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饲料里蛋白质,粗脂肪
罗飞鱼营养需要

F i s h e r i e s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d u s t r y饲料营养篇吴锐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州510380)罗非鱼是原产非洲的热带性鱼类,隶属于鲈形目、丽鱼科的一大类群,有约100种。
以生殖习性为主要分类依据,罗非鱼被分成3属,即筑巢辅幼的Tilapia 属、双亲口腔辅幼的Sarotherodon 属和雌体口腔辅幼的Oreochromis 属。
目前国内普遍养殖(或用作亲本)的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均属于Oreochromis 属。
罗非鱼具有生长快、食性杂、病害少、适应性强(除耐低温能力外)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养殖最为广泛的鱼类之一。
我国是罗非鱼养殖大国,产量居世界首位,2001年产量达67万多吨。
我国的南方地区由于气候适宜,罗非鱼的养殖迅速发展,特别是广东省,2001年罗非鱼产量达27万多吨,占全国罗非鱼总产量67万吨的40%。
罗非鱼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
一、食性虽然大部分罗非鱼的鳃耙短而疏,但却能有效地摄食浮游植物,甚至很细小(直径小于5 u )的绿藻也能摄食。
罗非鱼在摄食微小的食物颗粒时,是通过口腔中的粘液腺分泌的粘液把食物颗粒粘在一起,或者是通过长于最外端的鳃弓上的微刺的过滤作用。
在自然条件下,罗非鱼的食物主要由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和有机碎屑等组成。
在养殖条件下,罗非鱼可摄食粉状、颗粒状等各种形态的人工饲料。
二、营养需要 1、能量能量不是营养物质,它是由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氧化而释放的。
鱼类和其它动物一样,要维持生命就需要能量进行能量代谢。
在设计饲料配方时,必须考虑饲料中能量与蛋白质的平衡问题。
能量不足或过高都会影响鱼类的生长。
当饲料中能量不足时,饲料中本该用于生长的蛋白质就会作为能量被消耗掉; 而当饲料中能量过高时,则会降低鱼类的摄食量,减少了蛋白质或其它重要营养物质的摄入, 从而影响到鱼类的生长。
甲鱼饲料配方

甲鱼饲料原料白鱼粉美国海鲜鱼粉新西兰88鱼粉俄罗斯鱼粉进口红鱼粉α-淀粉膨化大豆啤酒酵母肝末粉蛋黄粉奶粉水解动物蛋白乳酸钙磷酸二氢钠粘合剂磷酸氢钙卵磷脂多维矿物质肉毒碱甜菜碱胆汗酸蛋氨酸赖氨酸甘氨酸氯化胆碱食盐合计幼鳖1 301022.75222.5310.20.150.210.10.10.250.20.2100幼鳖2 66.232321.50.150.20.8110.10.10.10.150.20.35 100稚鳖68.55 23210.30.30.15 0.20.80.2110.20.15 0.10.20.20.35 100成鳖59.65 5.1243220.15 0.20.8110.10.10.10.10.15 0.20.351001.甲鱼的营养需求量与所有养殖动物一样,甲鱼也需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要素来维持其正常的生长需求。
(1)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动物体的主要成分,对甲鱼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甲鱼对蛋白质的需求一般是稚幼期高,随着个体的长大,需要量也逐渐减少,并受到蛋白质质量、原料粒度、水质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
据日本学者川崎义一、我国水产界专家吴遵霖、徐旭阳、程伶等研究得知,在28——30℃水温条件下,稚鳖蛋白质需要量为50%;幼鳖(50.77—61.90g)在水温21.5—31.5℃条件下,最适饲料蛋白含量为47.32%—49.16%;成鳖(117.66—151.67g)在水温28—34℃条件下,最适蛋白质水平为43.32%—45.05%。
甲鱼对动物蛋白利用能力强,对植物蛋白利用能力低,当动植物蛋白比例为6.0—6.5∶1时,其饲养效果和诱食效果都很好。
甲鱼对植物蛋白有一定忍受范围,含量在15%以内,甲鱼正常摄食,生长良好;超过15%时,生长受阻;30%以上时,表现严重不适,摄食量减少乃至停止摄食。
动物蛋白饲料中,以白鱼粉效果最佳,白鱼粉氨基酸组成全面、合理,其腥味对甲鱼有引诱和促进摄食作用。
罗非鱼的营养需求

Arg His Ile Leu Val Lys Met Cys Phe Thr Trp 氨基酸种类
需求量 实含量
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Met, Met> Lys >Phe
脂肪
脂肪需求量(%) 8.8~10.7(126-160g)
12(幼体)
资料来源 庞思成(1994) Chou和Shiau(1996)
镁
钙
钾
钠
氯
硫
项目
含量 g/kg
0.18~0.30
0.12~ 2.00
2.70~ 4.60
1.20~2.00
0.18~0.30
0.45~0.97
铁 0.12~0.20
项目
含量 g/kg
铜
锌
(2.4~4) ×10-3
(2.4~4) ×10-
2
钴 7×10-5~1.2×10-2
锰
(1.2~2) ×10-2
碘 (4.8~8)×10-4
相关研究
13种饲料原料蛋白质对尼罗罗非鱼的营养价值
试验条件:以基础饲料和待测饲料原料按70︰30比例(血粉和羽 毛粉组以85︰15比例)组成试验饲料,添加0.5%Cr2O3混匀后制成 粒径为2mm的颗粒饲料,所用鱼苗体重为(7.2±0.6)g,水温控 制在29.5-30.5℃,pH7.1-7.2,流水饲养,饲养周期20天,收集 粪便进行分析。
尼罗罗非鱼配合饲料营养标准(SC/T 1025 1998)
配合饲料中的干物质含量≥87.5%
项目 饲料种类
粗蛋白 %
粗脂肪 %
粗纤维 %
粗灰分 %
含硫氨基 酸%
赖氨酸%
总磷%
总能(MJ/kg)
鱼苗饲料 ≥40 6~9
九种鱼类饲料配方

2023-11-06•配方一:草鱼饲料配方•配方二:鲤鱼饲料配方•配方三:鲫鱼饲料配方目录•配方四:鲢鱼饲料配方•配方五:鳙鱼饲料配方•配方六:罗非鱼饲料配方•配方七:黑鱼饲料配方•配方八:鲈鱼饲料配方目录•配方九:鳊鱼饲料配方01配方一:草鱼饲料配方原料组成添加剂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必需营养素草粉提供纤维和营养素豆粕提供蛋白质和脂肪玉米粉提供能量和碳水化合物鱼粉提供高质量蛋白质和矿物质配方比例鱼粉:25%豆粕:20%添加剂:5%草粉:15%玉米粉:35%营养成分蛋白质:25%脂肪:15%纤维:10%矿物质:5%维生素:5%02配方二:鲤鱼饲料配方原料组成鱼粉(蛋白含量60%):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和矿物质。
麦麸(蛋白含量12%):提供纤维和部分矿物质。
绿色饲料(如菠菜、甜菜等):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
玉米面(蛋白含量12%):提供能量和蛋白质。
豆粕(蛋白含量40%):提供蛋白质和部分脂肪。
酵母(蛋白含量50%):提供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010203040506配方比例01玉米面:30%02鱼粉:20%03豆粕:15%04麦麸:10%05酵母:10%06绿色饲料:15%营养成分010*******粗蛋白含量:35%粗脂肪含量:8%粗纤维含量:4%矿物质含量:2%维生素含量:适量03配方三:鲫鱼饲料配方作为优质蛋白质来源,提供大量必需氨基酸。
原料组成鱼粉富含蛋白质和油脂,提供营养和能量。
豆粕富含蛋白质和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
菜粕原料组成玉米面富含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和消化。
麦麸矿物质维生素01020403提供必需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D等。
提供能量和碳水化合物,促进生长。
提供骨骼健康所需的钙、磷等矿物质。
•鱼粉:20%•豆粕:30%•菜粕:15%•玉米面:20%•麦麸:10%•维生素:5%营养成分总磷:≥0.8%钙:≥1%粗纤维:≤10%粗蛋白质:≥35%粗脂肪:≥10%04配方四:鲢鱼饲料配方原料组成作为主要蛋白质来源,提供鲢鱼所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鱼饲料配方比例表

鱼饲料配方比例表
鱼饲料配方比例表是针对不同种类的鱼制定的饲料配方比例表,以确保鱼类可以获得所需的营养和生长所需的能量。
下面是一些常见鱼类的饲料配方比例表:
1. 鲤鱼:
- 粗蛋白质:28-32%
- 粗脂肪:3-5%
- 碳水化合物:40-45%
- 矿物质:5-7%
- 维生素:1%
2. 鲈鱼:
- 粗蛋白质:38-42%
- 粗脂肪:6-8%
- 碳水化合物:25-30%
- 矿物质:5-7%
- 维生素:1%
3. 鳕鱼:
- 粗蛋白质:30-35%
- 粗脂肪:3-5%
- 碳水化合物:35-40%
- 矿物质:5-7%
- 维生素:1%
4. 鲑鱼:
- 粗蛋白质:40-45%
- 粗脂肪:8-10%
- 碳水化合物:25-30%
- 矿物质:5-7%
- 维生素:1%
5. 鳟鱼:
- 粗蛋白质:35-40%
- 粗脂肪:5-7%
- 碳水化合物:30-35%
- 矿物质:5-7%
- 维生素:1%
以上是一些常见鱼类的饲料配方比例表,但不同的养殖场和生产商可能会有一些微小的差异,因此在采用这些比例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此外,还应注意饲料质量和生产工艺,以确保饲料营养完整,易于消化吸收。
水产饲料营养标准

九种鱼类饲料的配方

汇报人:日期:CATALOGUE 目录•配方一:草鱼饲料•配方二:鲢鱼饲料•配方三:鳙鱼饲料•配方四:鲤鱼饲料•配方五:鲫鱼饲料CATALOGUE目录•配方六:罗非鱼饲料•配方七:鳊鱼饲料•配方八:青鱼饲料•配方九:鲮鱼饲料01配方一:草鱼饲料稻草粉:30%玉米粉:25%麦麸:20%豆粕:15%鱼粉:5%骨粉:3%矿物质预混料:1%粗脂肪:4%粗纤维:10%总磷:0.8%钙:1.5%粗蛋白:25%营养成分用法用量将以上原料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水,制成团块或颗粒饲料。
用量草鱼体重的1-3%,每天投喂2-3次。
02配方二:鲢鱼饲料鱼粉:25%豆粕:25%棉粕:15%玉米蛋白粉:10%菜粕:8%预混料:8%02磷酸二氢钙:1%03食盐:1%1 2 3粗蛋白:≥30%粗脂肪:≥4%粗纤维:≤13%≥1.8%钙≥0.8%总磷≥2.5%赖氨酸≥0.6%蛋氨酸用法用量用法将以上原料按照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制成颗粒饲料或团状饲料。
用量根据鲢鱼的生长阶段和摄食量进行投喂,建议每天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5%。
03配方三:鳙鱼饲料01鱼粉:25% 02豆粕:15% 03菜粕:10%玉米淀粉:10%矿物质:5%维生素预混料:5%鱼油:10%粗脂肪:15%粗蛋白:35%粗纤维:3%总磷:1.2%营养成分0103020405钙:1.5%作为鳙鱼的饲料,可采用投喂方式,每天2-3次。
建议每天每公斤鱼体重投喂100-150克饲料。
用法用量用量用法04配方四:鲤鱼饲料原料组成鱼粉麦麸提供高质量蛋白质提供粗纤维和矿物质玉米粉豆粕预混料提供能量和粗纤维提供蛋白质和脂肪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添加剂营养成分粗蛋白:45%粗脂肪:15%粗纤维:10%矿物质:5%用法用量用法将饲料加水搅拌均匀后,直接投喂给鲤鱼用量建议每天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3-5%左右,根据实际情况调整05配方五:鲫鱼饲料•鱼粉:25%•豆粕:20%•菜粕:15%•次粉:10%•玉米面:10%•麦麸:10%•预混料:10%原料组成营养成分粗蛋白:35%粗脂肪:6%01040203钙:1.5%粗纤维:8%直接投喂或加水搅拌后投喂用法说明本配方适合鲫鱼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可促进鱼体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和降低养殖成本。
鱼类饲料配方六则

配方比例
水分:65%
01
02
粗蛋白:25%
粗脂肪:5%
03
04
粗纤维:10%
矿物质:3%
05
06
维生素:2%
配方特点
高蛋白、高能量
草鱼粉富含蛋白质,与玉米面、麦麸、豆粕搭配, 营养丰富,能满足草鱼的生长需求。
易消化
酵母粉有助于提高草鱼的消化吸收能力。
矿物质和维生素补充
磷酸二氢钙和鱼肝油为草鱼提供必要的矿物质和维 生素。
均衡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配方中添加了适量的矿物质和 维生素,以满足鲤鱼生长过程 中对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求。
03
配方三:鲈鱼饲料配方
配方材料
鲈鱼粉:20% 玉米粉:25%
豆粕:30% 鱼油:10%
配方材料
01
酵母粉:5%
02
磷酸二氢钙: 3%
微量元素:2%
03
04
维生素:2%
配方比例
• 配方中各种原料的比例,以重量百分比计。
矿物质和维生素补充
磷酸二氢钙和各种微量元素、维生素能够补充鲈鱼所 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04
配方四:金鱼饲料配方
配方材料
01
鱼粉
200g
02
豆粕
300g
03
菜粕
150g
04
次粉
150g
配方材料
01 02 03 04
麦麸:150g 预混料:50g 石粉:100g
油:适量
配方比例
95% 85% 75% 50% 45%
麦麸和预混料中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有助于鳊 鱼的骨骼发育和免疫系统健康。
能量充足
配方中玉米面和豆粕富含能量,能够满足鳊鱼的 能量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饲料里蛋白质,粗脂肪,灰质等物质分别有什么用处
2010-09-15 15:54 熙铉|分类:花鸟鱼虫|浏览1710次
买鱼饲料时都会看到上面标有什么蛋白质多少,粗脂肪多少,到底这些物质都起了些什么样的作用呢?比如我要是想让鱼长快些,应该买什么物质含量高点的饲料好呢,我注意了一下,罗汉鱼的饲料蛋白质的含量会很高,熬深的专用起头饲料可以达到58%,那是不是说:蛋白质含量越高,对这类行的,如金鱼中的狮头,兰寿,鹤顶红等的起头起到的作用也就越大?还有其他的那些物质呢,他们分别都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啊,望高手指点
没有人可以告诉我吗?为什么我这么热心的回答知道里各位的问题,而我的问题却没人回答?这已经是第四个问题没人回答了,难道我又要关闭吗?哎~~~~
分享到:
2010-09-21 16:17
提问者采纳
1.蛋白质对鱼虾免疫机能的影响。
蛋白质是鱼虾生存的重要营养物质,是构成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重要组成物质。
鱼类正常生长需要饲料中有数量足够、容易消化吸收、各种氨基酸配比适宜的蛋白质。
鱼类摄取蛋白质不足时,生长缓慢、机体免疫力下降、组织更新缓慢、创伤愈合力差、易患病。
摄取的蛋白质过多,消化利用不了的蛋白质就会以氮元素的形式排出体外,既降低了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又加重了水质管理的压力,同时也易引起肠道疾病的发生。
在相对适宜的蛋白质水平条件下,氨基酸平衡不仅会使鱼虾获得较快的生长速度,而且其免疫力也会有所增强。
2.脂肪对鱼虾免疫机能的影响。
脂肪尤其是必需脂肪酸是鱼虾免疫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
日粮中添加必需脂肪酸可以提高动物机体的体液免疫能力和细胞免疫能力,可以促进细胞免疫因子的产生,对有丝分裂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产生重要影响,可以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3.维生素对鱼虾免疫机能的影响。
⑴VC是鱼虾正常生长和维持正常生理
机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而许多鱼虾不能合成,必须从日粮中获得。
VC对鱼虾的体液免疫反应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因而在鱼虾日粮中添加VC能够增强其免疫功能、提高其抗病能力和存活率。
VC是鱼虾正常免疫反应所必需的,但它并不是直接起作用,而是与一些抗氧化物质(如VE)和对机体有防御机能的金属元素(如铜、铁)协同作用。
⑵VE也是鱼虾重要的营养物质,其主要功能为抗氧化,以保护脂溶性细胞膜和不饱和脂肪酸不被氧化,饲料中适量添加可以作为免疫增强物质,加强细胞的吞噬作用,强化吞噬细胞的生成。
⑶VA对维持鱼虾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是必需的。
饲料中高水平的VA能提
高鱼虾体内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和血清溶菌酶及特异性补体的活力,从而对鱼虾免疫机能产生重要影响。
4.矿物质元素对鱼虾免疫机能的影响。
矿物质元素如铁、硒、铜、锌等元素在鱼虾的抗病力和免疫反应中相当重要,在饲料中也不能缺少。
综上所述,饲料的营养成分不仅能影响鱼虾的正常生长,而且会影响鱼虾的免疫抗病能力。
但是,目前关于鱼虾营养与免疫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必须加强研究鱼虾体内的免疫因子和营养物质的相互关系,为水产养殖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以促进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给鱼投喂饲料的目的是:为饲养鱼类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最佳的生长、最佳的产量提供必要的营养需求,并尽可能减少给环境带来的废物,为最佳的利润支付合理的成本。
饲料良好的营养质量和物理性质是养鱼技术达到生产和经济目标的关键。
用于养鱼的饲料质量须满足下列条件:
1.饲料必须制成颗粒状或浮性的或沉性的。
2.只能采用符合营养质量和物理性质的颗粒饲料。
3.采用的饲料必须营养完全,包括完全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预混料,以及补充的维生素C和油脂。
4.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32—36%。
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价格较贵,但这是值得开支的,尤其是当鱼的平均体重为≥50克时。
5.饲料的质量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饲料应该在制造后6周内用完,因为存放时间过久,其维生素和其它营养物质会损失,并会受到霉菌和其它微生物的破坏。
池塘鱼饲料的投喂
1.池塘鱼类投喂饲料的目标是将符合质量要求的饲料以规定的数量和投喂
次数投喂鱼类,从而取得最佳的生产效果和效益。
2.为使鱼类的生长和饲料系数之间平衡,每次投喂和每天投喂的最适饲料量应为鱼的饱食量的90%左右;如果投饲量只有饱食量的80%,其饲料系数会比较低,但生长比较慢;如果投饲量达到100%的饱食量,生长会好但饲料系数会比较大;如果投饲量超过鱼类100%的饱食量,就会污染水质,增加水质管理和无用饲料的开支。
池塘中鱼类摄食饲料的数量主要与水温和鱼的平均体重有关。
投饲料的方法很多,但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基本原则:
a.开始投喂(最初几天)以3%的投饲率投喂(鱼体重的3%),当鱼能积极摄食后,鱼会在2—5分钟内吃完。
b.有些鱼类,如沟鲶,平时通常在晚间摄食,应该训练它们在白天摄食。
投料的时间最好在上午8:00到下午4:00,或黎明后2小时至黄昏前2小时。
c.每天投喂二次或多次一般是没有必要的,但将每天的投料量分成2—3份,间隔6—8小时喂一次,在某种情况下会使鱼生长快些,饲料系数会低些,对个体较小的鱼和罗非鱼及鲤鱼尤其如此。
d.应该严格避免过量投饲,过量投饲的标志是在投饲后10分钟以上,还剩
余的饲料未被鱼吃完。
当池塘中鱼类的现存量接近鱼载量时,过量投饲的问题尤应加以重视。
e.每次投饲应将分配好的饲料量全部立即投入,不能分成小批量用手撒的方法一把一把地在几分钟内投完。
f.每天投喂鱼类的饲料量是有限的,因为代谢废物所造成的污染会对水质造成不良的影响。
饲料的购买和贮藏
每次购买的饲料,应以能满足4—6周的需要量为好。
饲料应该贮藏在干燥、通风、避光和阴凉的仓库中,能防止动物和昆虫的侵扰。
饲料系数
饲料系数是有饲料的营养物质生产鱼的效率的一种评定标准。
它常受几种因子的影响,这些因子包括饲料的质量、饲料的用量、鱼的种类、鱼体的大小和水质。
投喂尼罗罗非鱼、沟鲶和鲤鱼的高质量颗粒饲料,从15克养至500克,体重每增加1.0kg,其饲料用量应1.2kg—1.7kg。
当鱼长到较大规格时,其饲料系数会增大。
饲料和投饲方面其他需要考虑的问题
营养(饲料)是养鱼管理中自始至终需要加以注意的重要因子,饲料的质量不能掉以轻心。
在购买和操作饲料时要特别加以注意,因为饲料和投饲的开支是养鱼生产成本中最大的一笔支出。
鱼类的摄食行为是鱼类健康状况的标志。
如果鱼类摄食积极,说明鱼类的健康状况良好,反之,说明健康状况较差。
建议不使用自动投饵机,因为这要额外的设备开支,通常使用它们时饲料系数也会较高。
养鱼者应该经常观察鱼类的状况,鱼类摄食行为和水环境的总体状况,至少每天一次。
每次投喂鱼的饲料量应该称重,并记录下来。
如果给鱼吃的饲料量难以每天称重,那么可以用容量法(由体积与重量的换算关系确定)来估计饲料量,但每当饲料的品牌和类型更换时,应重新确定
饲料的容量与重量的关系。
沉性颗粒饲料比浮性颗粒饲料的价格便宜,可以用于池塘养鱼。
但浮性颗粒饲料较好,因为使用浮性颗粒饲料不易造成浪费,还便于养殖者直接观察到鱼的摄食行为和其它情况。
如果饲料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饲料质量的高低,那么用低价格的饲料养成一季鱼的开支会比高价格的开支要多。
调整饲料与养鱼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不能单从饲料的价格方面加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