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隶书知识与鉴赏(共28张PPT)
合集下载
隶书源流与赏析(上课用) ppt课件

第二课
隶书源流与赏析
ppt课件
1
一 教学目的
1.了解隶书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特征。
2.了解汉代隶书的成就及其类型,并熟悉汉 碑隶书代表作品的风格特点。
3.了解隶书书法在清代的复兴与繁荣情况, 认识清代书法家在隶书方面的发展创新及 主要代表人物的风格。
ppt课件
2
二 内容结构
• (一):隶书的产生
•
26
ppt课件
27
清.邓石如隶书中堂
• 特点:点画稳健厚重, 字形茂密紧凑,左右 舒展。最主要的特征 在于,并不刻意模仿 碑刻斑驳迟涩的效果, 而是运用毛笔的弹性, 突出流畅自然的书写 意趣。这种风格对后 人影响很大,成为学 习汉碑隶书而能别开 生面的典范。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ppt课件
8
二 汉代隶书的辉煌
• 隶书在汉代被广泛应用并 • 汉隶作品有两大类
发展到极盛。汉代隶书摆
脱手写体的随意性,很快 形成了规范统一的特征,
一:墨迹(简牍、帛书)
同时在书写方法中出现了 一些装饰性的用笔技巧,
二:石刻(碑碣、摩崖)
去掉了象形成分,可以说
是纯粹符号化的线条结构,
这种特点一直延续到今天。
• 章法:严正。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 B:西狭颂 特点:
点画:浑厚饱 满。
结字:采取宽博疏阔的 方整形态,分布匀称, 四周填满,具有一种 静穆雄壮的气势。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 C:曹全碑 • 特点: 笔画:娟秀飘逸,匀称。
字形:方扁、竖长、收 紧、或、舒张,体现 出了作者的娴熟技法。
隶书源流与赏析
ppt课件
1
一 教学目的
1.了解隶书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特征。
2.了解汉代隶书的成就及其类型,并熟悉汉 碑隶书代表作品的风格特点。
3.了解隶书书法在清代的复兴与繁荣情况, 认识清代书法家在隶书方面的发展创新及 主要代表人物的风格。
ppt课件
2
二 内容结构
• (一):隶书的产生
•
26
ppt课件
27
清.邓石如隶书中堂
• 特点:点画稳健厚重, 字形茂密紧凑,左右 舒展。最主要的特征 在于,并不刻意模仿 碑刻斑驳迟涩的效果, 而是运用毛笔的弹性, 突出流畅自然的书写 意趣。这种风格对后 人影响很大,成为学 习汉碑隶书而能别开 生面的典范。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ppt课件
8
二 汉代隶书的辉煌
• 隶书在汉代被广泛应用并 • 汉隶作品有两大类
发展到极盛。汉代隶书摆
脱手写体的随意性,很快 形成了规范统一的特征,
一:墨迹(简牍、帛书)
同时在书写方法中出现了 一些装饰性的用笔技巧,
二:石刻(碑碣、摩崖)
去掉了象形成分,可以说
是纯粹符号化的线条结构,
这种特点一直延续到今天。
• 章法:严正。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 B:西狭颂 特点:
点画:浑厚饱 满。
结字:采取宽博疏阔的 方整形态,分布匀称, 四周填满,具有一种 静穆雄壮的气势。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 C:曹全碑 • 特点: 笔画:娟秀飘逸,匀称。
字形:方扁、竖长、收 紧、或、舒张,体现 出了作者的娴熟技法。
关于书法隶书的ppt课件

产品等领域。
THANKS
感谢观看
当代隶书作品
华人德
胡秋萍
其隶书风格清新秀逸,笔法灵动,具 有时代气息。
其隶书温婉秀雅,笔法细腻,深受女 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沙孟海
其隶书气势磅礴,笔力千钧,具有独 特的个人风格。
隶书在生活中的应用
广告设计
隶书字体在广告设计中广泛应用 ,因其具有古朴典雅的特点,能
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包装印刷
在包装印刷中,隶书字体常常用 于传统文化的商品包装上,以突
捺画
隶书的捺画一般较重,呈波磔状,与楷书的捺画相比更为夸张和明显 。
隶书的结构特点
字形扁阔
隶书的字形多呈扁状, 这是因为隶书讲究横向 取势,使字形显得更加
开阔和扁阔。
主笔突出
隶书在结构上特别强调 主笔的运用,主笔或长 或粗,使整个字形更加
醒目和突出。
左右舒展
隶书在结构上注重左右 舒展,使字形显得更加
隶书在书写时强调提按顿挫, 而楷书则更注重笔画的精细变 化和结构的严谨。
隶书与行书的比较
隶书和行书在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差异。隶书更显古朴厚重,而行书则更加灵动飘逸 。
隶书的笔画顺序和结构规律较为固定,而行书则更加自由,书写时可根据个人风格 进行变化。
隶书在书写时需要保持一定的节奏感,而行书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创造。
隶书在章法上讲究横向取 势,即通过字形的横向展 开和排列,使整个篇章显 得更加开阔和壮阔。
03 隶书作品欣赏
经典隶书作品
《乙瑛碑》
东汉隶书,笔法方圆兼备,结构 严谨,是汉隶成熟时期的典型作
品。
《礼器碑》
笔画瘦劲挺拔,波磔分明,字形宽 扁,是汉隶中的精品。
中国书法艺术(隶书)赏析 PPT

2.出于对美善相兼的追求,中国传统艺术尤其重视对高尚 人品的表现,传统说法认为书品出于人品,书法与书家的性情、 品格和节操呈表里对应的关系。
其实亦未必如此,不然如何解释历史上众多书家?
讲究中和之美
1.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思想情感不要越出传统的道德规范, 即“发乎情,止乎礼义”。
“喜怒哀乐之未 发谓之中,发而 皆中节谓之 和。”(《中庸》)
隶书艺术赏析
第一节 魅力无穷的中国书法
一、书法是什么?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线条造型艺术。(是
中国的三大国粹之一) 是华夏民族聪明、智慧与创造力最集中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最具
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一门艺术;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书法家沈尹默曾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他
2.中和之美要求在艺术创作上将二元对立的因素融汇结合。
中国艺术在其发展史中形成了许多相反相成的审美范畴, 如书法创作要讲究奇与正、方与圆、肥与瘦、曲与直、伸与缩、 藏与露等的对立统一,绘画注重构图布局中的虚实、宾主、疏 密、参差等关系的辩证处理。
3.艺术境界的创造及其对美的追求,反映了人类对精神自 由与审美自由的执著。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洋洋大观的艺术珍品,以及重表现、重 传神、重写意、美善相兼的美学追求,集中体现了崇尚自然、 体征生生、实践德行,以及以自我生命去契合宇宙生命等民族 特色,是人们通过审美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
四、怎样欣赏书法艺术?
1、书法的艺术标准
1)必须具备可读性和观赏性 2)必须符合书写的法度 3)要雅俗共赏(形神之美,风韵神采 )
2.中国古代艺术崇尚天人合一的美学追求: (1)师法自然,心物相契,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通的艺术境界。
古代艺术家的师法自然,要求通过对自然的仰观俯察,深切体悟 自然宇宙生生不息的内在精神。
第4课 隶书知识与鉴赏(共28张PPT)

隶 书 对 联
隶书欣赏
《石门颂》
《乙瑛碑》
《礼器碑》
《西岳华山庙碑》
《曹全碑》
《史晨碑》
《张迁碑》
尹秉绶的隶书
何绍基的隶书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 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 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 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 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 《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 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何绍基有《惜道 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 驳正》等。
所以世称程邈为“隶书之祖”。
隶书的基本特征
隶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隶书的结体改篆书的形象化而为点划符 号化; ②隶书的字形改篆书的圆长而为方扁; ③隶书的笔划有折无转,并有波挑。方笔 和圆笔兼用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92021/9/9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2:03:25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92021/9/92021/9/9Sep-219-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92021/9/92021/9/9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隶书PPT幻灯片课件

要写的平正劲直。不像楷书有斜势,收、起笔处不露顿挫痕迹。
8
2、 波画:即带蚕头雁尾的横画。“波”有舒展异常的装 饰美感,且往往处在主笔位置。波画重起重收,左右舒展,
注意:笔画两端在一条水平线上 (最基本笔画) 要用在主笔,遵守 “雁不双飞” 的规矩。
9
3、竖画:起笔藏锋 收笔有露锋或回锋。竖一般较横粗壮, 竖的上下往往要有轻重变化,不露顿挫感 不然呆板。
26
二 结构原则 1、均衡稳定
均衡 是隶书结构的普遍原则,隶书整体上产 生停匀、齐整的视觉效果。
稳定 是隶书结构的另一重要原则,重心是平 稳的关键。要求“字字摆得正”。字形中正者,重 心明显,或竖画居中,或呈左右对称之态;字形偏 倚者,要求偏中求正,多以斜笔、弯笔或折笔等 作支撑,以达到整体的平稳。
10
3、撇画 (最基本笔画) 撇画起、收笔均要藏锋,再转笔调锋,行笔时要自始至终 保持中锋, 收笔是可向上或向下回锋收笔。
11
4、捺画 捺往往是主笔,与波画写法同,只是整体下斜,斜度要随 字型变 如“文 造”捺画。 捺要写的大气、飘逸、雄浑、苍劲,一波三折,不能一掠 而过。(撇和捺对称,称为“八分书”)。
3
(一)、篆隶混参时期------秦代隶书
秦代的古隶专称为秦隶。秦代的 隶书,带有浓厚的篆书意趣,笔 画平整无波磔。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在湖北出土
的《云梦睡虎地秦简》,震惊了考
古学界和书法界。它的出土,使现
代书法家们眼界大开,亦为书法史
研究提供了真正秦隶的资料。秦隶
在结体上有自己特殊的时代特征,
19
20
一、偏旁部首
偏旁部首特点显著,通过学习可清楚的看到汉字 的流变。
1、双立人、提手、示字 双立人首笔为小短横或点; 提手可先写两笔横画,再写竖弯钩; 示部首笔为短横,斜点忌写横竖交叉处。
8
2、 波画:即带蚕头雁尾的横画。“波”有舒展异常的装 饰美感,且往往处在主笔位置。波画重起重收,左右舒展,
注意:笔画两端在一条水平线上 (最基本笔画) 要用在主笔,遵守 “雁不双飞” 的规矩。
9
3、竖画:起笔藏锋 收笔有露锋或回锋。竖一般较横粗壮, 竖的上下往往要有轻重变化,不露顿挫感 不然呆板。
26
二 结构原则 1、均衡稳定
均衡 是隶书结构的普遍原则,隶书整体上产 生停匀、齐整的视觉效果。
稳定 是隶书结构的另一重要原则,重心是平 稳的关键。要求“字字摆得正”。字形中正者,重 心明显,或竖画居中,或呈左右对称之态;字形偏 倚者,要求偏中求正,多以斜笔、弯笔或折笔等 作支撑,以达到整体的平稳。
10
3、撇画 (最基本笔画) 撇画起、收笔均要藏锋,再转笔调锋,行笔时要自始至终 保持中锋, 收笔是可向上或向下回锋收笔。
11
4、捺画 捺往往是主笔,与波画写法同,只是整体下斜,斜度要随 字型变 如“文 造”捺画。 捺要写的大气、飘逸、雄浑、苍劲,一波三折,不能一掠 而过。(撇和捺对称,称为“八分书”)。
3
(一)、篆隶混参时期------秦代隶书
秦代的古隶专称为秦隶。秦代的 隶书,带有浓厚的篆书意趣,笔 画平整无波磔。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在湖北出土
的《云梦睡虎地秦简》,震惊了考
古学界和书法界。它的出土,使现
代书法家们眼界大开,亦为书法史
研究提供了真正秦隶的资料。秦隶
在结体上有自己特殊的时代特征,
19
20
一、偏旁部首
偏旁部首特点显著,通过学习可清楚的看到汉字 的流变。
1、双立人、提手、示字 双立人首笔为小短横或点; 提手可先写两笔横画,再写竖弯钩; 示部首笔为短横,斜点忌写横竖交叉处。
隶书知识与赏析

2、结体特征(隶书:横扁体势;篆书:纵 长体势);
3、章法特征(基本一致:纵有行,横有列)
质疑探究
• 1·古人为什么把字写在竹简之上? • 2·人们为什么要为亡者刻石立碑?
知识窗
• 1·在纸张没有发明和广泛使用之前古人一般 将文字书写于丝帛或简牍之上。但由于丝 帛这种材料较为贵重不宜大量使用所以人 们选择相对廉价的竹片和木片来书写。
• 2·人们为亡者立碑刻石主要是为了缅怀死者 并扬其声名。
经典隶书赏析
1、工整谨严(如《已瑛碑》·《礼器碑》· 《曹全碑》等
2、自然率意(如《石门颂》· 3· 方正峻厚(如《张迁碑》)
乙瑛碑
曹全碑
礼器碑
张迁碑
石门颂
课堂检测
• 1·通过对隶书的了解和学习你喜欢隶书这种 字体吗?
• 2隶书这种书体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审美感 受,试说一说?
• 2·大篆指秦代统一文字以前的篆书,包括甲 骨文,金文,石鼓文,简牍书等;小篆则 是秦代规范化了的篆书。
• 二·汉字字体是一个不断繵变,完善的历史, 它不会一直停留在篆书阶段。那么继篆书 之后汉字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那种 字体呢?它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隶 书
展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课主旨
• 隶书萌芽于战国时代,成熟并兴盛于两汉 时期,后逐渐退出汉字实用书写领域。
篆书向隶书的过度书体
பைடு நூலகம்
2、隶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比较隶书和篆书的基本特征,试述它们的
区别。
1·笔画 2·结体(字形结构) 3·章法(通篇书写安排)
隶书和篆书的比较。
1、笔画特征(隶书:方圆兼备,折笔较 多, 横平竖直,规整而有变化;篆书:只有直 画和弧画两种笔画且笔画粗细基本一致);
3、章法特征(基本一致:纵有行,横有列)
质疑探究
• 1·古人为什么把字写在竹简之上? • 2·人们为什么要为亡者刻石立碑?
知识窗
• 1·在纸张没有发明和广泛使用之前古人一般 将文字书写于丝帛或简牍之上。但由于丝 帛这种材料较为贵重不宜大量使用所以人 们选择相对廉价的竹片和木片来书写。
• 2·人们为亡者立碑刻石主要是为了缅怀死者 并扬其声名。
经典隶书赏析
1、工整谨严(如《已瑛碑》·《礼器碑》· 《曹全碑》等
2、自然率意(如《石门颂》· 3· 方正峻厚(如《张迁碑》)
乙瑛碑
曹全碑
礼器碑
张迁碑
石门颂
课堂检测
• 1·通过对隶书的了解和学习你喜欢隶书这种 字体吗?
• 2隶书这种书体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审美感 受,试说一说?
• 2·大篆指秦代统一文字以前的篆书,包括甲 骨文,金文,石鼓文,简牍书等;小篆则 是秦代规范化了的篆书。
• 二·汉字字体是一个不断繵变,完善的历史, 它不会一直停留在篆书阶段。那么继篆书 之后汉字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那种 字体呢?它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隶 书
展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课主旨
• 隶书萌芽于战国时代,成熟并兴盛于两汉 时期,后逐渐退出汉字实用书写领域。
篆书向隶书的过度书体
பைடு நூலகம்
2、隶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比较隶书和篆书的基本特征,试述它们的
区别。
1·笔画 2·结体(字形结构) 3·章法(通篇书写安排)
隶书和篆书的比较。
1、笔画特征(隶书:方圆兼备,折笔较 多, 横平竖直,规整而有变化;篆书:只有直 画和弧画两种笔画且笔画粗细基本一致);
高中美术人美课标版《书法》《宽博朴厚 开张雍容--隶书知识与赏析》部优课件

艺术特点:
器
1.以二人为小组单位,
碑 拓 片
局
合作探讨赏析,并 选派一个代表进行 赏析发言。
()
部
2.深入赏析:在此
》
碑中任意挑选二个
(
字临习书写。
东
汉
)
2.
1.赏析:探索其
《
乙 瑛 碑
艺术特点,并选 派一个代表进行 赏析发言。
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深入赏析:在
片
此碑中任意挑
()
局 部
选二个字书写
》
临习。
(
东
汉
)
第四课 宽博朴厚 开张雍容
隶书知识与赏析
(人美版《书法》教材21—27页)
哪
们我
条 航 线 更 快 、
去 北 京 天 安 门
有 一 个 梦 想
更 便 捷
东 航 号
东 航
观“
看国 国庆
2
2
?
线
号 庆节
为
线 盛期
什
典间
么
)带
?
同
学
隶书
篆书
1.分别书写体验篆书和隶书“德”字。并谈谈 书写的感受。 2.弧线变为直线,推动了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 文字变革,简约、便捷的隶书(今文字)诞生了。
(三)隶书的基本特征
1.点画:方折笔画较多。横平竖直,横画有个重 要笔画叫“蚕头雁尾”。
2.结体:隶书字形,多取横式。多为扁平的长方 形。每字突出横势的主笔笔画。
3.章法:由于其结体扁平,一般字距较大、而行距 相对较小。(见隶书作品《曹全碑》)
圆笔
方折
篆书
蚕头雁尾
隶书介绍ppt课件

视觉冲击力。
隶书的篆刻技巧和风格多样,可 以根据不同的创作需求进行选择 和应用,以呈现出最佳的艺术效
果。
隶书名作欣赏
01
《乙瑛碑》
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之一,其字体工整、端庄,笔划流畅,具有很高
的艺术价值。
02
《礼器碑》
也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其字体秀丽、典雅,笔划精细,同样具有很
高的艺术价值。
03
02
隶书的艺术特点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结构特点
字形扁方,左右分展
隶书字形多呈扁方形,与小篆的长方 形字形形成鲜明对比。同时,隶书字 形更加强调左右分展,给人们一种宽 广、舒展的感觉。
主笔突出,蚕头雁尾
一波三折,蚕头燕尾
隶书在书写过程中,强调笔画的曲折 变化,如“一波三折”的形态,使得 隶书的线条更加丰富、多变。
隶书的点画多呈俯仰呼应 的形态,这种笔画形态使 得隶书的线条更加生动、 有趣。
美学价值
古朴高雅
隶书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之 一,其古朴高雅的美学价值备受 推崇。隶书的线条粗犷、豪放,
给人一种古朴、高雅的感觉。
气势磅礴
隶书的书写风格气势磅礴,给人一 种恢弘、壮丽的感觉。隶书的线条 流畅、自然,给人一种磅礴的气势 感。
神韵生动
隶书的神韵生动、传神,给人一种 灵动、活泼的感觉。隶书的笔画形 态多变、丰富,使得其神韵更加生 动、有趣。
03
隶书的书写技巧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笔法
起笔与收笔
隶书的起笔和收笔需要清晰明确 ,起笔时可以略重,收笔时则要 轻而利落,以形成自然的笔触效
隶书的篆刻技巧和风格多样,可 以根据不同的创作需求进行选择 和应用,以呈现出最佳的艺术效
果。
隶书名作欣赏
01
《乙瑛碑》
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之一,其字体工整、端庄,笔划流畅,具有很高
的艺术价值。
02
《礼器碑》
也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其字体秀丽、典雅,笔划精细,同样具有很
高的艺术价值。
03
02
隶书的艺术特点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结构特点
字形扁方,左右分展
隶书字形多呈扁方形,与小篆的长方 形字形形成鲜明对比。同时,隶书字 形更加强调左右分展,给人们一种宽 广、舒展的感觉。
主笔突出,蚕头雁尾
一波三折,蚕头燕尾
隶书在书写过程中,强调笔画的曲折 变化,如“一波三折”的形态,使得 隶书的线条更加丰富、多变。
隶书的点画多呈俯仰呼应 的形态,这种笔画形态使 得隶书的线条更加生动、 有趣。
美学价值
古朴高雅
隶书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之 一,其古朴高雅的美学价值备受 推崇。隶书的线条粗犷、豪放,
给人一种古朴、高雅的感觉。
气势磅礴
隶书的书写风格气势磅礴,给人一 种恢弘、壮丽的感觉。隶书的线条 流畅、自然,给人一种磅礴的气势 感。
神韵生动
隶书的神韵生动、传神,给人一种 灵动、活泼的感觉。隶书的笔画形 态多变、丰富,使得其神韵更加生 动、有趣。
03
隶书的书写技巧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笔法
起笔与收笔
隶书的起笔和收笔需要清晰明确 ,起笔时可以略重,收笔时则要 轻而利落,以形成自然的笔触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世称程邈为“隶书之祖”。
隶书的基本特征
隶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隶书的结体改篆书的形象化而为点划符 号化; ②隶书的字形改篆书的圆长而为方扁; ③隶书的笔划有折无转,并有波挑。方笔 和圆笔兼用 。
硬笔字隶书
(一)点,篆书的点多为短横或短竖,不很明显。隶书既兴,点 画成形,虽比不上后来的楷行书之丰富多彩,却也多具变化,在 整个隶书结字中起着重要作用。与楷书相比,隶书的点形体较圆 浑,出锋不锐,力量内含。有人说点如木楔。看来是有其道理的。 如下图所示:
(六)折,折画在隶书中一般起副笔作用,它斩钉截铁,干净 利落,分为直折和斜折,如下图所示:
直折多用于口、日,田,月等封闭结构,其势稍向内收拢,斜 折多用于右耳部、子部等,其内折势比直折更加强烈。
(七)钩,隶书的钩大多用于副笔,与其它笔画相配合使用,其 势较为圆转,应含蓄自然,如下图所示:
(八)挑,隶书的挑(或称提)多作副笔用,其形与斜横相同, 其势斜而平,无什么特别之处。如下图所示:
(四)波挑,或叫掠,或称撇。按其形体可分为斜,弯,直三 种,如下图所示:
斜波挑势较平,或叫平撇。弯波挑势宜弯,先竖后挑。直波 挑几乎是竖笔带挑。
(五)波磔,楷书称之为捺,其形体略如波磔横,但用法不同, 按其作用,可分为平,斜两类。如下图所示:
平波磔多为一波三折,头部略高,向右部平出或稍下斜,多用 于走部,走车部,之部、足部等字。其势宜平,尾部夸张放开。 斜波碟使用较平波磔多,多用在人部、戈部等,其势应斜,上 曲下弓,与所配之部应和谐呼应。
当时秦国的正统文字是小篆,笔道圆转回环,某些笔顺不符合手写的 自然习惯,严重影响了书写的速度。
而社会事务的日益繁杂,对快速书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于是书写人
为了简便快捷,往往将篆文的圆转笔道改为方折笔画,有时还
略加省改,已略具隶书的风味,在当时形成了一种俗书体。
泰山刻石:作者秦相李斯(?-公元前208年),
隶书知识与鉴赏
什么是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 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 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 “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 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 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的起源
1、《说文解字·叙》这样解释说:在秦始 皇推行小篆的时候,“秦烧灭经书,涤除旧 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 隶书,以趣约易”。
三点水既不同于篆书,亦不同于楷书,三点聚拢,成左开右合之势,三点应与 右部相呼应。下四点应散开,长短参差,变化丰富。八字点应成上合下开之势, 左右展开,呼应相顾。
(二)横,隶书作为汉字方块形状的奠基,在将篆书的圆转变为 方折的过程中,赋予了横画新的使命和特色。隶书的横画,按其 形体可分为平横和波磔横,如下图所示:
隶 书 对 联
隶书欣赏
《石门颂》
《乙瑛碑》
《礼器碑》
《西岳华山庙碑》《曹全碑》Biblioteka 《史晨碑》《张迁碑》
尹秉绶的隶书
何绍基的隶书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 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 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 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 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 《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 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何绍基有《惜道 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 驳正》等。
可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书法家。《泰山 刻石》的书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 字体,小篆。线条圆 润流畅,疏密匀停, 给人以端庄稳重的感 受。唐张怀瑾称颂李 斯的小篆是:“画如铁 石,字若飞动”。
隶书的起源
2、隶书的创始者——秦代程邈
隶书相传是秦代书家程邈所作。
程邈,秦代下杜人,初为县之狱吏,他对文字很有研究, 后因得罪了秦始皇,被囚在云阳(今陕西省淳化西北)狱 中。他感到当时官狱公牍繁多,篆书结构复杂,书写不便, 因此就在原来大小篆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削繁就简,变圆 为方,拟定了一批日常应用的标准隶书,成隶书3000字奏 之。 秦始皇看后很欣赏,不但赦免了他的罪,而且起用为御史, 并以其所创造的隶书发交官狱应用佐书,故曰“隶书”。
隶书的横切记“雁不双飞”,即每字只应有一个重点的波磔横。如 年字上两横为平横,其笔势宜缩,末横为波磔横,其笔势应放。道 字因下部捺为主笔,捺磔,则上横只应用平横了。
(三)竖,竖是仅次于横在方块汉字中频繁使用的笔画按其形 体,隶书的竖可分为直竖和右弯竖两类,如下图所示:
右弯竖多用于门字以及象门字这样以对称竖作为主笔的字中。有 时还出现类似门字的字中,如月,有,同,用,能、肃,膏等。 双人旁的竖笔亦用右弯竖,如德,往,役,征等字。隶书的直竖 用得较多,有悬针竖、垂露竖,平竖、圆竖四种,可细心体会, 区别运用。
隶书的基本特征
隶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隶书的结体改篆书的形象化而为点划符 号化; ②隶书的字形改篆书的圆长而为方扁; ③隶书的笔划有折无转,并有波挑。方笔 和圆笔兼用 。
硬笔字隶书
(一)点,篆书的点多为短横或短竖,不很明显。隶书既兴,点 画成形,虽比不上后来的楷行书之丰富多彩,却也多具变化,在 整个隶书结字中起着重要作用。与楷书相比,隶书的点形体较圆 浑,出锋不锐,力量内含。有人说点如木楔。看来是有其道理的。 如下图所示:
(六)折,折画在隶书中一般起副笔作用,它斩钉截铁,干净 利落,分为直折和斜折,如下图所示:
直折多用于口、日,田,月等封闭结构,其势稍向内收拢,斜 折多用于右耳部、子部等,其内折势比直折更加强烈。
(七)钩,隶书的钩大多用于副笔,与其它笔画相配合使用,其 势较为圆转,应含蓄自然,如下图所示:
(八)挑,隶书的挑(或称提)多作副笔用,其形与斜横相同, 其势斜而平,无什么特别之处。如下图所示:
(四)波挑,或叫掠,或称撇。按其形体可分为斜,弯,直三 种,如下图所示:
斜波挑势较平,或叫平撇。弯波挑势宜弯,先竖后挑。直波 挑几乎是竖笔带挑。
(五)波磔,楷书称之为捺,其形体略如波磔横,但用法不同, 按其作用,可分为平,斜两类。如下图所示:
平波磔多为一波三折,头部略高,向右部平出或稍下斜,多用 于走部,走车部,之部、足部等字。其势宜平,尾部夸张放开。 斜波碟使用较平波磔多,多用在人部、戈部等,其势应斜,上 曲下弓,与所配之部应和谐呼应。
当时秦国的正统文字是小篆,笔道圆转回环,某些笔顺不符合手写的 自然习惯,严重影响了书写的速度。
而社会事务的日益繁杂,对快速书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于是书写人
为了简便快捷,往往将篆文的圆转笔道改为方折笔画,有时还
略加省改,已略具隶书的风味,在当时形成了一种俗书体。
泰山刻石:作者秦相李斯(?-公元前208年),
隶书知识与鉴赏
什么是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 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 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 “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 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 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的起源
1、《说文解字·叙》这样解释说:在秦始 皇推行小篆的时候,“秦烧灭经书,涤除旧 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 隶书,以趣约易”。
三点水既不同于篆书,亦不同于楷书,三点聚拢,成左开右合之势,三点应与 右部相呼应。下四点应散开,长短参差,变化丰富。八字点应成上合下开之势, 左右展开,呼应相顾。
(二)横,隶书作为汉字方块形状的奠基,在将篆书的圆转变为 方折的过程中,赋予了横画新的使命和特色。隶书的横画,按其 形体可分为平横和波磔横,如下图所示:
隶 书 对 联
隶书欣赏
《石门颂》
《乙瑛碑》
《礼器碑》
《西岳华山庙碑》《曹全碑》Biblioteka 《史晨碑》《张迁碑》
尹秉绶的隶书
何绍基的隶书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 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 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 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 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 《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 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何绍基有《惜道 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 驳正》等。
可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书法家。《泰山 刻石》的书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 字体,小篆。线条圆 润流畅,疏密匀停, 给人以端庄稳重的感 受。唐张怀瑾称颂李 斯的小篆是:“画如铁 石,字若飞动”。
隶书的起源
2、隶书的创始者——秦代程邈
隶书相传是秦代书家程邈所作。
程邈,秦代下杜人,初为县之狱吏,他对文字很有研究, 后因得罪了秦始皇,被囚在云阳(今陕西省淳化西北)狱 中。他感到当时官狱公牍繁多,篆书结构复杂,书写不便, 因此就在原来大小篆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削繁就简,变圆 为方,拟定了一批日常应用的标准隶书,成隶书3000字奏 之。 秦始皇看后很欣赏,不但赦免了他的罪,而且起用为御史, 并以其所创造的隶书发交官狱应用佐书,故曰“隶书”。
隶书的横切记“雁不双飞”,即每字只应有一个重点的波磔横。如 年字上两横为平横,其笔势宜缩,末横为波磔横,其笔势应放。道 字因下部捺为主笔,捺磔,则上横只应用平横了。
(三)竖,竖是仅次于横在方块汉字中频繁使用的笔画按其形 体,隶书的竖可分为直竖和右弯竖两类,如下图所示:
右弯竖多用于门字以及象门字这样以对称竖作为主笔的字中。有 时还出现类似门字的字中,如月,有,同,用,能、肃,膏等。 双人旁的竖笔亦用右弯竖,如德,往,役,征等字。隶书的直竖 用得较多,有悬针竖、垂露竖,平竖、圆竖四种,可细心体会, 区别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