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描写提示语练习
语言中间写一句话再写语言的格式

语言中间写一句话再写语言的格式1、拉车式(提示语在前)例如:爸爸说:“下午去公园野餐,你赶紧准备一下吧。
”班长大声喊道:“老师来啦,快坐好!”提示语在前,引语在后,引号之前用冒号,这是最常见的对话描写形式,用来突出人物身份、动作、神态、心理等特点。
课文例句: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燕子说:“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
”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你们是谁呀?”——节选自课文《棉花姑娘》2、推车式(提示语在后)例如:“老师来啦,快坐好!”班长大声喊道。
把引语放到前面,提示语放到后面,用来强调人物说话的内容,或者运用到接话很快的对话中,或者突出先闻其声后见其人的效果。
这也是常见的对话形式。
课文例句:“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节选自课文《陶罐和铁罐》3、挑担式(提示语插在中间)例如:“老师来啦,”班长大声喊道,“快坐好!”这种形式也很常出现,一般有三种情况:①需要插入说话人的动作、表情等;②人物说的话比较长,前面的说话内容必须与别人的话紧密相接,提示语放在最后又相隔太远;③同一个人说的话,在意思上前后有转折。
课文例句:“你好!”妈妈向我点了点头,“请问我可以住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吗?”——《我变成了一棵树》“跳蚤怎么会是猫呢?”尾巴说,“我这只猫特别乖,我天天骑着它满地跑。
”——《尾巴它有一只猫》“哎呀!”我叫起来,“坏了!”——《剃头大师》使用这种形式的对话一定要注意话分两部分,所以“说”后面的标点是逗号。
语言描写阅读练习2

语言描写(阅读练习2)一、( )里填提示语,_____上填标点。
1.她睁开眼睛一看,( ) 说_____呀_____下雪啦_____2._____你看到什么了_____ 孩子爷爷( ) 问_____3.___ 冬冬____ 冬冬妈妈( )说____快来帮妈妈洗菜______二、找一找哪个词是“说”的意思A、“来呀!”我最好的朋友小杰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B、“我来了!”我一面答应着,一面跟着他们跑。
C、“你知道今天老师为什么生气吗?”我和小青窃窃私语到。
三、请选择相应的人物填空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念一句诗。
___________说了一句:“大雪纷纷落地。
”___________接了一句:“都是皇家瑞气。
”___________笑着说:“再下三年何妨?”四、给下面的对话增加适当的提示语参加“海选”的妹妹回来了。
“你被选上了吗?”我问她。
“嗯!”“那你为什么不开心?”“因为角色。
”“你的角色是什么?”“他们让我演一只小狗。
”范文展示 :“砰!”门被重重地踹开了,全家顿时愕然。
原来是参加“海选”的妹妹回来了,她阴沉着脸一屁股坐在椅子。
“你被选上了吗?”我小心翼翼地问她。
“嗯!”她气哼哼地蹦出一个字。
“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
“因为角色。
”她愤愤地答道。
角色会有什么问题?我有些疑惑,可又不敢去惹她。
“你的角色是什么?”妈妈上前抚摸着她的头关切地问道。
“他们让我演狗。
”妹妹委屈地趴在妈妈怀里哭道。
我们大家面面相觑。
人物的语言描写五种形式

人物的语言描写五种形式江苏朱建新2006-10-27 14:10:48.0中国高中生网()语言描写是指对人物说话时的内容、语气、声调等进行描写。
写人的文章要想把人物写活,是离不开语言描写的。
人物的语言描写一般有五种:一、提示语在前面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
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二、提示语在后面如:“瞧你,这两天都瘦了。
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
三、提示语在中间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
”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四、提示语在两边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
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她心疼地说。
五、没有提示语,直接引用人物说话的内容这种形式必须在一定的环境里使用。
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
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我们在作文时,不要只用一种描述形式,可以几种描述形式交替使用。
这样在表达形式上才不会显得单调。
语言描写: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几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辨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众人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拿他的痛苦来取乐。
通过语言描写勾画着这些人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的嘴脸,笑声里蕴蓄着一股悲凉的意味。
孔乙己的一段话表明了想清白,但清白不了,又偏要争面子。
可见孔乙己生活在矛盾之中而又成为取笑的对象。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三年级提示语在不同位置标点符号专项训练题和答案

三年级提示语在不同位置标点符号专项训练题和答案语文复习资料六——语言描写中人物对话标点的运用姓名:(1)说话人在前,内容在后,说后用:表示引人注意。
XXX说:“————”张斌说:“对齐桌子,坐好。
”(2)说话人在后,内容在前,说后用。
表示全说完了。
“————”XXX说。
“对齐桌子,坐好。
”张斌说。
(3)说话人在中间,内容在前,后两部分,说后用,表示没有说完。
“————”XXX说,“————”“对齐桌子。
”张斌说,“坐好。
”二、练习:1、我开心地说今天天气真不错真的吗我认为会下雨弟弟不同意地说真的吗弟弟不同意地说我认为会下雨2、小明对我说我已经会骑自行车了你会吗你太棒了我还不会我羡慕地说我已经会骑自行车了小明对我说你会吗3、智聪回来了吗老师一进课室就问小明说我没看见他妈妈说他身体不舒服我没看见小明说他妈妈说他身体不舒服4、快点起床要迟到了妈妈大声对我喊我懒洋洋地说今天不是星期天吗假期还没有过完了今天不是星期天吗我懒洋洋地说假期还没有过完了5、今天要补中秋节的课起来吧妈妈说不是吧假期那么快就过完了我的作业还没有做完了怎么办我急得哭着说老师我的作业放在家里没有带回来小明低着头说我下次一定会带回来的6、我来到学校听到数学老师在广播里说假期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全部出来班主任记一下名字假期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全部出来班主任记一下名字数学老师在广播里说假期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全部出来数学老师在广播里说班主任记一下名字7、老师说能打电话让家长送过来吗我家没有人在但我有听写的小明说我家没有人在小明说但我有听写的小明说9、老师说好吧老师相信你你下午把作业带回来呀好吧老师相信你老师说你下午把作业带回来呀10、我骄傲地说爸爸我会了你放手吧11、我真要放手了你马上就会摔倒的爸爸说20、我们哪里有近道挑山工说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21、不要了就烧掉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22、哈哈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我就知道会这样23、啊大家都高兴地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24、回来他在身后喊道那马会踢伤你的25、是你吗爸爸在电话那头焦急地说红红快回来吧我们找你一天了26、孩子,别难过老师抚摸着我的头关切地说以后我就是你的妈妈27你怎么来了她睁大眼睛一脸惊讶的问我28、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一条道挑山工问29、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了30、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标点符号专项训练答案1、爸爸走过来,把我扶起来,说:“这样是不行的,你必须要先把车头扶正,身子坐直,眼睛平视前方,脚用力蹬,这样自行车就不会重心不稳了。
语言描写提示语总结练习

语言描写提示语训练一、为语言描写的句子加恰当提示语的训练例题:“妈,渴死我了!〞参考例如:“妈,渴死我了!〞+我气喘吁吁地说。
〔神态描写〕+我一边用手擦着汗一边说。
〔动作描写〕+我有气无力地说。
〔神态描写〕+我焦急地说。
〔神态描写〕+说着我端起一大杯水咕咚、咕咚猛喝起来。
〔动作描写,拟声词〕+我添着枯燥的嘴唇,拉住妈妈的手。
〔动作描写〕+我皱着眉头、跺着脚喊。
〔神态加动作〕+我一脚踢开门,把书包扔在沙发上。
〔动作描写〕+我有气无力地说:“妈,渴死我了!〞说完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神态加动作〕提示:加提示语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参考以下方法:〔1〕加神态描写。
〔2〕加动作描写〔3〕可以前面加〔 4〕可以后面加〔 5〕可以两面加问题:“天冷了,你戴上帽子,不然会感冒的。
〞〔神态、动作。
态度温柔〕〔神态,动作〕〔动作,态度强硬〕〔神态〕〔动作〕〔动作,性子急〕〔神态,动作。
耐心〕〔神态,烦躁〕〔动作,生硬〕〔动作,怕我走〕〔心理〕二、为对话描写的语段加恰当提示语的训练例题:对话:妈妈:还不快去写作业?又要找打啊?孩子:就差一点就写完了,烦不烦。
妈妈:烦我了,是不是?花我钱的时候烦不烦啊?参考例如:对话:“还不快去写作业?又要找打啊?〞妈妈对着看电视的我大吼,眼睛里流露出愤怒。
〔神态、动作〕“差一点就写完了,烦不烦。
〞这样的老妈真让我郁闷,我气急败坏。
“烦我了,是不是?花我钱的时候烦不烦啊?〞妈妈又拿这句我深恶痛绝的话来刺激我。
训练题:问题1:“老师,我要上厕所〞“不行,现在是上课时间,刚刚下课怎么不去?〞“下课时间那么珍贵,用来上厕所多可惜呀!〞问题2:妈妈:这次考试得了多少分?孩子:没及格。
妈妈:没及格,不也有个数吗?说!孩子:我说了你别告诉我爸爸行吗?问题3:老师:这块玻璃是谁打碎的?学生们:不知道。
老师:见鬼了!难道玻璃是自己打碎的?我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班长:老师,我有个方法,让全班同学都写匿名举报信,你看怎么样?。
语言描写提示语(一)

(一)
反应快车!
பைடு நூலகம்要求:你在生活中哪些场所见过这些提示语?
1.绕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绿。
2.请保管好你的贵重物品!
生活中的提示语是用来提醒人 们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的。 那么作文中的提示语,是如何 出现在语言描写之中呢?
什么是语言描写?
• 就是把人物的对话用文字记录下来。 • 有的句子中含有“说”等关键的字。
提示语的作用?
2、提示语在后面
推车式
如:“瞧你,这两天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 暖,不能再感冒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 额头,心疼地说。
提示语放后面, 一般突出的是人物说的话。
提示语的作用?
3.提示语在中间
挑担式
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妈妈轻 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以后可得 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xx说:
,
主 题 情 境
2
1
3
作家工具箱
一.开头:
什么时间?天气怎样? 谁在哪里做什么呢? 它们遇到了什么麻烦? 说了什么?
二.中段:
1.它遇到了谁?说了什么? 2.它们是如何做的? 3.结果怎样?
三.结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写作要求
• • • • • • 以“寻找快乐”为写作主题,写一篇文章 计时30分钟 字迹工整 成文字数不少于200字 故事叙述完整 添加对话描写,提示语前要加入动作、语调、 神态、心理描写
什么是提示语?
人们在谈话时的表情、动作、语调、心理 等的细节用语言描述出来。
换句话说,提示语就是提醒人们 他是怎样说的。
提示语的作用?
1.提示语在前面
牵羊式
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 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 以后可得注 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为语言描写加上恰当的提示语

片段一
• 邻居问我:“你吃饭了吗?” • 我说:“还没有。” • 邻居又问:“你饿不饿?我给你泡方
便面行吗?” • 我说:“还是不用了,我要等妈妈回
来给我做饭”
片段二
• 叔叔到我家后说:“哎呀!你的弟弟 肚子疼得厉害,你怎么不早点叫我呢?”
• 我说:“叔叔,咱们还是别说了,你 赶快带着我和弟弟去诊所看病吧!“
• 2、“天冷了,你戴上帽子,不 然会感冒的。
“天冷了,你戴上帽子,不然会感 冒的。”
• 妈妈微笑着,摸着我的头,把帽子给我戴上。/ 妈妈不厌其烦地嘱咐着。/妈妈一把拉住要出门 的我,把帽子塞到我手里。/妈妈关切地说。/ 说着,妈妈用毛子和围脖把我包得很严实。/话 音刚落,一顶帽子就戴在我的头上。/妈妈语重 心长地对我说,递个帽子给我。/妈妈皱了皱眉, 把帽子扔给我。/妈妈用命令的语气说。/妈妈 把我挡在了门口。/妈妈怎么就不知道烦呢?
• 叔叔说:“走吧。”
片段三
• 一位邻居来我家玩,发现我和姐姐正在 做饭,问清楚了原因。邻居就让我和姐 姐上他们家吃饭,我和姐姐开始不愿意。 经过邻居的再三劝说,我和姐姐愿意去 邻居家吃饭了。
什么是提示语
• 就是对话中除了人物所说的话外,所 做的提示性说明的文字。它不仅是交代 谁在说话,还有人物的动作、语调、心 理、神态等细节。这样人物就活灵活现 了。
来了! • 【母亲转过身不解地问道:】 “要钱干什么?” • “买书……” • “多少钱?”【一听是买书,母亲的脸一下子由阴
转晴,语气也变得亲切了许多。】
语言描写语言描写的成语语言描写的句子语言描写的片段语言描写片段语言描写的作用语言描写的四字词语宫斗语言描写人物语言描写的句子什么是语言描写
为语言描写加上恰当的提示语 荆紫关六小
作文之语言描写中的提示语

张小勇一躲,董小天就打到了玻璃,碎了。” 董小天一跺脚:“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 要诬陷好人!”高芳芳理直气壮:“我才不瞎说呢, 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不肯承 认。老师望了望四周,说:“还有谁看见了?”
第四把钥匙:借助标点来增色
• 我... .我..没........小林涨红着脸说。
• 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递个帽子给我。 (神态,动作。耐心)
• 妈妈皱了皱眉,把帽子扔给我。(神态,烦 躁)
• 妈妈用命令的语气说。(动作, 生硬)
• 总结加提示语的方法:
• (1)加神态描写。 • (2)加动作描写 • (3)可以前面加 • (4) 可以后面加 • (5)可以两面加
什么是语言描写?
• 丁听得不耐烦了:“我看别在这里哆嗦了, 不如到他家再见风使舵。
• 厨师的媳妇“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真是 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 提问:从文中你能看出先后说话的都是谁吗? 你能猜出厨师的媳妇是干什么的吗?
• 职业
• 甲 “锅里碗里 ”
厨师
• 乙“针过去线过去 ”
裁缝
• 丙“前有车,后有辙 ”
• 财主接了第三句:“再下三年何妨?”
• 正在这时,同在庙里避风雪的流浪汉火冒 三丈,大声骂道:“放你娘的狗屁!”
• 提问: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呢?
• 这个故事说明了不同身份的的人有不同的 思想感情,说的话当然不同:
• 秀才读书人,用了个比喻来形容;
• 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
• 财主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 流浪汉饥寒交迫,当然要骂了。
第三把钥匙:神态动作辅助法
• 比较下面两段描写,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 1、玻璃窗被砸坏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利用提示语进行人物的语言描写这里所说的提示语,是指作文中语言描写的提示语。
作文中最明显的问题是:多记叙、少描写,致使作文枯燥、乏味。
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的方法是训练学生利用语言描写,并且在语言描写的提示语上大做文章。
一、为语言描写的句子加恰当提示语的训练提示语变成细节描写,为此要进行了专项训练。
即,老师给出语言描写的句子,让学生依据内容,加上恰当的提示语。
如:1、“妈,渴死我了!”2、“天冷了,你必须戴上帽子!”选取学生的答案如下:1、“妈,渴死我了!”我气喘吁吁地说。
(神态描写)我一边用手擦着汗一边说。
(动作描写)我有气无力地说。
(神态描写)我焦急地说。
(神态描写)说着我端起一大杯水咕咚、咕咚猛喝起来。
(动作描写,拟声词)我添着干燥的嘴唇,拉住妈妈的手。
(动作描写)我皱着眉头、跺着脚喊。
(神态加动作)我一脚踢开门,把书包扔在沙发上。
(动作描写)我有气无力地说:“妈,渴死我了!”说完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神态加动作)总结加提示语的方法:(1)加神态描写。
(2)加动作描写(3)可以前面加(4)可以后面加(5)可以两面加2、“天冷了,你戴上帽子,不然会感冒的。
”妈妈微笑着,摸着我的头,把帽子给我戴上。
(神态、动作。
态度温柔)妈妈不厌其烦地嘱咐着。
(神态,动作)妈妈一把拉住要出门的我,把帽子塞到我手里。
(动作,态度强硬)妈妈关切地说。
(神态)说着,妈妈用帽子和围脖把我包得很严实。
(动作)话音刚落,一顶帽子就戴在我的头上。
(动作,性子急)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递个帽子给我。
(神态,动作。
耐心)妈妈皱了皱眉,把帽子扔给我。
(神态,烦躁)妈妈用命令的语气说。
(动作,生硬)妈把我挡在了门口。
(动作,怕我走)妈妈怎么就不知道烦呢(心理)我们从以上的答案中,不难看出同一语言描写的提示语,可以有不同的答案,有的是动作描写、有的是神态描写、有的是心理描写,其中有些同时又是细节描写。
二、为对话描写的语段加恰当提示语的训练学生有了给语言描写的句子加提示语的基础,可以进行对话描写语段的提示语训练。
教师可以设计几段对话描写,让学生针对对话的内容增加适当的提示语。
比如下面两段对话,学生都能写出精彩的提示语。
对话1妈妈:还不快去写作业又要找打啊孩子:就差一点就写完了,烦不烦。
妈妈:烦我了,是不是花我钱的时候烦不烦啊对话2小新:老师,我要上厕所老师:不行,现在是上课时间,刚才下课怎么不去小新:下课时间那么宝贵,用来上厕所多可惜呀!选取学生的答案如下:对话1“还不快去写作业又要找打啊”妈妈对着看电视的我大吼,眼睛里流露出愤怒。
(神态、动作)“差一点就写完了,烦不烦。
”这样的老妈真让我郁闷,我气急败坏。
“烦我了,是不是花我钱的时候烦不烦啊”妈妈又拿这句我深恶痛绝的话来刺激我。
对话2“老师,我要上厕所”小新把手高高举起,屁股也离开了凳子,大声对老师说。
“不行,现在是上课时间,刚才下课怎么不去”老师显然很生气,质问道。
“下课时间那么宝贵,用来上厕所多可惜呀!”小新竟然把歪理说得理直气壮。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学会了在不同的作文中,针对不同的人物的语言描写时,找到恰当的提示语可以为作文中的人物服务,可以为主题服务,让学生的作文在细节中添彩。
备注:一节课进行语言训练的句子十个左右为宜,对话片断四个左右为宜。
下面提供一些适合训练的语言描写句子:“医生快救救我儿子。
”“这本书是谁的呀”“加油!加油!你是第一名。
”“孩子别哭了,我知道你委屈。
”“爸爸,我爱你!”“这本书是谁的呀”“啊,摔死我了!”提供两个适合训练的对话片断:片断1妈妈:这次考试得了多少分孩子:没及格。
妈妈:没及格,不也有个数吗说!孩子:我说了你别告诉我爸爸行吗片断2:老师:这块玻璃是谁打碎的学生们:不知道。
老师:见鬼了!难道玻璃是自己打碎的我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班长:老师,我有个办法,让全班同学都写匿名举报信,你看怎么样【讲授新课】一、什么是语言描写老师提问同学回答老师明确:语言描写,就是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的描写,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情感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二、语言描写有什么作用老师提问同学回答投影出示:着名作家老舍说:“要知道,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性格各殊,谈吐亦异。
”这说明了语言是反映人物性格的钥匙。
投影出示小故事:一个下雪天,庙里来了四个人,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秀才诗兴大发,吟道:“大雪落地似鹅毛。
”县官乘兴接了一句:“正是皇家瑞气。
”财主接了第三句:“再下三年何妨”正在这时,同在庙里避风雪的流浪汉火冒三丈,大声骂道:“放你娘的狗屁!”提问: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呢同学回答投影出示:这个故事说明了不同身份的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当然不同:秀才读书人,用了个比喻来形容;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流浪汉饥寒交迫,当然要骂了。
投影出示小故事:有家哥俩闹分家,几天也没分清,就请裁缝、厨师、船老大、车把式四人来说和。
这四人觉得事情棘手,于是相邀先到厨师家碰个头,讨论一下。
甲:“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里碗里分不清。
”乙说:“咱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过去才行。
”丙接过话茬儿:“咱原先也不是没有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格就行。
”丁听得不耐烦了:“我看别在这里哆嗦了,不如到他家再见风使舵。
”厨师的媳妇“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
”提问:从文中你能看出先后说话的都是谁吗你能猜出厨师的媳妇是干什么的吗学生回答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职业甲锅里碗里厨师乙针过去线过去裁缝丙前有车,后有辙车把式丁见风使舵船老大厨师媳妇卖什么的吆喝什么买东西的投影出示:上面的两个小故事充分说明了人物的语言是有个性的,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说的话是有差异的,我们应如何根据人物本身的特点写出个性化的语言呢三、掌握语言描写的几把钥匙:提问学生:你认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使语言描写具有个性化呢同学讨论、回答归纳同学回答的内容,明确语言描写的几种技巧:第一把钥匙:身份年龄联系法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
下面句话小表妹说合适吗如换成高中生的你说,是否恰当小表妹才四岁,一次,她一本正经地对外公说:“外公,我们全家只有你最开心,你有好多名字:阿爸、外公、老头子、沈常根、老伯伯、爷爷……谁的名字也没你多。
”八岁的小明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下班就回家,不准喝酒打牌……”八岁的小孩会这样说吗应该是谁说比较合适不识字的李大伯说:“今天的菜真咸,氯化钠放得太多了。
”这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吗作为李大伯,该怎么说第二把钥匙:场合情境融入法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
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在不同场合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
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在不同的情况下,他应怎么说话呢课堂上不见课本:他小心翼翼地翻着书包,心里默念道:“语文书,语文书在哪呢”下课时不见课本:他着急地翻着抽屉,大声喊道:“语文书哪里去了谁见过我的语文书呀”在家里不见课本:“老妈,我的语文书不见了!快帮我找找!”小明嚷道。
第三把钥匙:神态动作辅助法对话描写时,要注意人物的表情与动作,并惟妙惟肖地模拟出来。
比较下面两段描写,哪一个更好,为什么1、玻璃窗被砸坏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
班主任走了过来,说:“谁弄坏的”董小天说:“没看见。
”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
”董小天不承认。
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2、玻璃窗被砸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
班主任走了过来,瞪着眼:“谁弄坏的”捣乱鬼董小天冷笑道:“又没有人叫我们要看好窗玻璃”旁边的张小勇做了个鬼脸:“哈……,好凉快哟!”这一下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她大声说:“是董小天,他和张小勇拿扫把搞打,张小勇推了董小天一把,董小天一火,抡起扫把朝他打去,张小勇一躲,董小天就打到了玻璃,碎了。
”董小天一跺脚:“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高芳芳理直气壮:“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
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不肯承认。
”老师望了望四周,说:“还有谁看见了”第四把钥匙:标点符号增色法对话描写时,有时候很难用言语来表达,就可以借助标点符号,使说的话符合当时情景,独具人物个性。
说话时的吞吞吐吐结结巴巴,反映内心的慌张:“我……我……没……没拿……”小林涨红着脸说。
说话声音的延长,流露出内心的怀念与不舍: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投影出示语言描写的几种技巧,让学生抄下来并记熟。
1、抓住人物的身份、年龄。
2、符合说话时的场景。
3、通过神态动作的辅助。
4、借助标点来增色。
【复习巩固】1、用两分钟时间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记熟语言描写的注意点。
2、喊同学回答语言描写的几个注意点。
【当堂训练】请将下文中同学们议论的话补写出来(至少写出三种人的不同议论,注意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点)急促而又清脆的下课铃响了。
同学们精神为之一振,习惯地挺了挺腰,望了眼窗外——外面天气可真好!可是,语文课并没有结束。
老师依旧抑扬顿挫地在讲解着古文:“下面,我把整篇课文连起来翻译一遍……”“……”“……”“……”同学们纷纷议论着。
读几个同学写的片段,师生共同分析有没有运用了刚才所学的方法,能不能反应出不同类型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