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中考历史单元复习提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和平与发展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

日不落的 联合国
中国应对:

一、经济全球化
联系所学知识,想想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发端:新航路的开辟
发展:殖民扩张
开始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 世界联系加强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加快:冷战结束后
人物简介:大山,毕业于美国哈佛 商学院,就职于英国汇丰银行驻上 海办事处。
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该国由于各种因素,不同阶段实行 了不同的改革,举一例说明,这次改革的 原因和带来的结果?
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 (4)导致该国解体的重要因素是什么?给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哪些经验和启迪?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启迪:要根据国情适时改革,制订恰当的经济措施等。 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维护社会安定。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 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面包 屑。”材料反映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 • A.贫富差距拉大 C.能源消耗严重 B.恐怖主义猖獗 D,毒品走私泛滥
• 通用汽车公司从1927年以来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 汽车公司。但在2009年金融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 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美国奥巴马政府注资300 亿挽救通用公司,一年半后曾被摘牌的美国通用 汽车公司重新崛起。这个材料说明了 • ①跨国公司对政府的影响加大 ②政府干预 经济的能力增强 • ③经济危机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④汽车工 业是美国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大山的一天
——经济全球化
问题:上述图片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 的总体趋势是什么?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四单元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四单元

2)催化剂:1991年八一九事件 3)解体的原因:①历史原因:斯大林模式 的弊端;②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 改革失败;③外部原因:美国等西方国家 推行冷战政策以及“和平演变”策略。 4)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影响:使社会主义 力量遭到重大挫折,标志着二战后由美苏 主导的世界两极格局的崩溃。世界进入政 治多极化时代。
3)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参与国际经济活动, 有利于促进出口、引进资金和技术,有利 于改善国内经济结构,有利于企业直接面 临国际竞争。 4)中国加入的时间:2001年11月 5)中国入关后,应对的措施:顺应经济全球 化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 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 经验。 3、现代世界寻求合作的原因:全人类面临的 反恐、能源、环保和防止核扩散等重大
3)剧变的实质:社会制度的变化 4)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 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 以法治国;④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 领导地位等等。 3、苏联解体 1)时间: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 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戈尔巴乔夫 将权力交给叶利钦,苏联正式解体。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
第四单元 和平与发展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
1、戈尔巴乔夫改革 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 代科学社会主义 2、东欧剧变 1)剧变的原因: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 济管理体制的弊端。②现实原因:各国改 革的失败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③外部原 因: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限制。 2)剧变的开始: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
国际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解 决,必须由各大国共同协商、合作并寻求 国际社会的支持,共同应对。 4、全球化的挑战 战争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 问题、毒品问题、艾滋病(AIDS)问题和 恐怖主义,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着的共同的 危机与挑战。

九年级历史下册3——20课提纲(北师大)汇总

九年级历史下册3——20课提纲(北师大)汇总

九年级历史下册1月期末考复习提纲03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操纵,战胜国怀着分赃和称霸世界的企图,中心问题是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

2.1919年6月,战胜国与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内容:①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以内不得设防,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②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③德国应支付巨额战争赔款;④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

3.中国问题:巴黎和会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中国爆发五四爱国运动。

4.《凡尔赛和约》等合约构成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国际新秩序的“凡尔赛体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祸根。

5.美国同日本争夺远东和太平洋,1922年2月,美、英、法、日、意、中等九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九国公约》,调整战胜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

6.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确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

实质: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掩盖不住社会矛盾和不公,德莱塞《美国的悲剧》揭露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是对美国社会制度的控诉,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

2.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于1929年首先在美国爆发,导火线是美国纽约股票市场的崩溃(黑色星期四),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3.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生产过剩;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4.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的打击,激化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引起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也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统编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复习提纲【统编版】

统编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复习提纲【统编版】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一、经济大危机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2.爆发:1929年10月,首先从美国金融行业股票价格暴跌开始3.特点:⑴波及范围广,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⑵持续时间长,从1929年直至1933年。

⑶破坏性极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下降40%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2/3,失业工人超过3000万。

4.影响:工业产量下降,贸易额减少;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

二、罗斯福新政1.目的:为了应付经济危机2.开始: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施新政。

3.特点:采用国家干预经济手段4.内容:(1)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2)中心措施: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谈判确定工资工时标准;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3)调整农业政策(《农业调整法》,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4)推行“以工代赈”(投资兴建公共设施,给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5)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

5.影响:作用:①美国经济得到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②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③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生,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局限性: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实质),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资本主义国家摆脱经济危机的方式:美国:改革(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意大利:对外侵略扩张一、意大利法西斯专政1.背景:一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

2.建立:1922年,墨索里尼组织的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标志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全面)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全面)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知识点1、俄国的改革知识点2美国内战补充1 、美国内战中北方取胜的原因:①北方力量占优势②林肯的杰出才能。

③广大人民和黑人奴隶的支持。

④维护国家统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⑤战争的正义性注意: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取得胜利的相同原因是在:战争的正义性和人民群众积极参加。

知识点3、日本明治维新补充1、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之处:(了解)相同点:①都是在国家面临严重危机情况下进行的②都是由统治阶级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③都使两国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两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④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⑤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A革命①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②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独立战争B改革③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逐步废除旧制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3、19世纪中期,美、日、俄等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各自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知识点4、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5、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知识点6、近代科学与文化补充1、欧美近代科技的发明创造为什么能够获得累累硕果?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前提,也是根本原因。

②人们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敢于积极地进行思考和探索,促进了科技进步。

③科学家的实践和探究,在推动科技进步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知识点7、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点8、列宁与十月革命补充1、根据俄国革命的发展进程分析,“革命的第一阶段”和“革命的第二阶段”分别指哪次革命?性质分别是什么?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2、苏联的成立及历史沿革1.苏联成立: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中考历史总复习4-第四讲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中考历史总复习4-第四讲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大挑战:人类基因编辑技术、人口老龄化、城市逐渐减少、社交媒体发
展、自然资源紧缺、定居其他星球、增强智力技术、新地缘政治困局、
汽车数量猛增以及人工智能变强。这说明( C )
A.人类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共同难题
B.人类已经拥有了改造生存环境的能力
C.人类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重大社会问题
D.人类的发展在破坏着地球的环境
1
23
4
5
67
第四讲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真题试做 综合模拟练 中考创新练
2 数据分类 题组演练
综合模拟练
1.(2022·唐山路北区模拟)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是指根据安理会或联大 的决议,联合国向冲突地区派遣不具有强制力的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 和平的行动。从1948年向中东派出军事观察员开始算起,联合国已经进 行了数十次维和行动。联合国维和行动( C ) A.高效预防和解决了全球的矛盾和战争 B.防止了某些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C.是联合国维护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方式 D.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和发展
真题试做 综合模拟练 中考创新练
命题点2 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4.(2020·张家口二模)今年线上娱乐变得异常活跃,手游与短视频成为 打发时间的重要方式。人们外出采购减少,线上生鲜订单激增,线上教 育与办公平台由于疫情影响获得更多机构与企业的入驻。这些变化说 明( B ) A.互联网取代了传统的交往方式 B.信息技术深刻影响了社会生活 C.知识经济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 D.科技发展推动企业经营的创新
1
23456
7 8 9 10 11
第四讲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真题试做 综合模拟练 中考创新练
2.(2022·唐山古冶区模拟)世界贸易组织消息:当地时间2022年1月26日, 中国诉美国反补贴案胜诉,中方在货物贸易领域每年可对美方实施6.45 亿美元贸易报复。中国商务部称,案件胜诉成果对于纠正美方违规反补 贴做法,维护我国企业合法贸易利益,捍卫多边贸易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这主要体现了世界贸易组织( D ) A.消除了世界各国贸易壁垒 B.努力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 C.促进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D.在解决世界贸易争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全册复习提纲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全册复习提纲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全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美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巴西)2、背景: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影响3、杰出代表:XXX、XXX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4、成就: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哥与委合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为纪念XXX,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维亚”。

二、印度民族反英起义(1857—1859)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向印度倾销纺织成品,导致手工业者破产;兼并XXX领地;取消对印度土兵的优厚待遇,不尊重宗教。

2、导火线(直接原因):涂油子弹事件3、领导气力:封建王公。

主力:印度土兵4、杰出代表:XXX(印度民族女英雄)5、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XXX改革1、俄国统一: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XXX称“XXX”。

2、XXX一世改革(1)目标:向西方研究,实现富国强兵(2)内容:①政治:加强中央集权,设参政院。

②经济:兴办手工工场,重商主义,答应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③军事: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

贵族必需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任职,按功劳提拔。

④文明:派留学生,开办学校、开办科学院,办报纸,改革俗(发起西方礼节和生活体式格局)。

(3)作用:积极: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XXX,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农奴制进一步加强,成为日后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背景:a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b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激化了社会矛盾(直接原因)2、目标:巩固统治、缓和阶层矛盾、避免革命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4、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复习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复习

5.20世纪60年代初,西欧经济出现了 空前繁荣的局面。其中实力最强的西 欧经济大国是( ) A.英国 B.法国 C.联邦德国 D.美国
6.2012年1月23日,欧盟决定禁止其成员国从 伊朗进口石油,以逼迫伊朗在核问题上让步。下 列有关欧盟的知识点,哪一项是正确的?( ) A.欧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政治集 团 B.欧盟的前身是欧共体,成立的目的是“防 止共产主义渗透” C.欧盟成员国在政治上丧失了独立自主的权 利 D.欧盟最大的成员国是俄罗斯
政府政策调整(国家干预经济); 新科技的运用;对教育的重视等等。
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美国和日本的这段历史中得到哪些启 示?(从美、日两国摆脱危机的对策、在二战中的结果和战后经济 发展的原因三个方面,任选两个方面陈述启示。)
一、面临危机,要用积极的态度,科学的、和平的方法 去解决危机;用损人的、战争的方法去摆脱危机,终究 是害人害己。 二、法西斯是人类共同的敌人。 三、恰当的政策调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发展科技与教 育是强国兴邦的必由之路。
1950 1955 1982 1965 1975 1985 1994 1999
年份
2、二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①美国利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有利地位,大 力开拓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②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革新生产
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 济的宏观管理。
考点二、欧洲联盟
1、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原因:
美国的援助 政府制定恰当的政策 西欧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重视科技教育
2、欧洲一体化进程
欧共体的成立
作用:(略)
时间:1967年
欧洲联盟的成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