据病情需要,结合相关检查结果和病患的症状进行决策的重要工具。
穿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常见于内科、外科以及放射学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穿刺方式及其用途。
1. 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细针穿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穿刺技术,广泛应用于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中。
医生使用较细的针头直接穿刺体表、结节或肿块等部位,吸取组织或细胞样本。
这种穿刺操作一般不需要进行麻醉,对患者来说相对较为轻微和不适。
通过细针穿刺,医生可以采集到病理状态下的细胞或组织,从而帮助明确诊断。
例如,在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中,细针穿刺能够通过细胞学检查,判断结节是否为恶性。
2. 穿刺活检穿刺活检是一种介于细针穿刺和开放手术之间的检查方法。
它通过一种较大的针头穿刺入体内,获取组织样本并进行病理学检查。
相比开放手术,穿刺活检具有创伤较小、恢复较快等优点。
穿刺活检可用于多种组织和器官的检查,如肝脏、乳房、肺部等。
这种方式在明确诊断以及评估治疗方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腰穿(Lumbar Puncture)腰穿是一种将针管插入腰椎间隙进行造影或采集脑脊液(脑脊髓液)样本的方法。
它常用于神经病学的诊断和治疗。
腰穿可以通过检查脑脊液的压力、细胞和化学成分,了解脑脊液系统的状况。
此外,穿刺还可用于腹腔穿刺、胸腔穿刺、关节穿刺等部位。
种类繁多的穿刺术提供了不同的临床意义,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疗过程中。
在穿刺过程中,医生需要精确判断穿刺的位置和深度,以避免损伤到重要器官和组织。
此外,队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以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尽管穿刺是一种常见且安全的技术,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可能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穿破器官或血管等。
因此,在进行穿刺前,医生会综合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和个体情况等进行评估,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告知其可能的风险和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刺点、方向和角度:三角区顶点,必要时使患者抬头;与皮肤 呈30°;针尖指向右侧乳头
评价:最常用,可直接触及颈总动脉,误伤动脉机会较少;位置 表浅,穿刺成功率高
`芯.宝蓝 m嘘或o-lJJ¥1吨心
m担
,令
d
e,
_
穿刺方法
前路 体位:同中路法
穿刺点、方向和角度: 胸锁乳突肌中点前缘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搏动 并向内侧推开,在其外侧约0.5cm处进针,与皮肤呈30°~40°角, 针尖指向同侧乳头 评价:易误入颈总动脉
穿刺方法
后路 体位:同中路,头部尽量转向对侧
穿刺点、方向和角度: 胸锁乳突肌与颈外静脉交叉点上缘(胸锁乳突肌后外缘中、下 1/3交点或锁骨上缘3~5cm处)作为进针点,针干保持水平,指向胸 骨上切迹。
肺与胸膜损伤 (气胸、血胸等) 动脉及静脉损伤 胸导管、纵隔损伤 空气栓塞
导管栓子 导管位置异常 心脏并发症
锁骨下静脉穿刺
--=--
操作
锁骨下静脉解剖标志清楚,位置较浅表,粗大(内 径1-2cm),成人 粗如拇指,血流快,经常处于充 盈通常状多态选,用右故侧易锁于骨下穿静刺脉;作为穿刺置管用
在无效情况下,应拔针稍压迫止血后重新穿刺
意外情况
由于髂外动脉狭窄或闭塞及其它因素如肥胖、低血压、有时触及 不到股动脉搏动,可采用盲目法穿刺股动脉 首先触摸有无股动脉索条状改变,如能触及则穿刺此点 透视下按前述解剖标志穿刺股动脉多可获得成功
有条件可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
颈内静脉穿刺技巧
适应证和禁忌证
针尖不宜过分向内侧深入,以免损伤颈总动脉。
体会
细针试穿:目的在于探路和确定方向、深度。尤 其短颈对、于解肥剖标胖志、不清或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更有必要
严格按规范操作:见血后确认在静脉内 误伤动脉:形成血肿压迫静脉,局部解剖发生改变,穿刺成 功率随之降低,应考虑改变穿刺径路 刀片破皮:谨防误伤血管
插管并发症
1 - 2 9 颈内静脉穿刺体表穿刺点
Internal jugular vein puncture
选择右侧的理由
1、右侧胸膜顶较左侧低 2、穿刺点至乳头连线几乎与颈内静脉平行 3、较左侧粗(约13mm) 4、无胸导管损伤风险
穿刺方法
根据颈内静脉与胸锁乳突肌的关系,分为前路、中路、后路三种 中央径路:
23 4
I -30 X 线透视下颈内静脉穿刺针走行 Internal jugular vein puncture by X-
I - 31
导丝指示的颈内静脉及上腔静脉走行 Intern al ided by wire
1 . 穿刺针 needle 2. 胸锁乳突肌锁骨头
clavicular head of stemocleidomastoid 3. 胸锁乳突肌胸骨头 st ern al head of stemocleidomastoid 4. 胸骨上窝 suprastem al fossa
、 店 月 矢 皱 折 、 \
月史i枝:动刊永 图 2 6-2 腹 殷 沟 区 血 葡 解 剖 关 系 示 意 图
(股静脉在股动脉内侧
穿刺方法
进针点:选在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正下方,即腹股沟皮肤皱折下1-2cm 静脉进针点则位于动脉内侧0.5-1cm
股动脉穿刺时左手触摸腹股沟皮肤皱折上方搏动最强处,右手持针对 准该点斜行刺入
锁骨下静脉穿刺可选用的方法有七种之多,但可分为上路和下路, 多采用下路
2
3
I - 21 锁骨下静脉穿刺体表穿刺点 Subclavian vein puncture
1. 胸骨上窝 suprasternal fossa 2. 锁骨 subclavian vein 3. 穿刺针 needle
针指 向胸骨上窝,与皮肤、锁肝间的夹角呈 30°
该部位股动脉前方有皮肤、皮下组织及阔筋膜覆盖,易触及 动脉搏动,宜作动脉穿刺点
相关解剖
由该点进入股动脉其上方有腹壁下动脉分支,下方有股深动 脉分支 透视下,97%股动脉通过股骨头内侧1/3靠近髋关节间隙 如动脉搏动不明显,可据此为定位依据
股静脉常位于相邻动脉内侧约0.5-1cm
\
`骸前上棘 腹股沟韧带
内科常用穿刺技术
பைடு நூலகம்
股动、静脉穿刺技术
常用的血管介入入路
股动脉、静脉均较粗大 由此插管易到达全身各部位的血管 抢救危重病人,可经此入路大量输液、输血
相关解剖
髂前上嵴至耻骨结节的连线为腹股沟韧带解剖位置
股动脉于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延续于髂外动脉
在股三角内,由外向内依次排列为:股神经、股动脉、股静 脉及股管
④在股动脉内1cm处左右穿刺股静脉
穿刺成功后的做法
可见动脉血色鲜红自针尾喷出,静脉血色暗红,缓慢滴出,此时可送 入导丝数厘米
有时见动脉穿刺喷血不畅,则有可能部分针尖位于动脉前后壁或侧壁, 不应盲目进导丝,应继续稍微退针并见喷血明显时方可送入导丝,然 后插入导管。若送入导丝有阻力,应在透视下观察导丝走行,大多数 情况下是导丝在穿刺针前方盘曲或向外上方斜行进入腹壁下动脉,此 时应后撤并旋转导丝试行进入,多可成功进入髂外动脉
适应证 1、危重病人定期监测中心静脉压 2、长期静脉输液或输入侵蚀性药物 3、估计术中可能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大手术 4、胸廓、胸腔疾患,明显肺气肿 5、经静脉放置心脏起搏器或标测导管
禁忌证 局部破损、感染;有出血倾向
颈内静脉解剖
与动脉的关系:与颈动脉伴行 与胸锁乳突肌的关系:胸骨头内侧-2个头的后方-颈动脉三角内 附近组织:末端后方是锁骨下动脉、膈神经、迷走神经和胸膜顶, 并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入无名静脉
I - 22 X 线透视下锁骨下静脉穿刺针走行 Subc la vian,
puncture by X-ray
I - 2 3 导丝指示的锁骨下静脉走行 Subclavian vein guided by wire
老年人及儿童:股动脉易滚动,应用左手指将其逼紧或用中指和示指 将其夹在中间,使之相对固定。
股静脉穿刺则在搏动点内侧约1cm试行,应间歇性退针以待静脉血流出
Seldinger技 术 穿刺示 意图
技巧
①了解腹股沟区 的 ②③在 在解腹 腹剖股 股沟 沟韧韧带带中下1部-偏2c内m处触穿及刺股股动动脉脉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