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过独木桥作文指导
【作文分析】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I作文解析和范文

【作文分析】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I作文解析和范文以“两人过独木桥”为材料作文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宇的文章。
(60分)“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
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
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通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
不过,令年预赛中出现了新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
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专家解析试题特点贴近考生生活实际。
所选材料为学校的体育团体比赛,这与青春年少的高三考生喜欢体育、喜欢竞技的特点相吻合,考生对体育比赛中的规则、输赢、公平、合作等平时就关注、思考比较多,因此这一材料拉近了与考生的距离,使考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
具有理性思辨色彩。
材料中“山羊过独木桥”的规则是学生从两边同时上桥,相遇时力量强大者将力量弱小者挤下桥,顺利通过的强大者获胜,材料中的“不过”引出新情况,“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选手的做法引起多方争论,判赢还是判输,如果判赢那么原定比赛规则怎么讲,如果判输但是事实是双方合作后都过了独木桥,因此材料就有了思辨色彩:人们总是在共同认定的规则中游戏,同时人们的行为又在改变着游戏规则,而且改变规则又是游戏的一个合理部分。
加强了对创新能力的考查。
“山羊过独木桥”团体赛中出现的新情况引发思考,思考这一新情况的意义和价值,直接激发考生在“传统”、“常规”遭遇挑战时的思考,展现创新思维。
审题立意的关键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寓意,尤其是材料中提到的两个关键词“规则”和“新情况”。
三、写作构思1.从预赛双方选手立意。
山羊过独木桥作文立意角度

山羊过独木桥作文立意角度山羊过独木桥作文立意角度一、形式上考查的仍是新材料作文,内容上暗扣热点, 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今年河南省的高考作文是材料作文“合作过桥”: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项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
根据此材料作文。
作文命题从内容上讲,暗扣“双赢变通,团结合作”的热点, 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更贴近社会生活,贴近新课改实际,这种命题具有非常强劲的导向性作用,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不要做书呆子,不要机械生硬地沉浸在书本知识中,而是要深入生活,关注热点,用心感知,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作文审题难度大于去年,任选一个角度即可审题难度大于去年,需要考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学会思辨。
今年作文构思立意:可以从以下思路入手进行分析。
针对这则材料,考生可以见仁见智,既可以肯定这对同学的做法,也可以否定他们,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纵观材料,考生不妨从以下角度审题立意:合作共赢;学会变通,敢于创新;打破规则;运用智慧;遵守规则等等,具体可以列出如下观点:1.我们为这对和平过桥的同学喝彩,因为他们懂得团结协作,合作共赢;2.我们为他们的`智慧赞叹,因为他们思维一转天地宽,换一个角度能实现目标。
3.要敢于打破陈规,敢于打破非人性的规矩,过桥为什么非要竞争到“挤下桥”的地步?要敢于出来打破一个不合理的规则,创新地解决问题。
我们为他们的勇气点赞,因为他们不墨守成规,能创新智慧地解决问题。
4.辩证思考,既要遵守规则,又要智慧的解决问题,合作双赢。
5.我们不赞同他们的做法,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因为他们违反了游戏规则,规则还是要遵守,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此观点最好和其他观点结合着写,作为补充。
如一位考生这样写:题目为“狭路相逢‘和’者胜”,三个分论点为“狭路相逢‘和’者胜,需要合作的意识”“狭路相逢‘和’者胜,需要密切的配合”“狭路相逢‘和’者胜,需要宽广的胸襟”。
【议论文】山羊过独木桥的作文5篇

【议论文】山羊过独木桥的作文5篇山羊过独木桥的作文1:团结合作同心协力山羊过独木桥是一个有趣且受欢迎的游戏,它不仅能够锻炼人们的平衡和勇气,还能够培养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这个游戏中,山羊们需要通过协作和合作,一起渡过独木桥。
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有独一无二的能力和特点。
有的山羊拥有较好的平衡能力,有的山羊拥有更好的速度和灵活性。
当团队中的成员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相互配合,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游戏过程中,山羊们也面临困难和挑战。
独木桥不稳定,需要大家集中精力保持平衡。
有时,一只山羊失去平衡,后面的山羊也会受到影响。
这时候,团队中的其他成员需要快速反应,给予支持和帮助,以保持整个团队的稳定。
在这个游戏中,团队的成功离不开每个成员的贡献和努力。
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不仅仅为了自己的利益,更为了整个团队的利益。
只有每个人都团结合作、同心协力,才能够成功完成任务。
在现实生活中,团队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需要合作完成的任务。
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并取得更大的成功。
山羊过独木桥的游戏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它告诉我们,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团结合作、同心协力,我们才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山羊过独木桥的作文2:勇于挑战,敢于尝试山羊过独木桥是一个需要一定勇气和决心的游戏。
在游戏中,山羊们要跨越横在前方的独木桥,不仅需要平衡,还需要勇往直前的勇气。
许多山羊在面对独木桥时会感到害怕和不安。
他们担心自己会失去平衡,摔到河里。
有些山羊敢于迈出第一步,勇敢地挑战自己。
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只要全力以赴,就能够成功跨过独木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有时候,我们会害怕失败,因此不敢尝试。
只有敢于挑战,我们才能够不断突破自我,取得更大的成就。
通过参与山羊过独木桥的游戏,我们学会了勇于挑战和敢于尝试。
每一次跨越独木桥的经历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使我们变得更强大。
“山羊过独木桥”作文讲评

主题深化
分析文章中主题的深化方式, 如何通过深入挖掘、对比、联 想等方式使主题更加深刻。
探讨文章中所涉及的道德、价 值观等问题,如何通过主题的 深化来引导读者思考。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如何通 过修辞、用词、语气等手段来 增强主题的表达效果。
03
作文结构分析
开头部分
引入主题
通过简短的故事或情境引入,引 出“山羊过独木桥”的场景,激 发读者的兴趣。
逻辑严密
文章的结构清晰,论点与 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紧密, 使得整篇文章具有很强的 说服力。
不足之处
1 2
部分句子表达不够准确
文章中有些句子表达不够准确,可能会让读者产 生误解。
论证方法单一
文章主要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缺乏对主题的深 入分析和探讨。
3
部分段落内容重复
文章中有些段落内容重复,没有充分利用篇幅展 开论述。
具体含义和象征意义。
理解题目所涉及的主题,如勇气、 挑战、合作、竞争等,并分析这
些主题在文章中的体现。
主题展开
分析文章中如何围绕主题展开,如何通过具体的事例、细节和描写来表现主题。
探讨文章中如何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手法来展开主题,使文章内容丰富、生动、 有说服力。
分析文章的结构,如何通过段落、过渡、照应等手段使文章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明确观点
在开头部分应明确表达个人对“ 山羊过独木桥”这一情境的看法 或理解,为下文展开论述奠定基 础。
中间部分
具体分析
详细分析“山羊过独木桥”这一情境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述,如团 队合作、竞争、策略等。
举例说明
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个人观点 ,使论述更具说服力。
结尾部分
总结观点
2014年山羊过独木桥材料作文指导

佳作欣赏
“双赢”的原则 ◎河北一考生
“山羊过独木桥”本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能
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却出现了新 情况: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全都顺 利过了桥。这一新情况,看似是皆大欢喜的 两方共赢,事实上,我认为并非如此。
所谓双赢,是建立在双方有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的。 双方都实现了共同利益并使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合作 结果,才是双赢。也就是说,零和博弈(编者注: 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 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 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的情 况下是基本不可能实现“双赢”的。而“山羊过独 木桥”就是一个零和博弈的游戏,不是你成功过桥, 就是我成功过桥。双方都成功过桥,看似是“双 赢”,实则是不顾立场、不顾规则、不顾目的的无 意义行为。
二、勇于创新。 面对固有的“规则”,比赛选手勇敢地改变 “习惯”,并且达到了比赛的目的,双方都得 以顺利过桥。从“传统项目”到“新情况”, 从有规则到变通创新,喻示着人们在社会生活 中常常遇见的情况以及应有的态度。据此,可 立意为“要勇于创新,敢于打破规则”。只有 挑战规则,打破规则,才能解放思想,寻求更 好的发展。
阅卷组意见: 本文内容上立意深刻,考生对材料有细致的阅 读,理解深刻,属于考场不多见的“驳论文”。 开篇树靶子,否定“看似是皆大欢喜的两方共 赢”,难度系数高,在内容项上给到一等上的20 分。就表达项而言,语言简洁,思辨性强,分析 透彻,推理严密,具有明显的逻辑特征,如“实 则是不顾立场、不顾规则、不顾目的的无意义行 为。”所以在表达项上给到一等上的18分。没有 简单罗列材料,而是深入开掘,透过现象看本质, 思想深刻,有破有立,发展项给到了一等上的18 分,最后得分56分。
2014高考作文山羊过独木桥

2014高考作文山羊过独木桥【篇一:2014年高考作文全国卷之“山羊过独木桥”写作指导及佳作选评】2014年高考作文全国卷之“山羊过独木桥”写作指导及佳作选评字数:1331【原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
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
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
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
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精妙解析】按照常规思维方法审题,可以作以下解读:一、尊重规则。
比赛队员的“新情况”不能让观众享受比赛,甚至会让裁判无所适从。
人们要看的是比赛,结果却看到了一场毫无硝烟的“两全其美”,同时,这又不符合以往的习惯。
由此角度,可立意为“应该遵守规则”。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只有遵守规则,才会有公平竞争,才不会出现有悖体育精神的现象。
因此要理性竞争,不能破坏“游戏规则”。
二、勇于创新。
面对固有的“规则”,比赛选手勇敢地改变“习惯”,并且达到了比赛的目的,双方都得以顺利过桥。
从“传统项目”到“新情况”,从有规则到变通创新,喻示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常常遇见的情况以及应有的态度。
据此,可立意为“要勇于创新,敢于打破规则”。
只有挑战规则,打破规则,才能解放思想,寻求更好的发展。
三、合作共赢。
双方选手相遇,并未发生常见的山羊抵角般的对抗,而是采用了“互相抱住,转身换位”的和平甚至温暖的方式,凭借“友好”之举顺利过桥,获得双赢,感动了观众和裁判。
社会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此类现象,有些事情确实像材料中的这场预赛,并不是双方必须拼个你死我活。
山羊过独木桥作文提纲

山羊过独木桥作文提纲英文回答:As I was walking in the mountains, I came across a narrow wooden bridg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bridge, I saw a group of goats waiting to cross. It seemed like a simple task, but as I watched, I realized that the goats were having a hard time crossing the bridge. Some of them were hesitant and afraid to take the first step, while others were pushing and shoving, trying to be the first to cross.I couldn't help but think about the phrase "get one's goat" which means to annoy or anger someone. It seemed like these goats were getting each other's goats by being so competitive and aggressive. I also thought about the expression "to get someone's goat" which means to irritate or annoy someone. It was clear that the goats were getting on each other's nerves as they jostled for position on the bridge.I decided to take a step back and let the goats figureit out for themselves. It was interesting to see how they eventually found a way to cooperate and take turns crossing the bridge. They seemed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you scratch my back, I'll scratch yours" as they helped each other navigate the narrow bridge.中文回答:当我在山上散步时,我遇到了一座狭窄的木桥。
山羊过独木桥作文立意

山羊过独木桥作文立意山羊过独木桥。
在中国古代的一座山谷中,有一条横跨溪流的独木桥,这座桥只能容纳一只山羊通过。
这座桥被称为“山羊过独木桥”,因为每当有一只山羊要过桥时,它都必须独自面对桥上的考验。
有一天,一只名叫小白的山羊站在桥的一端,它准备要过桥去寻找更美味的食物。
小白看着桥上晃动的独木,心里有些害怕,但它知道这是它唯一的出路。
小白鼓起勇气,迈着小碎步慢慢地走向桥中央。
桥下是激流湍急的溪水,小白感到自己的腿有些发软,但它并没有停下来。
它知道只有勇敢地向前走,才能克服这个困难。
于是,小白继续往前走,它的蹄子轻轻地踩在独木桥上,时不时地晃动。
小白不敢看下面的溪水,它只顾着往前走,直到终于安全地走到了桥的另一端。
小白过了独木桥,它感到非常兴奋和自豪。
它知道自己勇敢地面对了困难,最终成功地克服了它。
小白继续前行,它发现了更美味的食物,也结识了更多的朋友。
在这座山谷中,山羊过独木桥成了一种象征,它代表着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毅力。
每一只山羊都会在生活中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就像小白一样,只有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才能走出困境,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独木桥”,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人际关系。
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像小白一样,鼓起勇气,勇敢地面对,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正如一句古语所说,“独木桥上走过的不只是山羊,更是勇敢和坚毅。
”。
因此,我们要学会勇敢地面对困难,不要被困难吓倒,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坚定地往前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过独木桥,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什么要求,所以,从这个立意延伸开去纯粹只 谈“合作”也符合题意,与“合作”相关的“协作”也 算对,甚至谈论“团结”的都符合题意,但显然不 是具有思辨性的最切合题意的立意。
对待榜样,Leabharlann 一分理智郝冰洁• 中心论点:我们应该用理智的眼光去看待 榜样的故事,看到其中传递的正能量。
• 分论点:1,透过榜样的故事我们应体会到 其中伟大的精神。
• 2,对榜样不必盲目崇拜,星光下也有瑕疵 ,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仰望心中的峰
赏析范文
•中心 •论点
• 汲取榜样的力量不必在意细节的真实,
地谈“合作共赢”,而不扣住“竞争”来说,我觉得是有风 险的。 • (2)习惯并不等同于规则,有时我们需要改变的是看问 题的习惯。 • 2.行为不合理。 • (1)尊重事物本身的规律。市场规律是由供需关系体现 的,如果有过多的行政干预,那就不叫市场了。 • (2)既然定了规矩,就不要随意破坏。如果大家都不按 规矩办事,世界岂不乱了套?
没有按习惯使对方落桥,而是相拥换
位双双通过,这种做法引发争议。
6••2020/10/16
• 通过N个角度(情况、事物、人、人的话 ……)的对比,定下写作对象:
定 •
对象—— 过去通过竞争击落对手
获胜,新情况出现合作双赢获胜,旧新
的对比下,我们。
7••2020/10/16
• 我在6月8号下午5点多拿到试题时,还未见 到任何考卷时就写了一篇博文《2014年新课 标高考作文题目评析》,说“感觉考生最容易 从选手的角度立意,那就是‘合作共赢’”,但 我认为“这样的立意基本上是在伦理道德层面 进行思考,从这样的角度立意其实是没有真 正学会独立思考”。“如果考生能摆脱伦理道 德的眼光,而从哲理思辨的层面来思考问题”
3••2020/10/16
• ①“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 。②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
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 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 负。③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 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④不过,今年 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 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⑤这 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 争论。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2
)
•
引论(提出论点或论题)
•
论证分论点①: 回答是什么
•B、层进式 本论(证明论点) 论证分论点②:回答为什么 层 进
•
论证分论点③:回答怎么办
•
结论(照应)
7••2020/10/16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3
)
•
引论(提出论点)
•
论点
•
正面 论据 (理论、事实)
•
小结
•C、对照式 本论(证明论点)
本论(证明论点 ) 论据② +分析论证 并列 论据③ +分析论证
结论(照应全文) •论据并列
•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
• •A并列式 • •模式2: • •
论证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 并 本论 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
论证分论点3: 论据+分析论证 列
•论点并列
结论(照应全文)
6••2020/10/16
真实点亮世界 乔景琦
•中心论点:真实不容易, •只要我们坚持就可以 •点亮世界。
•食品真实, •不做黑心商。
•言语真实, •做一个一诺千金的人。
•行为真实, •做行必果的人。
9••2020/10/16
崇尚真实祁琦
• 中心论点:真实不应该被掩埋,人们应该 看穿虚假的外衣。
• 分论点:
• 1,真实是我们客观认识事物的基础,是培 养理性的必要条件。
4••2020/10/16
• 找—— • 1,有人批评名人故事造假,榜样应该是真实
的。 • 2,有人认为对故事、名言不必追究细节上的 • 真实。
5••2020/10/16
• 析—— • 1,榜样应该是客观真实的,失去了真实,
就会妨碍我们认识真实的世界 。
• 2,一些名人受人敬仰,其励志故事更能达 到教育的目的。只要是弘扬美德的,即使 是假的,也有正面意义。
⑥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5••2020/10/16
• 根据我们一贯的审题方式,先对所给 材料进行提取概括:
找 •
对比—— 习惯上,通过使对方
落下桥,自己通过的方式,过桥者数
量多的一方取胜;新情况,一对选手
• 3.既有合理性,也有不合理性。“突破对方阻拦 ”并没有说必须阻拦,所以,双方选手利用规则 的漏洞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式就有合理性;但如 果大家都不考虑订立规则的初衷是要确定胜利者 ,都去利用规则的漏洞,那就不能成为比赛了。
1••2020/10/16
• 辨、提——1.行为合理。 • (1)竞争不一定非得你死我活,也可以合作共赢。单纯
本论 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 论证分论点3: 论据+分析论证 列
结论(照应全文)
1••2020/10/16
拟写并列式分论点的常用角度
• 三个角度: • 1、是什么 • 2、为什么 • 3、怎么办
2••2020/10/16
角度一:是什么
• 分解“是什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 一是就其内涵而言。
对照
•
论点
•
反面 论据 (理论、事实)
•
小结
•
结论(评析照应)
8••2020/10/16
•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应考议论文拿到 更高分呢?
•
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
如何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
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
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
出2-3个的分论点,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
• 2,解决方法——过于渲染名人不如真实剖 析名人。
1••2020/10/16
莫让榜样假事例遮望眼 李柏岩
• 中心论点:榜样的影响力需要由真实的事 例传播,就要借助合理的途径。同时人们 应提高鉴别能力。
• 分论点:1,传媒工具应有权威性。 • 2,每个人应提高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2••2020/10/16
• 如果规矩有问题,那就应该先改变规矩,在规矩还没有 修改的时候,就应该按规矩办事。
• 3.既有合理性,也有不合理性。 • (1)尊重规则,但不拘泥于规则。既要有原则性,也要
有灵活性。 • (2)规则也要体现善的人性。 • (3)规则下的合作双赢/变通/智慧
2••2020/10/16
3••2020/10/16
只需循着精神的导索,攀上心中的巅峰。
(首段提出中心论点)
• 内涵 • 理由
• 1.我们仰望的是精神,是动力。
• 2.关注的焦点是灵魂与思想。
• (二、三两段突出论点的内涵、阐述“不 必在意细节”的理由并为下文作好准备)
•做法
• 1.不要忽略真实的内涵和蕴含的哲理。 • 2.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四、五两段进一步阐明“汲取力量,攀
山羊过独木桥作文指导
2••2020/10/16
•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 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 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 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 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 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 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 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 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 1.行为合理。规则只是以一方过桥的人数多少 来决定胜负,并没有说胜利的取得是以对方的损 失为前提。所以,那对选手的行为只是不合“习 惯”,但并未违背规则。
• 2.行为不合理。既然是比赛,它的乐趣就是有 输赢。如果选手都像那对选手一样,那还有输赢 吗?没有输赢,比赛还有什么意义?
• 比赛有比赛的规则,既然比赛要求“突破对方阻 拦”,那没有阻拦就是不合规则。
9••2020/10/16
• 站角度,定观点——既然引发争议,无
非就是这样做合理和这样做不合理两种认 识。折中一点的话,就是既有合理的成分 ,也有不合理的成分。那就是三种认识。 合理的理由是什么,不合理的理由是什么 ,每个人的观点就可能有不同,于是就会 幻化出多种角度的文章。
0••2020/10/16
理,文章才有说服力;如果不设置分论点
,或者分论点立得不好,中心论点就得不
到有力的证明。
9••2020/10/16
•
那么,如何设置分论点呢?下面介绍
几种常见的分解方法。
0••2020/10/16
二、并列式分论点的设置
•
• • 并列式
• • •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 论证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 并
• 二是就其外延而述。 • 示例2:
• 2006年辽宁话题“肩膀”可这样分解三个分论点: • (方法:从“是什么”角度阐述“肩膀”的外延)
• 近日,许多人批评一些教材造假,特别是名人故 事编造痕迹明显。有考证者认为,爱迪生用镜子 反光原理照明帮助医生为妈妈做阑尾炎手术的故 事不符合当时的科技事实,还有陈毅探母、苹果 砸中牛顿脑袋等故事都是缺少依据的。一些编造 的名人名言被广泛引用,甚至被放到高考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