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鉴赏入门

合集下载

影视鉴赏第一讲课件

影视鉴赏第一讲课件
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追求真、善、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造健全人格。
一、《影视鉴赏》课程引言 志于道,据于德, 依于仁,游于艺。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 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 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 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
孔子(前551-前479)
3、课程要求与考核方式: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 少要在公共艺术课程中选修一门并且通过考核方可毕业。
一、《影视鉴赏》课程引言
2、课程目标: 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实践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
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 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 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
4、参考书目:
《影视鉴赏》:姜敏、黄钟军著,河北美术出版社*(教材) 《影视鉴赏》(第二版):林少雄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影视艺术欣赏》:陈思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影视鉴赏》(第二版):彭吉象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影视鉴赏》:仵埂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二、为什么要学习影视鉴赏
1、影视鉴赏是进行影视评论的基础,同时也
一、《影视鉴赏》课程引言
课程要求: 保持课堂纪律,严查迟到早退。 做好课程笔记,确保学习质量。 积极互动实践,体验艺术质感。
考核方式: (一)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20%)
包括考勤、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和中期作业等内容 (二)课程笔记(占总成绩的20%) (三)结课考试(占总成绩的60%)
一、《影视鉴赏》课程引言
四、怎样进行影视鉴赏
1、以文学和影戏的方式鉴赏影视作品 (影视文学鉴赏)

影视鉴赏课件(一)

影视鉴赏课件(一)

影视鉴赏课件(一)影视鉴赏课件教学内容•影视鉴赏的概念和意义•影视鉴赏的基本要素•影视鉴赏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影视作品的分类和特点•影视鉴赏的实践与应用教学准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影视作品的片段或剧照•有关影视鉴赏的资料和案例•学生参与讨论的课堂活动设计教学目标•了解影视鉴赏的定义和意义•掌握影视鉴赏的基本要素和鉴赏方法•分析不同类型影视作品的特点和风格•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影视作品的鉴赏与批评•发展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设计说明本课程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展示案例和进行课堂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影视鉴赏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影视作品鉴赏能力。

课程形式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部优秀影视作品的片段或剧照,激发学生对影视的兴趣。

2.介绍影视鉴赏的定义和意义,向学生解释鉴赏的重要性,并与他们探讨影视作品对人们的影响。

3.分析影视鉴赏的基本要素,如故事情节、角色塑造、视听效果等,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了解不同要素的作用。

4.介绍影视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影片结构分析、镜头运用、演员表演等,通过观看片段和练习分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探讨不同类型影视作品的特点和风格,如喜剧、动作片、文艺片等,分析其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类型作品的欣赏方式。

6.进行课堂讨论:安排学生观看一部影视作品,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影片的主题、情感表达等,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7.总结课程内容,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影视作品的鉴赏与批评,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课后反思通过设计这堂课,学生对影视鉴赏的概念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分析不同类型影视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课堂讨论活动增加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

不过,课堂时间安排较紧凑,学生的参与度有待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提供更多的案例和资源供学生参考。

《影视鉴赏》教学《影视鉴赏》第一章

《影视鉴赏》教学《影视鉴赏》第一章

《影视鉴赏》教学《影视鉴赏》第一章影视鉴赏,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对影视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对不同类型影视作品的审美标准和观看习惯。

在影视鉴赏课程中,第一章通常是引言性质的,介绍影视作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让学生对影视艺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影视作品是通过影像和声音等媒介传达信息和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影视鉴赏》第一章中,学生首先会学习影视作品的基本概念,如影片、电视剧、纪录片等,在这一部分,老师通常会介绍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在制作流程、表现形式和受众群体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对影片的种类和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接着,在第一章中,教师还会向学生介绍影视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如剧情、角色、对白、拍摄技法等,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影视作品的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台词表达以及镜头运用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提高自己的影视鉴赏能力。

此外,在第一章中,影视鉴赏课程通常还会涉及影片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影视作品在内容和风格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影片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影片的历史和文化,学生可以拓展对影视作品的理解和观点,更好地欣赏和分析影片的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影视鉴赏》第一章作为整个课程的开端,起着引导和概括的作用。

通过学习第一章的内容,学生可以对影视作品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学习和分析打下基础。

同时,第一章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影片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促使他们更深入地思考影视作品所传递的信息和艺术内涵,提高自己的影视鉴赏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第一章所学内容,逐步深入研究和分析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批判思维,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影片的艺术之美。

影视鉴赏课程知识点总结

影视鉴赏课程知识点总结

影视鉴赏课程知识点总结1. 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影视艺术是一种通过影像和声音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在影视鉴赏课程中,学生首先需要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包括影像艺术和声音艺术的特点、表现形式以及艺术表达方式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对影视作品的创作流程、制作技术和艺术表现力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和分析做好准备。

2. 影视作品的类型和流派影视作品可以根据不同的题材、风格和表现手法来进行分类。

在影视鉴赏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各种不同类型和流派的影视作品,包括戏剧片、喜剧片、动作片、恐怖片、科幻片、纪录片等。

通过对不同类型和流派的影视作品进行分析和比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影视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3. 影视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影视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包括画面构图、镜头运用、剪辑技巧、声音设计、音乐运用等。

在影视鉴赏课程中,学生需要深入了解影视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分析影视作品中不同艺术要素的运用和效果,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艺术分析能力。

4. 影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影视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在影视鉴赏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从影视作品中挖掘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分析影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文精神,从而理解影视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5. 影视作品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影视作品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历史、社会、科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影视鉴赏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趋势,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地区的影视艺术特点和发展特点,从而对影视作品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6. 影视作品的创作分析和评价最后,影视鉴赏课程还要求学生具备对影视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和客观评价的能力。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对影视作品进行创作分析,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来审视影视作品的艺术质量和表现效果,同时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并与他人进行理性讨论和交流。

《影视鉴赏》教学课件 《影视鉴赏》第一章

《影视鉴赏》教学课件 《影视鉴赏》第一章
样也适用于电影的姊妹艺术——电视艺术。
一、影视艺术的综合性
2.影视是艺术和科技的综合
美国的皮克斯、梦工厂、蓝天工作室等动画界的领头
羊,无一不是依靠自主研发的动画渲染系统软件而在业
内获得了稳固的领先地位。
《阿凡达》精彩片段欣赏
影片《阿凡达》剧照
此外,除了动画电影,数字科 技 在许多著名的影视作品中都有大量
二、影、视的区别
6.蒙太奇手法运用维度上的区别
蒙太奇手法在电影中使用较为频繁,电
影画面、声音、色彩等方面的处理都需要使用 大量的蒙太奇手法。 电视艺术形式较多,主要有电视新闻、电视连 续剧、综艺娱乐节目和谈话类栏目等,其中电 视新闻、综艺娱乐节目和谈话类节目较少使用 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手法主要运用于电视剧中。
主观的表现 影视艺术的审美价值必然包含着客观地再现和
这两个方面。
五、影视艺术的运动性
运动性在影视艺术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影视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根本原因。影视的
运动,包括被拍摄对象的运动、摄影机的运动、主客体复合运动,以及蒙太奇剪辑所造成的运动。
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PPT模板下载:行业PPT模板: 节日PPT模板:素材下载: PPT背景图片:图表下载: 优秀PPT下载:教程: Word教程: 教程: 资料下载:课件下载:
二、影、视的区别
2.审美距离不同
电影和人们的现实生活是一种疏离的关系, 而电视和现实生活有一种亲和力。
二、影、视的区别
3.画面感染力不同
《大决战》开头片段欣赏
电影侧重于全景式、大场面的表现,
像影片《大决战》开头冰河解冻、咆哮万里之势,以及千军万 马的宏大战争场面就不是小画面所能表现出来的。
电视由于屏幕较小,它所选用的拍摄方式,比较多地 使用中景、近景和特写镜头,这样就难以表现出辽阔、浩大

大一影视鉴赏知识点总结

大一影视鉴赏知识点总结

大一影视鉴赏知识点总结影视鉴赏是指对电影、电视剧以及其他影视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作为大一学生,了解影视鉴赏的基本知识对于提高审美能力和欣赏影视作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影视元素、视觉表达、剧情结构和情感共鸣等方面总结大一影视鉴赏的基本知识点。

一、影视元素1. 摄影:摄影是影视艺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通过摄像机的运用将故事情节转化为画面。

摄影的构图、光影和色彩运用都能影响到观众对故事的感知和理解。

2. 音乐:音乐在影视中起到烘托气氛、衬托情感的作用。

不同的音乐元素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绪和氛围,例如悬疑、浪漫或紧张等。

3. 剪辑:剪辑是将各个画面衔接起来的过程,它能够影响影片的整体节奏和叙事效果。

合理的剪辑能够使故事更加连贯流畅,观众容易理解。

二、视觉表达1. 画面构图:影视作品中的画面构图需要注意比例、对称和层次感等要素。

一个好的构图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加强对故事的吸引力。

2. 光影运用:光影的运用能够加强画面的层次感,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在黑暗场景中运用适当的光线,或是利用强烈的对比增加画面的冲击力。

3. 色彩运用:色彩在影视作品中起到情绪表达和氛围烘托的作用。

不同的色彩能够给观众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例如蓝色可以表达寒冷和孤独,红色可以表达激情和紧张。

三、剧情结构1. 冲突与发展:好的剧情离不开冲突和发展,通过冲突的呈现和角色的成长,故事才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冲突的升级和解决过程中,观众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波动。

2. 叙事结构:影视作品的叙事结构可以通过时间顺序、倒叙、多线叙事等方式呈现。

适当的叙事结构能够增加观影的趣味性和思考性。

3. 节奏掌控:影视作品的节奏掌握与情节发展紧密相关。

通过加快或放慢节奏,制造紧张或悬疑的效果,引导观众的注意力。

四、情感共鸣1. 观众情感:影视作品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使其产生与角色的共情。

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时能够体验到各种情绪,例如喜怒哀乐等。

2. 主题探讨:影视作品通常会通过对某一主题的深入探讨来引发观众的思考。

影视鉴赏入门

影视鉴赏入门

张石川 郑正秋
第二代导演 30、40年代 蔡楚生 吴永刚 夏衍 费穆 郑君里
第三代导演 解放后十七年 成荫 水华 崔嵬 谢铁骊 凌子风 谢晋
第四代导演 文革后成名 吴天明 吴贻弓 郑洞天 谢飞 黄健中
第五代导演 90年代至今 张艺谋 陈凯歌 田壮壮 吴子牛 黄健新
第六代导演 21世纪后 王小帅 贾璋珂 张元 张扬 金琛 施润久
↖英国广播公司
世界影视的诞生、发展、现状
电视的发展
1836-1954年 黑白电视时期
1954-1963年 彩色电视时期
1964- 20世纪末 多路传播和卫星传播时期
21世纪
数字电视时期
影视制作
前期 准备
中期 拍摄
后期 制作
影视分类
按文学特点分 诗电影 散文电影 小说电影 戏剧电影
无声电影
全息电影
有声电影
立体电影
按技术创 作手段分
彩色电影
宽银幕电影 黑白电影
影视分类
故美 事术 片片 新科 闻学 纪教 录育 片片
影视分类
电视种类繁多,从内容上看,常见的有:
电新纪娱体生科广 视闻录乐育活教告 剧片片片片片片片
类型片
西部片 灾难片 惊悚片 功夫片 黑色片 警匪片 动作片 爱情片 戏曲片 系列片 犯罪片 冒险片 喜剧片 音乐片 黑帮片 战争片 恐怖片 风光片 歌舞片 记者片
影视鉴赏的条件
要有一定的思想理论认识水平
要有一定的影视基本知识
影视鉴赏的层次
评判性鉴赏 消遣性鉴赏 欣赏性鉴赏
影视鉴赏的方法
内容的鉴赏
(1)从宏观角度,把握影视内容的社会、时代、民族蕴含
(2)从微观角度,领悟人的生存、情感、生命的蕴含

第一章--影视鉴赏的基本概念--《影视鉴赏》课件全文编辑修改

第一章--影视鉴赏的基本概念--《影视鉴赏》课件全文编辑修改

第一节 影视与影视鉴赏
2. 影视鉴赏的过程
3.
2.
超越与升华
1.
体验和理解
审美直观感受
第一节 影视与影视鉴赏
三、 影视鉴赏的意义
影视作品既忠于现实生活,又进行恰当的艺术加 工处理,使观众通过影视鉴赏活动不仅可以了解生活, 认识社会,熟悉历史,关注现实,探索自然、宇宙和 人自身的奥秘,从中获得启迪和教益,而且可借以丰 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娱乐和休息,愉悦身心, 陶冶情操,宣泄感情,抚慰心灵,从而升华自己的人 格,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精神文明水准。
第四节 影视的社会功能
五、 传播媒介
影视是以影像和声音结合的形态传 播信息、交流情感、表达思想的。作为 一种电子媒介和大众传播艺术,科学技 术的发展与发达构成了影视存在、发展 的基础和条件,而信息的有效传达成为 影视的重要诉求和目标。
谢谢观看!
第三节 影视鉴赏与其他艺术 门类鉴赏的区别
三、 影视鉴赏与摄影艺术鉴赏的区别
1. 摄影艺术鉴赏的特点
艺术摄影的目的在于抓住最美的时刻、最佳的角 度去揭示自然美和人的美。瞬间机会的把握显得非 常重要。
艺术摄影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使得它的艺术价值常 和史料价值联系在一起,形成摄影艺术独特的生命 力和感染力,摄影艺术的单个画面通常要有深刻的 含义。
第一节 影视与影视鉴赏
一、 影视观看与鉴赏的区别
1. 影视鉴赏的标志
影视鉴赏是影视观众接受影视作品而产生的一种审美 享受。影视鉴赏不同于阅读一般的书刊、报纸时的精神活动。 在影视鉴赏过程中,银(屏)幕上鲜明的艺术形象、感人的 生活画面能够把观众带进一种生动的、具体的、富有魅力的 艺术境界之中,使观众获得审美享受。对于观众来说,只是 一般看电影或电视片并不是鉴赏,只有获得了那种审美享受 的审美快感及审美判断才真正算得上影视鉴赏活动。观众观 看影视作品时如果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就无法理 解艺术形象的本质意义,没有高级阶段的心理思维的参与是 不完全的鉴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影视鉴赏入门【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讲解开课目的⑵明确教学规范⑶介绍课程概况2.过程与方法以教师讲解和学生的表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师生建立关系⑵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明确教学规范,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难点】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影视艺术概说名言集萃:•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丹尼尔.贝尔•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人生价值有所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基本的。

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辨别力,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爱因斯坦讲授新课一、影视鉴赏的含义影视鉴赏是人们在观看影视作品时的一种认识、一种精神活动,是人们观看影视作品时所产生的审美活动的全过程。

•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

综合戏剧、文学、绘画、雕塑、音乐、建筑、摄影、舞蹈等艺术中的多种元素。

•有人说:电影,它从诗中学得了语言和韵律,从小说中得到了故事和描写,从戏剧中吸取了角色和表演,从摄影中搬来了光线和色彩,从音乐中窃取了音响和旋律,从画师处偷得构图和情趣,从建筑那里摹得了框架和结构,这正是对电影这种综合艺术的形象描述。

二.学习影视鉴赏的原因教师:为什么要学影视艺术?(学生谈谈选学的原因或目的)本节课作为导言,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调动大家的学习兴趣。

我希望大家在愉快中学习,在赏析中提高。

缺乏影视教育带来的严重后果。

表现:1.时间上——无节制观看。

2.内容上——无选择观看。

后果:1.懒得动——沙发上的土豆。

2.懒得想——被灌装的信息容器。

3.恣意妄为——道德沦丧,违法乱纪。

学习《影视鉴赏》的重要性1.增加知识,了解信息。

2.提高美学修养,增强审美能力。

3.提高民族素质,建设和谐社会。

二、影视鉴赏的基本知识1.世界电影的诞生、发展、现状•萌芽: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墨子提出光至影亡等10多条光学论断;产于汉代盛行于唐代的灯影戏。

•1654年,德国人发明幻灯。

•1825年,英国人发明幻盘,即两边画着图纸的硬纸圆盘。

•1877年,法国人诺雷制造了活动视镜,制造了动画片。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电影短片《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标志着电影的诞生;1905年,电影进入中国,当时的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由当时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

•1、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电影的成长•视觉暂留原理的发现:比利时物理学家普拉托发现:人的视觉印象,在外界物体停止刺激时不是马上消失的,视觉印象在眼内可以延留0.1秒-0.4秒。

•1878年,美国人姆布里奇与人打赌,飞跑的马是先抬左脚还是先抬右脚,他让24台照相机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在同时拍摄了24张照片,从而不但顺利解决了先抬什么足的问题,而且还得到了马飞跑得较为连续而完整的一段动作,也就是成功地用一组镜头拍下了马飞跑的分解动作•1882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发明摄影枪,是第一架能从一个镜头里一秒摄取若干底片的摄影机,解决了连续摄影问题。

•1887年,爱迪生和助手迪克逊发明胶片凿孔方法,解决活动照片放映问题。

•1888年,美国乔治-伊斯曼发明胶卷。

•1889年,爱迪生发明了活动电影摄影机•1891年,爱迪生发明了“西洋镜”——一种极为简单的放映机。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手提式放映机。

现代电影技术由此而产生。

此后,电影就经历了无声、有声、彩色、现代电影四阶段。

•(1)无声电影•法国电影导演乔治·梅里爱发明了著名的“停机再拍”。

另外,他还发明了多次曝光,摇晃摄影,快动作、慢动作等特技表现,至今仍在电影创作中使用,对电影语言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卫·格利菲斯更被后人称为“好莱坞技术主义的代表”,他的代表作是《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党同伐异》(1916),是默片时期的经典。

他首创巨型片的先河,制作场面宏大,形式新颖,善拍史诗性题材,使用时空跳跃和蒙太奇对比手法,创造了世界电影史上著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法”,至今仍在电影创作中广泛使用。

•查尔斯·卓别林在他的一系列喜剧影片中设计了大胆而夸张地、极富个性品格的表演。

代表作是《摩登时代》、《淘金记》、《舞台生涯》等。

•(2)有声电影•由于录音设备的完善,1927年,美国华纳公司拍摄了《爵士歌王》,虽然只是在片中加进四支歌、一些台词和音乐伴奏,但他却标志着电影进入一个新时代,标志着电影由单一的视觉艺术发展为视听综合艺术,音乐、音响、语言都成为电影的创作元素,大大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力。

•1929年放映了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片《纽约之光》。

•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是《歌女红牡丹》。

•(3)彩色电影•1895——1935年,在这40年间电影都是黑白片。

•早在1925年艾森斯坦在《战舰波将金号》中就尝试采用人工为胶片上色的办法,为战舰升起一面红旗,令人备受鼓舞。

真正的彩色电影是美国人拍摄的《浮华世界》,人们第一次从银幕上看到鲜红的窗帘、蔚蓝的天空。

不过,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彩色片才在全球普及开来,至此,电影艺术的三个构成要素——画面、声音、色彩都具备了,电影走向更完美的成熟,人们从银幕上看到了仿真的世界•(4)现代电影•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介入,无以复加的逼真和极富想象力的表现都是电影艺术成就魅力的新领域。

于是就有了《阿甘正传》中,主人公和已故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握手的情节;《侏罗纪公园》中创造的那些恐龙动用了300多名电脑专家;而《玩具总动员》则有1500个计算机制作的镜头完成,像《狮子王》、《海底总动员》、《小鸡快跑》等动画片则完全由计算机设计完成。

电影成了无所不能的艺术,是彻头彻尾的梦幻世界,科学技术为电影艺术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硬件支持,是想象的空间更加广阔•2从电影艺术的语言的自觉的角度看电影的成长•(1) 卢米埃尔兄弟:“活动照相阶段”。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巴黎一个公园里放映了短片《火车到站》,他运用了景深镜头表现火车从远到近,极具纵深感,放映时吓得前排观众净空逃逸。

《水浇园丁》有了简单的故事情节,也有喜剧因素然而,此时的电影还称不上独立的艺术,只能说是对生活的纯粹的纪实片段。

卢米埃尔兄弟只强调电影的照相功能,认为只能被动的摄录生活,完全排斥电影的假定性和电影艺术的创作。

(2) 梅里爱:“戏剧化电影”阶段梅里爱(1861-1938)原来是演员、舞台魔术师和剧院老板。

这种独特的经历使他的电影活动打上了浓厚的喜剧色彩。

梅里爱对电影的贡献是巨大的、多方面的:1)梅里爱创建了电影史上第一个专业摄影棚,而且第一次把剧本、演员、服装、化妆、布景等戏剧艺术常用的手法引进电影。

这一点意义非凡,它意味着电影可以造假。

这使得电影史上除了卢米埃尔兄弟奠基的写实主义美学传统以外,有由梅里爱奠基了电影美学史上第二个重要的美学传统——戏剧化电影美学传统。

2)在电影技巧上,梅里爱是最早用电影技巧的人。

如前面我们提到的停机再拍的技巧,这是把两个不同的镜头剪辑在一起的蒙太奇手法的前奏。

此外,他还使用了诸如叠印、叠化、多次曝光、渐隐、渐显等后来电影常用的一些手法。

梅里爱的代表作是《月球旅行记》。

(3) 鲍特和格利菲斯:自觉使用蒙太奇美国人鲍特是爱迪生公司的导演和摄影师。

他是把摄影机作为艺术手段来使用的第一人。

鲍特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是《火车大劫案》,在这部西部片中,鲍特把摄影机从摄影棚中解放出来,在奔驰的汽车或运行的火车上进行跟拍。

子弹横飞、马匹纵跃的场面令观众兴奋不已。

鲍特在该片中的另一个创举是把同景的戏放在一起拍摄,然后根据剧情需要进行剪辑。

这种既省钱又省时的办法得到了后来者的继承。

鲍特在《火车大劫案》中进一步完善了剪辑并取得惊人的效果。

他运用时空交叉的方法,在观众眼前展现了双线发展的电影情节:一面叙述匪徒纵马逃跑的仓惶,一面表现警察追捕逃犯的雄姿。

这是在电影史上第一次用电影画面说出“与此同时”•1907年,鲍特把格里菲斯引入影坛当演员,后格里菲斯当导演。

其代表作是《一个国家的诞生》(1914)、《党同伐异》(1916)。

格里菲斯的最大艺术成就在于把电影的基本构成单位由场景变成了镜头。

他把一个场景分成了若干个镜头,而完成片是由若干个场景构成的。

由于有更多的系列镜头可以利用了,再剪接时他就可以刻意制造节奏;缩短镜头,加快故事进展的速度以制造紧张气氛;加强镜头,取得舒缓的效果,以表现浪漫抒情的氛围。

镜头的独立性和运动性产生了蒙太奇手法。

格里菲斯把握了摄影机的运动性,从而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他是实践蒙太奇的先驱,作为创新者,他是有巨大功绩的。

•(4)、普多夫金与爱森斯坦:蒙太奇的理论化•普多夫金(1893-1953)与爱森斯坦(1898-1948)是前苏联著名的导演和电影理论总结者。

普多夫金认为电影艺术的基础是蒙太奇,在银幕上对真实的事件用特定的方式予以描述,使它有别于事件本身,这就使电影成了一门艺术。

它是叙事的抒情蒙太奇的成功实践者。

•普多夫金的代表作是《母亲》,如影片中当革命者巴维尔在狱中想象它出狱的情景时,普多夫金把镜头从他微笑的脸庞切换到冰雪融化的山涧溪流,晶莹的水从严冬的禁锢中汩汩流出;再如影片结尾,游行的群众汇成浩浩荡荡的人流,沿着一条大河前进,此时,镜头切换成大河夹着浮冰奔腾向前的场面,象征革命力量势不可挡。

•爱森斯坦(1898-1948)认为,电影的思维是一种蒙太奇思维,两个或多个不同镜头的对立、撞击、冲突会产生新的含义。

这表现在他的代表作《战舰波将金号》,全篇70分钟,1346个镜头。

其中堪称“经典之中的经典”是“敖德萨阶梯”段落,极具惊心动魄的震撼力。

其放映时间长达3分43秒,镜头有139个之多,镜头的组接产生了极强的蒙太奇效果和艺术节奏感,如群众的四散奔逃与沙俄军队的步步逼近,沙俄军队整整齐齐的乡下走与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孤孤单单的向上走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冲突。

繁复的对比和冲突,使的时间仿佛被拉长了,空间仿佛被扩大了,艺术的震撼力与丰富的思想内涵也由此而产生。

•(5)巴赞:长镜头对蒙太奇的补充•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长镜头理论。

什么是长镜头呢?从技术手段看,一般认为时间在30秒以上的镜头就是长镜头。

但长镜头理论不仅仅是一个技巧或手法的问题,而是对电影美学观念上的一次极大的丰富。

•巴赞认为,用长镜头和深镜头拍摄影片可以避免蒙太奇把时间和空间整体割裂的七零八落的毛病,能保证事件的完整过程和时间和空间的真实性,然观众看到现实生活的全貌以及事物之间的原本意义上的联系。

这样的电影才有真实感。

•2、类型片•类型片是影视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虽不严谨却影响深远的分类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