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航空航天知识科普

航空航天知识科普

航空航天知识科普航空航天是一门涉及到机载设备以及飞行器设计与制造的重要学科。

该学科研究的领域包括飞行器的设计与制造、发动机的性能及构造、空气动力学、制导与导航,以及航空航天材料等。

下面是一些关于航空航天知识的科普:1.飞行器设计与制造飞行器包括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火箭等,其设计与制造是航空航天领域的核心技术。

飞行器的设计和制造需要涵盖材料、结构、气动学、动力学、控制、力学和仪表等多方面知识。

其中,使用轻量化材料可以减轻飞行器的重量,提高其性能和效率。

2.发动机的性能及构造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动机分为喷气式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两种。

喷气式发动机主要应用于飞机,火箭发动机则用于航天器。

两种发动机的构造和性能都非常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飞行器的性能。

3.到达目的地的时间飞行器的速度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速飞行器比如高超音速飞机可到达巨大的速度;然而,火箭则能以卓越的速度运行到太空,飞入火星或其他宇宙地区。

4.空气动力学空气动力学是研究与空气对物体的作用有关的学科。

在航空领域,空气动力学对各种飞行器的设计和制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空气动力学可帮助设计出减少飞行器的阻力和增强飞行器的升力的结构。

5.制导与导航制导与导航技术是飞行器操作和控制的核心技术。

制导技术通过飞行器的自动控制系统进行飞行器细微的调整。

而导航技术则可以帮助飞行器找到正确的航线和途径目标。

6.航空航天材料航空航天材料通常是指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用于设计和制造的各种材料。

这些材料通常需要拥有高强度、轻量化和高科技性的特点。

常见的航空航天材料包括铝合金、钛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航空航天是一门非常复杂和精密的学科。

与其他领域不同,航空航天技术需要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开发,并需经过繁琐的测试与试验。

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推进,航空航天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使得人类可以快速、高效地达到全球和其他宇宙地区。

航天小知识摘抄简短

航天小知识摘抄简短

航天小知识摘抄简短
1 人造卫星
人造卫星是指由人造制造的空间卫星,它一般有方圆数百公里的活动范围,它的活动空间也可能超越地球的轨道并进入地外空间,像月球、火星和小行星带等。

它对于研究宇宙特别有用,同时也是人类探索宇宙的主要工具。

2 航天器
航天器是指进入宇宙的太空飞行器,它有定向马达系统以及某种形式的动力源,例如火箭,它们能够脱离地球表面并以有一定方向张发。

它们包括太空定位卫星,卫星轨道、火箭、行星探测器和陨石探测器,他们都能发射或(直接)降落在宇宙外的其他星球和天体上。

3 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是指可由宇宙运行的飞行器,它们和火箭类似,但可以重复运行,能在高层的宇宙中运行。

它保持在外层大气层中工作,使用空气动力,继而可以将物资从地球表面运去宇宙外太空,它也可以被用于观察地球,或完成地球上其他各种工作。

4 生命支持系统
生命支持系统是指保持人们在外太空环境中正常生存的系统,是宇航员的核心安全装备。

生命支持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有限的空间
内,利用各种工具和技术向宇航员提供一个稳定的、安全的、舒适的空间环境,保证宇航员的正常生存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5 航天航空
航天航空是指在宇宙空间中为了满足公民、商务、科学研究和技术课题等目的,建立合法、安全、高效和可持续的航空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航天研究、实验和航天器发射,为人类社会作出有效服务。

航天科普知识大全

航天科普知识大全

航天科普知识大全1. 航天探索的起源航天探索指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和利用。

早在古代,人们就对星空产生了好奇,但真正的航天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

2. 航天器件的发展在航天探索中,航天器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包括火箭、卫星、太空飞船等。

这些器件经历了多年的技术革新和改进。

3. 太空环境及挑战太空环境对航天任务提出了很多挑战。

其中包括真空环境、极端温度、辐射和微重力等。

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不断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4. 探索外太空的意义航天探索不仅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梦想,也是人类探索未知的一种方式。

它有助于扩展人类的认知和技术水平,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5. 卫星的角色和用途卫星是航天探索的重要工具之一。

它们可以用于通信、导航、观测和科学研究等方面。

卫星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社会。

6. 载人航天载人航天是人类探索外太空的一个重要领域。

人类首次进入太空是在20世纪60年代。

载人航天不仅是科学研究的一部分,也是激发人类探索精神的象征。

太空探索往往需要国际合作才能实现。

各国之间的合作可以分享资源、技术和经验,共同推动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

8. 探索地外生命探索地外生命一直是航天科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科学家们通过探测行星和太空中的其他物体,寻找地外生命的证据和迹象。

9. 未来的航天技术未来的航天技术将继续推动航天探索的发展。

其中包括更先进的火箭系统、更高性能的卫星、更精确的导航系统等。

10. 太空旅游的前景随着技术的进步,太空旅游正逐渐成为现实。

一些私人企业计划通过提供太空旅游服务,让更多人有机会体验外太空的奇妙。

请注意:以上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得作为科学或学术论文的引用。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航天科普知识,请查阅权威的学术出版物。

公考航空航天常识

公考航空航天常识

公考航空航天常识一、航空常识航空是指利用飞机进行空中运输的一种交通方式。

航空的发展源远流长,追溯到古代中国的风筝和热气球。

现代航空起源于19世纪末的莱特兄弟的飞行实验。

随着科技的进步,航空业得以快速发展,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飞行原理飞行原理是航空的基础,主要包括升力、重力、推力和阻力四个力的平衡。

升力是使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力,由于机翼形状和气流的作用,使得飞机产生上升的力。

重力是地球对飞机的吸引力,向下作用。

推力是飞机引擎产生的向前的力,使飞机向前推进。

阻力是空气对飞机运动的阻碍力,使飞机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克服。

2. 飞机分类根据用途和特点,飞机可以分为民航飞机、军用飞机和通用飞机。

民航飞机主要用于运输旅客和货物,有各种不同的型号和座位数。

军用飞机包括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等,用于军事行动和防御。

通用飞机则是指私人飞机和商务飞机,用于个人或企业的航空需求。

3. 航空器件航空器件是飞机的组成部分,包括机翼、机身、机尾、发动机等。

机翼是飞机的承载结构,负责产生升力。

机身是飞机的主体部分,包括驾驶舱、客舱等。

机尾则负责平衡飞机的稳定性。

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来源,推动飞机向前飞行。

二、航天常识航天是指人类利用航天器在太空中进行探索和活动的一项科技领域。

航天的发展始于20世纪,随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科技的进步,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 航天器分类航天器是进行航天活动的工具,主要包括卫星、飞船和探测器。

卫星是人造的天体,固定在地球轨道上,用于通信、导航、气象预报等。

飞船是载人航天器,用于将宇航员送入太空,进行空间站建设等。

探测器则是用于探测和研究宇宙的无人航天器,如探测行星、星系等。

2. 轨道和轨道运行轨道是航天器在太空中运行的路径,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

轨道运行是航天器在轨道上绕地球或其他天体运行的过程。

航天器需要具备足够的速度和正确的轨道倾角才能稳定地绕行。

3. 航天站和航天任务航天站是用于进行长期太空活动的基地,如国际空间站。

航空航天基本知识

航空航天基本知识

航空航天是研究和应用于飞行器的科学和技术领域,包括航空(航空器)和航天(宇宙航天器)。

以下是一些航空航天的基本知识:航空:航空是指飞行器在大气中运行的科学和技术。

航空领域研究和发展各种类型的飞行器,包括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等。

航空技术涉及飞行器的设计、制造、操作、导航、控制等方面。

航天:航天是指进入和在宇宙空间中进行探索和运行的科学和技术。

航天领域研究和开发宇宙航天器,包括卫星、火箭、航天飞机等。

航天技术涉及宇宙航行、轨道设计、航天器系统、太空探测等方面。

大气层:地球的大气层是航空器运行的空间,它包括对航空起着重要作用的几个层次: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等。

大气层的密度、压力和温度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变化,对飞行器的性能和操作产生影响。

空气动力学: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流动和飞行器运动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涉及气动力学原理、飞行器的气动设计、飞行稳定性和操纵性等方面。

航天器轨道:航天器在太空中运行的轨道有多种类型,包括低地球轨道(LEO)、地球同步轨道(GEO)、星际轨道等。

轨道的选择取决于航天任务的目标和要求。

火箭推进系统:火箭是航天器进入太空的主要推进系统。

火箭发动机利用推进剂的喷射产生反作用力,推动航天器离开地球引力并进入轨道。

常见的火箭推进剂包括液体燃料、固体燃料和离子推进剂等。

航天探测:航天探测是利用航天器进行对太空和其他星球的探测和研究。

通过航天探测,科学家们可以获取宇宙中的信息,了解地球以外的天体和宇宙起源、演化等。

航空航天安全:航空航天安全是确保航空器和航天器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它包括飞行员和宇航员的培训、飞行器的维护和检修、飞行安全管理、航天器的可靠性设计等方面。

这只是航空航天领域的基础知识,涉及的科学和技术领域非常广泛。

航空航天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推动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航天百科知识

航天百科知识

航天百科知识
航天是指利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载人和非载人的航空器对太空进行探测和利用的学科和技术。

航天技术的发展,革命性地改变了人类的认识和探索宇宙的方式,对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航天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
1. 载人航天
载人航天是指将宇航员送入太空进行科学研究、开展航天工程任务和进行太空探索的航天活动。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拥有载人航天技术。

2. 无人航天
无人航天是指利用无人飞船或卫星进行太空探测和科学研究的
活动。

无人航天器可以执行多种任务,如地球观测、气象预报、通信和导航等。

3. 卫星技术
卫星技术是指利用人造卫星对地球进行观测和通信的技术。

卫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气象学、军事等领域。

4. 火箭技术
火箭技术是指发射航天器所用的技术。

火箭分为液体火箭和固体火箭两种类型。

液体火箭具有较高的推进能力和灵活性,但制造复杂;固体火箭则简单易制造,但推进能力较低。

5. 重力
重力是地球吸引物体的力量,是造成地球表面物体具有重量的原因。

在太空中,由于缺少重力,宇航员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

6. 空间站
空间站是指在太空中建造的可供宇航员居住和进行科学实验的空间设施。

国际空间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空间站,由多个国家共同建造和维护。

以上是航天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为人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发现。

航天科普小知识

航天科普小知识

航天科普小知识
航天科普小知识
航天常识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它推动了人类不断前行的步伐。

这里将为您介绍一些航天科普小知识。

1. 什么是卫星
卫星是一种人造的飞行器,用于在地球轨道上运行,以实现通信、导航、科学研究等目的。

卫星有很多种类,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观测卫星等。

2. 什么是火箭
火箭是一种能够在空间中自主飞行的飞行器,它采用燃料和氧气的燃烧反应来产生推力,从而推动它进入空间轨道。

火箭是进行航天活动的必要工具。

3. 什么是太空
太空是指地球大气层之外的无限空间。

太空中没有空气、水、重力和温度,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环境,它对人类探索和研究宇宙有着重要的意义。

4. 什么是航天员
航天员是指进行航天活动的人员。

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技能和知识,才能够在太空环境中执行任务。

航天员的工作包括宇航服的穿着与维修、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科学实验的开展等。

5. 什么是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是由多个国家合作建造的空间站,它位于地球轨道上,是人类在太空中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基地。

国际空间站拥有多个实验模块,包括实验舱、船坞、能源舱等,航天员可以在其中生活和工作。

总之,航天科普小知识涵盖了卫星、火箭、太空、航天员和国际空间站等方面的知识,它们对于人类探索和认识宇宙有着重要的意义。

航空航天基本知识

航空航天基本知识

航空航天基本知识航空航天基本知识一、宇宙概念1、宇宙:指包括宇宙中的一切物质空间,它的空间无限大,时间有限,自成一个整体,其中包括星系、星云、银河、星河系等。

2、宇宙的组成:宇宙有三大主要的组成部分:宇宙的物质组成、能量组成和宇宙运动组成。

3、物质组成:宇宙的物质组成是指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它分为原子、分子和反物质三大类,其中原子以氢气、氦气、氖气、锂气和硼气为主,统称为宇宙的气体;分子的主要组成以水分子、碳分子和氮分子为主;反物质主要是由粒子和放射性元素组成的;其余的则是陨石、恒星等。

4、能量组成:宇宙的能量组成是指宇宙中存在的能量,有暗能量、暗物质、电磁能、重力能、中微子能和黑洞等。

5、宇宙运动组成:宇宙运动组成是指宇宙的流动性,它指的是宇宙中物质的运动。

宇宙的运动以星系的移动及其余物质的向外爆炸为主,这种爆炸称为宇宙的膨胀。

二、航空及航天科技1、航空技术:航空技术是一门应用技术,它集合了航空和航天的科学和技术,是一门复杂的系统工程。

主要涉及飞机及相关的航空器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维护等。

2、航天技术:航天技术是指将各种航天器系统送入太空,并能够在太空环境中正常工作的技术。

它主要应用在天文观测、航天卫星、航天飞行器、航天发射系统、航天信息技术、航天通信技术、导航技术、航天制导技术等方面。

三、航空航天发展现状1、航空事业的发展:近年来,由于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航空事业也发展迅猛。

从国际和国内的航空客运量、货运量等指标来看,航空事业的发展正在迈上一个新台阶。

2、航天技术的发展:随着航空科技的发展,航天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近年来,航天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无论是太空观测技术、太空代表技术、航天定位技术、航天通信技术等,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3、航空航天新技术:近年来,航空航天新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比如航空航天电子卫星导航系统、太空科学和技术、航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及航天飞行控制技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航空航天基础知识1、什么叫航空模型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2、什么叫飞机模型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3、什么叫模型飞机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4、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5、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6、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7、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8、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9、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10、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11、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12、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13、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14、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15、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16、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17、展弦比——翼展与翼弦长度的比值。

展衔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18、削尖比——指梯形机翼翼尖翼弦长与翼根翼弦长的比值。

19、上反角——机翼前缘与模型飞机横轴之间的夹角。

20、后掠角——机翼前缘与垂直于机身中心线的直线之间的夹角。

21、机翼安装角——机翼翼弦与机身度量用的基准线的夹角。

22、机翼迎角——翼弦与机翼迎面流来的气流之间的夹角。

23、翼载荷——单位升力面积所承受的飞行重量。

24、总升力面积——是模型飞机处于水平飞行状态时,机翼的总升力面积以及水平和倾斜安放的尾翼面积,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之和。

25、模型飞机用的翼型有:薄板型、对称型、平凸型、双凸型、凹凸型、弓型、S型。

26、机翼产生升力是气流通过翼面时,上表面部分流速加快,压强减小;下表面部分流速减慢,压强加大,机翼上下压力差形成升力。

27、造成翼面上下面速度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机翼或平尾有迎角;二是翼型的不对称。

28、失速是迎角增加到了一定程度,机翼上表面气流形成了悬涡,涡流不再紧贴机翼表面,而是滚转离去,这种情况叫气流分离。

气流分离后上表面速度降低,压强增大,导致升力迅速降低,压强增大,导致升力迅速下降,模型失速下降,所以临界迎角也叫“失速迎角”。

29、模型飞机的阻力有:摩擦阻力、压差阻力、诱导阻力,干扰阻力。

30、升阻比是升力和阻力的比值,也就是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的比值,是评价机翼或模型飞机空气动力性能的参数。

31、空气动力的作用点叫压力中心。

32、重心运动指以重心为代表的模型整体运动。

33、绕重心运动指是绕重心的转动。

34、迎角和滑翔状态的关系:零升力迎角一一垂直俯冲;小迎角一一俯冲;有利迎角-- 滑翔最远(滑翔角最小);经济迎角一一留空时间最长;接近临界迎角一一滑翔速度最小;超过临界迎角一一波状飞行;90度附近迎角一一垂直迫降。

35、平飞是水平、直线、匀速的飞行状态。

36、平飞的条件是:力矩平衡;升力等于重力(保证高度不变);拉力等于阻力(保证速度不变)。

37、我国制作模型常用的木材有:桐木、松木、椴木、桦木、水松、轻木及层板。

38、桐木成材的特点:是比重轻、相对强度大、变形小、容易加工。

39、松木成材的特点:纹理均匀、木质细密、不易变形、易于加工并富有一定的弹性。

40、桦木成材的特点:木质坚硬、纹理均匀紧密、比重较大。

41、椴木成材的特点:它的坚硬度比桦木差,纹理非常均匀细腻平直、具有较大的韧性、容易加工。

42、水松成材的特点:材质松软、纹理较乱、容易变形、比重很轻、易于加工。

43、轻木成材的特点:材质很松软、纹理均匀、不易变形,比重很轻、易于加工。

44、层板的特点:比重较小、强度适当、易于加工。

45、模型飞机在正常飞行时所受的力有:升力、阻力、重力和拉力。

46、轻航空器是指它的重量比同体积空气轻的航空器。

它是依靠空气的浮力而升空的。

47、重航空器是指它的重量比同体积空气重的航空器。

48、相对性原理:假如你乘火车离开北京,由于你坐在火车上,你可以这样说,北京站离开你了;而站在站台上的人也可以这样说,你离开北京站了。

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看,这两种说法都对,因为你和北京站发生了相对运动,在运动学中,把运动的相对性叫做相对性原理或者叫做可逆性原理。

相对性原理对于研究飞机的飞行是很有意义的。

飞机和空气做相对运动,无论是飞机在静止的空气中运动,还是飞机静止而空气向飞机运动,只要相对运动的速度一样,那么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就是一样的。

49、伯努利定理:是能量守恒定律在流体中的应用。

当气体水平运动的时候,它包括两种能量:一种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静压强的能量,另一种是由于气体运动而具有的动压强的能量,这两种能量的和是一个常数。

50、模型飞机的安定性:俯仰安定性就是模型飞机在飞行中,因外界干扰而改变了原来的迎角和速度后,自动恢复到原来迎角和速度的能力。

主要靠水平尾翼的空气动力来获得。

横侧安定性就是模型飞机在飞行中,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倾斜时,能够自动恢复过来的能力,主要靠机翼的上反角来获得。

方向安定性就是模型飞机在飞行中,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方向时,使其恢复原来飞行方向的能力。

主要靠垂直尾翼来保证。

51、航天模型,顾名思义是仿航天器外形制作的一种可回收模型,隶属于航空模型,是供运动用的一种不载人的飞行器。

52、模型火箭是指不利用气动升力去克服重力,而是靠模型火箭发动机推进升空的一种航空模型;它装有使之安全返回地面的以便再次飞行的回收装置;为确保安全,它的结构部件必须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53、太空又称宇宙空间或外层空间。

54、人类已探明的太阳系有9大行星,依据离太阳的远近排列,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55、航空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

航空活动的范围主要限于离地面30公里的大气层内。

56、航天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太空的航行活动,也叫做空间飞行或宇宙航行。

航天包括:环绕地球运行、飞往月球或其它星球的航行、行星际空间的航行及飞出太阳系的航行。

57、火箭是依靠火箭发动机喷射工质产生反作用力向前推进的飞行器,火箭自身携带全部推进剂(燃料和氧化剂,它既是能源,又是工质源)。

58、火箭的应用非常广泛,一般可分为民用和军用两个方面。

民用方面,从节日用的小火箭、防雹火箭、探空火箭,乃至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巨型运载火箭;军用方面,包括野战火箭弹和各类战略、战术导弹。

59、运载火箭是由多级火箭组成的航天运载工具,其用途是把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或空间探测器等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

60、导弹是依靠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的火箭或无人驾驶飞机式武器。

导弹由战斗部、动力装置、制导和控制系统,以及弹体结构组成。

61、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器是前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一一斯普特尼克1号。

62、第一个载人航天器是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的东方号宇宙飞船。

63、第一个兼有运载火箭和飞机特征的航天器是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64、航天器分为三类: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器和空间探测器。

65、人造地球卫星简称卫星,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不载人航天器。

66、空间探测器对月球和月球以远的天体和空间进行探测的不载人航天器,包括月球探测器、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

67、载人航天器供人类驾驶和乘坐的太空作各种探测、实验和研究的航天器。

68、我国I960年2月19日,第1枚探空火箭发射成功,同年11月5日第1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69、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了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后第五个用自制运载火箭发射卫星的国家。

70、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气体。

它是由氧气和氮气等混合而成。

71、气动阻力是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引起的阻碍物体向前运动的力。

72、模型火箭的阻力:头锥阻力、箭体筒段的阻力、尾段底部阻力、尾翼阻力。

73、模型火箭的组成:头锥、箭体筒段和尾段、尾翼、回收装置。

74、模型火箭的常用材料:纸和纸板、轻木、塑料和复合材料。

75、模型火箭发动机是推动模型火箭升空的动力装置。

76、推力是推动飞行器运动的力,是火箭发动机工作时作用在发动机内、外表面上的各力的合力。

77、总冲是对发动机的推力在整个工作时间内的积分,或者说,是发动机的平均推力与工作时间的乘积。

(单位:牛顿•秒)78、工作时间是指发动机的推进剂从点火引燃到燃烧完毕的全部时间。

(单位:秒)79、比冲是单位质量推进剂所产生的冲量。

(单位:牛顿•秒/千克,米/秒)80、模型火箭发动机由纸质壳体、陶土喷管、推进剂、延时剂、弹射剂、堵盖和点火装置组成。

81、发动机工作过程及其对应的火箭飞行阶段(一)点火和推进剂燃烧过程(发动机工作过程)/火箭主动飞行阶段(二)延时剂燃烧过程/火箭惯性飞行阶段(三)弹射剂燃烧过程/火箭自由飞行阶段82、发动机壳体上表明“ A6 -3”,表示该发动机属于A类,总冲为2.5牛•秒;平均推力为6牛;延时(开伞)时间为3秒。

83、普及级航空航天模型的分类(一)自由飞模型模型飞机类(P1类)(二)线操纵模型飞机类(P2类)(三)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P3类)(四)像真模型飞机类(P4类)(五)无线电遥控电动模型飞机类(P5类)(六)外观像真航空航天模型类(P6类)(七)指定模型飞机类(P7类)(八)非常规模型飞机类(P8类)(九)航天模型类(S类)84、橡筋模型飞机(P1B)指以橡筋材料提供动力,由空气动力作用在保持不变的翼面上而产生升力的航空模型。

P1B-0:最小飞行重量16 克; 动力橡筋最大重量2克。

P1B-1 : 最小飞行重量40克;动力橡筋最大重量4克。

85、电动模型飞机(P1E)指以电动机提供动力,由空气动力作用在保持不变的翼面上而产生升力的航空模型。

P1E-1 :动力电源最大标称电压3伏充电电池。

充电时间90秒。

P1E-2:动力电源最大标称电压 4.5伏充电电池。

充电时间120秒。

P1F)指以橡筋材料提供动力,驱动旋翼获得升力,在无动力状态下及手掷不能滑86、橡筋模型直升机(翔的航空模型。

P1F-1 :机身长不大于150毫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