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逻辑说明
bms 继电器控制逻辑

bms 继电器控制逻辑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控制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BMS(电池管理系统)继电器控制逻辑作为一种重要的电气控制方式,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本文将对BMS继电器控制逻辑进行详细阐述,分析其应用领域、优缺点以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大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BMS继电器控制逻辑概述1.定义及作用BMS继电器控制逻辑,是指在电池管理系统(BMS)中,通过继电器来实现对电池组充放电的控制。
继电器是一种电气控制装置,利用电磁原理,实现电路的开关。
在BMS中,继电器控制逻辑主要用于控制电池组的充电和放电过程,确保电池组在安全、高效的范围内工作。
2.基本原理BMS继电器控制逻辑的基本原理如下:(1)采集电池组的相关参数,如电压、电流、温度等;(2)通过算法分析电池组的工作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异常;(3)当电池组工作异常时,通过继电器切断充电或放电电路,保障电池组的安全;(4)在电池组恢复正常工作状态时,重新开通电路,实现电池组的正常充电或放电。
三、BMS继电器控制逻辑应用1.汽车行业在新能源汽车中,BMS继电器控制逻辑用于控制电池组的充电和放电,确保电池组在各种工况下的安全性能。
如在快速充电过程中,通过继电器控制充电电流,防止电池过充;在制动能量回收过程中,通过继电器控制放电电路,实现电池组的有效回收。
2.家电行业在家电产品中,BMS继电器控制逻辑广泛应用于电池充电器、太阳能发电系统等。
如在充电器中,通过继电器实现对充电过程的精确控制,确保充电安全、高效;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通过继电器控制电池组的充放电,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3.工业控制在工业生产领域,BMS继电器控制逻辑应用于各种电池驱动的设备,如电动叉车、无人机等。
通过继电器控制逻辑,实现对电池组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四、BMS继电器控制逻辑的优缺点1.优点(1)安全性高,能有效防止电池过充、过放等安全隐患;(2)响应速度快,实现对电池组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3)控制精度高,能根据电池组实际情况进行精确控制;(4)兼容性强,可应用于各种电池类型和容量。
电气控制与PLC基本逻辑指令基础知识讲解

第一节 基本逻辑指令
四、 ORB指令
❖ ORB(Or Block):串联电路块并联连接指令
❖ 指令的说明 ➢ 串联电路块:两个或以上的触点串连而成的电路块; ➢ 将串联电路块并联时用ORB指令; ➢ ORB指令不带元件号(相当于触点间的垂直连线) ➢ 每个串联电路块的起点都要用LD或LDI指令,电路 块后面用ORB指令
第七章基本逻辑指令基础知识讲解
第一节 基本逻辑指令 第二节 编程的规则与技巧 第三节 基本逻辑指令的应用 本章小结
Date: 2023/4/17
Page: 1
第一节 基本逻辑指令
一、LD、LDI、OUT 指令 二、AND、ANI指令 三、OR、ORI 指令 四、ANB、ORB 指令 五、MPS、MRD、MPP 六、指M令C、MCR 指令 七、SET、RST 指令 八、PLS、PLF 指令 九、NOP、END 指令
K120 6 LD X2 7 OUT M8200 8 LD X3 9 RST C200 10 LD X4 11 OUT C200
K34
第一节 基本逻辑指令
九、PLF、PLS 指令
❖ 指令的作用 ➢ PLS (Pulse) :上升沿微分输出指令 ➢ PLF:下降沿微分输出指令
❖ 指令的说明 ➢ 指令只能用于编程元件Y和M ➢ PLS为信号上升沿(OFF→ON)接通一个扫描周期。 ➢ PLF为信号下降沿(ON→OFF)接通一个扫描周期。
Date: 2023/4/17
Page: 10
第一节 基本逻辑指令
三、OR、ORI 指令
❖ 梯形图程序
LD
X1
Y1
Y1
OR
M102
ORI
X1 Y1
Y2
电气控制和plc的原理和应用

电气控制和PLC的原理和应用1. 电气控制的原理•电气控制是指利用电气信号来控制设备或系统的运行。
其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电路原理:电气控制是通过电路来实现的,通常包括开关、继电器、接触器、变压器等器件的组合连接。
–信号传输:电气控制信号通过导线或电缆传输,通过合适的连接方式将不同设备、传感器或执行器连接在一起。
–逻辑控制:利用逻辑电路来处理和判断输入信号,并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实现对设备或系统的控制。
2. PLC的原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电气控制设备,其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输入/输出:PLC通过输入模块接收外部信号,通过输出模块发送控制信号给设备或系统。
–中央处理器:PLC内部有一台中央处理器(CPU),负责处理输入信号、处理逻辑和控制输出信号。
–存储器:PLC内部有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程序可以通过编程软件进行编写和修改。
–通讯接口:PLC可以通过通信接口与其他设备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通讯。
3. 电气控制和PLC的应用•电气控制和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有广泛应用,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自动化生产线控制–将不同设备和工作站连接起来,通过PLC进行控制和协调,实现整条生产线的自动化运行。
–可以通过传感器来监测生产状态和产品质量,根据需要进行自动调整和控制。
2.工业机械控制–电气控制和PLC可以应用于各种工业机械设备,如机床、搬运设备、包装机器等。
–可以通过PLC实现对机器运行状态的监控和控制,包括速度、压力、温度等参数的调节。
3.智能建筑控制–电气控制和PLC可以应用于智能建筑系统,如楼宇自动化、照明控制、空调控制等。
–可以通过PLC实现对建筑设备的集中控制和监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系统运行稳定性。
4.环境控制系统–电气控制和PLC可以应用于环境控制系统,如污水处理、水处理、空气处理等。
–可以通过PLC实现对水泵、风机、阀门等设备的控制和调节,实现对环境参数的监测和控制。
电器控制原理规律及电气控制制图规律

电器控制原理规律及电气控制制图规律一.电器操纵原理设计规律分析1.电器常开触点串联当要求几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才使电器线圈得电动作,须使几个条件的常开触点串联后再与电器线圈串联。
2.电器常开触点并联当要求几个条件只要有一个具备时,就使电器线圈得电动作,须使几个条件的常开触点并联后再与电器线圈串联。
3.电器常闭触点串联当要求几个条件只要一个具备时,就使电器线圈断电,须使几个条件的常闭触点串联后再与电器线圈串联。
4. 电器常闭触点并联当要求几个条件同时都具备时,才使电器线圈断电,须使几个条件的常闭触点并联后再与电器线圈串联。
5.涉及延时电器常开触点串联当要求几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才使电器线圈得电延时动作,须使几个条件的常开触点串联后再与时刻继电器电源输入端串联,而时刻继电器通电延时闭合触点与电器线圈串联。
6.涉及延时电器常开触点并联当要求几个条件只要有一个具备时,才使电器线圈得电延时动作,须使几个条件的常开触点并联后再与时刻继电器电源输入端串联,而时刻继电器通电延时闭合触点与电器线圈串联。
7.涉及延时电器常闭触点串联当要求几个条件只要一个具备时,就使电器线圈延时断电,须使几个条件的常闭触点串联后再与断电延时时刻继电器线圈串联,时刻继电器断电延时断开触点与电器线圈串联。
8. 涉及延时电器常闭触点并联当要求几个条件同时都具备时,才使电器线圈延时断电,须使几个条件的常闭触点串联后再与断电延时时刻继电器线圈串联,时刻继电器断电延时断开触点与电器线圈串联。
9. 要求甲接触器工作时,乙接触器就不能工作,须在乙接触器的线圈电路中串入甲接触器的常闭触点。
10. 要求甲接触器工作后,乙接触器才工作,须在乙接触器线圈电路中串入甲接触器的常开触点。
11. 要求甲接触器停止工作时,乙接触器才工作,须在乙接触器线圈电路中串入甲接触器的常闭触点。
12. 要求甲接触器停止工作时,乙接触器才停止工作,须在乙接触器线圈电路中串入甲接触器的常开触点。
eplan电气控制原理

Eplan是一种电气工程设计软件,用于创建和管理电气控制系统的图纸和文档。
在Eplan中,可以应用电气控制原理来设计和描述一个系统的控制逻辑和电气连接。
以下是在Eplan中使用的一些常见的电气控制原理:
1.接点控制原理:基于接点的开关状态,通过逻辑电路来实现不同元件之间的控制和操作。
例如,当一个按钮按下时,控制某个电机启动或停止。
2.继电器控制原理:使用继电器作为中间设备,通过控制继电器的触点状态来实现电路的
开关和控制。
例如,使用继电器控制灯光的开关。
3.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原理:使用PLC编程软件,结合逻辑和程序设计语言,
来实现复杂的电气控制逻辑。
PLC通常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例如工厂生产线和机械操作。
4.变频器控制原理:使用变频器来调整电机的转速和运行方式,通过变频器提供的控制接
口和参数设置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常用于需要调节电机转速的应用,如风机和泵站。
5.按键开关控制原理:通过按键开关来手动控制电气设备的操作,例如打开或关闭灯光、
高低速切换等。
在Eplan中,可以使用符号库、电气图表、线路图等功能来创建和绘制电气控制系统的图纸。
通过连接不同的元件并应用适当的控制原理,设计师可以清晰地表达电气系统的控制逻辑以及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这提供了工程师们方便而准确地创建和管理电气控制系统的能力。
电气原理图的设计方法逻辑设计法

电气原理图的设计方法逻辑设计法1.概述逻辑设计法又称逻辑分析设计法,逻辑设计法利用逻辑代数这一数学工具来进行电气控制电路设计。
对于只有开关量的自动控制系统,其控制对象与控制条件之间只能用逻辑函数式来表示,所以才适用逻辑设计法。
而对于连续变化的模拟量(如温度、速度、位移、压力等),逻辑分析设计法是不适用的。
由接触器、继电器组成的控制电路属于开关电路。
在电路中,电气元件只有两种状态:线圈通电或断电,触点闭合或断开。
这种“对立”的两种不同状态,可以用逻辑代数来描述这些电气元件在电路中所处的状态和连接方法。
对于继电器、接触器、电磁铁等元件,将通电规定为“1”状态,断电则规定为“0”状态;对于按钮、行程开关等元件,规定压下时为“1”状态,复位时为“0”状态;对于元件的触点,规定触点闭合状态为“1”状态,触点断开状态为“0”状态。
分析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时,元件状态常以线圈通电或断电来判定。
该元件线圈通电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因此,为了清楚地反映元件状态,元件的线圈和其常开触点的状态用同一字符来表示,如K,而其常闭触点的状态用该字符的“非”来表示,如(K 上面的一杠表示“非”,读非)。
若元件为“1”状态,则表示其线圈通电,继电器吸合,其常开触点闭合,其常闭触点断开。
通电、闭合都是“1”状态,断开则为“0”状态。
若元件为“0”状态,则相反。
根据这些规定,再利用逻辑代数的运算规律、公式和定律,就可以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了。
逻辑设计方法可以使继电接触系统设计得更为合理,设计出的线路能充分发挥元件作用,使所用的元件数量最少。
逻辑设计法不仅可以进行线路设计,也可以进行线路简化和分析。
逻辑分析法的优点是各控制元件的关系一目了然,不会遗漏。
这种设计方法能够确定实现一个开关量自动控制线路的逻辑功能所必需的、最少的中间记忆元件(中间继电器)的数目,然后有选择地设置中间记忆元件,以达到使逻辑电路最简单的目的。
采用逻辑设计法能获得理想、经济的方案,所用元件数量少,各元件能充分发挥作用,当给定条件变化时,能指出电路相应变化的内在规律。
电气控制逻辑说明

湖北大别山电厂一期工程#1机组及公用DCS电气系统控制逻辑中南电力设计院2007年2月目录1DCS的监控范围 (1)2DCS的数据采集 (1)2.1发电机—变压器组电气系统 (1)3发电机变压器器组操作逻辑 (2)3.1发变线组500kV断路器操作允许条件: (2)3.2发电机出口断路器操作允许条件: (3)3.3自动准同期装置(ASS)操作允许条件: (3)3.4灭磁开关操作允许条件: (4)3.5自动电压调节装置(AVR)操作允许条件: (4)3.6发电机升压并网逻辑 (5)3.7发电机停机解列程序 (6)4单元机组厂用电系统典型操作逻辑 (7)4.1厂用电系统断路器允许操作典型条件 (7)4.2高压厂用电源系统操作逻辑 (7)4.3低压厂用电源系统操作逻辑 (9)4.4保安电源系统操作逻辑 (13)5公用厂用电系统典型允许条件 (15)公用厂用电系统断路器允许操作典型条件 (15)起/备变允许操作条件 (15)高压厂用电源系统操作逻辑 (16)低压厂用电源系统 (18)6总结 (20)发变组同期控制逻辑 (21)自动同期操作逻辑 (21)手动同期操作逻辑 (22)其它 (22)湖北大别山电厂本期工程采用炉、机、电集中控制方式,单元机组电气系统的控制、信号和测量纳入DCS系统进行监控,本逻辑说明范围包括单元机组厂用电系统,发电机变压器组及公用部分厂用电系统等三部分。
本逻辑说明仅作为DCS操作的逻辑参考,具体逻辑由电厂最终确认。
1DCS的监控范围发变线组500kV断路器(中断路器和边断路器)、发变线组500kV隔离开关、起备变500kV断路器、起备变500kV隔离开关、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及厂用电系统断路器由DCS控制。
本工程进入DCS监测和控制的电气系统范围如下:1.1发电机变压器组:控制对象包括发变线组500kV断路器, 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发电机励磁系统(AVR),自动同期系统(ASS)等。
电气控制柜工作原理

电气控制柜工作原理
电气控制柜是由电气设备、配电设备、控制系统以及电气元器件组成的一个综合性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供电原理:电气控制柜通过外部电源供电,通常是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
电源将电能输入到控制柜内部,为控制柜的各种设备和系统提供所需的电能。
供电时需要注意电压、电流等参数的匹配及安全措施的落实,以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电气设备工作原理:电气控制柜内的各种电气设备如电动机、接触器、继电器等都有各自的工作原理。
例如,电动机通过电源供电,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机械设备的运转。
接触器和继电器通过控制电路的通断来控制电气设备的启停,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
3. 配电系统工作原理:电气控制柜中的配电系统主要负责将供电电能分配到各个电气设备和系统中。
配电系统采用开关、断路器、保险丝等元器件来实现电能的分配和保护。
根据不同的控制需求,可以设置不同的开关、断路器等设备,以满足工业设备对电力的要求。
4. 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电气控制柜的控制系统通常采用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DCS(分布式控制系统)等来实现
对电气设备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控制系统接收来自传感器、测量仪表等的信号,并根据设定的控制逻辑进行计算和判断,再通过输出接口控制相应的执行器,实现对设备和过程的
自动控制。
综上所述,电气控制柜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供电原理、电气设备工作原理、配电系统工作原理和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通过这些原理的相互配合和协调,电气控制柜可以实现对电气设备和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控制逻辑说明编写人:覃恒锋蒙永合审核人:***批准人:***中电广西防城港电厂生产部2007-7-26电气部分控制逻辑说明本工程电气设备纳入DCS控制系统分为两个部分:单元电气控制系统、公用电气控制系统。
主要设备有:发电机变压器组系统、高压厂用变压器系统、6KV厂用电系统、低压厂用变压器系统、直流系统、不停电电源系统、启动/备用变压器、220kV线路。
一、发电机变压器组系统、启动备用电源系统:1.设备说明:a.#1发变组500kV并网断路器(第一串5012、第二串5021);b.#1发电机励磁系统;c.启备变220KV断路器2000;d.01启备变220kV侧隔离开关QS3(20006);e.02启备变220kV侧隔离开关QS4(20009);2.允许条件:a.#1发变组500kV并网断路器第一串5012合闸:●50121、50122隔离开关在合位或50121、50122隔离开关在分位;●本断路器在分闸状态;●本断路器无油压低报警;●本断路器无气压低报警;●本断路器控制回路故障报警=“0”;●本断路器选择开关在远方位置;b.#1发变组500kV并网断路器第二串5021合闸:●50211、50212隔离开关在合位或50211、50212隔离开关在分位;●本断路器在分闸状态;●本断路器无油压低报警;●本断路器无气压低报警;●本断路器控制回路故障报警=“0”;●本断路器选择开关在远方位置;c.#1发变组500kV并网断路器第一串5012分闸:●本断路器在合闸位置;●本断路器无油压低报警;●本断路器无气压低报警;●本断路器控制回路故障报警=“0”;●本断路器选择开关在远方位置;d.发变组500kV并网断路器第二串5021分闸:●本断路器在合闸位置;●本断路器无油压低报警;●本断路器无气压低报警;●本断路器控制回路故障报警=“0”;●本断路器选择开关在远方位置e.励磁系统投入:●汽机转速>2950转/分;●励磁系统故障报警信号=“0”;●AVR就地操作=“0”;●AVR投入自动模式;●发电机励磁系统无“PT故障”报警;●灭磁开关在分闸位;f.励磁系统切除:●发变组500kV并网断路器(第一串5012、第二串5021)在分闸位;●AVR投入自动模式;●AVR就地操作=“0”;g.启备变220KV断路器2000合闸:●+ 01号启备变220kV侧隔离开关-QS3(20006)合闸状态+ 02号启备变220kV侧隔离开关-QS4(20009)合闸状态;●启备变220kV 断路器跳闸状态;●无启备变220kV 断路器低油压合闸闭锁报警;●无启备变220kV GIS内空气开关分闸或跳闸报警;●无启备变220kV GIS内SF6压力降低或G1~G3号气室报警;●启备变220kV 断路器转换开关远方位置;●无启备变220kV 断路器SF6压力降低断路器闭锁;●无启备变220kV 断路器SF6压力降低断路器气室报警;●无启备变220kV 断路器电机过流过时报警;●无启备变220kV 断路器三相不同期信号。
h.启备变220kV断路器2000分闸:●无启备变220kV 断路器低油压分闸闭锁报警;●启备变220kV 断路器合闸状态;●无启备变220kV 断路器SF6压力降低断路器闭锁;●启备变220kV 断路器转换开关远方位置。
i.01启备变220kV侧隔离开关QS3(20006)合闸:●启备变220kV 断路器2000跳闸状态;●01号启备变220kV侧隔离开关-QS3(20006)分闸状态;●无01号启备变220kV侧接地刀闸-QS3E1(2000617)合闸状态;●无01号启备变220kV侧接地刀闸-QS3E2(200067)合闸状态。
j.01启备变220kV侧隔离开关QS3(20006)分闸:●启备变220kV 断路器2000跳闸状态;●01号启备变220kV侧隔离开关-QS3(20006)合闸状态。
k.02启备变220kV侧隔离开关QS4(20009)合闸:●启备变220kV 断路器2000跳闸状态;●02号启备变侧隔离开关-QS4(20009)分闸状态;●无01号启备变220kV侧接地刀闸-QS3E2(200067)合闸状态;●无02号启备变220kV侧接地刀闸-QS4E1(2000917)合闸状态;l.02启备变220kV侧隔离开关QS4(20009)分闸:●启备变220kV 断路器2000跳闸状态;●02号启备变侧隔离开关-QS4(20009)合闸状态;4. 升压顺控a.升压顺控条件:●发电机转速>2950转/分;●发变组500kV并网断路器(第一串5012或第二串5021)合闸允许条件满足;●励磁系统投入允许条件满足;●发变组保护动作报警信号=“0”。
(由电气维护提单,AAB人员按提单内容用或门组态形成出口条件)b.确认后,投入AVR自动模式;c.励磁投入;d.控制AVR调压,发电机升压至额定电压90%;e.请求DEH同期并网。
5. 并网顺控1)同期合闸,控制顺序:a)检测自动同期装置合闸允许条件满足;b)同期电压投入;c)同期装置投入工作位置;d)选择第一串5012断路器或选择第二串5021断路器同期;e)同期准备就绪;f)第一串5012断路器或第二串5021断路器同期合闸;g)DEH及AVR准备好(2CM控制DEH与AVR进行调频与调压,直到发电机达到并网条件);h)启动同期装置;i)同期合闸信号;j)复位所有脉冲信号。
2)同期试验合闸,控制顺序:a.检测自动同期装置合闸允许条件满足;b.同期电压投入;c.同期装置投入试验位置;d.选择第一串5012断路器或选择第二串5021断路器同期;e.同期准备就绪;f.DEH及AVR准备好(2CM控制DEH与AVR进行调频与调压,直到发电机达到并网条件);g.启动同期装置;h.试验合闸信号;i.复位所有脉冲信号;6. 停机顺控1)允许条件:●500kV并网断路器(第一串5012或第二串5021)跳闸条件满足;●#1机厂用电快切无“装置闭锁”信号;●无#1机AVR“综合故障”信号。
2)步骤:a.发电机减负荷至360MWb.发6kV厂用电源切换指令,延时2秒,切换成功状态满足;c.发电机减负荷;d.发电机负荷降至程序逆功率定值6MW以下,断开主变500kV断路器;e.控制AVR减磁;使发电机出口降压;f.发电机出口降压为0,切除励磁。
7. DCS与NCS互锁条件(发变组500kV并网断路器(第一串5012、第二串5021)):1)合闸互锁条件:a.NCS可操:+ 主变高压侧隔离开关50116(00ABA01GS015)在分闸位置;+ ●主变高压侧隔离开关50116(00ABA01GS015)在合闸位●检一个并网断路器已在合位;b.DCS可操:●主变高压侧隔离开关50116(00ABA01GS015)在合闸位置;●合闸第一个并网断路器(检两个并网断路器在分位)。
2)分闸互锁条件:a.NCS可操:+ 主变高压侧隔离开关50116(00ABA01GS015)在分闸位置;+ ●主变高压侧隔离开关50116(00ABA01GS015)在合闸位置●分闸第一个并网断路器(检两个并网断路器在合位);b.DCS可操:●主变高压侧隔离开关50116(00ABA01GS015)在合闸位置;●分闸第二个并网断路器(检一个并网断路器已在分位)。
二、自动同期装置:1.自动同期装置合闸允许条件:●发变组500kV并网断路器(第一串5012、第二串5021)合闸允许;●发电机转速>2950转/分;●发电机AB线电压>20KV;●发电机BC线电压>20KV;●发电机CA线电压>20KV;●励磁投入;●AVR自动模式投入;●无AVR PT断线故障;●无AVR电源消失;●无自动同期装置报警;●无自动同期装置选线器报警;2.自动同期装置自动启动条件:●并网顺控;三、发电机励磁调节(AVR):1.在操作员站上,可进行AVR运行方式的选择(AVR手动、自动、恒功率因数、恒无功、叠加投入/切除、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投入/退出);2.运行人员可以在操作员站手动升、降压,在机组并网和停机顺控中也可按组态中的设定值自动升压或降压。
四、6KV厂用电系统:1.相关设备a.6.3kV A段工作进线断路器16A01(-QF1);b.6.3kV B段工作进线断路器16B01(-QF2);c.6.3kV C段工作进线断路器16C01(-QF3);d.6.3kV A段备用进线断路器16A10(-QF1);e.6.3kV B段备用进线断路器16B10(-QF2);f.6.3kV C段备用进线断路器16C10(-QF3);g.6kV煤水段、6kV脱硫岛段电源进线断路器,工作进线断路器,母线联络断路器。
2.允许条件:a. 6.3kV A(B)(C)工作进线断路器合闸:●本断路器选择开关在远方位置;●本断路器在跳闸状态;●本断路器无综合保护故障;● 6.3kV A(B)(C)备用进线断路器在分闸位置。
b. 6.3kV A(B)(C)工作进线断路器分闸:●本断路器选择开关在远方位置;●本断路器在合闸状态。
c. 6.3kV A(B)(C)备用进线断路器合闸:●本断路器选择开关在远方位置;●本断路器在分闸状态;●本断路器无综合保护故障;● 6.3kV A(B)(C)工作进线断路器在分闸状态;d. 6.3kV A(B)(C)备用进线断路器分闸:●本断路器选择开关在远方位置;●本断路器在合闸状态;3.6kV煤水段、6kV脱硫岛段电源进线断路器,工作电源进线断路器,母线联络断路器:a.A段电源进线、B段电源进线断路器合闸:●本断路器选择开关在远方位置;●本断路器在跳闸状态;●本断路器无综合保护故障;●工作电源进线断路器在跳闸状态;b.A段电源进线、B段电源进线断路器分闸:●本断路器选择开关在远方位置;●本断路器在合闸状态;c.A段工作电源进线、B段工作电源进线断路器合闸:●本断路器选择开关在远方位置;●本断路器在跳闸状态;●本断路器无综合保护故障;●电源进线断路器在合闸状态;●母线联络断路器或另一段工作电源进线断路器在分闸状态;d.A段工作电源进线、B段工作电源进线断路器分闸:●本断路器选择开关在远方位置;●本断路器在合闸状态;e.A、B段母线联络断路器合闸:●本断路器选择开关在远方位置;●本断路器在跳闸状态;●本断路器无综合保护故障;●6kV A(或B)段工作进线断路器在分闸状态;f.A、B段母线联络断路分闸:●本断路器选择开关在远方位置;●本断路器在合闸状态。
五、6KV厂用电快切装置(MFC2000):1、由备用电源向工作电源的切换逻辑:A、启动条件:●机组负荷大于90MW;●厂用电快切装置无“装置闭锁”信号;●厂用电快切装置无“装置异常”信号;●高厂变低压侧三个开关在断开位置,允许合闸条件满足;●本段对应备用变低压侧三个开关在合闸位置,允许跳闸条件满足;B、启动步骤:1)A、B、C段快切装置控制方式选择远方;2)DCS将A段“出口闭锁”置于“投入”;3) DCS“复归” A段快切装置;4)DCS启动A段快切;5)收到A段快切装置返回的“切换完毕”和“等待复归”信号后, A段快切切换完毕;6)DCS将B段“出口闭锁”置于“投入”;7)DCS“复归” B段快切装置;8) DCS启动B段快切;9)收到B段快切装置返回的“切换完毕”和“等待复归”信号后, B段快切切换完毕;10)DCS将C段“出口闭锁”置于“投入”;11)DCS“复归”C段快切装置;12) DCS启动C段快切;13)收到C段快切装置返回的“切换完毕”和“等待复归”信号后, C段快切切换完毕;14)DCS复归A/B/C段快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