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

农田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

第一章农田项目概要

第二章农田项目背景及可行性

第三章农田项目选址用地规划及土建工程

第四章农田项目总图布置方案

第五章农田项目规划方案

第六章农田项目环境保护

第七章农田项目清洁生产

第八章农田项目能源消费及节能分析

第九章农田项目建设期及实施进度计划

第十章农田项目投资估算

第十一章农田项目融资方案

第十二章农田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三章农田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第十四章农田项目综合评价及投资建议

第一章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农田生产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本期工程项目属于新建工业项目,主要从事农田的研制开发与制造业务。

二、项目承办企业及项目负责人

某某有限责任公司

三、项目建设背景分析

第三次工业革命不是诸如工业机器人、3D打印、人工智能、数字制造等一部分关键制造技术的突破,而是基础制造技术、制造技术(工具)和制造系统各个层次的技术内部以及不同技术层次之间交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交互性、群体性、系统性突破过程。我们需要从我国的制造业和制造系统发展的基础、现实要求、国际竞争格局、未来定位等着眼,构建我国制造技术突破的总体架构和路线。

四、项目建设选址

“农田投资建设项目”计划在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开发区实施,本期工程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96667.15 平方米(折合约145.00 亩),净

用地面积96107.15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144.16 亩)。该建设场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道路、电力、天然气、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善,非常适宜本期工程项目建设。

五、项目占地及用地指标

1、本期工程项目拟申请有偿受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划总用地面积96667.15 平方米(折合约145.00 亩),其中:代征公共用地面积560.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96107.15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144.16 亩);本期工程项目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68534.00 平方米;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98135.00 平方米,其中:不计容建筑面积0.00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98135.00 平方米;绿化面积6592.95 平方米,场区停车场和道路及场地硬化占地面积18307.56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96107.15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 %。

2、该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农田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农田制造经营的规划建设需要。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8】24号文及国土资发【2008】308号文的规定,某某县土地等别为九等,本期工程项目行业分类:农田行业;根据谨慎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047.05 万元/公顷>1259.00 万元/公顷,建筑容积率1.02 >0.80 ,建筑系数71.31 %>30.00 %,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86 %<20.00 %,办公及生活

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4.80 %<7.00 %,各项用地技术指标均符合规定要求。

六、项目产品规划方案

本期工程项目主要开展农田的制造和销售业务。

七、环境保护

本期工程项目生产过程中无有毒物质排出,并且生产用水为循环水,故无废水排放;环境污染因子主要为生活废水、生活垃圾及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

创新驱动,标准引领。促进工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研发推广核心关键绿色工艺技术及装备。加快完善工业能效、水效、排放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标准,依法实施绿色监管,引导绿色消费。政策引导,市场推动。发挥政府在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中的引导作用,优化工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机制创新,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企业在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八、建设期限及进度安排

1、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

2、“农田投资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完成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市场调查研究、项目建设选址、建设规模的确定、用地审批手续、建设资

金筹措等项事宜,目前正在着手进行办理项目备案工作。

九、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1、按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要求,本期工程项目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两部分,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预计总投资40763.63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9284.2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84 %;流动资金11479.4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16 %。

2、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投资29170.6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56 %;建设期固定资产借款利息113.6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28 %。

3、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投资29170.60 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26263.0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4.43 %,包括:建筑工程投资12316.5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21 %;设备购置费13540.2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3.22 %;安装工程费406.2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0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476.4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08 %(其中:土地使用权费1740.0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27 %);预备费431.0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6 %。

4、总投资及其构成: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固定资产借款利息+流动资金,项目总投资=29170.60 +113.62 +11479.41 =40763.63 (万元)。

十、资金筹措方案

1、项目总投资40763.63 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某某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30968.8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97 %。

2、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5694.9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97 %,其中:项目建设期申请银行固定资产借款3694.9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06 %;本期工程项目正常经营期拟申请银行流动资金借款2000.0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91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无固定资产借款计划。

3、本期工程项目采取其他方式筹措资金4099.7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06 %(其中:申请国家专项资金2342.7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75 %;其他融资1757.0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31 %)。

十一、预期经济效益

1、根据预测,本期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达纲年营业收入81995.82 万元,总成本费用67716.84 万元,税金及附加440.20 万元,年利税总额18104.44 万元,其中:年利润总额13838.78 万元,税后净利润10379.08 万元,纳税总额7725.36 万元,其中:增值税3825.46 万元,税金及附加440.20 万元,年缴纳企业所得税3459.70 万元。

2、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达纲年投资利润率33.95 %,投资利税率44.41 %,全部投资回报率25.46 %,全部投资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6.18 %,财务净现值23707.99 万元,总投资收益率34.63 %,资

本金净利润率44.69 %。

3、根据谨慎财务估算,全部投资回收期5.02 年(含建设期12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 3.61 年(含建设期);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现的盈亏平衡点49.30 %,因此,本期工程项目经营非常安全,财务盈利能力指标表明本期工程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十二、社会效益分析

1、通过与其他备选生产工艺技术对比,本期工程项目能源消费处于节能优势,根据谨慎节能测算,项目达纲年综合节能量43.20 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19.08 %,项目节能效果显著。

2、项目达纲年预计营业收入81995.82 万元,占地产出收益率8531.75 万元/公顷;达纲年纳税总额7725.36 万元,占地税收产出率803.83 万元/公顷;项目建成后,达纲年全员劳动生产率100.00 万元/人。

3、本期工程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某某省某某市发展规划,有利于促进某某市某某县区域农田产业集群发展;此外,项目达纲年为社会提供819.96个就业职位,每年可为某某市某某县增加财政税收7725.36 万元,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十三、简要评价结论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某省及某某市某某县农田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某县农

田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农田投资建设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鼓励类发展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导向;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加速我国农田的国产化进程,推动农田制造产业调整和行业振兴;有助于提高某某有限责任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本期工程项目的实施是必要的。

3、某某有限责任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农田投资建设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819.96个,达纲年纳税总额7725.36 万元,可以促进某某县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由此可见,本期工程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4、项目拟建设在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开发区内,工程选址符合某某省某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证项目用地要求,而且项目建设区域交通运输便利,可利用现有公用工程设施,水、电、气等能源供应有保障。

综上所述,通过本章上述所做的技术、经济、环保、安全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农田投资建设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本报告认为:本期工程项目所提供的农田产品市场前景良好,投资方向正确,技术方案设计先进合理,经济效益突出,因此,本期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并实施无

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因此,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第二章农田项目背景及可行性

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直接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增强了我国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分工地位。从国内看,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52年的17.6%提高到2014年的35.85%,增加了1倍多,促进我国工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转变。从国际看,1990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为2.7%,居世界第九;2000年上升至6.0%,居世界第四;2007年达到13.2%,居世界第二;2010年为19.8%,跃居世界第一。

新兴产业因其产业链较长,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可以说每一项重大技术的突破都会带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但要注意的是,新兴产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发展过程中对于科研投入,人才培养,人才引进,重大科研技术转化等方面的高标准与高要求,因此对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部分短板,尤其是高尖端人才队伍的培养与技术突破,后续依然需要下大力气推进。

第三章项目选址用地规划及土建工程

一、项目选址方案

1、由某某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农田投资建设项目”,通过对拟建

场地缜密调研,充分考虑了项目生产所需的内部和外部条件:距原料产地的远近、企业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成本的高低以及拟建区域产业配套情况、基础设施条件及土地成本等,拟选址在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开发区,0.00 项目建设选址区域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排水通畅、环境适宜、公用设施比较完善、远离污染源的地段;所选建设区域土地资源充裕,而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四方通衢、地形平坦、土地平整、交通条件便利、配套设施齐备,符合项目选址要求。

2、拟定建设区域属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项目总用地面积96667.15 平方米(折合约145.00 亩),代征公共用地面积560.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96107.15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144.16 亩);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农田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农田生产经营的需要。

二、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概况

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GDP)5108亿元,列全省第四位,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7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1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2410亿元,增长8.0%。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0%、48.8%、47.2%。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10.22万元(按年平均汇率6.7518折算为1.51万美元),列全省第四位,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6%。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157亿元,比上

年增长7.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13.7%,其中出口交货值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2%、9.4%、12.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6.1%、33.3%、28.9%。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5%。健康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2%。新产品产值率40.3%,提高3.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纺织、服装、化工等十大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6%,增幅高于全省平均1.1个百分点。

2、某某有限责任公司所选建设地址—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开发区,建有现代化的城区道路、桥梁、供水厂、配气站、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程控电话、电信枢纽;某某县经济开发区水、电、气、路、电视、通讯、排污管道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三、项目选址土地利用情况

1、项目选定场址为租用,该场区已经按某某县经济开发区规划进行施工建设,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合理地将场区土地进行了规划和利用。

2、项目租用场址位于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开发区的现有场区及标准化厂房;场区内建筑物有生产用房,配套了动力、公用工程设施,有配电房、生产车间等。

3、项目租用的场区总用地面积96667.15 平方米,本期工程项目目前

租用建筑面积98135.00 平方米,需要根据生产和办公使用的要求进行部分改造。

4、某某有限责任公司租用的场区场地平整,道路、绿化、公用工程设施等均已基本完善。本期工程项目没有新建的建筑物,所以总图布置不需变动。场区的消防和各幢建筑物的消防设施已经齐备,本期工程项目亦不需做大的改动。

四、项目用地规划及功能指标分析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开发区建设,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选定区域预计规划总用地面积96667.15 平方米(折合约145.00 亩),其中:代征公共用地面积560.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96107.15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144.16 亩);本期工程项目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68534.00 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98135.00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98135.00 平方米,绿化面积6592.95 平方米,场区停车场和道路及场地硬化占地面积18307.56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96107.15 平方米。

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对比分析

根据综合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71.31 %,建筑容积率1.02 ,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86 %,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4.80 %,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047.05 万元/公顷,建设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 %。

六、土建工程建设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预计总建筑面积98135.00 平方米,其中:不计容建筑面积0.00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98135.00 平方米,计划建筑工程投资12316.5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21 %。

第四章总图布置方案

本期工程项目总用地面积96667.15 平方米,其中:净用地面积96107.15 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98135.00 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面积89677.58 平方米,非生产性建筑面积8457.42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68534.00 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占地面积63920.86 平方米,非生产性建筑占地面积4613.14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H≥8.00米按两层计)98135.00 平方米;场区停车场和道路及场地硬化占地面积18307.56 平方米;规划广场面积15281.04 平方米;场区围墙长度13363.20 延米;绿化面积6592.95 平方米;建设场区土地综合利用面积96107.15 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047.05 万元/公顷;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4.80 %;建筑设计耐久年限50年;建筑抗震设防烈度Ⅷ度;建筑结构安全等级2级;建筑耐火等级3级;建筑系数71.31 %;建筑容积率1.02 ;绿化覆盖率6.86 %;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 %;理论停车泊位170.00 个;人均建设用地指标117.21 平方米/人;产业工人人均宿舍面积4.24 平方米/人;人均绿化面积8.04 平方米/人。

第五章产品规划方案和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总体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期工程项目拟建场区总用地面积96667.15 平方米(折合约145.00 亩),其中:净用地面积96107.15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144.16 亩);总建筑面积98135.00 平方米(其中:不计容建筑面积0.00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98135.00 平方米);建筑工程投资12316.55 万元;计划购置安装247台(套)主要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环境保护和安全保障设备,预计设备购置费13540.25 万元。

二、土建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期工程项目预计总建筑面积98135.00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74656.04 平方米,仓储设施面积12782.24 平方米(其中:原辅材料仓储设施7496.35 平方米,成品贮存设施5285.89 平方米),办公用房5766.42 平方米,职工宿舍2210.46 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2719.84 平方米(含部分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预计建筑工程投资12316.55 万元。

三、建设公用工程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建设的公用工程包括: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供热系统、办公生活设施、消防系统等,同时建设场区道路、绿化等公用工程和室外工程,为“农田投资建设项目”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及便捷舒适的生产经营环境。

四、组建生产管理机构

第六章环境保护

一、项目建设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砂石料统一堆放,采取遮盖措施;对作业面和土堆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减少扬尘量;开挖的泥土和建筑垃圾要及时运走;运输车辆不应装载过满,采取密闭措施减少沿途抛洒,并及时清扫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

二、项目建设期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间在排污工程不健全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物料流失、散落和溢流现象;另建造集水池、砂池、排水沟等水处理构筑物,并对施工期废污水进行必要的分类处理达标后排放。

水泥、黄砂、石灰类的建筑材料须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过程中抛洒的上述建筑材料,以免这些物质被雨水冲刷带入污水处理装置内和附近的水体。

三、项目建设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格按照施工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严禁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施工工具;采用文明施工方法,降低噪声源。

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掩蔽物;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尽量压缩

工区汽车数量和行车密度,控制汽车鸣笛;设备调试尽量在白天进行。

四、项目建设期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工程建设期间对生活垃圾要进行专门收集,严禁乱堆乱扔,防止产生二次污染;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的所需原辅材料及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堆场,严禁安置在地表水源周边。

五、项目建设期环境控制措施

项目建设期以控制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为重点内容,加强扬尘污染控制,有效降低大气中颗粒物浓度,提高大气能见度;工程结束后,全面覆盖裸土、树穴,裸土覆盖率达到100.00 %。

大力整治堆场削减扬尘污染源;加强道路保洁,所有建设施工过程全面实施扬尘污染规范化控制措施;加强建筑施工场地噪声控制,对工地噪声的相关工序的重点监控。

六、项目建设期实现固体废弃物的安全、有效、无害化处置措施

项目建设期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建成运营后全面核实工业废物产生情况,实施工业废物特性检测,特别是正确识别危险废物,避免将危险废物作为一般工业废物处理造成污染。

七、项目运营期环境保护对策

本期工程项目建成运营期生产过程中无有毒物质排出,并且生产用水为循环水,故无生产废水排放;环境污染因子主要是生活废水、生活垃圾

及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

八、项目运营期废水治理措施

本期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劳动定员819.96人,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达纲年生活废水排放量约2278.37 立方米/年,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SS、氨氮,经场区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再处理,排放浓度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表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同冲洗废水一同排入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开发区市政管网,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

九、项目运营期固体废弃物治理措施

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场区职工办公及生活产生垃圾量约102.50 吨/年,经集中收集后由环卫工人及时清运,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在农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含废弃包装物),设专人收集后定置存放并进行集中处理,或交回收公司综合利用。

十、项目运营期噪声污染治理措施

本期工程项目噪声主要是农田生产时所产生的机械噪音,因此,在设备选型上首先选用先进的、符合国家噪声排放标准要求的设备(设施),同时,加装防护设施进而降低噪声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对噪声较大的设备可在安装时增加减振消声装置,同时,对于设备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选用降噪装置,降低噪声对场区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

特别说明:由于某某有限责任公司没有提供上级环保部门关于该项目执行环境标准的正式批复文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只是执行环境保护的建议标准和规范,所以,报告所描述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仅仅作为初步分析预测的参考文本。

如若与其后所做的《农田投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表)有冲突或不相符的地方,均以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的正式批复文件为准。

第七章清洁生产

一、工艺技术的特点与先进性分析

1、“农田投资建设项目”使用电能、新鲜水、天然气作为能源,就能源本身而言属于清洁能源,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2、本期工程项目对其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采取比较彻底的预防性治理或回用处理,符合清洁生产、循环使用的环保理念。

3、在设备选型上杜绝采用国家公布的淘汰产品,选用高效率、低耗能的环保设备。项目设计中设备选型立足于国内先进、节能型设备,并充分考虑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复用率。

4、各生产车间内均设置了通风系统,以降低室内温湿度,减少对操作人员的影响。采取得力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噪音,减轻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5、对于生产过程产生的边余废料等将全部收集外售综合利用,即减

少了废物污染,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材料共享。

6、生活废水先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再进入拟建的污水处理设施达标后排入城市排污系统。

7、设备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厂房隔声降噪、合理布局,距离衰减,厂界噪声可实现达标排放。

8、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场区四周均设置了绿化带,以改善室外环境。厂房内设置了排气扇,以改善室内环境。

二、燃料清洁性及清洁化使用措施

1、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清洁能源的使用。所谓清洁能源,简单来讲就是它们的利用不产生或极少产生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污染的物质。

2、本期工程项目使用电能、新鲜水、天然气作为能源,就能源本身而言属于清洁能源,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3、对于本期工程项目来说,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利用生产过程中循环蒸汽余热供暖不另建锅炉,因此,符合清洁能源的要求。

三、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1、在生产工艺流程的选择、功能区规划及设备布置上,充分考虑能源的合理利用、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原材料的二次倒运,使生产区域尽量集中,避免因分散以增加运输能源消费。

2、主体工程布置尽量靠近动力中心,以减少管路和动力线路的能量损失。

3、选用低损高效节能变压器降低能耗;采用节能型光源及混合照明,充分利用自然光,以减少电能的消耗。

4、加强设备及管道的维护,杜绝跑、漏现象的发生。在主要水管路上设置流量控制阀,以便于水量平衡,合理利用水资源,认真做到节约用水。

5、充分考虑排水的重复利用措施,做到一水多用、综合利用,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6、本期工程项目以“清污分流、一水多用”的原则,生产污水、生活废水经污水池沉淀、降解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生产中产生的清洁水经简单处理后回用。本期工程项目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节约水资源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是清洁生产的重要体现。

四、清洁生产管理

1、某某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个现代化的企业,为加强清洁生产管理,提升企业形象,项目营运后须建立健全清洁生产管理体系和工作制度,做到清洁生产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齐全,并且认真贯彻落实。

2、强化原材料质检制度和原辅料消耗定额管理制度。定期对项目物耗、电耗、水耗、产品合格率进行单项和综合考核,并记录备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