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
管理学14种行政管理理论

管理学14种行政管理理论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管理和实践的学科,涉及到各种管理理论和原则。
而行政管理理论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涉及组织中管理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涉及到管理者在组织中管理所需的能力、技能和知识。
行政管理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理知识,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管理学中14种不同的行政管理理论,以便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1. 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最早期理论之一,主要由弗雷德里克·泰勒、亨利·福特和马克斯·韦伯等人提出。
古典管理理论认为,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组织活动,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他们提出了管理的四项原则:科学管理、权责明确、專業化和效率。
这些原则对组织管理的实际操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行政观念行政观念是由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
他主张,行政工作应该是一种专业化的、非政治的工作,行政管理者应该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在组织中承担主要的管理职能。
这种观念对现代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出了行政管理的特征和要求,对组织中行政管理的角色和地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3. 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主要由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他提出了“分工与协作”的原则,并称之为科学管理。
他认为,管理实践应该建立在科学的方法和原则上,通过研究和实验找到最佳的管理方法和组织方式,从而提高组织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科学管理理论重点强调了管理的科学性和正规性,对管理的方法、技术和流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逐步改进。
4. 行政秩序理论行政秩序理论是由美国政治学家伍德罗·威尔逊提出的,他认为,政府应该通过行政管理来解决社会问题和提高社会福利。
他提出了政府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能和目标,强调政府行政管理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则,保证行政效率和公平性。
泰罗名词解释管理学

管理学的概念与发展管理学的定义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与人力资源的学科,旨在研究和探索有效的组织管理和领导理论、方法和实践。
它涉及了许多相关的主题,如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等。
管理学通过研究和分析组织内部的各种因素,致力于提升组织的绩效、创造价值,并塑造一个持续发展的组织文化。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1. 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代表人物有弗雷德里克·泰勒、亨利·法约尔等。
他们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认为通过科学方法来进行组织管理可以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古典管理理论注重组织的结构和职责分工,强调管理者的权威和控制。
2.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为埃尔顿·梅奥。
他认为员工的态度、行为和动机对组织绩效有重要影响,因此应该关注人的因素来进行管理。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注重员工的满意度、动机激励和团队合作,强调人与组织的互动关系。
3. 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代表人物有彼得·德鲁克、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帕特里克·朱士顿等。
现代管理理论强调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追求创新和变革。
它关注领导力、战略规划和组织结构等方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4. 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强调组织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制定和实施长期发展目标和战略计划。
战略管理考虑组织的内外环境,分析竞争对手和市场趋势,制定适应性的战略,以获得竞争优势。
管理学的重要概念及其应用1. 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员工在组织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
它研究员工个体和群体的决策过程、领导行为、团队动力学等,通过了解和预测员工行为,指导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
2.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的关键领域,涉及到员工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管理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可以获取和培养合适的人才,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促进组织绩效的提升。
战略管理知识点

战略管理知识点战略管理是现代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它涉及组织内部的长期目标设定、资源配置以及竞争优势的形成与维持。
在企业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和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掌握战略管理的知识点对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战略管理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探讨,包括战略规划、组织诊断、竞争优势、战略实施等方面。
1. 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企业制定长期目标和战略路径的过程。
首先,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使命和愿景,为长期发展设定方向和目标。
其次,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分析,确定适应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最后,将整个规划过程分解为具体的年度目标和行动计划,确保战略的有效执行。
2. 组织诊断组织诊断是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发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的过程。
通过组织诊断,企业可以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找到内部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应的战略来改善组织的运营效率。
3. 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相对于竞争对手所拥有的能力或资源,使其能够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并取得利润。
竞争优势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如低成本优势、差异化优势、创新优势等。
企业需要通过分析市场需求、竞争对手以及自身能力来确定自己的竞争优势,并加以巩固和扩大。
4. 战略实施战略实施是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
它包括资源的配置、组织的设计、绩效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
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合理分配资源,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组织的各项活动协同配合,以达到战略目标的有效实现。
5. 战略评估战略评估是对企业战略执行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对战略执行过程的监控和评估,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偏差,并做出必要调整。
战略评估可以通过制定关键绩效指标、定期报告和评估会议等方式进行。
总结:战略管理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它涉及到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目标的制定、资源的配置和战略的执行等方面。
通过合理运用战略管理的知识点,企业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战略管理中的核心竞争力

战略管理中的核心竞争力战略管理是管理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其主要目的是制定和执行组织的长期规划,以实现其目标和愿景。
在战略管理中,核心竞争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战略管理中核心竞争力的概念、重要性和如何开发和保持核心竞争力。
何谓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指一家企业相对于其竞争对手拥有的优势。
这种优势可以是公司的产品、服务、市场地位、知识产权、人员资质等等。
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持久的、难以模仿的、具有战略性的优势,这种优势可以被视为企业长期成功的基础。
重要性核心竞争力在战略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企业顺利地进入市场并获得竞争优势。
其次,它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利润并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最后,它可以帮助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适应变化并保持竞争力。
如何开发和保持核心竞争力?开发和保持核心竞争力需要一些策略和技巧。
下面是一些关键的步骤:1. 定义核心价值主张核心价值主张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它需要清晰地定义企业的目标、产品和服务以及整个企业的定位。
核心价值主张不能太笼统,应该清晰地表述企业的优势和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价值主张应该与其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相匹配。
如果企业的核心价值主张与顾客的需求不同,那么企业很难保持竞争优势。
2. 研究市场和竞争环境企业需要深入了解市场和竞争环境,以确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同时需要考虑未来市场的趋势和竞争对手的预期行为。
这可以帮助企业定位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确定如何开发和保持其核心竞争力。
3. 投资于技术和创新技术和创新是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企业需要不断地投资于技术和创新,以确保其产品和服务始终处于行业的前沿。
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该保持对竞争对手的了解,以适应新技术和新创新带来的变化。
4. 建立强大的品牌品牌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可以帮助企业获得市场份额,并建立可靠的声誉和信誉。
企业需要投资于品牌,打造出强大的品牌形象,以吸引更多新客户,并保持现有客户的忠诚度。
浅谈战略管理的核心能力理论

浅谈战略管理的核心能力理论引言战略管理作为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企业的发展和竞争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有一套有效的战略管理体系,以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
在这个过程中,核心能力理论作为战略管理的基础理论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就浅谈战略管理的核心能力理论展开讨论。
1. 概念解析1.1 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学科,旨在通过明确组织的目标和方向,制定和实施战略,以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
战略管理包括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等环节,要求管理者具备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
1.2 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指企业内部所拥有的一系列资源和能力的综合体,能够为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
核心能力是企业在长期竞争过程中所积累的,具有独特性、可持续性和不易模仿性。
2. 核心能力理论的起源核心能力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哈莉斯·特里克(Gary Hamel)和克科·普拉哈拉德(C. K. Prahalad)于1990年提出。
他们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仅取决于资源和能力,而是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够将这些资源和能力转化为顾客价值。
3. 核心能力的特征核心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独特性:核心能力是企业独有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或复制。
•可持续性:核心能力不仅仅是一时的竞争优势,而是长期积累和发展的结果。
•顾客价值:核心能力要能够为顾客提供价值,满足其需求和期望。
•整合性:核心能力是企业各项资源和能力的综合体,相互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4. 核心能力的培育与发展企业想要培育和发展核心能力,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4.1 识别核心能力企业首先需要识别自身的核心能力,找出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
这需要企业进行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分析,找出与企业战略目标相匹配的核心能力。
4.2 建立知识共享机制核心能力的培育需要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和合作。
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和共享机制,鼓励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知识的创造、传递和应用效率。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嬗变与新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嬗变与新趋势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其理论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嬗变趋势以及新趋势三个角度探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
一、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战略管理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家佛吉尼亚.拉塞尔强调了企业顶层管理层需要采取长远规划进行企业战略管理。
到了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尔引以为豪的著作《企业之间的博弈》基本奠定了现代战略管理的基础。
其主要观点是:企业是在某种博弈的状态下生存和发展的,顶层管理者需要寻找企业最佳的策略选择。
到了20世纪70年代,波特提出了五力模型,描绘了企业生态环境中的五大力量: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替代品和新进入者,其对企业战略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后,哈姆尔和普拉哈拉德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应该发掘自身核心能力,培养核心竞争力,以获得长久竞争优势。
二、嬗变趋势1.战略管理理论由量化分析转向质性分析。
在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初期,经济学的理性分析都是该领域研究的主流。
乔治塞特仁在其所著《竞争战略》中强调了市场占有率与退出门槛这两个指标极为重要,成为了当时战略管理理论奠基的两个重要基石。
然而,随着时代的演进,人们逐渐认识到企业发展不仅仅是数字,还有许多非经济因素,如所处行业环境、管理团队素质、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因此从80年代开始,研究者们逐渐开始探索如何定量考察这些质性因素对企业战略选择获得的影响。
2.管理并购重视企业文化管理并购是企业战略选择的一种方式。
在经济特区、自由贸易区、高科技园区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企业催生了许多并购潮,大量资金充分发挥出了并购的作用。
然而,并购过程中经常忽视企业文化的差异,往往会导致合并后的企业内部矛盾和管理混乱。
因此,企业战略选择中必须重视企业文化。
3.注重跨界融合创新在当今竞争激烈、全球一体化的经济环境下,企业需要在创新领域不断寻找新的突破点,注重跨界融合。
战略管理 课程思政

战略管理课程思政战略管理课程思政战略管理是现代管理学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组织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制定和实施长期目标,并通过资源配置和行动决策来实现这些目标。
战略管理的思政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战略管理课程思政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
战略管理的核心是目标的制定和实现,而这些目标必须符合社会的需求和价值观。
通过战略管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要,从而培养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战略管理课程思政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战略思维。
在不确定的环境下,组织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调整,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战略管理课程通过教授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灵活应对各种挑战。
战略管理课程思政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战略管理需要组织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以及领导者对组织整体的把握和决策能力。
战略管理课程通过案例分析和团队项目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团队。
战略管理课程思政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
战略管理涉及到复杂的问题和不确定的情况,需要学生具备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战略管理课程通过教授战略管理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迅速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战略管理课程思政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战略管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创新精神,提高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出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这些能力将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战略管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应该引起广大学生和教育者的重视。
管理学专业学科分支详解

管理学专业学科分支详解管理学是一门独特而广泛的学科,包含了多个不同的分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管理学的几个重要分支,包括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分支的内容和重要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全貌。
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人们在组织内的行为和互动。
它关注个体在组织环境中的思维方式、动机、决策过程以及与他人的关系。
通过研究个体和组织的互动,组织行为学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如何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绩效,以及如何建立积极的工作环境。
此外,组织行为学还涉及到领导和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探讨了有效的领导和管理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专注于组织中的人力资源需求和管理。
它涵盖了员工招聘、培训和发展、绩效管理以及员工关系等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确保组织能够拥有合适的人员,并能够激励和保持员工的积极工作态度。
这个领域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企业所认识,因为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战略管理是管理学中的关键分支之一,研究如何制定和实施组织的长期目标和计划。
战略管理强调整体规划和资源配置,以确保组织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取得成功。
它包括分析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制定适应性战略,并监控和评估战略的执行情况。
通过战略管理,组织能够更好地应对变化和风险,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市场营销是管理学中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学科,研究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销售和推广。
市场营销强调了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的重要性,通过市场研究和战略规划来满足这些需求。
市场营销的核心是构建品牌形象,吸引潜在客户并提供卓越的产品和服务。
掌握市场营销的原理和技巧可以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上述提到的分支,管理学还涉及许多其他领域,比如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金融管理等。
每个分支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性,共同构成了管理学这一广阔而复杂的学科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管理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上课学
期: 2008年秋
学时:学分: 32 2
上课时间:上课地点: MBA 104 周 8讲课教师:
曹桂华陈莲芳
办公地点:北1楼437 或行政楼4
电话:
Email: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战略管理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对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企业职能
管理理论学科的整合,解决这些职能活动如何整合为一个整体,以充分发挥系统功能。
课程目的
是培养MBA学员的战略思维,形成清晰的战略管理的基本思路框架,系统掌握战略管理的基本
理论和原理,及战略分析和评价的方法与手段,提高学员的战略管理能力。
二、课程基本内容
课程主要内容有:战略过程与战略管理者;战略环境分析;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国际化战
略;战略实施与控制;综合案例分析与评述
三、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员树立战略管理基本思路框架,系统掌握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
原理,提高战略管理技能和战略变革能力。
1、课堂教学
本课程采用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其中讲授约2/3,讨论约1/3。
要求学员在讨论前要
阅读案例资料并初步思考案例问题,课堂上以上小组形式进行案例讨论,每组发表小组讨论结果;
其中2-3案例要求小组提交案例报告,并计入最后的课程成绩。
如果累计三次未能参与课堂学习,则建议不必参与课程考试。
2、课后作业
法分析所在SWOT内容包括:阅读每讲提供的拓展性读物;阅读布置的案例资料,并撰写分析报
告;运用.
公司的战略定位。
、案例分析3音乐手机之争;兰州华联综合超市有限公司;中海油海外
并购;巨湖集团的战略重点转移;张先生的苦恼;海天集团的变革、课程考试4)构成。
)
和结束考试(55%由平时(45% 20%))、平时作业(平时包括:考勤(10%)、案例小组分析报告(15%
四、教材及参考文献教材:霍斯基森,吕巍等译。
战略管理:战略与全球化(概念)杜安·爱
尔兰,罗伯特E. 迈克尔 A. 希特,R.
2005年(原书第6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课后阅读与参考文献: 2004年.王方华,吕
巍。
MBA最新核心课程教材——战略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1 年MBA系列教材)。
北京交通大
学出版社,2006.黎群等。
战略管理(现代2 年.核心课系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林
建煌。
战略管理(MBA精品课程系列教材年)。
华夏出版社,2005.迈克尔·波特。
竞争战略(41980.
年)。
华夏出版社,20055.迈克尔·波特。
竞争优势(1985 11月年6.张岩贵。
中国公司全球
竞争与中国。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4月7.朱江,武守坤。
以人为本实施战略与细节。
经济管
理出版社,2007年年,2005唐方敏。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中小企业管理与发展论丛。
科
学出版社,严大中,8.徐立青8
.清华大学出版社,)MBA核心课程英文版教材第10版) (清华(9. 弗雷德.R.戴维.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2006.05
五、成绩),课程考试——20%%,案例讨论——15%,平时作业(10课程成绩:由3部分构成,出勤——%。
55六、教学安排次。
具体分工如下:4两位老师各讲曹桂华教授主要讲授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框架;战略管理者;企业战略的环境分析;企业战略的总体战略。
介绍的主要案例包括:战略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素质,讨论百龙矿泉壶厂家的总裁孙蔩贵在行业兴衰中所犯错误;日本汽车行业的不同市场地位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战略的运用。
陈莲芳副教授:业务层战略,包括一般竞争战略和不同市场竞争地位的竞争战略;国际化战略,包括国际化战略类型、国际市场进入方式,跨国联盟与跨国并购;战略实施与控制,包括战略实施一般框架,战略实施与组织结构、战略实施与企业文化、战略实施与领导;综合案例分析与评述。
学员练习有:如何构建竞争优势?是什么使外国企业在国际化战略中看好中国市场?战略实施中可能
另外还包括案例分析。
会遇到哪些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