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复习
高三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

课堂练习:
在“植物→蝉→螳螂→黄雀→鹰”这条 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 C A.鹰 B.黄雀 C.螳螂 D.蝉 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A A.生产者 C.分解者 B.非生物 被吃关系联结起来的食物关系的顺序。鹰 吃蛇,蛇吃蛙,蛙吃蝗虫,蝗虫吃草,这 就是一条含5个环节的食物链。
捕食链 腐生链
以植物为起点,经食草动物到食肉动物; 以动植物尸体为起点
三种类型 寄生链 以活的动植物体为起点,经各级寄生物
在自然界,一种生物不可能只吃一样食物, 同样,一种生物不会只被另一种生物所捕食, 这样,各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网状,我 们称其为食物网 。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彼此相互交错 连结的复杂营养关系。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 力就越强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 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
湿地
生态系统的大小:大小不一,最大的生态 生态系统的大小:大小不一, 系统为生物圈 系统为生物圈
生态系统的类型
水域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冻原生态系统
1.此食物网有 9 _ 条食物链 其中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是 _ 此食物网有_ _ 条食物链,其中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是 其中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是_ 此食物网有 ____ 2.食物网中蜘蛛和青蛙的关系是 _捕食和竞争_ _ _ _ _ 食物网中蜘蛛和青蛙的关系是_ _ _ _ _ _ _ 食物网中蜘蛛和青蛙的关系是 3.猫头鹰共占有 四 _ _个营养极 它们分别是 三_ _四、五、六 猫头鹰共占有_ _ 个营养极,它们分别是 猫头鹰共占有 个营养极 它们分别是_ _ 、 4.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 _生物群落 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_ _ _ _ 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 5.图中箭头除表示相关两种生物之间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外 图中箭头除表示相关两种生物之间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外, 图中箭头除表示相关两种生物之间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外 还表示生态系统中_ 能量 流动的方向. 还表示生态系统中 _ _ _ _ _ _ _流动的方向 流动的方向
高考生物复习:第9单元 第3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基础达标]1.(2020·辽宁锦州期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B.寄生在人体内的各种细菌都属于分解者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解析:选C。
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但不一定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如硝化细菌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寄生在人体内的细菌属于消费者;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阳光、水分、空气、无机盐等,细菌是生物,不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2020·山西省实验中学质检)在美国西海岸的一个基岩质海岸的潮间带栖息着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几种动物,这些动物被海星所捕食。
科学家将海星从实验小区中移除一段时间后,调查小区中被捕食物种的数量由15种迅速下降到8种,同时发现藤壶和贻贝种群数量明显增加。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小区中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动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海星可以位于第三营养级C.海星移除后,小区物种数量下降的原因是被捕食者之间竞争加剧D.实验结果说明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解析:选A。
生物群落是一定时间内的一定区域的全部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A错误;海星以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几种动物为食,可以是第三营养级,B正确;海星移除后,“小区中被捕食物种的数量由15种迅速下降到8种,同时发现藤壶和贻贝种群数量明显增加”,说明被捕食者之间竞争加剧,而藤壶和贻贝在竞争中获胜,C正确;海星移除后,“小区中被捕食物种的数量由15种迅速下降到8种”,说明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D正确。
3.(2020·湖南永州一模)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含解析)()

第32讲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纲明细] 生态系统的结构(Ⅰ)课前自主检测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生态系统类型众多,一般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P88—小字)(√)2.一个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系统,全部的动物和植物也是一个系统。
(P88—旁栏思考)(×)3.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太阳能变成化学能,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
(P90—正文)(√) 4.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P90—正文)(×)5.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通过食物链由一个营养级向下一个营养级传递,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是固定不变的。
(P91—正文)(×)6.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P91—正文)(√)7.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P91—小字)(√)8.一般来说,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这个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与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越强。
(P92—练习)(√)9.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P92—正文)(√)(2016·海南高考)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 )A.田螺 B.小球藻 C.大肠杆菌 D.草鱼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生产者。
田螺、草鱼是消费者,A、D错误;小球藻是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B正确;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大肠杆菌是消费者,C错误。
知识自主梳理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1.生态系统的概念02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由□01生物群落与它的□03生物圈。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0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1.组成成分:□解者。
2.各生物成分比较[特别提醒]1.三类“不一定”(1)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如蓝藻、硝化细菌),植物不一定是生产者(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生态系统生态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生态系统概论1、生态学起源洪堡《植物地理学随笔》关注的是什么决定了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相对多度。
达尔文《物种起源》“是什么驱动力决定着这一草坪上每种植物种类与比例”恩斯特.赫克尔首次提出“生态学Ecology”坦斯利 1935 首次提出“生态系统ecosystem”,定义强调了生态系统中无机成分与有机成分以及生物有机体之间物质交换的重要性。
G.Evelyn Hutchinson(G.伊芙琳.哈钎森) “现代生态学之父”Raymond Lindeman(莱曼德.林德曼)“十分之一定律”Odum兄弟,能流,开创了“生态系统”研究的热潮,创建了能值理论与方法。
20世纪中叶,“生物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观点形成了以Robert MacArthur(侧重于研究较小等级的生态学系统)和Eugene Odum为首的两大学派。
广泛应用数学模型工具。
20世纪50-60年代酸雨等环境问题,导致环境生态学兴起,开始了生态系统定位研究。
《寂静的春天》1962 蕾切尔.卡逊2、生态系统的特性:(1)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2)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物种数目越多,自我调节能力也越强。
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调节也就失去了作用;(3)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能量流动是单方向逐级递减的,物质流动是循环式的,信息传递则包括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构成了信息网;(4)生态系统中营养级的数目受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最大能值和这些能量在流动过程中的巨大损失。
因此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会超过5-6个;(5)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其早期发育阶段和晚期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特性4、反馈:指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过程5、生态系统生态学:指研究(1)生态系统组成要素、结构与功能、格局与过程、变化与演替,(2)系统内部组分之间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3)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反馈,(4)人为影响与调控生态系统的生态学原理、过程机理及管理技术的科学。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态的调节”复习指引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及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是考查的最高层次 。要在理解生态系统作为一 个有 机统一 体 的基础上 ,进一 步理 解如 何通 过食 物
链 、食物 网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这个层次实际 上是全部生态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层次。考生除了懂得
[ 解析 】由于 E种群
的干物质 的最终去 向有 B和 A,所 以要 使 A种群所
得干物质 的量最少 。只有 在 E种群 以最低 的传递效 率传给 B ( 这时 E种群剩余 干物 质最少 ) ,E剩余部 分再以最低 的传递效率传 给 A时才 可能发生 。B种群
干物质量 为 1 x O ,从 理论上讲 ,至 多消耗 E种 . l 3
1 8 ,则 A种群 干 物 质 Ok J
厂]
量 值 少 的 至 是
。L ÷ 一
①能量来源分析 :生产者的能量来 自太阳能 :各
级消费者 的能量 一般 来 自上一个营养级 ( 同化量 = 摄 人量一 粪便 中所含能量 ) 。 ②能量去路分析 :a 每个营养级生物呼吸作用 的 .
物 减少 ,如蚱蜢 突然减少 ,则 以它 为食的蜥蜴减少 , 蛇也减少 ,则鹰就更 多地 吃兔 和食草子 的鸟 ,从而导 致兔 和食 草子 的鸟减少。在 这里必须 明确 蛇并非鹰 的关 系。 .
雉 b … . L 出
一
唯一 食物 ,所 以蛇减少并不会造成鹰 的减少 ,它可依
则 能量 按 最高 值 1%流 动 . O 则 能量 按 最低 值 2 %流 动 . 0
图 4
( )能量 流动过程 中必须记住 的几个知识点 :① 1 能量流动的起点 :从生产者固定 的太 阳能 :②能量流
生态系统知识点

生态系统知识点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包括动植物种群)和其所在的非生物环境(包括土壤、水和空气)所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
生态系统通常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大类。
了解生态系统的知识点对于我们认识大自然、保护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介绍生态系统的知识点。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两个主要方面: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
1.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指某一地区内不同物种的群体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自然单位。
生物群落中的物种可以相互依赖、共存,形成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关系。
生物群落的特点包括物种组成、种群数量和空间分布等。
2. 非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包括土壤、水和空气等自然要素。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质,其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和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水是维持生物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它参与了生物体的许多基本生活过程。
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动植物生存所必需的。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具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其中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态服务等。
1.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是物质循环的基本单位。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和生物降解等方式进行循环。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固定碳元素形成有机物质;动物通过食物链摄取植物的有机物质,并将其转化成自己的组织和能量;死亡的生物体通过分解作用被微生物降解成无机物质,再次进入生态系统的循环中。
2. 能量流动: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要素,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都依赖于能量的流动。
能量从太阳辐射进入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一级一级地传递,最终以生物体的代谢消耗掉。
能量的流动是生物群落维持稳定状态的重要条件。
3. 生态服务: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生态服务,包括供水、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和土壤保持等。
生态系统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维持了地球的水循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起到了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通过湿地的保护和河流的调节,为人类提供了水资源和防洪功能;通过植物的根系固定土壤,减轻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9.3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学案

9.3 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一、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
3.生态系统的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2)生物群落类群比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营养方式自养异养异养主要生物绿色植物动物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分解有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1.食物链(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2)特点: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般不会超过五个营养级。
2.食物网(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的营养结构。
(2)功能: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渠道。
(3)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高频考点一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例1.关于下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答案】A【变式探究】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乙是消费者,包括各种异养生物C.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D.图中的“甲→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答案】B【解析】从图中甲、乙和分解者的关系可以判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A正确;异养生物中一部分是消费者,如大部分动物,一部分是分解者,如腐生细菌、真菌和少数动物,B错误;太阳能是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C正确;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正确。
高频考点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方法例2.如图为非洲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B.狮子在这个食物网中占据三个营养级C.狮子和野狗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D.蛇的数量减少,狮子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答案】A【变式探究】如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
高考生物复习题生态系统的结构含解析

配餐作业(三十三) 生态系统的结构1.(2018·洛阳市统考一)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不可能呈“S”型增长B.森林群落中各类生物的垂直分层都由阳光条件直接决定C.生态系统中的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D.初生演替过程中,种间竞争可能会导致原有优势种的消失解析限制社鼠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除了食物以外,还有天敌、生存空间等,因此食物充足时社鼠种群数量可能呈“S”型增长,A错误;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由阳光条件直接决定,动物的垂直分层由食物、栖息空间直接决定,B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碳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传递,C错误;初生演替往往是一个优势种代替另一个优势种的过程,D正确。
答案 D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③植物都是生产者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⑤解析化能合成细菌是生产者,①错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②正确;菟丝子是消费者,③错误;蚯蚓等腐食性动物是分解者,④错误;异养型生物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⑤错误。
答案 A3.(2017·山东四市联考)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含有7条食物链B.伯劳鸟和袋鼬只存在捕食关系C.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含有6个营养级D.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解析此食物网中共有8条食物链,故A错误;伯劳鸟和袋鼬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故B错误;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有6个营养级,如桉树→甲虫→蜘蛛→知更鸟→伯劳鸟→袋鼬,故C正确;甲虫的营养级虽比桉树高,但体型小,故D错误。
答案 C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难度较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5条
可编辑ppt
9
解析 该图既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又有各种 生物成分,因此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而图中全 部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捕食关系形成的食物链 只发生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而图中的细菌为 分解者,因此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蛇处于最高 营养级。 答案 D
可编辑ppt
动物
寄生的微生物 和植物,如菟 丝子
营腐生生活 的细菌和真 菌
腐生生活的 动物,如蚯 蚓、蜣螂等
生态系统的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
地位 基石
最活跃的成分 关键 成分
制造有机物,
储存 能量,为
加快生态系统 中 物质循环 , 分解有机
消费者提
有利于植物的 物 ,供生产
作用 供食物和 栖息场所
传粉和种子的 传播
可编辑ppt
7
(2)内容 营养级级别 一 二 三 四 五
成分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四级消费者
生物 绿色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提醒①生产者永远是第一营养级,第一营养级必须
为生产者。
②消费者级别=营养级级别-1。
③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称为第三营养
B.人的作用突出,朝着对人类有益的方向发展
C.有机物基本上保持在系统内部,基本上实现
物质的自给自足
D.抵抗力稳定性低,易受旱涝灾害和病虫害的
影响
可编辑ppt
3
解析 农田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有许
多不同特点:人的作用突出,种植哪些植物都由
人决定,需要人不断劳动,才能保证农田生态系
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系统内的生物成分,
除按人们意愿种养的优势物种外,其他物种通常
要予以排除或抑制,导致系统内生物种类少,营
养结构简单。因此,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
性差,容易受旱涝等灾害的影响。农田生态系统
生产的农业副产品,往往被大量地输出到系统以
外,所以需经常输入大量的物质,如肥料、种子
等,才能使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正常进行。
答案 C
级或次级消费者。
可编辑ppt
8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 彼此 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
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 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
练一练 关于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图所示成分构成了生态系统
B.该图中全部生物的总和构成了生物群落
C.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
16
解析 蓝藻为原核生物,同时属于生产者;腐生细 菌属于原核生物,同时也是分解者;生产者绝大 多数是绿色植物,也有少部分是单细胞生物和原 核生物,综上所述,可知A项正确。 答案 A
可编辑ppt
17
2.下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 (B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不能确定 解析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生 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从箭头 的方向上分析,a的能量和物质来自b,并可传 递给c,所以a是消费者。
1
水域生 海洋生态系统
自然 生 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池塘、河流、
5.类 态系统
湖泊等 森林 生态系统
型
草原 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冻原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农田、人工林Fra bibliotek果园和 城市 生态系统
可编辑ppt
2
练一练 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特点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
A.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第36课 生态系统的结构 必备知识梳理
回扣基础要点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类型
1.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 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生 物圈。
3.结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4.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 信息传递。
可编辑ppt
色植物,A为动物,B为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可编辑ppt
15
③图示中D、A、B共同构成生物群落,食物链
(网) 中只包括D和A生物。
对位训练
1.(2008·上海生物,18)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
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
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
互关系的是
()
可编辑ppt
可编辑ppt
者重新利用
6
提醒 ①四种成分中除消费者外其余三种都是必 备成分,其中最主要成分是生产者,物质循环中 关键成分是分解者。 ②自养一定是生产者,反之也成立;消费者一定 异养,异养不一定是消费者,也可能是分解者。
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 (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
物 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12
(4)析图
①由上图可知: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
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②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惟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
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及其
贮存的化学能)的成分,因此,可以说生产者是
生态系统的基石。
可编辑ppt
13
③从理论上讲,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 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 的基础成分,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 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④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一个 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的话,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 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因此,从物质循 环角度看,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可编辑ppt
14
2.四种成分的判断 (1)图示
(2)析图
①先据双向箭头“ ”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
能量”和“生产者”,再根据两者中有“3”个
指出箭头的D为“生产者”,有“3”个指入箭头
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
D→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
②若问D、A、B具体是什么生物,则D主要为绿
可编辑ppt
4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无机环境:即非生物的物质(空气、水、无机 盐等)和能量(阳光、热能)。 提醒温度即非物质又非能量,故不属于非生 的物物质和能量。
2.生物群落
类群 比较
营养方式
生产者 自养
消费者 异养
分解者 异养
可编辑ppt
5
主要 生物
特例 生物
绿色植物
进行化能合 成作用的硝 化细菌等微 生物
10
构建知识网络
可编辑ppt
11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生态系统的组成
(1)两大部分组成: 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2)四个基本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的联系:
①基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②桥梁:生产者、分解者
③主导(基石):生产者
(3)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可编的辑p联pt 系可用下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