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柳梢头 丰子恺作品

合集下载

悦读丰子恺: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悦读丰子恺: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悦读丰子恺: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无心插柳,却成佳话《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是丰子恺的第一幅公开发表的作品——新月升空,友人尽散,清幽的夜色,清雅的房舍,心境如泠泠的古琴声在画幅间流淌。

当时的丰子恺,正在浙江省上虞县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任教,是这里的美术、音乐教师。

朱自清极为欣赏这幅作品,将其收录进自己主编的《我们的七月》中。

后来郑振铎见到了,辗转找到丰子恺,让他在他主编的《文学周报》上发表作品。

郑振铎把这些画作冠之以“漫画”,从此,中国才有了“漫画”的名称。

后来,郑振铎想给丰子恺出一本画集,便和叶圣陶、胡愈之一起去选画,结果,他们带走了丰子恺所有的画作。

就这样,丰子恺的第一本漫画集《子恺漫画》出版了,漫画这一画种在中国的画坛立住了脚。

豁然开朗不造奇境,却自有境界朱光潜这样评价丰子恺的漫画:“他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

”“家常”道出了丰子恺漫画的真意。

丰子恺是浙江桐乡石门镇人。

石门是古老的江南水乡集镇,盛产桑蚕丝绸。

江南水乡生活的相对淳朴安定,家人们对丰家长孙的宠爱有加,以及自身对佛家精神的深刻领悟,使丰子恺的个性“于‘清’字之外又加上一个‘和’字”。

“他老是那样浑然本色,无忧无嗔,无世故气,亦无矜持气”。

看他的漫画、散文犹似在酒微醺、茶正浓时与人聊家常,说闲话,娓娓道来,诚挚蕴藉。

日常生活,皆有情趣,世事尘劳,不入眼中。

丰子恺宠辱不惊的心境,使他的漫画有中国画的萧疏淡远,又不失西洋画的活泼酣恣。

画笔兴之所至处,正是淋漓精妙处。

折得荷花浑忘却,空将荷叶盖头归前面好青山,舟人不肯住唯有君家老松树,春风来似未曾来一间茅屋负青山,老松半间我半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白云世事常往来,莫怪山人不送迎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杨柳岸晓风残月春日游,杏花吹满头来源 | 国馆作者 | 丰子恺。

丰子恺作品欣赏(二)

丰子恺作品欣赏(二)

丰子恺作品欣赏(二)
游春人在画中行
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田翁烂醉身如舞两个儿童策上船
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
卖将旧斩楼兰剑买得黄牛教子孙
溪家老妇闲无事落日呼归白鼻豚
满山红叶女郎樵
风云变幻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白云无事常来往莫怪山人不送迎
豁然开朗
大树根柢固生机永不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旧时王谢堂前燕
警报作媒人
此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三杯不记主人谁
前面好青山舟人不肯住
贫贱江头自浣纱
且推窗看中庭月影过东墙第几砖
长堤树老阅人多
水藻半浮苔半湿浣纱人去不多时
长桥卧波
家住夕阳江上村
蜀江水碧蜀山青菱花潭水深千尺。

《丰子恺诗词集》

《丰子恺诗词集》

《丰子恺诗词集》《丰子恺诗词集》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

名仁,又名婴行。

自幼爱好美术。

1941年进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19年毕业。

1921年赴日学习音乐和美术。

回国后,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

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

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

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

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

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

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解放后,曾任上海美协副主席、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画院院长。

十年动乱期间,遭受迫害,积郁成病,于一九七五年不治而逝,终年七十八岁。

五言律诗和表侄徐益藩(近现代·丰子恺)五言律诗押虞韵寇至余当去,非从屈贾趋。

欲行焦土策,岂惜故园芜?白骨齐山岳,朱殷染版图。

缘缘堂亦毁,惭赧庶几无①。

按:①1938年春。

癸未蜀游杂诗四首其三寄幼女一吟(近现代·丰子恺)五言律诗与汝江头别,予情独黯然。

客居春兴少,蜀道古来难。

对景思新语,当筵忆笑颜。

群儿皆隽秀,最小即偏怜。

其四乐山访濠上草堂(近现代·丰子恺)五言律诗序:此诗写于1943年2至4月作者从重庆经泸州、自贡、五通桥去乐山看望马一浮先生时。

诗题又作《乐山访濠上草堂呈马一浮先生》。

蜀道原无阻,灵山信不遥①。

草堂春寂寂,茶灶夜迢迢。

麟凤胸中藏,龙蛇壁上骄。

近邻谁得住?大佛百寻高。

按:①道次自贡,华瞻来书云:此去灵山不远,故云。

附同题其它作品:其一蜀道(近现代·丰子恺)七言绝句押萧韵蜀道难行景色饶,元宵才过柳垂条。

中原半壁沉沦后,剩水残山分外娇。

其二寄长女陈宝(近现代·丰子恺)惟汝降生夜,新秋月正圆。

丰子恺经典散文作品精选

丰子恺经典散文作品精选

丰子恺经典散文作品精选丰子恺,是中国现代受人敬仰的漫画家,散文家。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精选的丰子恺经典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丰子恺经典散文作品精选:爱子之心吾乡风俗,给孩子取名常用“丫头”,“小狗”,“和尚”等。

倘到村庄上去调查起来,可见每个村庄上名叫丫头的一定不止一个,有大丫头,小丫头等;名叫和尚的也一定不止一个,有三和尚,四和尚等。

不但村庄上如此,镇上,城里,也有着不少的丫头,小狗和和尚。

名叫丫头的有时是一个老头子。

名叫小狗的有时是一条大汉,名叫和尚的有时是一个富商。

我在闻名见面时,往往忍不住要笑出来。

这种名字当然不是本人自己要取的,原是由乳名沿用而来的,但他们的父母为什么给他们取这种乳名呢?窥察他们的用意,大概出于爱子之心。

这种人的孩子时代大概是宠儿或独子。

父母深恐他们不长养,因而给他们取这种名字。

为什么给孩子取名丫头,小狗,或和尚,孩子便会长养呢?窥察他们的理论是这样:世间可贵的东西往往容易丧失,而贱的东西偏生容易长养。

故要宠儿或独子长养,只要在名义上把他们假装为贱的,死神便受他们的欺骗,不会来光顾了。

故普通给孩子取名,大都取个福生,寿生,富生,或贵生;但给宠儿或独子取名,这等好字眼都用不着。

并非不要他有福,有寿,大富,大贵,只因宠儿或独子,本身已经太贵而有容易丧失的危险。

欲杜死神的觊觎而防危险,正宜取最贱的称呼。

他们以为世间贱的东西,是女人,畜生和和尚。

故宠儿或独子的名字取了“丫头”,“小狗”,或“和尚”,死神听见了便以为他真是丫头,真是和尚,或者真是一只小狗,就放他壮健地活在世上了。

“丫头”这称呼,在吾乡有两种用法:镇上人称使女为丫头,乡下人称女儿为丫头。

无论为使女或女儿,总之,丫头就是女孩子。

女人是贱的,女孩子是女人中之小者,故丫头犹言“小贱人”。

以此称呼宠儿或独子给死神听,最为稳当。

故一村之中,名叫丫头的一定不止一个。

畜生的践,不言可知,但其中最贱的是狗,因为它是吃屎的。

故宠儿独子只要实际不吃屎,不妨取名小狗。

丰子恺的儿童作品

丰子恺的儿童作品

丰子恺的儿童作品丰子恺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儿童作品广受欢迎,深受青少年喜爱。

他的作品以幽默、风趣的笔调和生动的人物形象而著称。

下面将介绍几部丰子恺的经典儿童作品。

《小猴子捞月亮》是丰子恺的一部优秀作品。

故事讲述了一只调皮的小猴子,它看见月亮在水中倒影,想要捞起来。

于是它跳进水中,却始终无法捞到月亮。

小猴子不断尝试,最终明白了月亮的真实形态。

这个故事给孩子们传递了一个深刻的寓意: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要善于思考和探索真理。

《大闹天宫》是丰子恺改编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西游记》的儿童剧本。

故事讲述了孙悟空带领他的猴子朋友们大闹天宫的经历。

丰子恺以幽默诙谐的笔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孙悟空的机智和勇敢,以及他与天宫众神之间的斗争。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神话的魅力,也传递了勇敢、智慧和友谊的重要价值观。

《小飞侠》是丰子恺创作的一部以儿童为主角的故事集。

故事中,小飞侠是一个勇敢而聪明的男孩,他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并与各种奇幻的生物展开了冒险。

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小小的寓意,让孩子们在阅读的同时获得了一些人生启示。

丰子恺通过这部作品,展现了儿童的天真和勇敢,传达了友谊和正义的重要性。

《小蝌蚪找妈妈》是丰子恺的一部经典绘本作品。

故事讲述了一只小蝌蚪在池塘中寻找妈妈的过程。

小蝌蚪遇到了许多动物,它们都不是小蝌蚪的妈妈。

最后,小蝌蚪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这个故事通过小蝌蚪的冒险,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它让孩子们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并激发了他们对亲情的热爱和珍惜。

丰子恺的儿童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寓意而备受喜爱。

他的作品不仅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和启发,也让他们学会思考、探索和感悟。

丰子恺用他幽默风趣的笔调,以及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奇妙而有趣的世界。

他的儿童作品不仅在中国受到广泛的赞誉和影响,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肯定和推崇。

通过阅读丰子恺的作品,孩子们不仅可以获得阅读的乐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金太阳10月联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金太阳10月联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高三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按照西方文艺理论的思想,文学和绘画分属不同的艺术门类。

文学是时间艺术,绘画是空间艺术,它们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

与西方强调分界不同,中国传统理论中似乎更强调文学与绘画的同一关系,即“文画互通”,绘画与文学相结合。

在东方,特别是在中国,“文画互通”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中国古代有许多画家本身又是文学家、诗人,他们的作品常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诗画合一、文画合一,这在中国古代是常见的文艺现象。

谢灵运,山水诗的开创者,就把绘画的色彩、光线、远近、构图都运用到山水诗的创作中,“池塘生春草,因柳变鸣禽”“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都是一幅幅鲜明的图画。

丰子恺曾经自谓“要沟通文学与绘画的关系”。

他在《中国画的特色——画中有诗》《绘画与文学》《绘画概说》《艺术修养基础》等论文和著作中研究过中国古代绘画与文学的关系,指出“中国画大都多量地含着文学的分子”即使是画石、画竹,因为是赞美石的灵秀、竹的清节,也不能说与文学全无关系”。

他研究了从两汉直至明清的中国绘画,认为自从王维以后,“画中有诗”成为中国画的一般特色,尤其是到了宋代,画院的试法就是直接把文学与绘画拉到一起,即“用一句古诗为试题,使画家巧运其才思,描出题目的诗意”。

丰子恺立志沟通绘画与文学两种艺术形式,凭借自己深厚的文学修养,给绘画注入丰富的文学因素,他自己也是“文画互通”这一理论的实践者。

虽然丰子恺最初是以绘画走上艺术之路,但他在1962年回顾自己40年文艺生涯时说:“综合来看,我对文学,兴趣特别浓厚。

高考语文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训练:丰子恺作品

高考语文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训练:丰子恺作品

2024届高考语文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训练:丰子恺作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初冬浴日漫感丰子恺离开故居一两个月,一旦归来,坐到南窗下的书桌旁时第一感到异样是小半书桌的太阳光。

原来夏己去,秋正尽,初冬方到,窗外的太阳已随分南倾了。

把椅子靠在窗缘上,背着窗坐了看书,太阳光笼罩了我的上半身,它非但不像一两月前地使我讨厌,反使我觉得暖烘烘地舒适。

这一切生命之母的太阳似乎正在把一种祛病延年,起死回生的乳汁,通过了他的光线而流注到我的体中来。

我掩卷瞑想:我吃惊于自己的感觉,为什么忽然这样变了?前日之所恶变成了今日之所欢;前日之所弃变成了今日之所求;前日之所仇变成了今日之所恩。

张眼望见了弃置在高阁上的扇子,又吃一惊。

前日之所欢变成了今日之所恶;前日之所求变成了今日之所弃;前日之所恩变成了今日之所仇。

忽又自笑:“夏日可畏,冬日可爱”,以及“团扇弃捐”,乃古之名言,夫人皆知,又何足吃惊?于是我的理智屈服了。

但是我的感觉仍不屈服,觉得当此炎凉递变的交代期上自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足以使我吃惊。

这仿佛是太阳已经苍山而天还没有全黑的傍晚时光:我们还可以感到昼,同时已可以感到夜。

又好比一脚己跨上船而一脚尚在岸上的登舟时光:我们还可以感到陆,同时已可以感到水。

我们在夜里固皆知道有昼,在船上固皆知道有陆,但只是“知道”而己,不是“实感”。

我久被初冬的日光笼罩在南窗下,身上发出汗来,渐渐润湿了衬衣。

当此之时,浴日的“实感”与挥扇的“实感”在我身中混成一气,这不是可吃惊的经验么?于是我索性抛书,躺在墙角的藤椅里,用了这种混成的实感而环视室中,觉得有许多东西大变了相。

有的东西变好了:像这个房间,在夏天常嫌其太小,洞开了一切窗门,还不够,几乎想拆去墙壁才好。

但现在忽然大起来,大得很!不久将要用屏帏把它隔小来了。

又如案上这把热水壶,以前曾被茶缸驱逐到碗橱的角里,现在又像纪念碑似地矗立在眼前了。

棉被从前在伏日里晒的时候,大家讨嫌它既笨且厚,现在铺在床里,忽然使人悦目,样子也薄起来了沙发椅子,曾经想卖掉,现在幸而没有人买去。

丰子恺短篇散文杨柳赏析

丰子恺短篇散文杨柳赏析

丰子恺短篇散文杨柳赏析丰子恺短篇散文杨柳赏析《杨柳》是丰子恺散文作品。

本文通过赞美杨柳“贱”而有用、高而能下的品质,体现了作者在处世待物上超越世俗名利欲念的人生观念。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丰子恺短篇散文杨柳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杨柳》丰子恺因为我的画中多杨柳树,就有人说我喜欢柳树;因为有人说我喜欢柳树,我似觉自己真与杨柳树有缘。

但我也曾问心,为甚么喜欢杨柳?到底与杨柳树有甚么缘?其答案了不可得。

原来这完全是偶然的:昔年我住在白马湖上,看见人们在湖边种柳,我向他们讨了一小株,种在寓屋的墙角里。

因此给这屋取名为“小杨柳屋”,因此常取见惯的杨柳为画材,因此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因此我自己似觉与杨柳有缘。

假如当时人们在湖边种荆棘,也许我会给屋取名为“小荆棘屋”,而专画荆棘,成为与荆棘有缘,亦未可知。

天下事往往如此。

但假如我存心要和杨柳结缘,就不说上面的话,而可以附会种种理由上去。

或者说我爱它的鹅黄嫩绿,或者说我爱它的如醉如舞,或者说我爱它象小蛮的腰,或者说我爱它是陶渊明的宅边所种的,或者还可援引“客舍青青”的诗,“树犹如此”的话,以及“王恭之貌”、“张绪之神”等种种古典来,作为自己爱柳的理由。

即使要找三百个冠冕堂皇、高雅深刻的理由,也是很容易的。

天下事又往往如此。

也许我曾经对人说过“我爱杨柳”的话。

但这话也是随便的,空洞的。

仿佛我偶然买一双黑袜穿在脚上,有人问我“为甚么穿黑袜”时,就对他说“我喜欢穿黑袜”一样。

实际,我向来对于花木无所爱好;即有之,亦无所执着。

这是因为我生长穷乡,只见桑麻、禾黍、烟片、棉花、小麦、大豆,不曾亲近过万花如绣的园林。

只在几本旧书里看见过“紫薇”、“红杏”、“芍药”、“牡丹”等美丽的名称,但难得亲近这等名称的所有者。

并非完全没有见过,只因见时它们往往使我失望,不相信这便是曾对紫薇郎的紫薇花,曾使尚书出名的红杏,曾傍美人醉卧的芍药,或者象征富贵的牡丹。

我觉得它们也只是植物中的几种,不过少见而名贵些,实在也没有甚么特别可爱的地方,似乎不配在诗词中那样地受人称赞,更不配在花木中占据那样高尚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上柳梢头
——丰子恺
这幅作品是一幅竖构图的作品,整幅作品的下三分之 一处是青灰色的土地,土地左侧树立着一堵青灰色石 墙,一株柳树探出墙外。墙边倚着一位短发着橘色旗 袍双手抱臂的女人,她侧背对着观者,凝视远方。望,小河斜插在两地之间,下部河岸右边有 三块青石,左边是两丛野草。山的上方即画作二分之 一处偏右方有一轮橘色圆月,月旁便是一丛柳枝。小 河斜插在两地之间,下部河岸右边有三块青石,左边 是两丛野草。在整幅画作的右上侧有作者丰子恺的题 诗“月上柳梢头”和子恺画三个字。在题字的下方是 一枚红色印章。通过这句月上柳梢头,观者不难联想 到下句的人约黄昏后,所以这幅作品描绘的应是女子 在傍晚的河边独自等待约会之人的场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