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描写提示语(一)
语言描写提示语练习

怎样利用提示语进行人物的语言描写?这里所说的提示语,是指作文中语言描写的提示语。
作文中最明显的问题是:多记叙、少描写,致使作文枯燥、乏味。
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的方法是训练学生利用语言描写,并且在语言描写的提示语上大做文章。
一、为语言描写的句子加恰当提示语的训练提示语变成细节描写,为此要进行了专项训练。
即,老师给出语言描写的句子,让学生依据内容,加上恰当的提示语。
如:1、“妈,渴死我了!”2、“天冷了,你必须戴上帽子!”选取学生的答案如下:1、“妈,渴死我了!”我气喘吁吁地说。
(神态描写)我一边用手擦着汗一边说。
(动作描写)我有气无力地说。
(神态描写)我焦急地说。
(神态描写)说着我端起一大杯水咕咚、咕咚猛喝起来。
(动作描写,拟声词)我添着干燥的嘴唇,拉住妈妈的手。
(动作描写)我皱着眉头、跺着脚喊。
(神态加动作)我一脚踢开门,把书包扔在沙发上。
(动作描写)我有气无力地说:“妈,渴死我了!”说完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神态加动作)总结加提示语的方法:(1)加神态描写。
(2)加动作描写(3)可以前面加(4)可以后面加(5)可以两面加2、“天冷了,你戴上帽子,不然会感冒的。
”妈妈微笑着,摸着我的头,把帽子给我戴上。
(神态、动作。
态度温柔)妈妈不厌其烦地嘱咐着。
(神态,动作)妈妈一把拉住要出门的我,把帽子塞到我手里。
(动作,态度强硬)妈妈关切地说。
(神态)说着,妈妈用帽子和围脖把我包得很严实。
(动作)话音刚落,一顶帽子就戴在我的头上。
(动作,性子急)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递个帽子给我。
(神态,动作。
耐心)妈妈皱了皱眉,把帽子扔给我。
(神态,烦躁)妈妈用命令的语气说。
(动作,生硬)妈把我挡在了门口。
(动作,怕我走)妈妈怎么就不知道烦呢?(心理)我们从以上的答案中,不难看出同一语言描写的提示语,可以有不同的答案,有的是动作描写、有的是神态描写、有的是心理描写,其中有些同时又是细节描写。
二、为对话描写的语段加恰当提示语的训练学生有了给语言描写的句子加提示语的基础,可以进行对话描写语段的提示语训练。
语言描写提示语总结练习

语言描写提示语训练一、为语言描写的句子加恰当提示语的训练例题:“妈,渴死我了!〞参考例如:“妈,渴死我了!〞+我气喘吁吁地说。
〔神态描写〕+我一边用手擦着汗一边说。
〔动作描写〕+我有气无力地说。
〔神态描写〕+我焦急地说。
〔神态描写〕+说着我端起一大杯水咕咚、咕咚猛喝起来。
〔动作描写,拟声词〕+我添着枯燥的嘴唇,拉住妈妈的手。
〔动作描写〕+我皱着眉头、跺着脚喊。
〔神态加动作〕+我一脚踢开门,把书包扔在沙发上。
〔动作描写〕+我有气无力地说:“妈,渴死我了!〞说完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神态加动作〕提示:加提示语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参考以下方法:〔1〕加神态描写。
〔2〕加动作描写〔3〕可以前面加〔 4〕可以后面加〔 5〕可以两面加问题:“天冷了,你戴上帽子,不然会感冒的。
〞〔神态、动作。
态度温柔〕〔神态,动作〕〔动作,态度强硬〕〔神态〕〔动作〕〔动作,性子急〕〔神态,动作。
耐心〕〔神态,烦躁〕〔动作,生硬〕〔动作,怕我走〕〔心理〕二、为对话描写的语段加恰当提示语的训练例题:对话:妈妈:还不快去写作业?又要找打啊?孩子:就差一点就写完了,烦不烦。
妈妈:烦我了,是不是?花我钱的时候烦不烦啊?参考例如:对话:“还不快去写作业?又要找打啊?〞妈妈对着看电视的我大吼,眼睛里流露出愤怒。
〔神态、动作〕“差一点就写完了,烦不烦。
〞这样的老妈真让我郁闷,我气急败坏。
“烦我了,是不是?花我钱的时候烦不烦啊?〞妈妈又拿这句我深恶痛绝的话来刺激我。
训练题:问题1:“老师,我要上厕所〞“不行,现在是上课时间,刚刚下课怎么不去?〞“下课时间那么珍贵,用来上厕所多可惜呀!〞问题2:妈妈:这次考试得了多少分?孩子:没及格。
妈妈:没及格,不也有个数吗?说!孩子:我说了你别告诉我爸爸行吗?问题3:老师:这块玻璃是谁打碎的?学生们:不知道。
老师:见鬼了!难道玻璃是自己打碎的?我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班长:老师,我有个方法,让全班同学都写匿名举报信,你看怎么样?。
语言描写(一)

某人在划火柴点烟而没点燃时
唉,我真没用,一个火柴也划 老实人:
不着
骂到:什么东西?又一个 急躁的人:
假冒伪劣! 即刻扔掉火柴,用脚 暴躁的人: 踏扁,一言不发。
情境四:
弟弟不小心把你心爱的钢笔摔坏了, 这时——
性格温和的你会说: 脾气暴躁的你会说:
体现人物个性
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感 情和性格特征的表现。所以我们一定要 透过语言把握人物的性格,即“语言描 写的个性化”。我们一定会记得那个贪 婪的吝啬鬼吧,他的视财如命,“那简 直是抹自己的脖子”的内心独白恐怕是 让人永不能忘怀的。
情境五:
为正在辛苦劳动的 妈妈写一句话,以 表达你的心声。
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复习功课。忽然听见门外传 来又甜又脆的喊声:“小燕,小燕!”我一听就知 道一定是我的好朋友--小云在喊我。我连忙放下笔, 去给她开门。“小燕,吃过早饭了吗?”小云一见 我就问。我说:“吃过了。”小云说:“吃的什 么?”我说:“吃的油条、稀饭。你吃了吗?”小 云说:“我们家的燃气灶坏了,爸爸去修了,现在 还没回来呢!到哪儿吃早饭呀!”我说:“在我家 吃吧!”小云摆摆手说:“不了,不了。我发明了 一种‘学习棋',你快跟我去看看吧!”我问“什么 ‘学习棋'呀?”“先别急,一会儿你就知道啦?” 说完,小云拉着我的手向她家跑去……
语言描写——写作技巧
有家哥俩闹分家,分了几天也没分清,决定请裁 缝、厨师、船老大、车把式四人来说和。这四人觉得 事情棘手,于是相邀先到厨师家碰个头,讨论一下。 一个说:“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了 碗了分不清。” 一个说:“咱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过 去才行。” 一个接过话茬儿:“嗨,咱原先也不是没有管过 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格就行。” 另一个听得不耐烦了:“我看别在这里哆嗦了, 不如到他家再见风使舵。” 厨师的媳妇“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真是三句 话不离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 试问:从文中你能看出先后说话的都是谁吗?你 知道厨师的媳妇是干什么的吗?
人物对话时的语言描写

人物对话描写的的几种基本形式成功的对话,对展示人物的身份、神态、情感及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在不少学生的作文里,要么无对话,文章显得单调,树不起鲜明的人物形象;要么人物对话无特点,只会运用“某某说:‘……’”这种常见格式。
为此,我们以语文课本中人物对话描写中的四种形式为例,分析其特点和作用,以培养学生初步掌握人物对话描写的能力。
(一)、牵羊式。
提示语在前,引语在后,引语之前用冒号。
即先交代谁说(说明性部分),后写说了些什么(引文部分)。
例(1)、忽然,她跳起来拍着屁股说:“咱俩先换过来,我妈是高级裁缝,她能把裤子的口子缝得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选自《羚羊木雕》)例(2)、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选自《羚羊木雕》)先写某某说,然后写他所讲得话,这种对话描写,能够使读者先知道是谁的话,人物关系明白清楚。
(二)、推车式。
引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后面用句号。
先写所说地话(引文部分在前),下面写某某说(说明性文字在后)。
把引话放在某某说地前面(某某说地后面用句号),其作用是为了强调所说的话。
例(1)、“那只羚羊木雕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爸爸不是说给了我么?”我小声地说。
(选自《羚羊木雕》)第一句,引文在前,是作者为了强调她母亲质问地话。
说明性文字用“突然”,既说明事情发生得料想不到,又展示了她母亲发怒得神态。
“我”以反问口气作答,突出了“我”的委屈与不满,说明性文字中的“小声”一词,既突出了“我”的害怕心理,又渲染了对话时的紧张气氛。
(三)、挑担式。
提示语在两个引语的中间,提示语后面用逗号。
即将某某说插入引话的中间(说后边用逗号)。
这种对话描写,有三种情况:一是需要插入说话人的动作神情;二是某某说的话比较长,前面的又必须将引话与别人的对话紧密相接,把某某说(说明性文字)放在最后又相隔太远;三是一个人所说的话,在意思上前后有转折。
例(1)、“妈妈!”孩子委屈地摇着我的手臂,喃喃地说,“有了熊皮,不是可以给阿婆做熊皮手套了吗?”(选自《这不是一颗流星》)这部分说明性文字,“委屈”、“摇着”表神情动作,属于第一种情况。
描写说话的提示语都有哪些词语

描写说话的提示语都有哪些词语1.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子路》2.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
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孙子兵法3.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
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
——谷梁赤《春秋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4.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
——《左传·昭公八年》5.道听到而涂抹说道,德之弃也。
——《论语·阳货》6.此可向智者道,容易为俗人言也。
——司马迁7.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8.言行在于美,不在于多。
——《名人名言》梁元帝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10.书就是音符,谈话才就是歌。
——契诃夫11.不知言之人,乌可与言;知言之人,默焉而其意已传。
——韩愈12.言有浮于其意,而意有不尽于其言。
——苏拭13.狗不以仁义吠为荣,人不以善言为贤。
——《庄子·徐无鬼》14.必须并使人信服,一句言语常常比黄金更有效率。
——德谟克利特《着作残篇》15.言无有善恶也,苟有得乎吾心而言也,则其辞不索而获。
——苏洵16.语言就是一架展延机,永远拉长感情。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1.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子路》2.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入寇例如火,不动如山,容易知如阴,颤抖如雨苍。
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
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孙子兵法3.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
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
——谷梁赤《春秋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4.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
——《左传·昭公八年》5.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论语·阳货》6.此可向智者道,容易为俗人言也。
——司马迁7.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8.言行是美,不是多。
——《名人名言》梁元帝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语言描写提示语(一)

(一)
反应快车!
பைடு நூலகம்要求:你在生活中哪些场所见过这些提示语?
1.绕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绿。
2.请保管好你的贵重物品!
生活中的提示语是用来提醒人 们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的。 那么作文中的提示语,是如何 出现在语言描写之中呢?
什么是语言描写?
• 就是把人物的对话用文字记录下来。 • 有的句子中含有“说”等关键的字。
提示语的作用?
2、提示语在后面
推车式
如:“瞧你,这两天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 暖,不能再感冒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 额头,心疼地说。
提示语放后面, 一般突出的是人物说的话。
提示语的作用?
3.提示语在中间
挑担式
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妈妈轻 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以后可得 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xx说:
,
主 题 情 境
2
1
3
作家工具箱
一.开头:
什么时间?天气怎样? 谁在哪里做什么呢? 它们遇到了什么麻烦? 说了什么?
二.中段:
1.它遇到了谁?说了什么? 2.它们是如何做的? 3.结果怎样?
三.结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写作要求
• • • • • • 以“寻找快乐”为写作主题,写一篇文章 计时30分钟 字迹工整 成文字数不少于200字 故事叙述完整 添加对话描写,提示语前要加入动作、语调、 神态、心理描写
什么是提示语?
人们在谈话时的表情、动作、语调、心理 等的细节用语言描述出来。
换句话说,提示语就是提醒人们 他是怎样说的。
提示语的作用?
1.提示语在前面
牵羊式
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 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 以后可得注 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语言描写提示语(一)

这段话独白,是自言自语,自问 自答,这里的语言完全是心情的释放, 是说给自己听的,是释放懊悔不已 的感受的。
小练笔吃Biblioteka 子老师表演,同学们边观察,边写。
本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更改后使用!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第三课 语言描写
什么是语言描写?
• 就是把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用文字记录下 来。
• 有的句子中含有“说”等关键的字。
说
掌握有“说”的意思的词
喊、叫、答、 吼、辩解、道、 应声、呼喊、 唤等。
语言描写: 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两种写法:
1.独白 (一个人说)
2.对话 (两个人对话,也可 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
独白语言
独白的两种方法: 1.一句或几句分开说 2.密不可分(也就是连 珠炮说)
独白的第一种方法 语言描写也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 重要手段。 今天学习第一种方法 (一句或几句分开)
语言+
人们在谈话时的表情、动作、语调、心理等的细 节用语言描述出来。
例文
“那鹰救了我的命!”他大声喊道,“可 我怎么回报呢?我把它杀了呀!”他懊悔 不已,沿着石壁爬下来,小心翼翼地拾起 死鹰,放进自己的猎袋。他自言自语: “今天我得到了一个沉痛的教训——永远 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语言描写提示语(一)课件

03
语言描写提示语的应用场 景与实例
小说写作
小说中的人物语言描写能够展现人物性格、情感和内心世界,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人 物形象。
语言描写提示语在小说中可以起到引导读者进入故事情境、增强故事真实感的作用 。
通过语言描写提示语的运用,小说作者可以更好地控制情节发展,推动故事情节的 展开。
剧本创作
在剧本中,语言描写提示语是塑 造角色、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
提供具体的语境信息
通过语言描写提示语,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语境信息,如 时间、地点、环境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语言内 容和情感表达。
02
语言描写提示语的分类与 特点
描述
直接提示语是指通过明确的语言指示,直接引导受众进行某种行为或理解某件 事情。例如,“请打开这本书”是一个直接提示语,明确指示受众进行打开书 本的动作。
语言描写提示语的作用
通过提供一些具体的语境信息和情感 色彩,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人 物的语言,增强语言描写的表现力和 感染力。
作用
增强语言描写的表现力
通过添加语言描写提示语,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人 物的语言特点,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性格、情感 和心理状态。
引导读者的情感共鸣
语言描写提示语可以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情感色彩 和语境氛围,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和 心境,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详细描述
在写作语言描写提示语时,应注意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所处的情境,使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情 感。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情境化,根据情节和场景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样可以让 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特点和情感。
05
语言描写提示语的实践练 习与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
反应快车!
要求:你在生活中哪些场所见过这些提示语?
1.绕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绿。
2.请保管好你的贵重物品!
.
生活中的提示语是用来提醒人 们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的。
那么作文中的提示语,是如何 出现在语言描写之中呢?
.
什么是语言描写?
• 就是把人物的对话用文字记录下来。 • 有的句子中含有“说”等关键的字。
,
3. 放后标点正常用
.
主
题
情
1
境
3
.
2
.
作家工具箱
一.开头:
什么时间?天气怎样? 谁在哪里做什么呢? 它们遇到了什么麻烦? 说了什么?
二.中段:
1.它遇到了谁?说了什么? 2.它们是如何做的? 3.结果怎样?
三.结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
写作要求
• 以“寻找快乐”为写作主题,写一篇文章 • 计时30分钟 • 字迹工整 • 成文字数不少于200字 • 故事叙述完整 • 添加对话描写,提示语前要加入动作、语调、
神态、心理描写
.Leabharlann 提示语放中间, 一般突出的是前后的话。
.
提示语的作用?
4.没有提示语 省略式
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 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
魔法秘籍
语言描写之提示语
• 提示说话的内容 • 位置主要有三种 • 放前放后放中间
.
注意事项
提示语标点符号的使用
1. 放前标点用冒号
xx说:
2. 放在中间用逗号
.
提示语的作用?
2、提示语在后面 推车式
如:“瞧你,这两天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 暖,不能再感冒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 额头,心疼地说。
提示语放后面, 一般突出的是人物说的话。
.
提示语的作用?
3.提示语在中间
挑担式
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妈妈轻 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以后可得 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说
.
什么是提示语?
人们在谈话时的表情、动作、语调、心理 等的细节用语言描述出来。
换句话说,提示语就是提醒人们 他是怎样说的。 .
提示语的作用?
1.提示语在前面 牵羊式
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 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 以后可得注 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提示语在前, 一般强调突出的是提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