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物理化学离线作业答案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答案及解析(物理、化学)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起点
(物理、化学)
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
一、择题:1~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置在倾角为θ它的固定斜面上,它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在平行与斜面向上的推力F的作用下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
重力加速度为g,推力F的大小为。
A、mgsinθ
B、μmgcosθ
C、mg(sinθ-cosθ)
D、mg(sinθ+cosθ)
考察知识点:第1章力第2节万有引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第2节力的合成和分解矢量和标量第5节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物体的平衡。
习题解析:对斜面上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又因为物体匀速上升所以沿斜面方向受力平衡 F=mg(sinθ+cosθ)
答案:D
2.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保持体积不变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则气体的
A.内能增加,压强增大。
B.内能增加,压强减小。
2018物理化学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7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起点物理化学第1卷(选择题,共60分)可能用到的数据——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N-14 O-16 S- 32 Cl-35.5 Ba-137 一、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相关的是( )。
A电离现象B α粒子散射现象C β衰变现象D光电效应现象2.一质量为12kg的物体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不,则合外力F的大小为( )。
图1A 9NB.12NC.16ND 18N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飞船,分别沿不同轨道绕地琢做国周运动甲的轨道半径大于乙的轨道半径。
则( )A.甲比乙的向心加速度大B甲比乙的运行周期长C甲比乙的动能大D甲比乙的角速度大4.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到玻璃表面则( )A光在两种介质中的频率相等B光在两种介质中的波长相等C光在两种介质中的速度相等D光在界面上可能发生全反射5. 两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工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表示合力为吸引力,f>0表示合力为排斥力,r1为曲线的最低点对应的二值。
则( )。
A当r< r l时,F为引力B当r< r l时,F为斥力C当r> r l时,F为引力D当r> r l,时F为斥力6. 如图,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源,R1. R2为定值电阻,只为滑动变阻器。
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c点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读数U和电流表的读数工的变化情况是( )。
A.U增大,I减小B. U增大,I增大C. U减小,I减小D. U减小,I增大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端与一电压恒定的交流电源相连,用理想交流电表测量输入端的电流。
在输出端有两个相同的小灯泡Ll. L2,当开关S断开时,L1发光,交流电表的读数为12;当S接通时,交流电表的读数为12。
物理化学习题集参考答案(离线必做答案)

2013春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物理化学》课程作业答案(必做)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填空题1.封闭2.封闭系统中不做非体积功的等压过程3.强度性质4.小于二、简答题1.将一部分物质从其它部分划分出来作为研究对象,这部分物质称为系统。
与系统密切相2.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
三、计算题1.(1)Q=0,W=0,△U=0,△H=0(2)Q=2430J,W=-2430J,△U=0,△H=0(3)Q=1548J,W=-1548J,△U=0,△H=02.65.7kJ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单选题1.A二、填空题1.过程的方向和限度2.大于3.绝热可逆压缩4.封闭系统中的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过程5.等于三、简答题1.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
2.在孤立系统中的任何过程,或封闭系统中的绝热过程:△S>0 表示自发过程△S=0 表示可逆过程△S<0 表示不可能发生的过程3.在封闭系统中的等温等压非体积功为零的过程:△G<0 表示自发过程△G=0 表示可逆过程△G>0 表示不可能发生的过程4.一般情况下,固体溶解是熵增加过程,而气体溶解是熵减小过程。
根据△G=△H-T△S提高温度对固体溶解有利,而对气体溶解不利。
四、计算题1.Q=2.479kJ,W=-2.479kJ,△U=0,△H=0,△S=11.53 J·K-1,△S环境=-8.31 J·K-1,△F=-3.438 kJ,△G=-3.438 kJ2. 2.355 J·K-13.(1)△S恒温槽=-11.31 J·K-1,(2)△S空气=13.94 J·K-1,(3)不可逆4. 2.87 kJ·mol-1,石墨更稳定第四章化学平衡一、单选题二、填空题1.(K1ө/K2ө)22.0.024093.向左4.向右5.-15.92三、简答题1.化学反应CaCO3(s)=CaO(s)+CO2(g) 是吸热反应,提高反应温度可以增大平衡常数,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2018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化学试卷-答案

2018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化学试卷答案解析第Ⅰ卷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A、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A。
点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2.【答案】B【解析】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错误;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墙内花中含有香气的分子运动到了墙外的原因,说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正确;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错误;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错误。
故选B。
3.【答案】A【解析】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正确;B、硬水中含有的是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过滤不能将这些化合物除去,故不能通过过滤的方法来软化硬水,错误;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错误;D、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要合理施用,错误。
故选A。
4.【答案】D【解析】A、使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正确;B、在钢铁表面刷油漆能够隔绝氧气和水,防止铁生锈,正确;C、我们在饮食时要做到平衡膳食、均衡营养,做到不挑食,合理摄入人体必需元素,正确;D、焚烧废旧塑料会加重空气污染,错误。
故选D。
5.【答案】C【解析】反应前后C、H、O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4、6、0、4、2。
相差2个C原子和4个O原子,又XCO;A、氧气是单质,故氧前的化学计量数为2,故X中含1个C原子和2个O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2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错误;B、水中不含碳元素,不是有机化合物,错误;C、由分析知,X的化CO,故X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正确;D、该反应生成物有2种,不属于化合反应,学式为2错误。
北京市联合命题2018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联合命题2018年硕⼠学位研究⽣⼊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北京市联合命题2018年硕⼠学位研究⽣⼊学考试试题(物理化学)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效⼀、选择⼀个正确的答案(本题共计60分,每⼩题3分)1、下列过程中,系统热⼒学能变化不为零的是()。
A. 不可逆循环过程B. 可逆循环过程C. 两种理想⽓体的混合过程D. 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2、2mol C2H5OH(l)在正常沸点完全变为蒸⽓时,下列量都不变的是()。
A. 热⼒学能、焓、系统的熵B. 温度、总熵变、吉布斯函数C. 温度、总熵变、亥姆霍兹函数D. 热⼒学能、温度、吉布斯函数3、克拉贝龙-克劳修斯⽅程式可⽤于()。
A.固⽓两相平衡B.固液两相平衡C.固固两相平衡D. 液液两相平衡4、数量和组成⼀定的均相系统,当没有⾮体积功且温度⼀定时,其吉布斯函数随压⼒的增⼤⽽()。
A. 增⼤B. 减⼩C. 不变D. ⽆法确定5、对于相律的应⽤,⽐较准确的是()。
A. 封闭系统B. 开放系统C. ⾮平衡开放系统D. 已达平衡的多相开放系统6、关于杠杆规则的适⽤对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不适⽤于单组分系统B. 适⽤于⼆组分系统的任何相区C. 适⽤于⼆组分系统的两相平衡区D. 适⽤于三组分系统的两相平衡区7、可逆反应X Y(s)Z达到平衡后,⽆论加压或降温,Y的转化率都增⼤,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X为⽓体,Z为固体,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 X为固体,Z为⽓体,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 X为⽓体,Z为固体,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 X、Z均为⽓体,正反应为吸热反应8、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导电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随离⼦浓度(从零开始)增⼤先增⼤后减⼩B. 与离⼦⼤⼩成正⽐C. 与离⼦运动速度成正⽐D. 与离⼦电荷成正⽐9、在⼀定的温度下,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其摩尔电导变化为()。
A.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B.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C. 强电解质溶液增⼤,弱电解质溶液减⼩D. 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完整版)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版含答案,推荐文档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本试卷共16 页,共300 分。
考试时长15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 分)本部分共20 小题,每小题6 分,共1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7.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 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成 CH 3COOH 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B .CH 4→CH 3COOH 过程中,有 C―H 键发生断裂C .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8. 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 17H 35COOH+C 2H 518OHC 17H 35COOC 2H 5+H 218O NH+ B.常温时,0.1 mol·L -1 氨水的 pH=11.1:NH 3·H 2O 4+OH −C. 由 Na 和 C1 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 .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 2+ +2e − Cu9.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10. 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
其结构片段如下图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B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 或 ―NH 2C .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AB CD实验NaOH 溶液滴入FeSO 4 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 2S 溶液滴入 AgCl 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 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3D. 结构简式为:11. 测定 0.1 mol·L -1 Na 2SO 3 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 pH ,数据如下。
2018年安徽高考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真题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完整word版)2018高考理综化学部分(含答案),推荐文档

2018高考理综化学部分(含答案)7.磷酸亚铁锂(LiFePOQ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好2LNaAlO滤液小生L►沉淀止赎1 H S。
,HNO L含L、P、Fe等滤液------ 通标懵」含曲暇亚铁锂滤清…」「谑一碟酸帔■含Li沉淀L■炭黑等窿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8.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10. 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 (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B.22.4 L (标准状况)僦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 1.0N AD. 1.0 mol CH 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 A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 [2, 2]戊烷(,X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学 &科网A .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生成1 mol C 5H 12至少需要 2 mol H 212 .主族元素 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W 、X 、Z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0; W与Y 同族;W 与Z 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X 的单质为气态B . Z 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C. Y 和Z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 . W 与Y 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13 .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 CO 2+H 2s 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 2和H 2s 的高效去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物理化学》课程作业(必做)姓名:张勤学号:717030224002年级:2017秋学习中心:合肥学习中心—————————————————————————————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填空题1. 系统的性质分为广度性质和__强度性质__________。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
Δq=u+W3. 水从25℃加热到35℃,水的热力学能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理想气体在恒定外压下绝热膨胀,气体的焓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 ΔU=Q v的适用条件是。
封闭系统中等容非体积功为零。
6. O2(g)的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零(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
二、简答题1. 什么是系统?什么是环境?答:将一部分物质从其他部分中划分出来,作为研究对象,这一部分物质就称为系统;系统之外与系统密切相关的部分称为环境。
2.什么是等压过程?什么是可逆过程?答: 等压过程是在环境压力恒定下,系统始,终态压力相同且等于环境压力的过程。
某系统经过一过程由状态1变为状态2之后,如果能使系统和环境都完全复原,则该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3.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答: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多咱不同的形式,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能量的总量在转化过程中保持不变。
4.什么是标准摩尔生成焓?什么是标准摩尔燃烧焓?答:在标准压力和指定温度下,由最稳定的单质生成1mol物质的焓变,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在标准压力和指定温度下,1mol 物质完全燃烧的焓变,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5. Zn 与稀硫酸发生放热置换反应,请问在开口瓶中进行还是在闭口瓶中进行放热更多?为什么?答:Zn 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在开口瓶中进行的一部分能量以系统对环境 做功的形式(因反应产生 H2 ,系统体积增大,对环境做体积功)传递给环境,另一部分以热形式传递给环境。
闭口瓶中进行由于不做体积功,全部以热形式传递给环境,因此,闭口瓶中进行放热更多。
6. 石墨在充满氧气的定容绝热反应器中燃烧,若以反应器和其中所有物质为系统,请问燃烧前后热力学能和焓如何变化?答:这是孤立系统, U =0,C(石墨)+O 2 (g)=CO 2 (g)ΔH =ΔU +Δ( pV )=0+V Δp >0,燃烧前后,气体摩尔数不变,温度升高,压力增大,所以,燃烧后,热力学能不变,焓增大。
三、计算题1. 1 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在298K 时,在恒定外压为终态压力下从15.00dm 3等温膨胀到40.00 dm 3,求该过程的Q 、W 、ΔU 和ΔH 。
ΔU =ΔH =0P=nRT/V=(1*8.31*298)/(40/1000)=61.94KPa W=-61.94*(40-15)=-1548.5J Q=-W=1548.5J2. 1 mol 水在100℃、101.3kPa 下蒸发为水蒸气,吸热40.7kJ ,求该过程的Q 、W 、△U 和△H 。
答:Q =40.7Kj W=-3.10kJ △U=37.6Kj △H=40.7kJ3. 已知298.2K 时,NaCl(s)、H 2SO 4(l)、Na 2SO 4 (s)和HCl(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411、-811.3、-1383和-92.3 kJ·mol -1,求下列反应的θm r H ∆和θm r U ∆2NaCl(s) + H 2SO 4(l) = Na 2SO 4(s) + 2HCl(g) 答:2NaCl(s)+H2SO4(1)=Na2SO4(s)+2HCl(g)△r H m e=(∑H)产物-(∑H)反应物=(-1383-92.3*2)-(-411*2-811.3)=65.7KJ/mol4. 已知298.2K 时,C (石墨)、H 2(g )和C 2H 6(g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分别为-393.5 kJ·mol -1、-285.8 kJ·mol -1和-1559.8 kJ·mol -1。
计算下列反应的θm r H ∆和θm r U ∆:2C (石墨) + 3H 2(g )→ C 2H 6(g ) 答:θm r H ∆=-84.6kJ/molθmr U ∆=-79.6kJ/mol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填空题1. 理想气体的卡诺循环由等温可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等温可逆压缩和绝热可逆压缩所组成。
2. 卡诺循环中等温可逆膨胀过程的温度大于温可逆压缩过程的温度。
(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3. 工作在高温热源373K 与低温热源298K 之间的卡诺热机的效率为0.2011。
4. H 2气和O 2气在绝热钢瓶中发生反应的ΔS 大于零。
(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5. 1 mol 373.2K 、101.3kPa 水蒸发为373.2K 、101.3kPa 水蒸气的ΔS J/K108.9J/K (知水的蒸发热为40.64 kJ/mol )。
6. 系统经过不可逆循环过程ΔS 环大于零。
(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7. 1mol 100℃,100kPa 液态水的吉布斯能小于1mol 100℃,100kPa 气态水的吉布斯能(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8. 吉布斯能判据的适用条件是封闭系统等温等压和非体积功为零的过程。
二、简答题1. 什么是自发过程?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答:自发过程是指一定条件下,不需任何外力介入就能自动发生的过程。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指热量由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是不可能的。
2. 空调可以把热从低温热源传递到高温热源,这是否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矛盾?为什么?答:不矛盾。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而空调在制冷时,环境作了电功,同时得到了热,所以环境发生了变化。
3.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如何用熵判据判断过程的方向?答:熵是系统混乱程度的度量,孤立系统的熵值永远不会减少,孤立系统杜绝了一切人为控制则可用熵增原理来判别过程的自发方向。
孤立系统中使熵值增大的过程是自发过程也是不可逆过程;使系统的熵值保持不变的过程是可逆过程,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孤立系统中不可能发生使熵值变小的任何过程。
△S>0表示自发过程△S=0表示可逆过程△S<0表示不可能发生的过程4. 从同一始态出发,绝热可逆过程和绝热不可逆过程不可能到达相同的终态,为什么?答:绝热可逆过程ΔS r = S2,r - S1 = 0绝热不可逆过程⊗S ir = S2,ir- S1> 0S2,ir ≠ S2,r S2,ir > S2,r终态的熵不可能相同,即终态不可能相同。
5. 什么是热力学第三定律?什么是标准摩尔熵?答:热力学第三定律是在绝对零度,任何纯物质完整结晶的熵等于零。
标准摩尔熵: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求得的标准状态下1 mol 物质在温度T 时的熵值。
三、计算题1. 1mol 300.2K、200kPa的理想气体在恒定外压100kPa下等温膨胀到100kPa。
求该过程的△S、△F和△G。
答:△S=5.76J/K△F=-1730J△G=-1730J2. 369.9K的恒温槽在299.9K的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因恒温槽绝热不良而将4184J的热传给室内空气。
(1)求恒温槽熵变和室内空气熵变;(2)该过程是否可逆?答:(1)S恒温槽= -11.31 J/K,S空气=13.95 J/K;(2)该过程不可逆3. 求0.2mol 273K 、100kPa 的O2与0.8mol 273K 、100kPa 的N2混合的熵变。
答:△S=4.160J/K4. 0.50 kg 343K 的水与0.10 kg 303K 的水混合,已知水的 C p,m =75.29J/( K·mol),求系统的熵变和环境的熵变。
答:0.5*75.29*(343-T )=0.1*75.29*(T -303) T =336.33△S=Cp ,m (T/T0)+Cp ,m (T/T1)=2.091J ·K-1 △S 环=05. 在298K 和标准状态下,已知金刚石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90 kJ·mol-1,金刚石和石墨的标准摩尔熵分别为2.38 J·mol-1·K-1和5.74J·mol-1·K-1,求石墨→金刚石的θm r ΔG ,并说明在此条件下,哪种晶型更加稳定? 答:ΔrGθm =2901J/mol ,石墨更稳定。
6. 在25℃和标准状态下,已知CaCO 3(s)、CaO(s)和CO 2(g)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1206.92 kJ·mol -1、-635.09kJ·mol -1和-393.51 kJ·mol -1,标准摩尔熵分别为92.9 J·mol -1·K -1、39.75 J·mol -1·K -1和213.74J·mol -1·K -1,求:CaCO 3(s)=CaO(s)+CO 2(g)的θθθm r m r m r ΔΔΔG S H 和、。
答:ΔrH θ=-635.09+(-393.51)-(-1206.92)=178.32 kJ·mol -1 ΔrSmθ=213.74+39.75-92.9=160.59 J·mol-1·K -1ΔrG θm=ΔrH θ-T ΔrSm θ=178.32*1000-(273+25)*160.59=130464 kJ·mol -1=130.46 kJ·mol -1第三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一、 填空题a) 在蔗糖饱和溶液中,蔗糖晶体的化学势等于溶液中蔗糖的化学势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b) 已知水的正常凝固点为273.15K ,凝固点降低常数k f =1.86K·kg·mol -1,测得0.1000 kg水中含0.0045kg 某非挥发性有机物溶液的凝固点为272.68K 。
该有机物的摩尔质量为0.178kg.mol-1。
二、简答题1.什么是混合物?什么是溶液?答:各组分可按同样方法处理的多组分均相系统称为混合物。
各组分不能按同样方法处理的多组分均相系统称为溶液。
2.为什么稀溶液不是混合物?答:稀溶液中的溶剂蒸汽压符合拉乌尔定律,而溶质蒸汽压符合亨利定律,两者的处理方法不同,所以不是混合物。
3.0.01mol/kg 葡萄糖水溶液与0.01mol/kg 氯化钠水溶液的渗透压相同吗?为什么?答:0.01mol/kg葡萄糖水溶液与0.01mol/kg 食盐水溶液的蒸气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