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KLA 二次开发 案例 自学手册

合集下载

tekla二次开发实例代码

tekla二次开发实例代码

在Tekla的安装目录(D:\TeklaStructures\13.0\nt\bin\plugins\)中为我们提供了.Net API接口,利用这些接口,可以实现对Tekla模型的控制和修改操作。

本贴将讲述一个最简单的在Tekla 中创建梁对象的示例,通过一个按钮在运行的Tekla进程中快速创建模型。

需要注意的是,运行此示例程序时Tekla程度需要打开一个模型。

要连接Tekla模型数据库,需要在C#中添加“Tekla.Structures.Model”的引用,按钮下代码如下(C#):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EventArgs e){Model M=new Model();if(M.GetConnectionStatus())//判断是否获取了Tekla进程{Tekla.Structures.Point Pt1=new Tekla.Structures.Point(0,0,0);Tekla.Structures.Point Pt2=new Tekla.Structures.Point(6000,0,0);Tekla.Structures.Point Pt3=new Tekla.Structures.Point(6000,3000,0);Tekla.Structures.Point Pt4=new Tekla.Structures.Point(0,3000,0);Tekla.Structures.Point Pt5=new Tekla.Structures.Point(0,0,3000);Tekla.Structures.Point Pt6=new Tekla.Structures.Point(6000,0,3000);Tekla.Structures.Point Pt7=new Tekla.Structures.Point(6000,3000,3000);Tekla.Structures.Point Pt8=new Tekla.Structures.Point(0,3000,3000);Beam C1=new Beam(Pt1,Pt5);Beam C2=new Beam(Pt2,Pt6);Beam C3=new Beam(Pt3,Pt7);Beam C4=new Beam(Pt4,Pt8);C1.Profile.ProfileString="HM440*300*11*18";C2.Profile.ProfileString="HM440*300*11*18";C3.Profile.ProfileString="HM440*300*11*18";C4.Profile.ProfileString="HM440*300*11*18";C1.Material.MaterialString="Q235B";C2.Material.MaterialString="Q235B";C3.Material.MaterialString="Q235B";C4.Material.MaterialString="Q235B";="Column";="Column";="Column";="Column";C1.Position.Depth=Position.DepthEnum.MIDDLE;C2.Position.Depth=Position.DepthEnum.MIDDLE;C3.Position.Depth=Position.DepthEnum.MIDDLE;C4.Position.Depth=Position.DepthEnum.MIDDLE;Beam B1=new Beam(Pt5,Pt6);Beam B2=new Beam(Pt6,Pt7);Beam B3=new Beam(Pt7,Pt8);Beam B4=new Beam(Pt8,Pt5);B1.Profile.ProfileString="HN400*200*8*13";B2.Profile.ProfileString="HN400*200*8*13";B3.Profile.ProfileString="HN400*200*8*13";B4.Profile.ProfileString="HN400*200*8*13";B1.Material.MaterialString="Q235B";B2.Material.MaterialString="Q235B";B3.Material.MaterialString="Q235B";B4.Material.MaterialString="Q235B";="Beam";="Beam";="Beam";="Beam";C1.Insert();//插入梁到模型数据库C2.Insert();C3.Insert();C4.Insert();B1.Insert();B2.Insert();B3.Insert();B4.Insert();mitChanges();}。

三维详图设计软件Tekla Structures图纸尺寸标注二次开发

三维详图设计软件Tekla Structures图纸尺寸标注二次开发

三维详图设计软件Tekla Structures图纸尺寸标注二次开发摘要:本文介绍了三维详图设计软件tekla structures中采用.net二次开发技术的实际应用,通过实例介绍一个.net的二次开发,解决了软件创建的构件图尺寸定位不清晰,甚至混乱的情况。

关键词:.net三维详图设计软件详图深化设计 tekla structures 二次开发the developmentoftekla structures 3d detailing software for drawings dimension.zhou shubing(zhejiang hang xiao steel structure co.ltd,hang zhou)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tekla structures 3d detailing software using net secondary development of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a secondary development. net is introduced through examples, to resolve the size of the software component diagrams created position is not clear, and even confusionsituation.keywords:. net 3d detailing software design tekla structures detailing development中图分类号: u4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引言tekla structures作为一个优秀的钢结构详图设计软件在建模及节点方面有巨大的优势,但其构件图纸表达方面,因其自身算法或者说中外图纸表达方式不同,其尺寸标注效果不尽人意,尤其是一些斜的连接板或非正交的构件,往往需要后期做大量人工处理。

TEKLA无师自通教程

TEKLA无师自通教程

第一课图15-1X-steel 是世界通用的钢结构详图设计软件,使用了它就奠定了与国际接轨的基础。

事实上已经有相当数量的用户提出必须用 X-steel 建模出图, 尽快掌握和使用 X-steel 已是我们首要任务。

X-steel 软件擅长作框架结构, 厂房结构,通廊,桁架等结构,特别擅长做多高层结构,对弧形结构做起来比较慢, 对空中任意结构几 乎不便解决.因此根据工程项目具体情况不要强求在X-steel 中建模出图.本电子版课程共计 15 课,与本人制作的视频教程同步,前一部分主要是通过一步一步的指导,教会你在绘图的过程中领悟各个命令和使用的方法,达到在以后的实际操作中举一反三,后一部分主要通过分析操作过程,并更加深入的去学习,如果,你按照本人的方法全部一步一步的操作和学习下去,那么,将来的你,就是一个该软件的天才和高手了,那么,你低微的工资也将是翻倍的上涨了。

并欢迎对本人批评指正。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教程的具体学习内容。

第一课,主要通过一步一步的教你,创建一个厂房,在此过程中,你将会涉及轴线、板、柱子、檩条、细部、土建、节点、点、线、面、墙体等。

并讲解出图, 材料清单等。

第二课,主要通过制作一个简易的化工厂,来使你达到学会的目的。

其中有各个轴线,工作面、填充、颜色、支撑、基础、牛腿等的学习,并熟练掌握复制、移动、临时更改等命令和操作步骤。

最终做出来的图如下:第二课图15-2第三课图 15-3 第三课,主要是做一个高层的楼房,在此过程中将学习前面学习的知识,再一次深化了轴线、板、柱子、屋面、视图、土建、切割、点、线、面、墙体等。

让你对钢结构和该软件的了解更进一层楼。

并讲解出图。

最终做出如下所示的图结构。

第四课,主要是做楼梯,通过大量的篇幅和详细的讲解,让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所有楼梯的结构和绘制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实践中运用自如。

第四课图15-4第五课图15-5第五课,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领悟了很多知识了,在这里将会遇到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放射线类得轴线和图结构的绘制方法,并了解曲面梁,支撑,细部,和轴线等的画法并讲解出图,材料清单等。

TEKLA实例教程

TEKLA实例教程
头开事万
海上于 日 01 月 5 年 9002 名签体写手 。 。 。 。 。 。了战实行进脑电开打候时是�开打中手在经已书�在现 。明说用使及件文键捷快 ALKET 和件文例实的书本有含里盘光 �程流计设化深 �明说键捷快 ALKET 的用使置设年多者作括包 容内�后最的书本于位录附。张一盘光书配体媒多和录附括包还书本�是的提一得值最 。性对针有具更也制控和程流作工际实后以对�足十感就成得变而善完步逐的中脑电 在型模际实着随解讲令命的燥枯使 �心信的件软 ALKET 握掌和习学者学初养培能更以所 �进 渐序循 �合吻本基骤步和程过作操化深际实与程过此于由 �作操的步一步一程教本过通 。纸图出输 、辑编 、成生和号编习学天三第 �建搭型模的架框层多成完午下 �构结次的架刚钢门成完午上 天二第�建搭的架刚钢门行进要主天一第�下如致大�排编行进元单为间时习学以书本 。的目习学的用即学即了现实和到达的上义意正 真 �令命个各解讲和用调一逐来骤步作操的时程过化深际实行进在架框层多和架刚式门型轻 的性表代有具了用采的性造创 �验检训培次多经排安间时和序顺令命的中书 。材教的写编而 件软 ALKET 习学员人计设化深构结钢为专本一是 》程教例实 ALKET 战实到门入从天 3《
]100oaibecuhz[表册注入进定确点 tideger 入输后然�行运|始开�1 �下如骤步作操�可即出输接直表册注入进要需只� �样一键捷 快书本用使入导面前是象就� 时用使人他其给供提者或存保出输要需键捷快的好置设当 ]800naijeijiauk[]700naijeijiauk[ ]600naijeijiauk[ ]500naijeijiauk[ 。 上单菜 到载 加工 手次再 义 定自 > 具 工 从件 软开打 要需 然仍 后之 载加 是但� ”] N [ 点 分等建创“ 、 ”点加增线长延的点 2 着沿“ 、 ”] O [ 点直垂建创“ 、 ”] H [ 点行平建创“ �键 捷快的令命个四下以了设预里表册注 ger.stuctrohS 0.41 在们我使即�是的意注要需 。作操便方�致一令 命键捷快的书本与便以�做么这你议建们我。载加行进�ger.stuctrohS 0.41�件文表册注 键捷快的中盘光附所书本击双接直以可么那 �置设键捷快义定自的里录附书本可认你如 。框话对义定自出退闭关击单 .5 ]700naijeijiauk[ 。键捷快活激中单菜户用到制复令命该将头箭击点 。合组的键 lrtC 或 tlA、 tfihS 与或母字的独单个一入输 ]300naijeijiauk[ ]200naijeijiauk[。令命的中表列边左框话对击单 ]100naijeijiauk[。框话对义定自出弹义定自 > 具工击单 .4 .3 .2 .1

TEKLA实例教程

TEKLA实例教程

前言《3天从入门到实战 TEKLA实例教程》是一本专为钢结构深化设计人员学习TEKLA软件而编写的教材。

书中的命令顺序和时间安排经多次培训检验,创造性的采用了具有代表性的轻型门式刚架和多层框架在进行实际深化过程时的操作步骤来逐一调用和讲解各个命令,真正意义上的达到和实现了即学即用的学习目的。

本书以学习时间为单元进行编排,大致如下:第一天主要进行门钢刚架的搭建;第二天上午完成门钢刚架的次结构,下午完成多层框架的模型搭建;第三天学习编号和生成、编辑、输出图纸。

通过本教程一步一步的操作,由于此过程与实际深化操作过程和步骤基本吻合,循序渐进,所以更能培养初学者学习和掌握TEKLA软件的信心,使枯燥的命令讲解随着实际模型在电脑中的逐步完善而变得成就感十足,对以后实际工作流程和控制也更具有针对性。

最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包括附录和多媒体配书光盘一张。

附录位于本书的最后,内容包括作者多年设置使用的TEKLA快捷键说明,深化设计流程;光盘里含有本书的实例文件和TEKLA快捷键文件及使用说明。

现在,书已经在手中打开,是时候打开电脑进行实战了。

手写体签名2009年5月10日于上海万事开头关于TEKLA STRUCTURE软件的优点和介绍在此就不费篇章了,如果你是刚加入到钢结构深化设计队伍行列或者对它还不了解,请先去BAIDU一下。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想必大家在学习和摸索TEKLA软件的过程中已经耗费了不少精力,有时候腾出时间想静心下来掌握这个软件工具,但是受挫于此起彼伏的各个问题阻碍,一直进展不顺;或费时费力从网络上收集下载到许多学习资料和各个问题,但是多如蜂窝乱如麻,一点也不系统,无从着手。

本例所选用的门式刚架为[《03G102》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出版]第一个实例。

建议大家自备此书,其中里面的诸多内容对于深化设计的理解和深度控制很有建设性。

别担心,请相信本书,相信自己,Let’s Begine。

1.S.1 打开程序界面首先需要打开TEKLA软件界面,开始 | 所有程序 | Tekla Structures 14.0,[denglujiemian001]点击Tekla Structures 14.0 China,如所做工程需要使用,仅仅是为了工作环境进行区分,会有库文件等设置上的区别。

TEKLA二次开发之AUTOCAD线条模型导入TEKLA

TEKLA二次开发之AUTOCAD线条模型导入TEKLA

TEKLA二次开发之AUTOCAD线条模型导入TEKLA
1.在CAD中,输入作为图层的TEXT,格式为构件前缀~杆件截面名(波浪号是必须的,用于区别构件前缀和杆
件截面的分隔符),如左下图,用二次开发命令CTLAYERBYTEXT,将这些TEXT创建成各个图层,如右下图所示。

2.用二次开发命令RELAYERCOL,为各图层的颜色重新改颜色,这些颜色在导入到TEKLA后即为杆件的等级色,
结果如下图所示。

3.在CAD中1:1的画好线条(LINE),并在各直线旁边写上构件前缀,如下图所示。

4.用二次开发命令MODLINELAYBYTXT,根据每根直线旁边的构件前缀,将直线置入到对应的图层里,结果如下
图所示。

5.至此,在AUTOCAD中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用二次开发命令OPUTKSJM,将这些直线信息输出成KSJM文件,
以便TEKLA的开发工具读取。

6.启动TEKLA的二次开发的快速建模的工具,点击“浏览…”按钮,找到前面的KSJM文件,如下图所示。

零件
前缀由程序对截面进行分析获得,如H型钢即为H,圆管即为O,圆钢即为D,角钢即为L等,构件前缀即为前面提及的图层名波浪号前得字段,零件起始号、构件起始号、名称、材质、抛光都可以在此修改,零件的等级色即为前面提及的图层颜色值,也有程序指定。

7.点击工具的“创建”按钮,即可以在TEKLA中将模型建好,在这个模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来判断截面
的不同,方便下一步的建节点工作,下图即为完成后的模型。

TEKLA教程手册合集

TEKLA教程手册合集

TEKLA教程手册合集
本文档是针对Tekla软件的教程手册合集,旨在帮助读者了解
和使用Tekla软件。

本合集包括以下内容:
1.Tekla软件简介
介绍Tekla软件的功能和应用领域,帮助读者快速了解该软件
的基本特点和优势。

2.Tekla软件安装与配置
提供详细的Tekla软件安装与配置教程,包括系统要求、安装
步骤以及相关设置,以便读者正确地安装和配置该软件。

3.Tekla基础教程
针对初学者,提供Tekla软件基础教程,包括界面介绍、基本
操作、对象创建和修改等内容,帮助读者快速上手使用Tekla软件。

4.Tekla高级教程
针对有一定经验的用户,提供Tekla软件的高级教程,包括模型分析与设计、材料库管理、工程量统计等内容,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应用Tekla软件的高级功能。

5.Tekla实例教程
提供一些实际工程案例的教程,通过实战演示,帮助读者将Tekla软件的应用技能运用于实际项目中。

6.___常见问题解答
汇总Tekla软件常见问题,并提供简明扼要的解答,帮助读者快速解决遇到的问题。

7.Tekla软件更新与支持
介绍Tekla软件的更新与支持机制,包括如何获得最新版本的软件、如何获取帮助和技术支持等内容。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而易于理解的Tekla教程手册合集,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和应用Tekla软件。

希望本合集能够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技术支持。

tekla使用手册-分析

tekla使用手册-分析

tekla使用手册-分析Tekla使用手册-分析1:简介1.1 功能概述1.2 文档目的1.3 读者对象1.4 术语定义1.5 文档结构2:安装和配置2.1 系统需求2.2 和安装Tekla软件2.3 授权和激活2.4 软件配置设置3:模型导入3.1 导入CAD文件3.2 导入BIM模型3.3 导入分析数据4:结构分析4.1 荷载定义4.1.1 静态荷载4.1.2 动态荷载4.1.3 温度荷载4.2 分析模型设置4.2.1 材料属性4.2.2 断面属性4.2.3 支座条件4.2.4 连接条件4.3 分析类型4.3.1 静力分析4.3.2 动力分析4.3.3 非线性分析4.4 分析结果说明4.4.1 位移和变形4.4.2 应力和应变4.4.3 内力和反力4.5 结果验证和验证报告5:设计标准5.1 国际标准5.2 地区标准5.3 自定义标准6:设计结果6.1 取引尺寸和截面设计6.2 钢筋设计和优化6.3 预应力设计和优化6.4 混凝土设计和优化6.5 板和墙设计和优化6.6 设计结果输出和报告7:问题排查和故障处理7.1 常见问题解决方法7.2 报错和警告信息分析7.3 故障排除和修复注释:-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BIM:建筑信息模型- 静态荷载:固定荷载或静止荷载,如自重、永久荷载等- 动态荷载:变化的荷载,如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温度荷载:由温度变化引起的荷载- 材料属性: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等特性- 断面属性:截面形状、尺寸等信息- 支座条件:支持结构的约束条件- 连接条件: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静力分析:只考虑静态荷载的结构分析方法- 动力分析:考虑动态荷载的结构分析方法- 非线性分析:考虑由于结构参数变化引起的非线性效应的结构分析方法- 位移和变形: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位移和变形情况- 应力和应变:结构构件内部产生的应力和应变状态- 内力和反力:结构构件在各个截面上的内力和支座的反力- 设计标准: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规范和标准进行结构设计的依据- 钢筋设计和优化: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设计和优化分析- 预应力设计和优化: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设计和优化分析- 混凝土设计和优化:纯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设计和优化分析- 板和墙设计和优化:板和墙结构的受力性能设计和优化分析- 设计结果输出和报告:将设计结果以图形和报告的形式输出到指定的文件或打印出来本文档涉及附件:1: Tekla软件安装包2:分析模型示例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对作品享有复制、发表、展示、演奏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E K L A二次开发案例自学手册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这种材料面向开发人员,他们在Tekla Open API方面的经验很少。

这包括具有一定量指导的练习,但是没有太多自动学习和比较新颖的东西。

1 Tekla Structures的Tekla Open API的自学材料练习的目的和结构这种自学材料包含练习,以帮助您学习和实践Tekla Open API的基本概念。

想要覆盖开发人员可能面临的问题都是不可能的,因此特地介绍了一些典型的例子。

熟悉API后,您可以为其他情况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

这个练习分为几个较小的练习,一个创建小建筑物的应用程序,然后从那里生成图纸。

练习包含一些建模和图纸的练习。

还包括对话框的使用。

在每次练习中,您将在Tekla Structures中看到最终结果的图像,您也可以获取示例代码。

下一个练习开始时可以使用相同的示例代码。

如果你自己的代码太不一样以至于无法轻松地继续练习,你可以使用示例代码库。

参考手册在开始练习之前,强烈建议您阅读Open API的参考手册。

参考手册TeklaOpenAPI_Reference.chm包含在Open API启动包中。

参考手册是使用API构建新软件时非常宝贵的资源。

关于如何使用不同的对象和方法有很多很好的例子。

这些练习中应使用参考手册。

以下章节包括自学API的练习。

在第1.1章中,有关如何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中设置新项目以及如何使用API的练习。

建模和对话练习在第2章介绍,绘图练习在第3章中介绍。

1.1在Visual Studio中创建一个新项目您将学习在项目中使用API所需要做的工作。

前提:当您要测试您的应用程序时,您需要运行Tekla Structures并打开模型,最好是空模型。

1.1.1创建一个新的.NET应用程序项目。

第一步是启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并从文件菜单创建一个新项目(新建->项目)。

填写屏幕截图所示的详细信息,然后按OK创建一个空的Windows应用程序。

1.1.2添加对API程序集的引用。

创建项目后,您需要添加对Tekla Open API程序集的引用,如Tekla.Structures.Model.dll和Tekla.Structures.dll。

添加这些引用将使您能够使用这些程序集中包含的对象。

要添加引用,您可以右键单击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中的引用,然后从弹出菜单中选择添加引用,也可以从项目菜单中选择添加引用。

单击添加引用菜单中的浏览,以找到Tekla.Structures.Model.dll和Tekla.Structures.dll文件。

您将在Tekla Structures安装文件夹\nt\bin\plugins\文件夹中找到这些文件。

找到它们之后,请选择它们并选择打开,然后在添加引用对话框中按确定。

在练习中,您将需要这些参考:●Tekla.Structures.dll●Tekla.Structures.Model.dll●Tekla.Structures.Drawing.dll●Tekla.Structures.Dialog.dll(从\ nt \ bin \ dialogs \找到)●Tekla.Structures.Catalogs.dll如果要为Tekla Structures中创建一个插件,那么您需要添加Tekla.Structures.Plugin.dll。

接来下您可以在项目中使用API的类和方法。

1.1.3将指令添加到API程序集的命名空间。

查看Form1.cs的代码(右键单击表单并选择查看代码),并将指令行添加到代码的开头:using Tekla.Structures.Model;using TSG3D = Tekla.Structures.Geometry3d;现在您可以使用API开始开发应用程序了。

2建模API的练习以下是建模练习的主题:(第1.1章)在Visual Studio中创建一个新的项目(第2.1章)创建垫脚(第2.2章)在底座上添加列(第2.3章)将钢筋添加到垫脚上(第2.4章)使用目录UI控件(第2.5章)添加模板表单2.1 创建垫脚您将学习如何通过API在Tekla Structures中创建基本对象。

这个练习结果应该是这样的:前提您需要运行Tekla Structures并打开一个空模型。

使用此模型,以便网格间距与示例中使用的相同:Exercise-model.zip(\ TeklaOpenAPIStartUpPackage_v190\ SelfLearningExercises\ Exercise-model.zip)请记住阅读该页面上的提示。

从第1.1章阅读并学习关于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中创建新项目。

创建创建垫脚的应用程序在应用程序表单中添加一个按钮“创建垫脚”,并将脚注创建点击事件。

在网格线A,E,1和6上的每个网格交点上创建垫脚。

因此,总共创建18个垫脚。

提示:●可以使用梁类创建垫脚。

●您应该创建一个方法,根据给出的坐标位置创建一个垫脚。

●然后,您可以使用for循环创建垫脚的位置。

创建Model实例后,通过调用Model.GetConnectionStatus()来检查连接是否有效。

如果返回true,那么可以使用API。

帮助:请参阅参考手册中的至少以下主题:●Beam class梁类说明:关于代码应该做的简要说明:1.创建一个新的Model对象,该对象表示您在Tekla Structures中打开的Tekla Structures模型。

2.检查您是否打开了可以连接的Tekla Structures模型。

3.创建一种基于两个输入位置的创建并插入一个垫脚的方法。

垫脚应该设置以下属性:Name = "FOOTING"Profile.ProfileString = "1500*1500"Material.MaterialString = "K30-2"Class = "8"StartPointEndPoint (change Z coordinate 500.0 mm lower than in startpoint)Position.Rotation = Position.RotationEnum.FRONTPosition.Plane = Position.PlaneEnum.MIDDLEPosition.Depth = Position.DepthEnum.MIDDLE请注意,这些值可能需要本地化,需要在环境中找到配置文件和材料。

4.创建两个for循环以遍历位置的X和Y方向,并使用步骤3中提到的方法创建垫脚。

5. CommitChanges()确保在Tekla Structures中更新已完成的所有更改,并相应更新模型视图。

如果未调用此命令,则必须在Tekla Structures中手动刷新视图以查看更改。

完成之后,您需要做的就是确保您已经打开了Tekla Structures模型,并选择“从Visual Studio中的”调试“菜单开始运行您的项目。

您现在将出现带有“创建垫脚”按钮的窗体,并按压它将垫脚放置在模型的网格交叉点。

此练习的示例解决方案可以从“练习/练习2.1-PadFootings”文件夹下的Open API启动包中找到。

(.. \ TeklaOpenAPIStartUpPackage_v190\自学习\练习\ Exercise2.1-PadFootings)2.2在垫脚的顶部创建柱,并将柱连接到垫脚您将学习如何创建与模型的连接。

结果应该是这样的:前提您需要运行Tekla Structures并打开一个空模型。

你还需要第一个练习中的代码; 你可以从下面的链接中获得它。

上一次练习的示例解决方案帮助:请参阅参考手册中的至少以下主题:●Beam class梁类●Connection class连接类在每个垫脚的顶部创建柱,并将其与加固的底板连接(1014)修改上一个练习,以便添加两种方法,一种用于在衬垫底座上添加柱,另一种用于在垫脚和柱之间添加加固的底板(1014)。

您需要返回插入的垫脚和列,然后将它们提供给创建这些连接的方法(您也可以为代码使用其他架构)。

说明:1.创建一个在垫脚上创建柱(Beam类)的方法。

2.使用连接类,加固底板(1014)将柱连接到垫脚上; 使用柱作为主要部分。

对柱使用这些值(记住要定位所需的值)Name = "Column";Profile.ProfileString = "HEA400";Material.MaterialString = "S235JR";Class = "2";EndPoint.Z = 5000.0;Position.Rotation = Position.RotationEnum.FRONT;Position.Plane = Position.PlaneEnum.MIDDLE;Position.Depth = Position.DepthEnum.MIDDLE;使用此属性用于加固的底板以实现锚杆:SetAttribute("cut", 1)LoadAttributesFromFile("standard")UpVector = new Vector(0, 0, 1000)关于“剪切”属性的注释。

它是Tekla Structures中的一个选项菜单,它在该特定连接的.inp文件中定义。

另请注意,由于历史原因,选项菜单返回的值为:●第一个值(通常为0)表示内部空值●第二个值(通常为1)表示值0●第三个值(通常为2)表示值1。

这就是为什么你需要将该属性设置为1,而在.inp中它表示锚杆的值为2。

本练习的示例解决方案可以从练习2-2中的Open API启动包中找到。

2.3创建钢筋底座的钢筋您将学习如何从模型中选择对象,然后使用枚举器循环遍历这些对象。

结果应该是这样的:前提:您需要运行Tekla Structures并打开模型,最好是空模型。

您还需要练习2.2的源代码。

上一次练习的示例解决方案(.. \ TeklaOpenAPIStartUpPackage_v190\自学习\练习\ Exercise2.2-列)帮助:请参阅参考手册中的至少以下主题:●Reinforcement and RebarGroup classes●Polygon and Point classes 多边形和点类说明:1.为每个垫脚建立钢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