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品德《了不起,家乡人》
了不起家乡人教学反思

了不起家乡人教学反思在进行“了不起家乡人”这一教学主题时,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人的好奇与敬佩。
这一过程中,有许多值得反思和总结的地方。
一开始,我满怀期待地走进教室,准备带领孩子们开启这趟了解家乡人的奇妙之旅。
我给孩子们展示了一些家乡名人的照片和事迹,原本以为他们会兴致勃勃,可没想到,孩子们的反应有些平淡。
这让我意识到,单纯的展示和讲述,并不能真正触动他们的内心。
于是,我决定改变策略,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身边了不起的家乡人。
他们带着任务,兴奋地跑回家,去采访自己的父母、邻居,甚至是街头巷尾的小商贩。
有个孩子回来跟我们分享了他采访一位清洁工爷爷的经历。
他说,那天早上天还没亮,他就跟着爷爷出门工作。
爷爷拿着大大的扫帚,认真地清扫着街道的每一个角落,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烟头也不放过。
孩子说,他看到爷爷的额头布满了汗珠,却一直没有停下来休息。
那一刻,他明白了这份工作的辛苦和爷爷的坚持。
还有个孩子讲述了他邻居阿姨的故事。
阿姨是一位社区志愿者,经常帮助那些独居的老人,给他们买菜、做饭、陪他们聊天。
孩子说,阿姨总是面带微笑,让他觉得特别温暖。
通过孩子们的分享,我发现他们眼中了不起的家乡人,不再只是那些有名气、有成就的人,更多的是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坚守的普通人。
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也让我意识到,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书本和理论上,更要让孩子们亲身去感受、去体验。
在之后的教学中,我让孩子们把这些故事画下来,或者写成小作文。
他们的作品充满了真情实感,让我看到了他们对家乡人的深深敬意。
然而,这次教学也并非完美无缺。
在组织孩子们进行讨论和分享时,我发现有些孩子因为害羞或者表达能力有限,没有能够很好地把自己的想法传达出来。
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另外,在引导孩子们理解家乡人的精神品质时,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深入。
有些孩子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没有真正领会到这些品质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品德三年级下册了不起,家乡人

closeness to nature
畅 享 空 轻 自 间 松 我 1、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是 办 简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 公 单 家)。 生 活
பைடு நூலகம்
了不起,家乡人 绿 一、我会正确填空 色
2、蔡伦是东汉时期(桂阳)人,是 (造纸术)的发明者。
3、毕昇是北宋徽州人,是(活字印刷术) 的发明者。
许敬宗——杭州新城人,唐朝宰相 苏轼——北宋政治家,文豪,在杭州为官期间,组织修建 苏堤 白居易——唐代文学家,在杭州为官期间,组织修建白堤
3、设计组织“家乡一日游”应注意什么? 答:首先要设计一条能包揽家乡主要景点的 线路图,其次游览过程中应 向游人介绍家乡风光、物产及古今名人,让 游人充分了解自己的家乡。旅途 中礼貌待客,热情周到,让游人心情愉快。 4、采访时,我们应注意些什么? 答:采访时应注意:一要注意交通安全;二 要讲文明,对人有礼貌;三 不要妨碍他人;四要互相帮助。
、王选是江苏无锡人,当代著名(科学家), 主持开发我国(计算机汉字激
光照排系统)和(电子出版)系统。
、王选领导的公司被誉为当代(“高科技企业 的典范”)。
9、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10、袁隆平是江西德安人,中国工程 院院士,他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 (粮食)问题做出重大贡献。
11、亚洲最大的布匹集散中心是(中 国轻纺城)位于浙江绍兴的(柯桥)。
蔡伦
湖南郴州人
造纸术发明家
毕昇 安徽歙县人 活字印刷书的发明者 袁隆平 江西德安人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孔子 山东曲阜一代人 思想家和教育家
鲁迅浙江绍兴人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 家
1、东汉蔡伦是( A )的发明家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 南针 2、中国最早的银行是( B ) A、中国人民银行 B、日升昌票号 C、 工商银行 D、农行
了不起的家乡人作文

了不起的家乡人作文我的家乡,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地方。
但就是在这个小小的角落,却有着一群了不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家乡的独特故事。
在我们家乡的集市上,有一位卖水果的大叔,他姓王,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王大哥。
王大哥长得憨厚老实,总是带着一脸朴实的笑容,那笑容就像清晨穿透树叶的阳光,温暖而不刺眼。
王大哥的水果摊,那可是集市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每天清晨,天还蒙蒙亮的时候,王大哥就开着他那辆装满水果的小货车来到了集市。
他总是小心翼翼地把水果一箱一箱地搬下来,然后整齐地摆放在摊位上。
那些水果在他的摆弄下,就像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色泽鲜艳,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记得有一次,我去王大哥的摊位买水果。
当时我看中了一篮子草莓,但是又担心草莓不新鲜。
王大哥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他二话不说,拿起一颗草莓递到我嘴边,说:“妹子,你尝尝,这草莓新鲜着呢,保证甜到你心里!”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草莓放进了嘴里。
那一瞬间,草莓的香甜在我的口中弥漫开来,真的是又新鲜又美味。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王大哥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说:“妹子,放心买,大哥的水果,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王大哥卖水果,可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他对每一位顾客都充满了热情和耐心。
有一次,一位老奶奶来买苹果,挑挑拣拣了好久,王大哥不仅没有丝毫的不耐烦,还一直帮老奶奶挑选,告诉她哪些苹果又脆又甜。
最后,老奶奶买了一袋苹果,王大哥还额外送了她两个。
老奶奶感激地说:“小伙子,你人真好!”王大哥笑着说:“奶奶,您慢走,下次再来!”除了王大哥,还有一位让我敬佩的家乡人,那就是我们村的李爷爷。
李爷爷是一位退休教师,他在村里德高望重,深受大家的尊敬。
李爷爷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他却一刻也闲不下来。
他主动在村里开办了一个免费的辅导班,帮助村里的孩子们学习。
每天放学后,孩子们都会来到李爷爷家,李爷爷总是耐心地为他们辅导功课,解答问题。
有一次,我路过李爷爷家,看到屋里坐满了孩子,李爷爷正站在黑板前,认真地给孩子们讲解数学题。
新版浙教版道德与法治第4课《了不起,家乡人》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第二单元第4课《了不起,家乡人》课题 4.《了不起,家乡人》设计者教学目的1.了解家乡优秀人物的事迹,向他们学习。
2.领会为建设家乡、造福家乡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们的精神品质,为家乡有这样的创业者感到自豪。
3树立建设家乡的信心。
到鼓舞,尊重家乡的劳动者。
3.了解家乡优秀人物的事迹,向他们学习。
教学重点实地采访调查家乡名人名事,设计一张“家乡一日游”路线图。
教学难点激起学生向这些人物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并树立建设家乡的信心。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课前搜集古今名人图片、资料。
2、搜集“杭州首届平民英雄”评选活动资料3、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1、课前搜集有关从古至今家乡名人的资料。
2、课前采访“身边的名人”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我们的家乡是可爱的,美丽的,富饶的,我们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都希望家乡建设得更好。
你可知道,今天的家乡是由许多各行各业的人们用勤劳和智慧建设起来的?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些“了不起的家乡人”,领略家乡人的了不起。
板书:了不起,家乡人二、走近家乡名人,了解家乡名人1、阅读课文,你知道课文中写的这些名人吗?2、请学生根据课外搜集的资料,补充介绍课文中的名人和家乡的名人。
3、播放有关名人的课件,学生观看。
4、你想对这些名人说什么。
5、提问,杭州有那么多为家乡作出贡献的人,他们和名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6、小结:家乡的建设还需要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共同创造。
7、请学生说说平时所见所闻普通人共同创造我们家乡的故事。
三、走进家乡名人,采访名人名事你的家乡有哪些名人?你知道他们的事迹吗?今天,我们准备走进这些名人的生活,去亲身感受这些名人名事。
1、小组制定“家乡名人调查计划”2、全班交流调查计划。
3、修改调查计划。
4、师生共同提出值得注意的事项,如交通安全、文明礼貌等5、准备工具:笔、笔记本、照相机等。
6、调查采访。
第二课时一、采访回顾1、出示“娃哈哈”商标,请学生认一认,说说你知道“娃哈哈”有哪些产品。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了不起,家乡人》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了不起,家乡人》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体会故事主人公的拼搏和成功心路历程。
2.懂得珍惜家乡,热爱祖国文化。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俞敏洪小学生时期的成长经历;(2)了解他为什么要成立新东方。
2.教学难点:(1)要求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词汇、语句,从而理解文章;(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观看一段关于新东方的宣传视频,让学生对新东方有初步的认识。
2.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
二、导入新课(10分钟)1.老师读一遍课文,带领学生一起读。
2.寻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是新东方的特色?3.询问学生,谁知道新东方的创始人是谁?4.老师导入文章主题:“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位创造新东方的人——俞敏洪。
”三、讲解课文(10分钟)1.带领学生查看课文,解释词汇和语句,让学生理解文章。
2.介绍俞敏洪小学生时期的历程,并让学生理解俞敏洪的成长经历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自主阅读(15分钟)1.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2.学生阅读后按照问题的要求,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五、合作学习(10分钟)1.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展开小组内的合作,共同理解课文。
2.让学生讲述俞敏洪的创业经历,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六、综合复习(10分钟)1.请学生自己复述课文并回答问题。
2.让学生概括整篇文章的主旨大意以及这篇文章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了不起,家乡人》,让学生了解到了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通过学习故事主人公的拼搏和成功的历程,学生了解到了拼搏和努力的重要性,能够理解并体会到伟大精神的内涵。
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了不起,家乡人》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了不起,家乡人》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与目标1.1 教学背景《了不起,家乡人》是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孩子们因为家乡人的勇敢和智慧而为之自豪,并鼓励孩子们树立家乡自豪感和品质意识。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并朗读课文《了不起,家乡人》•认识家乡的重要性,并表达对家乡的情感•了解家乡人的勇敢和智慧,并思考如何将这些品质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品质意识和自豪感二、教学内容及教学重难点2.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课文《了不起,家乡人》的朗读与理解•家乡的重要性与自豪感的培养•家乡人的勇敢和智慧的讨论•将家乡人的品质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2.2 教学重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和自豪感•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家乡人的勇敢和智慧,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三、教学设计与过程3.1 教学设计•导入:通过问题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和思考•朗读与理解: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并进行逐句解读与理解•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家乡人的勇敢和智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情感培养:通过活动和讨论,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和自豪感•小结与展望: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并展望家乡人的品质如何影响学生的成长3.2 教学过程3.2.1 导入老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入课题:•你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你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什么样的感觉?•家乡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重要?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和思考。
3.2.2 朗读与理解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了不起,家乡人》,并逐句解读与理解。
可以使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文中提到了哪些家乡人的品质?你觉得这些品质有什么重要性?通过朗读与理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家乡人的品质进行思考。
3.2.3 讨论与思考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家乡人的勇敢和智慧。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的家乡人课件(55张ppt)

活动二:寻古探今 寻访家乡人
焦裕禄
我知道焦裕禄的家乡是山东,他 在任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期间,使 全县的贫困面貌大为改善,被群众誉 为“党的好干部”。他是我们山东人 的骄傲。
活动二:寻古探今
寻访家乡人
“铁榔头” 郎平
世界冠军 中国女排
活动二:寻古探今 寻访家乡人
郭明义
我的家乡辽宁鞍山有一位被誉为 “当代雷锋”的人,就是郭明义。他 始终把助人为乐、奉献社会当作使命、 习惯和生活方式,向人们传递着“雷 锋精神”的不朽魅力。
活动一:找一找我身边的家乡人
张叔叔为什么得到家乡人的佩服?
活动一:找一找我身边的家乡人
家乡的覃奶奶为什么热心教 人们绣侗绣?
听一听:阿里木的故事
听一听:阿里木的故事
阿里木的故事
“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资助贫困学生 支援地震灾区
阿里木是谁的家乡人?
活动二:寻古探今
寻访家乡人
活动要求: 1. 找一找你敬佩的家乡人,包括家乡历史上的 名人、伟人,家乡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
活动二:寻古探今
寻访家乡人
我的家乡在浙江绍兴,我佩服的 家乡人就是鲁迅,他是我国著名的文 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精神一 直激励着我们每一位家乡人。
鲁迅
活动二:寻古探今
寻访家乡人
北京有个梅兰芳纪念馆。我佩服 的家乡人就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梅兰芳先生,他的京剧表演独具魅力, 他是家乡人的杰出代表。
寻古探今寻访家乡人我知道焦裕禄的家乡是山东他在任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期间使全县的贫困面貌大为改善被群众誉为党的好干部
我的家乡人
三年级 道德与法治
仔细观察图片,你从中看到了什么?了解到 了什么?
浙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家乡人,家乡情教案

浙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家乡人,
家乡情教案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3、家乡人,家乡情
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的历史名人,了解名人对家乡的贡献。
2、能发现为家乡做贡献的平凡家乡人。
3、能唤起对家乡人的感激之情,激发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自豪之感。
教学重点:
了解名人和平凡的家乡人对家乡的贡献,唤起对家乡人的感激之情,激发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自豪之感。
教学难点:
唤起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之情,激发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自豪之感。
教学准备:
课件、插图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单元的最后一课,突出了家乡之美不仅在于景美、物美,更在于为家乡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的家乡人之美。
古往今来,家乡涌现出许多名垂青史的人物,他们是家乡的骄傲。
教科书同时让学生了解为家乡做出贡献的不仅有名人、伟人,还
有无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坚持、无私奉献的平凡人。
为了促进学生了解不同工作岗位上的家乡人在家乡建设发展中做出的可贵事迹,发掘学生对家乡的深厚情谊,教科书设计了采访“平凡的家乡人”的主题活动。
最后借用古诗升华学生的家乡情,以诗寄情、以文传意,使学生热爱家乡人,珍视家乡的文化传统,进步形成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过程:
活动一:家乡名流知几何
1、情境营建与情感导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
第二单元第4课《了不起,家乡人》教案一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
第二单元第4课设计说明
课题:《了不起,家乡人》
设计者:吴莹
设计意图:
《了不起,家乡人》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第二单元中最后一篇课文,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家乡的风景美,家乡的特产多,而这一切是怎么来得呢?学习本课显然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了。
家乡人的智慧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点燃的。
那么学生的智慧从哪儿得到培养呢?我想应该是综合的、开放的课堂结构,是平等的、互动的师生关系。
因此本课在设计时有意识地从以下几个方入手:
1.立足学生生活实际,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
本单元呈现的都是与家乡有关的话题,要了解家乡,空洞的说教已完全没有意义,让学生走进家乡,认识家乡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情感的基点。
教师可以根据教科书呈现的话题,带学生去博物馆调查,去图书馆阅读,向社区中的邻居、父母访问;开展“寻访了不起的家乡人”活动,使学生找到家乡人的闪光点,通过寻找,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找到他们的闪光点,讲一讲他们的故事,说一说他们的榜样作用对自己的影响,谈一谈怎样才能做个了不起的家乡人,从而形成一股学习好榜样的热潮。
2.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运用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为教学服务的,说得更清楚些是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服务的。
让学生自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终身教育的要求。
要让学生获得自主发展,就必须充分挖掘学生动力资源,使之能不断激励或推动学生个体去学习。
在第一课时中,教师选择了最近社会上非常热门,又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一项“平民”活动——“寻找身边的平民英雄”作为启发学生产生“采访”兴趣的引子,这些来自生活的内容让学生倍感亲切,也对家乡的名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的一种内驱力,是学习的源泉,是学生学习心理标志之一。
浓厚的学习兴趣会变成巨大的学习动力。
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方式,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这些都是挖掘学生动力资源的有效形式。
3、采用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
课堂上,学生介绍历史名人、讲名人成功经历、到发现身边众多的“平民英雄”,甚至通过“创办公司”体会经营企业的不易……我们不难看到活动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进一步引导孩子们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解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会解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让孩子们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