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储能方式简介
光伏储能方案

光伏储能方案引言光伏储能是指利用太阳能通过光伏发电系统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存储起来以备后续使用的一种技术方案。
光伏储能方案因其可再生、环保、低成本等优势,在能源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介绍光伏储能方案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前景。
一、光伏储能方案的原理光伏储能方案基于光伏发电技术,通过安装在光伏板上的光电转换器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
这些光电转换器件通常是由多个光伏电池组成,当光照射到电池上时,光子会激发电池内的电子,使其脱离原子而形成电流。
这些电池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电池、直流/交流逆变器、电池组和能量管理系统等组成。
当光照不足时,光伏电池会将电能输出给逆变器,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将其注入电网或用于供电。
同时,部分电能会被储存在电池组中,以备不时之需。
光伏储能方案的核心是能量管理系统,它通过监测和控制电池组中的电能流动,实现对储能和释放的精确控制。
能量管理系统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将电能用于自用电网、电网供电、或作为备用电源。
它还可以对电池组的充放电状态进行监测和管理,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二、光伏储能方案的应用光伏储能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被用于各种场景,包括家庭、商业和工业用途。
1. 家庭应用在家庭应用中,光伏储能方案可以帮助家庭主人减少对电网的依赖,实现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
家庭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后,可以将发电过程中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并在夜间或光照不足时使用。
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能源费用,还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需求,降低环境污染。
2. 商业应用在商业应用中,光伏储能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用电成本,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商业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后,可以将发电过程中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并在用电高峰期使用。
这样可以减少用电峰值,降低用电成本,并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3. 工业应用在工业应用中,光伏储能方案被广泛应用于离网区域或需求突变的场景。
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电能储备与储能方式

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电能储备与储能方式太阳能发电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环保、清洁和可持续的特点。
然而,太阳能发电系统存在一个问题,即如何储存和利用发电产生的电能。
本文将探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电能储备与储能方式。
一、电能储备的重要性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特点之一是其不稳定性。
太阳能的光照强度和持续时间随天气、季节和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太阳能发电系统在夜间、阴天或冬季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的电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电能储备成为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一个关键环节。
二、储能方式的选择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储能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水泵储能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储能方式的特点和应用。
1. 电池储能电池储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储能方式之一。
电池储能的原理是将发电产生的电能存储在电池中,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供电使用。
电池储能具有容量大、储能效率高、可靠性强等优点。
目前,常用的电池储能技术包括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钠硫电池等。
2. 压缩空气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压缩空气储存的技术。
该技术的原理是将发电产生的电能用于压缩空气,并将压缩空气存储在储气罐中。
当需要用电时,通过释放压缩空气来驱动发电机发电。
压缩空气储能具有容量大、储能效率高和环保等优点。
然而,该技术的成本较高,目前还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
3. 水泵储能水泵储能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水位能储存的技术。
该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发电产生的电能将水抽到高处,当需要用电时,通过释放水位能来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水泵储能具有容量大、储能效率高和环保等优点。
然而,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受地理条件和水资源的限制。
三、储能方式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能源需求的增长,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储能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未来,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储能方式有望实现更高的储能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1. 新型电池技术目前,太阳能发电系统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钠硫电池等。
光伏发电中的4种储能技术

光伏发电中的4种储能技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
面对能源需要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世界各国采取了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等策略。
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发电的代表,已经正式应用于生产实际中。
光伏电源不同于传统电源,它的输出功率随着光照强度、温度等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剧烈变化,而且具有不可控性,因此,光伏发电若要取代传统能源实现大规模并网发电,它对电网产生的冲击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并且,随着光伏系统在电网中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大,它对电网带来的影响必须得到有效治理以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
储能系统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可以解决光伏发电系统中的供电不平衡问题,以满足符合正常工作的需求。
储能系统对于光伏电站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储能系统不仅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还是解决电压脉冲、涌流、电压跌落和瞬时供电中断等动态电能质量问题的有效途径。
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储能技术蓄电池储能蓄电池储能是各类储能技术中最有前途的储能方式之一,具有可靠性高、模块化程度高等特点,常被用于对供电质量要求较高的负荷区域的配电网络中。
电池储能主要是利用电池正负极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充放电。
蓄电池储能可以解决系统高峰负荷时的电能需求,也可用蓄电池储能来协助无功补偿装置,有利于抑制电压波动和闪变。
目前常见的蓄电池有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和液流电池等。
文献[9]分析了光伏发电系统中蓄电池的作用:储能,对太阳能电池工作电压钳位,提供较大的瞬间电流。
文献[10]重点关注目前常见的几种化学储能技术,选择关键技术指标,收集截至2011年最新的化学储能技术应用数据,结合数据包络(DEA)分析方法,探究各种化学储能技术的优势及应用效果,为化学储能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建议和参考。
超级电容器储能超级电容器是由特殊材料制作的多孔介质,与普通电容器相比,它具有更高的介电常数,更大的耐压能力和更大的存储容量,又保持了传统电容器释放能量快的特点,逐渐在储能领域中被接受。
储能量与太阳能发电方案

储能量与太阳能发电方案
储能是指将能量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出来使用。
在太阳能发电方案中,储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太阳能是不稳定的,只有在白天阳光充足时才能产生电力。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太阳能发电储能方案:
1. 蓄电池储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后,通过充电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
蓄电池可以在夜间或阴天时提供电能供应。
蓄电池的种类包括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2. 储热储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后,通过热储罐将热能储存起来。
储热储能可以用于供暖、热水等用途,也可以通过蒸汽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3. 储气储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后,通过电解水将水分解为氢和氧气,将氢气储存在储气罐中。
当需要电能时,将储存的氢气与氧气重新结合产生水,释放出电能。
4. 储能电网:将多个太阳能发电系统通过电网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系统。
多个发电系统之间可以互相调节电能的供求关系,实现能量的平衡。
综合利用这些储能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太阳能发电的间歇性问题,提高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光伏储能原理及解释

光伏储能技术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其储存起来以备后续使用的能源技术。
它通过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加入储能设备,实现对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和稳定供电。
光伏储能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解决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光伏储能系统主要由光伏模块、储能设备、逆变器和控制器等组成。
光伏模块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
储能设备则负责将光伏模块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以便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设备,用于将储存的电能输送到电网或家庭用电设备。
控制器则负责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控和调节,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光伏储能技术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光伏发电: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光伏模块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
此时,储能设备尚未工作,光伏模块产生的电能直接输送到电网或家庭用电设备。
2.储能过程:当光照不足或夜间时,光伏模块无法产生足够的电能供应给电网或家庭用电设备。
此时,储能设备开始工作,将之前储存的电能释放出来,以满足电力需求。
3.能量调度:在光伏发电和储能过程中,控制器实时监测电网或家庭用电设备的电力需求和光伏模块的发电量。
当光伏模块产生的电能超过需求时,控制器会将多余的电能储存到储能设备中;当光伏模块产生的电能不足以满足需求时,控制器会从储能设备中释放电能,以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
4.能量回收:在某些情况下,光伏模块产生的电能可能会超过实际需求。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控制器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回馈到电网中,或者用于其他可再生能源项目。
光伏储能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储能设备,光伏储能系统可以在光照不足或夜间时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光伏储能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方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提高供电可靠性:由于光伏发电受天气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其发电量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光伏储能方案

光伏储能方案在现代能源领域,光伏储能方案是一种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的技术。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越来越重要,光伏储能方案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能源存储解决方案,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采用。
本文将介绍光伏储能方案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一、基本原理光伏储能方案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储能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通过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完成电能的产生。
而储能技术则是通过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以备不时之需。
在光伏储能方案中,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将电能经过逆变器转化为直流电能,并储存在电池系统中。
当需要时,电池系统会再次将储存的电能转化为可供使用的交流电能,以满足家庭、企业或社区的用电需求。
二、应用场景光伏储能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首先,在家庭和商业用电方面,光伏储能方案可以为用户提供可靠的家庭和商业用电系统。
通过将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储能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对电能的长期储存和有效利用,解决了传统能源系统供电不稳定的问题。
此外,光伏储能方案还可以用于乡村和偏远地区的电力供应,为这些地区提供可靠、可持续的电力支持。
其次,光伏储能方案在建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
在建筑中,光伏储能方案可以作为一种绿色能源解决方案,为建筑物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
此外,光伏储能方案还可以与智能电网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建筑能源系统的智能管理和调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最后,光伏储能方案也可以应用于电动交通领域。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电动交通领域对可靠的储能方案有着更高的要求。
通过将光伏发电和储能技术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相结合,可以实现电动汽车的可持续充电和使用,促进无污染交通的发展。
三、未来发展前景光伏储能方案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能源需求的增长,光伏储能方案将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首先,随着光伏发电设备的进一步优化和成本的降低,光伏储能方案的实施成本也将逐渐降低。
光伏储能系统的四种类型

光伏储能系统的四种类型1. 独立光伏储能系统(Off-Grid PV Energy Storage System)独立光伏储能系统是一种将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结合在一起,完全独立于电网的系统。
这种系统通常包括光伏电池板、控制器、电池储能系统和逆变器。
通过将光伏发电的电能转换为直流电并存储在电池中,然后在需要时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应给电器设备使用。
2. 夏季储能系统(Seasonal PV Energy Storage System)夏季储能系统是一种将夏季光伏发电的电能储存起来,以供冬季使用的系统。
这种系统通常采用深井蓄能技术,即在夏季将太阳能电能转化为动能,通过将水抽到高处形成水势能,然后在冬季通过释放水势能来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进而将动能转化为电能。
3. 备用电源储能系统(Backup Power PV Energy Storage System)备用电源储能系统是一种将光伏发电的电能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的系统。
这种系统通常配备有电池储能系统和逆变器,可以将光伏发电的电能储存到电池中,并在停电或其他应急情况下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电危急电器设备使用。
商业储能系统是一种将光伏发电的电能储存起来以供商业用途的系统。
这种系统通常配备有大容量的电池储能系统和逆变器,可根据商业用电需求的不同进行调整。
商业储能系统除了可以为商业企业提供备用电源外,还可以帮助平衡电网负荷、调峰填谷以及提供能源服务等功能。
总结起来,光伏储能系统有独立光伏储能系统、夏季储能系统、备用电源储能系统和商业储能系统四种类型。
这些系统在不同的场景下具有不同的应用,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电能储存和利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光伏储能系统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光伏储能设备的原理和应用

光伏储能设备的原理和应用一、光伏储能设备的原理光伏储能设备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并将多余的电能存储起来。
其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太阳能光伏板的吸收与转化:光伏板是光伏储能设备的核心部件,它通过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
光伏板上的光敏物质会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电流。
2.光伏板的电能输出:光伏板将吸收到的太阳能,通过电流进行输出。
这些电流可以被直接使用,或者被存储到电池等储能装置中。
3.电能储存:多余的电能会被存储到电池等储能装置中,以备不时之需。
光伏储能设备通常会选择高效的储能装置,如锂电池或钠硫电池。
4.电能输出和使用:当需要用到电能时,储存的电能就可以被取出,并通过逆变器等设备进行输出。
输出的电能可以用于家庭用电、电动车充电、农业灌溉等各种领域。
二、光伏储能设备的应用光伏储能设备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家庭光伏发电系统:家庭可以安装光伏板,将阳光转化为电能。
多余的电能可以被储存起来,以备晚上等用电高峰期使用。
这种系统既可以减少家庭的用电成本,也有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农业光伏系统:农业用电需求较大,通过光伏储能设备可以满足农田灌溉、温室种植等用电需求。
这不仅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还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电动车充电站:由于电动车的兴起,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光伏储能设备可以为电动车充电站提供绿色能源,并且可以在充电需求高峰期提供储能支持,平衡用电负荷。
4.应急电源:光伏储能设备可以作为应急电源使用。
在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可以利用储存的电能为受灾地区提供紧急用电支持。
5.远离电网地区的电力供应: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供电线路无法延伸,光伏储能设备可以作为独立的电力供应系统。
这种系统可以通过太阳能充电,并储存电能,为当地居民和企业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
综上所述,光伏储能设备利用太阳能发电,并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能储能技术
一、太阳能供热零存整取
钱有盈余可以存到银行,物品多了可以放入仓库,那么太阳的光和热如何保存?
要是有个“热量银行”能把夏天过多的热量储存起来,到冬天再取出使用,该有多好。
现在以色列、日本、意大利和美国都建有这种“银行”,专门储存太阳的热能,需要时就可把热能取出,用于取暖或发电。
现在有两种类型的“热量银行”:一种叫“太阳能源湖”,另一种叫“硝酸盐太阳能储存罐”。
人造太阳能源湖
日本的某个太阳能源湖是一个面积1500平方米、深3米的人造湖,其湖水比较特别,分3层:最下面一层是1.5米深的含盐较多的咸水;中间一层是1.3米深的含盐较少的咸水;最上面一层是0.2米深的不含盐的淡水。
人造湖只要灌入这3层水,“热量银行”就基本大功告成,只等太阳来储存热量。
这样的太阳能源湖储存的热量能把下层1.5米深的咸水加热至80摄氏度,不仅可以取暖,还可以用来发电,而其中的奥秘就在这3层湖水中。
普通淡水湖不管太阳怎么晒,温度也不会超过当地气温。
因为淡水湖白天经过日晒后,夜晚会把白天储存的热量散发掉。
湖面的水先冷却,比重加大而下沉,下面还没有冷却的水因比重小而上浮,又把热
散掉,这样循环的结果,使湖水吸收的太阳热量根本不能保存下来。
人造太阳能源湖就不同,表面那层0.2米厚的淡水白天晒热后,热量到了夜晚同样会散掉,但这层淡水不会下沉,因为它即使冷却,比重也没有咸水大,因此一直浮在上面成为保温层。
下层的含盐咸水由于永远也浮不到表面,因此它白天吸收的热量就不会被带到湖面散失掉。
咸水被太阳晒的日子越久,湖底的水温就
越高。
硝酸盐太阳能储存罐
硝酸盐太阳能储存罐是另一种形式的“热量银行”,它的出现有一段有趣的历史。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的爱迪生公司,曾建造了一座名为“太阳能一号”的发电站,利用一种太阳跟踪镜把太阳光聚焦后,照射到一座90多米高的塔顶上,塔顶有一个阳光接收器,接收器内有水,水被聚焦的阳光加热后变为水蒸气,然后利用这些水蒸气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但由于设计上有些地方没有考虑周全,发电机会时不时“闹情绪”,有时能够发电,有时干脆就“躺倒不干”。
原来老天并不顺从人愿,有时阴天有时下雨,即使是晴天,也经常有云彩从发电厂上空飘过,这时塔顶接收器内的水因缺少阳光就很难变成蒸气,没有蒸气发电机就不能发电。
因此“太阳能一号”发电站不能发挥其原来预想的作用。
于是,爱迪生公司的老板请来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太阳能热电技术专家研究对策。
专家们研究后认为,问题出自接收器内的水,由于水储蓄太阳热量的能力太低,因此在云层遮住阳光时,接收器内保留的热量太少,无法把水加热成蒸气。
经过计算,专家们决定在接收器中改用硝酸盐。
因为硝酸盐有能力储蓄很多热量,起到“热量银行”的作用。
这样,即使是阴雨天或有云层飘过发电厂上空,借助硝酸盐良好的储热能力,也可从中取出存储的热能用于发电。
常温下硝酸盐形似珊瑚,熔点达232摄氏度,熔化后呈黄色浆状物,能保存的热量比水和油高得多。
当把硝酸盐放入接收器后,聚焦的阳光将其熔化,并使其温度高达556摄氏度。
这时再把已熔化的高温硝酸盐抽到一个绝热良好的储存罐中,这个储存罐就把太阳的热量储蓄起来,需要时再将多余的热量从储热罐中取出,就可用来加热水产生蒸气进行发电。
当储热罐内的热量“取”完后,即其中的硝酸盐温度降至288摄氏度时,将硝酸盐转移到另一个绝热罐中,并在阳光充足的天气里接收太阳的热能,再升温至556摄氏度。
硝酸盐在绝热罐中能保持所吸收的太阳热能达13小时之久。
这样,在阴雨天也能用它加热,使水变成蒸气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有了这个“热量银行”,太阳能发电站就不会在阴雨天“闹情绪”或“躺倒不干”了。
二、人造树叶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化学教授丹尼尔·罗塞拉成功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将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丹尼尔教授成功研发出一种催化剂,利用这种催化剂,水分解的化学反应首次可以在常温下进行,从而克服了利用水制成氢气这一重要反应中最困难的一个难题。
这个成果的重要意义更在于,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主要障碍将被克服,太阳能可能取代石油成为最主要的能源。
在丹尼尔的研究中,太阳光照射下,水分解成氢气,而氢气是一种用途多样容易储存的燃料,可以密封在内燃机内,也可以与燃料电池中的氧气重新结合,更重要的是,如果该设想用在海水中,太阳能不仅能分解海水产生电能,更能使得分解后的氢气与氧气重新结合而形成宝贵的淡水。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日本东京大学一位研究生最先证明,利用二氧化钛(白色涂料的组分)制作的电极,500瓦氙灯产生的强光能够将水慢慢分解,这一发现首次证明光能够被用来分解植物外的水分。
1974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化学系教授汤姆斯·梅尔证明,钌金属涂料能够在光能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使水失去电子,帮助完成水分解反应最开始的重要一步。
丹尼尔于是大胆选用磷酸钴代替那些复杂的钴化合物,直接验证钴对水分解反应的作用。
将电极浸在含有磷酸钴的水溶液中,当通上电流后,钴离子和磷酸根离子会聚集在电极上并形
成一层非常薄的薄膜,几分钟后电极上就会形成一层浓厚的气泡,进一步的试验证明,这些气泡就是水分解后产生的氧气。
丹尼尔和他的同事们没有想到,磷酸钴这么简单的化合物能够取代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复杂化合物,催化水的分解反应。
而这个简单的催化剂正是科学家们需要的,有了它,就能够在光合作用一样的室温条件下将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了。
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打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光生伏打效应是指物体由于吸收光子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是当物体受光照时,物体内的电荷分布状态发生变化而产生电动势和电流的一种效应。
严格来讲,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发生在均匀半导体材料内部;一类是发生在半导体的界面。
虽然它们之间有一定相似的地方,但产生这两个效应的具体机制是不相同的。
通常称前一类为丹倍
效应,而把光生伏打效应的涵义只局限于后一类情形。
当两种不同材料所形成的结受到光辐照时,结上产生电动势。
它的过程先是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产生数量相等的正﹑负电荷,随后这些电荷分别迁移到结的两侧,形成偶电层。
光生伏打效应虽然不是瞬时产生的,但其响应时间是相当短的。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不涉及机械部件,所以,光伏发电设备极为精炼,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
理论上讲,光伏发电技术可以用于任何需要电源的场合,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电源,大到兆瓦级电站,小到玩具,光伏电源可以无处不在。
四、太阳能空调制冷
太阳能空调制冷可能技术途径主要包括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利用热能供热制冷,以及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利用电能驱动相关设备制冷。
太阳能制冷空调技术途径
在各种太阳能制冷途径当中,太阳能热驱动空调能够和当前广泛应用的太阳能热水和采暖系统紧密结合,构成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
太阳能热驱动制冷主要包括吸附式、吸收式、除湿空调和喷射式制冷。
目前为止溴化锂-水吸收式制冷空调方式应用最多。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中,水作为制冷剂,溴化锂作为吸收剂。
由于溴化锂水溶液本身沸点很高,极难挥发,所以可认为溴化锂饱和溶液液面上的蒸汽为纯水蒸汽;在一定温度下,溴化锂水溶液液面上的水蒸气饱和分压力小于纯水的饱和分压力;而且浓度越高,液面上的水蒸气饱和分压力越小。
所以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溴化锂水溶液浓度越大,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
这也就是通常采用溴化锂作为吸收剂,水作为制冷剂的原因。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主要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换热器、循环泵等几部分组成。
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运行过程中,当溴化锂水溶液在发生器内受到热媒水的加热后,溶液中的水不断汽化;随着水的不断汽化,发生器内的溴化锂水溶液浓度不断升高,进入吸收器;水蒸气进入冷凝器,被冷凝器内的冷却水降温后凝结,成为高压低温的液态水;当冷凝器内的水通过节流阀进入蒸发器时,急速膨胀而汽化,并在汽化过程中大量吸收蒸发器内冷媒水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制冷的目的;在此过程中,低温水蒸气进入吸收器,被吸收器内的溴化锂水溶液吸收,溶液浓度逐步降低,再由循环泵送回发生器,完成整个循环。
如此循环不息,连续制取冷量。
由于溴化锂稀溶液在吸收器内已被冷却,温度较低,为了节省加热稀溶液的热量,提高整个装置的热效率,在系统中增加了一个换热器,让发生器流出的高温浓溶液与吸收器流出的低温稀溶液进行热交换,提高稀溶液进入发生器的温度。
溴化锂制冷基本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