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装配工艺基础(ppt)
合集下载
机械装配基础知识PPT课件

第35页/共43页
模块三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2.确定装配的组织形式:
●机械产品装配工艺方案的制订与装配的组 织形式(分为固定式装配和移动式装配)有 关。 ●装配组织形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机械产 品结构特点(尺寸、大小与重量)和生产批 量。
第36页/共43页
模块三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的制 ●订固定式装配是指机械产品装配工作在
同一地点进行,所需的零件和部件全 部向装配点集中。 ●特点是在装配过程中基础件的位置不 变,装配工固定地或循环地在固定的 工作地点进行装配。
第37页/共43页
模块三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的制 ●订移动式装配是指机械产品装配工作依此地
通过各个工作点,装配工在固定的工作点 重复地进行所承担的那部分工作,所需的 零件和部件按装配进程送至各装配点。
第39页/共43页
模块三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的制 订
4.划分装配工序:
●装配顺序确定后,还要将装配工艺过 程划分为若干工序,并确定各个工序的 工作内容、所需设备、工夹具和工时定 额等。 ●装配工序应包括检验和试验工序。
第40页/共43页
模块三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的制 订5.制订装配工艺卡片:
●在单件小批生产时,通常不制订工艺卡片。装配 工按装配图和装配工艺系统图进行装配。 ●成批生产时,应根据装配工艺系统图分别制订总 装和部装的装配工艺卡片。 ●卡片的每一工序内应简要地说明工序的工作内容、 所需设备和工夹具的名称及编号、装配工技术等级、 时间定额等。
第8页/共43页
模块一 机械装配概述
二、机械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
◆机械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一般有以下几项: 1.清洗:
◆清洗的目的是去除零件表面或部件中的油 污及杂质。
第9页/共43页
模块三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2.确定装配的组织形式:
●机械产品装配工艺方案的制订与装配的组 织形式(分为固定式装配和移动式装配)有 关。 ●装配组织形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机械产 品结构特点(尺寸、大小与重量)和生产批 量。
第36页/共43页
模块三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的制 ●订固定式装配是指机械产品装配工作在
同一地点进行,所需的零件和部件全 部向装配点集中。 ●特点是在装配过程中基础件的位置不 变,装配工固定地或循环地在固定的 工作地点进行装配。
第37页/共43页
模块三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的制 ●订移动式装配是指机械产品装配工作依此地
通过各个工作点,装配工在固定的工作点 重复地进行所承担的那部分工作,所需的 零件和部件按装配进程送至各装配点。
第39页/共43页
模块三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的制 订
4.划分装配工序:
●装配顺序确定后,还要将装配工艺过 程划分为若干工序,并确定各个工序的 工作内容、所需设备、工夹具和工时定 额等。 ●装配工序应包括检验和试验工序。
第40页/共43页
模块三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的制 订5.制订装配工艺卡片:
●在单件小批生产时,通常不制订工艺卡片。装配 工按装配图和装配工艺系统图进行装配。 ●成批生产时,应根据装配工艺系统图分别制订总 装和部装的装配工艺卡片。 ●卡片的每一工序内应简要地说明工序的工作内容、 所需设备和工夹具的名称及编号、装配工技术等级、 时间定额等。
第8页/共43页
模块一 机械装配概述
二、机械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
◆机械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一般有以下几项: 1.清洗:
◆清洗的目的是去除零件表面或部件中的油 污及杂质。
第9页/共43页
装配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ppt

在 整 堂 课 的 教学中 ,刘教 师总是 让学生 带着问 题来学 习,而 问题的 设置具 有一定 的梯度 ,由浅 入深, 所提出 的问题 也很明 确
一、装配基本概念
互换法 所装配的同一种零件能互换装入,装配时可以不加选择,不进行调整
和修配。这类零件的加工公差要求严格,它与配合件公差之和应符合装配 精度要求。这种配合方法主要适用于生产批量大的产品,如汽车、拖拉机的 某些部件的装配。
➢装配尺寸链的计算: 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极值法和统计法。
(3)保证装配精度的四种装配方法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可归纳权为: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修 配装配法和调整装配法四大类。
采用互换法装配时,被装配的每一个零件不需作任何挑选、修配 和调整就能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用互换法装配,其装配精度主 要取决于零件的制造精度。根据零件的互换程度,互换装配法可分为 完全互换装配法和不完全互换装配法,现分述如下:
一、装配基本概念
“装”—组装、联接 “配”—仔细修配、精心调整 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组合和联接,使 之成为半成品。 即:把已经加工好,并经过检验合格的单个零件,通过 各种形式,依次将零部件联接或固定在一起,使之成为部件或 产品的过程。
零件〈 合件〈 组件〈 部件〈 产品总成
组装 部装
总装
在 整 堂 课 的 教学中 ,刘教 师总是 让学生 带着问 题来学 习,而 问题的 设置具 有一定 的梯度 ,由浅 入深, 所提出 的问题 也很明 确
一、装配基本概念
➢确定装配结构中的封闭环。
➢确定组成环: 从封闭环的的一端出发,按顺序逐步追踪有关零件的有 关尺寸,直至封闭环的另一端为止,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尺寸系统,即构 成一个装配尺寸链。
《机械装配工艺》PPT课件

修配环选择原则
(1)易于修配、便于装卸
(2)尽量不选公共环为修配 环
Z/2为公共环
四、调整法
定义 实质
组成环按经济精度加工,采用调整的方法 改变某个组成环(称补偿环或调整环)的实际 尺寸或位置,使封闭环达到其公差和极限偏差 的要求。
其实质是装配时调节调整件的相对位置, 或选用合适的调整件,使封闭环达到其公差与 极限偏差要求的装配方法。
在总装或部装时,通过 调整被装零件的相对位 置,使加工误差相互抵 消或使加工误差对装配 精度的影响减小的目的。
调整法特点
特点:组成环可按经济精度制造,可获 得高的装配精度。 但增加了调整装置。
应用
(1)移动调整法和误差抵消调整法应用于小 批生产;
(2)固定调整法应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场合。
不同装配法装配尺寸链计算方法的选用
根据公式 A0 Ai Ai
300.05,
A5
50 0.08
计算协调环的中间偏差Δ3
i1
im1
0 3 2 1 4 5
Δ3
E3S 3T 23A 0.0 50.2 1 6 0.1m 3 m所以 A3 : 4+ 300.0 .133mm
E3 I 3T 23A 0.0 50.2 1 6 0.0m 3 m
分组选配法应用举例
现以汽车发动机活塞、活塞销和连杆组装为例,对分 组装配法进行分析。如图所示为发动机活塞、活塞销和连 杆的组装简图,其中活塞销与活塞销孔为过盈配合,活塞 销与连杆小头孔为间隙配合。
根据装配技术要求,活塞销孔直径D与活塞销直径 dmm的过盈量,即 Ymin=Dmax-dmin Ymax=Dmin-dmax 从公差与配合的知识可知 Ymin-Ymax=T0= Th+Ts
机械制造工艺课件第七章机械装配工艺

★★★
机械制造工艺
★★★
3.校正与配作
在产品装配过程中,特别在单件小批量生产时,为 了保证装配精度,常需进行一些校正和配作。这是因 为完全靠零件精度来保证装配精度往往是不经济的,有 时甚至是不可能的。 校正是指产品中相关零、部件间相互位臵的找正、 找平并通过各种调整方法以保证达到装配精度要求。 配作是指配钻、配铰、配刮及配磨等,配作是和校正 调整工作结合进行的。
★★★
机械制造工艺
★★★
例如,图7-3所示为轴 与孔配合尺寸链。装配后 要求轴和孔间有一定的间 隙。则轴和孔间的间隙尺 寸A0就是该尺寸链的封闭环, 它由孔尺寸A1与轴尺寸A2间 接保证。在这里,孔尺寸A1 增大,间隙A0(封闭环)亦 随之增大,故A1为增环;相 反,轴尺寸A2为减环。 图7-3 轴与孔配合尺寸链
★★★
机械制造工艺
★★★
2)相互位臵精度 装配中的相互位臵精度是指相关零、部件间的平 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及各种跳动等。例如,台式钻 床主轴轴线对工作台台面的垂直度。 3)相对运动精度 相对运动精度是指产品中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 在运动方向和相对速度上的精度,包括回转运动精度、 直线运动精度和传动链精度等。例如,滚齿机滚刀与 工作台的传动精度。 此外,装配精度还包括接触精度。例如,齿轮啮 合、锥体配合以及导轨之间的接触精度等。
★★★
机械制造工艺
★★★
三、装配精度 1.装配精度的概念
机器的质量是以其工作性能、使用效果、精度和寿命 等作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定的。它主要取决于结构设计、零 件质量及其装配精度。 装配精度一般包括零、部件间的相互距离精度、相互 位臵精度和相对运动精度。 1)相互距离精度 相互距离精度是指相关零、部件间的距离尺寸的精度, 包括间隙、配合要求。例如,卧式车床前后两顶尖对床身 导轨的等高度。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培训资料课件

成品包装
包装目的
保护产品在运输、存储过程中不 受损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包装方法
根据产品的类型、尺寸、重量等 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方式,如
木箱、纸箱、塑料袋等。
注意事项
包装应牢固可靠,标识清晰,方 便识别和追溯。
03
机械装配的常用工具与设备
手动工具
螺丝刀
用于拧紧或松开螺丝, 是机械装配中最常用的
组装方法
根据零件的类型、尺寸、配合要求等 选择合适的组装工艺,如螺纹连接、 焊接、铆接等。
质量检测
检测目的
对装配完成的机械产品进行质量 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设计要
求。
检测方法
采用检测工具对产品的各项性能指 标进行检测,如压力、流量、振动 等。
注意事项
及时发现并处理不合格产品,避免 出现批量质量问题。
精密仪器的装配工艺
总结词
精密仪器装配工艺要求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 ,涉及复杂的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
详细描述
精密仪器装配工艺需要将各种光学元件、机械部件、电 气元件等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仪器。由于精密 仪器对精度和稳定性要求极高,因此装配过程中需要采 用高精度的测量方法和工具,确保各部件之间的位置精 度和配合精度。同时,还需要进行复杂的调试和测试, 以确保仪器的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在装配过程中,还 需要考虑防震、防尘、防潮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仪器 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电刨
用于刨削木材表面,使之平滑 。
电砂轮
用于磨削各种金属、非金属材 料,有固定式和手持式两种类
型。
检测设备
游标卡尺
用于测量长度、内外径和深度等尺寸,是机 械装配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塞尺
用于测量间隙大小,有不同规格和材质可供 选择。
机械制造技术课件:机械加工工艺与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机械加工工艺与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13.1.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可划分为五个不同层次的单元,分别
是工序、安装、工步、走刀和 工位,下面介绍这几个机械加 工中的基本概念:
(1)工序。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单位,零件的机械 加工工艺过程是由若干工序按 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的。 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 对几 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例如对如图 13-1所示的阶梯轴进行大批量加工时, 其工序为:铣两端面、 钻两端中心孔、车大外圆及倒角、车小外圆、切槽及倒角、 铣键槽、去 毛刺。
机械加工工艺与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13.2 定位基准的选择
13.2.1 基准的分类 机械零件是由若干个表面组成的,为了确定零件表面的
相对关系,必须依据一些点、 线、面,所依据的这些点、线、 面几何要素就是基准,根据基准的不同功能,可分为设计基 准 和工艺基准两类。
机械加工工艺与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1.设计基准 设计基准是设 计 图 样 上 所 采 用 的 基 准,是 标 注 设
机械加工工艺与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3)自为基准原则:有时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 小而均匀,则应以加工表面 本身作为定位基准。例如,在床身 导轨面进行磨削加工,常用导轨面本身作为基面找正后 加工, 还有拉孔、铰孔、研磨、无心磨等都是自为基准。
(4)互为基准原则:某个工件上有两个相互位置精度要求 很高的表面,常采用工件上 的这两个表面互相作为定位基准 进行反复加工来保证位置精度的要求。
机械加工工艺与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图13-3 车削阶梯轴
机械加工工艺与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5)工位。 一次安装后,工件在机床上占据的每一个加工位置称为 工位。为了减少安 装次数,常常采用各种回转工作台、回转 夹具、移位夹具,使工件在一次安装中先后处于 几个不同位 置进行加工。如图13-4所示,一次安装后,在回转工作台上依 次完成装卸工 件、钻孔、扩孔和铰孔四个工位的加工。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29页)

(3)自身加工修配法
在机床制造中,利用机床本身的切削加工能力,用 自己加工自己的方法可以方便地保证某些装配精度要 求,这就是自身加工修配法。这种方法在机床制造中 应用极广。
修配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各组成环均可按经济精度制 造,而且可获得较高的装配精度。但由于产品需逐个 修配,所以没有互换性,且装配劳动量大,生产率低, 对装配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因而修配法主要用于单 件小批生产和中批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 。
四、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机械产品的精度要求,最终是靠装配实现的。产品的装配精度、结构
和生产类型不同,采用的装配方法也不同。生产中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 互换法、选配法、修配法和调整法 。
1.互换法
4.、调整法
2.选配法
(1).可动调整法
(1).直接选配法
(2).固定调整法
(2).分组装配法 法
(3).误差抵消调整
(1)可动调整法
在装配时,通过调整、改变调整件的位置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称为可动调整法。
在产品装配中,可动调整法的应用较多。如图28-4a 所示为调整 套筒的轴向位置以保证齿轮轴向间隙Δ 的要求;图28-4b 所示为调 整镶条的位置以保证导轨副的配合间隙;图28-4c 所示为调整楔块 的上下位置以调整丝杠螺母副的轴向间隙。
3.复合选配法
复合选配法是直接选配法与分组装配法两种方法的复合,即零件 公差可适当放大,加工后先测量分组,装配时再在各对应组内由工人 进行直接选配。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配合件的公差可以不等,且装配质 量高,速度较快,能满足一定生产节拍要求。如发动机气缸与活塞的 装配多采用这种方法。
3.修配法
在单件小批或成批生产中,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装 配尺寸链的组成环数较多时,常采用修配法来保证装配 精度要求。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32张)

二、保证装配度的四种装配方法 (一)互换装配法 (二)分组装配法 (三)修配装配法 (四)调整装配法
第九章 机械装配工艺
(一)互换装配法 采用互换法装配时,被装配的每一个零件不需作任
何挑选、修配和调整就能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用 互换法装配,其装配精度主要取决于零件的制造精度。
根据零件的互换程度,互换法装配可分为完全互换 法装配和统计互换法装配。 1.完全互换装配法
统计互换装配法又称不完全互换装配法,其实质是将组成环的 制造公差适当放大,使零件容易加工,这会使极少数产品的装配 精度超出规定要求,但这是小概率事件,很少发生人从总的经济效 果分析,仍然是经济可行的。
第九章 机械装配工艺
统计互换装配方法的优点是: 与完全互换法装配相比,组成环的制造公差较
大,零件制造成本低;装配过程简单,生产效率高。
第九章 机械装配工艺
(四)调整装配法
装配时用改变调整件在机器结构中的相对位置或选用合适的调 整件来达到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称为调整装配法。
调整装配法与修配装配法的原理基本相同。在以装配精度要求 为封闭环建立的装配尺寸链中,除调整环外各组成环均以加工经济 精度制造,由于扩大组成环制造公差带来的封闭环尺寸变动范围超 差,通过调节调整件相对位置的方法消除,最后达到装配精度要求。
在产量大、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调整件还可以采用多件 拼合的方式组成。这种调整装配方法比较灵活,它在汽车、拖拉机 生产中广泛应用。
第九章 机械装配工艺
(四)调整装配法
3.误差抵消调整法 在机器装配中,通过调整被装零件的相对位置,使误差相互抵
消,可以提高装配精度,这种装配方法称为误差抵消调整法。
优点:组成环均能以加工经济精度制造,但却可获得较高的装配精 度;装配效率比修配装配法高。
第九章 机械装配工艺
(一)互换装配法 采用互换法装配时,被装配的每一个零件不需作任
何挑选、修配和调整就能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用 互换法装配,其装配精度主要取决于零件的制造精度。
根据零件的互换程度,互换法装配可分为完全互换 法装配和统计互换法装配。 1.完全互换装配法
统计互换装配法又称不完全互换装配法,其实质是将组成环的 制造公差适当放大,使零件容易加工,这会使极少数产品的装配 精度超出规定要求,但这是小概率事件,很少发生人从总的经济效 果分析,仍然是经济可行的。
第九章 机械装配工艺
统计互换装配方法的优点是: 与完全互换法装配相比,组成环的制造公差较
大,零件制造成本低;装配过程简单,生产效率高。
第九章 机械装配工艺
(四)调整装配法
装配时用改变调整件在机器结构中的相对位置或选用合适的调 整件来达到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称为调整装配法。
调整装配法与修配装配法的原理基本相同。在以装配精度要求 为封闭环建立的装配尺寸链中,除调整环外各组成环均以加工经济 精度制造,由于扩大组成环制造公差带来的封闭环尺寸变动范围超 差,通过调节调整件相对位置的方法消除,最后达到装配精度要求。
在产量大、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调整件还可以采用多件 拼合的方式组成。这种调整装配方法比较灵活,它在汽车、拖拉机 生产中广泛应用。
第九章 机械装配工艺
(四)调整装配法
3.误差抵消调整法 在机器装配中,通过调整被装零件的相对位置,使误差相互抵
消,可以提高装配精度,这种装配方法称为误差抵消调整法。
优点:组成环均能以加工经济精度制造,但却可获得较高的装配精 度;装配效率比修配装配法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组件—由一个或几个合件与若干个零件 组合成的装配单元。--行星齿轮减速器
④部件—由一个基准零件和若干个零件、 合件和组件而组合成的装配单元。具有某
个独立功能:如齿轮箱、发动机。
⑤总装—把零件和部件进一步装配成最终 产品的过程称为总装,即完成产品装配。
装配示意图
1.2.装配的内容
常见的装配工作包括:清洗、螺纹连接、 校正调整与配作、平衡、验收试验包装等内容。
一、概述
1.1.装配的概念 1.2.装配的内容
1.1.装配的概念
装配: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 进行配合和联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 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
装配工艺:规定装配部件和整个产品的工艺 过程,以及该过程中所使用的工装、夹具 、量具等的技术文件。
①零件—机器的最基本单元
②套件(合件)—两个以上的零件装配在 一起,一般安装后不可拆卸。--两个齿轮 安装在一起。
连续移动式装配--波音777安装线,1.6英寸/分钟
间歇移动式装配:汽车装配线
装配的方式:①工序集中(固定式:锅炉安装) ②工序分散(移动式:汽车装配)
三、装配工艺过程及要求
3.1、装配工艺流程 3.2、装配的规范要求 3.3、清洗零件 3.4、连接方法:螺栓、键、铆接、定位销、滚
3.3.2五种清洗方法:
A擦洗:零件放入清洗液中,用面纱擦洗或用刷 子刷洗。效率低,不宜用汽油,汽油有溶脂作 用,对人体有害,且易燃。
擦洗零件:常用煤油清洗
清洗用毛刷
B煮洗:清洗液加热至80-90度,清洗3-5分钟。
C 喷洗:清洗液喷到零件表面。适宜形状简单, 表面有油污的零件。
D振动清洗:用振动清洗机清洗,原理是模仿漂 洗动作,利用清洗剂与油污的化学反应清洗
B.间隙配合的键(或花键)装配后,相对运 动的零件沿着轴向移动时,不得有松紧不均现 象。
C.钩头键、锲键装配后其接触面积应不小于 工作面积的70%,且不接触部分不得集中于一
使用沉头螺栓的设计原因:
保持表面平滑,易于打扫。
结构不允许:与其它件对接、空间不允许。
沉头螺栓
紧定螺钉连接
普通螺栓连接与铰制孔螺栓连接
双头螺栓连接
螺栓直接连接
B.一般情况下,螺纹连接应有防松弹簧垫圈 ,多个对称螺栓拧紧时,应采用对称顺序逐步 拧紧,条形连接件应从中间向两方向对称逐步 拧紧。
E 超声清洗:利用超声波清洗。 原理:清洗液的化学反应与超声波震荡。
超声波清洗机
超声波清洗机
设备零、部件经清洗后,应立即进行干燥处理
,并应采取防返锈措施。
3.4连接 3.4.1 螺栓联接
A.螺栓紧固时,宜采用呆扳手,沉头螺钉拧紧 后,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一般应优先 使用六角头螺栓。
汽车装配线1
汽车装配线2
汽车装配线3
汽车装配线4
3.2.3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 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 、变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3.2.4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 加润滑油(脂)。比如轴承,安装时应 加好润滑脂。
3.2.5 装配时,零件、工具应有专门的摆放设施,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ppt)
优选机械装配工艺基础ppt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目的 一、了解工业化生产装配的概念、装配精度的内 容,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及其特点。 二、部分常用零件装配要求。
内容摘要 一、概述 二、装配的组织形式 三、装配工艺过程及要求 四、装配精度 五、装配尺寸链简介 六、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防松垫圈
防松垫圈
防松垫圈
防松垫圈
防松垫圈
防松垫圈
C.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24个螺距;螺钉在紧固运动装置或维护时 无须拆卸部件的场合,装配前螺丝上应 加涂螺纹胶。
D.有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应采用力 矩扳手,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未规定拧紧力 矩的螺栓,其拧紧力矩可参考《附表》的规定 。
①产品的批量;
②产品的尺寸;
③产品的重量。
装配的组织形式:
①固定式: 在一个工作位置上完成全部装配工序,由一
组装配工完成全部装配作业,手工操作比重大. 生产率较低,大多用于单件、中小批生产的产 品以及大型机械的装配。比如:安装锅炉。
固定式安装:锅炉
②移动式 :A 连续移动式:产品连续移动。 B 间歇移动式:产品有节排移动。
3.2.6装配时原则上不允许踩踏机械,如果需要踩 踏作业,必须在机械上铺设防护垫或地毯,重 要部件及非金属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3.3、清洗零件
3.3.1 常用三种清洗液: A有机溶剂:煤油、轻柴油、汽油、丙酮、酒精、三氯乙烯。
优点:使用简便,效果好,对金属无损伤。 缺点:易燃,成本高。 适宜清洗精密件。橡胶件不能用有机溶剂清洗。 B碱性溶液。肥皂、硅酸钠、三乙醇胺、合成洗涤剂。 优点:成本低,使用广泛。 缺点:需加热到80-90度,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铝腐蚀较强 C 化学清洗液:LCX-52水基金属清洗液、CW金属清洗液、817C洗油剂、D-3金属清洗剂。
动轴承、链轮、齿轮、同步带、平皮带等的装 配。
3.1、装配工艺流程:
装配顺序:先下后上,先内后外,先难后易, 先精密后.2.1 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
行装配。(装配工艺由装配工艺工程师制定) 见示例:电机装配工艺卡
电机装配工艺卡
3.2.2 装配环境要求清洁,不得有粉尘或其 它污染,零件应存放在干燥、无尘、有 防护垫的场所。
装配是整个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中的最后一 个环节。装配工作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若装配 不当,即使所有零件都合格,也不一定装配出合 格的、高质量的机械产品。反之,若零件制造精 度并不高,而在装配中采用适当的工艺方法,如 进行选配、修配、调整等,也能使产品达到规定 的技术要求。
二、装配的组织形式
确定组织形式的依据:
E .有锁紧要求的,拧紧后应按其技术规 定锁紧;用双螺母锁紧时,薄螺母应装 在厚螺母之下;每个螺母下面不得用2个 相同垫圈。
F.装配精制螺栓和高强度螺栓前,应按设 计要求检验螺孔直径的尺寸和加工精度
例:铰制孔螺栓
3.4.2 键联接
A.平键与固定键的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与 轮毂键槽底面不接触。其配合面间不得有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