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学考研试题
历年考古文博专业考研试题选辑

北京大学2001年考题一、名词解释1南方古猿2莫维斯线3兴隆洼文化4牛河梁5新莽嘉量6冯素弗墓7文思院8熹平石经9炳灵寺石窟10园冶二、简述1中国铁器的出现及其意义2西汉帝陵的布局特点3瓷器的出现时间及地域三、大题1试述华北旧石器文化两大系统说的内容及其意义2从姜寨聚落的布局分析仰韶时期的社会组织3从考古材料论周代的丧葬制度4简述我国古代城市里坊制度的变革2002年考题一、名词解释1三棱大尖状器2城背溪文器3蒙特留斯4周原5滇王之印6印纹硬陶7新考古学8法门寺9大明宫含元殿10号墓为陵二、简述1简述水稻起源阶段考古新发现2判断考古遗存年代的方法3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三、大题1马家窑文化特征,并画出代表性陶器3邺城考古发现及意义4元大都考古发现及意义2003年考题一、名词解释1细石器2陶寺文化3丁公陶文4成都金沙遗址5李济6《世说新语》7耶律羽之墓8萨栅银币9湖州镜10黄肠题凑二、问答题1简述莫维斯线和自己对这一命题的认识2黄河流域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3根据考古材料概述中国冶铁术的发达及铁器普遍使用过程4唐大明宫特征及主要遗址5绘图并说明商周鬲的形态特征2004年考题一、名词解释1广谱革命2石器拼合3瑶山墓地4柴尔德5里耶秦简6沂南汉画像石墓7华清池8安伽墓9长沙窑10葡萄镜二、问答题1论述中国农业起源和早期发展过程2 2500-2000BC,中国史前文化最为发达的区域都有哪些,试述这些区域文化较3墓葬资料所见秦文化与楚文化的异同4试述北魏洛阳城的布局特征及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2005年考题一、名词解释1金石学2裴文中3碳145湾漳墓6朱封大墓7天龙山石窟8汉代铁官9夏商周断代工程10低温釉陶二、论述题1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编年及阶段性特征2东周都城的多样性和原因3举例说明汉代诸侯王墓形制及特点。
4北宋皇陵建制2006年考题一、名词解释1、三大气候信息库2、AMS测年3、蛋壳陶4、瑶山墓地5、吴城文化6、金涂工艺7、石阙8、模型明器9、虞弘墓10、号墓为陵二、论述1、什么叫考古学文化史研究?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那些?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论述史前中国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
文博考研试题答案

文博考研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博考研中,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以下哪项描述最为准确?A. 仅关乎历史研究B. 关乎民族身份与文化传承C. 只与旅游业发展相关D. 与经济发展无关答案:B2. 在文物保护工作中,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采用现代科技进行文物修复B. 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规C. 随意改变文物原有状态D. 加强对文物保护意识的普及答案:C3. 考古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古代建筑B. 古代艺术品C. 古代人类活动遗迹D. 古代文献资料答案:C4. 下列哪个不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A. 收藏B. 研究C. 娱乐D. 教育答案:C5. 关于历史文献的分类,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按照时间分类B. 按照地域分类C. 按照语言分类D. 按照作者性别分类答案:D6. 在文物鉴定中,最常用的科学方法是?A. 放射性碳年代测定B. 光谱分析C. 基因测序D. 土壤分析答案:A7. 以下哪项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A. 民间舞蹈B. 传统医药C. 传统节日D. 传统农业技术答案:D8. 关于古代艺术品的价值,以下哪项描述不准确?A. 艺术品仅具有审美价值B. 艺术品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C. 艺术品可以作为研究历史的实物证据D. 艺术品具有教育和启发思考的作用答案:A9. 在文物保护法规中,对于私人收藏文物的规定,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私人无权收藏文物B. 私人可以自由买卖文物C. 私人收藏文物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D. 私人收藏文物不受法律保护答案:C10. 考古发掘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寻找宝藏B. 验证历史记载C. 破坏古代遗址D. 促进旅游发展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文博考研中,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法律保护B. 科技保护C. 教育普及D. 经济开发答案:A, B, C2. 博物馆的展览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A. 展品的历史价值B. 观众的年龄结构C. 展览的教育意义D. 展览的商业价值答案:A, B, C3. 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田野调查B. 实验室分析C. 历史文献研究D. 计算机模拟答案:A, B, C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包括?A. 记录和存档B. 传承人培养C. 市场推广D. 法律保护答案:A, B, D5. 文物鉴定的基本原则包括?A. 真实性原则B. 完整性原则C. 时代性原则D. 地域性原则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物保护的意义。
文物与博物馆学考研题库 章节题库(古器物)【圣才出品】

第2章古器物一、名词解释1.新莽嘉量答:新莽嘉量是新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所制的铜质标准量器。
它形如带双耳的圆筒,上为斛,下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上为合,下为龠,共有5种标准容量。
“嘉”为美好和标准之意,“嘉量”即标准量器。
其制造技术精湛、比例准确,是研究秦汉量制的重要材料。
该器器壁正面有81字总铭,叙述王莽自托为黄帝、虞舜苗裔及制定合于古制的度量衡制度等内容。
每一种量器又各有分铭,记五量的名称、容积、径、深及底的面积。
现仅见传世品藏于台湾省。
2.蚁鼻钱答:蚁鼻钱是楚国货币,其形体较小,体呈椭圆形,上尖下圆,面凸背平,尖头有一小穿孔,又似背面磨平的贝,故常以铜贝称之。
其大者长1.8厘米,重4~5克,小者不足1厘米,多数重2.5~3.5克,最重的有4.2克。
面上有阴文似蚂蚁状,看似蚂蚁歇于鼻尖。
又有类“哭”字者,或称鬼脸钱。
在两湖、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山东等地都有蚁鼻钱的出土。
3.直百五铢答:直百五铢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种钱币,面文篆书“直百五铢”,即价值一百枚五铢,是一种大值虚币。
公元214年汉献帝十九年刘备入蜀后,于成都铸造此币。
初铸时钱大而厚重,后铸则逐渐减重,最轻薄者不足0.8克。
常在钱币背铸或背刻阴文和纹饰,也有背铸阳文,如“为”字或四出文。
4.对钱答:对钱,又称对文钱或对书钱,是指同一种古钱的面文采用两种书体,篆书必居其一,而它们的币值、大小、薄厚、币材、边廓、穿孔完全一样的两枚钱币。
这类钱币基于对称的原理,钱文相同而书体不同、可成双配对。
它最早出现于五代十国的南唐,宋代最为流行,元以后绝灭。
它是中国钱币造型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
5.开元通宝答:开元通宝是唐代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于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仿效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而开铸的,以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
其直径2.4厘米,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
中国的币制自此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代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
西北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历年考研真题

2009年一、名解:(10*6)1.金石学:金石学可金代考古学的根本区别是金石学缺乏近代考古学所具备的以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器物形制学)为基础的一套科学的发掘和研究方法。
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
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
金石学形成于北宋时期,曾巩的《金石录》最早提出“金石”一词。
中国学者将金石学从萌芽到衰落分为四个时期,即春秋末叶到隋唐五代的金石学萌芽期,宋代的金石学肇创演进期,清代的金石学兴盛期,清末到1950年前的近代考古学期。
2.峙峪遗址:1963年,考古工作者在大同盆地西南角朔州的峙峪村发现了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
据C14同位素年代测定,峙峪遗址的绝对年代距今约2.8万年。
峙峪遗址的出土文物非常丰富,石制品约15万件,还出现了比较进步的间接打制产品,如扇形石核和小石叶。
有一件石墨做成的穿孔装饰品,光滑的一面和边缘都经过磨制,摩擦痕迹很清楚,它表明远在2.8万年前,钻孔和磨制技术已在中国出现。
同时,这些石器标志着典型细石器雏形和复合工具的诞生。
通过对峙峪遗址出土动物化石研究表明,发现在面积不大的发掘范围内有众多的马类猎获品,实为旧石器遗址之罕见,因此峙峪人又被誉为“猎马人”。
峙峪人以弓箭和棍棒捕获这些草原动物,从事以狩猎为主的生产活动,创造了中国旧石器时代最为出色的的猎马人文化。
峙峪遗址位于朔州城西北15公里的黑驼山脚下,是一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中国科学院1963年发现。
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除发现大批细小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外,还发掘出数百件有刻划痕迹的兽片和一件人类初期的武器——石旋.3.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 前2500年)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
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江苏淮北一带,安徽和河南省也有少部分这类遗存的发现。
博物馆陈列考研题目及答案

博物馆陈列考研题目及答案博物馆陈列考研题目:1. 简述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原则和目标。
2. 论述博物馆陈列中如何运用视觉艺术来增强展品的表达力。
3. 描述博物馆陈列中常见的几种分类方法,并解释其优缺点。
4. 阐述博物馆陈列中如何结合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
5. 讨论数字化技术在现代博物馆陈列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博物馆陈列考研答案:1. 博物馆陈列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尊重历史真实性、注重观众体验、创新展示方式、以及确保展品安全。
其目标是使展品能够以最佳状态呈现给观众,同时传达出展品背后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2. 在博物馆陈列中,视觉艺术的运用可以通过色彩搭配、光线控制、空间布局等手段来强化展品的视觉效果,使观众能够在视觉上获得更为深刻的体验。
3. 博物馆陈列的分类方法包括主题陈列、时间序列陈列、地理区域陈列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如主题陈列便于观众理解展品的内在联系,时间序列陈列有助于展示历史发展脉络,地理区域陈列则便于展现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
然而,每种方法也有局限性,如主题陈列可能忽视展品的历史背景,时间序列陈列可能过于线性化等。
4. 结合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是现代博物馆陈列的重要趋势。
教育功能可以通过设置互动环节、提供导览服务等方式实现,而娱乐功能则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虚拟现实体验等技术手段来增强。
5. 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陈列中的应用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3D打印等,这些技术能够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和立体的观展体验。
然而,这也带来了挑战,如如何保证数字内容的准确性、如何平衡传统展示与数字展示的关系等。
同时,数字化技术也为博物馆带来了新的机遇,如扩大观众群体、提高展品的可访问性等。
考研博物馆学试题专业课真题复习思考题

1851年英国的 _______万国博览会免费对公众开放, 受此启发, 一些博物馆也免费开放, 进一步推动了博物馆的社 《博物馆学概论》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 博物馆学、理论博物馆学、博物馆、亚历山大里亚博物馆、阿什莫林博物馆、南通博 物苑、古物陈列所、地志博物馆、藏品、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 遗产、生态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新博物馆学运动、藏品征集、社会征集、专题征集、社会 历史类博物馆、藏品分级、藏品编目、文物总收入登记薄、博物馆陈列、基本陈列、临时展 览、形式设计、辅助陈列品、直接观众、间接观众、博物馆疲劳、博物馆之友、二、简答、论述1、 你是如何理解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的。
2、 联系实际,谈谈中国博物馆的现状。
3、 当代博物馆学的发展趋势有哪些?4、 从发展历史角度,论述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
5、 联系实际,论述博物馆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6、 谈谈你对博物馆藏品的理解。
7、 国内外对“博物馆”概念有哪些不同的理解?你的看法怎样?8、 简述博物馆的要素。
9、 藏品征集的要求以及途径。
10、简述我国对博物馆的分类。
11、 1911年至 1937 年中国博物馆发展概况。
12、陈列的基本原则。
13、陈列的步骤。
14、博物馆观众有哪些类型?15、博物馆馆址选择的原则、类型及其评价。
16、博物馆建筑的构成。
17、我国博物馆建筑的布局与造型的三种形式。
18、博物馆陈列室布局有哪些?19、陈列室采光照明有哪些方式?安徽大学 20 08—20 09 学年第 1 学期 《 博物馆学概论 》考试试卷( A 卷)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 20 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开皇家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博物馆是法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化进程。
历届文博考研试题及答案

历届文博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文物保护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A. 原址保护B. 可移动保护C. 修复性保护D. 预防性保护答案:C2. 以下哪个选项是文博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A. 书法B. 绘画C. 考古发掘D. 文物修复答案:D3. 文物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可移动文物B. 不可移动文物C. 历史文献D. 民间传说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博物馆藏品管理的基本要求?A. 完整性B. 真实性C. 可交换性D. 可追溯性答案:C5. 文物鉴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文物的年代B. 确定文物的真伪C. 确定文物的价值D. 以上都是答案:D6. 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哪种方法不适用于金属文物?A. 清洗B. 脱盐C. 电镀D. 抛光答案:D7. 以下哪项不是文物保护法规定的文物?A. 古代建筑B. 古代艺术品C. 古代文献D. 现代艺术品答案:D8. 文物保护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文物的保护措施?A. 定期检查B. 定期修复C. 定期拍卖D. 定期保养答案:C9. 博物馆展览设计中,哪种布局方式不适合展示文物?A. 线性布局B. 环形布局C. 螺旋布局D. 随机布局答案:D10. 文物修复过程中,哪种材料不适合用于加固脆弱文物?A. 环氧树脂B. 聚醋酸乙烯酯C. 硅胶D. 玻璃纤维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文物保护法规定,下列哪些措施属于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A. 原址保护B. 修复性保护C. 预防性保护D. 可移动保护答案:A, B, C, D2. 文博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以下哪些?A. 考古发掘B. 文物修复C. 文物鉴定D. 文物保护答案:A, B, C, D3. 文物的分类包括以下哪些?A. 可移动文物B. 不可移动文物C. 历史文献D. 民间传说答案:A, B, C4. 博物馆藏品管理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哪些?A. 完整性B. 真实性C. 可交换性D. 可追溯性答案:A, B, D5. 文物鉴定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哪些?A. 确定文物的年代B. 确定文物的真伪C. 确定文物的价值D. 以上都是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文物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全]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真题详解
![[全]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2c712ca581b6bd97f19eaf4.png)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真题详解1相对年代[中央民族大学2014年研]答:相对年代是考古学年代分类的一种,与其相对的是“绝对年代”。
“相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绝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形成时的距今年代(具体年代)。
这是考古学研究中两种常用的断代方法。
确定相对年代,主要依靠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研究。
此外,也可以利用某些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文化遗存的对比研究,来判断遗迹和遗物的相对年代。
2埋藏学[山西大学2014年研]答:埋藏学,又称化石形成学,是指专门研究生物死亡、破坏、风化、搬运、堆积和掩埋的整个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各样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一门科学。
埋藏学的提出使古生物学和地质学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早期的埋藏学被认为是古生物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当今的埋藏学已经摆脱了单纯属于古生物学的范畴,而是渗透到考古学尤其是史前考古的领域,能够帮助考古学更准确地认识考古遗迹和遗址堆积的形成过程,从而通过探索遗址微观聚落形态动态变化的重要细节信息来管窥社会组织动态变化的详细过程。
3洛阳铲[山西大学2014年研]答:洛阳铲,又称探铲,是中国考古钻探工具。
一端为半圆柱形铲头,另一端有柄,可以接长木杆或钢管。
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根据这些泥土的土质、土色及包含物来判断地下遗迹、遗物堆积状况。
传说其为洛阳一带盗墓者发明,后广泛用于田野考古,成为中国考古钻探的主流工具,并传至国外。
4考古学[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研]答:考古学是主要根据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及其社会的状况,并进而解析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背景、原因和规律的一门科学。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由于它是以研究人类的文化和社会为目的,故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又由于获取和研究这些遗迹和遗物需要利用多种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而通过这些遗存解释过去人们的意识、行为以及社会状况还需要运用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因此,考古学属于最大的一个交叉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物馆学考研试题
考研是中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是在中国进入研究生学习必须进行的考试,那么你知道博物馆学考研试题吗?下面由为大家整理的博物馆学考研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博物馆学考研试题一一、名词解释
南通博物苑
三性二务
文物修复
博物馆
相对年代
列鼎制度
里耶秦简
司马金龙墓
二、简答(123中任选2,456中任选2)
1.当代世界博物馆发展现状和趋势
2.博物馆陈列与公众教育关系
3.博物馆藏品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关系
4.郑州商城的时代和布局
5.汉代铁官制
6.夏鼐的考古学学术贡献
博物馆学考研试题二一、名词解释(5分一题,6题)
1、博物馆藏品
2、博物馆定义
3、博物馆建筑
4、陈列语言
5、国际博物馆日
6、史密松学会
二、论述(1为必选,23任选一)
1.论述博物馆学
2.汉代画像石墓
3.宋代著名的瓷窑
博物馆学考研试题三一、简答(20分一题,6题)
1、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
2、万国博览会(貌似)
3、辅助展品
4、博物馆的基本功能
5、法定博物馆的基本条件
6、例举博物馆的四大功能区和三条功能线
二、论述题(四选三,每题50分)
1、数字博物馆
2、博物馆陈列展览
3、貌似是博物馆建筑的设计什么的
4、陈列展览的学术支撑
博物馆学考研试题四1、如何用考古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艺术品的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结合玉器进行说明。
2、明代景德镇陶瓷发现的特点。
3、什么是博物馆陈列?博物馆内容研究与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请具体说明。
4、博物馆的教育和服务有什么?请为中小学生设计一种“第二课堂”方案。
5、文物保护和文物修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并进行说明。
故宫参观人越来越多,文物受侵害严重,就民众需求和文物保护的冲突,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6、纸质文物的“染璜”是什么,对纸质文物保护有何意义。
7、商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器发展的特点。
8、考古学的“相关性”是什么。
说考古学相关性研究和考古研究的重要性相当,请说明理由。
然后是一段材料,说何地楚墓出土了《老子》等简牍,认为它们反映了什么什么。
之后香港等地涌现了不知出土地点的类似简牍,反映了同样内容,却受到专家质疑,用上述观点进行分析,说明专家质疑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