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的积极性
激发农村小学生积极发言的策略

激发农村小学生积极发言的策略作为农村小学教师,我们经常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不愿意积极发言。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害怕出错,或者是因为他们缺乏思维的启发。
积极的发言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激发农村小学生积极发言,让他们在课堂上敢于开口、敢于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激发农村小学生积极发言的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良好的氛围对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活跃、充满友爱和竞争的课堂氛围。
我们要做好课前准备,把教室布置得整洁干净,让学生感觉到亲切和温馨。
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批评和打压学生的发言。
我们可以通过课堂小组合作、游戏和竞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发言积极性,让学生在竞争中快乐地学习和发言。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激发学生发言的关键。
我们可以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有趣有料的话题,让学生觉得课堂有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发言欲望。
三、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思维是激发学生发言的前提。
我们需要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教会他们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分析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对于课堂内容的热情和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让学生在思考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发言。
四、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发言激发学生发言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扮演某个角色,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通过游戏和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在竞争中快乐地学习和发言。
调动学生积极发言的课堂小策略

调动学生积极发言的课堂小策略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听课效果和课堂参与,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小策略来调动学生积极发言。
1. 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够促进其发言的积极性。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1)摆出引人入胜的题目或话题在课前,我们可以制定0待讲解的内容,选用一些新颖有趣的题目或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进而促进他们参与课堂讨论。
(2)借助游戏的力量运用一些有趣、刺激的游戏形式,可以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下,忽略各种陌生压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收获,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2. 给学生留足思考时间很多学生因思考时间不足而导致发言时显得犹豫不决或不是特别自信,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适当的思考时间,让他们有充分准备和自信。
3. 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听力,吸引学生的关注,更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的紧张度,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具体方法如下:(1)表扬鼓励我们可以通过适时表扬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主动发言,进而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2)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课堂环境要让学生有一种感动,不再对发言造成陌生感。
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启动自由讨论,或让学生交换同桌后的品牌观点,以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4. 合理引导学生的发言合理引导学生的发言,能够让他们有基础的思考,增加答案的深度和准确度,具体方法可以如下:(1)广泛探讨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安排成多维直接,鼓励学生就不同于角度展开讨论,通过交互式技让学生探讨并形成他们的想法。
(2)控制课堂时间课堂时间的控制会对学生成绩产生直接的影响,我们可以适时介绍、解释公众人物,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度评论和思考。
\总结调动学生积极发言的课堂小策略非常多,我们组合采用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教师需要明确掌握每一个小策略,从而精准化地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表现。
激发农村小学生积极发言的策略

激发农村小学生积极发言的策略在农村小学中,激发学生积极发言的策略非常重要,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下面是一些可行的策略,帮助激发农村小学生的积极发言。
1. 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教室里,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非常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亲切友好的态度、耐心细致的指导和相互尊重的交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2. 设计趣味性课堂活动:通过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课堂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和发表观点的热情。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学生作品展示等活动,让学生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个性。
3. 提供开放式问题:教师提问是学生积极发言的重要契机。
教师应尽量提出开放式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和主动性。
开放式问题可以设置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上,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4. 注重鼓励和肯定:教师在学生发言时,要及时给予正面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
可以通过肯定学生的思考和观点,夸奖学生的勇气和才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发言积极性。
5. 推崇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互助合作是激发学生积极发言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帮助,让他们在合作中培养自信和表达能力。
6. 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运用图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借此展开教学讨论和展示。
多媒体资源的呈现形式丰富多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意愿。
7. 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些学生可能由于自信心不足而不敢积极发言,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可以通过分组活动、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小范围内发言,逐渐建立起自信,再逐步扩大到全班范围。
8. 合理安排时间和机会:教师在课堂上要合理安排时间和机会,给学生充足的发言机会。
可以通过轮流发言、抽签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让个别学生占据主导地位,保障每个学生发言的平等性。
激发农村小学生积极发言的策略

激发农村小学生积极发言的策略农村小学生往往因为来自贫困家庭,在语言表达能力、自信心培养等方面都存在困难。
为了激发这些孩子的积极发言,老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点策略: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和孩子们建立亲近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关爱,鼓励大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同时,老师需要有耐心,让孩子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避免打断或者忽略孩子们的发言。
2.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在引导学生表达时,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例如动手实验、课堂竞赛等,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热情,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闲暇时,可以体育比赛、文化活动、独立生活营等方式,让学生们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3.创设自由的表达环境为了让孩子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老师需要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自由的表达环境,避免个别孩子占据了话语权,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考。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孩子们在小组内交流想法,互相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4.避免恶性竞争在小组合作时,老师要避免恶性竞争和比较,减少孩子们的精神压力和自卑情绪。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和优点,在引导学生发言时,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团队精神,让每个孩子都有发挥的机会。
5.给予鼓励和帮助在学生表达时,老师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
同时,在孩子们表达错误或失误时,要及时纠正并给予帮助,让孩子们不断进步。
在激发农村小学生的积极发言方面,这五个策略可以帮助学生们克服畏难情绪,提高语言表达和自信心,不断发掘自身的潜力。
小学高年级语文引导学生积极发言的对策

小学高年级语文引导学生积极发言的对策语文课堂上,学生的积极发言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积极的发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现实中很多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太愿意积极地发言,可能是因为害羞、不自信、害怕犯错等原因。
那么,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呢?下面我将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高年级语文引导学生积极发言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积极发言的前提。
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比如在语文课前播放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频、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穿插一些有趣的故事、笑话等,增加课堂的活跃度;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语文知识竞赛、朗诵比赛等方式,给学生创造更多发言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二、设立鼓励机制除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外,老师还可以设置一些鼓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发言积极性。
可以设立“最佳发言奖”“最佳回答奖”等奖项,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还可以设立“口头表现分”,让学生的发言表现直接影响到课堂表现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积极发言的意愿和程度。
三、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老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不管他们的发言内容是正确还是错误,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老师可以通过一些肢体语言、眼神交流等方式来表达对学生发言的赞赏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发言是受到重视的。
而且,在学生发言之后,老师可以适当地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引导,指出其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发言能力。
四、设置有针对性的发言题目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老师可以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发言题目,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有关的话题,让学生根据题目展开自由的发言;还可以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五、多种形式的发言机会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老师可以提供学生多种形式的发言机会。
如何激发学生课堂上发言的积极性

如何激发学生课堂上发言的积极性
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
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学生沉默寡言,不回答老师的提问,让课堂成为老师一个人的表演。
可能很多高年级的语文老师都有这个共同的困惑。
课上怎样才能使学生畅所欲言呢?我想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在进入课堂之前,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情绪,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展现在学生面前。
在课堂上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气氛。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大胆积极的参与课堂讨论。
经过了解,很多学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的原因在于害怕出错,同学们笑话。
因此,我们教师应当恰当地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
特别是对待学生回答片面或错误的理解时,要努力寻找回答中的正确要素,及时给学生恰当的评价和鼓励,使学生体会到参与课堂的自豪和乐趣。
二、使课堂学习方式多样化,调动学生积极性。
现在,一节课的时间为35分钟,但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约在20分钟左右。
如何使这35分钟成为高效的课堂呢?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变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共同学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上台展示等等。
不管面对那个年龄段的学生,我们都要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怀着一颗爱学生的心,精心备课、上课,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有所收获。
激发农村小学生积极发言的策略

激发农村小学生积极发言的策略1. 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要激发农村小学生的积极发言,需要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农村小学通常条件有限,教室、操场和设施可能不如城市学校那么完善。
教师需要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空间,给学生足够的安全感和自由度,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2. 培养积极的心态激发农村小学生积极发言,首先需要从心态上入手。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培养他们乐观的心态。
只有心态积极的学生才能主动参与课堂,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创设鼓励发言的机制为了激发学生积极发言的意愿,教师可以创设一些鼓励发言的机制。
可以设立一个“发言积分”系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每次积极发言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并且在一定积分值后可以获得一些小奖励。
这种激励机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发言的价值和意义,增强他们的发言积极性。
4. 提供多样化的话题要激发农村小学生的积极发言,需要提供多样化的话题。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选取一些贴近他们生活的话题,比如家庭、农村改革、农民工等,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好说。
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提供一些与时事相关的话题,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5. 注重发言机会教师应该注重给予学生发言的机会。
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组织一些学生会议、家长会、座谈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发言机会,并且能够和社会各界交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6. 对发言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教师在激发学生积极发言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
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发言,都需要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发言的意义和价值。
也要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提升建议,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表达能力。
7. 培养自信心和表达能力激发农村小学生积极发言,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性

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性?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性?在课堂上,只有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才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习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可是,很多孩子课堂发言积极性却不高,接下来华东师范大学芜湖外国语学校提出一些能够激发学生课堂积极发言的有效方案,以供大家参考。
(一)、为学生的发言创造宽松的环境。
就教师本人来说,要民主、宽容、随和,总是以欣赏的眼光评价学生的发言,要让他们知道,不管他们说得是否正确,能站起来发言就是好样的,应为自己敢于发言而自豪。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就会心情坦荡,没有什么顾忌。
(二)、帮助学生破除发言的羞怯感。
教师要时常找那些具有羞怯感的同学谈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自卑。
如果这些同学因没有回答好问题而在课堂上受了委屈的话,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安慰。
(三)、要防止发言权的垄断现象。
在课堂上,有的学生胆大,思维敏捷,老师一提出问题,抢着发言的总是这些同学。
如果教师不注意调控,就会在无形中造成这些同学对话语权的垄断。
假如其他同学很难得到发言的机会,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发言的积极性。
有位教师遇到这种现象,就与班级中的“活跃分子”约定:为了照顾班级中的每个同学,让他们都有答题的机会,以后你们举三次手才可获得一次回答问题的权利,如果答题有创意,可以再奖励一次。
这位教师的做法,既限制了这些“活跃分子”的发言频率,又避免了他们的不满情绪,调动了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更重要的是让大多数同学享有了公平的话语权,使每个同学都感受到课堂发言的乐趣。
启卓越人生,筑民族未来!华东师范大学芜湖外国语学校由华东师大直接举办的一所涵盖了幼儿园到高中15年一贯制的国际化高标准寄宿制学校,学校面向全国招生,为每一位孩子提供优质的双语教育,完全满足孩子的双语教育需求。
为孩子以后的道路保驾护航,在人生路上成就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激发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的积极性
朔州市朔城区第四中学冯红梅
积极发言是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认真思考、努力学习的一种表现,也是重要的教学反馈手段。
培养学生课堂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迫切要求。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围绕教师的教学引导大胆发言,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行为应变能力、培养良好心理素质,能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在教学实践中却碰到的是学生不能积极踊跃的发言,是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沉闷、缺乏活力。
那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能让学生在感觉轻松、心情舒畅、毫无顾虑的放下思想包袱畅所欲言,主动的参与老师的教学和大胆的提出问题及回答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其重要的有效途径是教师要巧用课堂评价语言。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发、唤醒和鼓舞”。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使用各种语言对学生的发言予以鼓励和肯定。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在课堂上,作为老师随时
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作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的支持者,学习的合作者。
当学生勇敢地举起手来的时候,教师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及时发现这只手,让这只手的主人不要有太长时间的等待,让他有自由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当有
些同学举棋不定,对自己感到不够自信时,老师要用鼓励的目光让他充满力量,鼓励他们勇敢地举些手来;当同学的回答很精彩时,老师不要吝啬自己赞赏的语言,及时地真诚地赞一声:“你说得真好!”或者“你真善于动脑筋!”;当同学的发言不尽人意时,老师也不能恼火地大声批评,而要告诉他,你能勤于动脑,真不错。
如果再想想,会更好!因为我们知道,批评上课回答错误的学生,只会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让他们对上课举手产生恐惧感。
所以,我们要告诉这些胆小的学生,上课只要你勇敢地举起手来,就是成功了一半。
如果你能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回答一个问题,那你这堂课就成功了,不虚此行了。
其次,老师首先要做到的是微笑走进课堂。
上课前,老师不妨拿出一面小镜子,对着镜子练练微笑。
当你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后,那就满面春风、神采飞扬地走进教室,温和地和学生打招呼。
当学生看到这样的你,那他们也一定会如沐春风,心里变得轻松自在,上课时自然脑子也变得好使,手也敢举起来了。
课堂上,老师要富有激情,千万不能是一成不变的“湖水”。
老师可以用抑扬顿挫、富有感染性的语言,让学生陶醉其中,产生想说的欲望。
老师还可辅以肢体语言,如挥挥手,握握拳、拍拍手、鼓鼓掌等,让学生的目光一直盯着你,思维的火花一直和你一起点燃。
不是每个学生一开始就有很强的表现欲,有的学生个性文静,性格比较内向,有较强的羞涩心理,他们不喜欢或是不敢当众发表自己的意见。
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的鼓励非常重要,老师不但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克服羞涩心理,而且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表现机会,课堂上尽量提问他们,对于
他们的每一次回答都要给予鼓励,精彩的时候要让全班同学给予他们掌声。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一种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也才能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首先要让他们感觉轻松,没有顾虑,心情舒畅。
所以我们对于每位学生所阐述的观点、看法,不论对与错,我们都要予以保护,使学生在思想上放下包袱,大胆举手发言。
在课上,为了鼓励他们,对于积极发言的学生,不管答对还是答错,允许自己坐下,让他们明白,回答不管正确还是错误,都是正常的。
当发现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下面窃窃私语,小声讨论,不仅不要批评,反而安排时间,让他们在下面自由议论,虽然,这样的议论,不一定能形成规范而一致的结果,但是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参与,孩子表达和思考的需要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所以,我们教师要根据需要随时调整课堂侧重点,当学生比较有话可说的地方,是重点,也是兴趣点的,就深入,就研究得透彻一些,对于孩子不太感兴趣的,比较难的,就不要强求一定要积极举手发言,可以老师直接进行讲授。
其次,营造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氛围也是至关重要。
当发言者的错误回答得到同学的更正时,应该引导他向伙伴说声“谢谢”;当发言者的回答遭到同学嘲笑时,应该要求该同学对发言者主动道歉;当学生发言忸怩或小声的时候,应该柔声鼓励,并让其他学生和我一起耐心倾听。
当
遇到有难度的问题时,选择小组合作展开讨论,然后各组选派代表在课堂上发言,这样使得胆小的在小组内也有了锻炼的机会。
我想,学生在这种一种温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回答问题,他们怎么还会拘束呢?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想成为一名驾驭课堂的艺术大师,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尝试,把埋在学生们心中智慧的火花充分激活,让学生们敢于表达、乐于发言,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畅所欲言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