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采购管理制度(8条)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8项制度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八项制度)第一项:食品安全责任制度1.1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度,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生产、食品经营、食品安全管理等各方面的责任,落实食品安全措施,确保食品安全。
1.2 食品生产经营者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1.3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素质,保证从业人员能够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
第二项:食品采购管理制度2.1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采购管理制度,明确食品采购的渠道、范围、标准和要求,保证采购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2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食品生产者、经营者或者进口商采购食品,并留存相关凭证。
2.3 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时,应当查验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等有效证件,并留存相关复印件或者复印件。
2.4 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得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不得采购有毒、有害、变质的食品,不得采购来源不明的食品。
第三项:食品储存管理制度3.1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储存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储存的条件、方式和期限,保证食品储存安全。
3.2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根据食品的特性、保质期等因素,合理选择食品储存方式,采取必要的低温、防潮、防虫、防鼠、防蝇等措施。
3.3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定期检查食品的保质期、外观、气味等,发现变质、过期或者其他不符合储存条件的食品,应当立即清理、销毁,并记录处理情况。
第四项:食品加工管理制度4.1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加工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加工的操作规程、卫生要求和质量标准,保证食品加工安全。
4.2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加强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管理,定期对食品加工设备、工具进行清洗、消毒,保证食品加工环境的卫生。
4.3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加强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得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原料、辅料和添加剂,不得添加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
食品采购管理制度(3篇)

食品采购管理制度一、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
二、采购各类食品应注意生产日期或保存期等食品标识,不应采购快到期或超期食品。
三、采购时应向销售方索取该批产品有效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四、禁止采购腐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
五、禁止采购病死、毒死、死因不明或有明显致病寄生虫的禽、畜、水产品及其制品、酸败油脂、变质乳及乳制品、包装严重污秽不洁、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而造成污染的食品。
六、禁止采购掺假、掺杂、伪造、冒牌、超期或用非食原料加工的食品。
七、采购人员应记录采购食品的来源及保管好相关的资料,注意个人卫生并随时接受管理人员检查。
食品采购管理制度(2)是指对企业食品采购的相关规定和流程,旨在确保食品采购的质量、合规以及效益。
以下是一份食品采购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采购流程:明确食品采购的各个环节,包括需求计划、采购申请、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货物验收等。
2. 供应商管理:建立供应商的评估和选择机制,包括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能力、信誉度等,并进行供应商的定期评估和等级管理。
3. 采购合同:制定采购合同的标准模板,明确合同的内容,包括物品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质量标准以及双方的责任和权益等。
4. 食品质量控制:确保采购的食品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法规,建立质量抽检机制,对采购的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和验收。
5. 风险管理:对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包括食品安全风险、供应商变更风险、价格波动风险等,并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
学生食品安全采购管理制度

学生食品安全采购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学生食品安全采购管理,确保学生饮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食品安全采购原则(一)合法合规原则:食品安全采购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食品安全标准和采购程序,确保采购的食品安全、合格。
(二)质量优先原则:食品安全采购应注重食品质量,优先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严把食品入口关。
(三)公开透明原则:食品安全采购过程应保持公开透明,接受学校、家长和社会的监督,确保采购过程公平、公正。
(四)追溯负责原则:食品安全采购应建立食品追溯体系,确保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出现问题能及时处理。
第三条食品安全采购主体(一)学校食品安全采购由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和监督食品安全采购工作。
(二)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门的食品安全采购团队,负责日常食品安全采购工作。
第四条供应商选择与管理(一)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应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对供应商的资质、产品质量、信誉度等进行综合评估。
(二)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应与合格供应商签订食品安全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审查,对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供应商应立即终止合作。
第五条食品安全采购流程(一)食品安全采购应根据学生营养需求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采购计划和采购清单。
(二)学校食品安全采购团队应按照采购清单进行采购,确保食品的品种、数量、质量符合要求。
(三)采购的食品应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或使用,验收不合格的食品应立即退货。
(四)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应建立食品安全采购记录,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第六条食品安全采购质量控制(一)学校食品安全采购团队应定期对采购的食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二)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及时应对。
食品采购管理制度_食品采购管理制度规定

食品采购管理制度_食品采购管理制度规定食品采购管理制度_食品采购管理制度规定食品采购管理制度篇1严格食品采购。
食堂采购人员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相对固定食品采购场所,以保证质量。
一、严禁采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毒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二、严禁采购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三、严禁采购超过保质期限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或其他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四、学生集体用餐必须当餐加工,不得订购隔餐的剩余食品,不得订购冷菜凉菜食品。
五、食品贮存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持期限的食品。
食品贮存场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品。
六、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必须贴有标志。
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应分柜存放。
七、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八、食堂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继续出售。
食品采购管理制度篇2为了加强幼儿园食品卫生管理,落实采购食品原料来源,提高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索证及台账记录等工作。
二、幼儿园食堂采购食品、蔬菜、原料等均须让供方完整填制采购回执单据。
二、进行采购进货验收的'食品包括:①食品及食品原料(如食用油、调味品、米面及其制品等);②食用农产品(如蔬菜、水果、豆制品、猪肉、禽肉等);③食品添加剂(如酵母、色素等);④其他产品。
三、到证照齐全的生产经营单位或市场采购,并现场查验产品的卫生状况和包装、标识,购买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品。
不采购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蔬菜及原材料。
餐厅食品安全采购管理制度

餐厅食品安全采购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了确保餐厅食品的安全、卫生和质量,规范食品采购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采购原则1. 合法合规原则:餐厅采购的食品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规定。
2. 质量优先原则:餐厅在采购食品时,应充分考虑食品的质量,确保食品符合食品安全、卫生和营养要求。
3. 供应商评估原则:餐厅应建立供应商评估制度,对供应商的资质、产品质量、信誉等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合作。
4. 价格合理原则:餐厅在采购食品时,应充分比较市场价格,确保采购价格合理,避免高价位、低质量的食品。
5. 索证索票原则:餐厅在采购食品时,应索取并保留供应商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相关证件和发票,以备查验。
6. 溯源追责原则:餐厅应建立食品溯源制度,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能够及时追责。
第三条采购程序1. 采购计划:餐厅应根据经营需要,制定采购计划,包括采购品种、数量、时间等。
2. 选择供应商:餐厅根据供应商评估结果,选择符合采购要求的供应商。
3. 签订合同:餐厅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4. 采购执行:餐厅按照采购计划和合同约定,向供应商采购食品。
5. 验收货物:餐厅对采购的食品进行验收,确保食品符合采购要求。
6. 索证索票:餐厅向供应商索取相关证件和发票,留存备查。
7. 食品储存:餐厅应对采购的食品进行合理储存,确保食品安全、卫生。
第四条供应商管理1. 供应商评估:餐厅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供应商的资质、产品质量、信誉等。
2. 供应商培训:餐厅应对供应商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供应商的食品安全意识。
3. 供应商监督:餐厅应对供应商的食品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进行监督。
4. 供应商调整:餐厅应根据供应商评估结果,及时调整供应商队伍。
第五条食品安全管理1. 食品检测:餐厅应对采购的食品进行检测,确保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超市食品安全采购管理制度

超市食品安全采购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加强超市食品安全采购管理,确保消费者食品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采购原则(一)合法合规原则:超市采购食品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和质量要求。
(二)质量优先原则:超市采购食品时,应 prioritize the quality of food, ensuring that the food meets the relevant safety and quality standards.(三)诚信经营原则:超市应当建立健全诚信经营体系,采购过程中遵循诚信、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
第三条采购渠道管理(一)超市应当建立并维护合法、稳定的食品供应链,对供应商进行筛选、评估和监督。
(二)超市应当对供应商的经营资格、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产品质量等进行审核,并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三)超市应当与供应商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明确双方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条采购产品管理(一)超市应当根据消费者需求和市场情况,制定食品采购计划,确保食品的品种、数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二)超市应当对采购的食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食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质量要求。
(三)超市应当建立健全食品追溯体系,记录食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信息,以便于对食品进行追溯和召回。
第五条采购合同管理(一)超市与供应商签订食品采购合同时,应当明确合同中包含食品安全相关条款,如质量保证、售后服务等。
(二)超市应当将采购合同归档管理,便于查阅和监督。
(三)超市应当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如发现供应商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应立即采取措施终止合同。
第六条采购记录管理(一)超市应当建立食品采购记录制度,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供应商等信息。
(二)超市应当保存采购记录,并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三)采购记录应当保存至少两年,以便于对食品进行追溯和召回。
食品采购管理制度

食品采购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采购管理,保障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食品采购的全过程管理,包括采购计划、供应商管理、采购执行、质量控制、记录保存等环节。
第三条食品采购管理应遵循合法、合规、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满足消费者需求。
第四条企业应设立食品采购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食品采购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二章采购计划管理第五条采购部门应根据企业经营计划和市场情况,制定食品采购计划,包括采购品种、数量、质量要求、采购时间等。
第六条采购计划应经食品采购管理组织机构审批,并报企业领导层备案。
第七条采购计划应根据企业经营实际情况和市场变化进行调整,确保采购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三章供应商管理第八条企业应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查、评估、选择和淘汰。
第九条供应商应具备合法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资质,并遵守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第十条企业应与供应商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明确双方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一条企业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产品质量、供货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确保供应商的持续合格。
第四章采购执行管理第十二条采购部门应按照采购计划和供应商选择结果,组织实施食品采购。
第十三条采购人员应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熟悉食品采购流程和质量要求。
第十四条采购人员应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时间等条款。
第十五条采购人员应按照合同约定进行验货,确保产品符合采购计划和质量要求。
第十六条采购部门应建立食品采购记录,包括采购合同、验收记录、付款凭证等,并妥善保存。
第五章质量控制管理第十七条企业应建立食品质量控制体系,对采购的食品进行检验和检疫,确保食品安全。
第十八条企业应定期对食品质量控制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水平和食品安全意识。
食堂采购管理制度(通用21篇)

食堂采购管理制度(通用21篇)食堂采购管理制度 1为规范员工食堂原材料定价、采购、验收和结算流程,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物美价廉,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督和审核,特制定本制度。
一、供应商管理1、食堂原物料供应商由食堂仓库物料管理员进行初步甄选,管理部主管进行资格审查,对送货品种、质量、规格进行约定。
(价格数目大的须签订供货协议。
)2、如发现有供应商短斤少两、以次充好等不诚信的行为,一律拒收、重送或补足份量,如发现3次以上类似情况的,仓库物料管理员有权可对该供应商进行清退及更换供应商。
3、食堂不得私自从未经管理部主管审核合格的`供应商处购买原物料。
二、原材料定价1、原材料每周或每半个月定价一次,所定价格在此期间不受市场行情涨落的影响。
2、由食堂班长和食堂仓库物料管理员共同议价、定价,并在报价单上签名,所有报价单报管理部主管备案,要求所核定的价格合理、公正。
三、采购和验收1、食堂所有的采购计划单由食堂班长会同厨师根据每日生活开支情况提前3天做好计划,交管理部主管审批后由食堂班长通知供应商按时派送。
2、食堂调味品、餐食辅料做到数量合适,不能造成浪费或库存积压,且所有物料必须存放在食堂仓库保管。
3、原物料的派送由供应商随货开具送货单,送货单一式两联,必须填写清晰,总金额以大写表示,并签字确认。
4、收货组文员负责对采购来的原物料等货物进行验收,核对品种、数量,食品有效期等,厨师负责检查原物料的规格和质量,逐件核对,逐一过磅,凡不符合要求的物品应予以拒收或退换。
5、验收完毕,由食堂仓库物料管理员、收货组文员在送货单上共同签字确认。
6、食堂班长、仓库物料管理员、管理部助理应轮流了解和熟悉市场行情,至少每周一次,积极建立货源点,勤跑、勤问、勤联系,掌握信息,货比三家,保证采购物品物美价廉,保证食堂正常运转。
7、遵纪守法,采购中不违反国家政策,讲究职业道德,增加透明度,积极开拓采购渠道,不营私舞弊,不假公济私,不搞不正之风,大宗物品价格由集体或厂长做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采购管理制度
1、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一次性餐用具等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等)的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确保所购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便于溯源。
2、采购须到许可证照齐全有效、有相对固定场所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订购学生集体用餐(含学生饮用奶)须到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
向固定供货商采购食品的,宜签订采购供货合同。
3、餐饮服务提供者从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采购的,须查验留存供货商资质证明(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生肉禽类应有检验合格证明);从固定供货商(含个体经营户)采购的,应查验留存供货商的资质证明、每笔供货清单等;从合法超市、农贸市场采购的,须留存购物清单;使用集中消毒式餐饮具的,应索取供货厂家营业执照及消毒合格证明。
证明资料为复印件者,宜有供应者盖章或签字确认。
以上各种来源的采购,均须索取留存有效购物凭证(发票、收据、进货清单、信誉卡等)。
4、应当建立台账(采购记录),按格式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登记台账。
5、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的证明文件等,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企业各门店应当建立总部统一配送单据台账。
门店自行采购的产品,应当遵照以上规定执行查验索证索票制度。
6、应当按照产品品种、进货时间先后次序有序整理、保存采购记录及相关资料,记录、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7、采购食品时应进行感观检查,不得采购腐败变质、掺杂掺假、霉变生虫、污染不洁、有毒有害、有异味、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及原料,以及外观不洁、破损、包装标签不符合要求或不清楚、来源不明、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水产及其制品加工食品。
8、预包装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标签要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42条、47、48和66条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