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嵌入式开发环境超详尽版

合集下载

嵌入式系统开发

嵌入式系统开发

嵌入式系统开发嵌入式系统是指内嵌在其他设备或系统中,实现特定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它通常集成了硬件和软件,通过专门的开发平台进行开发和编程。

嵌入式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汽车、家电、医疗设备、通信设备等。

本文将围绕嵌入式系统开发展开,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开发流程以及相关技术。

一、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将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硬件组件集成在一起,通过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实现特定的功能需求。

常见的嵌入式系统采用单片机或微处理器作为核心处理器,具有较小的体积和功耗。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硬件平台的选择、外设的接口设计、系统调度和任务管理等方面。

同时,软件开发也是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操作系统的移植、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写以及应用程序的开发。

二、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硬件设计、软件开发、集成测试和发布等环节。

下面将逐一介绍各个环节的内容。

1. 需求分析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之前,需要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

通过与用户沟通和需求分析,确定硬件平台、输入输出设备和外部接口等方面的需求。

2.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是指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器、存储器、外设等硬件组件,并进行相应的电路设计和PCB布局。

硬件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扩展性和功耗等因素。

3. 软件开发软件开发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关键环节。

首先,根据硬件平台的选择,进行操作系统的移植和配置。

然后,编写设备驱动程序,实现对外设的控制和数据交换。

最后,根据系统需求,开发应用程序,实现特定功能。

4. 集成测试集成测试是将硬件和软件进行整合,测试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需求。

通过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发现并修复系统中的缺陷和问题。

5. 发布在集成测试通过后,将嵌入式系统制作成最终产品,进行出厂测试和质量控制。

然后,将产品发布给客户或上线市场。

三、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相关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涉及到多个技术领域,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技术。

嵌入式解决方案

嵌入式解决方案
(1)支持C、C++等编程语言进行代码编写。
(2)编译与链接生成可执行文件,支持多硬件平台。
(3)提供硬件仿真器,方便开发者进行程序调试。
(4)提供项目管理模板,便于团队协作。
4.技术支持与服务
(1)开发文档:提供详细的硬件、软件开发指南,便于开发者了解系统。
(2)技术培训: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助力开发者掌握开发技能。
2.软件设计
(1)操作系统:基于开源操作系统,结合RTOS特点进行优化;
(2)驱动程序:开发硬件相关的驱动程序,保证硬件设备正常工作;
(3)中间件:提供网络协议栈、文件系统等中间件,简化应用层开发;
(4)应用程序:根据客户需求,开发嵌入式应用软件;
(5)软件安全:遵循安全编程规范,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2)内存:配置足够的RAM以满足系统运行需求。
(3)存储:采用大容量Flash存储器,用于存储系统程序与用户数据。
(4)外围接口:提供USB、以太网、串口等接口,便于设备互联。
(5)硬件安全:集成加密芯片,确保系统及数据安全。
2.软件设计
(1)操作系统:基于实时操作系统(RTOS)进行定制化开发。
嵌入式解决方案
第1篇
嵌入式解决方案
一、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在工业控制、智能家居、网络通信等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嵌入式系统性能与可靠性,降低开发成本,特制定本解决方案。
二、目标
1.满足客户对嵌入式系统的功能需求;
2.提高嵌入式系统的性能六、总结
本方案旨在为客户提供一套完整、高效的嵌入式解决方案,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提高性能、降低开发成本。通过严谨的设计、专业的技术支持,确保嵌入式系统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助力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嵌入式linux开发教程pdf

嵌入式linux开发教程pdf

嵌入式linux开发教程pdf嵌入式Linux开发是指在嵌入式系统中使用Linux操作系统进行开发的过程。

Linux作为一种开源操作系统,具有稳定性、可靠性和灵活性,因此在嵌入式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嵌入式Linux开发教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Linux系统概述: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包括内核、文件系统、设备驱动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Linux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后续的开发工作至关重要。

2. 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通过搭建开发环境,包括交叉编译器、调试器、仿真器等工具的配置,使得开发者可以在本机上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和调试。

同时,还需要了解各种常用的开发工具和调试技术,如Makefile的编写、GDB的使用等。

3. 嵌入式系统移植:嵌入式系统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硬件平台进行移植,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硬件环境。

这个过程包括引导加载程序的配置、设备驱动的移植和内核参数的调整等。

移植成功后,就可以在目标硬件上运行Linux系统。

4. 应用程序开发:在嵌入式Linux系统上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

这包括编写用户空间的应用程序,如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网络通信等功能。

还需要熟悉Linux系统提供的各种库函数和API,如pthread库、socket编程等。

5. 系统优化和性能调优:在开发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系统进行调优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这包括对内核的优化、内存管理的优化、性能分析和调试等。

只有深入了解和熟练掌握这些技术,才能使得嵌入式系统运行得更加高效和稳定。

嵌入式Linux开发教程PDF通常会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际的案例和实践操作,帮助开发者快速掌握嵌入式Linux开发的技术和方法。

同时还会介绍一些常见的开发板和硬件平台,以及开源项目等,帮助开发者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所学的技术。

总之,嵌入式Linux开发教程PDF提供了系统而详细的指导,帮助开发者快速入门嵌入式Linux开发,掌握相关的技术和方法,以便更好地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工作。

Qt嵌入式开发环境的建立

Qt嵌入式开发环境的建立

Qt嵌入式开发环境的建立Qt是一种跨平台的C++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它可以用于开发桌面应用程序、移动应用程序和嵌入式应用程序。

在嵌入式领域,Qt可以用于开发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例如智能家居系统、医疗设备、工业自动化设备等。

本文将介绍如何建立Qt嵌入式开发环境。

第一步:选择嵌入式平台在建立Qt嵌入式开发环境之前,需要先选择嵌入式平台。

Qt支持多种嵌入式平台,例如Linux、Windows Embedded、Android、iOS等。

选择嵌入式平台的时候需要考虑硬件性能、系统稳定性、开发成本等因素。

第二步:安装Qt开发工具在选择嵌入式平台之后,需要安装Qt开发工具。

Qt提供了多种开发工具,例如Qt Creator、Qt Designer、Qt Linguist等。

其中,Qt Creator是一种集成开发环境,可以用于编写、调试和部署Qt应用程序。

Qt Designer是一种可视化界面设计工具,可以用于设计Qt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

Qt Linguist是一种多语言翻译工具,可以用于翻译Qt应用程序的界面文本。

第三步:配置Qt开发环境在安装Qt开发工具之后,需要配置Qt开发环境。

配置Qt开发环境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配置Qt版本:在Qt Creator中,需要选择正确的Qt版本。

如果没有安装Qt版本,需要先下载并安装Qt版本。

2. 配置编译器:在Qt Creator中,需要选择正确的编译器。

如果没有安装编译器,需要先下载并安装编译器。

3. 配置调试器:在Qt Creator中,需要选择正确的调试器。

如果没有安装调试器,需要先下载并安装调试器。

4. 配置嵌入式平台:在Qt Creator中,需要配置嵌入式平台。

配置嵌入式平台的过程包括选择嵌入式平台、设置交叉编译工具链、设置Qt库路径等。

第四步:编写Qt应用程序在配置好Qt开发环境之后,可以开始编写Qt应用程序了。

Qt应用程序可以使用C++语言编写,也可以使用QML语言编写。

嵌入式试题集(含答案)---内容简单-不够详尽

嵌入式试题集(含答案)---内容简单-不够详尽

嵌⼊式试题集(含答案)---内容简单-不够详尽1、ARM微处理器有7种⼯作模式,它们分为两类⾮特权模式、特权模式。

其中⽤户模式属于⾮特权模式2、ARM⽀持两个指令集,ARM核因运⾏的指令集不同,分别有两个状态ARM 、Thumb,状态寄存器CPSR的T 位反映了处理器运⾏不同指令的当前状态3、ARM核有多个寄存器,其中⼤部分⽤于通⽤寄存器,有⼩部分作为专⽤寄存器,R15 寄存器⽤于存储PC,R13通常⽤来存储SP 。

ARM处理器有两种总线架构,数据和指令使⽤同⼀接⼝的是冯诺依曼,数据和指令分开使⽤不同接⼝的是哈佛结构4、ARM微处理器复位后,PC的地址通常是0x0 ,初始的⼯作模式是Supervisor 。

5、ARM微处理器⽀持虚拟内存,它是通过系统控制协处理器CP15 和MMU(存储管理部件)来进⾏虚拟内存的存储和管理。

当系统发⽣数据异常和指令领取异常时,异常处理程序透过嵌⼊式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机制,通过MMU交换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的页⾯,以保证程序正常执⾏。

6、编译链接代码时,有两种存储代码和数据的字节顺序,⼀种是⼩端对齐,另⼀种是⼤端对齐。

7、构建嵌⼊式系统开发环境的⼯具链有多种,其中开放源码的⼯具链是GNU⼯具链,ARM公司提供的⼯具链是ADS⼯具链计算机有CISC和RISC两种类型,以ARM微处理器为核⼼的计算机属于RISC类型,其指令长度是定长的8、⽬前使⽤的嵌⼊式操作系统主要有哪些?请举出六种较常⽤的。

Windows CE/Windows Mobile、VxWork、Linux、uCos、Symbian、QNX任选六9、Boot Loader在嵌⼊式系统中主要起什么作⽤?完成哪些主要的⼯作?答:Boot Loader是在嵌⼊式系统复位启动时,操作系统内核运⾏前,执⾏的⼀段程序。

通过Boot Loader,初始化硬件设备,建⽴内存和I/O空间映射图,为最终加载操作系统内核调整好适当的系统软硬件环境。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图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图

..
..
..
..
..
在使用这种调试方式时,被调试程序首先通过 ROM 监视器下载到目标机,然后在 ROM 监视器的监控下完成调试。
优点:ROM 监视器功能强大,能够完成设置断点、单步执行、查看寄存器、修改存空 间等各项调试功能。
确定:同软件调试一样,使用 ROM 监视器目标机和宿主机必须建立通信连接。 其原理图如图 4.20 所示。
标机的区别。
下面分别就软件调试桩方式和硬件片上调试两种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
..
..
..
..
(1)软件方式。 软件调试主要是通过插入调试桩的方式来进行的。调试桩方式进行调试是通过目标操
作系统和调试器分别加入某些功能模块,二者互通信息来进行调试。该方式的典型调试器有 gdb 调试器。
gdb 的交叉调试器分为 GdbServer 和 GdbClient,其中的 GdbServer 就作为调试桩在安 装在目标板上,GdbClient 就是驻于本地的 gdb 调试器。它们的调试原理图如图 4.19 所示。
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工具根据不同的开发过程而划分,比如在需求分析阶段,可以选择 IBM 的 Rational Rose 等软件,而在程序开发阶段可以采用 CodeWarrior(下面要介绍的 ADS 的一个工具)等,在调试阶段所用的 Multi-ICE 等。同时,不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往往会有 配套的开发工具,比如 Vxworks 有集成开发环境 Tornado,WindowsCE 的集成开发环境 WindowsCE Platform 等。此外,不同的处理器可能还有对应的开发工具,比如 ARM 的常用 集成开发工具 ADS、IAR 和 RealView 等。在这里,大多数软件都有比较高的使用费用,但也 可以大大加快产品的开发进度,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选择。图 4.16 是嵌入式开发的不同 阶段的常用软件。

Qt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

Qt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

Qt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一、Qt版本介绍按照不同的图形界面来划分,分为四个版本:1、Win32版:适用于windows平台2、X11版:适用于各种X系统的Linux和Unix平台3、Mac版:适用于苹果的MacOS4、Embedded版:适用于具有帧缓冲(Frame buffer)的linux 平台Qtopia是基于qt开发的一个软件平台,Qtopia是构建于Qt/E 之上的一系列应用程序,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开发各种应用程序。

2008年,TrollTech公司被Nokia收购后,Qtopia被重新命名为Qt Extended。

Nokia在推出了Qt Extended的最新版Qt Extended 4.4.3之后的2009年3月3日,决定停止Qt Extended的后续开发,转而全心投入Qt的产品开发,并逐步会将一部分Qt Extended 的功能移植到Qt的开发框架中。

所以总的来说,QT也就三种:面向桌面的x11、面向嵌入式的Qt/E、以及面向嵌入式带各种应用程序的Qtopia桌面系统二、比如是Qt的各种版本介绍1、Qt的安装程序(包含了QtCreator,QtAssistant)Windows--x86--msvc2012_64_opengl :表示window平台,msvc2012可以与VS2012进行结合使用,64位应用程序,要求电脑装的是64位操作系统;opengl表示支持openGL的绘图模式Windows--x86--mingw48_opengl :window平台下的mingw48编译器进行编译。

2、Qt的库的源码包3、Qt安装包的下载网址:如果想下载Qt的以前版本,可以在上面网址的最下面的一栏有个Archive for old versions ,进去就可以下载qt的以前版本了。

三、嵌入式Qt开发环境的搭建1.预备知识,嵌入式qt开发环境的安装方法很多,qt的版本也很多。

有点让人不知所措,不知该按哪种方法去安装。

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

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

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第一步:建立开发环境操作系统一般使用RedhatLinux,选择定制安装或全部安装,通过网络下载相应的GCC交叉编译器进行安装(比如,arm-linux-gcc、arm-uclibc-gcc),或者安装产品厂家提供的相关交叉编译器;第二步:配置开发主机配置MINICOM,一般的参数为波特率115200Baud/s,数据位8位,停止位为1,9,无奇偶校验,软件硬件流控设为无。

在Windows下的超级终端的配置也是这样。

MINICOM软件的作用是作为调试嵌入式开发板的信息输出的监视器和键盘输入的工具。

配置网络主要是配置NFS网络文件系统,需要关闭防火墙,简化嵌入式网络调试环境设置过程。

第三步:建立引导装载程序BOOTLOADER从网络上下载一些公开源代码的BOOTLOADER,如U.BOOT、BLOB、VIVI、LILO、ARM-BOOT、RED-BOOT等,根据具体芯片进行移植修改。

有些芯片没有内置引导装载程序,比如,三星的ARV17、ARM9系列芯片,这样就需要编写开发板上FLASH的烧写程序,可以在网上下载相应的烧写程序,也有Linux下的公开源代码的J-FLASH程序。

如果不能烧写自己的开发板,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电路进行源代码修改。

这是让系统可以正常运行的第一步。

如果用户购买了厂家的仿真器比较容易烧写FLASH,虽然无法了解其中的核心技术,但对于需要迅速开发自己的应用的人来说可以极大提高开发速度。

第四步:下载已经移植好的Linux操作系统如MCLiunx、ARM-Linux、PPC-Linux等,如果有专门针对所使用的CPU移植好的Linux操作系统那是再好不过,下载后再添加特定硬件的驱动程序,然后进行调试修改,对于带MMU的CPU可以使用模块方式调试驱动,而对于MCLiunx这样的系统只能编译内核进行调试。

第五步:建立根文件系统下载使用BUSYBOX软件进行功能裁减,产生一个最基本的根文件系统,再根据自己的应用需要添加其他的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嵌入式系统设计
实验一
:王磊
学号:SA14226179
班级:嵌入式软件设计1班
一、实验目的
1、掌握shell下常用的命令。

2、掌握真机与虚拟机共享文件的方法。

3、掌握虚拟机软件VMware及Red Hat 9发行版的安装。

4、掌握linux下程序的开发和调试方法。

5、掌握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的搭建,这部分是基于博创科技UP-NETARM2410-SLINUX系
统的。

6、了解Makefile文件编写。

7、了解install.sh文件容。

二、实验容
在PC上搭建交叉编译环境并开发应用程序,然后将可执行文件挂载到目标板(嵌入式系统)上运行,并显示hello world。

三、实验步骤及截图
1、安装VMware5.0:(略)。

2、安装red hat 9操作系统。

3、安装VMware工具。

4、共享光盘资料。

5、安装交叉编译工具链。

6、配置宿主机的IP地址。

7、关闭linux的防火墙。

8、配置NFS服务器,相关设置如下:
9、安装完成后,mount本机测试NFS是否配置好(到/mnt目录下看是否可以列出/arm2410s 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有则可以说明mount 成功,NFS 配置成功)。

10、配置minicom(主要是配置串口)。

11、创建hello目录,并在其中编写hello.c源程序和Makefile文件。

然后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hello。

源程序代码截图如下:
Makefile代码截图如下:
12、虚拟机下分别ping开发板与真机,发现能ping通,说明虚拟机与开发板、真机可以通信。

(欲停止ping,键入Ctrl+C)
13、配置真机的IP地址。

14、打开真机的win32控制台程序,分别ping虚拟机和开发板,发现均能ping通,表示真机与虚拟机、开发板可以通信。

15、在shell中键入minicom,回车,出现欢迎信息后,给开发板上电,然后根据提示信息敲回车。

16、开发板linux启动完毕后,出现[/mnt/yaffs]提示符,键入相应命令把宿主机的/arm2410s目录挂载到目标机的/host 目录,然后进入/host目录,执行可执行文件hello,显示hello world,即实现在通用计算机(PC机)上开发,在专用计算机(嵌入式系统)上运行的目标。

四、实验总结与心得
1、总结
1、目标板启动,Linux虚拟机超级终端没有显示启动信息?
a)如果Windows超级终端也不能显示目标板启动信息,考虑串口损坏。

串口打印信息
b)如果Windows超级终端可以显示目标板启动信息,可考虑Linux虚拟机
串口号设置不正确,重启虚拟机再试;或者将串口线连接PC、目标板的
两个接头互换。

2、minicom显示目标板启动信息时,出现乱码?
a)查看minicom的比特率配置是否正确。

b)查看minicom的数据位数、停止位和数据流是否硬件控制等配置是否正
确。

串口配置信息
3、Make不成功?
查看Makefile文件是否正确,尤其关注实现各目标的命令是否另起一行并插入
制表符而非空格。

4、 NFS在PC和目标板之间实现文件共享,但是目标板提示“mount
failed:protocol not support”,是什么原因?
a)考虑在文件系统制作时,选择mount命令没有勾选支持nfs。

b)在mount命令后,加入-o nolock。

5、在Linux下当我们用minicom调用终端进行操作的时候第一次是可以正常的,
等关闭以后再打开会显示:Device /dev/ttyS0 lock failed:不允许的操作?
进入/var/lock目录你会发现下面会有进入/var/lock目录你会发现下面会有几
个文件,是以LCK.004.LCK...LCK..开头的文件,我们手动删除掉就可以
了。

即把lock下所有带LCK的文件全部删掉!
6、真机无法ping通虚拟机和开发板、虚拟机无法ping通真机和开发板?
a)网口坏掉。

b)网线坏掉。

c)没有将真机、虚拟机、开发板IP配置成一个网段。

2、心得
第一次接触交叉开发过程,感觉对知识体系要求比较高;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不少问题,首先我自主的去网上搜索求助,结果解决了不少问题,所以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我应当重视的,不能遇到啥问题就问同学或老师,其次遇到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都一一克服;最后,要勤于总结,对不懂的问题的解决方法要记录下来,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经过这次实验,使得我对嵌入式开发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认识,虽然自我感觉理论知识学得还算不错,但真正动起手来发现还是有很多不足,所以我要重视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