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概念
中国古典舞精品PPT课件

中国古典舞的特征
* 有其历史性,中国古典舞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它的渊源可以
追溯到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或更为遥远时代的民间舞蹈。至周代开 始,到汉、两晋乃至唐代五代宫廷设立专门的乐舞机构,集中和 培养专业乐舞人员,并对流行于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乃至 外邦舞蹈进行了整理、研究、加工也各有特色,汉唐舞大多采用传统的汉服,如《踏歌》; 而一些现代编创的古典舞,其服装总体来说,也是宽袍大袖、飘逸潇洒,富有一种诗意 的美感。
类型
汉唐舞: 踏歌,楚腰 敦煌舞: 千手观音,飞天 剑 舞: 剑器舞 袖 舞: 天女散花
(1)西施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 。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 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西施 天生丽质,禀赋绝伦,相传连皱眉抚胸的病态,亦为邻女所仿,故有“东施效颦”的典故。
特点、服装、类型
特点
古典舞,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融合了许多武术、戏曲 中的动作和造型,特别注重眼睛在表演中的作用,强调呼吸的配合,富有韵 律感和造型感,独有的东方式的刚柔并济的美感,令人陶醉。
大多采用中国特有的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如 古筝、二胡、琵琶等;例如, 古典舞里的佳作《扇舞丹青》,配乐采用的就是古筝曲《高山流水》。
(2)赵飞燕
在史料中,赵飞燕以身轻如燕而闻名,因她窈窕秀美,凭栏临风,有翩然欲飞之美, 邻里多以“飞燕”誉之。久而久之,人们渐渐忘记了她的本名,而把她叫做赵飞燕。记载 中说她轻盈的身材和出众的舞技,使得她在后宫嫔妃中如鹤立鸡群。她表演的一种舞步, 手如拈花颤动,身形似风轻移,令成帝十分着迷。成帝为她举行的舞技表演设在后宫太液 池中瀛洲高榭上。
中国古典舞介绍

中国古典舞特点“中国古典舞”在当代是一个特指的概念,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
在从中国历史长期积累所形成的传统舞蹈中,提取典型性的舞蹈动态形式,经过现代人的发展创造,追随时代精神与人民审美需求,广采博收戏曲中的程式化表演与舞蹈身段;武术中姿势和动势的劲力与风范;芭蕾的方法以及其他各种艺术的文化优长,它是在中华文化民族母体之中形成的当代舞蹈的一个种类。
表达了当代中国舞蹈工作者们对传统的一种重新诠释。
表现了他们的审美追求。
半个世纪的实践证明,中国古典舞已经取得了令国内外所瞩目的艺术成就,它不仅推出了多部教材(其中《身韵》教材荣获多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这一训练体系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中国舞演员、教员、研究人员,从而直接推动了中国舞蹈的发展进程。
了解当代中国古典舞的特色与审美追求,舞台剧目的发展与演进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注点。
为建立伴随新中国成立而诞生的新“中国古典舞”这一舞种,20世纪50年代最初的创业者们认识到戏曲舞蹈是蕴涵中国古代传统舞蹈元素最多的“活化石”,并开始在中国戏曲宝库中不断汲取养分,从而对戏曲舞蹈的历史沿革、艺术表现手法、动作结构特征、表演程式规律、民族审美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且细致的分析研究,探寻它从内涵到外延的形态中那些蕴藏着舞蹈艺术本体概念的重要提纯因素。
在以戏曲为舞台表现构建方法指导下,以1957年《宝莲灯》和1959年《小刀会》为代表的早期古典舞作品先后问世。
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它们都带有很浓厚的戏曲表现痕迹。
从创作来源上看,这一时期的作品大部分是把某些戏曲片段、传统文本改编或移植成舞蹈剧目,其表现为作品内容同戏曲题材同出一辙。
这部分作品中大量借鉴了戏曲舞蹈的套路与动作程式,在继承其特有的功能形态时,还吸取了戏曲表演艺术中各种角色类型的性格特点和造型体态。
例如,在《宝莲灯》和《小刀会》中就较多的吸收了动作逆向起动的形态韵律。
这种运动规律,在戏曲表演中表现为——人物道着“你来看那啊!”时不首先指着叫人去看的对象,而是先以相反的方向着手,然后才转到这一方来。
中国汉唐古典舞概念

中国汉唐古典舞概念中国汉唐古典舞是中国传统舞蹈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起源于汉朝和唐朝,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汉唐古典舞以其优雅、独特的舞姿和丰富多样的舞蹈动作而闻名于世。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汉唐古典舞的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
一、概念中国汉唐古典舞是中国传统舞蹈的一种流派,它以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为基础,展现了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追求。
汉唐古典舞通过特定的舞姿、舞步和表演技巧,传递着古代中国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特色。
二、特点1. 丰富多样的舞姿和舞蹈动作:汉唐古典舞的舞姿优雅、大气,舞蹈动作流畅、协调。
它巧妙地结合了身体的力量和柔韧性,使舞者能够展示出独特的舞姿和舞蹈动作。
2. 精妙细致的舞台服装和道具:汉唐古典舞强调舞台效果的塑造,舞台服装和道具的选择非常重要。
舞者身着各种精美的古代服饰,如长袍、宽袖和发饰,同时使用精心设计的道具,如扇子、花朵等,来增强舞蹈的艺术效果。
3. 承载历史文化的意义:汉唐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积淀。
通过舞蹈,舞者能够表达出古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使观众得以感受到古代中国的魅力和情致。
三、发展历程汉唐古典舞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汉朝和唐朝。
在汉朝,古代的瑶族、羌族和鲜卑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舞蹈形式,并且在宫廷中广泛开展。
而在唐朝,由于政治稳定和文化繁荣,古典舞蹈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当时社会上的重要艺术形式。
自唐朝以来,汉唐古典舞一直在传承和发展之中。
在明清时期,该舞蹈形式逐渐从宫廷舞蹈融入到民间舞蹈中。
20世纪初,随着现代舞蹈的兴起,汉唐古典舞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为中国传统舞蹈的传承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汉唐古典舞已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各种文化活动和演出中,汉唐古典舞常常作为一种重要的表演形式出现,并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赏。
总结:中国汉唐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舞蹈的重要流派,具有独特的概念和鲜明的特点。
中国古典舞

第三段:凄凉之处无不令人伤感,伸出的 手又缩回似是无奈和人世的失望,配以孩 童的朗读声,更能显示那个社会的黑暗。
《千手观音》
❖ 该作品打破以往舞蹈动作和技巧,而吸收敦 煌壁画,利用手的不同变化造型来创造佛的 形象,利用灯光、舞美等元素将“三头六 臂”、“幻影动作”、“摇身百变”等表现 得淋漓尽致。
❖ 作品欣赏
链接
返回
❖ 汉文化多继承楚文化。而荆楚歌舞则是 秦汉最具有特色的审美文化之一。究其 原因,汉高祖刘邦喜好楚地歌舞显然起 着决定性的因素。
❖ 所谓“翘袖折腰”并不是 通常所说的向后下腰,而 是下旁腰作九十度折曲, 或双臂成“顺风旗”式随下 腰方向平伸,或两袖反翘, 面向观众。其代表人物为高 祖宠妃——戚夫人。
图片
关于击缶而歌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钦酒酣,曰: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 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 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 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前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 得
返回
❖ 汉代舞蹈种类繁多,其中《盘鼓舞》是 当时十分流行的舞蹈。其特点是“舞者 周旋于盘鼓之间,腾踏于盘鼓之上,具 有高超的杂技技巧和优美的体态动律。 盘和鼓则是舞蹈道具。东充文学家傅毅 在其《舞赋》中有专门描述。
关于《盘鼓舞》中的《七盘舞》
❖ 《七盘舞》是利用盘鼓之“数”与“形” 的象征意义来表现汉人的星象意识,表现 人与天地自然合一的意绪。该舞的二鼓分 别代表日、月,七盘代表北斗七星,七盘 二鼓的设置为太空星座之象征。
中国古典舞概念

中国古典舞概念中国古典舞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舞蹈形式。
它通过优美的舞姿、精湛的技巧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丽魅力。
本文将从中国古典舞的历史渊源、表演特点、艺术价值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典舞的概念。
一、历史渊源中国古典舞源于中国古代宫廷舞蹈,起源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周朝。
古代宫廷舞蹈主要有宴会舞、宗教舞、祭祀舞等,起初只在贵族阶层中传承,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
中国古典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了民间舞蹈和戏曲舞蹈的元素,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
二、表演特点中国古典舞具有独特的表演特点,其美在于舞者的身姿、动作和服饰的协调统一。
舞者的身姿端庄婉约,动作优雅流畅,充满韵律感。
中国古典舞注重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通过舞者的表演来展示情感和意境。
舞者以身体的舞蹈语言,诠释了中国文化中的美、善、忠、孝等价值观念。
三、艺术价值中国古典舞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包含了音乐、舞蹈的表演要素,还融入了戏剧、文学、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
中国古典舞以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形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它通过舞者的表演,将深沉的情感与精湛的技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和艺术的启迪。
中国古典舞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通过舞者的身姿动作,可以反映出古代社会的礼仪风尚、人文思想和审美观念,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古代中国的文化底蕴。
因此,中国古典舞在文化传承、历史研究和国家形象推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结: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通过其独特的表演特点和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它的历史渊源、表演特点和艺术价值都使其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希望中国古典舞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优秀的艺术形式。
中国古典舞的概念和艺术特征

中国古典舞的概念和艺术特征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特征。
在中国古代,舞蹈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表达方式,常常用于祭祀、庆典和宫廷活动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舞蹈技巧。
中国古典舞以其独特的韵律美和优雅动作而闻名,展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
中国古典舞的概念可以追溯至古代中国的舞蹈艺术,其发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
古代中国的舞蹈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宫廷舞、民间舞、宗教舞等,而中国古典舞则是在这些传统舞蹈的基础上逐渐演化而成。
中国古典舞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包括舞蹈剧、舞蹈诗、舞蹈歌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独特的舞蹈动作:中国古典舞的舞蹈动作优美流畅,舞者的手部动作尤为细腻,常常采用悠长的舞姿和优雅的动作来表现舞蹈的美感。
舞蹈动作多以中国古典文学、绘画和音乐为灵感,展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魅力。
2. 丰富的表现形式:中国古典舞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既包括舞蹈技巧的展示,也包括舞蹈情感的表达。
舞者在表演中常常通过舞蹈动作、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来表达情感和内心世界,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舞者的情感和思想。
3. 精湛的舞蹈技巧:中国古典舞的舞蹈技巧要求舞者具有优秀的舞蹈功底和技巧,包括舞蹈姿势、舞蹈步法、舞蹈表情等方面的要求。
舞者在表演时需要具有良好的舞蹈技巧和舞蹈表现力,能够完美地表现舞蹈作品的内涵和韵律美。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舞蹈的重要形式,具有独特的舞蹈风格和艺术特征。
通过中国古典舞的表演,舞者能够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美感,传承和弘扬中国古典舞蹈的传统,使其得以传承和发展。
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舞蹈的瑰宝,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出中国舞蹈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关于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范畴与概念丛

关于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范畴与概念丛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范畴与概念丛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源远流长,独具特色。
它以其独特的舞姿、精湛的技巧和丰富的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观众。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古典舞也逐渐走出了中国,成为了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范畴与概念进行探讨。
一、中国古典舞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典舞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宫廷舞蹈,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最早的古典舞表演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那时的宫廷舞蹈以祭祀神灵和庆祝丰收为主题,形式庄重而肃穆。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典舞逐渐融合了民间舞蹈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元素,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二、中国古典舞的表现形式中国古典舞以优美的身姿、精妙的舞步和丰富的表情传递情感,展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和审美观念。
古典舞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身体语言、舞步、服饰、音乐和舞台布景等多个方面。
在古典舞的表演中,舞者通过身体的灵活运动来表达情感和传递故事情节,舞步的精湛程度和舞者的形象塑造都是评判一场古典舞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同时,古典舞表演中的服饰和舞台布景也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能够增强观众的沉浸感。
三、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概念1. 身姿端正:中国古典舞强调舞者身姿的优雅和端庄。
舞者应具备挺胸抬头、气质高雅的基本要素,通过对身体的合理运用,展现出端庄而美丽的形象。
2. 舞步独特:中国古典舞注重舞者的舞技,并具备独特的舞步。
舞者需要通过各种脚步和身体姿势的变化,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3. 表情丰富:中国古典舞强调舞者的表情表达。
在古典舞的表演中,舞者通过面部表情来传递情感和塑造角色形象,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舞蹈作品所传递的主题和意义。
4. 内涵深远:中国古典舞注重内在的修养和文化素养。
舞者需要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创作素材,使作品更具深度和内涵。
四、中国古典舞的影响与发展现状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影响力。
中国古典舞的概念和艺术特征

中国古典舞的概念和艺术特征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承载了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它以优美的姿态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美丽,被誉为“舞台上的诗歌、画卷”。
概念:中国古典舞,简称古舞,是中国传统舞蹈的主要流派之一。
它起源于古代宫廷舞蹈,经过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蹈形式。
古舞在表现手法、舞蹈动作以及音乐伴奏方面,都注重细节和精神内涵的传达,以打动观众的心灵。
艺术特征:1. 姿态优美婉约中国古典舞追求舞者身体姿态的优雅和婉约,强调身体的柔美、舒展和协调。
舞者通过线条和曲线的展示,表达内心情感和对美的追求。
2. 表现形象的多样性中国古典舞以多种形象为表现对象,包括仙女、神仙、君臣、妇女等。
舞者通过精湛的技巧和表演手法,生动地展现角色特征,展示不同人物的性格、思想和情感。
3. 手势的独特韵味古典舞的手势是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之一。
舞者通过手势的运用,以及手指、掌心的组合,表达各种含义和情感。
手势的变化和配合,为舞蹈增添了更多的美感和神韵。
4. 丝缎般的服饰与饰品在中国古典舞中,服饰和饰品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舞者着传统的丝绸服装,搭配华丽的头饰、耳环和项链等,给人一种梦幻般的视觉冲击力。
5. 高难度的技巧要求中国古典舞注重技术的高难度要求。
舞者需要具备优秀的灵敏性、柔韧性和协调性,能够完成复杂的舞蹈动作,如旋转、跳跃、翻转等。
只有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努力,才能展现出古典舞独特的魅力。
6. 强调情感表达古典舞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传递。
舞者通过面部表情、眼神的变化和身体动作的韵律,将内心感受与观众分享,以此打动人心,引发共鸣。
总结:中国古典舞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精湛的表演技巧成为舞台艺术的璀璨之星。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传承了几千年来的传统之美。
通过精心编排和舞者的精湛表演,古典舞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美丽和情感。
让我们一同欣赏古典舞的魅力,感受中华民族的独特艺术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ttps:///video/av5 552456?from=search&seid=376022 4571738448183
四、“形神兼备的艺术”
中国古典舞蹈强调: “手到、眼到、步到、身到” 。即 “形神
兼备” 。也就是“身韵”。 要求表演者做到: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 形合” 。
(正好对应芭蕾舞:
图片舞姿: <大射燕> 开. 绷. 直. 立. 稳. 准. 轻. 美 . )
曲与圆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形态
(一)曲: 上肢表现: 山膀 提襟 山膀提襟
特点: 这三种动作是中国古典、戏曲舞蹈当中最常见的亮
相姿态,表现人物的潇洒、英威。也可以表现女演 员的泼辣斗狠。
曲与圆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形态
中国宫廷舞发展历史
中国的宫廷舞蹈在夏商时代已经产生。 周代制礼作乐,制定的大舞、小舞(见六代舞)均属宫廷舞蹈。 汉代设乐府,专门收集整理民间乐舞供宫廷享用。 隋唐是中国宫廷舞蹈发展鼎盛时期, 官办的乐舞机构有教
坊司、梨园院、太常寺等,集中培训了大批专业乐舞艺人, 他们继承前代乐舞传统,吸收各民族和西域传来的乐舞, 不断创造出许多色彩绚丽的新作品,如七部乐、九部乐、 十部乐等,显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宫廷舞蹈的辉煌成就。 宋元时代的宫廷队舞,继承了隋唐《燕乐》的传统,在艺 术上也达到可观的水平。 明、清,宫廷宴乐舞蹈开始趋于衰落,戏曲兴盛。
古典舞 特点、服装、类型
音乐特点:大多采用中国特有的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如 古筝、
二胡、琵琶等;例如,古典舞里的佳作《扇舞丹青》,配乐采用的就 是古筝曲《高山流水》。 https:///video/av945100?from=search&seid=5085419 201663126553
服装:古色古香,根据舞蹈的具体要求也各有特色,汉唐舞大多采用传统
的汉服,如飘逸潇洒,富有一种诗意的美感。
中国古典舞的学科创建
(一) 借鉴戏曲表演规 律,提炼武术运动 原理。
(二) 创建“古舞身韵” 训练及表演体系。
图片动作: <搬后腿> 图片动作: <跳倒踢紫金冠>
当代中国古典舞风格与审美特征
一、“圆形的艺术”
无论是建立于五十年代初第一套规范化的中 国古典舞基础教材中的八个手位和新敦煌学 派的“反弹琵琶”、楚时的前后“三道弯”, 还是中国古典舞身韵教材中的“云肩转腰” 等,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万变不离 其圆”。所以,中国古典舞被称为是“划圆 的艺术”。 “圆” 形韵律的文化特征, 可概括为八 个字: 圆、曲、拧、倾、 收、放、含、仰。
在中国古典舞曲线美的舞姿 中,最显著的特点是讲究拧倾、 弯曲、交叉、旋扭 。
图片动作:“三道弯” 特征的造型
图片动作: 舞剧 丝路花雨 中的经典舞姿 <反弹琵琶>
作品欣赏 <桃夭>
/w_19rronb68l.html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 室家。桃之夭夭,有蕡(fen2)其实。之子于 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zhen1)。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二)圆 上肢表现: 风火轮 风火轮概念:不断变换步伐,以腰为轴,两臂
平伸,分别在胸前背后以八字圆挥动。每一臂 都依次在体前体后划出圆形。
下肢表现: 踢盖腿(飞脚) 飞脚概念:舞者拧动腰部,是肢体平衡飞起。
对演员腰腹肌肉能力很高。
二. 曲线美的艺术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 舞蹈家们涉 足到了古代石窟壁画以及各种出土文物 的舞蹈形象资料之中,从而整理和创作 出许多别具一格的古典舞蹈和古典舞剧 剧目。
古典舞蹈及当代中国古典舞的概念
一. 古典舞的概念
一.
古典舞蹈是 经过提炼、 整理、加 工、创造, 经过较 长时期的艺术检验, 具有一 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点 的舞蹈.
图片: 大唐乐舞 <长绸舞>
当代中国古典舞的概念
“中国古典舞” 起源于中国古
代,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融合了许 多武术、戏曲中的动作和造型,特别注 重眼睛在表演中的作用,强调呼吸的配 合,富有韵律感和造型感,独有的东方 式的刚柔并济的美感,令人陶醉。
教一下“体沉”。说清楚
图片:大唐乐舞 <水袖舞>
“形神劲律”
中国古典舞的历史渊源
中国古典舞从其源来说,是古代 舞蹈的一次复苏,是戏曲舞蹈的复 苏,是几千年中国舞蹈传统的复兴。 在唐宋乐舞中,在汉魏“舞戏”中, 甚至在商周礼乐中,都能见其蛛丝 马迹它的文化特征;就其流来讲, 它是在原生地上生成的一个崭新的 艺术品类,这是一个可以和芭蕾舞、 现代舞相媲美的新的舞蹈种类,这 个衍舞种是地道的中国货。
/search/index?tn=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k&word=%C9%C8%CE%E8%B5%A4%C7%E0&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000000
图片: <霓裳羽衣舞>
古代宫廷舞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宫廷皇室中宴会娱乐的舞蹈。大多来自民间,也有 宫廷专业艺人加工创造的。内容多为帝王歌功颂德或歌 舞升平,形式上比较工整华丽,结构也比较严谨,一般 皆属当时艺术水平上乘者。
中国宫廷舞蹈在夏商时代已经产生。周代特别重视礼乐 的作用,汉代设乐府,隋唐宫[1]廷舞鼎盛,宋元时代有 专职的宫廷舞队,在艺术上也有可观的水平。
《桃夭》
充满待嫁少女梦幻气息的汉唐古典舞《桃 夭》,出自《诗经·周南·桃夭》,整个舞蹈 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舞者妙曼的身姿为观众 塑造了如同小桃树一般的少女形象。少女们 轻盈跳跃着,如同桃之精灵一般,整个舞蹈 充斥着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
三. “刚柔相济”的艺 术
中国古典舞 “刚柔动
静统一” , 动作讲究起伏迭 宕、有动有静。 舞蹈者的形 体动作充满言犹未尽的如诗 图片魅动力作。: 控 <旁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