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经典精品练习题强烈推荐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时 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题)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时 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时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348)1.某公司在工程招标时,接到甲、乙两个工程队的投标书.甲工程队每施工一天,需付工程款1.5万元,乙工程队每施工一天,需付工程款1.1万元.工程领导小组根据甲、乙两队的投标书测算,形成下列三种施工方案:方案①:甲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刚好如期完工;方案②:乙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要比规定工期多用5天;方案③:若甲、乙两队合作4天,剩下的工程由乙队独做也正好如期完工.(1)求甲、乙两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各需多少天;(2)如果工程不能如期完工,公司每天将损失3000元,如果你是公司经理,你觉得选哪一种施工方案划算?请说明理由.2.某轻轨工程指挥部,要对某轻轨路段工程进行招标,接到了甲、乙两个工程队的投标书.根据投标书知,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是乙队单独.若由甲队先做20天,剩下的工程再由甲、乙两队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的23合作60天可完成.(1)求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2)已知甲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9.2万元,乙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6.8万元.工程预算的施工费用为1000万元.若在甲、乙工程队工作效率不变的情况下使施工时间最短,那么预算的施工费用是否够用?若不够用,需追加预算多少万元?3.小明准备利用暑假从距上海2160千米的某地去“上海迪斯尼乐园”参观游览,如图是他在火车站咨询得到的信息,根据图中信息,求小明乘坐城际直达动车到上海所需的时间.4.为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某公司计划将研发生产的1200件新产品进行精加工后再投放市场.现有甲、乙两个工厂都具备加工能力,公司派出相关人员分别到这两个工厂了解情况,获得如下信息:信息一:甲工厂单独加工完成这批新产品比乙工厂单独加工完成这批新产品多用10天;信息二:乙工厂每天加工的数量是甲工厂每天加工数量的1.5倍.根据以上信息,求甲、乙两个工厂每天分别能加工多少件新产品.5.为了响应学校提出的“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倡议,班会课上小李建议每位同学都践行“双面打印,节约用纸”.他举了一个实际例子:打印一份资料,如果用A4厚型纸单面打印,总质量为400克,将其全部改成双面打印,用纸将减少一半;如果用A4薄型纸双面打印,总质量为160克.已知每页薄型纸比厚型纸轻0.8克,求例子中的A4厚型纸每页的质量.(墨的质量忽略不计)6.“郁郁林间桑葚紫,茫茫水面稻苗青”说的就是味甜汁多,酸甜适口的水果——桑葚.4月份,水果店的小李用3000元购进了一批桑葚,随后的两天他很快以高于进价40%的价格卖出150千克,到了第三天,他发现剩余的桑葚卖相已不太好,于是果断地以低于进价20%的价格将剩余的全部售出,小李一共获利750元,设小李共购进桑葚x千克.(1)根据题意完成下表:(用含x的式子表示)(2)求小李共购进多少千克的桑葚.7.小明用12元买软面笔记本,小丽用21元买硬面笔记本.(1)若每本硬面笔记本比软面笔记本贵1.2元,小明和小丽能买到相同数量的笔记本吗?(2)已知每本硬面笔记本比软面笔记本贵a元,是否存在正整数a,使得硬面笔记本、软面笔记本的价格都是正整数,并且小明和小丽能买到相同数量的笔记本?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某乡镇对公路进行补修,甲工程队计划用若干天完成此项目,甲工程队单独工作了3天后,为缩短完成的时间,乙工程队加入此项目,且甲、乙两工程队每天补修的工作量相同,结果提前3天完成,则甲工程队计划完成此项目的天数是()A.6B.7C.8D.99.哈尔滨市政府欲将一块地建成湿地公园,动用了一台甲型挖土机,4天挖完了这块地的13,后又加一台乙型挖土机,两台挖土机同时工作,结果又用两天就挖完了整片地,那么乙型挖土机单独挖完这块地需要天.10.园林部门计划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植树任务,甲队独做正好按期完成,乙队独做则要误期3天.现两队合作2天后,余下任务由乙队独做,正好按期完成任务.则原计划多少天完成植树任务?11.A,B两地相距180km,新修的高速公路开通后,在A,B两地间行驶的长途客车平均车速提高了50%,而从A地到B地的时间缩短了1h.若设原来的平均车速为x km/h,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A.180x −180(1+50%)x=1 B.180(1+50%)x−180x=1C.180x −180(1−50%)x=1 D.180(1−50%)x−180x=112.某村电路发生断电,该地供电局组织电工进行抢修.供电局距离该村15千米,抢修车装载着所需材料先从供电局出发,15分钟后,电工乘吉普车从同一地点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吉普车速度是抢修车速度的1.5倍,则抢修车的速度是13.为加快“最美毕节”环境建设,某园林公司增加了人力进行大型树木移植,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植树30棵,现在植树400棵所需时间与原计划植树300棵所需时间相同,设现在平均每天植树x棵,则列出的方程为()A.400x =300x−30B.400x−30=300xC.400x+30=300xD.400x=300x+3014.某校学生利用双休时间去距学校10km的炎帝故里参观,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走,过了20min后,其余学生乘汽车沿相同路线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骑车学生速度的2倍,求骑车学生的速度和汽车的速度.参考答案1(1)【答案】解:设甲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x天,则乙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x+5)天.依题意,得4x +4x+5+x−4x+5=1,解得x=20.经检验,x=2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x+5=25.答:甲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20天,乙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25天.(2)【答案】解:选方案③划算.理由如下:这三种施工方案需要的工程款:方案①:1.5×20=30(万元);方案②:1.1×(20+5)+5×0.3=29(万元);方案③:1.5×4+1.1×20=28(万元).∵30>29>28,∴方案③最节省工程款.2(1)【答案】解:设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x天,则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23x天.根据题意,得2023x+60(123x+1x)=1,解得x=180.经检验,x=18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2 3x=23×180=120.答: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分别需120天和180天. (2)【答案】解:设甲、乙两队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y天.则y(1120+1180)=1,解得y=72.需要施工费用:72×(9.2+6.8)=1152(万元).∵1152>1000,∴预算的施工费用不够用,需追加预算152万元.3.【答案】:解:设小明乘坐城际直达动车到上海需要x 小时. 根据题意,得2160x=2160x+6×1.6,解得x =10.经检验,x =10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 答:小明乘坐城际直达动车到上海需要10小时.4.【答案】:解:设甲工厂每天加工x 件产品,则乙工厂每天加工1.5x 件产品. 依题意得1200x−12001.5x=10,解得x =40.经检验,x =40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1.5x =60.答:甲工厂每天加工40件新产品,乙工厂每天加工60件新产品.5.【答案】:解:设例子中的A 4厚型纸每页的质量为x 克. 由题意,得400x=2×160x−0.8,解得x =4.经检验,x =4为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答:例子中的A 4厚型纸每页的质量为4克. 6(1)【答案】3000(1+40%)x;3000(1−20%)x;x −150(2)【答案】解:根据题意,得150·3000(1+40%)x+(x −150)·3000(1−20%)x−3000=750解得x =200.经检验,x =20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答:小李共购进200千克桑葚. 7(1)【答案】解:设每本软面笔记本花费x元,则每本硬面笔记本花费(x+1.2)元.由题意,得12 x =21x+1.2,解得x=1.6.此时121.6=211.6+1.2=7.5(不符合题意),所以小明和小丽不能买到相同数量的笔记本.(2)【答案】解:存在.设每本软面笔记本花费m元(1≤m≤12,且m为整数),则每本硬面笔记本花费(m+a)元.由题意,得12m =21m+a,解得a=34m.∵a为正整数,∴m=4,a=3或m=8,a=6或m=12,a=9.当m=8,a=6时,128=2114=1.5(不符合题意).∴a的值为3或9.8.【答案】:D【解析】:设甲工程队计划完成此项目的天数为x天,由题意,得x−3x +x−6x=1,解得x=9,经检验,x=9是原分式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故选D9.【答案】:4【解析】:∵一台甲型挖土机4天挖完了这块地的13,∴甲型挖土机12天全部挖完这块地,故甲1天完成总工作量的112,设乙型挖土机单独挖这块地需要x天,根据题意可得13+212+2x=1,解得x=4.经检验,x=4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乙型挖土机单独挖完这块地需要4天10.【答案】:解:设原计划x天完成植树任务,则乙队单独完成植树任务的时间是(x+3)天.由题意,得2(1x +1x+3)+x−2x+3=1,解得x=6.经检验,x=6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原计划6天完成植树任务11.【答案】:A12.【答案】:20千米/时【解析】:设抢修车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吉普车的速度为1.5x千米/时.由题意,得15 x −151.5x=1560,解得x=20.经检验,x=2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则抢修车的速度为20千米/时13.【答案】:A14.【答案】:解:设骑车学生的速度为x km/h,则汽车的速度为2x km/h.根据题意,得10x =102x+2060,解得x=15.经检验,x=15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2x=2×15=30.答:骑车学生的速度和汽车的速度分别是15km/h,30km/h.。

11-1-1三角形的边-三角形三边关系 练习题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11-1-1三角形的边-三角形三边关系 练习题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11章三角形--三角形三边关系精选题一.选择题(共13小题)1.用10根等长的火柴棍首尾连接拼成一个三角形(火柴棍不允许剩余、重叠和折断),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不等边三角形2.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x、14,若x为正整数,则这样的三角形共有()个.A.2个B.3个C.5个D.7个3.下列长度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4,7,11B.a+2,a+3,a+5(a>0)C.6,6,12D.三条线段长度的比为1:2:44.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可组成三角形的是()A.15厘米,30厘米,45厘B.30厘米,30厘米,45厘米米C.30厘米,45厘米,75厘米D.30厘米,45厘米,90厘米5.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1,13,x,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A.2<x<13 B.11<x<13 C.11<x<24 D.2<x<246.下列各组中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a=b=n,c=2n(n>0)B.a=6,b=3,c=8C.a:b:c=2:3:4D.a=m+1,b=m+2,c=m+3(m>0)7.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a,b,c的值不可能是()A.3,4,5 B.5,7,7 C.10,6,4.5 D.4,5,98.已知三角形两边为3cm和5cm,则使三角形周长为偶数的第三边长可能为()A.2cm B.3cm C.4cm D.5cm9.已知四组线段的长分别如下,以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2,3 B.2,5,8 C.3,4,5 D.4,5,1010.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6、5,则第三条边c的范围是()A.2<c<9 B.3<c<10 C.10<c<18 D.1<c<111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8,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长可能是()A.9 B.4 C.5 D.1312.已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为a、b、c,则|a-b-c|-|a+b-c|=()A.-2a+2c B.-2b+2c C.2a D.-2c13.以下各组长度的线段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A.8cm、5cm、3cm B.6cm、8cm、15cmC.8cm、4cm、3cm D.4cm、6cm、5cm 二.填空题(共18小题)14.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那么|b-a-c|+|a+b-c|+|b-a+c|=________.15.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已知其中一边是3cm,另一边是9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16.△ABC中,AB=10,BC=2,周长是偶数,则AC=________.17.设△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其中a,b满足|a+b-4|+(a-b+2)2=0,则第三边的长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8.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2、8,它的第三边长为偶数,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等于________.19.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整数,且周长为18cm,则它的最短边的为________.20.已知△ABC三边长是a、b、c,化简代数式:|a+b-c|-|c-a+b|-|b-c-a|+|b-a-c|=________连接BD,AD=BD=CD=4,∠BDC=120°,E为AB的中点,则线段CE的最大值为________.22.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7,最长边a 为偶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2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它的周长分为12:9两部分,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1,则它的腰为________.24.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2,5,m,则|m-3|+|m-7|等于________.25.如果△ABC中,两边a=7cm,b=3cm,则第三边为奇数的所有可能值是________cm.26.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x,5,请写出x可能的整数值________.(只要写一个)27.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条边,则化简|a+b-c|-|c-a-b|=________.AB=4,∠ACB=∠ADC=90°,AD=DC.(1)若∠DAB=75°,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__;(2)四边形ABCD对角线BD的最大值是________.29.设三角形的三边为a,b,c化简|a-b-c|+|b+c-a|+|c-a-b|=________.30.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cm和2cm,第三边长为奇数,则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cm.31.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4和9,且第三边长是奇数,则第三边长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8小题)32.如图,已知△ABC.(1)若AB=3,AC=4,求BC的取值范围;(2)点D为BC延长线上一点,过点D作DE∥AC,交BA的延长线于点E,若∠E=60°,∠ACD=125°,求∠B的度数.33.已知a、b、c是△ABC的三边,化简:|a+b-c|+|b-a-c|-|c+b-a|=________.34.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3、5、a,化简|a+1|-|a-8|-2|a-2|.35.在△ABC中,AC=12cm,AB=8cm,那么BC的最大长度应小于多少?最小长度应满足什么条件呢?36.已知:a,b,c分别为△ABC的三条边的长度,请用所学知识说明:b2+c2-a2-2bc是正数、负数或零.37.两根木棒分别长5cm、7cm,第三根木棒与这两根木棒首尾依次相接构成三角形,如果第三根木棒的长为偶数(单位:cm),那么一共可以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这些三角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38.一个四边形的周长为48cm,已知第一条边长acm,第二条边比第一条边的2倍长3cm,第三条边等于第一,第二两条边的和.(1)求出表示第四条边长的式子;(2)当a=3cm时,还能得到四边形吗?请简要说明理由.39.a、b、c分别为△ABC的三边,且满足a+b-4c+24=0,a-b-2c+10=0.(1)求c的取值范围;(2)若△ABC的周长为21,求a、b、c的值.。

2023八年级上人教版数学必刷题

2023八年级上人教版数学必刷题

2023八年级上人教版数学必刷题以下是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的必刷题:
●平方根
掌握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定义,能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并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了解立方根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实数
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可以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实数是有理数或无理数的总称。

掌握实数的运算性质和运算法则,能进行实数的运算。

●二次根式
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会化简二次根式。

能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运算,会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运算。

●一元二次方程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会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能进行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

会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时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练习题)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时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348) 1.如图,已知∠1=∠2,BA<BC,P为BN上的一点,PF⊥BC于点F,PA=PC.求证:∠PCB+∠BAP=180∘2.证明命题“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要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写出证明过程,下面是小明同学根据题意画出的图形,并写出了不完整的已知和求证.已知:如图,∠AOC=∠BOC,点P在OC上,. 求证:.请你补全已知和求证,并写出证明过程.3.如图,已知AD//BC,∠D=90∘.(1)如图①,若∠DAB的平分线与∠CBA的平分线交于点P,CD经过点P.试问:P是线段CD的中点吗?为什么?(2)如图②,如果P是DC的中点,BP平分∠ABC,∠CPB=35∘,求∠PAD的度数4.如图OP是∠AOB的平分线,点P到OA的距离为3,N是OB上的任意一点,则线段PN的取值范围为()A.PN<3B.PN>3C.PN≥3D.PN≤35.如图,在△ABC中,∠ACB=90°,BE平分∠ABC,DE⊥AB于点D,如果AC=3cm,那么AE+DE等于()A.2cmB.3cmC.4cmD.5cm6.如图,AD是△ABC中∠BAC的平分线,DE⊥AB于点E,S△ABC=7,DE=2,AB=4,则AC的长为()A.3B.4C.6D.57.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过点D作DE⊥AB于点E,测得BC=9,BE=3,则△BDE的周长是.8.如图,在△ABC中,两条外角平分线交于点P,PM⊥AC交AC的延长线于点M.若PM=6cm,则点P到AB的距离为.9.如图,已知AB//CD,O是∠BAC与∠ACD的平分线的交点.OE⊥AC于点E,OE=2,则AB与CD之间的距离为.10.如图,已知点B,D分别在∠DAB的两边上,C为∠DAB的内部的一点,且AB=AD,DC=BC,CE⊥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E,CF⊥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F.试判断CE与CF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11.如图,利用尺规作∠AOB的平分线OC,其作法如下:①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D,E;DE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的内部交于点②分别以D,E为圆心,以大于12C;③画射线OC,则OC就是∠AOB的平分线.这样作图的原理是一种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这种判定方法是()A.SSSB.SASC.ASAD.AAS12.如图,OP为∠AOB的平分线,PC⊥OA,PD⊥OB,垂足分别是C,D,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PC=PDB.∠CPD=∠DOPC.∠CPO=∠DPOD.OC=OD13.求证: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14.如图,在△ABC中,∠C=90∘,∠CAB=5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小于AC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E,F;EF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②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12③作射线AG,交BC边于点D.则∠ADC的度数为()A.40∘B.55∘C.65∘D.75∘15.如图,AB∥CD,以点A为圆心,小于AC长为半径画圆弧,分别交AB,AC于E,EF的长为半径画圆弧,两条圆弧交于点G,F两点,再分别以E,F为圆心,大于12作射线AG交CD于点H.若∠C=140∘,则∠AHC的大小是()A.20∘B.25∘C.30∘D.40∘参考答案1.【答案】:证明:如图,过点P 作PE ⊥BA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 . ∵∠1=∠2,PF ⊥BC 于点F ,∴PE =PF ,∠PEA =∠PFC =90∘.在Rt △PEA 与Rt △PFC 中,PA =PC ,PE =PF ,∴Rt △PEA ≌Rt △PFC(HL ),∴∠PAE =∠PCB .∵∠PAE +∠BAP =180∘,∴∠PCB +∠BAP =180∘.2.【答案】:解:PD ⊥OA ,PE ⊥OB ,垂足分别为D,E 求证:PD =PE证明:∵PD ⊥OA ,PE ⊥OB ,∴∠PDO =∠PEO =90∘.在△PDO 和△PEO 中,{∠PDO =∠PEO ,∠AOC =∠BOC ,OP =OP.∴△PDO ≌△PEO(AAS ),∴PD =PE .3(1)【答案】解:P 是线段CD 的中点.理由如下: 如图,过点P 作PE ⊥AB 于点E .∵AD//BC ,∠D =90∘,∴∠C =180∘−∠D =90∘,即PC ⊥BC .∵∠DAB 的平分线与∠CBA 的平分线交于点P ,∴PD =PE ,PC =PE ,∴PC=PD,∴P是线段CD的中点.(2)【答案】解:如图,过点P作PE⊥AB于点E.∵AD//BC,∠D=90∘,∴∠C=180∘−∠D=90∘,即PC⊥BC.在△PBE与△PBC中,{∠PEB=∠C,∠PBE=∠PBC,PB=PB.∴△PBE≌△PBC(AAS),∴∠EPB=∠CPB=35∘,PE=PC.∵PC=PD,∴PD=PE.在Rt△PAD与Rt△PAE中,{PA=PA,PD=PE∴Rt△PAD≌Rt△PAE(HL),∴∠APD=∠APE.∵∠APD+∠APE=180∘−2×35∘=110∘,∴∠APD=55∘,∴∠PAD=90∘−∠APD=35∘.4.【答案】:C【解析】:作PM⊥OB于点M.∵OP是∠AOB的平分线,PE⊥OA,PM⊥OB,∴PM=PE=3,∴PN≥3. 故选 C5.【答案】:B【解析】:因为BE平分∠ABC,∠ACB=90°,DE⊥AB于点D,所以DE=EC,AE+DE=AE+EC=AC=3cm.故选 B.6.【答案】:A【解析】:如图,过点D作DF⊥AC于点F.∵AD是△ABC中∠BAC的平分线,DE⊥AB,∴DE=DF=2.由图可知S△ABC=S△ABD+S△ACD,即12×4×2+12AC×2=7,解得AC=3.故选A.7.【答案】:12【解析】:解:∵∠C=90∘,∴AC⊥CD.∵AD平分∠BAC,DE⊥AB,∴DE=CD.∵BC=9,BE=3,∴△BDE的周长=BE+BD+DE=BE+BD+CD=BE+BC=3+9=12.8.【答案】:6cm【解析】:如图,过点P作PN⊥BC于点N,PQ⊥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Q.∵PB,PC分别是∠ABC与∠ACB的外角平分线,PM⊥AC,∴PN=PM,PQ=PN,∴PQ=PM.∵PM=6cm,∴PQ=6cm,即点P到AB的距离为6cm.9.【答案】:4【解析】:如图,过点O作MN,使MN⊥AB于M,交CD于N.∵AB//CD,∴MN⊥CD.∵AO是∠BAC的平分线,OM⊥AB,OE⊥AC,OE=2,∴OM=OE=2.∵CO是∠ACD的平分线,OE⊥AC,ON⊥CD,∴ON=OE=2,∴MN=OM+ON=4,即AB与CD之间的距离是4.10.【答案】:解:CE=CF.理由:∵AD=AB,DC=BC,AC=AC,∴△ACD≌△ACB,∴∠DAC=∠BAC,∴AC为∠EAF的平分线.∵CE⊥AE,CF⊥AF,∴CE=CF(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11.【答案】:A12.【答案】:B【解析】:∵OP为∠AOB的平分线,PC⊥OA,PD⊥OB,垂足分别是C,D,∴PC=PD,故A项正确.在Rt△OCP与Rt△ODP中,∵OP=OP,PC=PD,∴Rt△OCP≌Rt△ODP,∴∠CPO=∠DPO,OC=OD,故C,D两项正确.不能得出∠CPD=∠DOP,故B项错误.故选B13.【答案】:已知:在△ABC中,∠C=90∘.求证:∠A+∠B=90∘.证明:∵∠A+∠B+∠C=180∘,而∠C=90∘,∴∠A+∠B=90∘,即∠A与∠B互余.14.【答案】:C【解析】:根据作图方法可得AG是∠CAB的平分线,∵∠CAB=50∘,∠CAB=25∘,∴∠CAD=12∵∠C=90∘,∴∠CDA=90∘−25∘=65∘.故选C.15.【答案】:A【解析】:解:由题意可得AH平分∠CAB.∵AB∥CD,∴∠C+∠CAB=180∘,∠HAB=∠AHC.∵∠ACD=140∘,∴∠CAB=40∘.∵AH平分∠CAB,∴∠HAB=20∘,∴∠AHC=20∘.。

初二数学练习题人教版上册

初二数学练习题人教版上册

初二数学练习题人教版上册1. 解方程(1) 解方程 3x + 4 = 14。

解:从方程 3x + 4 = 14,我们可以通过逆运算得到解。

首先,我们将等式两边同时减去 4,得到:3x = 10。

然后,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 3,得到:x = 10/3。

2. 分数运算(1) 将分数 3/5 和 1/4 相加并化简结果。

解:要将分数相加,我们需要找到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LCM)。

在此例中,5 和 4 的最小公倍数为 20。

然后,我们将两个分数化为相同的分母,并进行加法运算:3/5 + 1/4 = 12/20 + 5/20 = 17/20。

3. 几何题(1) 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AB = 3, AC = 4。

求 BC 的长度。

解: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等于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

在此例中,BC 就是直角边。

所以,BC 的长度可以通过计算得到:BC^2 = AB^2 + AC^2BC^2 = 3^2 + 4^2BC^2 = 9 + 16BC^2 = 25BC = √25BC = 5。

4. 比例题(1) 若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它们是平行线还是重合直线?解:如果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那么它们是平行线。

因为斜率是直线的倾斜程度的度量,相等的斜率表示两条直线的倾斜程度相同,因此它们将是平行的。

5. 数据统计(1) 某班级有 30 名学生,他们的身高数据如下:140 cm, 145 cm, 150 cm, 155 cm, 160 cm, 165 cm, 170 cm, 175 cm, 180 cm, 185 cm, 190 cm, 195 cm, 200 cm, 205 cm, 210 cm, 215 cm, 220 cm, 225 cm, 230 cm, 235 cm, 240 cm, 245 cm, 250 cm, 255 cm, 260 cm, 265 cm, 270 cm, 275 cm, 280 cm, 285 cm。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经典精品练习题-强烈推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经典精品练习题-强烈推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总分 累分人得分祝你考出好成绩!一、精心选一选(请将下列各题唯一正确的选项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运算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236a a a ⋅=B. 235()a a =C. 2222()a b a b =D. 3332a a a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P (-2,3)关于x 轴的对称点在( ).A. 第四象限B. 第三象限C.第二象限D. 第一象限 3、化简:a+b-2(a-b)的结果是 ( ) A.3b-a B.-a-b C.a+3b D.-a+b 4、如图,△ABC 中边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AB 于点D 、 E ,AE=3cm ,△ADC•的周长为9cm ,则△ABC 的周长是( ) A .10cm B .12cm C .15cm D .17cm 5、下列多项式中,不能进行因式分解的是 ( ) A. –a 2+b 2 B. –a 2-b 2 C. a 3-3a 2+2a D. a 2-2ab+b 2-16、小明家下个月的开支预算如图所示,如果用于衣服上的支 是200元,则估计用于食物上的支出是 ( ) A. 200元 B. 250元 C. 300元 D. 3507、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选取错误..的是 ( ) A .y=2x 2中,x 取全体实数 B .y=11x +中,x 取x ≠-1的实数 C .y=2x -中,x 取x ≥2的实数 D .y=13x +中,x 取x ≥-3的实数 得分阅卷人食物30%教育22%衣服20%其他28%图2AB C FED8、下面有4个汽车标致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④ 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角的大小是 ( )A .65°或50°B .80°或40°C .65°或80°D .50°或80° 10、如图(1)是饮水机的图片,饮水桶中的水由图(2)的位置下降到图(3)的位置 的过程中,如果水减少的体积是y ,水位下降的高度是x ,那么能够表示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二、耐心填一填(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32c ab -的系数是 ,次数是 。

初二数学人教版上册 练习题

初二数学人教版上册 练习题

初二数学人教版上册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不是数的是()A. 5B. -6C. 0D. 2.52. 若a = 3*(-2) + 4,则a的值为()A. -2B. 6C. 4D. -43. 已知(-3)x = -9,则x的值是()A. -6B. 3C. 6D. -34. 若0 < x < 1,那么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x < x^2B. x^2 < xC. x < x^3D. x^3 < x5. 若a = -2,b = 3,c = 4,则a+b+c的值是()A. -1B. 9C. 5D. -5二、判断题1. (-2)*(+6)的积是负数。

()2. 若a+b = b+c,则a = c。

()3. 若2x = -6,则x = -3。

()4. 若a > b,且a < c,则b < c。

()5. 若x < 0,那么-x < 0。

()三、计算题1. 如果分数a = 3/4,b = 2/3,c = 1/2,求a+b+c的结果。

2. 已知x = 7,求2x - 5的值。

3. 若2x + 1 = 5,求x的值。

4. 解方程:3x - 7 = -13。

5. 如果y = -2,则求y^2 - 1的值。

四、解答题1. 一块糖的重量是x千克,糖的重量减去3千克的结果是10千克,请你求出x的值。

2. 解方程:4x - 1 = 11。

3. 求出下列算式的结果:(-4) + 6 * (-2)。

4. 如果2 x - 3 x + 5 = 8 x - 9,求解方程x的值。

5. 解不等式:2x + 6 < 10。

以上为初二数学人教版上册练习题,请同学们按照题目要求完成相应的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以及解答题。

希望大家能够用正确的方法解题,做到结果准确无误。

加油!。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题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题练习(含答案)

⼈教版数学⼋年级上册第12章全等三⾓形证明经典题练习(含答案)全等三⾓形证明经典题(含答案)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解:延长AD 到E,使AD=DE ∵D 是BC 中点∴BD=DC 在△ACD 和△BDE 中AD=DE ∠BDE=∠ADC BD=DC ∴△ACD ≌△BDE ∴AC=BE=2 ∵在△ABE 中 AB-BE <AE <AB+BE ∵AB=4 即4-2<2AD <4+2 1<AD <3 ∴AD=2 2.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CD AB延长CD 与P ,使D 为CP 中点。

连接AP ,BP∵DP=DC,DA=DB ∴ACBP 为平⾏四边形⼜∠ACB=90 ∴平⾏四边形ACBP 为矩形∴AB=CP=1/2AB3.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证明:连接BF 和EF∵ BC=ED,CF=DF,∠BCF=∠EDF ∴三⾓形BCF 全等于三⾓形EDF(边⾓边) ∴ BF=EF,∠CBF=∠DEF 连接BE 在三⾓形BEF 中,BF=EF ∴∠EBF=∠BEF 。

∵∠ABC=∠AED 。

∴∠ABE=∠AEB 。

∴ AB=AE 。

在三⾓形ABF 和三⾓形AEF 中AB=AE,BF=EF,∠ABF=∠ABE+∠EBF=∠AEB+∠BEF=∠AEF ∴三⾓形ABF 和三⾓形AEF 全等。

∴∠BAF=∠EAF(∠1=∠2)。

4.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BC ADBC过C 作CG ∥E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G CG ∥EF ,可得,∠EFD =CGD DE =DC ∠FDE =∠GDC (对顶⾓)∴△EFD≌△CGDEF =CG ∠CGD =∠EFD ⼜EF ∥AB ∴∠EFD =∠1 ∠1=∠2 ∴∠CGD =∠2∴△AGC 为等腰三⾓形,AC =CG ⼜ EF =CG∴EF =AC 5. 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 C证明:延长AB 取点E ,使AE =AC ,连接DE∵AD 平分∠BAC ∴∠EAD =∠CAD ∵AE =AC ,AD =AD ∴△AED ≌△ACD (SAS )∴∠E =∠C ∵AC =AB+BD ∴AE =AB+BD ∵AE =AB+BE ∴BD =BE ∴∠BDE =∠E ∵∠ABC =∠E+∠BDE ∴∠ABC =2∠E ∴∠ABC =2∠C6. 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AE=AD+BE 证明:在AE 上取F ,使EF =EB ,连接CF ∵CE ⊥AB ∴∠CEB =∠CEF =90°∵EB =EF ,CE =CE ,∴△CEB ≌△CEF∴∠B =∠CFE ∵∠B +∠D =180°,∠CFE +∠CFA =180° ∴∠D =∠CFA ∵AC 平分∠BAD ∴∠DAC =∠FAC ∵AC =AC ∴△ADC ≌△AFC (SAS )∴AD =AF∴AE =AF +FE =AD +BE7.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累分人得分一、精心选一选(请将下列各题唯一正确的选项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运算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 236a a a⋅= B. 235()a a= C. 2222()a b a b= D. 3332a a a+=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A. 第四象限B. 第三象限C.第二象限D. 第一象限3、化简:a+b-2(a-b)的结果是()A.3b-aB.-a-bC.a+3bD.-a+b4、如图,△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D、E,AE=3cm,△ADC•的周长为9cm,则△ABC的周长是()A.10cm B.12cm C.15cm D.17cm5、下列多项式中,不能进行因式分解的是()A. –a2+b2B. –a2-b2C. a3-3a2+2aD. a2-2ab+b2-16、小明家下个月的开支预算如图所示,如果用于衣服上的支是200元,则估计用于食物上的支出是()A. 200元B. 250元C. 300元D. 3507、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选取错误..的是()A.y=2x2中,x取全体实数 B.y=11x+中,x取x≠-1的实数C.y=2x-中,x取x≥2的实数 D.y=3x+中,x取x≥-3的实数8、下面有4个汽车标致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①②③④得分阅卷人食物30%教育22%衣服20%其他28%图2AB C FED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④ 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角的大小是 ( )A .65°或50°B .80°或40°C .65°或80°D .50°或80° 10、如图(1)是饮水机的图片,饮水桶中的水由图(2)的位置下降到图(3)的位置 的过程中,如果水减少的体积是y ,水位下降的高度是x ,那么能够表示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二、耐心填一填(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32c ab -的系数是 ,次数是 。

12、Rt △ABC 中,∠C=90°,∠B=2∠A ,BC=3cm ,AB=_________cm . 13、若1242+-kx x 是完全平方式,则k=_____________。

14一个汽车牌在水中的倒影为 ,则该车牌照号码____________.。

15、已知,如图2:∠ABC =∠DEF ,AB =DE ,要说明△ABC ≌△DEF ,若以“SAS”为依据,还要添加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对于实数a ,b ,c ,d ,规定一种运算a b c d=ad-bc ,如102(2)-=1×(-2)-0×2=-2,那么当(1)(2)(3)(1)x x x x ++--=27时,则x= 。

三、小心求一求(本小题8分)17、因式分解:(1)x 2-4(x -1) (2) 44y x -得分 阅卷人得分 阅卷人四、在心算一算(18小题8分,19小题8分,共16分)18、计算题:(1))22(4)25(22a a a +-+ (2)233)(21)(4⎥⎦⎤⎢⎣⎡--⨯-x y y x19、(本小题8分)先化简,再求值。

[(x+2y)(x-2y)-(x+4y )2]÷4y ,其中x=5,y=2。

五、细心画一画:(20题6分.)20、如图,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在M、N 两处参加植树劳动,现要在道路AB 、AC 的交叉区域内设一茶水供应点P .为节省劳力,要求P 到两道路的距离相等,且P 到M 、N 的距离的和最小,问点P 应设在何处(保留作图痕迹).图(二)图(一)六、费心想一想(21题6分,22题6分,共12分.)21、已知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点A (- 3, - 2)及点B(1, 6) (1)求此一次函数解析式,并画图象;(2) 求此函数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2、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我们把以格点连线为边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

如图(一)中四边形ABCD 就是一个“格点四边形”。

(1)作出四边形ABCD 关于直线BD 对称的四边形A'B'C'D'; (2)求图(一)中四边形ABCD 的面积;(3)在图(二)方格纸中画一个格点三角形EFG ,使△EFG 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且△EFG 为轴对称图形。

七、仔细做一做(23题6分,24题8分,共14分.)23、育才中学初二年级有100名学生参加了初中数学竞赛。

已知竞赛成绩都是整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将该统计图补充完整; (2)在上图中直接作出折线统计图;(3)若80分以上(含80分)的考生均可获得不同等级的奖励,该校参加竞赛的学生获奖率为___________%。

24、如图,一船上午9时从海岛A 出发,以20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11时到达B 处,从A 、B 两处分别望灯塔C,测得∠NAC=32O ,∠NBC=64O ,求从B 处到灯塔C 的距离。

NCBA八、细心想一想(25题10分.)25、已知:如图1,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都是等边三角形,AN交MC于点E,BM交CN于点F.(1)求证:AN=BM;(2)求证:△CEF为等边三角形;(3)将△ACM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O,其他条件不变,在图2中补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并判断第(1)、(2)两小题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要求证明).恭喜你,已经做完所有习题,请再仔细地检查,可不要留遗憾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数学(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仔细选一选。

(请将下列各题唯一正确的选项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0分)1.函数1y x =-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 A.x ≠0 B.x ≠1 C.x>1 D.x<1且x ≠0 2.关于函数x y 2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函数图像必经过点(1,2) B .函数图像经过二、四象限 C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D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3. 如图所示的扇形图是对某班学生知道父母生日情况的调查,A•表示只知道父亲生日,B 表示只知道母亲生日,C 表示知道父母两人的生日,D 表示都不知道.•若该班有40名学生,则知道母亲生日的人数有( )A .25%B .10C .22D .124.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 纸沿对角线折叠,设重叠部分 为△EBD ,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EBD 是等腰三角形,EB =ED B .折叠后∠ABE 和∠CBD 一定相等 C .折叠后得到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D .△EBA 和△EDC 一定是全等三角形5. 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 ( ) A .x 2+x 3=x 5; B .(-a )2·(-a 3)=-a 5C .a 0=1D .(-m 3)2=m 56. 已知x m =6,x n =3,则x 2—3n 的值为 ( )A. 9B. 43C. 2D. 347. 能直观地反映出某种股票的涨跌情况,应选择 ( )A.条形的统计图B.扇形的统计图C.折线的统计图D.直方图8. 点A (-3,4)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 A. (3,—4) B. (3,4) C. (—3,—4) D. (—3,4)9. 已知x 2+kxy+64y 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的值是 ( ) A .8 B .±8 C .16 D .±1610. 下面是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1,2,4,8,16,……,则第2008个数是 ( ) A .22009 B .22008 C .22007 D .22006 题号 一 二 三四 五六总分 得分EAB D二、认真填一填。

(每空3分,共24分)11.函数y=kx+b (k ≠0)的图象平行于直线y=2x+3,且交y 轴于点(0,-1),•则其解析式是_________ .12.如图,是某校初二年级学生到校方式的条形统计图,根据图形可得出步行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 。

13.如图是由三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请你在图中补画一个小正方形,使补画后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 。

14.已知a m ·a 3=a 10,则m = 。

1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一边的长为6,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16.如图,已知DB AC =,要使⊿ABC ≌⊿DCB ,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 。

17. 将两根钢条AA ′、BB ′的中点 O 连在一起,使 AA ′、BB ′能绕着点 O 自由转动,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作,则A ′B ′的长等于内槽宽 AB , 那么判定△OAB ≌△OA ′B ′的理由是 (简称)。

18.已知x +y =1,则21x 2+xy +21y 2= 。

三、细心算一算。

(19题8分,20题6分,共14分)19.分解因式:(1)16a 2-1 (2 ) 32296y y x xy -+BO A0 3060 90 120 150 人数 到校方式步行坐汽车 骑自行车 ABCD(12题图)(13题图) (16题图)(17题图)E D CBANM20.先化简,再求值:(a +1)2 - a(a +3),其中a =2三、用心想一想。

(每题8分,共24分)。

21.如图所示,在△ABE 和△ACD 中,给出以下4个论断:(1)AB=AC ;(2)AD=AE ;(3)BE=CD ;(4)∠DAM=∠EAN ,以其中3个论断为题设,填入下面的“已知”栏中,1个论断为结论,填入下面的“求证”栏中,使之组成一个正确的命题,并写出证明过程。

已知: ; 求证: 。

DCBP22.如图,已知PB ⊥AB , PC ⊥AC ,且PB =PC ,D 是AP 上的一点,求证:CD BD .23. 近期,海峡两岸关系的气氛大为改善。

大陆相关部门于2007年8月1日起对原产台湾地区的15种水果实施进口零关税措施,扩大了台湾水果在大陆的销售。

某经销商销售了 台湾水果凤梨,根据以往销售经验,每天的售价与销售量之间有如下关系:(1)写出y 与x 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凤梨的进价是20元/千克,某天的销售价定为30元/千克,问这天的销售利润是多少?五、精心做一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