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原始记录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

洛阳创世建材有限公司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
送样日期:检测日期:温度:℃湿度:% 1 含水率
称量(g) 蒸发皿重(g) 烘后皿+试样重(g) 含水率(%) 2 三氧化硫
称量(g) 恒重坩埚重(g) 坩埚+试样重(g) 三氧化硫(%) 3 烧失量
称量(g) 恒重坩埚重(g) 灼烧后坩埚+试样重(g) 烧失量(%) 4 氯离子
称量(g) 空白消耗硝酸汞体积(ml) 试液消耗硝酸汞体积(ml) 氯离子含量(%) 5 氧化钙
称量(g) T CaO消耗EDTA(ml)氧化钙含量(%) 6 游离氧化钙
称量(g) 消耗苯甲酸-无水乙醇溶液体积(ml) 游离氧化钙(%) 7 细度
称量(g) 45 m筛筛余(g) 细度(%)
8 需水量比
称量(g) 基准胶砂受检胶砂需水量比(%)
标砂750g
基准:水泥250g
受检:水泥175g
粉煤灰75g
用水量(ml) 流动度(mm) 用水量(ml) 流动度(mm)
9 28d强度
活性指数
称量(g) 对比胶砂抗压强度(MPa) 试验胶砂抗压强度(MPa)
活性指数(%)
H28=(R/R0)×100 标砂1350g
水225ml
对比:水泥450g
试验:水泥315g
粉煤灰135g R0= R=
10 安定性雷氏夹沸煮后
增加距离(mm)
试样1:试样2:平均:
检测依据:
实验后仪器设备状况:
校核:检测:。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

试料质量(g)
质量百分数(%)
平均值(%)
强度活性指数
试验胶砂7d强度
对比胶砂7d强度
试验胶砂28d强度
对比胶砂28d强度
荷载(kN)
平均值(MPa)
强度活性指数(%)
仪器设备使用情况
GB/T1596-2005
检测环境
检测依据
审核:试验:检测日期:
需水量比
胶砂种类
水泥(g)
粉煤灰(g)
标准砂(g)
加水量(g)
流动度(mm)
需水量比(%)
对比胶砂
250
/
750
125
试验胶砂
75
750
三氧化硫
试样质量(g)
恒重时坩埚质量(g)
灼烧后质量(g)
灼烧后沉淀质量(g)
质量百分数(%)
平均值(%)
游离氧化钙
每毫升苯甲酸无水乙醇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氧化钙的毫克数(g)
LJJC-F-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N
检测编号:
含水量试验
烘干前质量(g)
烘干后质量(g)
含水量(%)
细度试验
试样质量(g)
筛余物重(g)
修正系数
细度
安定性试验(雷氏夹法)
起始距离
最后距离
试验结果
烧失量
恒重坩埚质量(g)
试料质量(g)
燃烧后试样质量(g)
灼烧后沉淀质量(g)
烧失量(%)
烧失量平均值(%)
粉煤灰试验原始记录【资料专用】【自动计算】【数据随机生成】

粉煤灰试验原始记录【资料专用】【自动计算】【数据随机生成】试验编号等级
生产厂家试样编号
批号数量
取样日期试验日期
试验环境温度℃湿度 %执行标准GB/T
主要试验仪器负压筛,天平,胶砂机,净浆机,跳桌,烘箱,电阻炉,雷氏夹,沸煮箱安定性1煮前 mm煮后 mm增加 mm
(雷氏法)2煮前 mm煮后 mm增加 mm
试样重(g)0.045mm筛余重(g)度(%)细度试验
10.00 2.04
含水量烘干前试样重(g)烘干后试样重(g)%试验50.0049.82
烧失量灼烧前试样重(g)灼烧后试样重(g)%试验 1.00090.9560
三氧化试样重(g)灼烧后沉淀重(g)三氧
硫试验
需水量
比试验复核:试验:
136125139122
需水量比试验:水泥175g 粉煤灰75g 标准砂750g
基准胶砂需水量粉煤灰胶砂需水量
流动度mm需水量g流动度mm需水量g
mm
平均三氧化硫含量(%)
烧失量(%)
4.5
含水量(%)
0.4细 度(%)
20.4GB/T1596-2005
煮箱
吨
生成】
需水量比(%) g
98。
粉煤灰试验原始记录

粉煤灰试验原始记录试验日期:20XX年XX月XX日试验地点:XXX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了解粉煤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2.分析粉煤灰的颗粒大小分布;3.确定粉煤灰的水凝胶比。
二、试验设备:1.粉煤灰样品;2.灰分析器;3.杯型试样;4.电子天平;5.网筛组。
三、试验步骤:1.取得粉煤灰样品;2.使用灰分析器对样品进行灰分测试;3.使用电子天平称量三个不同重量的粉煤灰样品,并记录其质量;4.将称量好的样品分别放入网筛组中,并进行筛分,记录不同筛网下的样品质量;5.根据筛分结果,计算不同粒径范围内的颗粒百分比;6.使用水凝胶比试验装置,按照设定比例调配粉煤灰和水混合物;7.测试不同水凝胶比下混合物的流动度,并记录流动度数值。
四、试验结果:1.粉煤灰样品灰分含量为XX%;2.使用电子天平称量的三个样品质量分别为XXg、XXg和XXg;3.筛分结果如下表所示:粒径范围(mm)质量(g)百分比<0.075XXXX%0.075-0.15XXXX%0.15-0.3XXXX%0.3-0.6XXXX%0.6-1.18XXXX%1.18-2.36XXXX%>2.36XXXX%4.水凝胶比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比例流动度1:1XX1:2XX1:3XX1:4XX五、数据分析:1.粉煤灰样品的灰分含量可用来评估其燃烧效率和烟气排放的污染程度;2. 筛分结果显示,粉煤灰的颗粒大小分布范围较广,约有XX%的颗粒直径小于0.075mm;3.水凝胶比试验结果显示,水凝胶比对混合物的流动度有显著影响,随着比例的增加,流动度逐渐降低。
六、结论:1.粉煤灰样品的灰分含量为XX%,表明煤燃烧效率较高;2.粉煤灰的颗粒大小分布范围广,适用于不同颗粒大小要求的应用;3.粉煤灰的水凝胶比在工程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调整,以获得适当的流动性。
七、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试验中使用的粉煤灰样品可能受到杂质的影响,可在后续试验中使用纯净的粉煤灰样品;2.流动度的测量结果可的精度较低,可以使用更精确的流变仪进行测试。
新规范粉煤灰原始记录

5、碱
8、游离
苯甲酸-无水乙醇标准
滴定时消耗的苯甲酸 试样质量g
验记录
试验编号:
试验日期 报告日期 灼烧后试样 的质量(g) 烘干前质量g 3、含水量 (%) 烘干后质量g 检验结果 5、碱含量测定(火焰光度法) 试样质量g 100mL测定液中Na2O含量mg 100mL测定液中K2O含量m总碱含量% Na2O+0.658K2O
6、SO3含量 测定(基准 法)
试样质量g
灼烧后沉淀 物质量g
试样中SO3的质量分数%
8、游离氧化钙测定(甘油酒精法) 苯甲酸-无水乙醇标准溶液对氧化钙的滴定度(mg/mL) 滴定时消耗的苯甲酸-无水乙醇标准溶液体积(/mL) 试样质量g 游离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计算:
粉煤灰试验记录
生产厂家 出厂批号 试样重 (g) 1、细度(45 筛余物重 μ m方孔筛筛 (g) 余) 筛余百分数 (%) 对比 胶砂 粉煤灰型号 代表批量 自检结果 进厂日期 试样的质量 (g) 2、烧失量 烧失量的质量百分数% 水泥重(g) 标准砂重(g) 胶砂流动度达130㎜-140㎜的需水量(ml) 4、需水量比 (%) 试验 胶砂 试样重(g) 水泥重(g) 标准砂重(g) 胶砂流动度达130㎜-140㎜的需水量(ml) 粉煤灰需水量比(%) 雷氏夹指针尖端距离mm 7、安定性试验,沸 煮后增加距离㎜ 试验样品 1、 2、 试验: 审核: 平均值mm 6、SO3含量 测定(基准 法) Na2O质量分数% 试样质量g 灼烧温度 (℃)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实验目的:检测粉煤灰的含量和性质。
实验设备:1.粉煤灰样品2.水槽3.水平仪4.秤5.火炉6.试剂:硫酸、氯化铵、苯酚酚酸7.实验器具:研磨杯、砂轮机、天平、烘箱、温度计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a.确保所有实验器具清洁,并进行干燥处理。
b.标定天平和温度计,确保准确性。
c.准备所需的试剂。
2.粉煤灰样品预处理a.从煤矿中获取粉煤灰样品。
b.将粉煤灰样品放置在干燥皿中,并放入烘箱中,温度设定为105摄氏度,持续加热24小时。
c.取出样品并放置在密封容器中,以防止吸湿。
3.粉煤灰含量测试a.取出干燥后的粉煤灰样品,称量10克,并记录质量。
b.将样品加入已预先称量好的硫酸中,将溶液浸泡30分钟。
c.将溶液倒入筛网中,并用蒸馏水冲洗残留物,直到水变为无色。
d.将筛网放入干燥皿中,并放入烘箱中,温度设定为105摄氏度,持续加热24小时。
e.取出干燥后的残留物,称量并记录质量。
f.计算粉煤灰的含量,根据公式:粉煤灰含量(%)=(残留物质量-样品质量)/样品质量*100。
4.粉煤灰性质测试a.将粉煤灰样品研磨成细粉。
b.取出少量样品,加入少量氯化铵和苯酚酚酸,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c.将溶液倒入镜底,观察其颜色并记录。
d.根据溶液颜色判断粉煤灰的性质。
实验结果:1.粉煤灰含量测试结果如下:样品质量:10克残留物质量:9.5克计算:粉煤灰含量(%)=(9.5克-10克)/10克*100=-5%2.粉煤灰性质测试结果如下:溶液颜色:白色结论:根据粉煤灰含量测试结果,粉煤灰的含量为-5%,可能存在一些误差。
根据粉煤灰性质测试结果,粉煤灰的性质为白色。
然而,由于样品含量不足,导致测试结果可能不够准确。
建议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增加样品数量,以获得更精确的结果。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检测了粉煤灰的含量和性质。
然而,由于实验样品数量较少,测试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增加样品数量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粉煤灰检验原始记录

粉煤灰检验原始记录
第1页共1页
检验编号
规格型号
样品数量
(kg)
检验日期
年月日
生产单位
检验室温度
℃
检验地点
新疆一方试验室
检验室湿度
%
设备名称或编号
天平、负压筛析仪、流动度跳桌、水泥胶砂搅拌机、电热干燥箱、马沸炉
检验依据
GB/T 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
—
—
烧失量
样号
1
2
空皿质量m3(g)
皿+试样质量m2(g)
称样量(g)m7=m2-m3
灼烧后皿+试样质量(恒重)m4(g)
灼烧后试样质量(g)m8=m4-m3
烧失量WLO烘干前皿+试样质量w1(g)
烘干后皿+试样质量w0(g)
含水量W(%)
计算公式
1.细度
F=(G1/G)×100
细度(45μm筛)筛析法
称样量G(g)
筛余质量G1(g)
筛余F(%)
修正系数C
修正后筛余百分数FC(%)FC=C×F
需水量比
胶砂种类
标准砂(g)
粉煤灰(g)
水泥(g)
流动度(mm)
加水量(mL)
需水量比X (%)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试验胶砂
750.0
75.0
175.0
L1:
对比胶砂
750.0
—
250.0
2.需水量比
X=(L1/125)×100
3.烧失量
WLO1=(m7-m8)/m7×100
4.含水量
粉煤灰质量检测原始记录

瓷坩埚质量(g)
灼烧后试料+瓷坩埚质量(g)
灼烧后试料的质量(g)
烧失量质量百分数(%)
烧失量平均值(%)
1
2
3
需水量比
名称
流动度(mm)
用水量(ml)
需水量比(%)
底面最大扩散直径
与其垂直直径
平均值
试验样品
对比样品
三氧化硫(基准法)
序号
称量器皿质量(g)
试样+称量器皿质量(g)
试样质量(g)
称样+称量器皿质量(g)
0.045mm筛余量+称量器皿质量(g)
称样(g)
0.045mm筛余量(g)
校正系数
筛余百分率(%)
含水量
称量器皿质量(g)
称样+称量器皿质量(g)
称样(g)
烘干后试样+称量器皿质量(g)
烘干后试样质量(g)
含水量(%)
烧失量(基准法)
序号
称量器皿质量(g)
试样+称量器皿质量(g)
抗压强度平均值(MPa)
活性指数(%)
检测结果
复核:检测:
出厂日期
出厂编号
取样日期
样品编号
代表数量
(吨)
检测项目
□游离氧化钙 □活性指数
检测方法
评定依据
检验设备
试验室环境条件
温度(℃)
湿度(%)
游离氧化钙(乙二醇---水浴振荡分析法)
称量器皿质量(g)
称样+称量器皿质量(g)
称样G(g)
苯甲酸对氧化钙的滴定度T(g/ml)
滴定消耗的甲酸体积V(ml)
游离氧化钙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氏夹
设备编号
设备状态
运行正常
运行正常
运行正常
运行正常
检测内容
细度
项目
试样质量
(g)
筛余质量
(g)
筛余百分比(%)
平均值
(%)
1
10.14
2.12
20.9
20.2
2
10.09
7
19.5
需水量比
序号
试样需水量
(ml)
对比样需水量
(ml)
需水量比
(%)
平均值
(%)
1
128
125
102
103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
鲁JC/JL-06.0206共1页第1页
委托编号
HZLW-BG-FMH-001
样品编号
HZLW-YP-FMH-001
样品名称
粉煤灰
规格型号
C类II级
样品状态
黑色固体、无杂质
环境条件
T:20℃RH:51%
检测依据
GB/T 1596-2005
检测日期
2018.1.7
设备名称
负压筛析仪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
3.0
抽样信息
抽样基数
抽样数量
抽样地点
抽样人
抽样时间
50t
20kg
工程现场
范明哲
2018.1.5
检测说明
校核:主检:
2
130
125
104
烧失量
序号
试样质量
(g)
烧后试样质量
(g)
烧失量
(%)
平均值
(%)
1
1.0748
1.0373
3.5
4.66
2
1.0106
0.9516
5.8
安定性
序号
沸煮前指针尖端距离A(mm)
沸煮后指针尖端距离C(mm)
C-A
(mm)
平均值
(mm)
1
10.0
13.0
3.0
3.0
2
10.0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