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doc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世界比较】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夏、商、周三代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特点和贡献-青铜文明的典型代表和影响-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2.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比较-埃及、希腊、印度文明的特点和影响-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异同-世界文明交往与融合的历史案例【第二单元:封建社会与科技进步】1.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农业经济的基础与特点-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封建礼教2.科技进步与社会变革-农业文明与手工业的发展-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的出现及影响-科技进步对封建社会及人民生活的改变【第三单元:民族融合与元明清的王朝更迭】1.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融合过程中的文化、经济交流与影响2.元明清王朝的更迭-元朝的建立与统治特点-明朝的建立与社会制度-清朝的建立与统治特点-欧洲的商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文化交流与科技传播的影响-近代中国的经济衰落原因分析-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探索【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近代科技】1.工业革命的起因与影响-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与起因-蒸汽机、纺织机械等新发明的影响-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的深远影响2.近代科技的发展与变革-近代科技的典型代表及其应用领域-科学思想的更新与教育-科技进步对社会生活、生产方式的影响【第六单元:民主与科学的伟大变革】1.民主思想与美国独立战争-自由、平等、人权等民主思想的传播-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与过程-美国宪法的制定和意义2.科学思想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科学革命的影响与启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起因与过程-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的制定和影响。
八上历史与社会期中复习提纲(与道法合一起)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一、尼罗河文明——古代埃及1.兴衰史:公元前3100年埃及统一,( 是古代埃及的国王)→公元前15世纪国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2.主要文明成就:①象形文字。
②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③医学: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了解了心脏跳动与血液循环的关系,并开始分科治病。
④建筑上: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3.尼罗河对古埃及的文明的影响。
(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①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古代埃及的农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②尼罗河便于航行,为古代埃及的统一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③古埃及人观察尼罗河水泛滥,发现其规律,制定了太阳历。
二、两河文明(“新月沃地”)——古代西亚国家1.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2.古巴比伦文明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3.主要文明成就:①制定了《》。
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②苏美尔人还发明楔形文字。
(字母文字的发展变化过程: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三、印度河、恒河文明——古代印度1.兴衰史: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3.佛教:(1)时间:公元前6世纪(2)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3)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基本教义);反对种姓制度。
(4)传播:一个是公元前后(西汉末年)经由中亚传入中国,又由中国传人朝鲜半岛和日本等。
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夏朝:公元前2070年,建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2)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制代替了禅让制。
⑶最后一任国王:桀。
2.商朝:(1)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
(2)文明成就:①青铜铸造业发达: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古代最大的青铜器。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1)秦王嬴政统治期间,历经十年,先后灭掉东方六国,在公元221年统一全国,建立起中
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定都咸阳。
2)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后称“秦始皇”。
3)秦始皇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在朝廷,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在地方,废除分封制,统一采有郡县制。
4)秦统一后,将秦的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给范文字。
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
纽带;
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
统一了度,量,衡;
秦始皇下令大修驰道,拆除路障,统一全国车辆两轮之间的距离;
为加强思想控制,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5)秦朝疆域广阔,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
6)秦始皇能完成统一大爷的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各地联系加强,国富兵强,又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
《历史与社会》八上复习提纲.doc

《历史与社会》八上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史前时代1、什么是史前时代?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一般被称为史前时代。
2、根据什么变化把史前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时代的工具有什么不同?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
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主;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
3、古人类学家把什么看作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直立行走4、人类特有的本领是什么?人类诞生以什么为标志?制造工具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
5、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叫什么?距今多少年?云南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6^北京人距今多少年?生活在什么地方?开始使用什么火?距今70—-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使用天然火。
7、山顶洞人距今多少年?生活在什么地方?开始使用什么火?距今三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人工取火。
8、什么时候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大约在一万年以前。
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西亚地区(距今九千年)10、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是什么?描写特洛伊战争的是哪一部?古代西亚《吉尔伽美什》、古希腊《荷马史诗》。
11、传说中炎帝、黄帝的功绩是什么?谁三过家门而不入,用什么方法治水?炎帝的功劳: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黄帝的功劳: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服、教人打井。
禹,他采用疏导的方法,使平地的积水注入江河,再流入大海。
12、为什么炎帝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初祖?炎帝和黄帝是距今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等部落通过战争与融合定居中原后,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两岸,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因此,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13、什么叫禅让制?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禅让制。
14、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什么意义(不用背,读熟即可。
)传说故事包含了一定的事实成分,这些历史事实可以通过考古发掘来印证。
传说故事和考古发掘都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全复习资料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全复习资料1. 促使一部分古猿直立行走的直接原因是:自然条件(地球气候变化,降水减少,森林面积减少,退化成草原)2. 人类化石最早的发现地:东非大裂谷3. 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4. 直立姿势对人体体质的形成产生的影响:1.直立使胸廓向两侧发展,胸腔扩大,使上肢的活动更加自如.2.直立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的进化.3.直立使头颅托置于脊柱上,促进脑的发育.4.直立使脊柱发展为s型弯曲,全身重心向下移,保证行走的稳定性.5. 人手和猿手的区别:1.猿手同攀缘生活相适应,大拇指短小,大鱼际肌群不发达,不能灵活同其它各指配合活动.2.人手经过劳动,大拇指增长,大鱼际肌群发达,大拇指和其他四指灵活对握,可以做出精细动作.6. 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300万年前)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100万年前)7. 1.古人类生活的区域:非洲,亚洲,欧洲等。
2.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特点:温暖,湿润,植物茂盛3.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云南省元谋县的元谋人化石,距今170万年8. 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比较类别北京人山顶洞人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生活时间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距今约一万八千年体质特征外貌特征接近现代人,但仍有猿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一致生产工具使用打制石器、木棒使用磨制石器,仍以打制为主,懂钻孔技术火的使用使用天然火懂得人工取火生活状况群居生活氏族生活9. 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在外貌上有什么区别?北京人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没有明显下颏,脸部仍有猿的特征。
山顶洞人脸部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10. 人工取火比利用天然火有哪些好处?人类可随时使用火,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2. 土耳其、希腊是最早驯养牛的国家。
3. 墨西哥最早培育出玉米4. 西亚是最早驯养羊,种植小麦和大麦地区5.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这一变化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1、生产工具有了明显改进,出现了磨制石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一)古代埃及:1、“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古代埃及位于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1)尼罗河定期泛滥,促进灌溉农业的发展。
(2)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埃及人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3)尼罗河水流平缓,是一条宝贵而又可靠的交通运输线,促进了尼罗河流域的统一。
2、发展历史:(1)公元前3500年前后,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小国,标志着尼罗河流域进入了文明时代。
(2)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初步建立起统一的埃及国家。
(3)公元前15世纪,埃及国力强盛,对外扩张,开疆拓土,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帝国。
(4)公元前6世纪,古代埃及被波斯所灭。
(5)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古代埃及人与阿拉伯人逐渐融合。
3、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制度。
(1)古代埃及国王称为“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独揽国家行政大权,主宰国家经济,控制国家军队和司法。
(2)为了使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神圣化,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
还动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为自己修建了宏大的陵墓——金字塔。
4、文化成就:(1)建筑: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①金字塔的精密程度体现了古代埃及高超的科技水平。
②金字塔的高峻威严体现了古代埃及王权的神圣权威。
③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即“灵魂不死”。
④成功组织修建金字塔反映了古代埃及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先进的组织水平。
(2)文字: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
它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是一种与事物形状相似的文字,并有一定的读音。
(3)天文历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节日,一年365天,与回归年的天数仅有1/4天误差。
后来的罗马历法和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都源于此。
(4)医学: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初步知道了“解剖学”的知识,懂得了“血液循环与心脏跳动的关系”,掌握了高超的“防腐技术”。
人教版八上第一单元历史与社会练习题.doc

A 劳动 R 生存的需要 C 自然环境 5. 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 语言的产生B 头脑发生变化C 劳动6. 以下对于人类诞生标志的表述正确的是()A 直立行走B 制造和使用工具C 劳动下列关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不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制造工具 D 旧石器出现)人教版八上第一单元历史与社会练习题1. 史前时代是指()A 从猿到人转变的历史B 语言产生之前的历史C 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D 纪年出现以前的历史2. 下列有关人类起源的说法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A 上帝造人B 由低级生物进化而来C 女蜗挎土造人D 由古猿进化而来3. 古人类学家把直立行走看做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因为() ①直立解放了上肢,手逐渐形成②直立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语言逐渐产 生③直立还使头颅托置于脊椎上,促进脑的发育④直立使猿类的体毛褪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促使古人猿开始直立行走,走向人类进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 D 兴趣所在 ①居住地区不同②体质特征不同③取火方式不同④装饰品不同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 下列说法不符合新石器时代的一项是() A 饲养家畜R 使用的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C 使用陶器D 开始有了审美观念9. 迄今为止,厘界L 发现的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A 南亚印度河流域B 西亚约旦河谷C 东非大裂谷D 北非尼罗河流域10. 下列关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不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活动的地区不同②体质的特征不同③取火方式不同④社会组织形式不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1.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发展。
在我国,最早出现纺 织业的是()A 北京人 Bill 顶洞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12.下列事实中,能比较全面地说明人类精神生活方面的成就丰富多样的是()①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②山顶洞人的项链③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④科学知识的萌芽⑤从事采集和渔猎活动⑥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13.炎帝和黄帝联盟打败了东方强大的蚩尤部落,那么这场部落联盟战争最大的影响是()A形成日后华夏族的主体B掠夺大量蚩尤部落的人口与牲畜C延缓了中华文明演进的历程D炎帝和皇帝开始正式成为皇帝14.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应该是()A种植粟B种植水稻C人工取火D住干栏式房子15.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位于()A印度半岛B阿拉伯半岛C西奈半岛D亚平宁半岛16.造成古猿从树上生活转到地上生活的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树上食物少,地上食物多B气候环境的变化C地球磁场异常D洪水泛滥17.有史上把部落联盟推选贤人首领的制度称为()A氏族制B禅让制C世袭制D有巢氏18.尧舜的时候,黄河流域洪水泛滥。
历史与社会八上1-4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1. 自然环境:位于非洲北部,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土壤肥沃。
2. 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孟斐斯→公元前15世纪国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 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陵墓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文化上①象形文字----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
②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步太阳历。
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日。
③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4、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
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村落,人口增多,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城市,出现了国家,促进了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形似新月,土地肥沃,称为“新月沃地”2.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3.古巴比伦文明:?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干旱少雨,水量不稳;?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性质(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比较:现代的法律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汉谟拉比法典》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要点1、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的观点,向上帝造人说发起了挑战。
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 都离不开劳动。
2、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木领。
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巳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
6、我国境内以知的最早的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9、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火的使用有什么作用?火的作用有:照明,从而扩大生活领域;御寒;熟食,缩短消化过程,促进人类体质的发展;驱逐野兽,增强自卫及狩猎能力。
10、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考古学家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要工具。
新石器时代的居民还发明了陶器。
12、你认为古人类定居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产生以及陶器的发明。
、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的比较16、19世纪末,在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岩壁上发现许多动物的形象,反映了当时这里人们的狩猎生活。
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制作了项链,人们已经有了审美观念;也有了宗教意识。
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形式。
半坡遗址出土了小口尖底瓶, 证明形成了科学知识的萌芽。
17、古代诉亚,流传着一部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描写特洛伊战争故事的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
特洛伊人用木马计攻下了特洛伊城。
18、炎帝的功绩有:发明未耕,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
号称神农氏,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黄帝的功绩有: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他的妻子媒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19、炎帝和黄帝是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著名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起来,打败了东方强大的蚩尤部落,后来,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20、禹三过家门而不入,采用疏导的方法治黄河水成功。
尧、舜、禹的传说主要反映了禅让制,禅让制是部落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民主制。
21、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意义:相互印证,都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历史事实,帮助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发展与沿革。
考古发掘为人们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而古代传说为人们提供了第二手资料。
2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生活在这里。
我国山西省古城自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在保护文物古迹时, 可能会发生的矛盾冲突有:城市建设、旅游开发、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能源开发等。
23、保护文物古迹的意义有:能使我们了解历史获取第一手资料,让我们对过去的有更多、更详细、更准确的认识。
所以保护文物古迹对于我们了解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24、国家的出现、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文字的出现是文明产生的必要条件。
25、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几十个小国,这是最早国家的出现。
公元前15 世纪埃及成为一个在地跨亚、非的军事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26、西亚文明的发祥地两河流域被称为“新月沃土”,公元前3500年这里出现了城镇、神庙、宫殿和文字,成为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这里的居民主要是苏美尔人,还有希伯来人, 希伯来人是犹太人的祖先。
两河流域主要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境内。
27、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上,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
印度种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棉花。
古代印度是佛教的诞生地。
印度河流域主要位于今巳基斯坦。
28、古代印度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的因素是什么?佛教的传播、发达的商业贸易。
29、约公元前2070,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公元前1600年后商火夏,在商汤的统治下强大起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30、禹:①在涂山召见部落首领,接受朝贡。
②诛杀防风氏。
③划定九州。
④制造九鼎。
启:建立军队,制定刑法,加强国家权利。
改禅让为世袭31、乌尔城和你身边的城市比较在城市布局上有什么共同点。
(3分)答:1.城市设施比较齐全,有商店、公共设施。
2.城市附近还有一些农业村落和小城镇。
32、居民区和商业区融合在一起。
4.街道都是互相交织。
33、禹划定“九州”铸造“九鼎"作为权力的象征。
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后建立军队,制定刑法刑法,设置监狱。
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商周时期统治者以血缘关系来区分尊碑等级。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了,也是中国第一位出现在文字记载中的女将领。
夏商墓葬中的骨架说明当时出现的人殉和人祭。
34、古巳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
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如,法典规定了奴隶主对平民和奴隶所享有的特权;法典规定了奴隶可以买卖、抵债,使奴隶买卖合法化;在法典中奴隶的生命和安全亳无保障。
可见,法典具有十分鲜明的阶级性,是维护奴隶主对奴隶和平民统治的工具。
《法典》记载了当时古巳比伦的社会状况,对于我们研究古巳比伦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6、四大文明古国的成果对今天的影响:古埃及的太阳历;西亚的星期制度;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西亚的60进位法;古埃及的几何学,计算等腰三角形,长方形等面积, 推算圆周率为3. 16;古埃及的解剖学;中国的文字等;真正的文字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
37、在西亚广泛传播的是楔形文字。
刻在龟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它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的情况,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的书写材料是纸草;西亚的楔形文字的书写材料是泥版;中国商朝的甲骨文的书写材料是龟甲、兽骨。
38、文字的作用——(1)“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促进记忆和交流(2)记录历史——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绝好材料,文化的活化石(3)积累知识、传承文化一一告别野蛮、走向文明。
文字的演变:刻画符号一图画文字一象形文字一拼音文字。
39、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最大的是胡夫的金字塔,胡夫的儿子哈佛拉的金字塔旁有一尊巨大的狮身人面像。
古巳比伦的空中花园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中国的青铜器品种繁多,工艺精湛,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大方鼎,最大的精品是四羊方尊。
40、古埃及在科学上的成就有:发明了也界上第一部太阳历(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源于这种历法)。
制作了木乃伊,知道了解剖学的知识,懂得血液循环与心脏跳动的关系,并开始分科治病,掌握了高超的防腐技术。
在数学上巳能计算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圆形的面积,还推算出圆周率为3. 16o41、西亚两河流域的人们编制了太阴历,制定了七天一星期制度、计时法和几何学成就。
42、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学符号,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
后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43、在古代埃及阿蒙神成为王国的保护神。
44、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尊称为“释迦牟尼”,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
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佛教得到很大发展,并开始向外传播,向东南传入东南亚,向西北传入中亚,公元前后佛教经由中亚传入中国,后又由中国传入朝鲜和廿本。
45、宣言的“众生平等”是真的平等吗?如何理解佛教宣扬的这种“平等” ?不平等佛教给人们的只是虚幻的信佛得救的平等,实际上起了麻痹广大群众积极进行斗争的作用。
佛教的教义对奴隶主有利。
46、宗教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和作用?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曾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起过重要作用。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由古代文明发展而来的,要理解古代文明,了解宗教的情况是必不可少的。
47、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依赖于自然条件的优越,例如:人类的进化:因为自然条件的改变, 被迫下地生活,直立行走,生产劳动。
原始农业、畜牧业都与气候的变化、自然条件有关。
早期亚非文明源于大河流域: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5053、古希腊文明的开端是爱琴文明,开始于公元前2000年,历时800年,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
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国家雅典和斯巳达。
雅典的民主制在公元前5世纪时达到极盛,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构,为维护民主制,雅典人发明了陶片放逐法,但是雅典的民主有很大的局限,限于雅典男性公民中,重要官职被贵族掌握,所以雅典的民主制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统治。
斯巳达是一个尚武的国家。
54、雅典的民主产生的原因、内容和评价:产生原因:海上交通便利,商业贸易使城市繁荣起来。
雅典的民主制具体内容(表现):①全体男性公民大会最高权利机关②“五百人议事会”③ 官员抽签产生④陪审员抽签产生⑤陶片放逐法保证民主民主制的评价(实质):①积极:使公民主动积极地参政议政②消极: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55、古希腊文明的两个城邦的强盛与衰弱的经验与教训。
答: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要增强军事实力,注重国防建设。
③注重身体锻炼,提高全民素质,提倡全民健身。
④要发展社会政治民主,让人民真正当主人。
⑤不能搞筋.权主义,争霸的结果只会导致灭亡。
⑥要搞好内部团结,处理好区域间、城市间的矛盾。
56、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2世纪,罗马取得了地中海世界的布权。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元首”,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屋大维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
到2世纪罗马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海,故此被称为“罗马人的小澡盆”。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口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欧洲奴隶社会结束,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57、西方文化之根是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
罗马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十二表法>>它成为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
罗马的建筑:如,凯旋门、万神殿、古罗马竞技场,罗马被称着是一座大理石的城市。
条条道路通罗马。
柏拉图和亚里土多德是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的科学家。
希罗多德是古希腊的历史学家。
古希腊是欧洲的戏剧的故乡。
58、人们把欧洲进入封建社会至16世纪这段历史时期称为“中世纪”。
59、廿耳曼人的一支建立了法兰克王国,800年罗马教皇为法兰克国王查理举行了加冕仪式, 标志着查理曼帝国的诞生,查理成为帝国的第一个皇帝。
杏理进行了土地分封,这样封建制度逐步形成了。
欧洲封建社会的等级分封特点是: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关系。
843年查理的三个孙了在凡尔登签定条约,三分帝国,三国发展为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
I I耳曼人另一支盎格鲁•撒克逊人进入不列颠于9世纪建立了统一的英吉利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