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课间活动安全教育教案
小学课间安全教育课教案(2篇)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三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间活动的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养成文明课间行为习惯。
3. 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降低课间安全事故的发生。
教学重点:1. 课间活动安全常识2. 文明课间行为习惯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安全知识2. 如何让学生将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学准备:1. 课件2. 小卡片3. 安全常识手册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些课间安全事故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课间活动时遇到过哪些安全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二、新课讲授1. 课间活动安全常识(1)教师讲解课间活动安全常识,如:不奔跑、不追逐、不拥挤、不玩危险的游戏等。
(2)通过小卡片游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将安全常识写在卡片上,让学生抽取卡片并说出卡片上的内容。
2. 文明课间行为习惯(1)教师讲解文明课间行为习惯,如:不喧哗、不损坏公共设施、不随意乱扔垃圾等。
(2)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文明课间行为的看法。
三、实践演练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间活动安全演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安全知识。
2.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学生进行演练。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课间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间活动中的安全心得,教师进行点评。
五、作业布置1. 请家长协助,让学生在家庭中学习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收集身边的课间安全事故案例,下周进行分享。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课间安全知识。
2. 学生在实践演练环节中,积极参与,提高了安全防范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分享,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4. 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
改进措施:1.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范本(优秀4篇)

课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范本(优秀4篇)校园课间活动安全主题班会篇一一、活动目的:为了更好地提高留守儿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我校将围绕“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创和谐校园”这一主题及有关安全的热点问题,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活动,使留守儿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学校各项安全工作。
二、活动时间:__年10月8日三、活动主题: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创和谐校园。
四、活动要求:1、加强领导,完善学校各项安全条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学校各部门及全体教师密切配合,努力将活动落到实处。
2、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和防范训练活动,不断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学校结合安全教育活动,加强自查自纠,再次对本校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预防校园安全事故,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落实整改的措施。
4、各班将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的情况做好宣传。
五、安全教育活动安排:一、导入1、教师:小朋友,你最喜欢吃什么?教师:如果一个陌生人给你一个你最喜欢吃的东西,你吃吗?为什么?2、教师:小朋友,如果你一个人在路上走,有陌生人让你坐他的车,你会坐吗?如果他需要你给他带路呢,你会带他去吗?二、讨论让小朋友们讨论以上问题及下列问题。
“那你不帮助他,你还是好孩子吗?”“你们说该怎么办呢?”三、陌生人的花招针对教师按教材自编的情景,让小朋友们讨论:他们会怎么办?四、容易造成的伤害老师告诉孩子们容易造成的伤害:容易被迷昏或绑架、致命、被拐卖等(结合场景)五、自我保护措施1、启发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
2、避免与陌生人单独接触。
3、赶快走到有人或人多的地方并大声呼救。
4、打110-报警电话。
六、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小朋友,你最喜欢吃什么?教师:如果一个陌生人给你一个你最喜欢吃的东西,你吃吗?为什么?2、教师:小朋友,如果你一个人在路上走,有陌生人让你坐他的车,你会坐吗?如果他需要你给他带路呢,你会带他去吗?(二)、讨论让小朋友们讨论以上问题及下列问题。
课间活动的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间活动的基本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增强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2. 课间活动安全知识卡片3. 案例分析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课间活动有哪些吗?你们在课间活动时要注意什么呢?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二、新课讲授1. 课间活动安全常识a. 教师讲解课间活动的基本安全常识,如不奔跑、不推搡、不追逐打闹等。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安全常识,加深印象。
2. 课间活动中的意外事故及预防a.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课间活动中的意外事故,如摔倒、扭伤等。
b.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3. 课间活动中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a. 教师讲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如火灾、地震等。
b. 学生模拟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课间活动中的交通安全a. 教师讲解课间活动中的交通安全常识,如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不横穿马路等。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交通安全常识,加深印象。
三、实践操作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间活动安全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分组进行课间活动安全演练,如摔倒、扭伤等意外事故的处理。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间活动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间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相互提醒。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间活动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是否能正确应对突发事件。
3. 学生在课后是否能将所学安全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延伸: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与家长分享课间活动安全知识。
2. 组织学生开展课间活动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课间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课间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课间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课间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课间发生意外事故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同学们了解课间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难点:如何让同学们将安全意识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呢。
三、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课间十分钟是我们放松休息的时间,但同时也是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时间哟。
大家想想,我们身边是不是有时候会发生一些在课间的小意外呀?就像上次小李在课间奔跑,结果不小心摔倒受伤了,多吓人啊!
(二)讲解课间安全隐患
1. 在教室、走廊追逐打闹,这不是像在走钢丝一样危险吗?万一撞到人或者自己摔倒怎么办!
2. 爬高爬低,这多危险呀,就像在悬崖边跳舞一样,一个不小心就会摔下来受伤呀!
3. 玩危险的游戏,那不是拿自己的安全开玩笑嘛!
(三)讨论如何保证课间安全
那我们该怎么避免这些危险呀?大家一起来讨论讨论呗。
同学 A:我们不要追逐打闹。
同学 B:对呀,也不要去爬高。
大家说得都很对呀,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安全呢!
(四)总结
同学们,课间安全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和快乐呀!我们可不能马虎大意,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好不好?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对课间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希望他们能真正做到在课间保护好自己,快乐又安全地度过课间十分钟!哎呀,我相信他们一定可以做到的!。
xx课间活动要注意安全教育教案

最新课间活动要注意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间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遵守课间活动规则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间活动的基本安全规则。
2. 课间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
3. 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三、教学重点1. 课间活动的基本安全规则。
2. 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方法。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并遵守课间活动安全规则。
2.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课间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课间活动的基本安全规则和自我保护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间活动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3. 互动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课间活动中的安全经验。
一、教学目标(详细解释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要求)二、教学内容1. 课间活动的基本安全规则:介绍课间活动中的常见安全规则,如不奔跑、不推搡、不攀爬等。
2. 课间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分析课间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如摔倒、碰撞、物品损坏等,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3. 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教授学生如何观察周围环境、评估风险、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等。
三、教学重点1. 课间活动的基本安全规则: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对保障安全的作用。
2. 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方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在课间活动中如何保护自己。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并遵守课间活动安全规则:通过讲解、讨论、演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安全规则,并自觉遵守。
2.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课间活动中的安全问题: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安全问题,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清晰、生动地讲解课间活动的基本安全规则和自我保护方法,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安全教育幼儿园活动课间

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孩子们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幼儿园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培养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我们特开展此次安全教育课间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学会应对突发事件。
3. 增强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幼儿安全。
三、活动时间每周一至周五课间操时间四、活动地点幼儿园操场、教室、活动室等五、活动内容(一)安全教育课间操1. 活动目的:通过课间操时间,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
2. 活动内容:a. 教师带领幼儿做安全操,操中融入安全知识,如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不跟陌生人走等。
b. 幼儿分组进行安全知识问答,巩固所学知识。
(二)安全主题游戏1. 活动目的:通过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活动内容:a. “安全小卫士”:幼儿扮演安全小卫士,在操场上巡逻,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给老师。
b. “交通安全”:幼儿分组扮演行人、司机,模拟过马路、乘车等场景,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c. “防拐骗大作战”:幼儿分组扮演被拐骗者和解救者,学习如何应对拐骗行为。
(三)安全教育讲座1. 活动目的:邀请专业人士为幼儿和家长进行安全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
2. 活动内容:a. 邀请消防员讲解消防安全知识,教授幼儿如何使用灭火器、逃生等技能。
b. 邀请交通警察讲解交通安全知识,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学会安全过马路。
c. 邀请医护人员讲解急救知识,教授幼儿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
(四)家园合作活动1. 活动目的:加强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幼儿安全。
2. 活动内容:a. 家长参与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与幼儿一起学习安全知识。
b. 家长分享家庭安全教育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c. 家长协助幼儿园开展安全演练,提高幼儿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校园课间活动安全班会教案

校园课间活动安全班会教案校园课间活动安全班会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了解我们身边存在哪些不安全隐患。
知道如何防患于未然。
3、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教学要求:知识方面:了解有关知识;明确校园不安全的行为。
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树立自我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校园安全观念教学难点:遇到安全问题学会用如何处理教学方法:导、读、议、评相结合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安全”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语,安全话题也是家长、老师经常向我们谈起的一个话题,因为安全是我们生命的保证,和我们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珍爱生命,从身边做起”的主题宣传活动。
二、明确活动目标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了解我们身边存在哪些不安全隐患。
知道如何防患于未然。
3、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结合一些有关资料,探讨我们身边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如何防患于未然。
1、看一看(资料):有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
去年国家儿童少年“安康计划”公布的数字显示20XX年,我国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达到1.6万人,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在消失。
看了这则材料,你的感受是什么呢?是不是感到“触目惊心”呢?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青少年意外伤害并且伤亡如此严重呢?这些意外伤害事件能不能避免或减少呢?结论:导致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是青少年生活经验少,安全防卫知识欠缺,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等。
三、从学生身边入手,探讨校园安全问题。
同学们,我们要想排除隐患,首先必须知道哪些方面存在这隐患?1)课间安全2)体育活动安全3)校内劳动安全4)学生住宿安全5)饮食卫生安全6)交通安全第一个方面:课间安全播放视频资料,学生思考,这种学校踩踏事件是不是纯属偶然呢?看资料:校园踩踏事件回顾2005年10月25日,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停电。
课间活动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4篇)

课间活动安全教育教案课间活动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4篇)导语:保护自己,对一个家庭的和谐,对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要保护同学的生命安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课间活动安全教育教案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课间活动安全教育教案 1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课间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如何避免这些隐患。
2、帮助全体同学树立时时注意安全防范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
活动过程:一、导入:保护自己,对一个家庭的和谐,对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要保护同学的生命安全。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真地学习如何做。
二、教师举实例:同学们,现在老师就给在家讲几件安全事故:1、校园踩踏的事件。
踩踏的事故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免发生。
2、如何预防踩踏的事故发生。
只要同学们能时时把安全放在心中,一定会避免。
三、课间活动的安全教育:1、不追逐打闹。
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2、不在楼内玩耍。
(切记活动场所只有教室内和操场上)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不追逐打闹。
3、不在操场玩石子。
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操等。
4、不到国旗下台子上玩耍。
国旗是神圣的,不能随意在下面玩耍,还有一个原因是:在下面玩是很危险的。
因为如果不小心把国旚绳弄松了,旗杆落下会伤到人。
而且会很严重。
5、学生小组内互相说说自己以后应该怎么做。
6、小结:学校安排在两节课之间休息10分钟是想让同学们休息一下,上上厕所、喝点儿水;也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换换脑筋,以便下一节课能精神饱满地学习。
大课间设置的目的是让同学能一天有足够的活动时间。
四、楼梯安全教育:1、老师: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哪些事在楼梯上是不能做的?(1)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间活动安全教育教案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课间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如何避免这些隐患。
2、帮助全体同学树立时时注意安全防范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保护自己,对一个家庭的和谐,对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要保护同学的生命安全。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真地学习如何做。
二、教师举实例:
同学们,现在老师就给在家讲几件安全事故:
1、校园踩踏的事件。
踩踏的事故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免发生。
2、如何预防踩踏的.事故发生。
只要同学们能时时把安全放在心中,一定会避免。
三、课间活动的安全教育:
1、不追逐打闹。
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
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2、不在楼内玩耍。
(切记活动场所只有教室内和操场上)
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不追逐打闹。
3、不在操场玩石子。
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操等。
4、不到国旗下台子上玩耍。
国旗是神圣的,不能随意在下面玩耍,还有一个原因是:在下面玩是很危险的。
因为如果不小心把国旚绳弄松了,旗杆落下会伤到人。
而且会很严重。
5、学生小组内互相说说自己以后应该怎么做。
6、小结:学校安排在两节课之间休息10分钟是想让同学们休息一下,上上厕所、喝点儿水;也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换换脑筋,以便下一节课能精神饱满地学习。
大课间设置的目的是让同学能一天有足够的活动时间。
四、楼梯安全教育:
1、老师: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哪些事在楼梯上是不能做的?
(1)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2)上下楼靠右行。
(3)不要在楼梯上停留。
(4)不要在楼梯上玩耍
(5)成一人单行上下楼。
不要手拉手肩并肩。
(6)如果有同学摔倒了。
一定要停下来或者绕行。
以防踩踏的事故发生。
如是自己摔倒一定要快速爬起来。
(7)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8)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9)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2、讨论:同学间互相说一说在以后应该怎样去做?
3、小结:上下楼梯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和同学的安全。
五、总结:
课间活动的时间短,全校同学同时活动,人很多,因此,大家都要守秩序。
按顺序走出教室是课间活动守秩序的第一个要求。
在与同学玩耍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和同学的安全。
【课间活动安全教育教案】相关文章:
1.校园课间安全教育教案
2.课间活动教案
3.课间活动与安全教案
4.课间活动安全教案
5.课间活动大班教案
6.小学课间活动安全教案
7.课间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8.课间活动有秩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