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影生命周期模型及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电影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报告通过对中国电影产业的详细分析,探讨了目前行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况中国电影产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包括电影制作、发行、放映以及衍生品开发和推广等多个环节。

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年均增长率达到了8.3%。

截至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600亿元人民币。

二、现状分析1. 电影市场规模: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然而,与美国电影市场相比,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速度较快,许多国际制片商已经将中国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增长点。

2. 院线发展:近年来,中国影院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覆盖了全国各个地区。

然而,中国影院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仍然有待提高,特别是在设备更新和影院管理方面。

3. 电影制作:中国电影制作的数量庞大,但质量参差不齐。

高质量的国产电影在国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与好莱坞大片相比,中国电影的整体质量还有待提高。

4. 市场调控:中国政府对电影市场进行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包括限制外国电影的引进数量、鼓励本土电影制作和放映、扶持优秀电影人才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三、问题与挑战尽管中国电影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 缺乏优质作品:尽管中国电影制作数量庞大,但优质作品仍然相对不足。

这主要是由于创意不足、审查制度和商业利益的压力等原因。

2. 电影市场的多样性不足:中国电影市场主要由大片和商业影片主导,缺乏多样性和独立性。

这使得艺术电影和小成本电影很难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3. 模式创新与技术革新:中国电影产业在模式创新和技术应用方面还相对滞后。

与好莱坞相比,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平和技术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四、发展趋势1. 市场国际化:中国电影市场将继续向国际化发展,吸引更多的国际制片商和发行商进入中国市场。

电影院线排片优化预案

电影院线排片优化预案

电影院线排片优化预案第1章引言 (4)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4)1.2 研究内容与目标 (4)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第2章电影市场分析 (5)2.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5)2.1.1 市场规模 (5)2.1.2 增长趋势 (5)2.2 观众观影需求分析 (5)2.2.1 观众年龄结构 (6)2.2.2 观众偏好 (6)2.2.3 观众观影习惯 (6)2.3 竞争对手分析 (6)2.3.1 竞争对手概述 (6)2.3.2 竞争对手优势与劣势 (6)2.3.3 竞争对手策略分析 (7)第3章影院排片现状分析 (7)3.1 排片策略概述 (7)3.2 排片现状及问题 (7)3.3 影响排片效果的因素 (7)第4章排片优化原则与目标 (8)4.1 优化原则 (8)4.1.1 观众需求导向原则 (8)4.1.2 效益最大化原则 (8)4.1.3 影片生命周期考虑原则 (8)4.1.4 竞争优势原则 (8)4.2 优化目标 (8)4.2.1 提高上座率 (9)4.2.2 增加观众满意度 (9)4.2.3 优化影片结构 (9)4.2.4 提高票房收入 (9)4.3 优化策略 (9)4.3.1 合理安排放映场次 (9)4.3.2 灵活调整排片策略 (9)4.3.3 创新排片模式 (9)4.3.4 强化数据分析与应用 (9)4.3.5 加强宣传与营销 (9)第5章影片筛选与排片策略 (9)5.1 影片筛选标准 (9)5.1.1 市场需求分析:对影片的类型、题材、受众进行分析,结合市场调查数据,优先选择受众广泛、市场需求较大的影片。

(9)5.1.2 票房潜力评估:参考同类影片的历史票房表现,评估影片的票房潜力,优先选择具有较高票房预期的影片。

(9)5.1.3 口碑评价:关注影片的口碑及评价,优先选择口碑良好、获奖情况较多的影片。

(9)5.1.4 排他性原则:在筛选影片时,应避免同质化竞争,尽量选择不同类型、风格和题材的影片,以满足观众多样化的观影需求。

2024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2024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一、总体概况2024年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根据统计数据,全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4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3.7%。

这一数字显示了中国电影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同时,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二、产业结构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

国内院线仍然是电影产业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票房收入占据了总票房的大部分比例。

此外,线下影院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为观众提供了更好的观影环境。

与此同时,线上视频平台的崛起也为电影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新的机会。

三、优秀电影作品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上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电影作品。

其中,《我不是潘金莲》和《湄公河行动》等影片在票房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这些作品展示了中国电影创作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得到了观众和专业人士的一致认可。

四、电影引进与输出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国内外电影的引进。

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大片和其他优秀的国际电影在中国上映,为中国观众带来了更多选择。

同时,中国电影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认可,一些中国电影在国外电影节上获得了奖项,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五、挑战和机遇尽管中国电影市场在整体上保持了增长态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市场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电影作品涌现出来,观众的选择面越来越广。

其次是盗版问题仍然存在,侵权行为对电影产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此外,高昂的票价也限制了一些观众的观影意愿。

六、发展趋势未来几年,中国电影产业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

从国内来看,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动力仍然强劲,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同时,电影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观影体验,引领电影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从国际来看,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将继续增强,中国电影将更多地走向国际舞台。

总结:2024年中国电影产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外电影作品的引进和输出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摘要:随着国内娱乐产业的发展,中国电影文化产业正在不断改进与提高。

电影正逐渐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家家户户把看电影当成一种放松的最佳途径。

我国电影产业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数量的激增以及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中国电影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本文针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现时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预计做了一定的分析,并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提出一定的建议。

一、中国电影的发展简史从1905年中国出现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到如今的2015年,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虽然颇为艰辛,但却是极有价值的。

第一代电影人的出现,使他们成为了中国电影的拓荒者。

黑白默片虽然在表演上依旧留有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电影镜头的景别变化不大,在内容上难免浅陋芜杂,艺术上也较幼稚,具有实验性特征,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没。

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由萌芽阶段逐渐过渡到了起步阶段,迎来了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第二代电影人”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

在艺术上,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长。

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

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使中国电影进入了“春华秋实两辉煌”的时代。

而紧接着,在夹缝中生存的第四代电影人,虽然总是笼罩着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但他们的作品在这一时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改革开放之后,第五代电影人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坛。

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

尽管人数不多,却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

而现在,第六代电影人横空出世,他们带着年轻新潮的思想,力图在电影界闯出一片天。

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

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

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中国电影自20世纪初就开始发展,经过了几个时期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目前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影产业之一。

但是,中国电影还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和问题,需要继续改善和完善。

一、现状分析1、发展速度快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非常快,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电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已超过了600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同时,国内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数量不断增加,电影产业链条不断完善。

2、题材多样化中国电影近年来的题材也变得更加多样化,既有商业大片,也有文艺片,还有针对特定观众群体的题材电影。

同时,随着国家文化自信的提升,中国电影日渐走向世界,不仅在国际电影节上屡获佳绩,还有很多电影出口到海外市场。

3、质量参差不齐尽管中国电影发展可以说是“风生水起”,但电影质量参差不齐,商业大片泛滥,良莠不齐严重拖累了整个电影产业,使得中国电影和好莱坞的差距还很大。

同时,中国电影面临着一些文化局限和审查制度的压力。

4、市场集中度较高中国电影市场集中度较高,前十名的电影票房收入经常占据全年总票房的一半以上,这也导致了较小的制作公司难以获得合理的市场份额。

同时,中国电影市场被少数几家大型影院集团垄断,因此,对于其他小型的影院和电影制作公司来说很有压力。

二、发展展望1、加强电影质量控制在加强电影质量控制方面,中国电影需要注重制作质量和编剧水平的提高,不断深化题材和风格的多样性。

同时,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通过对电影制作人才和技术的培训,提高电影产业整体的制作水平。

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行业标准,确保高质量电影的制作和上映。

2、改善电影发行和放映环境电影发行和放映环境的改善也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前,中国电影发行和放映市场集中度较高,需要扩大电影供应,提高多元化电影的市场比重。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小型影院和电影制作公司的支持,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提高市场发展的活力和吸引力。

浅谈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浅谈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内容摘要:[ 论文关键词]电视电影现状前景[论文摘要]电视电影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

由于缺乏经验,目前在电视电影的创作和制作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和生产领域,其又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 论文关键词]电视电影现状前景[论文摘要]电视电影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

由于缺乏经验,目前在电视电影的创作和制作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和生产领域,其又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电视电影的起源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办电视台,宣告了电视媒介的诞生。

由于人们对这一新鲜事物大感兴趣,一时间待在家里看电视节目蔚然成风。

以美国为例,原来已成为美国人固定消闲方式的“周末举家上电影院”被彻底破坏,这就造成了电影观众人次的急剧下降,尽管当时的电视技术只能提供质量很差的画面,但由于电视的新鲜性、免费观赏、节省外出的额外费用以及体力消耗等,足以弥补早期电视艺术造成的观赏缺陷。

从此以后,电视艺术就以其传播的迅速性在大众传播领域迅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的第一传播媒介,并对电影艺术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因此,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两种艺术形式——电影与最强势的传媒——电视,从40年代开始了激烈竞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逐渐从恶性竞争走向合作,开始了影视合流的趋势。

国外的影视合流最初是以在电视上播放电影的方式为开端的,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节目样式,即电视电影。

二、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现状和中国电影百年历史相比,中国的电视电影只有10年的历史。

虽然只是短暂瞬间,但这毕竟是电视电影开创性的10年,在这10年中,中国的电视电影走过了一段不断突破和创新的道路。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6)自1996年1月1日开播以来,每年播出上千部影片。

一方面,随着事业的发展,电影频道中心面临必须从简单提供节目到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制作节目的转变;另一方面,随着电影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影频道肩负着成为影视合流龙头的重任。

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姓名学号:周坤龙N*****所在院系:文学院学科专业:戏剧影视文学目录一行业简介1定义2大电影产业链包含的主体与收入构成3电影产业三个环节:制片、发行和放映4中国电影的票房分账二行业生命周期分析1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2产品的技术水品发展3总结三行业市场结构分析1供需关系2行业竞争者3市场集中度四行业竞争格局分析1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格局2供应链分析3产业格局的发展五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1行业的发展环境2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趋势3中国电影行业的投资机会4其他可能存在的风险5典型企业的分析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影视行业的监管体制正在由单一计划经济的监管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的监管体制。

作为文化娱乐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剧市场连续多年保持持续增长,各类社会资本逐渐进入影视制作行业,除原有的国有资本主导的影视剧制作市场外,民营资本、外资也相继进入影视制作行业,一方面促进了影视行业的良性发展,一方面加剧了影视行业的市场竞争。

2009年随着广电总局逐渐加大对外资影视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开放力度,并陆续出台《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等政策,资本市场尤其是国外资本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关注极大程度的缓解了中国电影产业资金匮乏的问题,为充满巨大活力的中国电影市场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一、行业简介1、定义:电影产业链是指在市场经济时代和产业格局下,以电影产品为核心,以其形成到最终消费所指涉的具有上下游关系的各个功能主体的集合。

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产业链是指包括电影创作(制片)、发行、放映(简称“制-发-放“)的一体化流程。

而广义的电影产业链即“大电影产业链”,则在原有产业链前后端进行延伸,前端加入电影投融资,后端加入电影衍生产品(如音像制品、广告、游戏)和拓展其他放映渠道(如在有线电视、MP4、网络等媒介播放)。

广义的电影产业链突破了影院的空间,使电影经济超越了传统的票房经济并在明星经济、广告业、唱片业、游戏业等相关行业里辐射出持续的经济能量。

观众在选择电影过程中的行为分析与建模

观众在选择电影过程中的行为分析与建模

观众在选择电影过程中的行为分析与建模哈尔滨理工大学陈金凯、刘宇、杨航摘要随着国民收入及其生活质量的提高,精神娱乐生活的质量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观看电影已成为大部分人们精神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电影票房呈现跨越式增长,票房的增幅使电影业吸收了大量的投资,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观众在选择电影过程中的行为影响着票房,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观众行为进行准确深入的了解。

本文选取哈尔滨地区的普通电影观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调查问卷对观众选择行为进行测量、分析与建模.在对观众行为进行分析时,根据对所获得的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提出影响观众选择电影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因素:上映档期、电影产地、演员与导演、以及电影题材,然后对以上几个因素进行建模分析。

本文首先根据实际调查研究的情况,用联合分析的方法构建起本文的观众从电影中获得的总效益模型;然后将实际调查研究的数据输入适于联合分析方法建模的专业统计软件(本文运用SPSS17。

0)进行建模和实际数据的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最后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得出本文中上映档期、电影产地、演员与导演、电影题材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对电影投资方正确进行自身定位、满足观众的需求以及提高票房收益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电影联合分析聚类分析市场细分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二)研究对象及调查样本描述 (1)1.研究对象 (1)2.样本描述 (1)二、研究理论方法的简单介绍 (2)(一).联合分析的基本理论 (2)(二)联合分析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3)(三)聚类分析的基本理论 (3)三、研究框架和模型构建 (4)(一)研究框架 (4)(二)模型构建 (5)四、数据处理与模型分析过程 (6)(一)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 (6)1。

属性及属性水平的确定 (6)2。

电影组合的确定. (7)3.通过调查收集数据 (7)(二)数据分析结果 (8)1.个人层面效用系数分析及模型拟合优度的检验 (8)2.总体层面效用系数分析及模型拟合优度的检验 (12)3.男女分组的效用分析 (16)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期
李波,等:我国电影生命周期模型及实证分析
1791
弄清电影需求的内在规律就显得非常关键.另一方面,电影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电影业称之为“档期”.电影 一般在节假日期间属于黄金档期,比如贺岁档、春节档、暑期档、五一档、十一档等.在这些黄金档期,观众 人次会有明显增加.如何把季节性作为影响电影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进行研究,是很多学者关注,也是本文 重点研究的一个方面.
ln(r/i)=,(Xi)=c+≥:bjxji
(8)
其中,c为常数项,,为函数,考虑最简单的线性函数形式;Xi为第i电影的影响因素向量,z撕为其分量,表
示电影i的第J个影响因素.
最终选择投资规模、票价、拷贝、演员明星情况、进口国产情况等因素作为影响观众需求的主要影响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素,建立的模型如下:
Yit=ln(dit)=ln(叼i)+aln(t)+X(1一t)+8hit+eit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我国市场的影片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其需求模式,对电影业的决策者制定放映计 划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下面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接着分析我国电影市场的 需求状况,并对观众的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建立模型,其中重点考虑了档期因素;然后根据所建模型实证分析 我国电影市场需求情况,研究我国电影市场观众人数的规律,以及各种因素对电影观众人数的影响情况;最 后是结论与展望,总结了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分析了模型的现实意义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分析可以发现,多数影片呈现明显的
指数下降形式趋势,不过不同类型的

影片又有不同的波动形式,因此指数

下降可能不是最合适的扩散模式.根 据概率论的知识,Gamma分布的 密度函数曲线和影片需求下降盐线较 为相似,且指数分布就是它的一个特 殊情况,因此用Gamma分布密度 曲线描述电影需求的扩散模式较为合 适.前面提到的Ainslie,Dr爸ze和 Zufryden[4】的滑动窗口对数模型,以 及Sawhney和Eliashberg[3J建立的
机的分为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其中混合模型即为普通的最小二乘估计的模型,而固定效应变截距
模型是面板数据模型中常用的模型.本文主要采取混合模型与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其中混合模型可以量化
研究各因素对观众人数的影响程度,并可刻画所有电影观众的衰减速度;而变截距模型虽然无法刻画各因素
对电影的影响情况,但可充分考虑每部电影观众需求的自身特点,并可刻画电影观众需求的衰减速度.具体
确实会使走势发生改变,且一般会使得观众人次上升,因此我们首先考虑在AinsHe,Dr爸ze和Zufryden[41研
究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个考虑节假日因素的Gamma扩散模型.
也=Ⅳ南rleq伊 一般Gamma扩散模型具有下面的形式:
(1)
2Ⅳ两面 其中,,@)=铲ta-1e“dt为参数为a的Gamma函数.若令 ,7
(2)
,y=(Q一1)/3
(3)
则上面的模型可写成
dt=采7邝)e(1一‘)伊
(4)
其中 也:影片在第t周的日均观众人次; Ⅳ:影片的总需求(电影放映期内各周观众人次总和); 叼:影片在第一周的观众人次; ,y:影片最高周观众人次出现的时刻(周); p:影片周观众需求的衰减速度. 此外,令^t为电影放映是否处于节假日(季节性)的虚拟变量,称为电影档期:
零O 丑
蛞 .<

《 鼷


O ∞卯∞如加m∞








9 10 ll
12

十‘疯狂的石头'十‘x战警'+‘满城尽带黄金甲'——-一‘神秘群岛'
BOXMOD模型,都用到Gamma扩 散模式描述观众需求.但是他们都没
囝1三种不同类型影片周观众人次比例走势图
有把季节性(节假日)看成—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仅通过观测与系列文献的研究表明节假日内电影观众人次
一般人们把电影的观众需求看成指数形式下降.研究较多的是影片的生命周期和竞争影片的市场份额. Jedidi,Krider和Weinberg[1j进行了电影聚类研究;通过利用有限混合回归方法对100部影片的周票房进 行分析,根据首周票房成绩和需求衰减速度,把电影分成四大类,并分别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将来的 研究方向;他提供的这四大类都是呈现指数衰减形式,只是参数不同.Delre,et a1.【2】对电影市场进行模拟, 解释在电影界存在的一种现象:80%左右的票房来自20%的影片,而剩下20%的一小份市场由80%的影片分 享.为了区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影片,他们模拟一个市场,这个市场里的影片质量不同,但是具有相同的广告 投入;个体通过WOM(口头传播与评价)和媒体广告得到影片的信息;以这二者为参数,建立特定观众个体 对特定影片的效用函数,这个效用函数由个人效用和社会效用按照一定的比例构成,根据这个比例区分面向 主流电影的市场和面向艺术片的市场.
上述研究方法中对观众需求人次的建模,对电影市场研究的深入进行、市场规律的挖掘和电影业者决策 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不过,由于研究重点与研究对象的不同,我国电影市场的规律可能会不同,因此有必要对 我国电影市场进行深入的量化研究分析和理论分析.下面我们将在上述诸多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电影市场 进行分析,进而构建合适的模型,用于研究国内电影市场的观众需求情况和规律.
为模型残差,是白噪声序列;记olt=警,九=击,吼=Ai∈i;lnQ]i)可以为第i部电影特有影响因素如投资、
演员阵容、拷贝数的函数,一般采取这些影响因素的线性函数.下文将在模型(6)的基础上结合回归模型和
面板数据模型建立具体模型.
面板数据模型根据模型形式常分为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与混合模型,而根据模型个体效应是否是随
其中,第3点关于大小制作电影观众需求衰减速度的结论,与部分研究文献[3】的结论不同.前面一些研 究表明大制作电影的衰减速度更快些,而本文通过对很多电影的建模研究发现各类影片观众需求的衰减速度 大致相同,差异产生的原因可能在于:一是国内外电影市场尤其是观众对象的不同;一是研究方法的不同,由 于本文采取的方法异于其他研究方法,因此结论有所不同.
3 我国电影生命周期模型
由于国内电影市场存在着其自身特性,因此在观众需求方面可能存在着与国外市场不同的特性.所以本 文将简单分析国内电影市场的需求规律,并考虑档期因素,进而建立模型以量化观众需求规律,刻画影片的 变化规律.
我国电影分类种类繁多,其特点也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主旋律影片象《太行山上》、《任长霞》等,商业类 型电影象《满城尽带黄金甲》、《蜘蛛侠》等,商业性的艺术电影,象《千里走单骑》、Ⅸ如果爱》等,艺术电影
万方数据
1792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第30卷
如《孔雀》、《青红》等.其中,第二类和第三类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因此我们主要针对这两个类型的影片
进行分析.
根据对采样的电影观众需求人次的分析,其变化趋势大概有三大类型(典型的电影走势图见图1),分别 是:
1)迅速下降型:随着时间推移,票房迅速下降(如电影《x战警3》);
型和Gamma扩散面板数据模型;并结合国内电影市场,实证研究国内电影市场观众需求的变化规律以及节 假日等因素的影响情况.
首先进行模型变换,对模型(5),考虑多部电影的情形以及随机影响因素,并将模型(5)对数化,得到的 总模型形式为:
Y“=ln(dit)=ln(,/it(7t/8;)e(1一蚪&^“)/8‘)+e让
I 1,影片第t个放映周是节假日,

“t一1 o,否则,
其中对我国电影市场而言,节假日为国内法定假日:国庆、五一、春节、元旦.
万方数据
第10期
李波,等:我国电影生命周期模型及实证分析
1793
此时,建立考虑节假日因素的Gamma扩散模型:
dt:赤(7伊)e0一t+∈ht)/8
(5)
其中,系数∈反映了节假日因素对观众人数的影响情况. 本文下面将在Gamma扩散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计量方法,建立考虑节假日影响的Gamma扩散回归模
2文献综述
国外电影市场相对比较成熟,研究文献也为数不少,但国外的电影市场与国内有着很大的差别,有关中 国电影市场的定鼍分析研究几乎还是空白.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为国内电影 市场的深入研究做借鉴;并从中找出其特点,进而为国内研究方法和模型上的创新做基础,挖掘国内电影市 场的规律,进而为国内电影市场的研究与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模型如下:
1)多元回归模型(普通回归模型)
考虑普通的多元回归模型,假设研究电影的观众人次变化满足:
yit=ln(dit)=ln(77i)+aln(t)+A(1一t)+8hit+eit
(7)
并假设影响电影i第一周的观众人次即吼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投资规模、票价、拷贝、演员明星情况、电影是
否进口情况等,其函数形式为:
2)平稳下降型:随着时问推移,票房缓慢下降(如电影《疯狂的石头》);
3)波动型: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升后降型:这类影片一般第一周放映观众并不是最多,而是逐渐增多,通
常到第二、三周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如电影《神秘群岛》);另外一种受节假日因素影响,在节假日期间
观众数量有明显上升(如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 通过对各电影观众变化趋势图的
=c+>:bjxji+aln(t)+A(1一t)+8hit+eit
(9)
其中,c为常数项,X“为影片i的第j个影响因素,各种影响因素的数据中,为降低数据量纲对模型的影响, 我们对投资规模、票价和拷贝采取对数化,其他数据均采取原数据.
2)变截距面板数据模型 为研究电影观众需求的平均下滑趋势,并充分考虑每部电影的特性,建立了变截距面板数据模型:
玑t=ln(d.)=c+ci+aln(t)+A(1一t)+Shit+eit
(10)
其中,各种变量与系数的说明同上;并且c为平均第一周观众人数,q指电影i的特有的影响因素对其第一 周观众人数与平均情况的偏离,反应了电影i的特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