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讲解词
平遥古城的导游词

平遥古城的导游词平遥古城的导游词(通用13篇)平遥古城的导游词篇1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就要到了,此刻大家能够欣赏一下古城的远景和比较完整的外观。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的历史了。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
那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受到战火的破坏。
此刻平遥古城到了。
请大家随我上城墙参观。
那里就是平遥方城的“下东门”。
大家看这高达12米的城墙多宏伟、多壮丽。
在城外,原来还有护城河,城门处架有吊桥,在古代战乱的日子里,这的确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防线。
我们进来的这个地方是下东门瓮城,它是为保卫城门而设立的。
城门是城墙上的薄弱环节,有了瓮城。
就大大增加了城池的防卫手段。
那里地方很小,四周有高墙围护,即便敌人攻入瓮城也只能进来少数人,而且马上陷入包围之中,成为瓮中之鳖。
我们看城墙上两边各有一道短墙,叫女儿墙,为什么叫女儿墙呢?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早先城上并没有女儿墙,有一次一个老人被拉来做工,和他相依为命的小孙女也每天随他来到城上。
坐在旁边观看。
一天,一位累极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竞走到城墙边上,小女孩怕他掉下城去,用力向里推他,不料用力过大,民工虽得救了,小女孩却摔死了。
为了纪念她,工匠们在城上修起了矮墙,并把它叫做女儿墙。
这实在是个感人的故事,但的确说明白女儿墙的爱护性功能。
我们看:两边的女儿墙并不一样,向外的女儿墙上还修筑了垛口,垛口还留着供眺望和射击使用的小孔。
这当然是为了实战的需要。
大家都留意到了,城墙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向外突出的部分,这叫做墩台。
墩台是干什么的呢?它是保卫城墙的。
我们明白。
古代攻守城池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弯机,上方既可射下去,下方也可射上来,因此守城的士兵轻易不敢探出身去。
这样,城墙脚下反而成了防备的死角。
有了墩台。
就能够弥补这个不足、从三面组成一个强大的立体射击网,城防力气大大加强。
在每个塌台上,还修有一座敌楼,上面有孔,也是为观看和射击用的。
平遥城内文物众多,西南方向那一片掩盖琉璃的建筑,就是城因庙、财神庙建筑群,近处观看,能够见到它馆角高挑、群昂飞动、油漆彩绘的壮美景色。
2023山西平遥古城导游词9篇

2023山西平遥古城导游词9篇山西平遥古城导游词篇1诸位游客,大家好。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
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云南省丽江古城、山西省平遥古城和江苏省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现在大家可以观赏一下古城的远景和比较完整的外观。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
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
京陵城就建在今平远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这可以说是平遥建城的开端,也是现在乎迢城的前身。
从那时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历史了。
现在这座平遥城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
大约在北魏太武帝拓跋陶时,为避名讳,将原来的平陶县改为平遥县。
并把县治从别处迁到这里。
建城时间应该是这以后的事。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
这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遭受战火的破坏。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来的土城墙加高加厚加砖扩建而成的,明清以来虽曾数次维修,但风格未变。
平遥城内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庙大成殿、清虚观、市楼、城隆庙、武庙戏台等。
就是街道民居。
也基本保存明清时代风貌。
漫步街头,还会看到各种古色古香的院门、院埔、精雕细刻的古建筑装饰,甚至还能看到门前的接马石桩、下马石等,一派古城风貌。
平遥不仅历史悠久。
而且名人辈出。
是敢于不顾“满门抄斩”的恐吓、秉笔直书的若名晋代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孙康等古代名人,当代已故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侯外庐、已故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侯秸一、已歇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瑶、著名画家李苟、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等都出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平适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山西平遥古城导游词篇2平遥古城,历史悠久。
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
京陵城就建在今平远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平遥古城导游词15篇

平遥古城导游词15篇平遥古城导游词1亲爱的来宾,大家都很好!我是平遥古城的导游——李敬成,你可以叫我小李。
下一次我将向大家介绍平遥古城。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平遥古城,平遥古城是我国4A级风景名胜区,建于公元前827—782年,公元1370年扩建,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你可以看到高大雄伟的城墙长6163米,高12米,1370年重修,沟壑高约2米,顶宽约3至5米。
请跟我到古城里面看看!平遥古城交通由四条主要街道、八条小街和七十二条曲折的小道组成。
这四条街道在平遥古城南大街交通纵横交错的中轴线上,由于东西在街上连接到大南门的尽头,到古石楼南北贯穿,街道上,各种各样的配件和美味的食品在商店柜台上,是平遥最繁华的商业街。
o古城在中国被称为“华尔街”。
西街从西门下到东街和南街交叉口,东街穿过主街。
西街是中国著名的首张车票——日升场出生街,因此西街被誉为“清朝金融第一街”。
八条小街和七十二条小道的名字有它们的起源。
有些是以附近的建筑物或显著的标志命名的,有些来自寺庙和寺庙,有些则失去了他们的名字。
平遥古城有一个有趣的传说,鸟瞰古城,它的形状像一只乌龟,六口之门,两口井外像一只乌龟,北门的乌龟尾,是整个城市的最低处,共有四个巴比肯人,两者相对而言,西门、西门,东门上是南开,只有东门是夏门。
NGDONGKAI,据说人们为了不让乌龟爬到它的左腿直着,绑在离城二十里的脚上,所以古城平遥,也叫乌龟城。
今天,我将在这里向大家说明,您可以游览古城,游览过程中,请不要乱扔垃圾,不要乱写乱画,文明游览。
非常感谢你。
平遥古城导游词2欢迎大家来到山西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能够叫我可可,今日我先带大家去的地方是平遥古城,平遥古城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因为这座古城的形状象一只乌龟,所以人们有又叫它“龟城”。
平遥古城的城墙很宽,城墙的上头铺着很大的城砖。
在城墙的瞭望口上架着几门大炮,这是当时最厉害的武器,所以赐了个名字叫“神武大将军”。
平遥古城景点导游词7篇

平遥古城景点导游词7篇平遥古城景点导游词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游,时常需要用到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我们该怎么去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平遥古城景点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平遥古城景点导游词1地处三晋腹地的平遥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我国现仅存的四大古城之一。
1986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94年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在平遥召开,会议首推平遥作为申报联合国人类遗产项目的第一个古城,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查后把平遥古城正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从此,这座小城名声远扬,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利用行车间隙我把平遥城的历史沿革作个简要介绍。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远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那里繁衍生息。
有史以来,建置沿革屡经变迁。
最早称为古陶,是尧帝的封地;西周时名为京陵城,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向沿用至今,是平遥城的前身;北魏时改名为平遥县,并把县治迁到那里。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那里曾有过它的繁华,也曾多次遭受战火的破坏。
现存的城墙是明代洪武年间,即1370年修建的。
明清以来经多次维修,使古城墙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作为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她留给我们的主要遗产有:古朴典雅、胜景迷人的镇国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双林寺;雄伟壮观的古城墙;闻名全国的中国第一票号日昇昌旧址;以及明清一条街上的古寺庙、古市楼、古店铺和古代民宅。
首先我们要参观的是镇国寺。
镇园寺:位于平遥县城东北郝洞村的镇国寺,创立于五代北汉时期,原名京城寺。
明朝时改称镇国寺。
1988年被国务院批难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整座寺院坐北朝南,两进院落,中轴线上有天王殿、万佛殿、三佛楼,天王殿两侧配有钟楼和鼓楼。
一进院东西廊有碑亭、三灵侯、二郎殿、财福神和土地各殿。
二进院东西有观音殿、地藏殿等。
5篇有关山西平遥古城的导游词范文_山西导游词_

5篇有关山西平遥古城的导游词范文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平遥古城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xx年,平遥古城被世界纪录协会评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
20xx年7月13日,平遥古城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点。
20xx年11月19日,获得年度旅游目的地声誉奖。
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有关山西平遥古城的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有关山西平遥古城的导游词范文(一)地处三晋腹地的平遥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我国现仅存的四大古城之一。
1986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94年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在平遥召开,会议首推平遥作为申报联合国“人类遗产”项目的第一个古城,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查后把平遥古城正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从此,这座小城名声远扬,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利用行车间隙我把平遥城的历史沿革作个简要介绍。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远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有史以来,建置沿革屡经变迁。
最早称为古陶,是尧帝的封地;西周时名为京陵城,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是平遥城的前身;北魏时改名为平遥县,并把县治迁到这里。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它的繁华,也曾多次遭受战火的破坏。
现存的城墙是明代洪武年间,即1370年修建的。
明清以来经多次维修,使古城墙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作为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她留给我们的主要遗产有:古朴典雅、胜景迷人的镇国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双林寺;雄伟壮观的古城墙;闻名全国的中国第一票号“日升昌”旧址;以及明清一条街上的古寺庙、古市楼、古店铺和古代民宅。
平遥古城导游词

平遥古城导游词平遥古城导游词(精选1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导游,往往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可以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
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平遥古城导游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平遥古城导游词篇1游客们: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老家的“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
游客们请跟我来。
看!平遥古城的外表是一块块砖头修筑成的,它的形状看上去好像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
你围着它走一圈,如同回到了远古的那个时代。
游客们,咱们接着往里走,城里面虽然有一层灰罩着整个城,但人们都生龙活虎,有人在做自己的小买卖,而有的人则在逛街,游人如织,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游客们,告诉你们,在我们平遥古城有各种有名的小吃,但最出名的就是平遥牛肉了,有时间你买两斤尝一尝。
说了这么多,我还没有自我介绍呢。
我是来自某某旅行社的陈导。
我的联系电话是:xxxx。
好了,现在是自由时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四处走走,现在是上午8:30,10:30咱们准时在平遥古城南门集合。
平遥古城导游词篇2"大家好,我是这次旅游的导游,我叫肖晶晶。
现在我们正去往平遥古"。
"游客们,我们现在的地方叫做"文庙大成殿"这是山西省重点保护单位,位于平遥城东南云路街北侧,为国最早的大殿之一。
文庙占地1万多平方游三建筑组合而成。
孔庙左右为东西二学。
庙前东西南牌访三座,庙内四进院落,檑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等主体建筑,顺序排列在中轴线上,或西廊广庑以及时习斋,日新斋等。
以对称的格局配属两旁。
大成殿较古,余经明清重建。
接下来我们来到双林寺,位于晋中地区平遥县城西南七公里的桥头村北侧,距太原97公里。
据守内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姑姑之碑》所记:“中都寺重修于北齐武平二年。
(公元571年),其创建年代应在公元四、五世纪的北魏早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平遥古城的导游词(集合13篇)

平遥古城的导游词(集合13篇)平遥古城的导游词第1篇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平遥城墙。
据史书记载,西周宣王时,平遥旧城狭小低矮,大将尹吉甫驻兵于此,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筑西北两面城墙;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扩建为砖石城墙。
以后历代多次修补,基本上建成为现存规模。
但在日伪统治时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11010年国家拨出大量经费动工复修,使平遥城墙重现昔日光彩。
平遥古城素有龟城之称,寓意为吉祥、长寿、青春永驻、金汤永固。
据传说,城池南门为xx,门外的两眼水井象征着龟的双眼;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
城池东西有四座瓮城,两两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和下东门,前三门的外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的三条腿,惟有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向东而开,据说是古人建城时惟恐“乌龟”爬走,于是将其左腿使劲拉直,井用绳索紧捆在麓台塔上。
城墙的四周,本来还有护城河,并设有吊桥,在古代战乱的日子里,这的确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防线。
我们首先进来的是下东门瓮城,它是为保卫城门而设立的。
这里地方狭小,四周有高墙围护,即使敌人攻入瓮城也只能进来少数,而且立即陷入包围之中,成为瓮中之鳖。
大家再请看,瓮城里还有一个建筑考究而小巧的院落,这是小关帝庙。
把关帝庙修进瓮城里,此乃平遥人的独创。
请朋友们随我上城墙参观,领略古城风貌。
城墙周长共6157米,高度为6—10米不等,墙身内是素土,外包砖石,顶铺砖面,在这上面可并行两辆马车,宽阔而坚实。
朋友们也许会问城墙上两边各有一道短墙是用来干什么的?它叫女儿墙,起保护作用。
我们看出两边的女儿墙并不一样,向外的女儿墙修筑了垛口,垛口上留着供了望和射击使用的小孔,是出于实战的需要。
大家很容易看到城墙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向外突出的部分,这叫做墩台,它的作用何在呢?大家猜对了,肯定是保护城墙的。
我们知道,古代攻城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弩机,守城的土兵轻易不敢探出身去,这样使得城墙脚下变成防御的死角,为改变这种劣势,在墩台上组成一个强有力的射击网,从而大大增强了防卫能力。
平遥古城景点导游词5篇

平遥古城景点导游词5篇平遥古城景点导游词(篇1)"大家好,我是这次旅游的导游,我叫肖晶晶.现在我们正去往平遥古"."游客们,我们现在的地方叫做"文庙大成殿"这是山西省重点保护单位,位于平遥城东南云路街北侧,为国最早的大殿之.文庙占地1万多平方游三建筑组合而成.孔庙左右为东西二学.庙前东西南牌访三座,庙内四进院落,檑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敬亭,尊经阁等主体建筑,顺序排列在中轴线上,或西廊广庑以及时习斋,日新斋等.以对称的格局配属两旁.大成殿较古,余经明清重建.接下来我们来到双林寺,位于晋中地区平遥县城西南七公里的桥头村北侧,距太原97公里。
据守内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姑姑之碑》所记:“中都寺重修于北齐武平二年。
(公元571年),其创建年代应在公元四、五世纪的北魏早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原寺“规模宏伟,中都河水润殿,紫阁压中都之左,大齐皇帝曾赐中都寺牌额”,后累经兵戈烧焚,只有碑记铭碣犹存。
宋时尼姑修造新。
在宋以后的几百年间,又累经兵戈、火灾,遂尼避僧居。
先后建堡御贼,修废举堕,刻桷丹楹。
从现存碑记和部分铭记考,明景泰、天顺、弘治、正德、嘉靖和万历年间,清道光、宣统年间曾进行过多次修葺重塑。
经过历代修建,现在保存下来的殿堂大多是明代、清代建筑。
院内耸有古老多姿的“唐槐”,衬映得整个寺院十分壮观。
往前走,就是清虚观.全观共有十座建筑,前后三进院落,在中轴线上有牌楼、山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宫、玉皇殿。
观院门牌楼,竖于两柱,并由八字形叉柱稳固,上有乾隆三十六年题"清虚仙迹"的匾额。
龙虎殿、三清殿均为元代修建、明代重修,龙虎殿面宽五间,进深六椽,采用"悬梁吊柱"的奇特结构,殿下面东西廊分塑青龙、白虎二神像,高达5米,骨骼雄健,怒目而视,手持戟剑,神态勇猛,体态完好,为明代作品。
壁上有青龙、白虎形象,其中白虎抽象造形颇奇特,这组塑像为元塑中不可多得的佳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说丽江是位纯美的少女,那么平遥就是位底蕴深厚的乱世佳人。
200年前,山西省曾是中国经济的命脉之省。
许多从这里走出去的人都成了富贵商贾,人们称之为“晋商”。
当年的晋商富可敌国,八国联军向中国索要赔款,慈禧太后掌权的清政府就向晋商哦乔家借钱还国债,晋商的经济实力从这可见。
晋商可以追溯到隋唐之间的武士彟,武则天之父。
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时,木材商人武氏从财力上大力资助,李渊父子就是凭借当时天下最精华的太原军队和武氏的财力开始夺取全国政权的。
建国后,武氏并封为国公,地位等同于秦琼、程咬金等,可以想象李渊父子当时从武氏那得到多少财产,而武氏也从他最初聪明的政治投资中获得巨大的回报。
其后还孕育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武则天,当然这是后话了。
平遥古城是我国现存的四座完好古城之一,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已有2700多年历史。
建筑按照封建传统礼制“左祖右社”,又按照朱元璋“高筑墙”的政策,以及金代建造的文庙大成殿等各大街小巷组成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
浓郁的晋商文化气息,深宅灰墙、市楼落日。
以平遥为中心的晋中民宅群落,又何止四家大院大红灯笼高高挂。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方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的太原盆地西南,山西省的中部。
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我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于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4000年前,帝尧被推为部落领袖后,早先曾定居平遥一带。
后因汾河下游泥沙淤塞,洪水泛滥,使晋中盆地夷为一片晋阳湖。
帝尧只好带着他的臣僚及妻室离开故地,南行迁往平阳。
帝尧却不幸身亡。
于是,禹承担起来治理晋阳湖的大业。
大禹经过10余年的努力,终于凿开了灵石口,把积水缓缓地疏到黄河里,空出了晋阳湖。
大禹治水成功之后,因水灾而迁往各地的人们纷纷返回故土。
但是往日美好家园早已不复存在了。
究竟该在哪里修筑城池呢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只见一只金灿灿的硕大无比的灵龟,忽然从波涛滚滚的汾河水中爬上岸来,众人见了无不惊异。
这时,温和慈祥的帝舜用深沉地说道:“灵龟出现,这是大吉大祥之预兆,就让它自由地爬行吧,它停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筑城。
”众人听了,都认为帝舜说得有理,于是众人就一起跟着灵龟行进。
当灵龟来到平遥地界时,它匍匐不动了。
于是,帝舜就指着灵龟对大家说:“这就是上天指定的地方,就在这里筑城吧。
”帝舜将修筑此城的任务交给大禹,使大禹成为中国历史上修筑城池的第一人。
大禹为了纪念这只灵龟,建城时即仿照龟的形象规划城池。
所以平遥也被称为“龟城”古城选址因中都河流势,沿河呈南偏东15 度而筑,利用中都河作为南护城河并沟通整个护城河水系,巧妙地结合自然河流并达到了完整和谐,沿河遍植杨柳。
同时应证我国古代的筑城法则“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平遥城墙高10米左右,周长6163米,墙身素土夯实,外包砖石,墙基底宽9-12米,顶宽3-6米,墙顶外侧筑2米高的垛口墙、内侧一般为0.6米的女儿墙。
平遥城墙有环城六道城门,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并且六座城门外均筑有瓮城。
城周共筑有垛口3000个,敌楼72座,,隐喻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在军事设施上仍尊奉儒圣孔子,武中蕴文,一张弛,祖先守家卫士、祈求和平的思想和聪明才智尽显无遗。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的历史了。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受到战火的破坏。
现在平遥古城到了.请大家随我上城墙参观。
这里就是平遥方城的“下东门”。
大家看这高达12米的城墙多雄伟、多壮观。
在城外,本来还有护城河,城门处架有吊桥,在古代战乱的日子里,这的确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防线。
我们进来的这个地方是下东门瓮城,它是为保卫城门而设立的。
城门是城墙上的薄弱环节,有了瓮城.就大大增强了城池的防卫手段。
这里地方很小,四周有高墙围护,即便敌人攻入瓮城也只能进来少数人,而且立即陷入包围之中,成为瓮中之鳖。
我们看城墙上两边各有一道短墙,叫女儿墙,为什么叫女儿墙呢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早先城上并没有女儿墙,有一次一个老人被拉来做工,和他相依为命的小孙女也天天随他来到城上.坐在旁边观看。
一天,一位累极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竞走到城墙边上,小女孩怕他掉下城去,用力向里推他,不料用力过大,民工虽得救了,小女孩却摔死了。
为了纪念她,工匠们在城上修起了矮墙,并把它叫做女儿墙。
这实在是个感人的故事,但确实说明了女儿墙的保护性功能。
我们看: 两边的女儿墙并不一样,向外的女儿墙上还修筑了垛口,垛口还留着供望和射击使用的小孔.这当然是为了实战的需要。
大家都注意到了,城墙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向外突出的部分,这叫做墩台.墩台是干什么的呢它是保卫城墙的。
我们知道.古代攻守城池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弯机,上面既可射下去,下面也可射上来,因此守城的士兵轻易不敢探出身去。
这样,城墙脚下反而成了防御的死角。
有了墩台.就可以弥补这个不足、从三面组成一个强大的立体射击网,城防力量大大加强。
在每个塌台上,还修有一座敌楼,上面有孔,也是为观察和射击用的。
古城传统格局突出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传统的对称格局特点,贯穿了我国儒家思想和礼制思想。
古城以南大街为轴线,按左城隍(城隍庙)、右衙署(县衙)、左文右武(文庙、武庙)、东观(清虚观、道教)、西寺(集福寺已不存,佛教)、市楼居中的对称式结构布局,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城煌庙街、衙门街构成“干”字型。
商业街、商业店铺、票号等布于两侧。
下面开始讲古建筑,首先讲的是城隍庙。
平遥的城隍庙和其他地方的城隍庙有所不同,不同在它是三庙合一(城隍庙,财神庙,灶君庙)。
古时候,每逢集市,各乡各镇来这里求神拜佛的,做买卖的,卖艺的,势必将这里济个水泄不通。
做买卖的要拜财神,祈求生意兴隆。
老百姓当然要拜灶君,祈求过上温饱生活,最好还能奔小康。
就算是县太爷也要拜城隍老爷,祈求风调雨顺,官运亨通。
因此各路神仙自然就香火鼎盛。
普及一下城隍庙的城指的是城墙,隍指的是城外没有水的壕沟,城和隍加起来就是一个防御体系,而城隍庙自然而然就成了地方的保护神,保护这个地方水土和百姓平安。
与城隍庙一街相隔的就是文庙。
相比城隍庙的热闹非凡,这里要显得清静雅致些。
位于古城东南隅,总占地面积40580平方米,是古城内规模最大的景区,AAAA级旅游景点保存有古城内最古老的古建筑——大成殿,还存放着全国仅存的唯一一张状元卷。
平遥文庙大成殿是全国现存最早的大成殿,它比山东曲阜大成殿早317年,比北京文庙早248年,比南京夫子庙早706年。
殿内供奉主像为帝王形象的孔子塑像,配祀弟子四配、十哲分列两侧,院内东、西庑殿内供奉七十二贤圣哲塑像,这是全国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孔圣及陪祀弟子塑像群。
尊经阁是超山书院的最高建筑。
三层阁楼上存放有本院镇院之宝——全国仅存唯一的状元卷。
科举考试从隋代起到清光绪31年废除,共绵延存在了1300年之久,出过700余名状元,但保存至今的状元卷仅此一张,是明万历26年山东赵秉忠所答,三米三的考卷,无一涂改痕迹,并有万历皇帝选出状元之后亲笔御题的“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红字,稀世珍品。
在文庙的后面墙上有一个大大的“魁”字,你们知道这个字是谁写的吗是文天祥写的,大家又发现一个小细节没就是少了一点。
不是说文天祥少写了那一撇,而是当时的山西始终没有出一个状元,因为晋商有种说法嘛“学而优择商”,所以说山西人学一学就去从商去了,所以始终没有出现过一个状元,文天祥在心中有个寄托,希望山西的第一个状元可以帮他写上这一笔。
但是很遗憾啊。
到现在也没有出一位状元。
十分之郁闷啊。
最重要的是这里现存着一张唯一的中国历史上有皇帝御笔亲批的“第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卷。
平遥文庙乃中国六最。
那就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庙;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文庙建筑群;中国最大的孔子及儒学先贤塑像群(平遥文庙再现其弟子彩塑群像在国内孔庙中亦为规模最大的一处。
);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中国科举史展;中国惟一的专业性摄影博物馆。
平遥古市楼,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市楼位于古城南大街中心,是整个古城的中心,也是古城屋脊。
它跨街而立,楼高三层,有18.5米。
雄踞全城。
登楼凭栏可眺全城景色,南北大街人流车行,店面屋瓦尽收眼底。
平遥县衙座落于古城中心,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
县衙遵循封建礼制,左文右武,前朝后寝。
平遥古城居民建筑的布局多为严谨的四合院,有明确的轴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沿中轴线方向由几个套院组成,中间多以矮墙、垂花门分隔,形成三进院的“目”字型基本形式。
1. 狭长的平面布局和封闭内敛的院落空间;2“外雄内秀”的整体形态;3四合院与锢窑的完美结合(锢窑gu yao 就是在地面之上,仿窑洞的空间形态,用土坯、砖或石等建筑材料,建造独立的窑洞,称为锢窑。
);4多样化的院落组合形态;5丰富的风水信仰和其他民俗事象(这现象就是“平遥古城十大怪”,其中的“房子半边盖。
”平遥民居之所以大多为单坡内落水,流传称之为“四水归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地处干旱,且风沙较大,将房屋建成单坡,能增加房屋临街外墙的高度,而临街又不开窗户,则能够有效地抵御风沙和提高安全系数。
而院内紧凑的布局则显示对外排斥,对内凝聚的性格。
)12.日升昌票号:票号是什么呢票号就是相当于现在银行信用汇兑的业务,想起来很简单但是不然,想象一下中国当时是处于一个封建社会,而且与世界金融交集可谓为零。
所以在当时出现票号可谓是一个奇迹。
业务范围包括汇兑,存贷款业务,票号解决了资金的快速安全流转问题,为商业经济搭起了快速发展的平台。
这也是推进晋商发展的重要力量。
日升昌结构为三进。
(进就是排的意思)院屋第一进为书信房,库房,是接待普通客户的地方。
二进为主厅,议事厅;是接待大客户的地方,主厅门上就悬挂着日升昌的金漆招牌“汇通天下”牌匾,第三进是生活区与地下秘密库房,各种建筑现在看来细致讲究,生活用品美轮美奂。
提起日升昌就不得不提起它的创办人——雷履泰雷履泰幼时应家境平寒,为维持生计,放弃了读书的机会,进平遥城当学徒做买卖。
由于其聪明好学,很快就结束了其学徒身份,成为正式伙计之一。
不久之后被一染料行高薪挖角。
在染料行雷履泰的才能才再次得以发挥。
染料行的业务迅速发展扩大,雷履泰也由此升至掌柜。
随着染料生意在全国各地业务增长及分号的开设。
极具商业敏感触觉的雷履泰发现,商业的发展使得各商号对银款的汇兑的业务有极大的需求。
此项业务有极高的利润空间,于是向东家建议把染料行改为专门汇进存款的票号,并得到了商家的支持。
于是中国近代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日升昌记”就诞生在山西平遥。
而后日升昌业务迅速发展至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实现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全国通存,通兑。
极大的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