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卫星链路计算

合集下载

卫星通信链路工程计算

卫星通信链路工程计算
4 0ldBW ; 4.
[ E :地球站 的发射天线增 益 ,单位是 d G】 B;
】O T() = l几 B 1 f 1 g 1d
D:天线 口径 ,单 位 m , 站 发 射天 线 采 用 的 是 1 我 l
【 : M]下行链路降雨衰减 备余量 ,为 6 3 d . B;
第 二步 求下行链路载波噪 声比f c/N】 D
【 / D 【I ] M + Y ⅡD [/ I—N】 C T】 = ERPs . 【 卜 ]+ G T E I
[ I P ES E R ].:地球 站的等效全 向辐射功率 ,单位是
dB :
[ RP]. :为转发 器饱 和 等效 全 向辐射 功 率 EI SM
【 摘 要 】本文 以 内蒙古 卫星地 球站 到长 沙 的卫星链 路 为例 阐述 卫星链 路 计算 的步骤 、算 法 。以及通 过 链 路计 算 能达到 的 目的等 内容 。
【 键 词 】E R C N G 关 IP / E
利 用 卫 星进 行广 播 电视 信 号 的转 发 , 要 涉 及 到 传
f T】 :接 收 天 线 的 品 质 因数 ; G/ E
l ] LD :下行链路 自由空 间损耗 [f] 1 1 ( d LD= 0g 4丌 /入)
入=c f / =3 × 1 ( × 1 = 0 0 5m 0/ 4 01 .7
米 卡塞格 伦天 线 。 T:天线效率 ,上行天线的效率一般可按 0 7 d 1 . B 估算 ,也可 用 已知使 用天线 的 实际效率 带入 。
地球站的等效全 向辐射功率 【 I S E RP 公式 如下 :
输链 路的计算 问题 。通过对 卫星 传输链路进 行计算 , 可以对卫 星通信 网络 的配置 、升 级 、改造提 供建议 ;

卫星链路计算公式

卫星链路计算公式

星通信载波的链路计算方法为,先分别计算上行和下行链路的载波功率与等效噪声温度比C/T或者载波与噪声功率比C/N、以及载波与干扰功率比C/I,再求出考虑干扰因素的系统载噪比C/(N+I) 和载波的系统余量。

上下行C/T上行和下行C/T 的计算公式分别为C/T U=EIRP E - Loss U + G/T satC/T D = EIRP s —Loss D + G/T E/S式中的EIRF E和EIRF S分别为载波的上行和下行EIRP, Loss u和L OSS D分别为总的上行和下行传输衰耗,G/T sat和G/T E/S分别为卫星转发器和地球站的接收系统品质因数。

上式中的数据均为对数形式。

C/N 与C/T 的关系C/N 与C/T 的关系式为C/N = C/T - k - BW N = C/T + 228.6 - BW N式中的k 为波兹曼常数,BW N 为载波噪声带宽。

式中的数据均为对数形式。

C/I 与C/IM卫星通信载波需要考虑的干扰因素主要有,上行和下行反极化干扰C/I XP_U^nC/I XP_D、以及上行和下行邻星干扰C/I AS_U和C/I AS_Do此外,还需考虑转发器在多载波工作条件下的交调干扰C/IM 。

C/N 与C/I 的合成由多项C/N 和C/I 求取总的C/N、C/I 、以及C/(N+I) 的算式为(C/N Total ) -1 = (C/N U ) -1 + (C/N D ) -1- 1 -1 -1 -1 -1 -1(C/I Total ) = (C/I XP_U) + (C/I AS_U) + (C/IM) + (C/I XP_D) + (C/I AS_D)(C/(N+I)) -1 = (C/N Total ) -1 + (C/ITotal )上述三个算式中的数据均为真数形式。

由多项C/N 和C/I 求取总的C/(N+I) 的步骤也可为(C/(N+I) u ) -1 = (C/N u ) -1 + (C/I XP_u) -1 + (C/I As_u) -1・1 ・1-1 -1 -1(C/(N+I) D ) = (C/N D ) + (C/1 XP_D) + (C/1 AS_D) + (C/IM)— 1-1 -1(C/(N+I)) = (C/(N+I) U ) + (C/(N+I) D )上述两种不同计算步骤所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星通信载波的链路计算方法为,先分别计算上行和下行链路的载波功率与等效噪声温度比C/T或者载波与噪声功率比C/N、以及载波与干扰功率比C/I,再求出考虑干扰因素的系统载噪比C/(N+I)和载波的系统余量。

上下行C/T上行和下行C/T的计算公式分别为C/TU = EIRPE– LossU+ G/TSatC/TD = EIRPS– LossD+ G/TE/S式中的EIRPE 和EIRPS分别为载波的上行和下行EIRP,LossU和LossD分别为总的上行和下行传输衰耗,G/TSat 和G/TE/S分别为卫星转发器和地球站的接收系统品质因数。

上式中的数据均为对数形式。

C/N与C/T 的关系C/N与C/T的关系式为C/N = C/T – k – BWN = C/T + – BWN式中的k为波兹曼常数,BWN为载波噪声带宽。

式中的数据均为对数形式。

C/I与C/IM卫星通信载波需要考虑的干扰因素主要有,上行和下行反极化干扰C/IXP_U和C/IXP_D 、以及上行和下行邻星干扰C/IAS_U和C/IAS_D。

此外,还需考虑转发器在多载波工作条件下的交调干扰 C/IM 。

C/N与C/I的合成由多项 C/N和C/I求取总的C/N、C/I、以及C/(N+I)的算式为(C/NTotal )-1 = (C/NU)-1 + (C/ND)–1(C/ITotal )-1 = (C/IXP_U)-1 + (C/IAS_U)–1 + (C/IM)-1 + (C/IXP_D)-1 + (C/IAS_D)-1(C/(N+I))-1 = (C/NTotal )-1 + (C/ITotal)–1上述三个算式中的数据均为真数形式。

由多项C/N和C/I求取总的C/(N+I)的步骤也可为(C/(N+I)U )-1 = (C/NU)-1 + (C/IXP_U)–1 + (C/IAS_U)–1(C/(N+I)D )-1 = (C/ND)-1 + (C/IXP_D)-1 + (C/IAS_D)-1 + (C/IM)-1(C/(N+I))-1 = (C/(N+I)U )-1 + (C/(N+I)D)–1上述两种不同计算步骤所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星通信载波的链路计算方法为,先分别计算上行和下行链路的载波功率与等效噪声温度比CrT或者载波与噪声功率比C/N、以及载波与干扰功率比CzI ,再求出考虑干扰因素的系统载噪比C/(N+I) 和载波的系统余量。

上下行C/T上行和下行C/T 的计算公式分别为CZT u= EIRP E - LOSS U + G/T SatC/T D = EIRP S - Loss D + GZT E/S式中的EIRF E和EIRF S分别为载波的上行和下行EIRP, Loss u和L OSS D分别为总的上行和下行传输衰耗,G/T sat和G/T E/S分别为卫星转发器和地球站的接收系统品质因数。

上式中的数据均为对数形式。

C/N 与C/T 的关系C/N 与C/T 的关系式为C/N = C/T - k - BW N = CZT + 228.6 - BW N式中的k 为波兹曼常数, BW N 为载波噪声带宽。

式中的数据均为对数形式。

C/I 与C/IM卫星通信载波需要考虑的干扰因素主要有,上行和下行反极化干扰C/I XP_U^nC/I XP_D、以及上行和下行邻星干扰C/I ASJU和C/I AS_Do此外,还需考虑转发器在多载波工作条件下的交调干扰C/IM 。

C/N 与C/I 的合成由多项C/N 和C/I 求取总的C/N、C/I 、以及C/(N+I) 的算式为(C/N Total ) -1 = (C/N U ) -1 + (C/N D ) T(C/I Total ) -1 = (C/I XPJU) -1 + (C/I ASJU) -1 + (C∕IM) -1 + (C/I XPJD)-I + (C/I ASJD)-I-1 -1 - 1(C/(N+I)) -1 = (C/N Total ) -1 + (C/ITotal )上述三个算式中的数据均为真数形式。

由多项C/N 和C/I 求取总的C/(N+I) 的步骤也可为-1 -1 - 1 - 1(C∕(N+I) U ) = (C∕N u ) + (C/1 XP_U) + (C/1 AS_U)-1 -1 -1 -1 -1(C∕(N+I) D ) = (C∕N D ) + (C∕I XP_D) + (C∕I AS_D) + (C/IM)(C∕(N+I)) -1= (C∕(N+I) U ) -1 + (C∕(N+I) D ) -1上述两种不同计算步骤所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

卫星通信—第四讲 链路计算

卫星通信—第四讲 链路计算
4
E类站(14/11)
F类站(6/4) F-1
G T ≥ 22.7 + 20 lg f 4
11米 4.5--5米
F-2
G T ≥ 27.0 + 20 lg f 4
7.5--8米
F-3 G T ≥ 29.0 + 20 lg f
4
9--10米
Quality Grade
Excellent 5
Good
4
Fair
=
Pt Gt Gr
λ 4πR
2
•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路程损耗)
Lf
=
4π R λ
2
=
4π fR c
2
Pr
=
Pt G t G r Lf
(常称通信距离方程)
当用d(m), λ(m)表示时,
[ ]L f = 22 + 20 lg d − 20 lg λ
( dB)
当用d(m), f(GHz) 表示时
例如 A类站(6/4)
G T ≥ 35 .0 + 20 lg f 4
天线直径15-18米
B类站(6/4) G T ≥ 31 .7 + 20 lg f
4
C类站(14/11) G T ≥
11--14米
D类站(6/4) D-1
G T ≥ 22.7 + 20 lg f 4
5米
D-2 G T ≥ 31.7 + 20 lg f
0.148 f 2 v1m.43
式中频率f的单位为(GHz),
能见度νm 的单位为(m)
密雾 Vm < 50m 浓雾 50<Vm<200m 中等 200<Vm<500m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星通信载波的链路计算方法为,先分别计算上行和下行链路的载波功率与等效噪声温度比C/T或者载波与噪声功率比C/N、以及载波与干扰功率比C/I,再求出考虑干扰因素的系统载噪比C/(N+I)和载波的系统余量。

上下行C/T上行和下行C/T的计算公式分别为C/T U= EIRP E– Loss U + G/T SatC/T D = EIRP S– Loss D + G/T E/S式中的EIRP E和EIRP S分别为载波的上行和下行EIRP,Loss U和Loss D分别为总的上行和下行传输衰耗,G/T Sat和G/T E/S分别为卫星转发器和地球站的接收系统品质因数。

上式中的数据均为对数形式。

C/N与C/T 的关系C/N与C/T的关系式为C/N = C/T – k – BW N = C/T + 228.6 – BW N式中的k为波兹曼常数,BW N为载波噪声带宽。

式中的数据均为对数形式。

C/I与C/IM卫星通信载波需要考虑的干扰因素主要有,上行和下行反极化干扰C/I XP_U和C/I XP_D、以及上行和下行邻星干扰C/I AS_U和C/I AS_D。

此外,还需考虑转发器在多载波工作条件下的交调干扰C/IM 。

C/N与C/I的合成由多项C/N和C/I求取总的C/N、C/I、以及C/(N+I)的算式为(C/N Total )-1 = (C/N U )-1 + (C/N D )–1(C/I Total )-1 = (C/I XP_U )-1 + (C/I AS_U )–1 + (C/IM)-1 + (C/I XP_D )-1 + (C/I AS_D )-1(C/(N+I))-1 = (C/N Total )-1 + (C/I Total )–1上述三个算式中的数据均为真数形式。

由多项C/N和C/I求取总的C/(N+I)的步骤也可为(C/(N+I)U )-1 = (C/N U )-1 + (C/I XP_U )–1 + (C/I AS_U )–1(C/(N+I)D )-1 = (C/N D )-1 + (C/I XP_D )-1 + (C/I AS_D )-1 + (C/IM)-1(C/(N+I))-1 = (C/(N+I)U )-1 + (C/(N+I)D )–1上述两种不同计算步骤所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卫星通信链路是指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通信路径,主要用于传输语音、数据和视频等信息。

在设计卫星通信链路时,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包括传输距离、频率选择、传输速率、信道容量和信号质量等,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

首先,为了计算卫星通信链路的传输距离,需要确定地面站到卫星的距离。

这一距离通常通过地面站和卫星之间的视距来估算。

视距的计算可以使用下述公式:视距=√(2Rh+H^2)其中,R为地球半径,H为卫星的轨道高度。

接下来,为了确定适当的频率选择,需要对卫星通信链路的频带进行计算。

频带的选择通常由频率规划规定。

在进行频带计算时,需要考虑传输的数据速率和卫星通信系统的要求。

一般来说,高速数据传输需要使用高频段,而低速数据传输可以使用低频段。

传输速率的计算是卫星通信链路设计的重要一环。

传输速率通常受到频带宽度和调制方式的限制。

传输速率的计算可以使用香农公式来估算:C=Blog2(1+SNR)其中,C为信道容量,B为频带宽度,SNR为信噪比。

信道容量是指在给定的频带宽度下,信号可以传输的最大速率。

在进行信道容量计算时,必须考虑到信噪比、调制方式以及频带宽度等因素。

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调幅调制(AM)、频移键控调制(FSK)和相移键控调制(PSK)等。

最后,信号质量的计算可以通过信号功率的计算来完成。

可通过对信号功率进行估计,以评估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情况。

P=P0GtGr(λ/4πR)^2其中,P为接收信号的功率,P0为发射功率,Gt为发射天线增益,Gr为接收天线增益,λ为信号波长,R为传输距离。

通过上述计算过程,可以得到卫星通信链路的关键参数,从而确定适当的设备和调整相关参数。

这些计算和分析能够为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优化和运维提供重要的依据。

总结起来,卫星通信链路的计算过程包括传输距离的估算、频率选择和频带计算、传输速率的估算、信道容量的计算以及信号质量的估计。

这些计算过程是卫星通信链路设计中的重要一环,能够帮助优化卫星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之欧侯瑞魂创作星通信载波的链路计算方法为,先分别计算上行和下行链路的载波功率与等效噪声温度比C/T或者载波与噪声功率比C/N、以及载波与干扰功率比C/I,再求出考虑干扰因素的系统载噪比C/(N+I)和载波的系统余量。

上下行C/T上行和下行C/T的计算公式分别为C/T U= EIRP E– Loss U + G/T SatC/T D = EIRP S– Loss D + G/T E/S式中的EIRP E和EIRP S分别为载波的上行和下行EIRP,Loss U和Loss D分别为总的上行和下行传输衰耗,G/T Sat和G/T E/S分别为卫星转发器和地球站的接收系统品质因数。

上式中的数据均为对数形式。

C/N与C/T 的关系C/N与C/T的关系式为C/N = C/T – k – BW N = C/T + 228.6 – BW N式中的k为波兹曼常数,BW N为载波噪声带宽。

式中的数据均为对数形式。

C/I与C/IM卫星通信载波需要考虑的干扰因素主要有,上行和下行反极化干扰C/I XP_U和C/I XP_D、以及上行和下行邻星干扰C/I AS_U和C/I AS_D。

此外,还需考虑转发器在多载波工作条件下的交调干扰 C/IM 。

C/N与C/I的合成由多项 C/N和C/I求取总的C/N、C/I、以及C/(N+I)的算式为(C/N Total )-1 = (C/N U )-1 + (C/N D )–1(C/I Total )-1 = (C/I XP_U )-1 + (C/I AS_U )–1 + (C/IM)-1 + (C/I XP_D )-1 + (C/I AS_D )-1(C/(N+I))-1 = (C/N Total )-1 + (C/I Total )–1上述三个算式中的数据均为真数形式。

由多项C/N和C/I求取总的C/(N+I)的步调也可为(C/(N+I)U )-1 = (C/N U )-1 + (C/I XP_U )–1 + (C/I AS_U )–1(C/(N+I)D )-1 = (C/N D )-1 + (C/I XP_D )-1 + (C/I AS_D )-1 + (C/IM)-1 (C/(N+I))-1 = (C/(N+I)U )-1 + (C/(N+I)D )–1上述两种分歧计算步调所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