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各组件介绍
冷凝器的工作原理

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冷凝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和家用电器中。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气体或蒸汽中的热量转移到冷却介质中,使气体或蒸汽冷凝成液体。
本文将详细介绍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冷凝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以及一些常见的应用。
一、冷凝器的基本构造冷凝器通常由管道、换热管、冷却介质、外壳等部分组成。
管道和换热管是冷凝器的核心部件,它们负责传递热量。
冷却介质可以是水、空气或其他液体。
外壳则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
二、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热量传递和相变。
当热气体或蒸汽进入冷凝器时,它会与冷却介质接触,通过热传导和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
同时,冷却介质的温度下降,使得热气体或蒸汽的温度也逐渐下降。
当热气体或蒸汽的温度降到饱和温度以下时,它开始凝结成液体。
这个过程称为相变。
相变过程中,热气体或蒸汽释放出大量的潜热,这些潜热通过冷却介质带走。
随着热气体或蒸汽的凝结,它们的体积也会大大减小,从而使得冷凝器内的压力增加。
为了保持冷凝器的正常工作,需要通过排气装置将压力释放出去。
三、冷凝器的应用冷凝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制冷空调系统:冷凝器是制冷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冷却介质将室内空气中的热量吸收并排出室外,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的降温。
2. 蒸馏设备:在蒸馏过程中,冷凝器用于将蒸发出来的液体重新凝结成液体,从而实现物质的分离和纯化。
3. 发电厂:在发电厂中,冷凝器用于冷却汽轮机中的蒸汽,将其转变为液体,以便循环使用。
4. 化工过程中的热回收:在化工过程中,冷凝器可以用于回收废气中的热量,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酒精蒸馏:在酒精蒸馏过程中,冷凝器用于将蒸发出的酒精蒸汽冷凝成液体,从而提取纯净的酒精。
总结:冷凝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通过热传导和相变的方式将热量从气体或蒸汽中转移到冷却介质中。
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热量传递和相变。
冷凝器的工作原理

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冷凝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和家用电器中。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气体或蒸汽冷却并转化为液体,以便进一步处理或回收利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冷凝器的工作原理。
一、冷凝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冷凝器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 管束:管束是冷凝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由多个平行排列的管子组成,这些管子通常是金属制成,如铜、铝或不锈钢。
管束的设计和排列方式会影响冷凝器的性能和效率。
2. 冷却介质:冷却介质是冷凝器中用于冷却气体或蒸汽的物质。
常见的冷却介质包括水、空气、冷冻剂等。
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和工作环境。
3. 冷却介质的循环系统:冷却介质的循环系统包括泵、管道、阀门等设备,用于将冷却介质从冷凝器中循环出去并再次供应给冷凝器。
这个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稳定性对冷凝器的性能和效率有重要影响。
二、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1. 气体或蒸汽进入冷凝器:气体或蒸汽从管道或设备中进入冷凝器。
这些气体或蒸汽通常具有较高的温度和压力。
2. 冷却介质接触:冷却介质通过管束与气体或蒸汽接触。
在接触的过程中,冷却介质的温度会上升,而气体或蒸汽的温度会下降。
3. 热量传递:在冷却介质与气体或蒸汽接触的过程中,热量会从气体或蒸汽中传递到冷却介质中。
这导致冷却介质的温度上升,而气体或蒸汽的温度下降。
4. 冷却介质循环:冷却介质经过热量传递后,通过循环系统被带走,并重新供应给冷凝器。
这个过程可以持续进行,以保持冷凝器的冷却效果。
5. 气体或蒸汽冷凝:在热量传递的过程中,气体或蒸汽的温度会下降到低于饱和温度,从而使其冷凝成液体。
冷凝后的液体可以进一步处理或回收利用。
三、冷凝器的应用领域冷凝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领域:冷凝器在化工、石油、制药、食品加工等工业领域中被广泛用于冷却和回收利用废热、废气等。
2. 空调和制冷设备:冷凝器是空调和制冷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将制冷剂从气态转化为液态,以实现制冷效果。
冷凝器的组成构造

冷凝器的组成部分制冷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的物体热量之后,汽化成低温低压的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蒸汽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却介质(水或空气)放热,冷凝为高压液体、经节流阀节流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
这样,制冷剂在系统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主要部件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或毛细管、过冷却控制阀)、四通阀、复式阀、单向阀、电磁阀、压力开关、熔塞、输出压力调节阀、压力控制器、贮液罐、热交换器、集热器、过滤器、干燥器、自动开闭器、截止阀、注液塞以及其它部件组成。
山东万合通用机械有限公司提供。
电气主要部件有电机(压缩机、风机等用)、操作开关、电磁接触器、连锁继电器、过电流继电器、热动过电流继电器、温度调节器、湿度调节器、温度开关(除霜、防止结冻等用)。
压缩机曲轴箱加热器,断水继电器,电脑板及其它部件组成。
控制由多个控制器件组成,它们是:制冷剂控制器:膨胀阀、毛细管等。
制冷剂回路控制器:四通阀、单向阀、复式阀、电磁阀。
制冷剂压力控制器:压力开闭器、输出压力调节阀、压力控制器。
电机保护器:过电流继电器、热动过电流继电器、温度继电器。
温度调节器:温度位式调节器、温度比例调节器。
湿度调节器:湿度位式调节器。
除霜控制器:除霜温度开关、除霜时间继电器、各种温度开关。
冷却水控制:断水继电器、水量调节阀、水泵等。
报警控制:超温报警、超湿报警、欠压报警及火警报警、烟雾报警等。
其它控制:室内风机调速控制器、室外风机调速控制器等。
制冷剂制冷剂的种类较多,现就氟里昂12和22作简要介绍:CF2Cl2氟里昂12(CF2Cl2)代号R12 氟里昂12是一种无色、无臭、透明、几乎无毒性的制冷剂,但空气中含量超过80%时会引起人的窒息。
氟里昂12不会燃烧也不会爆炸,当与明火接触或温度达到400℃以上时,能分解出对人体有害的氟化氢、氯化氢和光气(CoCl2)。
冷凝器各组件介绍

一、风冷式冷凝器的工作原理:致冷剂进入蒸发器,压力减小,由高压气体,变成低压气体,这一过程要吸收热量,所以蒸发器表面温度很低,再经风扇,就可以将冷风吹出.冷l凝器是将从压缩机出来的高压,高温的致冷剂,冷却成高压,低温.冷柜然后经过毛细管气化,去蒸发器中蒸发。
冷凝器可归纳为四大类,其作用如下:1、水—空气冷却式:在这类冷凝器中,制冷设备制冷剂同时受到水和空气的冷却,但主要是依靠冷却水在传热管表面上的蒸发从制冷剂一侧吸取量的热量作为水的汽化潜热,空气的作用主要是为加快水的蒸发而带走水蒸气。
2、空气冷却式(又叫风冷式):在这类冷凝器中,制冷剂放出的热量被空气带走,空气可以是自然对流,也可以利用风机作强制流动,这类冷凝器系用于氟利昂制冷装置在供水不便或困难的,所以这类冷凝器的耗水量很少。
对于空气干燥、水质、水温低而水量不充裕的地区乃是冷凝器的优选型式,这类冷凝器按其结构型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蒸发式和淋激式两种。
3、水冷却式:在这类冷凝器中,制冷剂放出的热量被冷却水带走,冷藏柜冷却水可以是一次性使用也可以循环使用,水冷却式冷凝器按其不同的结构型式又可分为立式壳管式、卧式壳管式和套管式等多种。
4、蒸发—冷凝式:在这类冷凝器中系依靠另一个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的蒸发所产生的冷效应去冷却传热间壁另一侧的制冷剂蒸发促使后者凝结液化二、冷却塔冷却塔是给空调冷却水降温的装置,原理是冷却水通过填料与室外大气进行热交换降温。
然后输送至主机冷凝器,给水冷主机冷凝器降温。
冷却塔一般安装在冷却水系统的最高点,然后通过冷却水管接入机房。
连接方式是:冷凝器出水口——————冷却塔——————冷却水循环泵——————冷凝器进水口风冷冷凝器的温度是由环境温度来决定,环境温度越高,那么冷凝温度也越高。
冷凝温度比环境温度高7~12℃,7~12℃这个值我们称为换热温差。
冷凝温度越高,制冷机组的制冷效率就会越低,所以我们就要控制这个换热温差不应太大。
但是如果要使换热的温差太小,由此可见风冷冷凝器的换热面积及循环的风量越大其成本造价就越高,风冷冷凝器对温度的限定是55℃~20℃,通常情况下,环境温度超过42℃的地区都不建议采用风冷冷凝器。
冷凝器课件

△tm——对数平均温差(K)。
(1)制冷剂及其传热特性 影响因素:
A、制冷剂特性 比热-大时,单位制冷剂携带热量多,转移热量能力
大,传热系数大。(正比)
密度-大时,单位制冷剂携带热量多,转移热量能力
大,传热系数大。(正比)
放热,使高压高温制冷剂蒸气冷却、 冷凝成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
压缩制冷剂蒸气,提高压力和温度
得到低温低压制冷剂
制冷剂液体吸热、蒸发、制冷
❖ 二、热交换设备
概念: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温度不同的流体之 间互相传热的设备。
其中冷凝器:过热蒸汽
液体
{在制冷系统中,冷凝器是一个使制冷剂向外放热的 换热器。压缩机的排气(或经油分离器后)进入冷 凝器后,将热量传递给周围介质——水或空气,制 冷剂蒸气冷却凝结为液体。 }
三、冷凝器的传热及影响因素
❖ 1、冷凝器的传热
冷凝器负荷:通过冷凝器向冷却介质(水或空气)放出的 热量。
热力学角度:Qk=有效制冷量+无效制冷量+外界耗能所转 换热量
传热学原理:Qk=汽体冷却热+凝结热(80%以上)
+(液体过冷热)
制冷剂流体
冷却介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环境
❖ 2、影响冷凝器的传热因素 换热设备的基本传热公式为
❖ 氟用套管式冷凝器:直径较大的无缝钢管内穿一根 或数根直径较小的铜管,在盘成圆形或椭圆形。
(二)空气冷却式冷凝器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是以空气作为冷却介质,靠 空气的温升带走冷凝热量的。这种冷凝器适用 于极度缺水或无法供水的场合,常见于小型氟 利昂制冷机组。根据空气流动方式不同,可分 为自然对流式和强迫对流式两种。
冷凝器内部结构

冷凝器内部结构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冷凝器内部结构这玩意儿。
你说冷凝器像不像一个神奇的魔法盒子呀!它里面可有着不少奇妙的构造呢。
想象一下,冷凝器就像是一个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工作着,把那些热气腾腾的东西给变凉爽啦。
先来说说那管子吧,就像细细的血管一样,在冷凝器里弯弯曲曲地排列着。
这些管子可是肩负着重要使命呢,它们要让热的气体在里面跑来跑去,然后慢慢把热量散发出去。
这就好比是我们夏天走在路上,热得不行了,就找个阴凉地儿凉快凉快,管子就像是那个阴凉地儿,让热气有地方去降温。
还有那些散热片,就像是一片片小翅膀一样。
它们可增加了散热的面积呀,让冷却的效果更好。
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是给冷凝器加了很多把小扇子,呼呼地扇着风,帮助热气快快跑掉。
冷凝器里面还有各种小部件呢,它们相互配合,就像一个默契的团队一样。
它们一起努力,让冷凝器能够高效地工作。
这就跟我们踢足球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任务,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赢得比赛呀。
那冷凝器内部结构这么重要,要是出了问题可咋办呢?嘿,这就像是我们人要是生病了一样,得赶紧找医生呀。
对于冷凝器来说,定期的维护和检查可不能少。
要是管子漏了,那可就麻烦啦,就像人的血管破了一样危险呢。
散热片要是脏了,那冷却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呀,就跟我们大热天没了扇子似的难受。
所以啊,我们可得好好对待冷凝器,就像对待我们的好朋友一样。
平时多关心关心它,给它做做保养,让它能一直健健康康地为我们服务。
朋友们,冷凝器内部结构虽然看起来复杂,但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了解,就会发现它也没那么难理解嘛。
它就像是一个默默工作的小英雄,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呢。
大家可别小瞧了它哟!现在,你们是不是对冷凝器内部结构有了更深的认识呀?是不是觉得它很神奇呀?哈哈!。
冷凝器系统的结构组成

冷凝器系统的结构组成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冷却和冷凝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冷凝器系统被广泛用于各种设备中,特别是在制冷和空调设备中。
本文将介绍冷凝器系统的结构组成,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冷凝器系统概述冷凝器系统是冷藏和低温工程中的重要部分。
它通过将高温、高压的蒸汽冷凝成液体,从而将蒸发器中的热量带走,使其保持低温或恢复正常温度。
在冷凝器系统中,一般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等组件。
其中,冷凝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将高温、高压的蒸汽冷凝为液体,并通过冷却介质将热量带走。
冷凝器系统的结构组成在一般的冷凝器系统中,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的组成部分。
1. 压缩机压缩机是冷凝器系统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
它的主要作用是进行制冷剂的压缩,使其从低压态变成高压态,同时还可以提高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回流量,增加制冷剂流量。
压缩机的种类非常多,主要包括离心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等。
不同压缩机型号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工艺要求和系统参数决定。
2. 冷凝器冷凝器是冷凝器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主要作用是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冷凝为液体状态。
冷凝器通常由冷凝管、外壳、冷却介质、管板等组成。
在不同的应用中,冷凝器可以采用不同结构形式,包括空气冷却型、水冷却型和冷凝板式等,以适应不同工艺要求。
3. 膨胀阀膨胀阀是冷凝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作用是使高压的制冷剂通过狭窄的通道流入低压容器中,从而降低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
不同的膨胀阀型号还可以根据工艺要求进行调节和控制,以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4. 管路和配件电式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的管缆必须进行正确的规划,避免过长或过短,以避免系统能量的散失或流量不足引起的压差问题。
此外,管路和配件的规划和选择也非常重要,以确保整个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正常运行。
5. 控制系统冷凝器系统中的控制系统非常重要,它可以对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监控和控制,以保证系统的运行稳定和高效。
冷凝器的组成

冷凝器的组成冷凝器是一种热交换设备,常用于冷冻系统、空调系统和蒸汽动力系统中。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气体或蒸汽中的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实现气体或蒸汽的冷凝。
一个有效的冷凝器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 冷凝管道:冷凝器中的冷凝管道是热传递的关键部分。
它是一个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管道系统,用于传递热量。
在这些管道中,冷却介质从外部环境中吸收热量,使气体或蒸汽冷却并凝结。
冷凝管道通常呈螺旋状或盘管状的结构,以增加表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
2. 冷凝介质:冷凝介质是冷凝器内部的工作流体。
它可以是空气、水或其他冷却介质,具体取决于冷凝器的设计和应用。
冷凝介质通过冷凝管道流动,并通过与气体或蒸汽接触来吸收热量,从而使其冷却和凝结。
3. 冷却器:冷却器是冷凝器中用于冷却冷凝介质的设备。
它通常由散热片、水冷却管或风扇等组件组成,以提供足够的冷却表面,从而有效地冷却冷凝介质。
冷却器的设计和材料选择会影响冷凝器的性能和效率。
4. 冷凝器外壳:冷凝器外壳是冷凝器的外部结构,主要用于保护冷凝管道和内部组件。
它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热性。
冷凝器外壳也起到隔离冷凝介质和外部环境的作用,确保工作流体的稳定性。
5. 进出口管道:进出口管道是冷凝器用于引导冷凝介质进出的管道系统。
它连接冷凝器与其他冷却系统或热源,并确保流体的顺畅循环。
进出口管道通常具有合适的尺寸和连接方式,以便与其他设备有效连接。
6. 附加部件:冷凝器还可以包括一些附加部件,以提高其性能和功能。
例如,冷凝器可能配备有排气阀、排水阀、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等器件,用于监测和控制冷凝过程的参数。
以上是一个常见的冷凝器的组成要素,实际的冷凝器设计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具体取决于冷凝器的应用和所需的性能。
然而,无论设计如何,冷凝器的目标始终是通过有效的热传递,将气体或蒸汽冷凝并转化为液体形式,以实现系统的冷却和能量转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风冷式冷凝器的工作原理:
致冷剂进入蒸发器,压力减小,由高压气体,变成低压气体,这一过程要吸收热量,所以蒸发器表面温度很低,再经风扇,就可以将冷风吹出.冷l凝器是将从压缩机出来的高压,高温的致冷剂,冷却成高压,低温.冷柜然后经过毛细管气化,去蒸发器中蒸发。
冷凝器可归纳为四大类,其作用如下:
1、水—空气冷却式:在这类冷凝器中,制冷设备制冷剂同时受到水和空气的冷却,但主要是依靠冷却水在传热管表面上的蒸发从制冷剂一侧吸取量的热量作为水的汽化潜热,空气的作用主要是为加快水的蒸发而带走水蒸气。
2、空气冷却式(又叫风冷式):在这类冷凝器中,制冷剂放出的热量被空气带走,空气可以是自然对流,也可以利用风机作强制流动,这类冷凝器系用于氟利昂制冷装置在供水不便或困难的,所以这类冷凝器的耗水量很少。
对于空气干燥、水质、水温低而水量不充裕的地区乃是冷凝器的优选型式,这类冷凝器按其结构型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蒸发式和淋激式两种。
3、水冷却式:在这类冷凝器中,制冷剂放出的热量被冷却水带走,冷藏柜冷却水可以是一次性使用也可以循环使用,水冷却式冷凝器按其不同的结构型式又可分为立式壳管式、卧式壳管式和套管式等多种。
4、蒸发—冷凝式:在这类冷凝器中系依靠另一个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的蒸发所产生的冷效应去冷却传热间壁另一侧的制冷剂蒸发促使后者凝结液化
二、冷却塔
冷却塔是给空调冷却水降温的装置,原理是冷却水通过填料与室外大气进行热交换降温。
然后输送至主机冷凝器,给水冷主机冷凝器降温。
冷却塔一般安装在冷却水系统的最高点,然后通过冷却水管接入机房。
连接方式是:冷凝器出水口——————冷却塔——————冷却水循环泵——————冷凝器进水口
风冷冷凝器的温度是由环境温度来决定,环境温度越高,那么冷凝温度也越高。
冷凝
温度比环境温度高
7~12℃,7~12℃这个值我们称为换热温差。
冷凝温度越高,制冷机组
的制冷效率就会越低,
所以我们就要控制这个换热温差不应太大。
但是如果要使换热的温差
太小,
由此可见风冷冷凝器的换热面积及循环的风量越大其成本造价就越高,
风冷冷凝器对
温度的限定是55℃~20℃,通常情况下,环境温度超过42℃的地区都不建议采用风冷冷凝器。
所以设计风冷制冰机时,必须要求客户提供当地全年最高的环境干球温度。
水冷冷凝器
的温度由环境湿球温度来决定的,环境湿球温度越高,那么冷
凝温度也越高。
一般地,冷凝温度比环境湿球温度高
5
~
7
℃左右。
水冷冷凝器
温度极限是不高于
55
℃,不低于
20
℃。
通常情况下,环境湿球温度超过
42
℃的
地区都不建议采用水冷冷凝器。
所以是否选择水冷冷凝器,
首先要确认环境湿球
温度。
因此设计水冷制冰机时,
必须要求客户提供当地全年最高的环境湿球温度。
同时当环境温度超过
50
℃时,
也不能用水冷冷凝器,
冷却塔容易会被高温晒坏。
而冷却塔必须在有遮阳保护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风冷冷凝器
的优点:
①
无需水资源,运行成本较低。
②安装、使用方便,无
需其他配套设备,
只要接通电源即可投入运行。
③不污染环境。
④适用于严重缺
水或供水难得地区。
其缺点:①成本投入较高。
②冷凝温度较高,使制冷机组的运行效率降低。
③不适用于空气污浊、
有沙尘气候的地区。
水冷冷凝器的优点①
使制冷机组的冷凝温度低,
提高制冷效率。
②
.
初期投入成本比风冷、
蒸发冷低。
③
.
冷却效果好,适用于中大型制冷系统。
其缺点
:
①
.
消耗水资源。
②
.
喷水,
对周围环境有些影响。
③
.
需要安装水路系统、供水系统。
热负荷和冷负荷
散热、照明/设备散热是与环境失热相反的事情,因此是不包括在热负荷中的。
热负荷只有围护结构传热负荷、新风负荷。
而且人体散热、照明/设备散热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仅剩的两项热负荷。
因此,一般来讲,空调夏季冷负荷比冬季热负荷大不少。
2、从设备选型上来说,盘管夏季供冷是7~12度冷冻水,温差只有5度;而冬季供热是60~50度水,温差10度。
同样的供水量,供回水温差大一倍,意味着供热量就大一倍。
在热负荷小于冷负荷的情况下,同样的末端设备冬季供热量比夏季供冷量大一倍,这就意味着只要该末端设备只要满足夏季供冷的要求,就一定能够满足冬季供热的要求。
为了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我们以冷藏舱的空舱降温过程来予以说明。
在空舱降温开始时,舱温与外界气温相同,是很高的,所以蒸发器的传热温差很大,制冷剂在其中大量蒸发,回气量甚多,只有在较高的蒸发温度下,压缩机才具有足够的排气量来满足要求,所以保鲜设备装置的工作蒸发温度很高,制冷量也很大。
但是此时冷藏舱的热负荷仅为舱内空气及隔热层在降温时所释放的热量,它比装置所发出的制冷量少得多,因此舱温下降极为迅速。
随着舱温下降,蒸发器的传热温差缩小,使蒸发器制冷量下降,回气量就减少,于是装置的工作蒸发温度也自行迅速降低。
不过在舱温下降时,外界环境向舱内的传热温差加大,舱温越低,传人的热量越多,也就是随着舱温下降热负荷增大,制冷量却减少,两者的差距逐渐缩小,使舱温和蒸发温度的下降速度都逐渐减慢。
若舱温降到热负荷和制冷量相同时,舱温和蒸发温度就都稳定不再下降了,这也就是这套制冷装置所能降温的最低限度。
同样道理,在热负荷大于制冷量时,库温将逐步上升。
虽然会因蒸发温度也渐渐加大,使装置制冷量增加,而热负荷却随库温上升也减少,最终达到相互平衡,但此时的库温可髓已大大超过所要求的冷藏温度。
在实际运行中,如遇这一情况,则需通过能量调节机构来增加压缩机的排量,或将备用机组投入工作。
需要提到的是,有时会形成这样一种概念,即认为只有压缩机能将吸气压力抽得较低,才表明压缩机的制冷量大,若不能将吸气压力降下来,则说明制冷量小。
这对于无自动能量调节的压缩机是正确的,但对具有能量自动调节者则是不全面的。
因为这种压缩机的排气量会随吸气压力的升降而自动增减。
当我们将它调到保持某一较高吸气压力的工况时,只要热负荷一增加,因吸气压力(蒸发压力)上升,压缩机立即增缸,并且随着热负荷的不断增加,压缩机会不断增缸,直至压缩机全部气缸投入工作为止;此时,虽吸气压力较高,但压缩机的制冷量却已很大。
反之,当调定在较低的吸气压力时,可能因热负荷减少,虽然压缩机气缸已大半卸载,但吸气压力仍然很低。
所以,吸气压力的大小并不总是制冷量在绝对数量方面大小的直接表征,而仅能从其变化趋势说明此时的制冷量与热负荷相比是足够还是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