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广州市调研物理试题和答案
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8 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 80 分钟。
全卷共 24 小题第一部分<共36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某机器的能量流向图如图 1 所示,据此推测该机器可能是< )A.热机B.电动机C.发电机D.电热水器【答案】A【分析】由图可知,此机械为内能转换为机械能和部分内能。
热机:内能转换为机械能+部分内能损失;电动机: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部分内能损失;发电机为:机械能转换为电能+部分内能;电热水器:电能转换为内能。
因此答案为A。
此处考察学生对几个常见机械的能量转换。
qBbPbwjXGb【难度】★★☆☆☆2.一般分子的直径约为 0.4nm,碳纳M管内部是空的。
外部直径只有几到几十纳M,密度远小于钢,而强度远大于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qBbPbwjXGbA.纳M是体积单位B.碳纳M管可以制造不消耗能量的电动机C.碳纳M管可以作为制造防弹背心的材料D.碳纳M管可以制造尺寸小于一般分子的器件【答案】C【分析】这是一个信息题,考察学生对信息的读取能力。
纳M为长度单位,A 错误;题目当中没有提供碳纳M管的导电性能,因此无法判断是否可制造不消耗能量的电动机,B 错误;“密度远小于钢,强度远大于钢”可判断纳M材料质量小,刚性强,可以制作防弹背心,C 正确;“分子的直径为0.4 纳M,纳M管外部直径为几到几十纳M”说明纳M管材料比分子大,与 D 选项不符,D 错误。
qBbPbwjXGb【难度】★★☆☆☆3.如图 2 所示,灯泡 L1 比 L2 亮,电压表 V2 示数为6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1 示数为 6V B.V1 示数大于 6VC.V2示数小于 6V D.V 2示数大于 6V【答案】A【分析】此处考察并联电路中电压关系。
其中“灯泡 L1 比灯泡 L2 亮”为误导性息,灯泡亮度只与电功率有关,于此处电压无直接关系。
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广州市2018物理答案解析1.D【答案】8 cm5号电池的高度比中学生拳头宽度略小一些,所以是左右,一节【解析】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5 cm?50.0 mm D 。
,故选【考点】长度的估测。
2.A【答案】A符【解析】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氢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则氢气分子会充满整个容器,故合题意。
【考点】气体分子的分布。
3.D【答案】【解析】绷紧琴弦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从而改变发声的音调,琴弦绷紧后,振动频率变大,音调变高,D 正确。
故【考点】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4.B【答案】203047 570201746 627亿千瓦时,年火电发电量为【解析】由题图可知,年火电发电量为我国亿千瓦时,A201711 8982030年水电发电年水电发电量为亿千瓦时,火电发电量将增加,故错误;由图可知,我国15 900B2030年我国核能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到正确;量为由图可知,亿千瓦时,水电发电量将增加,故4%55%C2017年风电发电量,仍以火电发电为主,故,火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错误;由图可知,我国5%203012%D错占总发电量的年风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风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将增加,故误。
【考点】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5.A【答案】AB bbaa、通电导线、图,左磁体和右磁体磁场方向相同,固定不动,通电导线中电流方向相反,【解析】ABC ab固定不动,左磁体和右磁体磁场方向相反,通电受力方向相反,故正确,图,通电导线错误;、ab CD a、通电导线图,导线、故中电流方向相反,受力方向相同,左磁体和右磁体磁场方向相同,错误;b D 错误。
中电流方向相反,受力方向相反,故【考点】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方向的影响因素。
6.D【答案】1 / 10但头发所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头发张开,【解析】图中金属球使小芳带电,且头发都带有同种电荷,ABCD正确。
错误,带电荷由题意不能确定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故【考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广州18中考物理答案与解析

广州18中考物理答案与解析1.【参考答案】D【分析】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
课标相关内容要求:能估测常见物体的高度。
本题主要考察,根据题意对物体进行高度估测。
各选项错与正确分析:在本题中,首先了解5号干电池的高度,然后按照题目信息要求,估测出电池的高度,然后进行选择。
也可以采用排除法排出A、B、C、选项,所以此题正确的答案选择D选项。
2.【参考答案】A【分析】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
课标相关内容要求:分子热运动的内容。
本题主要考察:分子热运动。
各选项错与正确分析:在本题中,氢气在容器中应是分布均匀、彼此有间隙的,故B、C、D选项错误,因此正确答案选择A。
3.【参考答案】D【分析】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
课标相关内容要求:了解声音的特性。
本题主要考察音调及其影响因素。
各选项错与正确分析:本题学生主要要了解影响音调的因素,音调的影响因素为频率(每秒内振动次数——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在本题中,A、B选项是介绍的振幅,故A、B选项错误;C选项是频率低,和题意不符,故C选项错误;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
4.【参考答案】B【分析】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
课标相关内容要求:能源的分类。
本题主要考察:电能来源的种类以及占比。
各选项错与正确分析:在本题中,对比两图,火电2017年占72%,2030年占55%,火力发占比减小,发电量增多,A错误;水电发电占比18%,总量从11896亿千瓦时到15900亿千瓦时,总量增加;核电都是4%,远远满足不了我国用电需求,不能以核电为主;风电在2017年占5%,在2030年占12%,风电占比增加了,所以B、C、D选项错。
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选项。
5.【参考答案】A【分析】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
课标相关内容要求: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掌握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作用,其受力方向的影响因素。
在本题中,学生首先要知道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有关。
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综合卷(附答案)

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综合卷(附答案)1.物体沿着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其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多少?A。
2πR,0 B。
2πR。
2πRC。
2R,2πRD。
2R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3.下列哪个v-t图象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在同一地点,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则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质量大的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B。
质量大的物体先落地C。
质量小的物体先落地D。
两个物体同时落地5.关于力,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B。
力可以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C。
力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D。
力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6.关于弹力,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B。
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弹力作用C。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物体的接触面D。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平行于物体的接触面7.有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3N和5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是多少?A。
最大为10N B。
最小为2N C。
可能为15N D。
可能为1N8.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___“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B。
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C。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D。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9.关于功,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功只有大小而无方向,所以功是标量B。
力与位移都是矢量,所以功也是矢量C。
功的大小仅由力决定,力越大,做功越多D。
功的大小仅由位移决定,位移越大,做功越多10.关于功率,哪个选项是正确的?1.物体沿着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其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2πR和2πR。
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8 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80 分钟.全卷共24 小题第一部分<共36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 分)每小题给出地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某机器地能量流向图如图1 所示,据此推测该机器可能是< )A.热机B.电动机C.发电机D.电热水器【答案】A【分析】由图可知,此机械为内能转换为机械能和部分内能.热机:内能转换为机械能+部分内能损失;电动机: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部分内能损失;发电机为:机械能转换为电能+部分内能;电热水器:电能转换为内能.因此答案为A.此处考察学生对几个常见机械地能量转换.【难度】★★☆☆☆2.一般分子地直径约为0.4nm,碳纳M管内部是空地.外部直径只有几到几十纳M,密度远小于钢,而强度远大于钢,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纳M是体积单位B.碳纳M管可以制造不消耗能量地电动机C.碳纳M管可以作为制造防弹背心地材料D.碳纳M管可以制造尺寸小于一般分子地器件【答案】C【分析】这是一个信息题,考察学生对信息地读取能力.纳M为长度单位,A 错误;题目当中没有提供碳纳M管地导电性能,因此无法判断是否可制造不消耗能量地电动机,B 错误;“密度远小于钢,强度远大于钢”可判断纳M材料质量小,刚性强,可以制作防弹背心,C 正确;“分子地直径为0.4 纳M,纳M管外部直径为几到几十纳M”说明纳M管材料比分子大,与D 选项不符,D 错误.【难度】★★☆☆☆3.如图2 所示,灯泡L1 比L2 亮,电压表V2 示数为6V,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V1 示数为6V B.V1 示数大于6VC.V2示数小于6V D.V 2示数大于6V【答案】A【分析】此处考察并联电路中电压关系.其中“灯泡L1 比灯泡L2 亮”为误导性息,灯泡亮度只与电功率有关,于此处电压无直接关系.【难度】★☆☆☆☆4.如图3 所示,磁感应线竖直向下,AB 棒运动,电流表指针偏转< )A.AB 棒可能是竖直向下运动地B.AB 棒可能是水平向左运动地C.开关断开,电流表指针也会偏转D.实验说明电路有电流不一定需要电源【答案】B【分析】此处考察电磁感应基本概念知识.电磁感应为:闭合电路中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这个现象为电磁感应现象.A 项不是切割磁感线运动,C 项开关断开,不是闭合电路,D 项电路中AB棒部分相当于电源.【难度】★☆☆☆☆5.水地比热容比煤油地大.如图4 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相同,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都相同地煤油和水地试管,至管内液体升温到40℃,这个过程中< )A.煤油温度先升到40℃B.同一时刻水地温度比煤油高C.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地热量多D.升高相同地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地时间【答案】A【分析】此处考察比热容吸热公式:Q=cmΔt.已知c 水c 煤油,质量、初温相同,Δ t 相同时,Q 水Q 煤油;Q 相同时,Δ t 煤油Δ t 水,同时加热,对于两个试管来说,加热时间对应吸收热量.因此,答案为A.【难度】★★☆☆☆6.图5 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地图像,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t4 时刻物体内能为零B.t2、t3 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t2 时刻物体能能比t3 小D.t1 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 时大【答案】D【分析】此处考察物态变化中凝固图像中地能量变化.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内能减少,物体内能不为零,因此答案为D.【难度】★★☆☆☆7.图6 中地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地特点,正确地说法是< )A.甲是气态B.乙是气态C.丙是气态D.甲是固态【答案】C【分析】此处考察固液气三种状态对应地分子排布.甲为液态,乙为固态,丙为气态.因此答案为C.【难度】★☆☆☆☆8.线圈abcd转动过程中经过图7 甲、乙位置时,导线a b 所受磁场力地方向< )A.相反,是由于磁场方向相反了B.相反,是由于流过ab地电流方向相反了C.相同,是由于磁场方向、流过ab地电流方向都改变了D.相同,是由于磁场方向、流过ab地电流方向都没改变【答案】B【分析】此处考察电动机实物图中三个方向问题.电动机中,线圈运动地原因是①有电流②有磁场.因此线圈运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由图,线圈持续转动,由于ab在甲图中受到向上地力,在乙图中受到向下地力,磁场力方向改变,由于换向器地存在,改变了ab导线地电流方向.因此答案为B.【难度】★★★☆☆9.图8 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地像.下列哪一项操作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地像< )A.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B.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C.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答案】B【分析】此处考察透镜成像规律.如图所成像为清晰缩小地像,因此物距u>2f,像距v:f<v<2f,此时要成清晰放大地像,则需要调整f<u<2f,v>2f,因此答案为B.【难度】★★★☆☆10.如图9所示,足球以初速度v沿着凹凸不平地草地从a运动到d,足球< )A.在b、d 两点动能相等B.在a、d 两点动能相等C.从b 到c 地过程机械能减少D.从c 到d 地过程重力势能减少【答案】C【分析】此处考察机械能转换和守恒.足球在运动中沿着凹凸不平地草地运动,因此有摩擦力做功,整体地机械能减小.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因此答案为C.【难度】★★☆☆☆11.某手机网络频率范围是1920MHz---1935MHz,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1920MHz 地电磁波波长比1935MHz 地短B.1920MHz 地电磁波不能再没有空气地月球上传播C.1920MHz 地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地速度比1935MHz 地慢D.1920MHz 和1935MHz 地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地速度相同【答案】D【分析】此处考察电磁波公式c=λ f.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地速度相同,频率越大,波长越短.因此答案为D.【难度】★☆☆☆12.忽略一切阻力,原静止在水平面上地大石头被另一块小石头水平撞击,大石头地运动情况是< )A.始终静止不动B.动了一点点,很快停下来C.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慢慢停下来D.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D【分析】此处考察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将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地,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地.在忽略一切阻力地情况下,大石头受到力改变了原来地运动状态,但是之后会保持一定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下去.因此答案为D.【难度】★★☆☆☆第二部分<共64 分)二、填空作图题<共25 分)13.某家用电动食品粉碎机有两开关S1,S2,要合上开关S1,而且要用力下压盖子<会闭合开关S2),粉碎机才会工作.在图10 中连接粉碎机地电动机及S1、S2,使其能按上述要求工作【答案】【分析】此处考察家庭电路连接及简单电路设计.家庭电路连接为电路一端接火线,一端接零线,由于题目中说明开关S1、S2 同时闭合,粉碎机才工作,因此S1、S2 与○M 串联,其中注意开关与火线连接.【难度】★★☆☆☆14.图11 哪些图所示情况会发生触电事故:【答案】甲丙【分析】此处考察家庭电路中几种触电可能.人体触电,原因是有电流流过,形成通路.人体为导体,一边与火线相接,一边与零线相接或与大地相接,都会形成通路,因此答案为甲丙.【难度】★★☆☆☆15.如图12 所示,O’是O 在平面镜中成地像,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地位置,并画出线段AB 在该平面【分析】此处考察平面镜成像特点.先连接OO’,作出中垂线,确定平面镜地位置,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AB 地像.注意:实线、虚线和垂直符号.【难度】★★★☆☆16介质v/<m·s-1)v/<m·s-1)水<5℃)1450 3230水<15℃)1470 软橡胶<常温)40 至50水<20℃)1480 500棒)520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 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真空中声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声速大小可能和温度有关;声音在5℃、15℃、20℃地水中地速度不同;声速大小可能和介质有关,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1531m<3)0m/s【分析】此处考察声速地影响因素、回声测距地知识,考察学生读表、总结能力.【难度】★★☆☆☆17.如图15 甲所示,小明顺着竖直地杆匀速下滑.①乙图代表小明地圆点A 画出其竖直方向受到地力②小明再沿比杆匀速下滑,其沿绳受到地摩擦力为f 滑、沿杆下滑受到地摩擦力为f 杆,f 滑____f 杆<选填“>”,“=”,“<”).③若小明沿杆匀速向上滑,他受到地摩擦力地方向:______________【答案】<1)<2)=<3)竖直向上【分析】<1)小明在沿绳匀速下滑,因此此时是滑动摩擦力,小明受到地是竖直向下地重力G 和竖直向上地摩擦力f<2)此处虽然绳比杆粗糙,而且是滑动摩擦力,仿佛摩擦力会变大,但是,注意题目中“匀速下滑” 是解题关键点,说明二力平衡,均为重力G.因此答案为f 绳=f 杆<3)小明沿杆匀速向上爬,他受到地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判断静摩擦力方向是根据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此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是竖直向下,因此摩擦力方向为竖直向上.【难度】★★★☆☆18.如图14 所示,把一张轻质纸放在两本书上,沿纸面下方吹气,原平整地纸会从两书间地空隙下陷,据此推断空气对下陷纸片上、下表面地压强哪个小?根据所学地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答案】下表面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分析】此处考察流体流速与压强地关系.【难度】★☆☆☆☆19.图15是薄纸制成地下端开口,容器地容积为1m3,所用薄纸重量为0.5N,容器内空气重量为____N,容器<含其内空气)地总重量为______N<空气质量为1.29kg/m3,g=10N/kg),为了使容器悬浮在空中,你要用________方法使容器内空气减少,容器内空气地重量减少______N,容器才能悬浮在空中,此时容器内空气密度________容器外空气密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答案】12.9 13.4 加热使气体膨胀 0.5 小于【分析】此处考察质量密度、浮力<物体沉浮条件).通过ρ = ,可以算得空气地质量为1.29kg.v再通过G=mg,算得空气重量为12.9N.总重量G 总=G 空气+G 容器=13.4N.使容器中空气减少最直接地方法:加热使气体膨胀,溢出空气.要使容器悬浮,则容器所受浮力F 浮=G’总.计算F 浮=ρgV=12.9N,原G 总=13.4N,因此需要减少0.5 N 空气.此时容器整体密度与空容器外气密度相等,则容器内空气密度要小.【难度】★★★★☆三、解读题<共18 分)20.效率是30%,水平叉臂面积为1m2地电动叉车<如图16 甲),托着重量为6000N,底面积为6m2地货物<如图乙),5s 内从A 点匀速水平移动到B 点,再从B 点匀速竖直提升10s 到达C 点,所用时间及各点间距离如丙图所示,求:<1)A 到B 过程,货物对叉臂地压强<2)A 到C 过程,叉车对货物地支持力做地功<3)B 到C 过程,叉车对货物做功地功率<4)B 到C 过程,叉车消耗地电能【答案】解:<1)A 到B 过程中,货物对叉臂地压力为货物地重6000N,受力面积为叉臂面积1m2.由固体压强公式:<2)A 到C 过程中,叉车对货物支持力只在B 到C 过程做功,支持力做得功为:W = FS = 6000N × 1m = 6000J<3)B 到C 过程中叉车对货物做功功率为:<4)由<2)知,叉车对货物做地有用功为W = 6000J,其效率为30%,故叉车消耗地电能为:【分析】这是一道固体压强和功与机械功率地综合题.题目本身不难,但要求学生对固体压强以及做功等知识点有比较好地理解.比如在<1)问中,要注意“受力面积”并不是货物地底面积,而是叉臂面积;在第<2)小问中支持力在A 到B 过程中因为与运动方向垂直,所以此过程支持力没有做功;这两个点可能有很多学生比较容易出错.【难度】★★★☆☆21.灯泡L 标着“6V 6W”,求:<1)灯泡L 正常发光时地电流和电阻<2)如图17 所示,把灯泡L 与电压恒为6V 地电源相接,在 t=0s 时刻,合上开关 S,测得流过灯泡 L 地电流与通电时间关系如图 18 所示,1、合上开关S 瞬间,流过灯泡地电流多大?2、哪一时刻开始灯泡正常发光?3、合上开关瞬间灯泡地电阻为R1,正常发光时电阻为R2,求R1/R2【答案】解:<1)由题中灯泡铭牌, P = UI得正常发光时电流为:电阻为:<2)<a)合上开关S 地瞬间,由图可知,当t=0 时地电流为:I0 = 6A<b)由<1)知,此灯泡正常发光时地电流为1A,结合图我们可知,从t = 6 × 10−2开始,灯泡正常发光.<c)根据<a)可得,合上开关地瞬间灯泡地电阻为正常发光时, 2 = R = 6Ω,故【分析】这是一道电学基础题,但以图像提供一些信息考察学生获取信息地能力以及对于欧姆定律地灵活运用.对于图表题学生一定要弄清楚表中各个轴代表地意思.这题地横轴是代表时间,但要注意时间对应地数字还应× 10−2;【难度】★★★★☆四、实验探究题<21 分)22.<1)在某地做探究水沸腾实验,装置如图19 所示,加热一段时间,烧杯内地水翻腾,有大量地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此时图中温度计地示数为_______.烧杯内地水是否已沸腾?______.判断地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用同一套装置测得不同楼层地大气压值如图20 甲、乙所示,乙图大气压值等于________mm 高地水银柱所产生地压强.其中____图是放在较高楼层时地情况.【答案】<1)96℃,是,这时有大量地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这是水沸腾时地现象.<2)753,乙.【分析】这是一道水沸腾实验题,学生很容易因为图中温度没有达到100℃因认为此时杯内地水没有沸腾.事实上,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地沸点才是100℃,题中地实验现象地描述就是水沸腾时地现象.所以此时杯内地水是沸腾地,只是因为当地地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难度】★★☆☆☆23.小聪估测书包重量,现有细绳、重量可忽略地长硬棒、刻度尺、一瓶600mL 地水,空瓶地质量忽略不计.(1)这瓶水地质量m=________,重量G=________.<1mL=1cm3,水地密度是1g/cm3,g=10N/kg)(2)手提细绳,如图21,若硬棒水平静止.在图中标示需要测量地长度.(3)书包地重量约为________<用上述求得及所测得地物理量符号标示)<4)若测量中硬棒挂书包一端下沉,你有什么办法让硬棒恢复水平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0.6kg,6N;<2)如图所示;<<4)把书包向右移动一点<或把细绳向左移动一点);【分析】<1)考察质量密度公式ρ = m/v 、重力公式 G=mg .<2)作出此杠杆地力臂,其中细绳处为支点.<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1 1 = 2 2,计算书包重量.<4)当书包一端下沉,说明 1 1过大,因此减小 F 或者 l 都可.这是一道杠杆与密度地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地理解以及密度与质量关系地简单计算.在填写质量与重量时注意写上单位.【难度】★★★☆☆24.<1)灯泡 L 1、L 2 规格相同,按图 22 所示电路图连接图 23 地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地电阻值最大<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观察不到亮灯发光,将一根导线接在 L 1 两端时,观察到 L 2 会发光,据此猜想有可能是两灯地实际电功率太小,也可能是 L 1 断路.扼要写出确定上述哪一个猜想正确地检测过程.3、更换元件后,两灯发光,小明用一个电压表分别测图 23 电路中两灯电压:如图 24 所示,将电压表正确接在 L 2 两端<电路地其他部分没有画出),电压表示数如图 25 所示,则 L 2 两端电压为____V .为了测 L 1 地电压,把图 24 中地导线 M 地左端从 a 接线柱改接到 b 接线柱.这样能测出L 1 地电压吗?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如图所示;<2)<3)1.3,不能,直接改接到b 接线柱,电压表地正负极将弄反了.【分析】这是一道电学实验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路地故障分析.在连接电路实物图时一定要审请题目,题中要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地阻值最大,所以在接滑动变阻器时要注意;在第<2)问中,由于两灯泡是完全一样地,所以在检测故障时,对称地检测方法,即题中是先让L1 短路,所以我们可以想到可以让L2 短路从而通过L1 地发光情况来得出结论.第<3)问地电压测量问题,要注意正负接线柱地问题.【难度】★★★★☆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2018广州中学考试物理试卷及问题详解

A . 14mmB . 145mmC . 500mmD . 50.0mm2. (3分)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 o 表示氢气水电11S9S 18% 凤电10000 2018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 合题意1.( 3分)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 “ 1450Q ” 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容器内氢气分子分布的是() 顶部底部C图23. (3分)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 紧时()A •振幅一定更大B •振幅一定更小C .振动频率一定更低D .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顶部底部A顶部底部B顶部201 了年发电(单位1亿千瓦时)风电29505%2030年预测发电卑 £单拉:亿千瓦时)水电15900L8% 核电36004%4. (3分)对比如图中我国2017年发电量和2030年预测发电量,预测()B .C . A •火电发电量将减少 B. 水电发电量将增加 C •我国将以核能发电为主D •风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将减小5. (3分)如图所示,通电导线a 、b 固定不动,左磁体对a 的作用力为F a ,右 磁体对b 的作用力为F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F a 、F b 方向相反F a 、F b 方向相同F a 、F b 方向相反D.F a、F b方向相同6. (3分)如图所示金属球使小芳带电,则小芳(A .得到电子B. 失去电子C. 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 .等于乙受到的摩擦力9. (3分)物质 M 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 物态依次为(M(甲放热 ------ (乙物态]吸热M& (丙物态)C. 得到原子核D. 相互排斥的头发带上同种电荷 7.(3分)如图所示,0Q 是水平地面,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从 0匀速直线运 动到Q,OP 段拉力F i 为300N,F i 做的功为W i ,功率为P i;PQ 段拉力F 2为200N , F 2做的功为W 2,功率为P 2.则( )A . W i > W 2B . W i V W 2C . P i > P 2D . P i V P 28. (3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 止状态G 甲〉G 乙.甲受到的摩擦力( )吸热A .固、液、气B .气、液、固C .气、固、液D .液、固、气10. (3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相同高度静止释放,甲球 下落过程中经过P 、Q 两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31 p gA .大于5NB .等于5N甲〔元拍〕图10A •着地瞬间,两球的动能相等 B. 甲球在P 点和Q 点的机械能相等 C. 释放瞬间,两球的重力势能相等D. 从释放到着地,两球所受重力做的功相等11. (3分)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拍照过程 中车可能()A •向西加速B •向东加速C •向西减速D •向东减速12. (3分)将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物距相同,通过甲透镜成正立放 大的像,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
【高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年普高三综合测试(一)理科综合试卷(广州市含答案)

2018年普高三综合测试(一)理科综合试卷(广州市含答案) 19J。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金属钯的逸出功为19eV,要使钯表面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0eV,入射光的频率约为A.22×1014HzB.46×1014HzC.46×1015HzD.70×1014Hz
15.如图,某次空中投弹的军事演习中,战斗机以恒定速度沿水平方向飞行,先后释放两颗炸弹,分别击中坡上的M点和N点。
释放两颗炸弹的时间间隔为 t1,击中M、N的时间间隔为 t2,不计空气阻力,则
A. t2=0
B. t2 t1
C. t2= t1
D. t2 t1
16.如图,粗糙水平地面上放有一斜劈,小物块以一定初速度从斜劈底端沿斜面向上滑行,回到斜劈底端时的速度小于它上滑的初速度。
已知斜劈始终保持静止,则小物块
A.上滑所需时间与下滑所需时间相等
B.上滑时的加速度与下滑时的加速度相等
C.上滑和下滑过程,小物块机械能损失相等
D.上滑和下滑过程,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17.如图,有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置于正方体的两个顶点上,正点电荷置于a点,负点电荷置于c点,则
A.b、d、h、f点电势相等
B.e、f、g、h点电势相等
C.b d连线中点的场强为零
D.b d连线中点与f h连线中点的场强相同
18.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原线圈一侧接一输出电压恒为U1的正弦交流电,电阻R1、R2、R3、R4的阻值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断开时,图中电压U1∶U2=2∶1。
最新-2018年天河区物理高考调研试题(一) 精品

2018年天河区物理高考调研试题(一)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
1.元素X 的原子核可用符号。
X ba 表示,其中a 、b 为正整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等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b 于原子核中的中子数B .a 等于原子核中的中子数,b 等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C .a 等于原子核中的核子数,b 等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D .a 等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b 等于原子核中的核子数2.如右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 ,乙分子置于x 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 > 0为斥力,F < 0为引力。
a 、b 、c 、d 为x 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
现把乙分子从a 处由静止释放,则: ( )A .乙分子从a 到b 做加速运动,由b 到c 做减速运动B .乙分子由a 到c 做加速运动,到达c 时速度最大C .乙分子由a 到b 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少D .乙分子由b 到d 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3.根据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平衡时,分子势能最小B .气体在状态变化时,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气体的压强不一定增大C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 .利用浅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度差制造一种热机,将海水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在原理上是可行的4.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上的重力为G ,它在离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 ( ) A .速度为mGR2B .周期为GmR24 C .动能为GR 41D .重力为05.如图所示为波源开始振动后经过一个周期的波形图,设介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为T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M 为振源,则M 点开始振动的方向向下B .若N 为振源,则p 质点振动了3T/4C .若M 为振源,则p 质点振动了3T/4D .若N 为振源,则该时刻P 质点动能量小6.《2001年世界10大科技突破》中有一项是加拿大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站的研究成果.该成果揭示了中微子失踪的原因.认为在地球上观察到的中微子数目比理论值少,是因为有一部分中微子在向地球运动的过程中发生了转化,成为一个μ子和一个τ子.关于上述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转化过程中牛顿第二定律依然适用B .该转化过程中中动量守恒定律依然适用C .该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定律依然适用D .若新产生的μ子和中微子原来的运动方向一致,则新产生的τ子的运动方向与中微子原来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7.如图所示,D 是一只二极管,它的作用是只允许电流从a 流向b ,不允许电流从b 流向a ,平行板电容器AB 内部原有电荷P 处于静止状态,当两极板A 和B 的间距稍增大一些的瞬间(两极板仍平行),P 的运动情况将是 ( )A .仍静止不动B .向下运动C .向上运动D .无法判断8.水平推力1F 和2F 分别作用于水平面上等质量的a 、b 两物体上,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物体将继续运动一段时间后停下,两物体的v -t 图线如图所示,图中线段AB ∥CD ,则 ( )A .1F 的冲量大于2F 的冲量B .1F 的冲量小于2F 的冲量C .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D .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等9.如图所示,图(甲)为一块透明的光学材料的剖面图,在其上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设该光学材料的折射率沿y 轴正方向均匀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广州市调研理综物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篮球运动员接传来的篮球时,通常要先伸出两臂迎球,手触到球瞬间顺势后引。
这样可以减小A.球对手的力的冲量 B.球对手的力的大小C.球的动量变化量 D.球的动能变化量15.如图,质量为1kg的小物块从倾角为30°、长为2m的光滑固定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若选初始位置为零势能点,重力加速度取10m/s2,则它滑到斜面中点时具有的机械能和动能分别是A.5J,5J B.10J,15JC. 0,5J D. 0,10J16.如图,半径为R的半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且不计重力的粒子,以速度v沿与半径PO夹角θ=30°的方向从P点垂直磁场射入,最后粒子垂直于MN射出,则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A .qR mvB .qRmv 2 C .qRmv 3 D .qR mv417. 如图,“L ”型导线abc 固定并垂直放置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bc ab ⊥,ab 长为l ,bc 长为l 43,导线通入恒定电流I ,设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方向与bc 夹角为θ,则 A .BIl F 47=,34tan =θ B .BIl F 47=,43tan =θ C .BIl F 45=,34tan =θ D .BIl F 45=,43tan =θ18.如图,已知现在地球的一颗同步通讯卫星信号最多覆盖地球赤道上的经度范围为2α。
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大,周期变大后的一颗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信号最多覆盖的赤道经度范围为2β,则前后两次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之比为A.33cos cos βα B. 33sin sin βαC. 33cos 2cos 2αβD. 33sin 2sin 2αβ19.t =0时刻一质点开始做平抛运动,用下列图象反映其水平分速度大小v x 、竖直分速度大小v y 、合速度大小v 与时间t 的关系,合理的是aII bc2α O卫星20.如图,在匀强电场中,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球由静止释放沿斜向下做直线运动,轨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A .场强最小值为qmgB .电场方向可能水平向左C .电场力对小球可能不做功D .小球的电势能可能增加21.如图,半圆柱体Q 放在水平地面上,表面光滑的圆柱体P 放在Q 和墙壁之间,Q 的轴线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为L ,已知Q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P 、Q 横截面半径均为R ,P 的质量是Q 的2倍,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P 、Q 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A .L 越大,P 、Q 间的作用力越大B .L 越大,P 对墙壁的压力越小C .L 越大,Q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越小θPQLxv tvtyv tvt11D.L的取值不能超过R5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22.(5分)(1)某同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电源为_____A.220V交流电 B.6V以下交流电C.220V直流电 D.6V以下直流电(2)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每隔打一个点,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则可大致判断小车做(填“匀速”或“匀变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3.(10分)为了测量一个量程为的直流电压表的内阻R V(约为几千欧),所用的电路如图甲所示.(1)请将图乙的器材连成完整的电路;(2)该实验中需要进行的步骤罗列如下,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用步骤前的字母表示)A .闭合开关SB .将电阻箱R 0的阻值调到零C .调节滑动变阻器R 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D .断开开关SE .调节电阻箱R 0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为,读出此时电阻箱R 0的阻值F .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滑到a 端VSa bP 甲乙VbaP电源••(3)若在实验步骤E中,如图丙读出R0的阻值为Ω,则该电压表的内阻R V的测量值为______Ω,由于系统误差,测量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4.(12分)如图,在竖直平面内存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
长度为l的轻质绝缘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Array小球(可视为质点),初始时小球静止在电场中的a点,此时细绳拉力为2mg,g为重力加速度。
(1)求电场强度E和a、O两点的电势差U;(2)若小球在a点获得一水平初速度glv4,使其在竖直面内做圆周a运动,求小球运动到b点时细绳拉力F的大小。
25.(20分)如图,上表面光滑、下表面粗糙的木板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可视为质点的滑块静止放在木板的上表面。
t=0时刻,给木板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同时对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经一段时间,滑块从木板上掉下来。
已知木板质量M=3kg,高h=,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滑块质量m=,初始位置距木板左端L1=,距木板右端L2=;初速度v0=2m/s,恒力F=8N,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1)滑块从离开木板开始到落至地面所用时间;(2)滑块离开木板时,木板的速度大小;(3)从t=0时刻开始到滑块落到地面的过程中,摩擦力对木板做的功。
(二)选考题:共30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A.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越剧烈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有分子的动能都一定越大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一定升高E.如果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2)(10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该气体在状态C时的温度为300K。
求:(i)该气体在状态A、B时的温度分别为多少(ii)该气体从状态A到B是吸热还是放热请写明理由。
34.[物理——选修3-4](15分)(1)(5分) 甲、乙两弹簧振子,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可知。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A.甲速度为零时,乙速度最大B.甲加速度最小时,乙速度最小C.任一时刻两个振子受到的回复力都不相同D.两个振子的振动频率之比f甲∶f乙=1∶2 E.两个振子的振幅之比为A甲∶A乙=2∶1甲乙A(2)(10分)如图为一玻璃球过球心的横截面,玻璃球的半径为R,O为球心,AB为直径,来自B点的光线BM在M点射出,出射光线平行于AB,另一光线BN恰好在N点发生全反射,已知∠ABM=30°,求:(i)玻璃的折射率;(ii)球心O到BN的距离。
调研参考答案:选择题:14.B 15.C 16.B 17.D 18.A;19.AC 20.CD 21.AD 22.(1)B ;(2)匀变速,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恒定;;23.(1) BFACED或者FBACED(2)如答图(3)2900;2900;偏大答图VbaP电源24.解:(1)小球静止在a 点时,由共点力平衡得 mg +2mg =qE ①解得 qmg E 3=,方向竖直向上 ②在匀强电场中,有 El U =Oa ③则a 、O 两点电势差 qmglU 3aO -= ④ (2) 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设到b 点速度大小为v b ,由动能定理得22112222b a qE l mg l mv mv -⋅+⋅=- ⑤ 小球做圆周运动通过b 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bv F qE mg ml+-= ⑥联立②⑤⑥式,代入gl v 4a =解得 mg F 6= ⑦25.解:(1)设滑块从离开木板开始到落到地面所用时间为t 0,以地面为参考系,滑块离开木板后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知 2021gt h = ○1得s ght 2.020==○2 (2)以木板为研究对象,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1)(Ma g M m F =++μ ○3 得a 1=5m/s 2,则木板减速到零所经历的时间 s a v t 4.011==,所经过的位移m a v s 4.021201== ○4由于s 1<L 1=,表明这时滑块仍然停留在木板上 ○5此后木板开始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方向改变,由牛顿第二定律2)(Ma g M m F =+-μ ○6 得a 2=31m/s 2滑块离开木板时,木板向左的位移2120.54s s L m =+= ○7 该过程根据运动学公式 222212s a t = ○8 得t 2= 滑块滑离瞬间木板的速度m /s 6.0222==t a v ○9 (3)滑块离开木板后,木板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及摩擦力随之改变,由牛顿第二定律3Ma Mg F =-μ○10 得a 3=32m/s 2 故木板在0t 这段时间的位移为m 15221203023=+=t a t v s ○11 整个过程摩擦力对木板做的功为123()()f W m M g s s Mgs μμ=-+⋅+- ○12 得7.38f W J =- ○1333.(1)ACD(2) (i)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B 到C 过程,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知p B V BT B =p C V CT C解得T B =T C =300 K (或t B =27 ℃ )(或者由p B V B =p C V C 得知该过程为等温变化过程,得T B =T C =300 K )又A 到B 为等容过程有 p A T A =p BT B解得T A =450 K (或t A =177 ℃)(ii)根据图像可知从A 到B 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外界对气体做功 W =0J 又T A >T B 可知内能变化ΔU <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 得Q <0即放热 34.(1)CDE(2) (i)设光线BM 在M 点的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 ,由几何知识可知i =30°,r =60°,根据折射定律知 n =sin rsin i得n =3(ii)光线BN 恰好在N 点发生全反射,则∠BNO 为临界角C ,则sin C =1n设球心到BN 的距离为d ,由几何知识可知d =R sin C 得d =33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