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

江门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天气与气候既密切相关又有区别,下列描述天气现象的名词是()

A.温暖如春B.寒冷干燥C.风雨交加D.温和多雨

2.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是()

A.东亚B.南亚C.东南亚D.西亚

3.新疆民居比江南民居墙厚、窗小,原因是

A.建筑技术不同B.为了更好地隔热、防风沙

C.该地降水较多D.民族风俗不同

4.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亚洲

B.人口总数最少的是北美洲

C.人口总数最多的是非洲

D.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

5.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①便利的交通②平坦的地形③高山、荒漠④气候湿热⑤水源充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6.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是地面起伏较大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高原

7.地处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终年积雪,成为“赤道雪峰”,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B.离海近C.海拔高D.人口少

8.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A.亚洲、欧洲、大洋洲B.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C.亚洲、欧洲、拉丁美洲D.亚洲、欧洲、非洲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分析造成此诗句中景观差异的原因()

A.纬度位置因素B.海陆位置因素C.地形因素D.海陆热力差异因素10.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蕴含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某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B.某学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

C.某学校正午旗杆的影长夏季比冬季短

D.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

11.从下图中信息判断,形成城市聚落可能性最小的是()

A.A B.B C.C D.D

12.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

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3.下面关于世界语言、人种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范围最广的是汉语B.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

C.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D.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14.下列能解释“酷寒的南极大陆下沉睡着万顷煤田”这种现象的是

A.大陆漂移B.气候变暖C.人类活动D.植被迁移

15.我们生活在图中哪一个大洲()

A.B.C.D.

16.

下图为某岛国不同海拔的陆地面积所占比例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岛国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高原B.平原C.丘陵D.山地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岛国的颜色大部分是( )

A.白色B.黄色C.褐色D.绿色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B.0°经线东侧为西经、西侧为东经C.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D.0°经线向西数值递增的是西经18.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大洲分别是

A.非洲和欧洲

B.亚洲和北美洲

C.北美洲和拉丁美洲

D.拉丁美洲和大洋洲

19.有一批居民进行迁移,他们最有可能选择建立村庄的地区是()

A.河流发源地B.河流干支流交汇处的宽阔地C.河流入海口的低洼地D.河流的峡谷地段

20.陆地伸入海洋的部分,即三面临水、一面邻陆的陆地被称为()

A.大陆B.大洲C.半岛D.岛屿21.读某品牌汽车说明书,我们能感觉到当今世界()

A.国际竞争日益激烈B.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C.经济联系促进国际合作D.金融危机促进经济走向分裂22.世界人口稀少的地区是()

A.寒带气候分布的地区B.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地区

C.温带海洋气候分布的地区D.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

23.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①②两地降水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处于同一纬度,降水相同B.①地降水比②地多

C.①地降水比②地少D.无法判断两地降水多少

2、造成①②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是

A.纬度位置B.季节因素

C.地形因素D.海陆位置

24.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上图反映的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B.夏季降水少,阳光充足

C.亚洲缺少此气候类型D.反映了沙漠地区的气候特点

2、该图可能反映了下列哪个区域的气候特点()

A.我国东部季风区B.英国某区域C.法国南部某区域D.美国东部某区域

25.

小明的爸爸是一位旅行爱好者,最近从网上发来一张旅行时拍摄的照片。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小明的爸爸拍摄的是哪一民族的生活场景()

A.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B.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

C.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D.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人

2、当地人聚居在长屋里与当地哪一因素有关()

A.炎热干燥B.严寒多雪

C.气候湿热D.河网密布

26.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个阴影区域的实际面积比较,正确的是()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2、对图中四个阴影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全部位于西半球中纬度地区B.乙全部位于西半球北温带地区C.丙位于北半球热带地区D.丁位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27.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小河汇流后的大致流向是()

A.自北向南B.自南向北

C.自西向东D.自东向西

2、图中,水电站到农机站的图上距离约为2cm,实地距离大约为()

A.200km B.40km

C.60km D.80km

28.

读下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玲玲有一天翻开日历看到当天是12月24日,地球正大约运行在图中的什么位置上()

A.①点B.②点C.③点D.④点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做出正确判断:2019年3月21日至6月22日,梁平的白天会越来越()、气温会越来越()

A.短、高B.短、低C.长、高D.长、低

29.

陕北传统民居一般依山形走向,避湿就干,避低就高,坐北朝南的原则而建,窑洞前多植树。2018年,石窑建造技艺入选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民间艺术极具建造者的高超智慧和工匠精神,在建造全程技艺和手法体现到极致。由于受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人情影响,不同区域的窑洞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建筑形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全球海陆分布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七大洲、四大洋各自独立成为十一大板块

B.板块形成以后是固定不变的

C.亚洲和欧洲属于不同的两个板块

D.板块交界处一般多火山和地震

二、综合题

31.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图中甲、丙、丁与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连线。

甲丘陵

丙山地

丁平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甲图中可以看出,连接甲、乙两地的是一条________________。

(3)旅游度假村所在的地形部位为___________(单项选择)。

A.山顶 B.山脊 C.山谷 D.陡崖

(4)丙地的海拔高度约在______________米至__________米之间。

(5)在右图中用箭头标出小清河的流向。________

32.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陆上丝绸之路东起A 洲,西至B 洲。

(2)海上丝绸之路东起A大洲,经过②洋,路过C 洲、到达B洲。

(3)①大洋是洋,是世界第大的大洋。

(4)甲国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英国与甲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被称为

“”。

(5)③为海,据相关资料显示,该海洋在不断缩小。其原因是板块和板块发生了碰撞挤压。

(6)一艘轮船行驶在A与C两大洲的分界线D上,图中D (5)是。

A.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白令海峡

33.读“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亚洲的部和部,欧洲的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

(2)从图中看出人口的分布状况与_______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口稠密区分布在_______纬度的_______地带。

(3)图中A、B、C、D四地均是世界人口稀疏地区,请将这些地区与之人口稀疏的原因连线。

(4)图中B地以东至沿海地区的主要人种是,C地的主要人种是。

34.读某区平面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小河水流,从北向南流,请你用箭头在图上表示小河流向。

(2)学校在水电站的________方向。

(3)图中公路左段的方向是________。

(4)如果农机站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2.2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米。35.读图回答问题.

(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主要分布在图中________ (填数字符号)

(2)图中所示地区居民使用的语言,为使用最广的语言的是________ (填数字符号)(3)图中所示地区中,是佛教的发源地的是________ (填数字符号)

(4)③地区人口稠密的社会原因________

(5)人口增长最慢的地区是________ (填数字符号)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C项风雨交加描述的是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属于天气;ABD描述的是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属于气候。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

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西亚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

地,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故选:D.

【点睛】

识记世界主要宗教的发源地。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大,冬季冷,且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漠多,所以房屋墙厚、窗小,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隔热、保温、防风沙,江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冬季气温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所以其民居墙体薄,屋顶坡度较大,B对,ACD错。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

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图中看出,非洲的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亚洲的人口总数最多,大洋洲的人口总数最少,故选D。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以上五个条件中,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包括便利的交通,平坦的地形和充足的水源,高山、荒漠和气候湿热都不利于聚落的形成,故选C。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陆地地表形态主要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五种基本形态,进行分析解答。【详解】

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是地面较为平坦,故A错误。

山地海拔多在500米以上起伏大,丘陵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起伏和缓,故B错误。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可能是平原,故C错误。

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高原,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考查了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特点,属于基础题。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处赤道地区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却终年积雪,成为“赤道雪峰”,是因为这里海拔大约为5895米,由于海拔高,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终年很低,一般来说,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会下降6℃,可以判断该山山顶气温终年都在0℃以下,虽然处于温度高的热带地区,但山顶的气温很低,只有山麓气温更高,与纬度、海陆位置及人口无关,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乞力马扎罗山的有关知识.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其中欧洲发达国家数量最多.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是山顶和山脚海拔不同,一般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故选C。

【点睛】

识记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某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属于四季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A错;某学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属于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B 错;某学校正午旗杆的影长夏季比冬季短属于正午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

的现象,C错;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D对。故选D。

1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聚落可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大类,河流的中下游或沿海平原地区,工农业发达,易形成城市聚落,读图可知:A、C、D位于河流的中下游或沿海平原地区,形成聚落的可能性较大,B没有位于河流处,形成城市聚落的可能性较小,故选B。

【点睛】

1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海陆之间会发生变化,以上四个例子中,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曾经是陆地,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是由于地壳运动导致的,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也是海陆变迁的例子,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只能证明地球是球体,但不能证明地球的海陆变迁,故选D。

1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关于世界语言、人种和宗教的叙述,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非洲南部以黑色人种为主;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故选D。

1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煤炭是由几千万年前甚至更早前由森林演变而成,在酷寒的南极大陆不可能生长森林,其煤炭的形成是南极大陆曾经处在温带或热带,后来由于大陆飘移而形成的,故选A。1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们生活的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以上四个大洲轮廓图中,A是亚洲,B是非洲,C是北美洲,D是南美洲,故选A。

16.B

解析:1、B

2、D

【解析】

【分析】

1、读图分析可得:该岛国的主要地形类型的海拔低于200米,是平原,故选B。

2、由上题可知:该岛国的主要地形类型的海拔低于200米,是平原,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代表的是平原,故选D。

1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所有的经线长度是相等的半圆,故A错误。零度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故B错误。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故C错误。以本初子午线为界,经度的变化规律为: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故D正确。故选D。

1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人口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三者具有这样的关系: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差别很大。其中,非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大洲,故本题选A。

【点睛】

1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乡村民居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经济发达、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等;河流干支流交汇处的宽阔地,大多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故选项B符合

题意。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聚落的形成的条件。

2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陆地伸入海洋的部分,即三面临水、一面邻陆的陆地被称为半岛,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故C符合题意。选C。

【点睛】

2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详解】

从图中看出,一种品牌的汽车有多国参与,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和协作越来越显著,经济联系促进国际合作.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国际经济与合作.

2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少。根据题意,可知只有A选项符号题意。

23.B

解析:1、B

2、D

【解析】

【分析】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东临太平洋,受海陆之间的影响,东部与西部之间的降水差异大。

1、关于图中①②两地降水多少的叙述,①、②位于同一纬度,但由于两地海陆位置不同,降水也不相同;①地离海近,降水比②地降水多;故选B。

2、由上题可知,①地离海近,降水比②地降水多,这是受海陆因素的影响,离海近的地区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明显,降水多,故选D。

24.B

解析:1、B

2、C

【解析】

【分析】

1、图中可知,A. 该气候雨热不同期,不利于农作物生长,A错;

B. 夏季降水少,阳光充足,B正确;

C. 该气候是地中海气候,亚洲有此气候类型,C错;

D. 该气候不反映了沙漠地区的气候特点,D错;

故B符合题意,选B。

2、A. 我国东部季风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B. 英国位于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C. 法国南部位于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

D. 美国东部某区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图中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故C符合题意,选C。

25.D

解析:1、D

2、C

【解析】

【分析】

1、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住木屋,交通工具是狗拉爬犁;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船为交通工具;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生活在热带沙漠地区,穿宽大的袍子,传统交通工具是骆驼;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人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住木楼或主楼,具有通风散热的特点。所以选D。

2、居住在长屋里,主要是因为当地气候湿热,上层住人,下层养牲畜。通风防潮。故选C。

【点睛】

该题考查亚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6.C

解析:1、C

2、D

【解析】

【分析】

1、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四个阴影区域所跨经纬度数相同,依据其所在的纬度可判定,图中四个阴影区域的实际面积由大到小排序为丙>甲=乙>丁;故选C 。

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依据经纬度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甲全部位于东半球中纬度地区,乙跨东西半球、北温带地区,丙位于南半球热带和温带地区,丁位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

27.A

解析:1、A

2、B

【解析】

【分析】

1、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一是指向标判断法,二是经纬网判断法,三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法,可以看出,图中小河汇流后的大致流向是自北向南,故选A。

2、由图中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20千米,若图中水电站到农机站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实际距离大约为40千米,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地图三要素的判断。

28.D

解析:1、D

2、C

【解析】

【分析】

1、图中可知,①是北半球的春分日(3月21日前后),②是北半球的夏至日(6月22日前后),③是北半球的秋分日(9月23日前后),④是北半球的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故12月24日,地球正大约运行在图④位置。,故D符合题意。选D。

2、3月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时,这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北半球昼夜等长,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白昼最长,夜最短.2019年3月21日至6月22日是位于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太阳光线直射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故梁平的白天会越来越长,气温会越来越高.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读图分析解答。

读北半球某地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地的经纬度是()

A.20°N、20°E B.20°S、20°E C.20°N、20°W D.20°S、20°W

2、图中③地位于④地的()

A.西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

1、C

2、D

【解析】

【分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

地点的位置.

1、依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

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

示.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地经纬度是20°N、20°W.依据题意.故选C.

2、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③位于④地的东南方向.依据题意.故选D.

29.无

3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

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

板块,A错;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B错;亚洲和欧洲同属于亚欧板块,C错;板块交界

处一般多火山地震,D对。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

二、综合题

31.甲--平原丙--山地丁--丘陵高速公路 C 500 600

按照要求作出即可

【解析】

【分析】

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地表的高低起伏常用等

解析:甲--平原丙--山地丁--丘陵高速公路C500600按照要求作出即可

【解析】

【分析】

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地表的高低起伏常用等高线来表示。通过等高线的特征可以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

【详解】

(1)读图,甲处等高线稀疏,平均海拔在100米以下为平原。丙处等高线密集,地形比较崎岖,且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为山地。丁处等高线比较密集,地势起伏较大,但是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为丘陵。

(2)根据图例,甲、乙两地之间,是有一条高速公路连接。

(3)读图,旅游度假村附近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由此可以看出该度假村所在的地形部位为山谷。

(4)读图,丙地两边的等高线分别是500米和600米,由此可以看出,丙地的海拔高度在500米-600米之间。

(5)读图,小清河西侧为地为山地地形,海拔高,东侧为平原地形,海拔低,因此小清河的流向大致是由西向东流。

【点睛】

32.(1)亚洲欧洲

(2)印度洋非洲

(3)太平洋第一

(4)南北对话

(5)地中海亚欧非洲

(6)B

【解析】

【分析】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

解析:(1)亚洲欧洲

(2)印度洋非洲

(3)太平洋第一

(4)南北对话

(5)地中海亚欧非洲

(6)B

【解析】

【分析】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时提出,在陆上古丝绸之路范围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详解】

(1)读图中图例可知,“陆上丝绸之路”东起我国陕西省的西安市,向西出新疆、经中亚、西亚、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最后到欧洲的鹿特丹港.东起A亚洲,西到B欧洲。(2)读图中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可知,海上丝绸之路东起A亚洲,经过②印度洋,路过C 非洲、到达欧洲。

(3)根据图中位置可知,①是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4)读图可知,甲国是印度,印度是发展中国家,英国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对话称为南北对话。

(5)③为地中海,据相关资料显示,该海洋在不断缩小。根据板块的分布和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可知,其原因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发生了碰撞挤压造成的。

(6)读图可知,A是亚洲,C是非洲,D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33.(1)东南西

(2)自然环境中低沿海平原

(3)A——③ B——④ C——① D——②

(4)黄色人种白色人种

【解析】

【分析】

】该题以读“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世界人

解析:(1)东南西

(2)自然环境中低沿海平原

(3)A——③ B——④ C——① D——②

(4)黄色人种白色人种

【解析】

【分析】

】该题以读“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世界人口的分布的特点,世界人种的分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

(1)读图可知,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

(2)读图可知,人口的分布状况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口稠密区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

(3)世界人口稀疏区为寒冷的极地、原始的热带雨林、干旱的荒漠、高山高原;读图可知,A地区是极地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该地位于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B地区是高山

高原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该地是高原地区,地势高俊,气温低;C地区是荒漠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该地是沙漠地区,极端干旱;D地区是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的原因是该地是气候过于湿热。

(4)读图可知,图中B地青藏高原以东至沿海地区的主要人种是黄色人种,C地非洲的北部的主要人种是白色人种。

34.(1)图中小河水流,从北向南流

(2)正南

(3)西北-东南

(4)440

【解析】

【分析】

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

解析:(1)图中小河水流,从北向南流

(2)正南

(3)西北-东南

(4)440

【解析】

【分析】

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详解】

(1)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向确定方向,在图中画出小河的流向。

(2)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向确定方向,读图可知,学校在水电站的正南方向。

(3)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向确定方向,图中公路左段的方向是东南-西北。

(4)根据图中比例为1:20000,表示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200米,如果农机站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2.2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是440米。

【点睛】

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及比例尺的应用。

35.(1)①

(2)②③④

(3)②

(4)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5)⑦

【解析】

【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