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限时作业15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第15课 驿路梨花》(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第15课 驿路梨花》(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驿路梨花》课时练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荆棘.(jí)竹篾.(miè)修葺.(qì)火塘.(táng)B.晶莹.(yíng)喷.香(pēn)陡.峭(dǒu)露宿.(sù)C.麂.子(jǐ)暮.色(mù)撵.走(niǎn)驿.路(yí)D.菌.子(jūn)折.损(zhé)恍.惚(huǎng)简陋.(lòu)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晶莹迁陡茂密花瓣B.茸毛竹篾蔑视歌谣C.明为枪夜幕恍忽拆损D.雷峰作楫陡峭挺好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③课后限时作业(三十七)

③课后限时作业(三十七)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人们都使用一次性卫生筷。

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

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B.联系只是事物之间的联系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联系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存在【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

一次性卫生筷的使用,有利于减少疾病传染,但也是对森林的破坏。

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故A项错误;联系既包括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故B项错误;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故D项错误。

【答案】C2.近年来,科学研究一再证明,世界各地不断暴发的恶性传染性疾病,绝大多数是因动物携带的病菌通过多种渠道传入人体造成的。

这给我们的警示是( )A.联系是普遍的B.人最终能战胜自然C.要尊重联系的多样性D.人在联系的客观性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联系的多样性。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多样的,动物携带的病菌,通过多种渠道传入人体导致恶性传染病暴发,说明联系是多样的。

A项不符合题意,B、D 两项说法错误。

【答案】C3.3G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技术,它以手机语音功能之外的无线上网、手机电视等数据功能为特色。

按3G标准生产的手机问世后,人们可以购机享受视频通话、网络游戏、移动电邮、移动搜索等业务。

这说明( )A.人们可以创造一定条件建立多样性联系B.必须创造规律促使现有事物发生变化C.应该彻底否定旧事物D.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创造新的事物【解析】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B项错误;对旧事物要采取辩证否定的态度,C项错误;D项说法也明显错误。

用排除法选A项。

【答案】A4.漫画《中“头彩”》意在讽刺某些人( )中“头彩”A.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B.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C.混淆了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的区别D.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解析】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024年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课后作业第15课《白鹅》(含答案)

2024年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课后作业第15课《白鹅》(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5.白鹅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下面这段话使用对比的表达方式,主要是为了说明()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A.鹅的步态非常傲慢。

B.鸭的步调不够淡定。

C.鹅的步调淡定、大方。

D.鹅与鸭的步态各不相同。

2.下列选项中,前后两个句子表达效果相同的一项是()A.它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它睡得好熟!还咂咂嘴,是在做梦。

B.也许由于这些因素,有的人把鲤鱼当作神物。

/由于这些因素,有的人把鲤鱼当作神物。

C.那些囚禁在笼里的小鸟儿,让我真不忍看呀!/那些囚禁在笼里的小鸟儿,叫我怎么忍看?D.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说它贪玩,的确是,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3.下列选项中既有一对反义词,又有一对近义词的一项是()A.呵斥训斥贪玩尽职B.倘若假使解闷解气C.傲慢骄傲讨厌讨论D.反抗顺从忠厚狡猾4.下面各组词语中,感情色彩相同的组是()A.临危不惧胆小怕事B.勇往直前见利忘义C.奋发图强舍生取义D.励精图治自私自利5.篱笆外有人走路,鹅也要,不亚于狗的狂吠。

()A.厉声叫嚣B.厉声呵斥C.严肃郑重D.引吭大叫二、填空题6.比一比,再组词。

苟( )供( )附( )锯( )荀( )共( )负( )剧( )即( )资( )厉( )拎( )既( )姿( )历( )邻( )7.读拼音,写词语ánɡ shǒu jú cùɡǒu qiě( )( )( )pì rúɡōnɡ yǎnɡmǐn jié( )( )( )8.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1)这两句话中,“_________”是锺子期对伯牙琴艺的赞叹;“_________”和“_______”是锺子期对琴声的描述。

课时作业16:第15课 我与地坛(节选)

课时作业16:第15课 我与地坛(节选)

我与地坛(节选)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宿.命(sù)坍圮.(qǐ)蝉蜕.(tuì)玉砌.雕栏(qì)B.窸窣.(sū) 嘈.杂(cáo) 譬.如(pì) 恪.守教诲(kè)C.熨.帖(yù) 隽.永(jùn) 猝.然(cù) 亘.古不变(ɡèn)D.捋.须(lǚ) 倔强.(jiànɡ) 角.落(jiǎo) 肆.意雕琢(sh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罪孽绊脚石声名狼藉管中窥豹,可见一斑B.坐落乐陶陶绞尽脑汁弩马十驾,功在不舍C.残废势利眼出人投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D.落寞大杂烩乐不可知玉不琢,不成器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四百多年里,它________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________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________了一段段高墙,又________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A.散落坍圮淡褪剥蚀B.剥蚀淡褪坍圮散落C.淡褪散落坍圮剥蚀D.坍圮散落淡褪坍圮4.下列各句中,修辞格的使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B.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

C.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D.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5.在下面一段话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________,________,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________。

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15课鸟语课后作业|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15课鸟语课后作业|苏教版

拟人
(2)喜鹊在枝头唱着欢乐的歌。
( 夸张
)
(3)你的心眼儿比针眼儿还小。
( 反问
)
(4)抗震小英雄林浩的英雄事迹难道不值得宣扬吗?
(
)
6.按要求写句子。 (1)公冶长背回来一只摔死的大肥羊。(改为“被”字句) _一__只__摔__死__的__大__肥__羊__被__公__冶__长__背__回__来__。__________________ (2)“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说“喜事到 家,喜事到家”吗?(改为陈述句) _“__喳__喳__喳__喳__,__喳__喳__喳__喳__”__,__那__分__明__是__在__说__“__喜__事__到__家__,__ _____喜__事__到__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改为感叹句) _鸟__儿__的__确__是__我__们__的__好__朋__友__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怠慢 安慰
3.辨字组词。 催( 催促 ) 冶( 陶冶 ) 搏( 搏击 ) 摧( 摧毁 ) 治( 治理 ) 博( 博士 ) 疏( 疏通 ) 检( 检查 ) 蔚( 蔚蓝 ) 蔬( 蔬菜 ) 验( 验证 ) 慰( 安慰 )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画“__”并把正确的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_。_
1.联系上下文,“语言”是鸟指的_叫__声______,“知音”好指朋友 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____排_比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 我”从鸟儿身上得到的启示,“我”得到了什么启示 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

2020学年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课后限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

2020学年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课后限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

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碱金属元素及其单质从Li→Cs的性质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密度逐渐增大B.熔沸点逐渐升高C.金属性逐渐增强D.还原性逐渐减弱C解析本题考查碱金属元素及其单质从Li→Cs性质递变规律,实质是利用元素周期律解决问题。

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其单质密度逐渐增大,但Na反常,大于K;熔、沸点逐渐降低,但Na反常,熔、沸点均低于K;金属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增强。

2.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由上到下性质递变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单质的氧化性增强②单质的颜色加深③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④单质的沸点升高⑤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答案C3.卤素单质的性质与F2>Cl2>Br2>I2的变化规律不相符的是( )A.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单质还原性的强弱D.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C解析非金属性F>Cl>Br>I,则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与上述规律一致,A 项相符;非金属性F>Cl>Br>I,则对应的氢化物稳定性为由强到弱,与上述规律一致,B项相符;非金属性F>Cl>Br>I,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与上述规律不一致,C项不相符;非金属性F>Cl>Br>I,单质的活泼性F2>Cl2>Br2>I2,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与上述规律一致,D项相符。

4.下列有关单质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氯气中燃烧时能产生紫色火焰②与CuCl2溶液反应时能置换出Cu③与水反应时钾最后有可能发生燃烧④与NH4Cl溶液反应时生成的气体中有NH3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D.②③B解析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呈紫色,①正确;钾与盐溶液反应时首先与水剧烈反应生成碱与氢气,生成的碱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②错误,④正确;与水反应时钾的反应现象比钠更剧烈,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更多,温度升高得更多,故钾有可能燃烧,③正确。

第15课《诫子书》同步课时作业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5课《诫子书》同步课时作业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5课诫子书1.下列对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静以修身(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B.非学无以广才(增长)C.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D.险躁则不能治性(危险)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3.下列没有直接表明诸葛亮认为成才要具备的条件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B.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C.俭以养德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4.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即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并指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

B.“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养的关键性作用。

C.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文言文,主要叙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D.先立论,再阐发,又从正反论证,逻辑谨严,前后相承,言语虽短却意蕴悠长。

5.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粗字注音。

教huì()劝miǎn()年与时chí()险zào()遂成枯落()淫慢()淡泊()夫君子之行()6.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2)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3)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4)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5)悲守穷庐________7.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与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俗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题目中的“诫”的意思是___________,“书”是指__________。

8.诸葛亮《诫子书》(1)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

(2)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

最新教科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 桃林那间小木屋 课后作业提升习题 优质习题课件(含解析)

最新教科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 桃林那间小木屋 课后作业提升习题 优质习题课件(含解析)

二、百字练笔 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想一想自己身边发生的“被
人信任”或是“信任他人”的事,选择一件写下来,一定
要把自己当时的感受写出来。 略
2. 阅读“那两条狗看着我,在我身边走来走去”,判断
下面说法的正误。
(1)应读“kàn着我”,表示友好。 ( √ ) (2)应读“kān着我”,桃林主人怕丢东西,所以训练两只 狗来保护园子里的东西。 ( × ) (3)应读“kàn着我”,因为狗在等着“我”吩咐,为“我”
服务。
( √ )
3.“这时蹲在钱箱旁的那只大花猫,‘喵喵’地叫了 两声……”,想一想,大花猫在说什么呢? 示例:谢谢,你真是一个诚实的人。再见,祝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路顺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告示板 ,找到一片______ 桃林 , 4.“我”靠着一块简单的________ 小狗 , 摘了两篮桃交完 带着“我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
因为这是一个充满真诚、热情和信任的地方,桃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人完全相信游人,相信游人不会偷桃,且如实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这都让人感受到信任与被信任的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那儿,我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 悦。”“人与人”指的是谁与谁?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
解的?
桃林主人和客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桃林主人的赞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情,这里给人的信任,让每个来到这里的人感到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某新式可调火炮水平射出的炮弹所做的运动可视为平抛 运动.如图所示,目标是一个剖面为 90°的扇形山崖 OAB,半径 为 R.重力加速度为 g.
(1)若炮弹以初速度 v0 射出,炮弹恰好垂直打在圆弧的中点 C,求炮弹到达 C 点所用时间;
(2)若在同一高地 P 处先后以不同速度射出两发炮弹,击中 A 点的炮弹运动的时间是击中 B 点的两倍,已知 O、A、B、P 在同 一竖直平面内,求高地 P 离 A 点的高度.
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AOP 为 45° B.若要使两小球落在 P 点右侧的弧面上同一点,则应使 v1、 v2 都增大 C.改变 v1、v2,只要两小球落在弧面上的同一点,v1 与 v2 之和就不变 D.若只增大 v1,则两小球可在空中相遇
解析:连接 O、P,过 P 点作 AB 的垂线,垂足为 D,如图 甲所示.两球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位移相等,所以运动时间相 等,两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DD=vv12=13,而 AD+BD=2R,所以 AD=12R,OD=12R,cos∠AOP=OODP=12, 即∠AOP=60°,故 A 错误;若要使两小球落在 P 点右侧的弧 面上同一点,则左边小球水平位移增大,右边小球水平位移减 小,而两球的竖直位移和运动时间均相等,所以应使 v1 增大, v2 减小,故 B 错误;要使两小球落在弧面上的同一点,则其水
(1)小球水平抛出的速度 v0 的大小; (2)滑块的初速度 v 的大小.
解析:(1)设小球落入凹槽时竖直速度为 vy,则 vy=gt=10×0.4 m/s=4 m/s 因为小球垂直落入凹槽中,则有vv0y=tan37°, 所以 v0=vytan37°=3 m/s.
(2)小球落入凹槽时的水平位移 x=v0t=3×0.4 m=1.2 m 则小滑块的位移 s=co1s.327°=1.5 m 小滑块上滑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37°+μmgcos37°=ma 解得 a=8 m/s2 根据公式 s=vt-12at2 解得 v=5.35 m/s.
解析:设斜面倾角为 θ,斜面长度为 l,第一次小球的加速 度为 a=gsinθ,第二次小球做平抛运动,加速度为 g,则第二 次速度变化更快,第一次运动的时间 t= gs2inl θ,第二次运动 的时间 t′= 2lsginθ,所以第一次运动经历时间更长,选项 A、B 错误;第一次和第二次运动的过程中,都只有重力做功, 可知运动过程中小球所受的合力做功相同,动能的变化量相同, 但第二次初速度大于零,所以第二次小球到达 B 点的速度更大, 选项 C 正确;小球第一次到达 B 点时速度沿斜面方向,第二次 到达 B 点时速度不沿斜面方向,速度方向不同,选项 D 错误.
斜面上时,瞬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 tanα=vgt0=
2tan30°,所以瞬时速度方向一定,故 C 正确;若小球垂直落在
右边斜面上,则竖直位移 y′和水平位移 x′满足xy′′=2gvt0=12
tan60°=
23,但由图可知,xy′′<tan30°=
3,故 3
D
错误.
10.如图所示,半圆形凹槽的半径为 R,O 点为其圆心.在与 O 点等高的边缘 A、B 两点分别以水平速度 v1、v2 同时相向抛出 两个小球,已知 v1 v2=1 3,两小球恰好都落在弧面上的 P
A. tanθ C. tan3θ
B.tanθ D.tan2θ
解析:由平抛运动规律得,水平方向上,有 Rsinθ=v1t1, Rcosθ=v2t2,竖直方向上,有 Rcosθ=12gt12,Rsinθ=12gt22,联立 解得vv12= tan3θ,选项 C 正确.
9.(多选)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相同斜面紧 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上,它们的倾角都是 30°.小球从左边斜 面的顶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水平抛出,最后落在斜面上,其中 三个小球的落点分别是 a、b、c,已知落点 a 最低,落点 c 最高.图
4,故 C 错误,D 正
6.军事演习中,在 M 点的正上方离地 H 高处的蓝军飞机以 水平速度 v1 投掷一颗炸弹攻击地面目标,反应灵敏的红军地面高 炮系统同时在 M 点右方地面上 N 点以速度 v2 斜向左上方发射拦 截炮弹,如图所示,两弹恰在 M、N 连线的中点正上方相遇爆
炸.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发射后至相遇过程( C )
4.某同学将小球从距水平地面高为 h1 处水平击出,不计空
气阻力,小球落地时的水平射程为 s1.若将该小球从距水平地面高
为 h2 处以相同速度水平击出,则小球落地时的水平射程为( A )
A. hh12s1
B.hh21s1
C. hh21s1
D.hh12s1
解析:小球从高为 h1 处水平抛出时,由 s1=vt1,h1=12gt21,
落到半圆轨道上,小球 b 能落到斜斜面上 B.a 球可能垂直落在半圆轨道上 C.a、b 两球可能同时落在半圆轨道和斜面上 D.a、b 两球不可能同时落在半圆轨道和斜面上
解析: 将半圆轨道和斜面轨道重合在一起,如图所示,交点为 A, 当初速度合适时,小球做平抛运动落在 A 点,即两球同时落在 半圆轨道和斜面上,若初速度不合适,由图可知,小球可能先 落在斜面上,也可能先落在半圆轨道上,故 C 正确,A、D 错 误;若 a 球垂直落在半圆轨道上,根据几何关系知,速度方向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 2 倍,而在 平抛运动中,某时刻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是位移 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正切值的 2 倍,两者相互矛盾,所以 a 球 不可能垂直落在半圆轨道上,故 B 错误.
3.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第一次让小球从斜 面顶端 A 由静止释放,使小球沿斜面滑到底端 B;第二次将小球 从斜面顶端 A 沿水平方向抛出,使小球刚好落到斜面底端 B.比较 两次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第二次小球运动经历时间更长 B.第一次小球运动速度变化更快 C.第二次小球到达 B 点的速度更大 D.两种情况下小球到达 B 点的速度方向相同
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两小球的下落时间之比为 1 3
B.两小球的下落时间之比为 1 4
C.两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 1 3
D.两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 1 4 解析:两球做平抛运动,下落高度相同,则下落的时间相 同,故 A、B 错误;由于两球的水平位移之比为 1 4,根据
v0=xt 知,两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 1 确.
中三小球相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C )
A.落在 a 点的小球初速度最大 B.落在 a 点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的变化量最大 C.改变小球抛出时初速度大小,小球落在左边斜面时的瞬 时速度的方向是一定的 D.改变小球抛出时初速度大小,小球落在右边斜面时的瞬 时速度方向可能与斜面垂直
解析:平抛运动的时间由下落高度决定,由 h=12gt2 得,t
答案:(1)3 m/s (2)5.35 m/s
8.如图所示,半圆形容器竖直放置,从其圆心 O 点处分别以 水平初速度 v1、v2 抛出两个小球(可视为质点),最终它们分别落 在圆弧上的 A 点和 B 点,已知 OA 与 OB 互相垂直,且 OA 与竖 直方向成 θ 角,则两小球的初速度之比为( C )
A.小球初速度为 gttanθ B.若小球初速度增大,则平抛运动的时间变长 C.小球着地速度大小为signtθ D.小球在 t 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θ
解析:如图所示,小球落地时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 vy= gt,则初速度为 v0=tagntθ,落地时速度 v=signtθ,选项 C 正确, A 错误;平抛运动的时间 t= 2gy,仅由下落高度决定,选项 B 错误;设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α,则 tanα=xy=2gvt0, 而 tanθ=vv0y=vgt0,故 tanθ=2tanα,选项 D 错误.
联立解得 h=43R.
答案:(1)vg0
4 (2)3R
13.如图所示,小球自楼梯顶的平台上以水平速度 v0 做平抛 运动,所有阶梯的高度为 0.20 m,宽度为 0.40 m,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
(1)求小球抛出后能直接打到第 1 级阶梯上 v0 的范围; (2)求小球抛出后能直接打到第 2 级阶梯上 v0 的范围; (3)若小球以 10.4 m/s 的速度水平抛出,则小球直接打到第几 级阶梯上?
解得 s1=v
2gh1;小球从高为 h2 处水平抛出时,由 s2=vt2,
h2=12gt22,解得 s2=v
2h2,联立得 g
s2=
hh12s1,选项 A 正确.
5.如图所示,在 M 点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将两小球水平抛 出.两小球分别落在水平地面上的 P 点、Q 点.已知 O 点是 M 点在地面上的竖直投影,OP PQ=1 3,且不考虑空气阻力
7.如图所示,倾角为 37°的粗糙斜面底端有一质量 m=1 kg 的凹形小滑块,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25,现小滑 块以某一初速度 v 从斜面底端上滑,同时在斜面底端正上方有一 小球以速度 v0 水平抛出,经过 0.4 s,小球恰好垂直斜面落入凹 槽,此时小滑块还在上滑.已知 sin37°=0.6,cos37°=0.8,g 取 10 m/s2,求:
A.两弹飞行的轨迹重合 B.初速度大小关系为 v1=v2 C.拦截弹相对攻击弹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两弹相遇点一定在距离地面34H 高度处
解析:两弹在 M、N 连线的中点正上方相遇,说明末位置 相同,但不能说明运动轨迹重合,故 A 错误;由于两弹恰在 M、 N 连线的中点正上方相遇,说明它们的水平位移大小相等,又 由于运动的时间相同,所以它们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相同,即 v2cosθ=v1,所以 v2>v1,故 B 错误;两弹都只受到重力,都做 匀变速运动,加速度相同,所以拦截弹相对攻击弹做匀速直线 运动,故 C 正确;根据题意只能求出两弹运动时间相同,但不 知道拦截炮弹竖直方向初速度的具体值,所以不能判断两弹相 遇点距离地面的高度,故 D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