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画幅焦距换算等效135焦距2013第一版
什么是数码相机等效焦距详解

什么是数码相机等效焦距详解什么是数码相机等效焦距详解什么是数码相机等效焦距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总是以135相机的镜头作为参照物的,主要原因是因为135相机普及得最广泛,文章对它的介绍也最多,人们对它了解的程度也最大。
相机的镜头焦距是衡量镜头所拍摄范围的一个重要参量,不同焦距的镜头适应不同的拍摄需要。
固定焦距的镜头一般分为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远摄镜头。
标准镜头是指焦距大约等于感光面(底片,CCD或CMOS) 的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其“看”(拍摄)对象的视角和人眼的视角(当然不能把人眼的余光也考虑进去)非常相近。
对135相机而言,其感光面尺寸为36×24mm,对角线长度为43mm。
因此43mm左右焦距的镜头就是标准镜头,习惯上取50mm左右的镜头为标准镜头。
对120中幅相机,其感光面尺寸有三种:45×60mm、60×60mm和90×60mm,因此其标准镜头的焦距范围为75~110mm。
焦距小于标准镜头的称广角镜头,而大于标准镜头的称远摄镜头。
50mm标准镜头的视角(感光面对角线两端点到镜头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度)为47度,显然广角镜头的视角比标准镜头的大,能拍摄更大的范围,远摄镜头的视角比标准镜头的小,拍摄的范围也小。
一个简单的法则就是,焦距越大视角越小,焦距越小视角越大。
数码相机由于其感光面(CCD或CMOS)的尺寸是随相机不同而不同(135相机的感光面是固定不变的)。
仅以相机镜头的真实焦距是难以比较不同相机的拍摄范围的,所以都换算到等价的135相机的镜头焦距,然后才进行比较。
到目前为止,除了Canon EOS-1Ds、Kodak DCS 14n和Contax N DIGITAL三款相机和135相机有相同的感光面积外,其余的都比135相机的小,因此这三款相机镜头的焦距和135相机的镜头焦距是没有区别的。
换算焦距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感光面尺寸的长宽比例为3:2,也就是与135相机的感光面的长宽比例相同的数码相机。
纠正“等效焦距”的错误说法

错误的等效焦距说法全画幅DSLR:35毫米胶片尺寸36x24mm,这是电影胶片所使用的尺寸。
相机诞生后人们为了能够继续沿用这种成功的胶片而不增加生产成本,于是把相机也做成了使用35毫米胶片的尺寸(当然也有120、6x6等等的其他尺寸的胶片这里就不多说了),这样就很通用,不用再制造新的生产线了。
胶片摄影接近160年的发展史,35毫米胶片一直占有很大份额。
数码单反相机由胶片单反相机发展而来,数码相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起来,但是为什么没有向巨人的35毫米尺寸看齐,而是诞生了一个APS-C画幅呢?其实,APS全称(Advanced Photo System) 懂英文的同志应该发现了,这不是“高级照片系统”的意思么?是的,这种被称为“高级照片系统”胶片尺寸在国外的相机器材发展史上是占有一席之地的,也为大家所熟知。
APS胶片的设计目的是为了适应广泛的业余摄影爱好者,定位于业余消费市场,共设计了三种底片画幅(H、C、P):H型是满画幅(30.3×16.6mm),长宽比为16:9;C型是在满画幅的左右两头各挡去一端长宽比为3:2(24.9×16.6mm)与135底片同比例;P型是满幅的上下两边各挡去一条使画面长宽比例为3:1(30.3×10.1mm)被称为全景模式。
APS感光胶片与传统感光胶片最大的区别在于胶片上不仅涂有感光乳剂,还涂覆有一层透明的磁性介质,它除了具有传统胶片的所有功能外,还具有数码书写能力,利用胶片齿孔边和另一边的条形导轨面积,在拍摄过程中,可以随时将拍摄中的有关数据记录在胶片上,如:焦距、光圈、速度、色温、日期。
有的APS相机还储存有十几种语言,100多种赠语、贺词或标题,可以通过机背上的按钮选择所需和对照片的制作要求等,并且将信息记录在胶片上,这些信息还可以修改。
在冲洗时还可以印出一张“缩略图索引”的目录照片,在当时是很新颖超前的设计。
为了便于观看APS胶片,APS系统还配套设计有“胶片图像播放仪”,把拍摄好的胶片放入设备并与电视连接,就可以在电视上观赏,同时还能配有音乐,可以连续播放,图像可以局部放大,还可以调节图像的色彩、亮度等,如同看电影一样,增添了摄影的娱乐性。
等效焦距和实际焦距换算

实际焦距和等效焦距之间的关系要搞清楚真实焦距和等效焦距之间的关系,不得不从传统135相机入手。
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总是以135相机的镜头作为参照物的,主要原因是因为135相机普及得最广泛,文章对它的介绍也最多,人们对它了解的程度也最大。
相机的镜头焦距是衡量镜头所拍摄围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焦距的镜头适应不同的拍摄需要。
固定焦距的镜头一般分为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远摄镜头。
标准镜头是指焦距大约等于感光面(底片,CCD或CMOS)的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其“看”(拍摄)对象的视角和人眼的视角(当然不能把人眼的余光也考虑进去)非常相近。
对135相机而言,其感光面尺寸为36×24mm,对角线长度为43mm。
因此43mm左右焦距的镜头就是标准镜头,习惯上取50mm左右的镜头为标准镜头。
数码相机由于其感光面(CCD或CMOS)的尺寸是随相机不同而不同(135相机的感光面是固定不变的)。
仅以相机镜头的真实焦距是难以比较不同相机的拍摄围的,所以都换算到等效的135相机的镜头焦距,然后才进行比较。
换算焦距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感光面尺寸的长宽比例为3:2,也就是与135相机的感光面的长宽比例相同的数码相机。
这一类相机都是一些单反可更换镜头的相机。
另一类是针对感光面尺寸的长宽比例为4:3,和计算机显示器屏幕长宽比例相同的消费类数码相机。
这类相机大部份是民用相机(也有极少数是单反的专业相机,比如Olympus E-1)。
对第一类数码相机,尽管它们都使用135相机的镜头,但视角是不一样的。
怎样把它们的镜头焦距换算成等效焦距呢?依据是两者的对角线视角必须相等。
设f是等效的镜头焦距(单位:mm),f1是数码相机镜头的真实焦距(单位:mm),d1是数码相机感光面对角线的长度(单位:mm),由三角形的相似性质不难得到 f/43.27=f1/d1即f=43.27*f1/d1=af1 其中a=43.27/d1称为镜头因子。
例如Nikon D1x的CCD 尺寸为23.7×15.6mm,则d1=28.37mm,α=1.5(这个α=1.5其实就是数码单反用户常说的焦距转换系数,例如尼康D70为1.5,佳能的20D为1.6等),因此如果相机用一个17~35mm的变焦镜头,其等效的135相机镜头是25.5~52.5mm的变焦镜头。
equivalent等效焦距

等效焦距是摄影领域常用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不同传感器尺寸所对应的焦距。
在数码相机中,传感器的尺寸有很大的差异,而焦距是描述镜头的特性之一。
因此,为了能够比较不同相机的视角和成像效果,我们需要引入等效焦距。
1. 什么是等效焦距?等效焦距是指以35mm全画幅相机为基准,通过对不同传感器尺寸的焦距进行换算得到的一个数值。
它表示了在不同相机上使用同样焦距的镜头拍摄同一场景时,获得的视角和成像效果是相似的。
2. 等效焦距的计算方法等效焦距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只需将实际焦距与传感器尺寸之比相乘即可。
例如,一个APS-C传感器相机的实际焦距为50mm,而其传感器尺寸为35mm全画幅相机的1.5倍,那么该相机的等效焦距就是50mm乘以1.5等于75mm。
3. 等效焦距对视角的影响等效焦距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摄影中的视角。
较长的焦距会产生较窄的视角,使被摄对象显得更为放大和聚焦,适合拍摄远处的主体或者需要突出主体的细节。
而较短的焦距则会产生较宽的视角,使被摄对象显得更广阔,适合拍摄风景、建筑和室内场景等。
4. 等效焦距对景深的影响除了视角外,等效焦距还会对景深产生影响。
较长的焦距会产生较浅的景深,使得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能够有效地突出主体。
而较短的焦距则会产生较深的景深,使得整个画面都能保持清晰,适合拍摄需要全景呈现的场景。
5. 为什么要使用等效焦距?使用等效焦距可以使不同相机之间的比较更加直观和准确。
在选择镜头时,我们可以通过等效焦距来判断适合自己需求的焦距范围。
此外,如果我们习惯了某一种焦距下的视角和成像效果,那么在使用其他传感器尺寸的相机时,可以通过等效焦距来选择与之相似的镜头。
6. 等效焦距的局限性虽然等效焦距在摄影领域中有很大的应用,但也有一些局限性。
等效焦距只是对焦距进行了换算,而并没有改变实际的光学特性。
因此,在使用不同传感器尺寸的相机时,实际焦距和光圈大小仍然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总结:等效焦距是为了比较不同传感器尺寸相机上镜头焦距而引入的概念。
焦距视角换算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133.426 122.275 110.868 98.556 84.425 71.938
132.833 121.585 110.107 97.752 83.617 71.167
132.242 120.900 109.353 96.957 82.821 70.410
131.655 120.219 108.605 96.172 82.038 69.667
140.746 130.908 120.559 109.004 95.184 82.428
140.122 130.164 119.712 108.076 94.208 81.458
139.501 129.424 118.872 107.158 93.247 80.507
138.882 128.689 118.039 106.251 92.301 79154.489 148.415 140.179 131.282
163.211 158.597 153.418 147.114 138.592 129.424
162.522 157.727 152.353 145.822 137.021 127.594
161.835 156.860 151.291 144.539 135.467 125.792
128.756 116.886 104.972 92.387 78.298 66.151
155.710 149.185 141.984 133.426 122.275 110.868
相机画幅知识

所谓全画幅是针对传统135胶卷的尺寸来说的。
以前大部分的数码单反CCD尺寸都比135胶卷的尺寸小,而全画幅数码单反的CCD(或CMOS的感光成像的元件)尺寸和135胶卷的尺寸相同。
而CCD尺寸越大,成像质量越高。
并且对于已经有传统单反的用户来说,镜头使用不会有换算问题。
比如佳能EOS 350D的CCD尺寸大概等于胶卷尺寸的2/3左右,EOS 10D 上装100mm的镜头,换算1.6倍率后就变成160mm的镜头了。
传统的照相机胶卷尺寸为35mm,35mm为胶卷的宽度(包括齿孔部分),35mm胶卷的感光面积为36 x 24mm。
换算到数码相机,对角长度约接近43.2mm的,CCD/CMOS尺寸越大。
在单反数码相机中,很多都拥有接近35mm胶卷感光的CCD/CMOS尺寸,例如尼康的D100,CCD/CMOS尺寸面积达到23.7 x 15.6,比起消费级数码相机要大很多,而佳能的EOS-1Ds的CMOS尺寸为36 x 24mm,达到了35mm的面积,所以成像也相对较好。
我们就叫他们是全画幅。
编辑本段真实尺寸在数码相机性能规格表中用英寸表示并不是CCD的真实尺寸,但可以使用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方法求得CCD的真实尺寸。
镜头的真实焦距与相当(等效)焦距在数码相机或使用说明书上一般都会列出,而相当于35mm照相机的焦距与真实焦距之比,即为35mm照相机的画幅对角线尺寸与CCD的实际对角线长度比,由此可以方便计算出CCD的真实尺寸。
编辑本段全画幅单反和非全画幅的区别所谓全画幅是针对传统135胶卷的尺寸来说的。
以前大部分的数码单反CCD尺寸都比135胶卷的尺寸小,而全画幅数码单反的CCD(或CMOS的感光成像的元件)尺寸和135胶卷的尺寸相同。
而CCD尺寸越大,成像质量越高。
并且对于已经有传统单反的用户来说,镜头使用不会有换算问题。
非全画幅相机,比如佳能EOS 400D,50D的CCD尺寸大概等于胶卷尺寸的2/3左右,100mm的镜头,换算1.6倍率后就变成160mm的镜头了。
135标准镜头焦距是

135标准镜头焦距是135标准镜头焦距是指135相机上的标准镜头焦距,通常为50mm。
这个焦距被视为最接近人眼视角的焦距,因此在摄影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135标准镜头焦距的特点和应用。
首先,135标准镜头焦距的特点是景深适中,适合拍摄人像和风景。
由于其焦距接近人眼的视角,所拍摄的画面看起来比较自然,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形。
同时,由于焦距适中,景深也比较合适,能够清晰地呈现前景和背景,使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立体和生动。
其次,135标准镜头焦距在拍摄人像时能够呈现真实的面部特征。
人像摄影中,使用135标准镜头焦距能够更好地呈现人物的五官特征和面部表情,使人像更加真实自然。
同时,由于焦距适中,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形,使得人像更加美观。
此外,135标准镜头焦距也适合拍摄风景。
在拍摄风景时,使用135标准镜头焦距能够更好地表现景深和远近景物的对比,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同时,由于焦距适中,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形,能够更真实地呈现风景的细节和层次感。
总的来说,135标准镜头焦距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适合拍摄人像和风景。
在摄影爱好者中也备受青睐。
因此,对于喜爱摄影的朋友们来说,掌握和了解135标准镜头焦距的特点和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摄影技术,拍摄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拍摄对象和场景来选择合适的焦距,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焦距的镜头,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摄影作品的特色和魅力。
综上所述,135标准镜头焦距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焦距,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掌握其特点和应用,对于提高摄影技术和拍摄出优秀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135标准镜头焦距,拍摄出更加优秀的摄影作品。
相机各种画幅大小直观图

大神的进化之路相机画幅与焦距之间的关系无YeSiM2012-10-4相机画幅与焦距之间的关系以下是各种相机各种画幅大小的直观图,①小画幅相机(全画幅);②是胶片时代后期普遍采用的6X4.5画幅中画幅,简称645画幅;③是胶片时代比较大的中画幅6X7,该画幅由瑞士人发明,但是没有推广开,后来被日本人推广开了。
除了上述①②③,还有哈苏,禄来使用的6X6画幅,这是种正方形的画幅,北欧人认为这种画幅适合艺术表现。
富士还生产6X9片幅的相机,用于风光拍摄下图的各个方框就是各种画幅中感光材料的大小,如数码感光芯片与胶片上面简单说了下传统画幅的大小,现在再简述下与我们最紧近的相机画幅吧——APS-C画幅与4/3画幅(太小了,不好画,不在图中展示,反正比APS-C小)APS-C画幅普遍使用在低端到中高端数码相机上4/3画幅普遍使用在便携微单相机上,当然除了4/3的倡导者奥林巴斯(奥林巴斯的单反相机E5使用的也是4/3画幅,而且奥扬言下一代旗舰单反还要用4/3画幅,真是不知死活呀。
)上图展示了数码时代的APS-C,全画幅(小画幅),中画幅感光材料的大小①APS-C画幅芯片大小,图中展示的是尼康D200的芯片大小,别的品牌与型号之间会有些许差异,但总的来说,尼康的芯片大小与全画幅的比例为1:1.5,佳能的APS-C画幅的芯片大小与全画幅比例为1:1.6(不得不说佳能奸商呀,太特么省了),别的品牌的APS-C 画幅的单反相机的画幅基本也保持在这个级别,大家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详细信息②全画幅感光芯片大小,所谓全画幅只不过是数码时代的叫法,意思是感光芯片的大小与一张135胶片的画幅大小相同,占满了全部的一幅135胶片。
大家切不可以为全画幅比中画幅大③是数码时代普遍采用的画幅的中画幅,比胶片时代中画幅小,画幅一般在44mmX33mm,宾得645D采用的便是这种画幅,当然对应各种不同档次的中画幅数码后背,也有别的尺寸如:56 x 36,48 x 36,48 x 36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