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炉》观后感
《熔炉》观后感(优秀7篇)

《熔炉》观后感〔优秀7篇〕《熔炉》观后感篇一终于鼓起勇气将《熔炉》看完了,从它上映的时候开始,我就对电影和小说的名字过分的好奇。
明明是集世间最惨痛、最无奈、最悲愤的故事于一体的,可为什么用一个表达不是很明确的题目呢?为了满足自己那该死的好奇心,就各种百度,又去知乎上豆瓣上找寻答案。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怎么样的答复都有,只有当我亲自读完了小说,看完了电影,才明白是因为太过伤痛,觉得世间所有词语都难形容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但又必须有个题目,才取得这个模糊笼统的词。
我的理解是这个事件虽然发生在一个地方,但它是整个社会大环境的缩影,就像熔炉一样,你的本质是什么,在经过这个烤炼的过程才会暴露的那么彻底。
这是一个改变了韩国法律的故事,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首尔的一位老师通过走后门的关系进入了市里的一所聋哑学校,时间久了自然的就知道了学校对孩子们做的事情,他向他的律师朋友透露过之后,两人决定要揭露真相,结果老师就被杀害了。
悲哀之余,律师更加坚决了要为孩子们讨公正的决心,他一直在上诉,可是几年时间过去了不仅没有成功,自己反而是重病在身。
后来他遇到一位医生,医生决定帮他,两人又开始了上诉之路。
最后是成功了,可是由于公诉时间已过,没有能够惩罚得了他们,所以三个受害者中的男孩子为了报仇与老师同归于尽,卧轨自杀。
之后,律师重病加上无尽的打击,最终去世了。
医生还在坚持,可是因为孩子们的抚养权不在他的手里,最终两个孩子还是被带到了聋哑学校。
医生受不了自责,最终自杀,死后留给大家的是长达三万字的事件经过,所以这才收到了社会的关注。
后来,韩国的一位作家亲自去到学校找到了两位受害者,并询问了详细经过,决定将故事改编成小说在网上连载。
当时还在服兵役的演员孔侑看到了这本小说,决定要拍成电影,电影上映之后,收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后来迫于民众压力,修改了相关法律,社会称它为“熔炉法〞。
影片的悲哀无疑贯穿全部,让我深深觉得平凡人与当权者的较量就是鸡蛋碰石头,但同时它还传达给我们即便如此也要抱有良知的生活下去的重要性。
《熔炉》观后感

《熔炉》观后感
《熔炉》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电影,讲述了一所聋哑学校中,教师们对学生的性暴力和虐待,以及人权运动者试图揭露真相的故事。
电影讲述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我边看边哭,深深地感受到了其中的无奈和悲凉。
那些孩子们被虐待、被性侵,却无法表达自己的遭遇。
他们的人权受到了严重侵犯,但却没有人能为他们发声。
这是多么的无助和绝望。
更让人痛心的是,那些作恶的人,利用着法律的漏洞,逃脱了应有的惩罚。
他们的手段包括“前官礼遇”、协商撤案等,这些都让法律的公正性受到了挑战。
民秀是电影中的受害男孩之一,他采取了私力救济,用一命抵一命的极端方式来复仇。
这是法律无能的结果,让人对法律失去信心,甚至会诉诸私刑,滋长暴力。
孩子们的哭泣被很多人无视,而那些作恶的人却从监所里出来后,到风月场所庆祝胜利。
这种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了深深的愤怒和无力。
贫穷也是电影中坏人的武器之一。
那些孩子的家庭贫穷,让他们更容易被选中为受害者。
贫穷成了他们的原罪,让人感到无比的悲哀。
高楼与铁皮平房同在一个画面的场景,揭示了贫富的差异。
一个国家若要真正强大,就不应漠视贫穷的存在,更不能坐视那些“前官礼遇”的陋习不除。
任何时候,都会有坏人,法律便是为了惩罚坏人而设立的。
我们不能让法律无能,不能让正义得不到伸张,不能让受害人的心灵得不到慰藉。
《熔炉》是一部非常虐心的电影,它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阴暗面,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去改变这些不公正的现象。
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
韩国熔炉观后感

韩国熔炉观后感电影,是一面镜子,它能反映社会的现实,触动人们的心灵。
《熔炉》这部韩国电影,就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每一个观众的心上,让我们感受到了无尽的震撼与悲愤。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名为雾津的小城,一所聋哑学校里,校长和教师们对学生们进行了长期的性暴力和虐待。
当新来的美术老师仁浩发现这一可怕的真相后,他与人权组织成员柔珍一起,努力为孩子们争取正义。
然而,他们面临的却是来自校方、教育部门和司法系统的重重阻力。
影片中的孩子们,本应是天真无邪、充满活力的,却因为那些恶魔般的教师,生活在无尽的恐惧和痛苦之中。
他们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遭遇,只能用眼神传递着内心的绝望和无助。
尤其是那个叫金妍斗的女孩,她在法庭上勇敢地指认凶手时的场景,让人忍不住落泪。
她那颤抖的身体和坚定的眼神,仿佛在诉说着:“为什么这个世界对我们如此不公?”而仁浩这个角色,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他本可以选择沉默,选择保住自己的工作和安稳的生活,但他没有。
他的良知驱使他站出来,为孩子们发声。
他的坚持和勇敢,让我们相信,在这个黑暗的世界里,还有那么一些人,愿意为了正义而奋斗。
柔珍也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人物。
她积极地组织各种活动,为孩子们争取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她的热情和坚定,给了孩子们和仁浩巨大的力量。
然而,电影中最让人感到愤怒和无奈的,是那些本该维护正义的人。
校长和他的兄弟,利用自己的权势和金钱,试图掩盖罪行。
教育部门的官员们,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对学校的恶行视而不见。
法官们在法庭上的偏袒和不公,更是让人对司法系统失去了信心。
这一切,都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权力和金钱的勾结,能够让正义被掩埋,让无辜的人受苦。
但同时,也让我们思考,我们的社会究竟怎么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制度的漏洞,还是人性的贪婪?《熔炉》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更是对社会现实的一次深刻揭露和批判。
它让我们看到了弱势群体在面对不公时的无助,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些为了正义而不懈努力的人们的伟大。
熔炉观后感结合法学

熔炉观后感结合法学篇一熔炉观后感结合法学《熔炉》这部电影,真的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也许你会问,不就是一部电影嘛,至于这么大惊小怪?嘿,还真就至于!电影里的那些场景,那些孩子们遭受的痛苦,就像一把刀扎在我心上。
我觉得吧,从法学的角度来看,这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可太严重了。
法律本该是保护弱者的盾牌,可在这个“熔炉”里,咋就变成了摆设呢?可能有人会说,法律是公正的,只是执行出了问题。
但我想问,难道执行不是法律的一部分吗?如果法律不能有效地执行,那和一张废纸有啥区别?那些作恶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最严厉的惩罚吗?也许有人觉得我太偏激了,可面对这样的罪恶,不偏激能行吗?就像电影里那个校长,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却干着丧尽天良的事儿。
法律难道不应该让他付出沉重的代价吗?我觉得法律就应该像一把利剑,狠狠地刺向这些黑暗的角落,让他们无处可逃。
再想想我们现实生活中,难道就没有类似的“熔炉”吗?可能有,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或者发现了也不敢去面对。
这难道不可怕吗?我们总是期待法律能给我们一个公平的结果,可当法律失灵的时候,我们又能怎么办?不过,我也在想,是不是我们对法律的期望太高了?法律毕竟也是人制定的,也许它也有不完善的地方。
但这能成为我们放弃追求公平正义的理由吗?绝对不能!这部电影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法学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条文,更是关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
我们不能让“熔炉”存在,不能让法律成为摆设,不是吗?篇二熔炉观后感结合法学《熔炉》,一部让人看完后心情沉重到极点的电影。
我看完后,满脑子都是那些可怜孩子的身影,心里堵得慌,真的!从法学的角度去看这部片子,我不禁要问:法律到底是保护谁的工具?在这个“熔炉”里,法律好像被扭曲得不成样子了。
那些加害者,难道不应该受到严惩吗?可为什么他们还能逍遥法外?这难道不是法律的漏洞吗?也许有人会说,法律是讲证据的,没有足够的证据,就不能定罪。
但我想说,难道收集证据就那么难吗?是不是有人在故意阻挠?是不是有人在包庇?这让我想起了现实中的一些案例,有时候明明大家都知道某人有罪,可就是因为证据不足,让罪犯逃脱了制裁。
熔炉观后感

《熔炉》观后感今晚看了《熔炉》注定是一个不眠夜了??看完只有一个心好沉重~整部片好像都是灰白色掉,是心情的关系吗?所以在这个时代会把这个电影看成黑白电影?对那些生活在所谓的慈爱之家的小孩生活恐怕只有黑色,当这些事发生在这样的一个地方是如此的讽刺。
看完,我会问自己如果我是那个小男孩,我会怎么办。
答案是我会和他一样??整部电影让我感到的是一个愣头女青年和美术老师。
女青年,似乎永远有用不完的能量,正直,勇敢!!!多么可贵的品质,又是一个多么可贵的女生;美术老师从一开始加入整个事件中似乎有点被动,犹豫和挣扎,但这很正常,也很真实。
但一个人自己和自己的家人都照顾不来的时候,做出那样的选择会有多艰难可想而知。
再者,就是男主人公的母亲,当她把吃的给他并说:“都是些什么人对这些不经世事的小孩做出这样的事”时,我感到这位母亲的可爱。
因为这样男主才会更加坚定地帮助那些可怜的小孩~如果没有强大的心脏,这电影看完会让人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
那些罪犯让人愤怒,最可恨的是帮这些人修饰他们罪行的人。
而那些人所处的位置,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奉为最贵的位置。
正因为这样更觉得这些人的肮脏和伪善。
还有的是学校里的保安,让我想到了装在套子里的人,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属于这种人吧!更沉重的是这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
庆幸的是因为这部电影,沉寂多年的案子再次被关注,那些罪犯再度被捕,这就是电影的最大价值吧!!!让人警醒,沉思,甚至有时候可以让我们对那所谓的正义拾回那么一点点信心。
如果你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就没办法体会我所说的,《熔炉》一部会撼动你心灵的作品,如果你内心足够强大,有空不妨??篇二:电影《熔炉》(无声呐喊)观后感电影《熔炉》观后感-- 既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们那样坚定《熔炉》是一部看了让人找不到心的存在的电影,原来心也可以痛到这么麻木。
将钱和权的罪恶演绎到了极致。
眼神所能抵达的,也如雾津这座城市一般,除了白茫茫一片,什么都不剩。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美术老师和人权运动者与孩子们一起,揭开校长等人借慈爱聋哑人学校进行性暴力的悲剧。
熔炉观后感300字

熔炉观后感300字《熔炉观后感300字》篇一《熔炉观后感300字》看完《熔炉》,我的内心像是被一块沉重的石头压住了,久久不能释怀。
影片中的那所聋哑学校,本应是孩子们的避风港,却成了恶魔的巢穴。
那些道貌岸然的教师,他们的恶行就像隐藏在黑暗中的毒刺,无情地刺向那些无辜的孩子。
校长那伪善的面容下,藏着的是一颗丑恶的心,他对孩子做出的事情简直不是人干的,我当时气得直想冲进屏幕里揍他一顿。
这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可能也存在着很多我们看不到的黑暗角落。
也许就在我们身边的某个学校,某个看似平常的地方,正有孩子在遭受着不公平的对待或者伤害。
我们总是以为世界是美好的,可这部电影就像一盆冷水,把我浇醒了。
我就想啊,那些孩子得多无助啊,他们就像被折断翅膀的小鸟,想飞却飞不起来。
而那些坏人呢,却还能逍遥法外那么久,这公平吗?这世界到底怎么了?难道弱势群体就只能被欺负吗?我真的很心疼那些孩子,也对那些坏人充满了愤怒。
从电影回到现实,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那点亮黑暗的光。
也许我们的力量很渺小,但如果大家都能多关注一下身边的弱势群体,多一些正义感,那这个世界是不是就会少一些像《熔炉》里的悲剧呢?《熔炉观后感300字》篇二《熔炉观后感300字》《熔炉》这部电影,真的是看得我心里五味杂陈。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学校故事呢。
可越看越不对劲,那些老师对孩子做的事情,简直是丧心病狂啊。
就拿校长来说,他在电影里就像一个披着人皮的狼,表面上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实际上却干着那么恶心的勾当。
这学校对于那些聋哑孩子来说,不再是充满希望的地方,而是如同地狱一般的存在。
我不禁想到我自己小时候的学校生活。
那时候虽然也有调皮捣蛋的同学,也有严厉的老师,但和电影里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天堂。
我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能在操场上自由奔跑,可那些聋哑孩子呢?他们的遭遇让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同时又特别气愤。
为什么那些坏人可以这样对待他们?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聋哑,就可以被任意欺凌吗?这就好比一群强壮的狼在欺负一群弱小的羊,这合理吗?我觉得肯定不合理。
熔炉观后感从法律角度2000字

熔炉观后感从法律角度2000字《熔炉观后感从法律角度》篇一《熔炉》这部电影就像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我的心上。
看完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它更是让我对社会的公平正义有了新的思考。
电影里那所聋哑学校,本应是孩子们的避风港,却成了恶魔肆虐的地狱。
校长和老师们对那些聋哑儿童进行着性侵犯、虐待等惨无人道的行为。
这就像是在阳光照不到的角落里,滋生出的最丑恶的毒瘤。
从法律上讲,这些行为毫无疑问是严重的犯罪。
性侵犯未成年人,这触犯了法律中最不能被触碰的红线。
然而,在电影里我们看到的却是这些罪犯们逍遥法外,利用他们的权势和金钱,买通各种关系,试图掩盖自己的罪行。
这就好比是一张黑暗的大网,把正义的曙光都给遮挡住了。
我就想啊,这法律不是应该保护弱者的吗?怎么在这个时候就像个纸老虎,一戳就破呢?也许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
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就像电影里的校长一样,觉得自己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我记得有一个场景,孩子们在法庭上,他们用手语诉说着自己的遭遇,那一双双充满恐惧和无助的眼睛,就像在黑暗中闪烁的微弱烛光,随时可能被吹灭。
可是那些罪犯们呢,却一脸的不以为然,仿佛他们做的一切都可以被轻易抹去。
这让我特别气愤,法律的尊严在哪里呢?我曾经看过一个新闻,有点像电影里的情节。
一个小女孩被村里的恶霸欺负了,可是因为恶霸在村里有点势力,女孩的家人四处告状,却总是被打压回来。
这时候的法律就好像离他们很远很远,远到他们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就像《熔炉》里一样,那些孩子的声音被忽视,他们的权益被践踏。
不过,电影也让我看到了希望,尽管过程艰难,还是有人愿意站出来为孩子们发声,为了正义而战。
这就像是在黑暗中撕开了一个口子,让一点点光透进来。
从这部电影里,我深刻地认识到,法律虽然存在,但要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可不容易。
它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去维护,去相信。
如果大家都对这种不公的现象视而不见,那法律就真的成了摆设。
我们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就像我们不能让《熔炉》里的悲剧在现实中一次次地上演。
《熔炉》观后感

电影名:《熔炉》观后感说起来,看完《熔炉》已经好几天了,心里那种沉甸甸的感觉还是挥之不去。
它不像爆米花电影那样看完就散,反而像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胸口。
这部电影,怎么说呢,它不是让你爽,而是让你痛,让你思考。
《熔炉》是2011年上映的韩国电影,导演是黄东赫,主演有孔刘、郑有美。
它属于剧情片,但又不仅仅是剧情片,它更像是一声呐喊,是对现实的控诉。
电影讲的是一个美术老师姜仁浩到雾津的一所聋哑学校工作的故事。
这所学校,怎么说呢,看着挺光鲜亮丽的,其实背后藏着巨大的黑暗。
孩子们在那里遭受着难以想象的虐待和性侵。
姜仁浩发现了这个秘密,然后和人权组织成员徐友真一起,努力揭露真相,为孩子们争取正义。
我不想剧透太多,只想说,电影里的坏人,真的坏到骨子里了。
他们利用职权,对弱势群体进行惨无人道的伤害。
而更让人绝望的是,他们竟然可以逍遥法外,甚至还能反咬一口。
孔刘饰演的姜仁浩,一开始有点懦弱,有点犹豫。
但他慢慢地被孩子们的遭遇所触动,最终变得勇敢而坚定。
郑有美饰演的徐友真,则像一团火,充满正义感和行动力。
她一直鼓励着姜仁浩,和他一起战斗。
这部电影的主题很深刻,它探讨了人性和社会,也揭露了权力和黑暗。
它让我们看到,有些伤口,即使时间过去了很久,依然会隐隐作痛。
从电影制作的角度来说,《熔炉》的画面很压抑,音效也很到位,特别是孩子们的哭声,真的让人心碎。
剪辑也很流畅,整个故事的节奏把握得很好。
这部电影的基调太沉重了,看完之后真的很难受。
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丑陋,也照出了社会的冷漠。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是,孩子们在法庭上用手语比划着他们遭受的痛苦,却没有人能理解,那种无力感,真的让人窒息。
这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地扼住了你的喉咙,让你喘不过气来。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部电影,我会用“震撼”。
它震撼了我的心灵,也让我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如果你想看一部轻松愉快的电影,《熔炉》可能不适合你。
但如果你想看一部有深度、有意义的电影,我强烈推荐你去看《熔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炉》观后感
“你以为别人是分不清你说的话是对是错,才在那里闭口不提的吗。
”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
这是《熔炉》里令我印象深刻的两句话。
明明是清清楚楚无须辩白的事,但意料之中的结果却迟迟没有。
幼稚的以为本片会是恶人有恶报的大快人心的结局,也许事实就是如此,现实里总会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我一直希望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标准,在人们需要审判时,他会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结合自己的经历,再看仁浩妈妈的话“你以为别人是分不清你说的话是对是错,才在那里闭口不提的吗。
”真是说到痛处了。
人们通常只会抱着看戏的心情看发生在你身上的幸或不幸,一方面他们不了解内情,另一方面则是所谓的“独善其身”。
即使像影片中那样令人发指的事,在旁观者看来还是可以原谅的,甚至还有支持者。
我不是一个消极的人,我相信美好的存在,但看完本片,我不禁在想,难道消灭邪恶与黑暗的方法只有与之俱焚吗,如同民秀只能选择拉住那只禽兽老师一起卧轨才能看到坏人应有的下场,为什么该死的人总会有磕磕绊绊不能大快人心的去死,而纯洁的灵魂总是瞬间就香消玉殒,难道看到想要的结果,就非得付出更多的代价,更大的牺牲吗。
我一直希望我是有珍,但我不是她。
在校长的老婆扇过仁浩一巴掌外加一口痰时,似乎我能做的跟仁浩一样,说一句:“你干什么。
”我很
羡慕有珍活得那么单纯,嫉恶如仇、敢作敢当。
当然,人的处境是不一样的,单纯的生活谁都想要,有珍不是仁浩,有些状况她始终不会明白,即使明白也无可奈何,正如当那位蛇蝎宿管在民秀家门口猖狂地走过时,她是不是也感觉到了力不从心。
只有经历过,你才会明白别人的幸与不幸对于你意味着什么。
我相当赞同有珍最后的感言: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不管世界再怎么黑暗,有些信念始终不变。
世界上总有肮脏的地方,但这不是让自己肮脏的理由,世界上总有龌龊的人,但这不是让自己龌龊的借口。
我依然相信有些人、有些事会始终朝着光明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