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航空航天知识点

合集下载

大一航空航天类知识点汇总

大一航空航天类知识点汇总

大一航空航天类知识点汇总航空航天学科涵盖广泛,涉及到飞机、火箭、卫星等各种空中和太空器具的设计、制造和运行。

作为大一航空航天专业的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大一航空航天类知识点的汇总,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该学科。

1. 飞机结构与原理- 飞机结构组成:机翼、机身、机尾、控制面、发动机等部分。

- 空气动力学原理:升力、阻力、升力系数、空气动力学效应等。

- 飞机运动原理:升力产生、飞行稳定性、操纵性等。

2. 火箭发动机原理- 燃烧原理:燃料与氧化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燃烧产生燃气。

- 推力原理:通过喷射燃气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前进。

- 燃料类型与性能: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混合动力等。

3. 航空航天材料- 金属材料: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等,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应用广泛。

- 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器件制造中。

- 高温材料:耐高温金属和陶瓷材料,用于耐受高温环境。

4. 航空航天中的力学- 飞行力学: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平衡、操纵性以及飞行稳定性等。

- 火箭动力学:火箭的质量、推力、速度、加速度等动态特性。

5. 航空航天控制与导航- 飞行控制系统:自动驾驶、姿态控制、导航系统等。

- 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

6. 航空航天领域的安全与管理- 安全管理:飞行器件的安全设计、维护、运行等。

- 空域管理:空中交通管制、机场管理、航线规划等。

7. 航天器的设计与制造- 载人航天器:航天飞机、太空飞船等载人航天器的设计和制造。

- 卫星设计与制造: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等。

8. 航空航天中的新兴技术-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为了适应飞机数量大幅增加带来的交通压力,开发出高效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

- 电动航空器:利用电力代替传统的燃油动力,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以上是大一航空航天类知识点的简要汇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航空航天学科发展迅速,你还需要持续学习和了解最新的技术和研究成果,以跟上前沿的知识和发展趋势。

航天小知识摘抄简短

航天小知识摘抄简短

航天小知识摘抄简短
1 人造卫星
人造卫星是指由人造制造的空间卫星,它一般有方圆数百公里的活动范围,它的活动空间也可能超越地球的轨道并进入地外空间,像月球、火星和小行星带等。

它对于研究宇宙特别有用,同时也是人类探索宇宙的主要工具。

2 航天器
航天器是指进入宇宙的太空飞行器,它有定向马达系统以及某种形式的动力源,例如火箭,它们能够脱离地球表面并以有一定方向张发。

它们包括太空定位卫星,卫星轨道、火箭、行星探测器和陨石探测器,他们都能发射或(直接)降落在宇宙外的其他星球和天体上。

3 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是指可由宇宙运行的飞行器,它们和火箭类似,但可以重复运行,能在高层的宇宙中运行。

它保持在外层大气层中工作,使用空气动力,继而可以将物资从地球表面运去宇宙外太空,它也可以被用于观察地球,或完成地球上其他各种工作。

4 生命支持系统
生命支持系统是指保持人们在外太空环境中正常生存的系统,是宇航员的核心安全装备。

生命支持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有限的空间
内,利用各种工具和技术向宇航员提供一个稳定的、安全的、舒适的空间环境,保证宇航员的正常生存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5 航天航空
航天航空是指在宇宙空间中为了满足公民、商务、科学研究和技术课题等目的,建立合法、安全、高效和可持续的航空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航天研究、实验和航天器发射,为人类社会作出有效服务。

航天科普小知识大全100

航天科普小知识大全100

航天科普小知识大全1001. 航天科普小知识航天科普小知识1. 航天科技小知识一、航空航天飞行器上电子设备的特点是:①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和功耗小;②能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③高效率、高可靠和长寿命。

在高性能飞机和航天器上,这些要求尤为严格。

飞机和航天器的舱室容积、载重和电源受到严格限制。

卫星上设备重量每增加1公斤,运载火箭的发射重量就要增加几百公斤或更多。

导弹和航天器要承受严重的冲击过载、强振动和粒子辐射等。

一些航天器的工作时间很长,如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长达7~10年,而深空探测器的工作时间更长。

因此,航空航天用的电子元器件要经过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筛选,而电子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运用可靠性理论和冗余技术。

二、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①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提高航空航天电子系统的综合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②提高实时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和数据传输的速率;③发展高速率和超高速率的大规模集成电路;④发展更高频率波段(毫米波、红外、光频)的电子技术;⑤发展可靠性更高和寿命更长的各种电子元器件。

2. 关于航天的科普知识33年前的7月24日是一个大日子,因为美国航天员7月20日首次登陆月球后返回地球。

不过,一直以来都有人唱反调,称人类从来没有登陆月球,那些航天员在月球漫步、插美国旗的照片和影象,全都是美国太空总署弄出来的“登月骗局”,更声称已找出幕后黑手!姑勿论孰真孰假,激辩至今仍不间断。

自1969年7月20日航天员阿姆斯特朗(Armstrong)首次登陆月球的一刹那,就不断有阴谋论传出,质疑那个月球是假的,是美国西部内华达州的沙漠或迪斯尼的电影厂景而已,月球表面的光影也只是电影射灯打光等等,一切有关60至70年代登陆月球的场面都是美国太空总署发布出来的“登月骗局”(Moon Hoax)。

国旗无风也会动“登月骗局”这个说法在近几年又再被热炒,有名作家、电视节目以此作话题,连美国霍士电视(Fox work)去年亦就此拍了一个特别节目,探讨美国航天员是否真的曾登陆月球,更令“登月骗局”再度成为热门话题。

盘点25个中国航天专业知识

盘点25个中国航天专业知识

盘点25个中国航天专业知识1.火箭推进:火箭推进是航天发射中的关键技术,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速气体,推动火箭升空。

2.航天器轨道:航天器轨道是描述航天器在太空中的运动路径,包括圆形、椭圆形、抛物线形和双曲线形等。

3.航天器发射窗口:航天器发射窗口是指航天器发射时合适的时间范围,要考虑地球位置、太阳辐射压和其他因素。

4.航天器测控:航天器测控是通过地面测控站对航天器进行跟踪、监测和控制,确保航天器正常运行。

5.空间环境:空间环境是指太空中各种自然现象和物质,包括真空、辐射、微流星体等,对航天器的影响。

6.航天员训练:航天员训练是为航天员提供的全面培训,包括体能训练、心理训练、技术训练等。

7.航天医学:航天医学是研究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的学科。

8.卫星导航:卫星导航是通过地球轨道上的卫星对地面进行定位和导航,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等领域。

9.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通过地球轨道上的卫星进行无线电信号传输,实现远距离通信。

10.空间探测:空间探测是对太空中的天体、空间环境和现象进行探测和研究,包括无人探测和载人探测。

11.载人航天:载人航天是指人类进入太空并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医学和心理学问题。

12.火箭回收:火箭回收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将使用过的火箭返回地球,进行维修和重复使用,降低航天发射成本。

13.太空垃圾:太空垃圾是指在太空中漂浮的废弃物和碎片,对航天器和航天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14.空间站建设:空间站建设是指在地球轨道上建立长期运行的载人航天设施,用于科研、实验和探索等任务。

15.月球探测:月球探测是对月球进行的探测和研究,包括无人探测和载人探测。

16.火星探测:火星探测是对火星进行的探测和研究,包括无人探测和载人探测。

17.小行星探测:小行星探测是对太空中小型天体进行的探测和研究,了解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

18.太阳探测:太阳探测是对太阳进行的探测和研究,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航空与航天工程知识点

航空与航天工程知识点

航空与航天工程知识点航空与航天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分支,涵盖了航空、航天技术与工程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航空与航天工程的一些核心知识点进行介绍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以下将从航空和航天两个方面展开。

一、航空工程知识点1. 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原理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原理是航空工程的基础。

了解飞行器在空气中受力、产生升力和推进力的原理,能够帮助工程师设计出更加稳定和高效的飞行器。

这包括飞机的气动特性、翼型设计以及飞行器的稳定性和操纵性等方面的知识。

2. 航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核心动力装置,掌握航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对于了解飞机整体性能至关重要。

这包括燃气涡轮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涡扇发动机等不同类型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燃烧室、涡轮、压气机等关键部件的作用和原理。

3. 飞机结构设计与航空材料飞机的结构设计和航空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性。

了解航空工程中的结构设计原理,包括机翼、机身、机尾等部分的设计,以及航空材料的特点和选择准则,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出轻量化、高强度的飞机结构和使用合适的材料。

二、航天工程知识点1. 火箭的推进原理与设计火箭是航天工程中最重要的推进器,了解火箭的推进原理、设计和运行机制,对于火箭的稳定性和推进性能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这包括火箭的燃料选择、推进剂供给系统、发动机的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2. 轨道运动与航天器的轨道设计航天工程涉及到航天器在空间中的运动和轨道设计,掌握航天器的轨道运动规律和轨道设计原理,对于航天器的飞行轨迹规划和任务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包括航天器的运行速度、为何选择特定的轨道形式以及轨道转移和稳定等方面的知识。

3. 航天器的生命保障系统航天器在太空环境中需要具备独立的生命保障系统,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和航天器的正常运行。

了解航天器的环境适应性、生命保障系统的原理和设计,包括供氧系统、温度控制系统、重力模拟系统等方面的知识,对于航天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航空航天基本知识

航空航天基本知识

航空航天基本知识航空航天基本知识一、宇宙概念1、宇宙:指包括宇宙中的一切物质空间,它的空间无限大,时间有限,自成一个整体,其中包括星系、星云、银河、星河系等。

2、宇宙的组成:宇宙有三大主要的组成部分:宇宙的物质组成、能量组成和宇宙运动组成。

3、物质组成:宇宙的物质组成是指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它分为原子、分子和反物质三大类,其中原子以氢气、氦气、氖气、锂气和硼气为主,统称为宇宙的气体;分子的主要组成以水分子、碳分子和氮分子为主;反物质主要是由粒子和放射性元素组成的;其余的则是陨石、恒星等。

4、能量组成:宇宙的能量组成是指宇宙中存在的能量,有暗能量、暗物质、电磁能、重力能、中微子能和黑洞等。

5、宇宙运动组成:宇宙运动组成是指宇宙的流动性,它指的是宇宙中物质的运动。

宇宙的运动以星系的移动及其余物质的向外爆炸为主,这种爆炸称为宇宙的膨胀。

二、航空及航天科技1、航空技术:航空技术是一门应用技术,它集合了航空和航天的科学和技术,是一门复杂的系统工程。

主要涉及飞机及相关的航空器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维护等。

2、航天技术:航天技术是指将各种航天器系统送入太空,并能够在太空环境中正常工作的技术。

它主要应用在天文观测、航天卫星、航天飞行器、航天发射系统、航天信息技术、航天通信技术、导航技术、航天制导技术等方面。

三、航空航天发展现状1、航空事业的发展:近年来,由于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航空事业也发展迅猛。

从国际和国内的航空客运量、货运量等指标来看,航空事业的发展正在迈上一个新台阶。

2、航天技术的发展:随着航空科技的发展,航天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近年来,航天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无论是太空观测技术、太空代表技术、航天定位技术、航天通信技术等,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3、航空航天新技术:近年来,航空航天新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比如航空航天电子卫星导航系统、太空科学和技术、航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及航天飞行控制技术等。

航天所有的知识点总结

航天所有的知识点总结

航天所有的知识点总结一、航天器的设计与制造(一)航天器的分类1. 根据用途和功能不同,航天器可以分为载人飞行器、无人飞行器、卫星、探测器等。

2. 根据使用地点不同,航天器可以分为地球轨道器、深空探测器等。

(二)航天器的结构1. 载荷:包括卫星、空间站、火箭等。

2. 推进系统:包括发动机、燃料等。

3. 飞行控制系统:包括导航、姿态控制系统等。

(三)航天器的制造工艺1. 材料:航天器通常采用轻量化高强度的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钛合金等。

2. 加工工艺:包括精密加工、焊接、表面处理等。

二、航天工程的原理与应用(一)航天动力学1. 轨道理论:包括开普勒定律、轨道计算等。

2. 航天器的推进原理:包括火箭发动机、离心机、离心泵等。

(二)航天电子学1. 信号处理与控制:包括通信设备、控制系统等。

2. 卫星导航:包括全球定位系统等。

(三)航天遥感技术1. 卫星遥感原理:包括电磁波传播、成像原理等。

2. 遥感影像处理:包括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图像解译等。

三、航天科学的基础理论(一)航天大气动力学1. 大气层的结构与性质:包括对流层、平流层等。

2. 数据采集与分析:包括大气探测仪器、气象卫星等。

(二)航天热力学1. 空间工程热力学原理:包括热传导、热辐射等。

2. 载人飞行器的热管理:包括舱内空气循环、舱外散热等。

(三)航天生物学1. 航天生理学:包括航天员的生理变化、健康管理等。

2. 航天医学:包括空间医学、航天医疗设备等。

四、航天工程的前沿技术(一)新型推进系统1. 电推进技术:包括离子推进、等离子体推进等。

2. 核动力系统:包括核电推进、核电供能等。

(二)新型卫星技术1. 小卫星技术:包括微型卫星、纳米卫星等。

2. 网络卫星技术:包括卫星通信网络、卫星导航网络等。

(三)新型空间站技术1. 空间资源利用技术:包括太空采矿、太空工业等。

2. 空间环境适应技术:包括空间农业、空间生活保障等。

以上是对航天知识点的一个简要总结,航天领域的知识点非常广泛深奥,涉及的内容不胜枚举。

航天航空科普知识大全

航天航空科普知识大全

航天航空科普知识大全一、运载火箭1、运载火箭是一种发动机,用来将宇宙飞船、卫星、人造卫星等物体发射到太空。

2、运载火箭的发动机系统由火箭发动机、推进剂、推进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

3、运载火箭的推进剂有液体推进剂和固体推进剂,液体推进剂由液体燃料和液体氧化剂组成,固体推进剂是固态燃料和固体氧化剂组成。

4、运载火箭的推进系统由发动机、推进剂储存室、燃烧室、推进器、推进器控制系统、推进器推力调节系统等组成。

5、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由航向控制系统、姿态控制系统、推力控制系统等组成,用于控制火箭的航向、姿态和推力。

二、航天器1、航天器是指在太空中飞行的人造物体,它们可以是宇宙飞船、卫星、人造卫星等。

2、宇宙飞船是用来运载宇航员到太空的航天器,它们通常由多个部件组成,包括发射系统、机身、舱壁、舱底等。

3、卫星是用来在太空中进行通信、监测、测绘等任务的航天器,它们通常由发射系统、机身、电源系统、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通信系统等组成。

4、人造卫星是用来执行特定任务的航天器,它们通常由发射系统、机身、电源系统、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通信系统、探测器等组成。

三、航天技术1、宇宙飞行技术是指运用物理学、数学、力学、化学、电子学等学科知识,利用运载火箭、航天器等技术,实现宇宙飞行的技术。

2、航天器控制技术是指在宇宙中控制航天器的技术,包括航向控制、姿态控制和推力控制等。

3、航天器通信技术是指在宇宙中实现航天器之间的信息传输的技术,它主要利用无线电波和射电波实现信息传输。

4、航天器导航技术是指在宇宙中实现航天器的定位、航向控制和航迹规划的技术,它主要利用卫星导航系统实现。

5、航天器探测技术是指在宇宙中实现航天器的探测和观测的技术,它主要利用传感器和观测仪器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9月29号天宫一号发射地点:酒泉卫星技术重点:航天器交会对接结构:两舱结构,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

实验舱可保证舱压、温湿度、气体成分等航天员生存条件,可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等设备。

发射目的:属于航天发射第二步第二阶段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建成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为中国航天第三步建设空间站做准备。

发射项目:发射后两年内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完成对接任务。

发射意义: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设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长征二号FT1火箭运载,火箭全长52米,运载能力为8.6吨。

天宫一号设计在轨寿命两年。

2011年10月10日,天宫一号发出第一张自拍照,11月3日凌晨顺利实现与神州八号飞船首次对接。

「知识点链接」一、中国载人航天发展三步走:第一步: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实现了载人飞船把航天员安全地送上天又安全地返回地面,第二步:要解决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技术;第三步:是建造中国的空间站二、中国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及筹建中的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三、酒泉被选为卫星发射中心的条件:1、已建场30年,拥有了相当雄厚的物质基础,并且生活设施基本齐全,技术保障、测控通信、铁路运输、发配电等配套设施完善。

2、发射场区为戈壁滩,航区200公里以内基本为无人区,600公里以内没有人口密集的城镇和重要交通干线,航区安全有保证。

3、发射场区占地面积广,地势开阔,完全满足待发段和上升段航天要求,也是先进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最理想的发射回收着陆场,而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场区内已建有大型机场,既可以满足航天器使用飞机快速运输的要求,又可作为参试人员往返乘降飞机的场所。

5、可以充分利用西起喀什、东至福建闽西,距离数千公里,并已基本形成的陆上航天测控网。

6、场区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常年干燥少雨,多晴天,云量小,可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气候条件干燥少雨,雷电日少,容易满足发射条件。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也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进入批量生产的代表。

神八已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

升空后,“神八”将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实现交会对接,并和此后的神舟九号、十号一起组成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

神舟八号飞船为三舱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

飞船轨道舱前端安装自动式对接机构,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与分离功能。

神舟八号将基本成为我国的标准型空间渡船,未来实现批量生产。

“神八”为改进型飞船,全长9米,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公斤。

发射神舟八号飞船的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全长58.3米,起飞质量497吨,运载能力为8130公斤。

中德两国科学家将在神八上开展17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

与以往飞船发射不同,这次交会对接任务要求飞船“零窗口”发射。

神舟八号飞船在前期飞船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全船一共有600多台套的设备,一半以上发生了技术状态的变化,在这中间,新研制的设备、新增加的设备就占了15%,主要变化是两个方面:具备了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功能,为此新增加和改进了一些设备。

比如新研制了异体同构周边式构型和多种交会对接测量设备,用于交会对接自主控制的飞行软件、控制软件,也是全新设计和研发的。

为了满足交会对接的任务,飞船上增加配置了平移和反推发动机。

同时,航天员的手动控制设备也进行了改进。

现在的飞船在前期具备57天自主飞行的能力基础上,已具备停靠180天的能力。

神舟八号飞船电源帆板因为采用了新的太阳电池片,发电能力提高了50%.飞船的降落伞系统和着陆缓冲系统也进行了技术上的改进,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部分(科技)的知识点1、最早发明火箭的国家是(中国)。

2、为纪念一位传奇式的人物,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用他的名字命名,他的名字是(万户-中国火箭先驱者)。

3、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机构——国际部第五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是(钱学森)。

4、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前苏联)发射的,从而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

5、人类第一位成功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叫(尤里?加加林),他是(前苏联)人。

6、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阿姆斯特朗),他是(美国)人。

他首先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理想。

7、我国神舟号试验飞船是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的。

8、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第三级所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

9、1975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10、(长征三号)火箭把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通信卫星送上太空。

11、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是在(1999年11月20日)发射成功的。

12、宇航员升空时乘坐的飞船舱段是(返回舱)。

13、1988年9月7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我国自行研制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促进了我国气象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14、射程在(3000-8000千米)的导弹称为远程导弹。

15、人类历史上第一枚弹道导弹叫(V-2导弹)。

16、我国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一般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17、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号由(美国)发射。

18、联合国第54届大会核准了第三次外空会议提出的建议,将每年的(10月4日至10月10日)定为“世界空间周”。

19、1999年10月14日,我国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由(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开创了发展中国家在航天高科技领域成功合作的典范。

20、前苏联于(1961年4月12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飞船的名字叫(东方)号。

21、1990年,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地发射(亚洲一号)卫星,首次证明中国拥有国际商业卫星的发射能力,中国航天从此跃登国际舞台。

至2000年1月,长征火箭共把(27)颗外国卫星成功发射升空。

22、1970年4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

这颗卫星是用(长征一号)火箭发射成功的,这标志着我国进入太空时代。

23、迄今为止,(液氢和液氧)是人类发现的用于航天运载器最为理想的、并已经成功使用的推进剂。

24、1968年2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宣告成立,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兼首任院长。

25、运载火箭主要是由(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箭体结构系统)三大系统组成的。

26、太空称为人类的第(四)环境。

27、航天器的发射和运行,除受到微流星体严重威胁外,还有(太空垃圾)是它们的天敌。

28、发射火箭要朝(顺地球自转)的方向。

29、世界上第一个载人空间站为(礼炮1号空间站)。

30、在航天飞机或空间站里,所有液体包括水是(球)状。

31、航天飞机是世界上第一种也是目前惟一的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器,同时,它又是一种(多用途)载人航天器。

32、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33、我国的运载火箭发射场有三个,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这3个发射场各有特点,承担着不同的发射任务。

34、(美国)是最先发射成功通信卫星的国家。

35、航天是指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以外)进行的飞行活动。

36、从地球表面发射的人造卫星绕地球自由旋转而不落回地面,其旋转半径等于地球半径时所具有的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其数值为7.91千米/秒;航天器摆脱地球引力围绕太阳运动应具备的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其数值为11.18千米/秒;使航天器摆脱太阳系引力飞向太阳系以外的空间应具备的速度称为第三宇宙速度,其数值为(16.63千米/秒)。

37、我国第一艘神舟号试验飞船是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

38、把阿尔法磁谱仪送入太空进行人类探索宇宙形成奥秘的试验计划是由(丁肇中)主持制定的。

39、目前仍在太空运行的前苏联发射的空间站叫(和平号空间站),它是在(1986年2月)发射的,是迄今为止在太空运行时间最长的空间站。

40、中国于(1985)年加入了《外空条约》,(1988)年加入了《营救协定》、《责任条约》和《登记公约》。

41、一台质量为50千克的仪器设备,装在航天器里,随航天器由地面升入太空,该设备的重量(变),该设备的质量(不变)42、载人航天器从发射到完成任务返回地面,它的飞行轨道一般分三段:上升段;轨道运行段;返回段。

那么乘坐载人航天器的航天员,在这三段中分别处于(超重);(失重);(超重)。

43、航天飞机是一种(垂直起飞、水平降落)的载人航天器。

44、航天飞机是一种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能在太空中飞行的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

45、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跨世纪航天工程,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航天合作计划,共有(16)个国家参与研制和运行,预计到(2004年)最终完成并进入应用阶段。

46、绕地球运行的航天器,按其运行轨道离地球表面的高度,可分为低轨道(或称近地轨道)、中轨道、高轨道(如地球同步和对地静止轨道)。

那么载人航天器一般是在(低)轨道上运行。

47、运载火箭箭体结构如推进剂贮箱、仪器舱等主要是用(铝合金)材料制成的。

48、航天飞机系统中的固体助推器回收后,可再次使用约(20)次。

49、从1996年开始,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每两年在(珠海)举办一次,至今已成功地举办了3届。

50、在绕地球飞行的飞船上产生失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飞船的离心力低消了地球引力)。

51、穿舱外活动航天服出舱活动前,必须呼氧排氮,主要是为(避免航天员的血管堵塞,形成气胸(俗称减压病)以致危及生命。

52、宇宙航行理论的奠基人是(齐奥尔科夫斯基)。

53、火箭发动机所以能在真空的太空环境中正常工作是因为(同时携带了燃料和氧化剂)。

54、美国的航天飞机主要由(轨道器、液体助推器和外贮箱)三部分组成。

55、世界上第一艘成功进入太空的载人飞船(东方号)是由(苏联)发射成功的。

56、人类经过长期天文观测和数千次航天探测的结果表明,宇宙中有1000多亿个像银河系那样的星系,它们正在相互远离,由此我们应认识到宇宙是(膨胀的)。

57、大爆炸宇宙论最早是(伽莫夫)提出的。

58、我国正在实施的“嫦娥工程”哪一年实现了绕月飞行(2007 年)59、中国自行设计生产的第一种作战飞机是:(强五)60、我国空军最早的一架飞机(列宁号)61、(冯如)是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家,他在(1909)年制成了他的第一架飞机并进行62、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展览是:(巴黎航展)63、1969 年2 月9 日,世界第一架宽机身民航机首次试飞成功,它是:(波音747)64、由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战斗轰炸机是(飞豹)65、美国发射的(水手9 号")花了大约5 个半月的时间,到达火星轨道,成为第一艘环绕别的一颗行星运行的宇宙飞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