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ZIS-2 57MM反坦克炮
国防知识竞赛题库

此环节为必答题,分为A、B、C、D、E、F、G共7组,每组题不互相相关的四道小题,每队选择一个题组答题。
每题10分,答对加10分,答错不扣分,选题顺序按抽签顺序(本队推选一人回答,其他队员不可以提示补充)。
A组1.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哪个组织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A、国防部B、解放军总参谋部C、中央军事委员会D、全国人大常委会答案D 国防动员法第八条2.上图中是英国二战种生产的坦克,该坦克是A.彗星 B.克伦威尔 C.丘吉尔 D.萤火虫答案A3. 图中两只枪中,下面那支SKS半自动步枪取代了上面的那支步枪。
请问上面那支步枪的型号是什么?A.svt38/40半自动步枪B.AVT40自动步枪C.1944型卡宾枪D.SVU半自动步枪答案:A4.图为我军现役制式步枪QBZ95自动步枪。
请问其是由我校哪位两院院士主持设计。
A.朵英贤院士B.王泽山院士C王哲荣院士D.苏哲子院士答案AB组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贯彻了“()”的作战原则。
A、诱敌深入B、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C、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答案:B、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2. 观看视频。
请回答。
视屏中的手枪射击持枪方式为哪种持枪方式?A.韦佛式持枪法B.前推后拉式持枪法C.单臂式据枪法D.茶杯式握法答案A3.上图是驱逐舰上的武器装备是什么?A.深弹发射器 B.鱼雷发生管 C.烟幕发生器答案B4.下图中的战列舰参与了两次世界大战,可谓功勋卓著,该战舰的舰名是(B)A.伊丽莎白女王号B.厌战号C.前卫号D.胡德号C组1.“三湾改编”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我军的指挥,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成功探索和实践。
请问“三湾改编”制定了党支部建设在哪一级别建制的部队?A.班级别B.排级别C.连级别D.营级别答案C2.下图中的战斗机在二战中声名远扬,造就了德国一个又一个“超人”飞行员,请问下图战斗机型号是?A.BF109B.Me262C.FW190 D斯图卡答案C3. 刘竹生现受聘于中北大学担任双聘院士,他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哪型火箭系统总设计师。
二战苏军坦克军团编制

二战苏军坦克军团编制苏联战争中后期,纵深打击军(每军4个旅)机械化军:1个坦克旅,3个机械化旅坦克军:3个坦克旅,1个机械化旅一个坦克旅:3(或2)个坦克营,一个冲锋枪营,约70辆主力战车一个坦克营:3(或2)个坦克连,每连10辆坦克,每营21辆坦克1943年坦克旅旅部2辆T346个中型坦克连,总65辆M_tank3X坦克营[营部(1辆T34)侦察排2X坦克连(每连10辆T34)坦克旅总计65辆T346辆BA64装甲汽车4门76。
2毫米反坦克炮4门45/57毫米反坦克炮坦克军总计195辆T348辆SU768辆SU12238辆装甲汽车37辆装甲车12门85毫米反坦克炮12门76。
2毫米反坦克炮48门45/57毫米反坦克炮16门37毫米高射炮12门76毫米榴弹炮42门120毫米迫击炮40门82毫米迫击炮火箭炮若干战争中后期重坦克团或自行火炮团总21辆H_tank团部1辆KV或IS或自行火炮4X重坦克连(每连5辆KV或IS坦克或自行火炮)重坦克旅或自行火炮旅12个重型坦克连,65辆H_tank旅部2辆KV或区或自行火炮3X重坦克团或自行火炮团1X 摩托化步兵连1X技术保障分队德军独立重坦克营/重歼击坦克营45营部3辆虎(王)/象tank3*重型坦克连【14,连部2辆,3x重坦克排(每排4辆)】苏军二战装甲部队编制这个只是纸面上的编制至于具体情况各装甲旅或军略有不同1941年12月苏联坦克旅编制:旅部2X坦克营营部1辆T34坦克每营3个连1连5辆KV1坦克2连7辆T343连10辆轻型坦克1X摩托化步兵营侦察连维修保养连运输连卫生排全旅1471人装备20两轻型坦克T34坦克16辆KV坦克10辆军用卡车156辆45毫米反坦克炮4门82毫米迫击炮8门1942年3月苏联坦克旅编制旅部2X坦克营营部1X轻型坦克连8辆T-60轻型坦克1X中型坦克连10辆T-34中型坦克1X重型坦克连5辆KV重型坦克1X 摩托化步兵营防空炮连卫生排一共1152人装备16辆轻型坦克20辆T34坦克KV坦克10辆45毫米反坦克炮82毫米迫击炮6门1942年摩托化步兵旅编制旅部84人、3挺冲锋枪、2挺轻机枪、2辆摩托车、3辆野战汽车、5辆卡车旅部直属连105人、2把手枪、2挺冲锋枪、83支步枪、1辆摩托车、8辆卡车侦察连148人、33把手枪、44挺冲锋枪、7辆装甲车、6辆摩托车、10辆装甲卡车3X摩托化步兵营每营641人、50把手枪、80挺冲锋枪、36挺轻机枪、6挺机枪、12挺反坦克枪、6门82mm迫击炮、4门45mm反坦克炮、1辆野战汽车、59辆卡车冲锋枪连102人、91挺冲锋枪、9辆卡车反坦克枪连61人、6把手枪、18挺反坦克枪、5辆卡车迫击炮营195人、27把手枪、2挺冲锋枪、12门82mm迫击炮、4门120mm迫击炮、1辆野战汽车、20辆卡车炮兵营225人、23把手枪、18挺冲锋枪、12门76mm野战炮、1辆野战汽车、23辆卡车防空营195人、22把手枪、3挺重机枪、12门37mm高射炮、1辆野战汽车、20辆卡车训练连80人、6把手枪、1挺冲锋枪、1辆摩托车、1辆野战汽车、29辆卡车医疗排33人、3把手枪、7辆卡车1942年5月坦克军编制3X1942年3月坦克旅1X步兵旅或步兵营1X摩托车营1X防空营1X火箭营技术保障分队(油料运输连修理连)坦克军一共拥有30辆KV60辆T3460辆轻型坦克(1942年3月坦克旅中轻型坦克连只有8辆不知道是不是坦克军中的轻型坦克连扩编了)18辆其他坦克7800人32门45和76毫米炮20门37毫米高射炮44门迫击炮8门火箭炮1942年7月苏联坦克旅编制:旅部2X坦克营1营营部1辆T34坦克2X坦克连每连10辆T34 2营营部1辆T34坦克1辆轻型坦克3X坦克连1连10辆T342连和3连各10辆轻型坦克1X摩托化步兵营1X反坦克连1X技术保障连1X卫生排全旅1038人装备53辆坦克32辆T3421辆轻型坦克3辆BA64装甲车12辆摩托车5辆拖拉机4门76毫米ZIS3型火炮6支反坦克枪6门82毫米迫击炮汽车若干1942年底坦克军编制(与1942年5月坦克军编制一样只不过坦克旅换成了7月的编制1943年坦克旅旅部2辆T34旅部连侦察组(3辆BA64)工兵排防化排3X坦克营[营部(1辆T34)侦察排2X坦克连(每连10辆T34)补给连]1X摩托化步兵营[营部侦察排(3辆BA64)机枪排摩托化步兵连坦克伴随连(就是乘坐坦克作战)反坦克枪连迫击炮连(6门82毫米炮)反坦克炮连(4门45/57毫米反坦克炮)]1X维护连1X反坦克连(4门76。
二战最厉害的5种坦克火炮

二战最厉害的5种坦克火炮第一名,无敌88炮,高射炮中的极品,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得最成功的火炮系统,非德军装备的88毫米高炮莫属。
虽然它是一型非常成功的中口径高炮,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却是它无与伦比的反坦克能力。
自从隆美尔在北非战场上开创了大规模使用88炮打击英军坦克之后,无敌88之名威震整个二战的各个战场!在苏联战场上马克3型4型遇到t-34 kv-1时,无敌88大显神威,无坚不摧。
一举奠定了苏德战场使用88炮反击苏军的坦克集群的制胜法宝!而德国的科技人员,则把88炮装到了虎式坦克上,成为了二战威力最大的坦克!第二名,英国的17磅炮17磅炮使用APDS(次口径脱壳穿甲弹)时穿甲能力和虎王的88MM不相上下。
1000米处取垂直穿深,萤火虫是250毫米,虎王是237毫米。
第三名.德国PAK40.L46型75毫米反坦克炮PAK40型反坦克炮是德国设计的一种口径为75mm的火炮,为了生产这种火炮,早在1939年,德国陆军就已与克掳伯(Krupp)公司和莱茵一博西格(Rheinmetall-Borsig)金属公司分别签订了合同,但由于忙于其它任务,因此,一直到苏德战争爆发,这两家公司都还没有为这种火炮作好生产准备。
而当现有武器的局限性一经发现之后,这两家公司便立即加快了40式反坦克炮的合同进度。
十分懂得战时对兵工产品需求量巨大的莱茵-博西格金属公司,率先生产了一种标准型号的等口径火炮,这种火炮在结构上与当时已经装备并且取得很大成功的38式50mm反坦克炮相同。
而克掳伯公司设计的则是一种新的锥膛火炮,为了与其它火炮加以区别,将其取名为41式反坦克炮。
由于40式反坦克炮具有结构简单和易于掌握的优点,因此赢得了合同,并且投入了大批生产。
这种火炮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战绩卓著,而它所具有的在1000m距离上,着角为30度时,可以穿透94mm(3.7in)装甲的穿甲威力,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令人满意。
后来,在一段时间以后,又提出了第二种计划,因为必须为这种火炮的简单性付出一定的代价。
苏联76mm经典加农炮反坦克炮

ZIS-3型76毫米加农炮ZIS-3型76毫米加农炮,格拉宾火炮设计局设计,利用ZIS-2的炮架,加装新炮管,有+45度的射角,加装炮口制退器,可以减少30%的后坐力,加装垂直半自动锲型锁、液压驻退机、复位机,独立开机的GAZ高射炮高低机等,增强性能。
ZIS-3的制造成本很低,成为第一种大量生产、装备全球许多国家。
在卫国战争、朝鲜战争广泛使用,中国仿制品为五四式76毫米加农炮。
20世纪30年代后期苏联武装力量开始了新一轮的军事改革。
当时苏军步兵师仍然大量装备着帝俄时代设计的1902/30型3英寸(76.2毫米)加农炮,而这种老旧火炮已远远不能适应当时的战场环境。
针对这种情况,著名的格拉宾火炮设计局(即以火炮设计师格拉宾的名字命名的高尔基市的第92厂设计局)在1936~1939年间先后设计了F-22和F-22USV型76毫米加农炮,虽然性能上有了一定提高,但总体设计仍不理想。
同时,苏联还认为德国在发展防护力强大的重型坦克。
为此格拉宾于1941年初设计了ZIS-2型57毫米反坦克炮。
格拉宾后来又将F-22USV的炮身装在ZIS-2的炮架上,从而得到了一种优秀的师属加农炮——ZIS-3。
这种火炮利用ZIS-2的炮架,装了新的炮管。
第一种原型炮有+45度的射角。
由于炮架不是设计给这种大威火炮使用的,加装了炮口制退器(可以减少30%的后坐力)。
火炮拥有一个垂直半自动锲型锁,一个液压驻退机,以及复位机。
高低机和水平机是独立开的,取自GAZ高射炮。
第一门试验样炮在1941年6月制作完毕,7月份就顺利通过了测试。
41年7月22日,新式火炮展示给G·库里克元帅。
元帅检查了火炮,但是不同意进行量产。
尽管有着元帅的禁令,格拉宾设计局仍可以通过92号工厂下一个订单进行少量生产。
至1941年底,只有一点点ZIS-3反坦克炮生产出来。
因为急需大量师属火炮,斯大林允许生产任何能对付德军坦克的火炮,哪怕火炮的重量和性能有所瑕疵。
战后各国坦克歼击车评析

战后各国歼击坦克评析二战期间,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突飞猛进,坦克的重量从二战前的10吨左右迅速提高到了30吨,一些重型坦克还达到40吨、50吨甚至是60吨以上;火炮口径也从二战前主流的37毫米迅速升格为75毫米、76毫米、85毫米、88毫米、122毫米……坦克的防护和火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这样一来,一个尖锐的问题就产生了:要对付越来越难以穿透的敌坦克装甲,就需要更大威力的火炮,敌坦克的装甲厚度也会水涨船高变得更厚,又对火炮的威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此“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坦克的全重迅速上升,几乎超过了动力系统能承受的极限,从而影响到了坦克的机动性能。
许多国家的装甲部队都在试图解决这样一个难题: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对手,如何使装甲车辆在火力上尽快压倒对手,而又不因为火力的提升造成装甲车辆超重。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当时各国的坦克装甲车辆设计人员都绞尽脑汁。
有一些设计者虽然知道这是个技术瓶颈,但是仍然试图硬闯蛮干,一味提高装甲厚度和火炮威力,结果设计出了类似“虎王”这样火力、防护超群但机动能力极其薄弱的重型坦克,这条蛮干道路的极端便是疯狂的“鼠”式超重型坦克,这个180吨的大家伙如何送上前线都是个头痛的难题(不过也不必太担心,因为前线会自动朝它靠拢的)。
实践证明,在技术水平没有大的突破之前,硬闯蛮干决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另一些设计者就比较灵活,他们的思路是尽一切可能(包括降低防护性能、采用无炮塔设计等)把大口径火炮安装在可移动的底盘上,在己方更强大坦克问世之前先担负起摧毁敌方先进坦克的任务。
于是,一种新的战车问世了,这就是坦克歼击车。
在二战中,各国的坦克歼击车大多利用现成坦克底盘改装,多采用无炮塔设计以安装更强大的火炮,专门用于猎杀敌方坦克。
这种剑走偏锋的“奇兵”思路一度非常流行。
但是随着战后主战坦克的出现和发展,装甲战斗车辆设计的主流又重新回到了追求火力、机动性和装甲防护平衡发展的路子上,坦克歼击车的发展与如火如荼发展中的主战坦克相比,就好像是个被晾在一边的丑小鸭,以至于长期被人们淡忘和忽视。
红色巨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野战火炮

红色巨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野战火炮“炮兵是战争之神。
”——约瑟夫·斯大林在各类关于东线战场的回忆录中,人们总是可以发现那些幸存下来的德国老兵对红军炮击的描述,感觉出那种心有余悸的侥幸之情。
毫无疑问,红军炮兵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苏联历来重视火炮的发展,其生产中心位于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即沙俄时期的菩提洛夫工厂),其他工厂则位于伊兹伏斯克,塞斯特罗莱斯克,莫斯科,高尔基,第聂泊罗佩特洛夫斯克,贝姆和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等地。
苏联30年代的火炮产量如下:1930-1931:1911门1932-1934:3778门1935-1937:5020门到1934年1月1日为止,红军拥有17000门火炮,到39年,这个数字上升到56000门。
1941年6月22日战争爆发时,苏联拥有超过67000门的火炮。
然而庞大的数量并不能保证打胜仗,红军在技术,训练和指挥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不足。
德军在缴获的文件中发现红军第204重榴弹炮团的一份报告:“战斗命令下达6小时后才能作好射击准备。
”到1942年1月,向前线输送炮弹还是个大问题:只有计划中44%的炮弹运到了目的地。
举个例子,2月份,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由于缺乏弹药只能作为预备队留在后方。
由于这些瓶颈问题,1942年2月16日,军需部长格日梅金由瓦尼科夫取代。
而斯大林的好友,苏联国防部长伏罗希洛夫则被指责关心歌舞甚于军火生产。
1940年,为促进于火炮和弹药的生产,红军炮兵司令部(由炮兵元帅尼古拉·N·伏洛诺夫领导)的任务由总参谋部和中央行政署炮兵部分管。
但是1941年7月撤消了这个计划。
从1941年7月到1948年1月,中央行政署炮兵部一直由炮兵元帅N·D·雅克福列夫领导。
在战争的头6个月里,红军丧失了整整一半的火炮;而1941年12月20日前德国人光从军械库里就缴获了25696门各种口径的火炮。
德国国防军在维亚兹马-布良斯克战役中缴获了5396门火炮,在斯摩棱斯克地域缴获了3820门,在基辅合围中缴获了3718门!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苏联在1941年生产的火炮数量为7282门。
二战苏军师属加农炮之一——ZIS-3

⼆战苏军师属加农炮之⼀——ZIS-3 76mm加农炮⼆战苏军师属加农炮之⼀——ZIS-3 76mm加农炮作者:砖家ZIS-3加农炮是⼆战时期苏军师属主⼒加农炮,它是著名⽕炮设计师卡拉宾设计的。
在ZIS-3加农炮装备部队之前,苏军曾使⽤过F-22和F-22USV加农炮。
这两种⽕炮拥有不错的弹道性能,但是炮架质量较⼤,⽐较笨重,⽽且由于设计上的缺陷,反坦克性能不佳。
ZIS-3的出现就是⽤来代替F-22和F-22USV,成为新⼀代师属加农炮。
ZIS-3⼤规模装备部队是在卫国战争中的1942年,装备部队后得到了⼴泛的好评。
它质量较轻,性能优秀,可以进⾏压制射击、破坏⼯事、堡垒、障碍物等,同时因为初速较⾼,弹道低伸,也经常被⽤作反坦克作战。
在苏军中,ZIS-3加农炮装备步兵师、坦克军、机械化军和坦克旅机械化旅中的加农炮营、反坦克歼击炮兵团和反坦克炮兵连。
另外在预备炮兵师的反坦克歼击炮兵旅当中,也装备有ZIS-3加农炮。
双室冲击式炮⼝制退器。
炮⼝制退器通过螺纹旋接在⾝管上,螺纹⽅向与膛线⽅向相反,利⽤弹丸的旋转⼒使炮⼝制退器在射击中越旋越紧。
反后座装置,⾝管上⽅为复进机,下⽅为制退机。
炮⾝后⽅⾼低机和⽅向机⼿轮。
ZIS-3加农炮采⽤齿弧式⾼低机和螺杆式⽅向机,通过这张图和上⾯那张图,可以看到⾼低机和⽅向机⼿轮都在⽕炮左侧也就是瞄准⼿⼀侧。
这种设计是典型的反坦克⽕炮特点。
⾼低机和⽅向机由瞄准⼿统⼀操作有利于跟踪移动⽬标。
⽽普通压制⽕炮⾼低机和⽅向机往往分居⽕炮两侧,由两个⼈操作,这样的优点是间接瞄准射击时操作省⼒,两名操作⼿负担都⽐较轻,但缺点就是不利于反坦克作战。
前⾯说到过苏军曾使⽤的F-22和F-22USV加农炮,虽然拥有长⾝管和较⾼的初速,有作为反坦克⽕炮的潜质,但设计的时候还是按照压制⽕炮的习惯,将⽅向机和⾼低机分居两侧,所以反坦克性能⼤打折扣。
瞄准具。
该瞄准具最上⽅的圆筒内可以夹周视瞄准具,通过下⽅⼏个转轮和⾼低机、⽅向机⼿轮给出⽬标的⽅向、俯⾓、射程等,实施间瞄射击,也可以装上直筒形的瞄准镜进⾏直瞄射击。
二战坦克资料全集

VK后面的4个数字分别代表吨位和方案例如VK 1602表示16吨级2号方案VK3601(H)就是亨舍尔36吨实验坦克1号VK+数字+英文字母这些英文字母H 亨舌尔P保时捷MAN MAN公司DB戴姆勒奔驰E系列中的E表示“发展”德语Entwicklung E有通用的意思E10型10~15t的轻型坦克。
E25型三号坦克、四号坦克及其驱逐战车的后继车种。
E50型黑豹中型坦克的后继车种。
E75型虎王重型坦克的后继车种。
E100型用以代替鼠式坦克的140t超重型坦克。
黑豹VK3002(MAN)虎王VK4503(H)虎式VK4501(H)JgPz-V-Ketten猎豹PzKpfw-VIB虎王PzKpfw-VI-Tiger虎式斐迪南是以保时捷的创始人斐迪南保时捷命名的猎豹是Sd.Kfz.173sdkfz代表德语Sonderkraftfahrzeug即特种机动车辆的意思俘获车辆俘获的法国编号后缀+(f)俘获的捷克编号后缀+(t)俘获的英国编号后缀+(e)俘获的苏联编号后缀+(r)俘获的意大利编号为新无任何标示俘获的美国编号后缀+ (a)火炮编号开头为K 意为加农炮开头为sFH 意为重型榴弹炮开头为leFH 意为轻型榴弹炮(FH为榴弹炮缩写)开头为KWK 意为坦克炮开头为PAK 意为反坦克炮开头为Stuk 意思为突击炮火炮(与PAK和KWK有不同)开头为SIG 意为重步兵炮开头为FLAK 意为高射炮开头为sPB 意为锥膛炮后面的数字表示生产年代,所以带有kwk45 46的这种炮不存在Pzkpfw=Panzerkampfwagen的德文缩写,就是装甲车辆的意思德国战车炮一般都是口径+种类+定型时间+倍径+备注…很有规律的加入战斗序列的:后期量产型老虎Sd.kfz181 PzKpfw VI Tiger Ausf.E 虎王(亨舍尔+波尔舍)Sd.kfz182 PzKpfw VIB Tigerking 各种豹Sd.kfz171 PzKpfw V Panther Ausf.A/D/G 猎虎Sd.Kfz.186 Jagdpanzer VI Jagdtiger鼠式PzKpfw VIII Maus 狮子PzKpfw VII Lowe 没有编入战斗序列E炮的炮管21 cm Morser 18/2Morser是迫击炮的意思美国坦克中T表示TEST,意为测试M则表示正式服役的型号还有许多美国坦克按照著名的将军命名比如谢尔曼潘兴巴顿NIA的所有火炮几乎都是以M开头的....并且各种口径各种火炮各种枪械各种车辆都NIA有M1这个编号苏联坦克中A表示测试T则表示正式服役就比如A-20和A-32没有量产过而T-34生产了50000多部还有AT-1这辆坦克AT表示反坦克的意思,anti-tank 英文中的写法,缩写为AT,anti是抗、防、反对的前缀,所以就是反坦克SU表示非坦克类型战车快速坦克sv型IS表示斯大林IS-4 IS-7分别表示斯大林4号和斯大林7号ISU152表示用它使用的是IS的底盘, 152口径的突击炮.还有“工程”这个也是一种表示试验的意思SU后面的数字代表口径kv是苏联原国防部长伏罗希洛夫的名字,用他来命名的,他也正好是坦克设计师科京的岳父苏联的二战坦克命名方式比较乱:有A,A T,T这类的标准命名,分别代表了实验,反坦克跟坦克也有BT,KV,IS,SU这类用名称缩写进行命名的:BT=俄文"快速坦克"缩写(血缘源自克里斯蒂系列坦克)KV="K·伏罗希洛夫"缩写(血缘源自SMK"基洛夫"多炮塔坦克)IS="约瑟夫·斯大林"缩写(拼音缩写,英文写作JS)SU=俄文"自行火炮"缩写(SU系列并不分火炮跟反坦克炮,很多时候都是一炮两用)俘获德国编号后缀+(i)开头为F 意为加农炮开头为ZIS 意为反坦克炮/坦克炮开头为D 意为坦克炮开头为A 意为加榴炮开头为M 意为榴弹炮开头为TM 意为装甲列车火炮Zis-57 57mm炮的正式编号是ZIS-2/4SU=cy=俄语里自行火炮的缩写SU系列自行火炮(反坦克炮)表明了苏联编号的混乱程度,但是也是有迹可循的:火炮类SU系列都是以生产(或定型)序列编号来命名的,基本上跟口径无关,这些火炮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历史上基本没有被当做TD来使用...TD类SU系列都是以历史主炮口径来命名的,这些SU系列火炮是苏联意识到反坦克火力不足而临时改变生产计划而诞生的,正统的苏制TD应该被冠名AT-XX...而且类似SU152跟ISU152还曾兼任过火炮的角色...大概就是如此,也就是说其实SU系列自行火炮(反坦克炮)并没有详细的分类,苏联把这些车辆统一作为火炮使用,就算实际作为TD使用,也算是火炮编制,这给当时的苏联后勤造成了不小的混乱Su26貌似是个特例26代表使用的底盘按照正常来讲苏联坦克的编号也相当混乱.....以IS系列坦克来说有些文件上是以IS85和IS122来区分IS-1和IS-2些地方则是以通常的1 2编号来区别,早期则是生产的编号后辅助以武器口径来表明,比如T34/76 T34/85 一般来说服后的坦克则被统一编号,有改进型或者延寿型的则在原始编号后缀以M(延寿型/增强型,如IS-2M)或者K(改进型,如SU来区别不过貌似叫IS85是因为它是KV85的改进型,这是定型(设计)编号,而量产后基本被称为IS-1了...至于IS-2,定型IS122,不过貌似图纸上的编号是IS-1M在早期的时候苏联有一套自己的编号标准和体系..之后进入战况激烈的42年43年,这一阶段服役的兵器和装备按照原来的编号顺序进行排列而是启用了其他的战时编号排序(很奇怪的是这种事情仅出现在重型坦克和自行火炮上,坦克并没有收到影响).等到46年战争结束半年之后,苏联又重新启用了一套新的编号机制..所以我们看到的苏联坦克设计生产的和和平以及战争结束时重新编号的坦克有很大的非继承性编号特性苏联这还算好的,至少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一个口径就那么1、2种炮弹、枪弹,不会太乱的。