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劳动合同法典型案例-优秀word范文 (2页)

合集下载

【2018-2019】劳动合同风险案例分析-word范文模板 (13页)

【2018-2019】劳动合同风险案例分析-word范文模板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劳动合同风险案例分析篇一:劳动合同法案例分析劳动合同法案例分析1、用人单位可以强行调换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吗?【现实困惑】201X年9月,小李与一家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职位及薪金等事项。

然而两个月后,公司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将小李降职为普通的技术员,月薪也随之下调。

小李认为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自己的工作职位,公司不能擅自更改,但小李与公司多次协商无果,遂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了申诉。

公司可以随便调换李某的职位吗?【法律王说法】用人单位不能随便调换劳动者的职位。

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严格履行合同中规定的义务。

没有法定的变更事由,也没有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任何一方都不能随意变更合同的内容。

工作职位是劳动合同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对其更改就可以视为对合同的变更。

本案中,这家公司在没有其他事由,也没有与小李协商的情况下,就擅自变更了小李的工作岗位,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九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七条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2、劳动者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现实困惑】某污水治理厂的污水治理设备已经严重老化,但是该厂一直没有行动。

前不久,该厂职工出现大面积的中毒现象,经调查发现:是由于经过治理的水不小心渗入到饮水管道,致使食用过饮水管道的水的职工全部中毒。

经过抢救,虽然中毒的员工都被救过来了,但是大家因为此次事件都想辞职,这样做可以吗?【法律王说法】职工们可以这样做。

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法律案例分析范文(3篇)

劳动法法律案例分析范文(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生产与销售。

公司规模较大,员工人数众多。

2018年,公司因经营不善,决定进行裁员,以降低成本。

在此过程中,公司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进行操作,导致多名员工提出劳动仲裁。

本案中,李某于2010年进入该公司,担任生产部主管职务。

在公司工作期间,李某表现优秀,多次获得公司表彰。

然而,由于公司经营困难,公司决定裁员,李某被列入裁员名单。

在未与李某进行协商的情况下,公司单方面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

李某不服,遂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公司是否有权单方面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2. 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是否符合法定程序?3. 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三、案例分析1. 公司是否有权单方面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因经营不善,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可见,用人单位在裁减人员时,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

本案中,公司因经营困难进行裁员,但未履行法定程序,即未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也未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更未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因此,公司无权单方面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

2. 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本案中,公司未提前三十日通知李某,也未进行书面通知,因此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定程序。

3. 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本案中,公司未支付李某经济补偿,也未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赔偿,因此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不合法。

2018-2019-劳动合同法纠纷案例分析-范文word版 (2页)

2018-2019-劳动合同法纠纷案例分析-范文word版 (2页)

2018-2019-劳动合同法纠纷案例分析-范文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劳动合同法纠纷案例分析遇上劳动纠纷问题,可以看一下经典案例结合自身。

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劳动合同法纠纷案例分析”,欢迎大家阅读,供大家参考。

更多内容还请关注哦。

劳动合同法纠纷案例分析(1)案例:公司派王某到美国接受为期6个月的专业技术培训,培训费用为3万6千元,公司和王某签订一个服务期协议,王某接受培训后必须为公司服务3年,否则,要向公司支付违约金。

如果王某培训后在公司工作满2年后想解除合同,那么王某应该支付多少违约金?分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在案例中王某违反服务期协议,应当赔偿公司1万2千元(即36000元违约金分摊到3年的服务期,每年为1201X元),而不需要全部赔偿。

劳动合同法纠纷案例分析(2)案例:王某到某公司应聘填写录用人员情况登记表时,隐瞒了自己曾先后2次受行政、刑事处分的事实,与公司签订了3年期限的劳动合同。

事隔3日,该公司收到当地检察院对王某不起诉决定书。

经公司进一步调查得知,王某曾因在原单位盗窃电缆受到严重警告处分,又盗窃原单位苫布被查获,因王某认罪态度较好,故不起诉。

请问该公司调查之后,以王某隐瞒受过处分,不符合本单位录用条件为由,在试用期内解除了与王某的劳动关系是否合理?分析:。

劳动合同法案例

劳动合同法案例

劳动合同法案例左右一、案情描述2018年6月1日,张先生在国家机关XX局担任编辑一职,签订了一份三年期劳动合同,具体条款如下:1、劳动关系双方定为期限劳动关系,合同期满三年。

2、工作内容张先生在期限内担任XX局编辑一职,主要负责:(1)编辑专业性文稿,贴上涉及部门事务规定的标签;(2)对文件编辑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3)及时录入有关文件的信息,编辑档案文件;3、工作时间双方约定,张先生本合同期间每周工作5天,每天8小时,每月22日为休息日。

4、薪酬标准双方约定,按照XX局的工作制度,张先生本合同期间的月薪标准为3000元。

5、福利待遇双方也约定,张先生本合同期间享受XX局的一级员工福利待遇。

6、工作表现张先生本合同期间,应当以认真、勤奋、正确的工作态度,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不应当擅自离开岗位或者拖拉工作,若有违反本合同任何一条款引起的任何不良后果,由张先生本人承担责任。

7、协议变更如果双方在本协议执行期内需要变更本协议内容,双方应在变更前协商一致,并订立书面协议。

二、分析本案例涉及期限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是国家机关XX局和张先生。

此案是一个特殊的情况,民事活动的主体为国家机关,两党的当事人可能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责任,所以必须谨慎对待。

从现行法律看,劳动合同由国家机关与服务人员缔结,但是期限劳动合同不能超过国家报纸所规定的上限,并需要经过国家机关的审批。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双方的劳动合同中的协议条款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政策,如果双方再次订立劳动合同,必须经过审批。

本案也要求员工高度负责:工作内容以及要求张先生按本合同规定的工作表现要求工作,不得擅自离开岗位或者拖拉工作,如有违反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另外,变更合同内容时也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并订立书面协议,以确保双方权益。

三、结论本案例中规定了张先生期限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工作内容、工作时间、薪酬标准以及员工福利待遇。

合同执行期内双方如果需要变更本协议,也必须订立书面协议。

劳动合同法律案例(3篇)

劳动合同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和销售。

公司规模逐年扩大,员工人数也不断增加。

2018年,公司招聘了一名软件开发工程师,双方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月薪为人民币1万元,试用期三个月。

员工小王(化名)于2018年8月1日入职科技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

在试用期内,小王表现出色,多次完成公司交代的任务。

试用期结束后,公司正式与小王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三年。

然而,在2019年3月,小王向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公司对此表示异议,认为小王在试用期内表现良好,且合同尚未到期,拒绝批准解除劳动合同。

双方因此发生纠纷,小王遂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

二、仲裁请求小王在仲裁请求中提出以下两点:1. 要求科技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2. 要求科技公司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

三、仲裁审理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了小王的仲裁申请,并依法组成仲裁庭进行审理。

在审理过程中,科技公司承认与小王签订了劳动合同,但辩称小王在试用期内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根据公司规章制度,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同时,科技公司表示,由于公司管理不善,确实未与小王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仲裁庭在审理过程中,重点调查了以下事实:1. 小王在试用期内是否存在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2. 公司是否与小王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

经过调查,仲裁庭查明以下事实:1. 小王在试用期内表现良好,未发现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2. 公司确实未与小王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四、仲裁裁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仲裁庭认为:1. 公司未与小王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违反了法律规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 小王在试用期内表现良好,不存在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违法。

因此,仲裁庭作出如下裁决:1. 公司支付小王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人民币1万元;2. 公司支付小王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人民币2万元。

劳动合同效力法律案例(3篇)

劳动合同效力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5月,张某入职某科技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一职。

双方签订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每月工资为8000元,加班费按照国家规定计算。

同年10月,公司因业务需要,安排张某加班。

张某表示反对,认为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加班费。

双方因此产生争议。

二、争议焦点1. 公司是否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加班费?2. 劳动合同中关于加班费的约定是否有效?三、案例分析1. 关于加班费支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费。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加班,未与劳动者协商的,劳动者可以拒绝加班,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劳动合同。

”在本案中,公司安排张某加班,但未与张某协商,也未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费。

因此,公司未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张某加班费。

2. 关于劳动合同中关于加班费的约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公序良俗。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在本案中,劳动合同中关于加班费的约定与国家规定存在冲突。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中的此类约定无效。

因此,公司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张某加班费,不得以合同约定为由拒绝支付。

四、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公司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加班费,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劳动合同中关于加班费的约定无效。

因此,判决公司支付张某加班费。

五、案例分析总结本案涉及劳动合同效力问题,主要涉及以下法律问题:1. 劳动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2. 劳动合同中关于加班费的约定,应当符合国家规定。

3. 用人单位未履行合同义务,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本案的判决结果对于保护劳动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法律相关案例分享(3篇)

劳动法律相关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劳动者权益保护日益受到重视。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劳动争议案件仍层出不穷。

本文将通过几个典型的劳动法律案例,分析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相关问题,以期为劳动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案例一: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权益如何保障?【案例背景】某公司于2018年5月招聘了小王担任销售岗位,双方约定试用期三个月。

试用期结束后,公司以小王业绩不佳为由,未与其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2019年1月,小王因个人原因离职,并向公司提出要求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案例分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本案中,公司未与小王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已构成违法。

【处理结果】经劳动仲裁委员会调解,公司向小王支付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三、案例二:加班费如何计算?【案例背景】小李于2017年7月入职某公司,担任行政助理。

公司规定,员工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加班2小时。

小李于2018年6月离职,向公司提出要求支付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加班费。

【案例分析】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本案中,公司安排小李每周加班2小时,属于法定工作时间以外的加班。

根据法律规定,公司应支付小李加班费。

【处理结果】经劳动仲裁委员会调解,公司向小李支付了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加班费。

四、案例三:劳动合同解除后,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案例背景】小张于2016年1月入职某公司,担任研发工程师。

2019年4月,公司因经营不善,决定与小张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纠纷典型案例范文模板

劳动合同纠纷典型案例范文模板

【案情简介】:李某,男,35岁,于2018年3月1日入职某科技公司,担任技术支持岗位。

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劳动合同期限为三年,自2018年3月1日起至2021年2月28日止。

合同中明确约定,李某的月工资为人民币10000元,并享受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及带薪年假。

然而,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发生了以下纠纷:1. 公司未按时足额支付工资:自2019年6月起,公司开始拖欠李某工资,每月拖欠工资人民币2000元。

2. 公司未提供符合合同约定的劳动条件: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为李某提供必要的办公设备,导致李某工作受到影响。

3. 公司擅自调整李某工作岗位:未经李某同意,公司擅自将李某从技术支持岗位调整至客服岗位,岗位工资降低至8000元。

4. 公司未按约定支付加班费:李某在加班期间,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加班费。

【争议焦点】:1. 公司是否应承担未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的责任?2. 公司是否应承担未提供符合合同约定的劳动条件、擅自调整工作岗位及未支付加班费的责任?3. 李某的离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处理结果】:1. 关于未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的问题: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因此,公司应承担未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的责任,并支付李某拖欠的工资及相应的赔偿金。

2. 关于未提供符合合同约定的劳动条件、擅自调整工作岗位及未支付加班费的问题:法院经审理认为,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擅自调整工作岗位及未支付加班费,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因此,公司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支付李某相应的赔偿金。

3. 关于李某的离职问题: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在发现公司存在违法行为后,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

因此,李某的离职行为合法。

【案例评析】:本案涉及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多项纠纷,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依法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劳动合同法典型案例-优秀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劳动合同法典型案例
生活上遇到劳动纠纷问题怎么办,现在,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
的“劳动合同法典型案例”,欢迎大家阅读,供大家参考。

更多内容还请关注哦。

劳动合同法典型案例(1)
案例:到底是辞职还是解雇?
曾某是单位的主管,工作能力一般,与同事相处也不和谐。

人力资源总监
与其谈话,要求自动离职,并且手写一份辞职申请书。

曾某写完辞职申请书并
且办理完毕离职手续后,非常后悔,认为自己被单位算计了。

于是向劳动仲裁
委申请仲裁,要求单位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

而单位称曾某是
自己提出离职了,有辞职申请书为证。

观点:本案看似复杂,其实关键一点是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动议,劳动者同意了,双方属于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辞职申请书只是一个表象。

本案既不是辞职,也不是解雇,而是双方协商一致解除。

进一步讲,本案的关键在举证。

如果曾某能举证证明人力资源总监的谈话
内容,则应认定为协商一致,如果不能举证,那么辞职申请书就具有强大证明力,足以证明是劳动者自动离职。

劳动合同法典型案例(2)
案例:
朱某原为纤维公司的职工,20xx年2月底,公司因故全面停产,朱某离开
该公司另找工作。

20xx年6月,纤维公司与高某签订了买卖合同,将生产玻璃
纤维设备及旧厂房等卖给了高某,高某打电话通知朱某、顾某等人到纤维公司
拆卸有关厂房、设备等。

接到高某通知后,朱某等人到纤维公司工作。

由于高
某平日不在工作现场,朱某等人按拆除设备进度自行工作,1周后,原记工人
员离开,无人记工,也无人具体安排朱某等人的工作,顾某自行记下了出勤情况。

后朱某在捡玻璃时,因玻璃断裂而受伤。

顾某所作的出勤按日记载表事后
交纤维公司的门卫,请门卫见到高某时转交高某。

经仲裁,纤维公司与朱某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